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裝裝修 » 書院裝修風格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書院裝修風格

發布時間: 2021-02-14 08:17:17

⑴ 潤揚書院閣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成都潤揚書院閣

城市:成都

樓盤位置:城南大學城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大版門口)長江權路

開發商:四川潤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高層,塔樓,

公交線路:304,303,306,103,124,806,804,503A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9181.21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8.91%,共0棟樓,停車位227輛

周邊配套:網球場幼兒園長江路文化走廊月亮灣水上運動城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成都體院70畝體育公園美食城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⑵ 合興書院小區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合興書院小區

樓盤位置:華山路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專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屬40%,共0棟樓,停車位0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⑶ 請問日本建築裝飾的特點和風格都是什麼詳細一點

日本和室風格建築具有如下特點:

1、以天然素材為主,如木、竹、草、石、土。

2、採用的獨到的工藝技術保證了建築物的穩固性、輕便性、抗震性、保溫性、隔濕性、它對於建築物物理性能要求所滿足的程度是其它建築無法相比。和室的裝修風格,和室榻榻米房間,容積寢室、客廳、書房、休閑室、客房多功能為一體。

和室的組成部份1:如床の間是傳統和室風格裝修結構中標志性空間。空間用來擺放神像、佛像、供品收藏寶物等,希望由此能夠使自己的生活得到保佑與改善充滿文化氣息的空間。
床脇位於床の間的一側,由棚、天袋、地袋三要素組成,兼具裝飾與實用功能。在三個要素中最主要的是棚。棚是由木板搭製成的各種組合形式,因此床脇這一空間又可稱做「棚」。三個要素相互之間依據組合形式及木板搭制形式的多樣性演繹出多種名稱的「棚」,如違棚、三違棚、屏風棚、西樓棚、大西樓棚、合木棚、袋棚、通棚……等等。在古典的和室中有「棚百種」之說,其中流傳至今的有四十八棚圖。在現代和室中人們又融入一些新的內容,使棚更具有現代感。

和室的組成部份2:押入是放置物品的空間。它的櫃門採用福司瑪門的形式。在日本福司瑪門口的高度為1850㎜,寬度為960㎜。從放置物品的角度考慮當然可利用的空間越大越好,但福司瑪門卻無法做得很高,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而在押入的上部所設計的小櫃體即天袋就是這樣來的。天袋門的形式與押入門的形式是一致的。
出於美觀的考慮還可以將押入設計為以下幾種形式:
1.押入的上部做成欄間;
2.縮減底部押入的尺寸,上部再做一段或兩段押入構成二重或三重押入;
3.將押入底板與檯面分離做成吊押入;
4.在吊押入的上部做成欄間;
5. 在吊押入的上部做成天袋。
在設計方面將以人為本.反樸歸真的觀念巧妙地融入到具體的環境中——由此而形成的建築意境充分反映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內涵。基於以上三個方面的優勢,理所當然地奠定了它在世界建築理論體系中所處的先進地位。
和室的組成部3:書院指房間的窗子部分,它一般位於床の間一側。這一空間在古典和室中除具有採集光源作用外,還是讀書的地方。通常情況下障子窗口底部高出畳面大約400㎜,在此高度上架一塊棚板,用以放置書.筆。讀書人則席地而坐,伴著障子窗映出的晨陽霞光伏案攻讀,自在怡然。現在因為有了電燈,讀書自然不必一定在窗前了。於是將障子窗下面做成地袋的形式,即可儲物,地袋的天板上又可擺放裝飾品,這一空間可謂韻味十足。
和室的組成部4:房間的頂叫天井。施工方法上先要搭制木龍骨,在木龍骨的下面貼上等寬的實木板或裝飾板,也就是天井板。下一步在天井板表面若乾等分處壓上木方,既竿緣。通常天井板木紋的方向與床の間的方向垂直,竿緣的方向與床の間的方向平行。這里隱含著這樣的意思:床の間是房間的核心部分,就象人的心臟。而象竿緣這樣帶有稜角的木方好象一柄劍,它是不可以直接指向心臟的。天井依形式不同分為:平天井. 落天井.舟底天井.片流天井. 掛込天井.折上天井……等。其中平天井進一步細分為:平天井. 竿緣天井. 網代天井.格天井。

和室的組成部5:鋪地材料選用天然環保的草製品榻榻米,在鋪裝它的同時需下打一地台從而起到了防潮的功能,在居室不寬余的情況下地台還可以做成箱式櫃體,可以儲藏物品之用從而確保不浪費任何空間.地台的選材約分兩種,一種大芯板構成,另外一種障子松集成材做成當然是後者好些價格相對來說也會高點.

