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窗簾尺寸怎麼算
如果是購買落地窗簾,窗簾的長通常會比窗口左右兩邊多出25至30厘米左右,寬度距離頂部內10至15厘米,底部距離地容面3厘米左右。
如果是購買半截窗簾,則窗簾的長度應超出窗口下沿15至20厘米左右,羅馬桿上面距離頂部10至25厘米,寬度超出窗口兩邊25至30厘米。窗簾尺寸主要是根據窗口的長和寬來由商家定製的。
B. 窗簾布怎麼裁剪
1.布邊:是沿著布料的縱向邊的狹窄而編織緊密的邊緣,不要使用,要給裁剪掉。也就回是俗稱的,毛答邊減掉。
2.經向紋理:就是與布邊平行。在裁剪布料長度的時候,橫跨布料長度時,橫跨布寬幅的橫頭(裁剪邊緣)必須較直,這點十分重要。
3.斜紋:是一條與經向紋理與緯向紋理橡膠的對角線。為了找出正斜紋,在布邊和橫頭上量出相等的長度,但是。量的時候必須要先確定橫頭與布邊是成直角。然後用畫粉和米尺標出所量尺寸的長度,並用一直線連接兩點,此線就標明了正斜。
4.緯向紋理:與布邊成直角走向。就是每一塊布料它的經緯線走向都是不一樣的。在裁剪的時候親注意看清,不然做好的成品會沒有下垂感。
5.裁減布料時候,左手輕放於布上裁剪紙樣或者沿著畫粉的左邊:右手握剪刀准備下剪刀,讓紙樣或者畫粉線在剪刀的右邊。如果你是左撇子,就請顛倒過來。
6.要往同一方向裁剪布的長度。有些布料設計的方向十分明顯,就像布邊上實際印有「頂邊兩字一樣」。對其他布料。甚至平紋布,必須仔細查看。因為布料可能具有一種影響外觀的光澤,這種光澤使得它們在不同的光線下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C. 想用窗簾隔出一個房間來 不知道怎麼弄
用鋁合金或塑鋼,必須是長條的柱子,橫在兩面牆之間固定住。固定之專前在上面掛上幾十個屬專用的窗簾鉤。或圓環
固定好以後,去做一幅窗簾。做窗簾的時候跟商家說好要在上端縫幾十個圓環或鉤子。總之上面是鉤下面就是環,下面是鉤下面就是環,你應該能理解。
就是這樣做的。
其實所有工序都可以叫窗簾店的人給你做,你只要把意圖告訴他們就行。
D. 這種窗簾怎麼用3DMAX建出來,謝謝
這個窗簾主要就是周圍的那一圈有點技巧,直簾和其他的都很簡單,我就跟你說下周圍大體的做法好了。
1、畫一個BOX,長高寬自定,注意一點就是段數細分要給高點,這里的段數就是窗簾的褶皺,當然段數越高,對於軟體的負擔也就越大。
2、轉多邊形--進入面級別,刪除正面和地面的面域
3、加FFD--進入控制點,選擇正面第一排點,向內縮放,縮放的距離就是窗簾的寬度,之後向內拉,這個距離就是窗簾的深度,這個時候大致的形狀就出來了,當然你會發現底部的點有點向上傾斜,自己微調下就好了。
4、加編輯多邊形---進入邊級別,有選擇的選擇一些邊(這些邊會形成窗簾大一些的褶皺),之後環形---擠出邊,寬度和高度的參數自己感覺適當就好---再次選擇一些邊(這些邊會形成窗簾小一些的褶皺),之後重復上一步動作,注意擠出的參數要小一些----進入點級別,打開軟選擇,選擇部分點,之後鬆弛。之所以進行鬆弛,那是因為,我們在擠出的時候這些褶皺是有規律的,而實際上窗簾的褶皺不是這樣的,進行鬆弛之後褶皺的深度就會有一定的起伏,更貼近現實。
