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裝潢藝術設計的設計風格
在體現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的同時,相對地說,可以認為風格跨越的時間要長一些,包含的地域會廣一些。
室內設計的風格主要可分為:傳統風格、現代風格、後現代風格、自然風格以及混合型風格等。 現代風格起源於1919年成立的鮑豪斯學派,該學派處於當時的歷史背景,強調突破舊傳統,創造新建築,重視功能和空間組織,注意發揮結構構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簡潔,反對多餘裝飾,崇尚合理的構成工藝,尊重材料的性能,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發展了非傳統的以功能布局為依據的不對稱的構圖手法。鮑豪斯學派重視實際的工藝製作操作,強調設計與工業生產的聯系。
鮑豪斯學派的創始人W·格羅皮烏斯對現代建築的觀點是非常鮮明的,他認為「美的觀念隨著思想和技術的進步而改變」。「建築沒有終極,只有不斷的變革」。「在建築表現中不能抹殺現代建築技術,建築表現要應用前所未有的形象」。當時傑出的代表人物還有Le·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羅等。現時,廣義的現代風格也可泛指造型簡潔新穎,具有當今時代感的建築形象和室內環境。 自然風格倡導「回歸自然」,美學上推崇自然、結合自然,才能在當今高科技、高節奏的社會生活中,使人們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室內多用木料、織物、石材等天然材料,顯示材料的紋理,清新淡雅。此外,由於其宗旨和手法的類同,也可把田園風格歸入自然風格一類。田園風格在室內環境中力求表現悠閑、舒暢、自然的田園生活情趣,也常運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質質朴的紋理。巧於設置室內綠化,創造自然、簡朴、高雅的氛圍。
此外,也有把70年代反對千篇一律的國際風格的如磚牆瓦頂的英國希靈頓市政中心以及耶魯大學教員俱樂部,室內採用木板和清水磚砌牆壁、傳統地方門窗造型及坡屋頂等稱為「鄉土風格」或「地方風格」,也稱「灰色派」。 由於人體工程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人體工程學在室內環境設計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於進一步認真開發,已有開展的應用方面如下:
一、確定人和人際在室內活動所需空間的主要依據
根據人體工程學中的有關計測數據,從人的尺度、動作域、心理空間以及人際交往的空間等,以確定空間范圍。
二、確定傢具、設施的形體、尺度及其使用范圍的主要依據
傢具設施為人所使用,因此它們的形體、尺度必須以人體尺度為主要依據;同時,人們為了使用這些傢具和設施,其周圍必須留有活動和使用的最小餘地,這些要求都由人體工程科學地予以解決。室內空間越小,停留時間越長,對這方面內容測試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車廂、船艙、機艙等交通工具內部空間的設計。
三、提供適應人體的室內物理環境的最佳參數
室內物理環境主要有室內熱環境、聲環境、光環境、重力環境、輻射環境等,室內設計時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學的參數後,在設計時就有可能有正確的決策。
四、對視覺要素的計測為室內視覺環境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人眼的視力、視野、光覺、色覺是視覺的要素,人體工程學通過計測得到的數據,對室內光照設計、室內色彩設計、視覺最佳區域等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一、含義
