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窗簾軟裝 » 怎麼樣買窗簾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怎麼樣買窗簾

發布時間: 2021-01-02 11:33:00

㈠ 家裡面要裝修想買窗簾,怎麼樣挑選窗簾

1、設計風格
我們知道窗簾有很多種類型的設計款式。與這些款式又與室內設計風格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所以,窗簾的選擇,設計風格是第一要求。也就是說,窗簾的一切因素,首先是要與室內的風格相配套。在這一點上,你需要更多地咨詢你的室內設計師的意見,以便使窗簾的設計與室內設計風格相適應。
2、功能需要
從一款所述的功能要求,你在設計風格的基礎上,需要對窗簾的厚薄作出選擇。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
1) 採用一種較厚的布料。
2) 採用一種較厚的布料,同時裡面做一層薄紗簾。
至於採用何種方案,這需要考慮實際的情況,例如一些設計風格就不允許
有薄紗簾的存在。
3、選擇布料
用作窗簾的布料有很多種選擇,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有關布料的性能特徵:
1、 輕、薄透明或半透明的布料,如棉、聚酯棉混紡布、 玻璃紗、精細網織品、蕾絲和巴里紗等。
2、 中等厚度的不透光布料,如花式組織棉布、尼龍及其混紡布,稀鬆網眼布;滑面布料,如擦光印花棉布磨光棉布、仿古緞子、真絲和波紋綢等。
從設計選擇花色
即使同一種布料,花色也五花百門。選擇合擇的花色,對於設計的形式有著很大的影響。
1、 窗簾的主色調應與室內主色調相適應。補色或者類近色都是允許的,但是極端的冷暖對比卻是一個大忌。
2、 現代設計可選擇素色窗簾;優雅的設計可選擇淺紋的窗簾;田園風格可選擇小紋的窗簾;而豪華的設計則可以選用素色或者大花的窗簾。
3、 選擇條紋的窗簾,其走向應與室內風格的走向相配合。
總的來說,窗簾的選擇是一門相當關鍵的項目。作為室內設計師,或者業主都應予以高度重視。

㈡ 窗簾 怎樣購買最合算

看看窗簾的各個組成部分和對應的成本價格(僅供參考):
1)窗簾:窗簾布,分定高2.8米和2米(用於陽台、漂窗、其他小窗戶,下沿齊窗而不垂地):約20~25元/米,超過30元的極少;窗紗:約10~15元/米。
2)花邊:花邊的進價約0.5元/米。銷售價格:5~15元/米。
3)鉛墜:包裹著鉛粒的線帶。進價:1元~1.5元/米。銷售價格:5~15元/米。
4)布帶:縫在窗簾上端用來掛鉤子的。進價:0.8元/米。銷售價格:5~15元/米。
5)鉤子:掛窗簾布用的。15元一大包。一般奉送。
6)軌道:安裝在牆頂。進價4元~15元/米。銷售價格:15~88元/米。
7)軌道滑輪:供貨商隨軌道配送的。有的窗簾商也會算錢。
8)羅馬桿:安裝在牆的側面,作用同軌道。進價和軌道差不多,但銷售價一般比軌道貴好些。
9)扎球(扎帶):窗簾收起時用來束住窗簾。扎帶一般用你買的窗簾布多下來的零頭免費幫你做。扎球進價:3~8元/對。銷售價格:10~20元/對。
10)裝飾品:別在窗簾上的蜻蜓、蝴蝶等工藝品小玩意。進價:3~5元/個。銷售價:5~10元/個。
11)遮光布:一種塗有不透明顏料的類似塑料的布。進價:10元/米。銷售價格:15~25元/米。
12)卷簾:塑料簾子。進價:按窗子的大小算,一般30~40元/幅。銷售價格:60~120元/幅。注意:卷簾的附件是廠家配齊的。
13)垂直簾:幾十元錢,很便宜,商家一般不願推薦,賺不到多少錢。附件也是配齊的。
14)窗幔:窗簾上端的橫幅,一般固定在窗簾盒上,起裝飾作用。一般用給其他顧客做窗簾多餘的布做。比如窗簾布定高是2米8,有的顧客只要做2米高,多餘的布根本想不起來要。所以成本幾乎為零。銷售價格:100~200元/窗。

㈢ 買窗簾怎樣不讓人忽悠

購買來窗簾注意事項自
一般說來常見的選購窗簾的技巧大概都是從面料質地、色彩搭配、形狀圖案、傢具搭配這幾方面來考慮的。具體的說來選購窗簾應該把握以下四大原則:
(1)選材質
很多業主圖方便,客廳、卧室、書房都選擇一樣材質的窗簾,其實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的。購買窗簾注意事項:也有些業主尋思窗簾的冬暖夏涼為選擇薄透材質還是粗實材質而操心,這時候最好選擇雙重材質的窗簾。內外分別為一層薄透材質和粗實材質,在冬夏季節主人可以自由切換窗簾。
(2)選花色
窗簾的顏色和圖案也是選購窗簾的注意事項之重點,一般來說要按不同的區域選擇不同花色的窗簾。卧室可以選擇暖色調的粗實質地窗簾,將卧室塑造成溫馨溫暖的氛圍,便於主人們休息;客廳、書房則選擇明亮薄透質地的窗簾,營造出輕松明快的氣氛,便於主人與朋友的交談和工作。
(3)選質量
窗簾的質量也是業主們選購窗簾時應注意的問題,這個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主要看手感,一般選擇摸上去手感柔軟的窗簾為宜,手感太硬或者磕手的窗簾就要小心了。
(4)選尺寸
窗簾的尺寸大小並不是簡單的以能否遮掩窗戶來衡量的,購買窗簾注意事項要考慮窗簾的高度與寬度的比例。一般來說高度與寬度比例稍大,會有更好的裝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