『壹』 飄窗和牆體怎麼連接的
窗簾尺寸一般家庭窗戶主要有以下幾種樣式:平開窗、推拉窗、落地窗、腰窗、飄窗及射窗等。
1、落地窗:
(1)做整面牆的窗簾,寬度就是從左至右兩邊牆的寬度,高度從軌道或桿的掛環處向下至距離地面3CM左右。
(2)沒有做整面牆窗簾的,寬度按照軌道、桿的長度量尺寸,高度同上面一樣。
(3)窗簾桿高度的安裝位置應在窗框上沿向上10CM-15CM;寬度做整面牆的就量左至右兩邊牆的寬度。不做整面牆的,寬度先量窗子左框邊到右邊框的寬度,左右框邊向外各加25CM就是實際寬度(比如您的窗子左邊框至右邊框是2米,左右各加25CM,那麼實際需要的桿長度就是2.5M);窗簾桿一般都是側面安裝在牆體上,美觀、好用。軌道的安裝方式一般有側裝和頂裝兩種,和桿子的安裝位置基本相同。
2、腰窗(半截窗):這種窗戶的寬度做法基本和落地窗一樣,高度上面至桿子或軌道的掛環處,下面超出窗戶下沿15CM-20CM就行。如果窗戶下面有寫字台等就量到檯面上些許即可。
3、飄窗:現在很多樓房都把房間的窗戶做成飄窗式也叫凸窗,這類飄窗的窗簾也有不一樣的做法,常用的一種是把窗簾和窗紗裝在飄窗裡面,這樣的做法主要用兩根可彎曲軌道,先把彎軌的長度量出來就是窗簾需要的寬度,把左右兩側窗口到內側窗戶的尺寸量好,再把左邊框口到右邊框口的長度量好,3個尺寸相加就是彎軌和窗簾所需寬度(比如左右到內側窗戶距離各1米,左邊框到右邊框是2米,那麼1+1+2就是4米,就是所需寬度),高度就是頂部到檯面的尺寸;另一種是把窗簾布簾掛在飄窗的外面,做成落地式的,測量的方法和落地式的一樣的,紗放在飄窗裡面,和前一種做法一樣(單根彎軌)。
4、射窗和其它小窗戶:比較小的窗戶、向外開的窗戶等可以把窗簾安裝在窗框的裡面,可選擇的款式有羅馬簾、竹木布藝風景卷簾、各種百葉簾等,這樣的窗簾尺寸只需量內框的高度和寬度即可。既方便又好看,不會浪費地方。
『貳』 門窗應注意門窗框與牆體的連接,接縫處應避免剛性接觸
窗框抄與牆體結構有連接,打在襲窗框的固定片通過漲栓與牆體連接。但門窗洞口與窗框之間留有間隙,那麼接縫處就沒有發生接觸。這時應採用聚氨酯發泡填充其間隙,也就避免了剛性接觸。最後還要塗膠。
1.發泡本身能起到隔熱作用
2.發泡也起到緩沖作用
3.間隙中的發泡在凝固後有一層外表面能發揮並不是效果很好的密封作用。但是當溢滿並且外露的發泡被割開時,也就失去了其部分的密封作用。
4.為了起到密封作用,在發泡外面要用耐候膠將外露的發泡密封。根據工藝要求不同,室內部分也可能要求用硅銅膠密封。
5.在抹灰時將框與牆體的間隙部分都遮蓋住了,可以理解為「預埋」了。
通過以上介紹,不難看出,發泡與密封膠確實符合「彈性密封材料」的要求,也避免了剛性接觸。其中密封很重要,密封膠的品質也很重要,還分為內框膠和外框膠。另外,還有鋼副框的施工工藝,都大同小異。
『叄』 鋁合金門窗安裝是用什麼連接件固定在牆上
鋁合金門窗的安裝分為干法和濕法兩種。干法就是採用鋼副框,鋼副框在內外裝修收回口前答安裝,一般是鋼副框開過孔,採用膨脹螺栓與主體結構連接,室內外裝修完成面與鋼副框內口平齊,之後鋁合金門窗採用螺釘與鋼副框連接,鋼副框常用規格是40x20x1.5矩形鋼管。濕法是鋁合金門窗在內外裝修收口前安裝,一般採用厚度不低於1.5mm的連接鋼片連接,鋼片一端用拉鉚釘與門窗框型材連接,另一端採用漲栓或射釘與主體結構連接,門窗安裝完成後內裝抹灰或外裝面材再進行收口施工。現在一般大面門窗施工都採用干法安裝方式。
呵呵,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肆』 家裡裝修,要封陽台用斷橋鋁門窗,窗框和牆體這么連接更牢固