環境心理學是研究環境與人的行為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它著重從心理學和行為的角度,探討人與環境的最優化,即怎樣的環境是最符合人們心願的。
環境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環境心理學與多門學科,如醫學、心理學、環境保護學、社會學、人體工程學、人類學、生態學以及城市規劃學、建築學、室內環境學等學科關系密切。
環境心理學非常重視生活於人工環境中人們的心理傾向,把選擇環境與創建環境相結合,著重研究下列問題:
1、環境和行為的關系;
2、怎樣進行環境的認知;
3、環境和空間的利用;
4、怎樣感知和評價環境;
5、在已有環境中人的行為和感覺。
對室內設計來說,上述各項問題的基本點即是如何組織空間,設計好界面、色彩和光照,處理好室內環境,使之符合人們的心願。
二、室內環境中人的心理與行為 人在室內環境中,其心理與行為盡管有個體之間的差異,但從總體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作出反應的特點,這也正是我們進行設計的基礎。
下面我們列舉幾項室內環境中人們的心理與行為方面的情況:
1、領域性與人際距離
領域性原是動物在環境中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種適應生存的行為方式。人與動物畢竟在語言表達、理性思考、意志決策與社會性等方面有本質的區別,但人在室內環境中的生活、生產活動,也總是力求其活動不被外界干擾或妨礙。不同的活動有其必須的生理和心理范圍與領域,人們不希望輕易地被外來的人與物所打破。
室內環境中個人空間常需與人際交流、接觸時所需的距離統盤考慮。人際接觸實際上根據不同的接觸對象和在不同的場合,在距離上各有差異。赫爾以動物的環境和行為的研究經驗為基礎,提出了人際距離的概念,根據人際關系的密切程度、行為特徵確定人際距離,即分為:密切距離;人體距離;社會距離;公眾距離。
每類距離中,根據不同的行為性質再分為接近相與遠方相。例如在密切距離中,親密、對對方有可嗅覺和輻射熱感覺為接近相;可與對方接觸握手為遠方相。當然對於不同民族、宗教信仰、性別、職業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際距離也會有所不同。
2、私密性與盡端趨向
如果說領域性主要在於空間范圍,則私密性更涉及在相應空間范圍內包括視線、聲音等方面的隔絕要求。私密性在居住類室內空間中要求更為突出。
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會非常明顯地觀察到,集體宿舍里先進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許自己挑選床位,他們總願意挑選在房間盡端的床鋪,可能是由於生活、就寢時相對地較少受干擾。同樣情況也見之於就餐人對餐廳中餐桌座位的挑選,相對地人們最不願意選擇近門處及人流頻繁通過處的座位,餐廳中靠牆卡座的設置,由於在室內空間中形成更多的「盡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時「盡端趨向」的心理要求。
3、依託的安全感
生活活動在室內空間的人們,從心理感受來說,並不是越開闊、越寬廣越好,人們通常在大型室內空間中更願意有所「依託」 物體。 在火車站和地鐵車站的候車廳或站台上,人們並不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車的地方,而是願意待在柱子邊,人群相對散落地匯集在廳內、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適當地與人流通道保持距離。在柱邊人們感到有了「依託」,更具安全感。
4、從眾與趨光心理