5、加個渦輪平滑或者網格平滑之類的,這樣基本就完成了,至於細致的地方手動進行微調就好了。
這也只是一種方法,希望有所幫助。
E. 窗簾計算公式是怎麼來做出來的
第一種方法:1 測量用料篇
⑴ 完成品寬度(軌道長度)
? 窗簾做非整面牆測量寬度為窗戶寬度加上窗戶兩側各15-30CM,這樣可以保證窗簾拉上時,兩側無縫隙漏光,當窗簾拉開時,可以讓光線充分進入。
? 窗簾做非整面牆測量寬度為牆體寬度
⑵ 完成成品高度
? 半高窗簾為窗框高度加上20-30公分
?落地窗簾的產品高度為地板上1-2公分為宜
⑶面料的計算方法
一般樣式的用料:
?定高布:實際寬度× 2倍的皺摺 =用布的總米數
定高布敷料 :
a.調節帶:實際寬度× 2倍的皺摺
b.桿:實際寬度
c.底邊鉛墜:
實際寬度 ×2倍的皺摺
d. 三邊鉛墜
實際高度 × 2 ×片數 +實際寬度 ×2倍的皺摺
?定寬布:(實際寬度 × 2倍的皺摺)/ 門幅的寬度 = 幅數
(實際高度 + 20公分) × 幅數 =總米數
定寬布敷料:
a.調節帶:副數×門副的寬度
b.桿:實際寬度
c.底邊鉛墜:
幅數×門幅的寬度
d. 三邊鉛墜
實際高度 × 2 ×片數 + 幅數×門幅的寬度
第二種方法:窗簾計算
平開簾 平開簾要蓋住窗框左右各0.15米 並且打兩倍褶。窗簾離地面0.1~0.2米。
1、平開簾計算方法:(窗寬+0.15×2)×2=成品簾寬度2
成品簾寬度÷步寬×窗簾高=窗簾所需布料
如:窗寬2.5米,高1.6米,布料寬1.5米
用料米數為:(2.5+0.15×2)×2=5.65.6÷1.50×1.6=6米
2、簾頭計算方法:簾頭寬×3倍褶÷布寬(1.50米)=幅數
幅數×(簾頭高度+免邊)=所需布數米數
如:窗簾簾頭寬2.5米,高0.48米
用料米數為:2.5米×3÷1.5米=5 即5幅布 5×(0.48+0.2米)=3.4米
羅馬簾:羅馬簾分為內羅馬簾和外羅馬簾。外羅馬簾蓋住窗外框即可,內羅馬簾測量一定要准確,測量上中下三道尺寸。
以外羅馬簾為例:單個羅馬簾寬度都在1.5米以內,因此在計算時只需考慮長度,用一幅布料即可。
羅馬簾計算方法:1幅×(窗高+免邊)=所需布料米數
如:布寬1.5米成品簾規格:寬1.2米×高1.5米
計算方法:1幅×(1.5+0.2)=1.70米
裡布計算方法:簾高+0.04米(每個褶用布量)×褶數=裡布所需布料米數
由於羅馬簾要在裡布上穿鋁條,裡布的長要加上打褶所需布料。
即長:1.5米(簾高)+0.04米(每個褶布用量)×4個褶=1.66米
第三種方法:計算平開窗簾的方法普通窗簾多為平開簾,計算窗簾用料前,首先要根據窗戶的規格來確定成品窗簾的大小。 成品簾要蓋住窗框左右各 0.15m ,並且打兩倍褶。安裝時窗簾要離地面 1-2cm 。 計算方法: ( 窗寬 +0.15*2)*2= 成品簾寬度÷布寬 * 窗簾高 = 窗簾所需布料 窗簾簾頭計算方法:簾頭寬 *3 倍褶÷ 1.50m 布寬 = 幅數 ( 簾頭高度 + 免邊 )= 所需布數米數 假如窗簾簾頭如寬 1.92m*0.48m 用料米數為 1.92m*3 倍÷ 1.50m=3.84, 即 4 幅布 4*(0.48+0.2m)=2.72m
