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裝裝修 » 家裝的陷井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家裝的陷井

發布時間: 2021-02-10 10:41:49

家裝陷阱有哪些 315裝修防騙攻略大全

1、偷工減料;

2、環保超標;

3、一邊做一邊加錢;

4、工期延誤;

5、水電、防水工程沒做好,後患無窮;

6、裝修公司、設計師、包工頭品行差,裝修結算價翻番;

Ⅱ 如何避免家裝的那些陷阱

家裝陷阱:
1、材料用次要的充當好的:由於業主對家裝材料的成色、品牌、價格不熟悉,不規范的施工隊往往就在這方面做手腳,利用以劣代優、以低價報高價、以次品報正品來欺瞞業主,多花冤枉錢。這種手法在包工包料的形式中多會出現。因此,材料進場時業主一定要在場,親自驗收,核對報價單上材料的品牌、型號是否與送來的相符,是水管、電線、板材等基層材料,防止偽劣材料混入;還要防止施工人員有意加大材料損耗,並借損耗之名加大工程量。
2、隱蔽工程做手腳:家裝過程中的隱蔽工程主要有電線的暗裝布線、水管的地下鋪設、下水道的改造等。這些工程完成後都會被遮蓋,因此一些不正規的施工隊常常在這上面做手腳。如電線不套管、強弱電不分開套管,並共用同一線槽;水管電線走斜線,不是橫平豎直,以節省材料費用;大功率電器不分開走迴路,而與別的電器並聯等等。
3、合同陷阱:一些裝修公司不使用行業協會制定的標准化合同,而是自己公司私自製定的合同,其中免不了就有一些利於裝修公司、損害業主利益的霸王條款;在保修期限、決算誤差、違約責任等方面常常是含糊帶過,或乾脆不提,這讓業主日後發生糾紛時,缺乏維權依據。
4、籠統報價亂忽悠:混淆材料籠統報價、混淆概念多算費用是非正規裝修隊伍慣用的伎倆。簽約時將某一材料籠統報價計算,施工時更換單項材料,從中賺取差價。或是採用「低開高走」的辦法,先刪減項目給出低於其他公司的報價,吸引消費者簽單。在施工過程中再把刪減的項目作為增項,把錢漲回來。完工後,消費者發現,結算的費用比預算要高出許多。
避免方法:
1、找到施工隊或施工單位,把裝修預算或裝修的想法或內容告訴他,由施工隊給你做一份報價,施工隊可以找小的裝飾公司或給我留言。
2、馬桶、衛浴、門、衣櫃燈具、衛生間五金、櫥櫃可以到建材市場找人定做,一般都是送貨上門包安裝的。
3、瓷磚、乳膠漆、石材等可以在建材市場了解價格,這部分可以在和施工隊談價的時候多些談價砝碼。
4、貼瓷磚的人工費大概是35元/m2,乳膠漆是20-25元/m2。
5、水電布管、布線安裝按建築面積大概是60~135元/m2。

Ⅲ 裝修公司套餐陷阱有哪些

很多業主裝修的時候,都更看重價格,但如今裝修行業魚龍混雜,隨著競爭越發內激烈,為了招容攬客戶,往往採用「低進高出」的手段致使裝修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陷阱,讓裝修業主不斷增加裝修費用,這些手段,對於初次裝修的業主,往往防不勝防。

面對這個問題時,我們可以選擇市面上一些值得信賴的公司,這樣的裝修公司報價透明,重視口碑及品牌。例如中策裝飾公司。這個公司首家公開發行《報價白皮書》,將所有報價項目公諸於眾。根據客戶資金投入情況,為客戶統一安排資金使用,在該節省的地方節省、不該節省的地方不亂節省。將使用材料品質、品牌、施工工藝、驗收標准,全部列入合同,有效保障客戶的權益。

Ⅳ 家裝陷阱有哪些請經驗人士指教。

一、自有施工團隊陷阱。裝飾行業掛靠之風由來已久。裝飾公司輕資產,層層轉包分包,家裝公司尤其如此。中小裝飾公司的項目經理和工人大都是在行業里流動的,工衣只是掩耳盜鈴。如果裝飾公司品牌不夠強、約束力不夠,整個施工過程基本不可控。
二、互聯網家裝陷阱。互聯網家裝看起來很美,但有些互聯網家裝公司或者平台擅長前端引流接單,卻不懂整個流程,難管後端交付,難免一地雞毛。
三、全包套餐陷阱。全包套餐缺乏統一標准規范,各家標准都不一樣,基本上不能全包。各種貓膩暗中藏,花樣解釋滿天飛。所以選全包套餐最好在合同中補充約定清楚,否則各種扯皮,本來為省心,結果是鬧心。
四、簽單承諾陷阱。家裝公司的設計師大都是低底薪高提成,簽單才有高收入,為了簽單也是豁出去了,為了收入各種忽悠,而且很多口頭承諾到最後基本無法兌現。這往往也是施工過程中扯皮的根源。
五、設計陷阱。很多所謂設計師,其實只是畢業兩三年沒有生活閱歷的繪圖員,不能給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和建議。如果你對家居生活空間有較高的要求,花點兒設計費請資深設計師主筆是必要的。
六、主材陷阱。主材回扣,這是家居建材裝飾行業的潛規則,也是設計師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所以很多設計師的設計方案和主材推薦大都不是基於業主的需求和效果的需要,而是基於回扣的多少。
七、水電改造陷阱。選一個誠實可靠的項目經理並建立良好的溝通很重要,不僅能省心,還可以省錢。有些項目經理不滿足於既有利益,想要賺更多的錢,就一定會千方百計更改設計方案或增減項目。尤其水電改造是塊肥肉,宰你沒商量。水電線管橫平豎直開槽整齊雖然漂亮但不實用,還多花錢。
八、促銷陷阱。和其他行業一樣,很多的促銷活動都是文字游戲。多長一個心眼,了解清楚促銷內容和活動規則再做決定,千萬別一時沖動上當受騙。
九、價格陷阱。便宜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業主不客觀評估裝修要求和市場價格,一心只愛便宜,選擇裝飾公司只比較價格和折扣,不比較實力與口碑,最後只能是啞巴吃黃連。
十、口碑陷阱。有時候口碑也可能是假的。大部分裝飾公司對推薦簽單都有傭金(介紹費)。所以,不是特別可信的親朋好友的介紹,不一定是口碑,還有可能就是赤裸裸的交易。