一般用膨脹縲絲,用長點的,多用幾處,封閉完成後,縫隙處用膠粘連,可抹上點水泥砂漿防固…
『伍』 木門窗框與磚牆的連接方式有哪些
立口和塞口兩種
立口就是開發商做的時候,把門框埋進去,卡在牆里的
塞口就是留了門洞,但要自己用泡泡膠固定門框
木門框一般是立口的
『陸』 鋁合金門窗與牆體的連接應為彈性連接
第二個答案正確。
3、4不能說不對,但不是主要原因
『柒』 鋁合金門窗與牆體連接的方式及安裝主要工序有哪些
鋁合金門窗框安裝的抄時間,應選擇在主體結構基本結束後進行;鋁合金門窗扇安裝的時間,宜選擇在室內外裝修基本結束後進行。
施工准備主要包括:
(1)現場加工製作鋁合金門窗;
(2)安裝前逐個核對門窗洞口的尺寸與鋁合金門窗框的規格是否適合;
(3)按室內地面彈出的50線和垂直線,標出門窗框安裝的基準線。
鋁合金門窗安裝的主要工序有:放線——門窗框固定——填縫——門窗扇安裝。
嚴禁利用安裝完畢的門窗框搭設和捆綁腳手架,避免損壞門窗框;全部竣工後再剝去門窗上的保護膜,如有油污、臟物,可用醋酸乙脂擦洗,應注意防火。
鋁合金門窗與牆體是通過連接件錨固板連接的,如圖11-4所示。
錨固板的一側固定在門窗框的外側,另一端固定在密實的洞口牆體內。錨固板與牆體的固定方法有射釘固定法、膨脹螺釘固定法、預留洞燕尾鐵腳連接法等。(厚度為1.5mm,長度可根據需要加工)
鋁合金門窗和牆體連接方式:
(a)預留洞燕尾鐵腳連接;(b)射釘連接;(c)預埋木磚連接;(d)膨脹螺釘連接;(e)預埋件焊接
1-門窗框;2-連接鐵件;3-燕尾鐵腳;4-射(鋼)釘;5-木磚;6-木螺釘;7-膨脹螺栓
『捌』 門窗與牆體可靠連接固定方法有哪些
門窗與牆體連接方法主要有鋼附框連接、燕尾鐵腳焊接連接、燕尾鐵腳與預埋件連接、固定鋼片射釘連接、固定鋼片金屬膨脹螺栓連接等幾種。燕尾鐵腳厚度應≥3mm。固定鋼片厚度≥1。5mm,寬度≥15mm。所有燕尾鐵腳和固定鋼片表面應進行熱浸鍍鋅處理。門窗連接固定點間距一般在300mm~500mm之間,不能大於500mm。 (1)鋼附框適用於門窗與各種牆體的連接,安裝精度高,連接可靠,但成本較高。 (2)門窗與鋼結構的連接可採用燕尾鐵腳焊接連接方法。燕尾鐵腳與鋼結構的連接用鋼條或鋼角碼焊接調節。 (3)門窗與輕質牆體的連接宜採用燕尾鐵腳與預埋件焊接連接方法。燕尾鐵腳與預埋件之間用鋼條或鋼角碼焊接調節。 (4)門窗與鋼筋混凝土牆體的連接可用固定鋼片(或燕尾鐵腳)射釘或金屬膨脹螺栓連接等。當採用固定鋼片連接固定門窗時,門窗四周邊框與牆體之間的縫隙應採用水泥砂漿塞縫。水泥砂漿塞縫能使門窗外框與牆體牢固可靠地連接,並對門窗的框料起著重要的加固作用。當縫隙採用聚胺脂泡沫填縫劑或其它柔性材料填塞時,固定鋼片應採用燕尾鐵腳代替,以保證門窗與牆體的連接固定可靠度。 (5)門窗與磚牆的連接可用固定鋼片(或燕尾鐵腳)金屬膨脹螺栓連接。在磚牆上嚴禁採用射釘固定門窗。同鋼筋混凝土牆體一樣,當採用固定鋼片時縫隙應採用水泥砂漿塞縫,當縫隙採用聚胺脂泡沫填縫劑或其它柔性材料填塞時,應採用燕尾鐵腳固定。
『玖』 塑料門窗與牆體的連接方法有哪幾種具體要求是什麼
有三種方抄法:假框法、固定件法、直接固定法。
假框法:做一個與塑鋼門窗框相配套的鍍鋅鐵金屬框,框材厚一般3mm,預先將其安裝在門窗洞口上,抹灰裝修完後再安裝塑鋼門窗。安裝時將塑鋼門窗送人洞口,靠住金屬框後,用自攻螺釘緊固。
固定件法:門窗框通過固定鐵件與牆體連接,先用自攻螺釘將鐵件安裝在門窗框上,然後將門窗框送人洞口定位。
直接固定法:即在牆體內預埋木磚,將塑鋼門窗框送人洞口定位後,用木螺釘直接穿過門窗型材與木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