和室的組成部6:障子門\屏風,障子窗等:它獨具特色的半透光體給和室帶來高麗高雅的風景線.而且整個材質選用的是優質障子松實木手工藝加工兒成.
和室的組成部7:升降機它小巧玲瓏升起來時一張無所不能的桌子,降下後榻榻米安靜的讓你息地而睡,給的的居室省下不少的空間,從而在這樣的空間理真是心寬雅趣更享舒暢安逸.

⑷ 城南書院的四合院是什麼式建築物,什麼時候修建,有什麼特色

城南書院的四合來院是傳統合源院式建築,60年代修建的。

四合院的特色如下:

  1. 四合院大門都在巽位上,即路北的住宅,大門開在東南角,路南的住宅,大門開在西北角。據說按八卦的方位,西北為乾,乾坤都是最吉利的方向,所以大門設在此處。臨街的南房一般是五間,一間是門洞,一間是門房。進大門迎面有照壁,折而西是外院,南房三間是客室或者塾房。

  2. 典型特徵是外觀規矩,中線對稱,而且用法極為靈活。

  3. 四合院的構成有它的獨特之處。它的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又有游廊連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閉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關起門來自成天地;院內,四面房門都開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親,其樂融融;寬敞的院落中還可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迭景,居住者盡享大自然的美好。

  4. 四合院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營建極講究風水,風水學說,實際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環境學,是中國傳統建築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也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出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

⑸ 如何打造具有書香氣息的裝修風格

想要裝修出書香氣息,那在裝修風格以及一些細節的設計上都要好好把握。

首先,把握整體風格。有書香氣息的裝修風格應該是偏中國風的。整體色調上可以考慮原木色或棕色,比較古色古香。多用字畫來裝點牆面,燈光也不宜過於明亮。

其次,要突出重點。說到看書,那最重要的地方自然就是書房了。可以把書房作為家庭的主體功能區,看書、休閑甚至會客,都可以在書房。書架、書桌、台燈、落地燈、沙發,各種元素都要考慮周全。書架如果是定製的,要考慮到書本的長度。你們的藏書較多的話,應該會有一些書比較高。而定製的櫃子一般高度在30左右,比較長的書就沒辦法放進去了。書房除了要滿足基本的閱讀需求,還要盡量的舒適。坐、站、躺都要照顧到。書房夠大的話還可以留出一塊空間做一個茶室,煮水品茗,閱讀之餘和家人、朋友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心得感想,也是很美好的。

最後,細節要考慮周到。看書也是要講究條件的。比如一個舒服的懶人沙發,或是一盞護眼的小燈。這些細節在裝修時都要注意,在除書房外的客廳、卧室、餐廳,都可以添加一些小書架用來放書,並且要放到觸手可及的地方,方便隨時取閱。在陽台、卧室的窗邊,可以利用飄窗或舒適的沙發來打造宜人的閱讀空間。

當然,每個人對裝修都有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和家人滿意,哪怕把整個家都變成個書院也成。最好還是找一個裝修設計師,請設計師按照你們的想法出份設計,再修改完善,這樣比較靠譜,裝修出來的效果也不會有很大偏差。

⑹ 如何描述古代書院建築

儒家士人把書院看成獨立研究學問的安身立命之所。書院從萌芽之日起,就和士人「獨善其身」的生活道路聯系在一起。創建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超世脫俗的精神追求,體現了儒家人文精神的超越性。因此,書院創建者總是把書院建在僻靜優美的名勝之地。白鹿洞書院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嶽麓書院在湖南長沙嶽麓山下,嵩陽書院在河南嵩山腳下,石鼓書院在湖南衡陽石鼓山回雁峰下。書院既不同於作為一種統治象徵的盤據城中的學宮,也有別於一般民間建築。它映襯自然,構成了一獨立整體,成為地方風景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書院建築多為一組較為龐大嚴謹規整的建築群,但由於重視地形的利用,多依山而建,前卑後高,層層疊進,錯落有致;加以庭院綠化,林木遮掩,以及亭閣點綴,山墻起伏,飛檐翹角,構成生動景象,與自然景色取得有機結合,因而收到「骨色相和,神彩互發」之效。書院建築雖較封閉,而環境的開拓則十分開敞,兩者相互映發,構成有機聯系,反映了書院教育的特點,成為溝通天人關系的一種顯現。儒家士大夫們在其中把置身寧靜閑適的大自然、寄情山水作為自己的生活理想,自然恬淡的心境和寧靜幽美的山水悠然合一,也體現了儒家之道的超越性的一面。