從一些公共場所內發生的非常事故中觀察到,緊急情況時人們往往會盲目跟從人群中領頭幾個急速跑動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當火警或煙霧開始彌漫時,人們無心注視標志及文字的內容,甚至對此缺乏信賴,往往是更為直覺地跟著領頭的幾個人跑動,以致成為整個人群的流向。上述情況即屬從眾心理。同時,人們在室內空間中流動時,具有從暗處往較明亮處流動的趨向,緊急情況時語言訴引導會優於文字的引導。
上述心理和行為現象提示設計者在創造公共場所室內環境時,首先應注意空間與照明等的導向,標志與文字的引導固然也很重要,但從緊急情況時的心理與行為來看,對空間、照明、音響等需予以高度重視。
5、空間形狀的心理感受
由各個界面圍合而成的室內空間,其形狀特徵常會使活動於其中的人們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先生曾對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間的華盛頓藝術館新館——有很好的論述,他認為三角形、多滅點的斜向空間常給人以動態和富有變化的心理感受。
色彩設計哲學
無論你是個怎樣的死硬派,你不得不承認色彩和生活的親密程度,差不多到了難舍難離的地步。小如每天上班該穿著什麼顏色的衣服,大如設計一國之國旗應用什麼顏色,全反映出色彩在我們的生活中,擔當了個吃重的腳色。事實上,除了黑白影片的人物外,沒有人可以生活在一個無色世界中。色彩令這個世界變得繽紛,它能改變我們的心情,影響我們對某事某物的看法。企業因此願意把花綠綠的鈔票投資在設計代表企業的顏色上,設計師絞盡腦汁去表現每種顏色的特質,為的是他們相信,在你和顏色相遇的一剎那,你可以意會到在那或溫柔,或暴烈的色彩底下,它所傳遞給你的訊息。 色彩運用是門學問,它在設計中占的位置到底有多重要?就這方面我們專誠向設計師蔡啟仁先生請教。蔡啟仁先生表示,一件設計作品,一般包含三個元素:色彩、圖像、文字。這三個元素中,以色彩較為重要。蔡先生解釋,人對色彩是相當敏感,當他們首次接觸一件設計作品,最先攫取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顏色,其次是圖像,最後才是文字。色彩給其他人的印象特別強烈,所以設計師最容易通過色彩去表達他的設計意念,而身為設計師,就必須懂得和色彩溝通,了解他們。 色彩密碼 色彩牽涉的學問很多,包含了美學、光學、心理學和民俗學等等。心理學家提出許多色彩與人類心理關系的理論。他們指出每一種色彩都具有象徵意義,當視覺接觸到某種顏色,大腦神經便會接收色彩發放的訊號,即時產生聯想,例如紅色象徵熱情,於是看見紅色便令人心情興奮;藍色象徵理智,看見藍色便使人冷靜下來。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往往能藉色彩的運用,勾起一般人心理上的聯想,從而達到設計的目的。 色彩象徵 紅——血、夕陽、火、熱情、危險 橙——晚霞、秋葉、溫情、積極 黃——黃金、黃菊、注意、光明 綠——草木、安全、和平、理想、希望 藍——海洋、藍天、沈靜、憂郁、理性 紫——高貴、神秘、優雅 白——純潔、 素、神聖 黑——夜、死亡、邪惡、嚴肅 但心理學家也留意到,一種顏色通常不只含有一個象徵意義,正如上述的紅色,既象徵熱情,卻也象徵了危險,所以不同的人,對同一種顏色的密碼,會作出截然不同的詮釋。除此之外,個人的年齡、性別、職業、他所身處的社會文化及教育背景,都會使人對同一色彩產生不同聯想。蔡啟仁先生舉例,好像中國人對紅色和黃色特別有好感,就多少和中華民族發源於黃土高原有點關系,是故在不同文化體系下,色彩會給設定為含有不同特定意思的語言,所表達的意義可能完全不同。 這個色彩和心理聯想的理論,對設計師來說是個重要的發現。他們在選擇運用何種色彩時,須得同時考慮作品面向的是那一個社群,以免得出反效果。蔡啟仁先生舉例,紫色在西方宗教世界中,是一種代表尊貴的顏色,大主教身穿的教袍便採用了紫色;但在回教國家內,紫色卻是一種禁忌的顏色,不能隨便亂用。假如設計師不留意色彩的潛藏語言,只自顧自發揮,傳達了錯誤的訊息,到時就真不知道該怨誰了。 新一季流行色 下一季會流行什麼顏色?蔡啟仁先生說黑色仍會繼續流行,而另一種將會是明亮的綠色系列,到時,我們大概會見到一片亮麗的綠四處跳躍。 