style="BACKGROUND: white; LINE-HEIGHT: 150%; TEXT-ALIGN: center"計算羅馬簾的方法羅馬簾分為外羅馬簾和內羅馬簾測量:外羅馬簾尺寸只要蓋住窗外框即可,內羅馬簾測量一定要求准確,測量上、中、下三道尺寸。 以外羅馬簾的製作為例:單個羅馬簾寬度都在 1.5m 以內,因此在計算時只需考慮長度,用一幅布料即可。計算方法為: 1 幅 *( 窗高 + 免邊 )= 所需布料米數 假定布寬 1.50m ,成品簾規格:寬 1.20m* 高 1.50m 計算方法為: 1 幅 *1.50( 窗高 )+0.20( 免邊 )=1.70m 裡布:由於羅馬簾要在裡布上穿鋁條,裡布的長要加上打褶所需布料。 計算方法為:簾高 +0.04m( 每個褶用布量 )* 褶數 = 裡布所需布料的米數 即長: 1.50m( 簾高 )+0.04m( 每個褶用布量 )*4 個褶 =1.66m 寬: 1.2m 在羅馬簾背面穿鋁條,縫吊環,垂直列間距為 25-30cm, 水平方向約 2-3 等份。 將每一垂直列的吊環用繩系起,即完成製作。
第四種方法:窗簾價格如何計算
窗簾的主料並不貴,貴的是輔料和老闆們的「正確演算法」
計算公式,以窗簾寬:窗寬=1.67為例,老闆會叫你做比例2的。
窗簾價格=(窗簾每米價格+輔料每米價格)×窗寬×1.67
紗價格=(紗每米價格+輔料每米價格)×窗寬×1.67
軌道價格=軌道每米價格×窗寬
花邊價格=花邊每米價格×(2×窗簾寬度+2×窗簾高度),一般而言一個窗是兩幅高低相同的窗簾組成,所以花邊價格=花邊每米價格×(窗寬×1.67+2×窗簾高度×4)
或垂線價格=垂線每米價格×(窗寬×1.67×2+窗簾高度×4) 如果底邊只用一條垂線就不用乘以2
因為不同的窗有不同的高度,花邊或垂線要針對每個窗算。
下面是卷簾計算公式:
每幅卷簾價格=兩個端子價格+拉線價格+軌道長度(就是窗寬)×軌道每米價格+窗寬×窗高(不低於2米)×每平方米卷簾價格
注意:窗寬和窗簾寬不不同概念,重復:窗簾寬=比例(如1.67)×窗寬,比例越高,米就越貴,不過低於1.67就不好看了。
做窗簾省錢幾法:
事前一定要准確丈量窗的寬度,而窗簾製作時要打褶,所以窗寬比窗簾寬度為3:5,即窗簾布料寬度是窗的1.67倍,如果想褶皺多一些的,這個比例要高,但是價錢就上去了,其實1.67比例也可以,1.8更是足夠了。店老闆會推薦你用窗簾:窗=2。
如果你不想做落地窗簾,而窗的高度不足1.4米,你可以要求老闆算一半的價錢,因為窗簾高是2.8米,可以做半幅。如果你不說老闆一定給你按2.8的價錢算。
如果布料下垂性很好,可以考慮不用垂線。垂線一般是3元一米,5元一米的屬於當你沖頭,老闆會和你說垂線好壞,其實做在窗簾裡面誰知道他用的是哪種垂線。老闆一般要求你底邊做2條垂線,個人認為一條足夠。
如果你買的布料適合做花邊的,那麼做花邊的費用比做垂線費用低點,只要花邊簡潔,和布料相配效果也是不錯的
千萬記得叫老闆在收據上寫下窗簾和紗的編號,並且剪下一小角以防止老闆換布料(花色通,料子不同)。看到有人找商家理論的,35元/米的全棉變成了10元左右的化纖布料。
定金收據要開好,定金越少越好(法律規定最高20%)。
窗簾的款式及相對適合窗型1.平開簾。(既通常大家看到的,左右兩邊各一片的窗簾),適合客廳,餐廳等家中各區域。
