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窗簾軟裝 » 內開飄窗怎麼裝窗簾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內開飄窗怎麼裝窗簾

發布時間: 2020-12-31 18:27:43

① 新房是內開窗的窗戶,如何安裝窗簾

內開窗飄窗顧名思義就是窗戶朝房子裡面開啟,窗戶內開位置有限,所以專用的百葉版窗簾安裝權就成了獨一無二的選擇,明亮的落地窗搭配上了大面積設計的百葉窗簾,百葉窗簾不僅具有很強的遮光效果,還有很強的隱蔽性,所以內開飄窗一般都會選擇百葉窗簾的安裝,小巧的安裝不會影響窗戶的打開,考慮了多方面的因素。

② 內開窗飄窗怎麼裝窗簾 房間內開窗裝專用百葉窗簾安裝

與牆體平行安裝,但個人建議使用整體牆面的布質窗簾,效果好。

③ 內開窗怎麼裝窗簾

一般內開窗的窗來簾安裝方源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布簾類,另一種是用成品簾。

布簾類

一、在窗戶的兩側或是單側有寬度為30CM--100CM的牆面並且內開窗的上沿有8CM寬夠安裝一根直軌就可以採用布簾的做法了

成品簾方案

二、成品簾包括卷簾、百葉簾、蜂巢簾、柔紗簾等等,可以內裝,裝在窗框上部,也可以外裝,裝在窗框外的牆面上部。

(3)內開飄窗怎麼裝窗簾擴展閱讀:

一、卧室:宜用布藝簾,加遮光布與窗紗。款式以簡潔為主,較小的窗戶可選擇成品簾。

二、客廳:較大的客廳宜用落地布藝窗簾,可以配窗紗,不需遮光布,款式上可加配帷幔。較小的客廳可用不透光的卷簾、布百葉及日夜簾等。

三、兒童房:宜用色彩鮮艷、圖案活潑的面料做窗簾或布百葉,也可用印花捲簾。

四、餐廳:餐廳不屬私秘空間,如不受曝曬,一般有一層薄紗即可。窗紗、印花捲簾、

五、陽台:封閉式陽台的最佳選擇是陽光卷簾、遮光又透氣,過濾紫外線,捲起時不佔空間。陽台如和卧室相通,則安裝一道布藝簾,以適合晚間睡眠使用。

六、書房:書房可選擇自然、獨具書香味的木質百葉簾、隔音簾或素色卷簾。

七、浴室和廚房:應選擇防水、防油、易清潔的窗簾,一般選用鋁百葉或印花捲簾。

④ 向內開的窗戶是如何安裝窗簾的怎麼解決的

要是只能向內開的話,可以安裝軌道,把窗簾做滿牆,掛在軌道上,這樣布簾就不影響版開權窗了。

也可以就讓它固定,買一個或者自己做一個鐵鉤之類的粘在窗戶框上和牆上,就不來回動了。

⑤ 向內開的窗戶 如何安裝窗簾的怎麼解決的

要是只能向內開的話,可以安裝軌道,把窗簾做滿牆,掛在軌道上,這樣布簾就專不影屬響開窗了。

也可以就讓它固定,買一個或者自己做一個鐵鉤之類的粘在窗戶框上和牆上,就不來回動了。

⑥ 高層內開窗,這窗簾怎麼裝

內開窗是很多高層建築會採用的窗戶類型,但是內開窗向內打開,會佔用一定的室內空間,位置有限,窗簾安裝就成了問題,如果安裝了不合適的窗簾,窗戶可能向內拉不開,如果不裝窗簾,窗戶光禿禿的不僅不美觀,遮光和隱私也會大受影響,很多業主為這事非常煩心。

那麼,內開窗該怎麼裝窗簾呢?

內開窗的窗簾安裝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布藝簾,另一種是用成品升降簾。

一、布簾方案

1、窗戶兩側有寬度為30cm以上的牆面

因為布藝簾拉到兩側會佔用一定的空間,窗戶與牆面之間的距離不夠,窗簾拉開會後影響窗戶的完全打開。

如果窗戶兩側都有寬度為30cm以上的牆面,可以選擇雙開布藝簾。

2、窗簾僅一側有寬度為30cm以上的牆面

如果窗戶只有一側和牆面有30cm的距離,或者有一側的窗戶是固定的,日常不會開啟,另一側與牆面的距離不足30cm,那麼可以選擇單開布藝簾,窗簾拉開後停留在距離足夠/不開窗的一側。

3、窗戶上沿與牆頂面的高度為6cm以上

因為一般窗簾軌道加上軌道支架都有一定的高度,如果安裝面不夠,即使能夠裝上,日常窗簾拉合、窗戶開關都會磨損窗簾,因此,窗戶上沿與牆頂面的高度至少需要在6cm以上,才能安裝軌道。

如果想要安裝羅馬桿,高度至少在13cm以上。

如果窗戶是L形的,需要安裝彎軌,則高度至少在9cm以上。

4、窗戶上沿與牆頂面的高度為6cm以下

也有部分窗戶與牆頂的距離非常窄,這種情況下一般的軌道就無法安裝了,那麼可以選擇超薄軌道。

二、升降簾方案

1、窗戶兩側與牆面的寬度都不足30cm

這種情況下,布藝簾不論雙開還是單開都會影響窗戶的完全打開,可以考慮上下開合的升降簾,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2、窗戶上沿與牆頂面的高度為15cm以上

成品簾一般可選擇內頂裝和外側裝兩種安裝方式,內開窗只能選擇外側裝,這就要求窗戶上沿必須有足夠高度的安裝面。因為成品簾都自帶頂部的罩殼,需要至少15cm以上的安裝面,否則罩殼擋住窗戶就不能正常開啟了。

以上就是內開窗常見的解決方案,如果你也家有內開窗,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一下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的吧。

本回答來自好好住用戶CROTO克羅托,更多裝修攻略,居家經驗,歡迎登陸好好住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