流行色彩 色彩心理不過是其中一個選擇條件,還有其他的原因左右設計師的決定,其中一個極普遍的因素便是潮流。當某個時期,某種顏色或某系列的顏色成為當時社會上的主流偏好,設計師設計新商品時,便不免會較容易傾向選擇那些流行色彩。但是,是誰決定哪些是流行色?流行色的研究,是近半世紀的一門新興學科。蔡啟仁先生指出,世界上有一個國際流行色委員會,專門研究色彩的潮流。每年,委員會會對世界各地的流行色調加以研究分析,預測哪些顏色會成為國際流行色,提供設計師參考。 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市場的無形雙手中。事實上,大部份的流行色彩都是因商業因素而產生,市場中,一群商業投資者和設計師共同努力推動某些色彩,營造一種「某色是最流行」的氣氛;當一般用家對這些顏色受落,新的流行色系於焉出世。這情形在時裝市場中尤其明顯,時裝界經常帶領新的色彩潮流,時裝設計師每推出新一季的作品,都會帶來連鎖反應,其他周邊產品諸如飾物、手錶、背包、手提電話等,都會採用類似的色調,以求合襯,推而廣之,其他用品的顏色也受影響。 各個不同地區的交流頻繁,流行色的覆蓋層面越發廣闊,對設計的影響力亦逐步加強。比如潮流追捧金屬色系,一下子,新涌現的產品全部都不得不抹上三分金屬色彩。設計師以提高商品的吸引力為大前題,順應潮流用某些色彩,他們之中,有不少人更可在幾種潮流色彩中翻出新意,創作出許多精彩的作品。但值得深思的,是一些盲目跟從潮流,不假思索的「設計師」,他們的製成品欠缺新意,只求趕上潮流,創作態度極為敷衍;長此下去,整個社會對創作的要求大有可能會不自覺降低,令人憂慮。 意念為體色彩為用 翻開任何一本有關色彩設計的書,都有談到一些運用色彩的基本技巧,諸如注意冷暖色的對比,色彩分布的平衡,顏色的統一和諧等。但有趣的,是差不多沒有一本書提過意念和色彩設計的關系,也許作者認為意念是設計之本,不用特別多談也應留意到吧。但他們大概忘記了色彩的魔力有多大,當你面對數以千計的顏色時,那一陣子的興奮,那一瞬間的眼花撩亂,足以令你完全忘記最初想要表達的是什麼,真正要突出的是什麼。於是我們會「有幸」目睹一些色彩很豐富,視覺效果很好,但卻不知它的真正賣點是什麼的東西。 讓我們還原基本步,回到創作意念的階段。之前提過的設計三元素:色彩、圖像、文字,全部都只不過是一個設計的外表,一個設計的真正靈魂其實來自設計師的創意。沒有意念的色彩設計,無異於一具空有漂亮外表的軀殼,在最初目睹的一刻,或會懾住周圍的目光,但觀眾能否長期記得這個設計,卻很成疑問。只有把創作意念融入色彩設計中,整個設計才有靈魂,那些顏色才曉得向觀眾傳情達意。蔡啟仁先生提出疑問,為什麼同樣是運用那一堆顏料,有些設計可以令人久久難以忘懷,有些卻只是「霎眼嬌」?他忠告設計師應該認真從創作意念出發,而不要把心思全花在賣弄技巧方面。 有些設計,在色彩運用上力求大膽創新,它推翻了一切色彩的基本定律,在視覺上不錯會產生頗為震撼的效果,但我們還是不得不問,這個做法是否必需?構思色彩時,最起碼要讓色彩表現到作品的特質,譬如一張宣傳某種新食品的海報,便應盡量用鮮明的色彩,去引起觀眾的食慾,但如果只為吸引注意,而採用極端大膽、反傳統的顏色,這種純粹為大膽而大膽的做法,是否足取?舉個例子或許大家會比較容易理解色彩和創意的關系:蔡啟仁先生的其中一個作品,是一張喜帖,帖子上面簡單地印了一個綠色的「喜」字。表面看來這張喜帖除了顏色上反傳統之外,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原來新郎倌和新娘子都是環保份子,所以綠色對他們意義重大;不過好戲在後頭,當賓客打開帖子一看,發現新郎倌和新娘子一個姓黃,一個姓藍,他們立即意會到「綠」的意義,綠色的喜,就成為兩人結合的見證,綠色在這個設計上的運用極為巧妙,意義也更深遠。 「大膽創新」和「標奇立異」之間,有時頗難准確拿捏,但蔡啟仁先生提出的一點卻很值得玩味,他認為設計師並不等同藝術家,藝術家是可以全然感性,而設計師在感性之餘,卻需要有理性去制衡。當腦海中充滿天馬行空的意念,藝術家會不管世俗眼光,不惜一切將他的創作意念全部傾瀉,因為他的作品只需向他的藝術世界負責;但設計師就不能脫離客觀環境,他要考慮這個設計是否真的可行,能否促銷商品,它會給社會大眾帶來什麼影響等等。