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何謂家國情懷求答案
"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所謂的"家國情懷",是主體對共同體的一種專認同,並促使其屬發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內涵包括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和仁愛之情;其實現路徑強調個人修身、重視親情、心懷天下;
既與行孝盡忠、民族精神、愛國主義、鄉土觀念、天下為公等傳統文化有重要聯系,又是對這些傳統文化的超越。"家國情懷"在增強民族凝聚力、建設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B. 表現家國情懷的詩句
1、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楊萬里《竹枝詞》
2、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
3、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顧炎武《海上》
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5、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廣譬》
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7、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8、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9、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10、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
11、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殘陽。——李綱《病牛》
12、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
13、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聶夷中《詠田家》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15、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曲》
16、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洪秀全《吟劍詩》
1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於謙《石灰吟》
18、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戚繼光《望闕台》
1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20、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龔自珍《漫感》
2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2、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23、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2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25、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李綱《病牛》
26、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杜牧《贈別》
2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28、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C. 歌頌家國情懷的古詩
1、漸來老念鄉國,先歸獨羨君源。——簡長《送僧南歸》
2、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3、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馬上作》
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5、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二礪》
6、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楊炎正《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D. 家國情懷的古詩文有哪些
1、《歲暮》唐代:杜甫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
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
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釋義:
作客異鄉,年關已經臨近;邊防前線,戰爭還在進行。
警報傳來,敵人進犯雪嶺;軍鼓號角,響聲振動江城。
前方將士,日夜流血犧牲;朝廷大員,可有一人請纓?
國難當頭,豈敢吝惜性命;報效無路,空有一片豪情!
2、《六州歌頭·長淮望斷》宋代:張孝祥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釋義:
佇立漫長的淮河岸邊極目望遠,關塞上的野草叢茂是平闊的荒原。北伐的征塵已暗淡,寒冷的秋風在勁吹,邊塞上的靜寂悄然。我凝神佇望,心情黯淡。追想當年的中原滄陷,恐怕是天意運數,並非人力可扭轉。
在孔門弟子求學的洙水和泗水邊,在弦歌交秦的禮樂之邦,也已變成膻腥一片。隔河相望是敵軍的氈帳,黃昏落日進牛羊返迴圈欄,縱橫布置了敵軍的前哨據點。看金兵將令夜間出獵,騎兵手持火把照亮整片平川,胡笳鼓角發出悲壯的聲音,令人膽戰心寒。
想我腰間弓箭,匣中寶劍,空自遭了 蟲塵埃的侵蝕和污染,滿懷壯志竟不得施展。時機輕易流失,壯心徒自雄健,剛暮將殘。光復汴京的希望更加渺遠。朝廷正推行禮樂以懷柔靖遠,邊境烽煙寧靜,敵我暫且休兵。
冠服乘車的使者,紛紛地賓士匆匆,實在讓人羞愧難以為情。傳說留下中原的父老,常常盼望朝廷,盼望皇帝儀仗,翠蓋車隊彩旗蔽空,使得行人來到此地,一腔忠憤,怒氣填膺,熱淚傾灑前胸。
3、《送紫岩張先生北伐》宋代:岳飛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閼氏血,旗裊可汗頭。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釋義:
軍中的號令像疾風暴雷一樣迅速傳遍全軍,官軍的聲威震動了大地的每個角落。軍隊長驅直入,必將迅速收復河洛一帶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帶。
戰馬到處,踏著入侵之敵的血跡,旗桿上懸掛著敵國君主的頭顱。官軍勝利歸來,把好消息報告皇帝,收復了失地,祖國又得到了統一。
4、《少年行四首·其三》唐代: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釋義:
弓箭沐浴著霞光,寶劍照耀著寒霜。
劍起案列的秋風,馳馬飛出了咸陽。
國土一角仍淪陷,天子沒有收河湟。
這種情況不改變,不擬回頭望故鄉。