書院嚴謹的建築群體,是社會群體意識的表現,反映了「禮樂相成」的思想。一般而言,每一所書院都有包括講堂、齋舍、書樓、祠堂在內的建築群。這個建築群從每個殿堂廳房所居的位置、裝飾到總體格局都遵循綱常禮教的嚴謹秩序,使書院師生置身於一種濃厚的政治倫常的觀念和秩序之中。這一切,正是儒家之道的世俗性的一面。

書院建築以講堂為中心,中軸對稱,庭院天井組合,布局嚴整。中軸一般三、四進,即由大門、講堂、祭殿和書樓,或兩者結合,依次排列,亦有增設二門、文昌閣等建築,多達五、六進,體現了書院以講學、藏書、供祀的「三大事業」的主體地位。齋舍則對稱分列於中軸兩側,或前或後,各成院落,以滿足居學讀書的需要,少則數間,多則數十、百間。其它廚湢倉廒、亭台樓閣,則因院因地有別,相應配置,不拘一格。

書院建築群力求中軸對稱的理想布局,以居中為尊;通過軸線層次序列,以別尊卑、上下、主次、內外,達到由序達敬的目的;又通過不同特點的庭院天井的空間組合,達到以和至親的目的;以此形成一個序中有和,和中有序,和序統一的整體。

然而,書院建築的朴實造型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古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清高風骨和實際社會地位的低下。

古代文人都有反對土木之奢,提倡儉朴之風,強調社會實用功能的美學思想。因而,書院不同於官學建築強調表現那種所謂「賢關」、「聖域」、「官員下馬」的神聖氣氛,而更多吸取了民間地方建築特點,更為朴實莊重,典雅大方。一般以磚木結構為主,構架以穿斗與抬梁結合,硬山擱檁,砌上明造,簡潔清新,突出封火山墻,起伏連續,形成具有節秦變化的輪廓線;一般單層為主,晚期亦多兩層,密集組合,突出個別歇山樓閣,形成緊湊的整體造型;裝修裝飾較少雕飾彩繪,點綴素雅,比較講求表現材質、色調和體量、虛實的對比效果,顯示其朴實自然之美,突出反映了文人的建築觀點。

書院建築的朴實美,還反映在忠實於材料結構的表現,而不追求雕飾之華。書院外部顯露其清水山墻,灰白相間,虛實對比,格外清新明快;內部顯露其清水構架,裝修簡潔,更顯素雅大方。遠觀其勢,近取其質。既無官式畫棟雕梁之華,也少民間堆塑造作之俗,給人自然淡雅的感受。

中國書院,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中;曾經遍布在九州大地上的書院建築,也只給我們一個漸行漸遠的儒雅身影。無數書院在歷朝歷代的更替中成為廢墟。但在尚存的瓦礫間,我們依稀看到了書院曾經的輝煌氣勢。

位於河南登封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建於五代後周。北宋時,因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在此聚眾講學,使書院名聲大振,時與河南的雎陽書院、湖南的嶽麓書院、江西的白鹿洞書院並稱為宋代四大書院。但南宋時書院已廢,後在清康熙年間重建。今存建築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築的制式、布局,南北長128米,東西寬78米,佔地面積9984平方米。中軸建築共分五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先聖殿,講堂,道統祠和藏書樓,中軸線兩側配房相連,共有古建築106間,多為硬山滾脊灰筒瓦房,古樸大方,雅緻不俗。其實,嵩陽書院在古代並不是單純的一個院落,而是由一個主體院落和周圍多個單體建築群組合而成,地域分布比較廣闊。大至而言,除今天我們看到的嵩陽書院建築外,比較有名的還有位於嵩陽書院東北逍遙谷疊石溪中的天光雲影亭、觀瀾亭、川上亭和位於太室山虎頭峰西麓的嵩陽書院別墅——君子亭,書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嶺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築。由於自然和人為的破壞,散布在嵩陽書院周圍的這些建築已全部損毀殆盡,今天在原址只遺留有少量的石刻題記或殘磚碎瓦,與歷史文獻的記載相互印證。