「推陳出新」和「脫軌」這條分界線該怎樣劃,就要設計師自己去決定了。 色彩情味 自從出現了電腦繪圖軟體,電腦儼然成了設計師最忠實的作戰夥伴。看著設計師的雙手在鍵盤上飛快的跳躍,電腦顯示器上的設計瞬間變化,色彩紛陳,情景煞是好看。無疑電腦使設計工作變得更方便,設計師可以很快就把腦海中設想的東西具體化,輕易做出很多效果,設計師可發揮的空間也相應增加。不過,在電腦應用普及的同時,我們不能否認一個事實,就是設計中的人性部份越來越少,電腦占的比重越來越多,作品看起來好像缺少了點感情,欠缺情味。 蔡啟仁先生同意電腦確是設計師的好幫手,它可以記錄數據,方便、准確,下次再印時有根有據,不易出錯。但他亦承認有些設計師過份倚賴電腦,為客戶設計時,想也不想,只在電腦上把顏色換完一種又一種,找個看起來滿意的便算。嚴格來說,這些還算不上是設計師,他們完全無視設計中最重要的一環人腦的思維。不錯,電腦可以把圖像做得很精美,但說到底,它都不過是把本身所擁有的資料,重新呈現出來。假如所謂設計師,只是在一大堆資料中左挑右選,再東拼西貼的做成一件東西,那又有什麼設計可言?這個黃,那個綠,到底為什麼要放在這兒?要表達的是什麼?根本沒有人理會。這些色彩不會呼吸,亦不可能會引起觀眾共鳴。 設計師過份地倚賴電腦,歸根究底,和他們懶得創作有關。人的腦袋比電腦寶貴得多,人有創意,有感情,電腦的資料有盡,人的創意無限。設計師通過思考,把顏色和他的意念相結合,這樣色彩的設計才真正做到千變萬化,搖曳多姿。蔡啟仁先生認為,從人腦輸出的設計,比較人性化,跟冷冰冰的電腦設計相比,具有更強烈的情感,色彩散發濃厚情味,容易牽動觀眾情懷。不過,電腦畢竟是設計的輔助工具之一,設計師應該好好利用電腦的各種優點,去實踐自己的設計意念,使作品更具情味及突顯個人風格,而不該讓自己只在電腦的色彩資料庫內打轉。
了解色彩 色彩三屬性
色相(Hue):簡寫H,表示色的特質,是區別色彩的必要名稱,例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相和色彩的強弱及明暗沒有關系,只是純粹表示色彩相貌的差異。 明度(Value):簡寫V,表示色彩的強度,也即是色光的明暗度。不同的顏色,反射的光量強弱不一,因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明暗。 彩度(Chroma):簡寫C,表示色的純度,亦即是色的飽和度。具體來說,是表明一種顏色中是否含有白或黑的成份。假如某色不含有白或黑的成份,便是「純色」,彩度最高;如含有越多白或黑的成份,它的彩度亦會逐步下降。 兩種三原色 我們所見的各種色彩都是由三種色光或三種顏色組成,而他們本身不能再分拆出其他顏色成份,所以被稱為三原色。 光學三原色 分別為紅(Red)、綠(Green)、藍(Blue)。將這三種色光混合,便可以得出白色光。如霓虹燈,它所發出的光本身帶有顏色,能直接刺激人的視覺神經而讓人感覺到色彩,我們在電視螢光幕和電腦顯示器上看到的色彩,均是由RGB組成。 物體三原色 分別為青藍(Cyan)、洋紅(Magenta red)、黃(Yellow)。三色相混,會得出黑色。物體不像霓虹燈,可以自己發放色光,它要靠光線照射,再反射出部份光線去刺激視覺,使人產生顏色的感覺。CMY三色混合,雖然可以得到黑色,但這種黑色並不是純黑,所以印刷時要另加黑色(Black),四色一起進行。 色彩設計和印刷 色彩和印刷的關系極端親密,可不幸的是設計師經常忘記了印刷。設計師和印刷師傅是一對歡喜冤家,他們「擦出火花」的場面司空見慣。設計師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千挑萬選了幾種顏色,但偏偏到印刷時就做不出預期的效果,印刷師傅心裡也暗暗埋怨設計師天馬行空,不管設計是否可行。蔡啟仁先生對這一點有很深的體會,他覺得一個設計師一定要多了解印刷。很多設計師,特別是新入行的,他們不了解印刷的過程,於是到付印時便出現一些本來可避免的錯誤。通常最易出問題的,是印刷品的印刷色彩,效果並不如設計師心中所想。