2.單開簾。(既一邊開)。通常比較小的窗或者門,左右兩邊對拉不方便,故只能做成3.羅馬簾。(分扇型與一字型兩種)。通常適合做在凸窗上面,比較節省空間。
4.水波簾。(使用與輔料與羅馬簾基本相同)。區別在於拉上去的時候,下口可以變成一彎一彎的弧型。
5.卷簾。通常為PVC材料,適合放在工作室,廚房與衛生間。
6.帶造型的窗簾(既我們常說的有窗幔的窗簾)。一般情況下,層高超過2.8米,或者裝修時留有窗簾箱的情況下適用。
7.打孔簾。此款式窗簾造型大方,適合裝修方格比較現代的房間
F. 窗簾是怎麼由來的
窗簾的設計應該起源於中國。中國的古建築中很早就有了窗的設計,有了窗就會有人想起應該有遮掩窗的東西,於是就有了窗簾。最早的窗簾是由絲織品做成的,這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還是奢望。當時也出現過竹木或草織窗簾,不過這些都沒有成為主流。後來蔡倫發明和改進了造紙術後,人們發現用紙當窗簾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既美觀又實用,而且非常便宜。隨著紙窗簾的普及,中國又產生了一項非常重要的藝術,這就是剪紙藝術。
G. 窗簾怎麼下料
因為窗簾是『定高買寬的』 就是說布的幅度是固定的 一般是2米8 一般都夠用了內 我們裝容修完套內高度最多2米6 接下來你考慮的是需要多寬
比如說你是落地簾就要考慮整面牆都遮住 這樣就是你這個寬度*1.5 或者1.8 或者2 就是你要買的布的長度 因為窗簾要打褶才漂亮
其次 你要用軌道還是羅馬桿 要什麼樣式的 如果裝修已經完畢 那窗簾的方式也就固定了 或者是軌道或是是打孔的
所以所有的窗簾都是要定製的 因為我們的樓層一般說層高是最少2米8 不過裝修以後還剩下多少每家都不一樣 所以必須得測量才行 可以自己測 也可以讓他們上門來測
希望能幫到你哦
H. 窗簾怎麼做
1)量尺寸:如果你只來需把窗源戶遮住的話,量一下窗戶的寬度,各加上十幾厘米(這樣兩邊多一點好看)。如果需做滿牆,量一下你家牆的寬度。
2)買布和紗:到市場按1:1.8(1:2太浪費,褶子太多也不好看,當然你喜歡褶子多也可以)的比例買布和紗。
3)花邊:根據布和紗的顏色搭配選擇,多買幾板吧,省得不夠再去添。注意每板的米數是不足的。比如商家號稱20米/板,實際只有15米,這是行規,不要計較了。
4)布帶:你所買布和紗的總寬度就是所需布帶的米數。也多買一些。加工布帶時注意不要把扎鉤子的小口縫死了。看一下朋友家的窗簾或請教一下賣布帶的店家也可。
5)軌道或羅馬桿:軌道的長度就是牆的窗簾盒的長度。沒有安裝窗簾盒的可用羅馬桿,寬度根據需要自定。如果不懂如何安裝,可假稱自己剛開了窗簾店來進貨的,向店家請教。
6)窗幔:看一下別人家的窗幔,也很簡單。可用零頭布,也可另外買。
7)加工方法:窗簾的四邊需折一點防止拉絲即可。可觀察成品窗簾,也可觀察金橋市場縫紉工師傅是怎麼做的。
8) 不喜歡窗幔、花邊的盡可以不用,窗簾還是以簡潔為美。
I. CAD平面圖中的 窗簾的這個怎麼畫出來的
這是在CAD中先畫一條波浪線,然後再畫一個箭頭,具體的步驟如下:
1、打開一個專CAD文檔,在文檔的畫圖區域屬找一個空白區域,畫一個長方形區域,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