如今,最為完整保存著書院建築格局的是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下的嶽麓書院。創辦於唐末五代的嶽麓書院經歷宋、元、明、清各代,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滄桑千年,弦歌不絕。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仍完整地展現了古代書院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渲染了閑情逸致的士人風格。

嶽麓書院以講堂為中心,中軸對稱,教學齋、半學齋分列兩側,前後四進,每進建築均有數級台階緩緩升高,層層疊進,給人一種深邃、幽遠、威嚴、莊重的感覺,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的社會倫理關系。御書樓位於中軸末端,是書院惟一的三層樓閣建築,顯示書樓在書院的重要地位。北側有專祠五處,供祀名儒先賢,反映它在學術上的師承關系和道統源流。院側有文廟與書院平行,自成院落,既保持了書院中軸的突出群體,不致使文廟喧賓奪主,又表現出文廟「聖域」的獨立特殊地位。各部分建築互相連接,互為整體,完整體現了我國古代書院講學、藏書、供祀三大功能的格局。

⑺ 書院新村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上海書院新村

城市:上海

樓盤位置: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錦豐鎮內金夢雨窗簾店書院新村(黃山路容)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0平方米,容積率暫無數據,綠化率0%,共0棟樓,停車位210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⑻ 白書院怎麼樣

二之丸內還有供抄各地大名向將軍家獻上禮物的式台之間和黑書院、白書院。黑書院是將軍和親藩大名、譜代大名會見的場所,面積比大廣間小,但裝修別致,是將軍會見心腹諸侯的場所;白書院是將軍的起居間和卧室,內部的裝修和黑書院不同,主要以一些山水水墨畫。可惜由於時間關系,我只是匆匆瀏覽了一些,沒有細細欣賞。

⑼ 如何描述古代書院建築

儒家士人把書院看成獨立研究學問的安身立命之所。書院從萌芽之日起,就和士人「獨善其身」的生活道路聯系在一起。創建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超世脫俗的精神追求,體現了儒家人文精神的超越性。因此,書院創建者總是把書院建在僻靜優美的名勝之地。白鹿洞書院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嶽麓書院在湖南長沙嶽麓山下,嵩陽書院在河南嵩山腳下,石鼓書院在湖南衡陽石鼓山回雁峰下。書院既不同於作為一種統治象徵的盤據城中的學宮,也有別於一般民間建築。它映襯自然,構成了一獨立整體,成為地方風景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書院建築多為一組較為龐大嚴謹規整的建築群,但由於重視地形的利用,多依山而建,前卑後高,層層疊進,錯落有致;加以庭院綠化,林木遮掩,以及亭閣點綴,山墻起伏,飛檐翹角,構成生動景象,與自然景色取得有機結合,因而收到「骨色相和,神彩互發」之效。書院建築雖較封閉,而環境的開拓則十分開敞,兩者相互映發,構成有機聯系,反映了書院教育的特點,成為溝通天人關系的一種顯現。儒家士大夫們在其中把置身寧靜閑適的大自然、寄情山水作為自己的生活理想,自然恬淡的心境和寧靜幽美的山水悠然合一,也體現了儒家之道的超越性的一面。

書院嚴謹的建築群體,是社會群體意識的表現,反映了「禮樂相成」的思想。一般而言,每一所書院都有包括講堂、齋舍、書樓、祠堂在內的建築群。這個建築群從每個殿堂廳房所居的位置、裝飾到總體格局都遵循綱常禮教的嚴謹秩序,使書院師生置身於一種濃厚的政治倫常的觀念和秩序之中。這一切,正是儒家之道的世俗性的一面。

書院建築以講堂為中心,中軸對稱,庭院天井組合,布局嚴整。中軸一般三、四進,即由大門、講堂、祭殿和書樓,或兩者結合,依次排列,亦有增設二門、文昌閣等建築,多達五、六進,體現了書院以講學、藏書、供祀的「三大事業」的主體地位。齋舍則對稱分列於中軸兩側,或前或後,各成院落,以滿足居學讀書的需要,少則數間,多則數十、百間。其它廚湢倉廒、亭台樓閣,則因院因地有別,相應配置,不拘一格。