這個失誤的原因很多,而其中一個原因,很可能是跟印刷物料和印刷方法有關。同樣的油墨以不同的物料、不同厚薄的紙張印刷,所得的色彩效果肯定不同;即使物料相同,但以不同的印刷方法去印刷,油墨的厚度會不同,例如以柯式印刷就比柔性印刷的油墨較薄,影響所及,色彩的明亮度亦不一樣。一個有經驗的設計師,事前會就承印物的特點、油墨的使用及印刷方法等各方面考慮,設計時盡可能配合客觀條件;另一方面,設計師也應多與印刷師傅溝通,互相了解,才可盡量減低失誤的程度。 蔡啟仁先生相信,色彩的感染力是相當大,世界上無所謂好看的色彩或不好看的色彩,只在乎設計師如何運用。以他多年的經驗總結,設計師要運用嶄新的觀念去表現色彩的特色,設計和組合上都要帶給其他人清新的感覺,引導觀眾進一步發掘色彩背後的意義。另一方面,設計大多是為商品宣傳服務,所以設計師要為客戶打算,考慮有什麼可運用的資源,客戶預備在這個設計上投資多少等,當然最重要是這個色彩可否增加商品的吸引力。大自然無形之手給我們展示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千變萬化的色彩配搭令人著迷;同樣,一個成功的色彩設計,它擁有生命力,可以感染觀眾情緒。設計師對色彩運用多作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定可設計出更精彩的作品。
② 130平方現代簡約風格裝修多少錢
裝個差不多,我看要六W左右吧,我家127花了十來W,材料方面覺得還算不錯,裝回好後挺豪華, 下面教答你20個最強省錢超級絕招,不防參考。 如今裝修已經成為眾多家庭討論的話題,在裝修之前很多家庭都會估算一下裝修的費用。在沒有看到具體面積的時候
③ 裝修選擇什麼風格才不會過時啊
你好,
就是簡單大氣的裝修風格不會過時。
不要太復雜就行。
④ 現代簡約裝修風格120平方要多少錢
裝個差不多,我看要六w左右吧,我家127花了十來w,材料方面覺得還算不錯,專裝好後挺豪華,
下面教屬你20個最強省錢超級絕招,不防參考。
如今裝修已經成為眾多家庭討論的話題,在裝修之前很多家庭都會估算一下裝修的費用。在沒有看到具體面積的時候
⑤ 三室兩廳-兩w裝修效果圖
沒有戶型,怎麼給你出效果圖啊
⑥ 瓦房子小如何裝修效果圖
瓦房子小如何裝修效果圖;現在比較流行的美式風格裝修,清新大方,舒適美觀專,溫馨浪漫 。。屬。
也可以裝修簡歐、北美、現代、日式、新古典、新中式等風格等,就看喜歡的風格是什麼了。
美式風格高檔客廳裝修效果圖(全部做吊頂):
⑦ W兩個世界房子的裝修是什麼風格
您好!
沒看過,所以不了解
⑧ 現在的裝修風格實在是太多了,我想了解下現在各種裝修風格的特點
一、現代簡約風格 干凈、利索、簡練 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簡約但不簡單,它主要表現在空間的開放、內外通透,光線好。傢具、裝飾品都以簡潔為主,盡量不用太復雜的設計,功能性更強,不追求面子工程。所以現代簡約風格包含了簡潔、大氣、自然、功能性強等特點。
二、歐式風格 高貴、典雅 歐式風格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不僅讓人感覺奢華大氣,還有一種意境和浪漫的情懷。歐式風格的各種材料部件都復雜,線條完美,繁而不雜軟硬適度。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舒適感。
三、中式風格 這風格只有在我們國家才能見到,我們了解的也最多。
四、地中海風格 顧名思義,藍藍的天、白白的雲,色彩豐富,色差大,視覺效果突出。
五、田園風格 田園風格更多地體現在軟裝飾和各類裝飾飾品上,貼近大自然,讓人感覺到悠閑舒適。
六、美式風格 美式風格近幾年來也越來越受到歡迎,它主要體現了隨意、自在、悠閑,沒有太多造作的裝飾;即帶有一種貴族氣息又不失隨意的風格,舒適、寬大是它的特點。
⑨ 成都華陽長江街有家女裝品牌是W開頭的,裝修有點簡歐風格,窗框是藍色的。
店的名字叫「婉甸」WAN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