Ⅳ 家庭裝修有哪些陷阱

裝修工藝繁瑣復雜,有一定的專業性,再加上很多用戶都是完全沒有裝修經驗的小白,所以就容易陷入裝修公司的陷阱之中。 陷阱1:報價模糊 小公司多採取模糊報價、低價切入的方式,而大公司的報價則相對透明。消費者要留意裝修公司提供的報價單,應清楚表達每個部位的尺寸、做法、用料(包括品牌、型號)、單價以及工藝標准。比方說,不能籠統用「管線多少錢一米」來概括詳細項目,還需要說明每根管里穿多少線、是幾個平方米數的線、包銅芯還是鋁芯、產地等等;櫃體的平方米數是按正投影算,還是按展開面積算,飾面板材的級別,櫃體內部使用何種材質,是否包含了合葉、拉手、軌道等五金件;整體報價中是否包含了一些基層項目的處理,如牆面鏟除、牆面找平等。 陷阱2:惡意漏項 報價單上惡意漏項,給人一種整體價格便宜的錯覺,如漏掉包門套、窗套等項目,等到施工時再向業主提起,那時業主不得不增項。不少業主往往關心總報價,而忽略了報價單上一些具體的項目,工程完工後,才發現比預計的多掏了幾萬塊錢。所以,業主拿到報價單後,一定要仔細閱讀,看看有沒有必須要做的工程而被有意刪減掉了。此外,業主應該在報價之前把自己的詳細要求告訴設計師,除了預計的總費用之外,還要告訴設計師你能承受的增減幅度,一般來說,工程部分增減幅度控制在10%左右最好,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設計師所做的報價,避免日後不必要的超支。 陷阱3:合同貓膩 簽合同時,故意埋下「伏筆」,如規定「裝修中若原品牌材料沒貨時,乙方(裝修公司)可臨時更換相同型號的材料」,在施工過程中借口貨用完了,以次充好,從中賺取差價。 業主不可能時刻在現場監工,為了防止被「偷梁換柱」,應該了解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有何差異,環保系數是否相當。舉例來說,好的防水塗料三四百元一桶,而許多雜牌防水塗料僅幾十元一桶;不同地區生產的同種產品,價格也不一樣,比如廊坊生產的立邦漆就比上海生產的便宜;還有些施工隊告訴業主購買的瓷磚是一等品,是最好的,其實,多數品牌的瓷磚都有優等品。如果業主無時間購買主材,需要裝修公司代購時,最好提供一份詳細的清單,註明品牌、廠家、產地、型號、產品等級、所需數量等,並記得索要發票。 陷阱4:水電改造貓膩 勸說業主水電改造的項目要做好,不能在這上面圖省錢,否則日後麻煩更多,然後大興土木,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費。要知道,水電改造是家裝公司最賺錢的項目,業主應該把好這一關。舉例說,一般四五平方米的衛生間,有些裝修公司會建議全部牆面做防水,實際上,只要做了干濕分區,除了淋浴區滿做之外,其他牆面上返30公分即可。改造前期,業主還要注意詢問水電改造費用是否包含在總報價之內,開關盒、開關面板、小配件等以及安裝是否另外收費,而且,線埋在牆里和走外線,價格也不一樣。

Ⅵ 當心,家裝陷阱出現的新套路 有哪些

買了房子,辦好了一些手續之後,大家乾的事情應該就是迫不及待進行裝修了吧。但是,裝修的花費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房主粗心大意,還很有可能中了一些裝修公司的「家裝陷阱」。下面我們來看看網友盤點的那些家裝時可能出現的新套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其次,也有網友指出,家裝公司可能會在房屋面積上面做手腳。因為現在的家裝公司收費也有按裝修面積收費的。家裝公司如果在面積裡面做了點手腳,可能只是加了一點小小的面積,但是每個項目折算下來家裝公司也可能要多收大幾百。

因此,一般建議各位可以找一個信得過懂一點裝修知識的朋友幫忙量一下房屋的面積,避免在房屋面積讓家裝公司鑽了空子,繼而多花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