書院建築群力求中軸對稱的理想布局,以居中為尊;通過軸線層次序列,以別尊卑、上下、主次、內外,達到由序達敬的目的;又通過不同特點的庭院天井的空間組合,達到以和至親的目的;以此形成一個序中有和,和中有序,和序統一的整體。

然而,書院建築的朴實造型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古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清高風骨和實際社會地位的低下。

古代文人都有反對土木之奢,提倡儉朴之風,強調社會實用功能的美學思想。因而,書院不同於官學建築強調表現那種所謂「賢關」、「聖域」、「官員下馬」的神聖氣氛,而更多吸取了民間地方建築特點,更為朴實莊重,典雅大方。一般以磚木結構為主,構架以穿斗與抬梁結合,硬山擱檁,砌上明造,簡潔清新,突出封火山墻,起伏連續,形成具有節秦變化的輪廓線;一般單層為主,晚期亦多兩層,密集組合,突出個別歇山樓閣,形成緊湊的整體造型;裝修裝飾較少雕飾彩繪,點綴素雅,比較講求表現材質、色調和體量、虛實的對比效果,顯示其朴實自然之美,突出反映了文人的建築觀點。

書院建築的朴實美,還反映在忠實於材料結構的表現,而不追求雕飾之華。書院外部顯露其清水山墻,灰白相間,虛實對比,格外清新明快;內部顯露其清水構架,裝修簡潔,更顯素雅大方。遠觀其勢,近取其質。既無官式畫棟雕梁之華,也少民間堆塑造作之俗,給人自然淡雅的感受。

中國書院,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中;曾經遍布在九州大地上的書院建築,也只給我們一個漸行漸遠的儒雅身影。無數書院在歷朝歷代的更替中成為廢墟。但在尚存的瓦礫間,我們依稀看到了書院曾經的輝煌氣勢。

位於河南登封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建於五代後周。北宋時,因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在此聚眾講學,使書院名聲大振,時與河南的雎陽書院、湖南的嶽麓書院、江西的白鹿洞書院並稱為宋代四大書院。但南宋時書院已廢,後在清康熙年間重建。今存建築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築的制式、布局,南北長128米,東西寬78米,佔地面積9984平方米。中軸建築共分五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先聖殿,講堂,道統祠和藏書樓,中軸線兩側配房相連,共有古建築106間,多為硬山滾脊灰筒瓦房,古樸大方,雅緻不俗。其實,嵩陽書院在古代並不是單純的一個院落,而是由一個主體院落和周圍多個單體建築群組合而成,地域分布比較廣闊。大至而言,除今天我們看到的嵩陽書院建築外,比較有名的還有位於嵩陽書院東北逍遙谷疊石溪中的天光雲影亭、觀瀾亭、川上亭和位於太室山虎頭峰西麓的嵩陽書院別墅——君子亭,書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嶺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築。由於自然和人為的破壞,散布在嵩陽書院周圍的這些建築已全部損毀殆盡,今天在原址只遺留有少量的石刻題記或殘磚碎瓦,與歷史文獻的記載相互印證。

如今,最為完整保存著書院建築格局的是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下的嶽麓書院。創辦於唐末五代的嶽麓書院經歷宋、元、明、清各代,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滄桑千年,弦歌不絕。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仍完整地展現了古代書院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渲染了閑情逸致的士人風格。

嶽麓書院以講堂為中心,中軸對稱,教學齋、半學齋分列兩側,前後四進,每進建築均有數級台階緩緩升高,層層疊進,給人一種深邃、幽遠、威嚴、莊重的感覺,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的社會倫理關系。御書樓位於中軸末端,是書院惟一的三層樓閣建築,顯示書樓在書院的重要地位。北側有專祠五處,供祀名儒先賢,反映它在學術上的師承關系和道統源流。院側有文廟與書院平行,自成院落,既保持了書院中軸的突出群體,不致使文廟喧賓奪主,又表現出文廟「聖域」的獨立特殊地位。各部分建築互相連接,互為整體,完整體現了我國古代書院講學、藏書、供祀三大功能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