5、《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宋代: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蛩四壁。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寒蛩 一作:寒蟲)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釋義:
大地如此廣闊,你我都是胸懷大志的英雄豪傑,現在雖然如同蛟龍被困禁在池中,但是蛟龍終當脫離小池,飛騰於廣闊天地。
秋風秋雨煞人,再加上牢房的蟋蟀叫個不停,我心煩意亂愁腸百結,你我像曹操、槊題詩那樣的英雄氣概,王粲登樓作岍那樣的名士風流,都成了空中花一般的往事,眼前長江滾滾,後浪推前浪,將來肯定還有英雄豪傑起來完成未競的事業。
現在,你我在落葉隨風飄雪,又來到秦淮河畔,正是涼風吹來的那一刻,鏡中的你我已兩鬢白發,只是我們的英雄之心不會改變。
我就要離開故都,放逐到沙漠之地,回望故國的江山一片青色,謙遜我越來越遠,去只有一死,希望老朋友以後懷念我的時候,就聽聽樹枝上杜鵑的悲啼吧!那是我的靈魂歸來看望我的祖國。
E. 家國情懷是什麼
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是主體對共同體的一種認同,並促使其發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內涵包括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和仁愛之情。既與行孝盡忠、民族精神、愛國主義、鄉土觀念、天下為公等傳統文化有著重要聯系,又對其進行超越。家國情懷在增強民族凝聚力,建設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識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時代價值。
所謂的「家國情懷」,筆者認為其概念是多層次的:第一,家國情懷起源於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識分子階級優越性的自我標榜,具有狹隘性。第二,家國情懷在形成過程中,與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宗族倫理、個體意識是密不可分的,是經歷了戰爭失敗、骨肉分離、國破家亡之後傷痛思維的沉澱。第三,家國情懷是近代特殊社會歷史的思想產物,士大夫的人文精神不斷下移,是士大夫精神在整個民族遭受苦難之後精神的重構,千錘百煉,浴火重生。近代的「家國情」懷帶有很強的積極、正面意義。第四、家國情懷具有時代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超越民族、意識形態的優秀文化傳統在社會建設、國家統一、展現民族凝聚力方面都開始發揮作用。那麼,我們當前所說的家國情懷就應該是作為個體的人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對價值共同體持有的一種高度認同,並促使認知共同體朝著積極、正面、良性的方向發展的一種思想和理念。
F. 議論文《滾燙在胸的家國情懷》練習題答案
按研究的學科,可抄將學術論文分襲為自然科學論文和社會科學論文。每類又可按各自的門類分下去。如社會科學論文,又可細分為文學、歷史、哲學、教育、政治等學科論文。
按研究的內容,可將學術論文分為理論研究論文和應用研究論文。理論研究,重在對各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應用研究,側重於如何將各學科的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術和生產技術,直接服務於社會。
按寫作目的,可將學術論文分為交流性論文和考核性論文。交流性論文,目的只在於專業工作者進行學術探討,發表各家之言,以顯示各們學科發展的新態勢;考核性論文,目的在於檢驗學術水平,成為有關專業人員升遷晉級的重要依據。
G. 以家國情懷為主題,自擬題目,議論文800字
寫作思路:可以從一段故事或者事跡來展開,或者也可以根據一句名言來引出文章的觀點,通過觀點的論述來層層鋪墊,最後進行文章的升華。
原文:
「我的夢,中國夢」最早是在新聞聯播上聽到的,哥哥對我解釋說它是:愛國、愛家、愛集體、熱愛生活、建設美麗家園的體現。後來在社會實踐中我慢慢地懂得了一點點,哥哥的解釋是對的,但是還不夠全面。愛國,擁有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祖國的一種誠摯的熱愛和深厚的情感,是一個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
比如前線戰場上的英雄人物;邱少雲為了不暴露戰友的埋伏陣地,當敵人試探的炮火延燒到自己身軀的時候,他紋絲不動;董存瑞看到部隊的沖鋒路線遭到敵人的封鎖,他手托炸葯包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最終與敵人同歸於盡;黃繼光看到一個個戰友犧牲在自己的眼前,他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為部隊取得最後的勝利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等。
多麼悲壯的英雄事跡,這種犧牲自我的愛國、愛家、愛集體的家國情懷,讓人熱血沸騰,聲淚具下。是啊!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的英雄事跡太多了。只是現在還是一個小學生的我,認為這種家國情懷是高不可攀、是比較渺茫的事,我可能做不到!
因為上第二課堂的緣故,我來到了夏衍故居。夏衍故居位於杭州慶春門外的嚴家弄,中式平房,建於清末民初,現在已經是陳列室,是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被命名為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從事電影活動的生平事跡,以及夏衍生前用過的眼鏡、衣物,還有名家字畫等。
參觀夏衍故居後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愛國,擁有家國情懷其實還有其他表現方式。就如夏衍,他是著名的作家,電影家、戲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寫了很多著名的書籍,有《狂流》《春蠶》,話劇《秋瑾傳》《賽金花》《法西斯細菌》《上海屋檐下》及報告文學《包身工》等,有些還改編成了電影。夏衍的一生是平凡的,但他為祖國的和平解放和我國的話劇、電影等事業做出了許多貢獻。
他雖然沒有像戰爭前線的英雄那樣做出多麼悲壯的壯舉,但是卻在革命的大後方把愛國,擁家國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這讓我明白了,愛國,擁有家國情懷,在祖國人民的心中她無處不在。是啊!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我們不能活在過去的榮耀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祖國人民期盼著我們,時代賦予我們新的責任和使命,我們怎能忘記?當然不能。那我們現在就行動起來,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去刻苦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效我們的祖國,這是在21世紀里我們應有的愛國心、家國情懷,是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我的夢,中國夢」為新的奮斗目標。
遠方的路也許不平坦,那就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加油吧!少年。
H. 滾燙在胸的家國情懷閱讀答案。急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