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板瓷磚 » 竹地板是怎麼做的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竹地板是怎麼做的

發布時間: 2021-02-13 13:20:13

1. 家鄉有很多竹子,很大的那種,想了解一下竹地板是怎麼加工的,大慨要投資多少錢。有沒有做這行的請指點。

1.選料粗加工:選取楠竹體形高大挺拔,年齡為5-6年,長度在7-9M,直徑為300mm以上,用圓盤鋸選截成平整端部,以埠為定位面,從根部向榫部一次截成一段定長竹筒;然後採用多鋸片圓鋸,將竹筒加工成等寬等成的竹片;而後採用粗刨機,刨去竹生兩面竹青、竹黃,並刨削成矩形竹片。
2.高溫碳化:將竹片置於高溫、高濕、高壓的環境中,使竹材中的有機物質如糖、澱粉、蛋白質分解變性,使其菌等蟲類失去營養來源,同時又將附著的竹材中的蟲卵及其菌殺死,碳化後的竹材表面硬度也增強,但柔韌性則有所降低。
3.粗材膠合:竹片乾燥後可以防止地板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乾燥、開裂等不良後果,同時又可以有效的防止蟲蛀和黴菌滋生,有利於熱壓膠合。為使竹片組坯膠合嚴密,以便對其精刨,精刨時竹片必須刨平,其厚度和寬度的公差應控制在0.1mm之內。組坯熱壓前,需均勻地在竹片幾個面均勻塗布一層膠粘劑--熱固性脲醛樹脂膠,竹片塗膠後,按照預先設定的地板規格和結構將竹片分面蕊、底層組合起來,形成板坯。
4.板材成型:板坯組合後立即逐塊移入熱壓機中加壓,板坯被壓實後膠粘劑在高溫作用下迅速固化。
5.槽口定格:用經德國設備做成的各種不同的槽口。
6.精製漆面:採用台灣設備和台灣的各種油漆,塗裝地板表面,最後包裝驗收入庫。

2. 做竹地板需要哪些設備

生產流程:竹地板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建築裝飾材料,它以天然優質竹子為原料,砍伐後的毛竹會經過下面工序才會變成竹地板。
斷條:將長度5米的毛竹切成設定的長度,一般是1.2米;
開片:將切斷的毛竹筒通過工具開成片狀,厚度在8mm左右;
去青:將竹片表面的青刨掉,否則嚴重影響膠合強度;
漂煮:沸水可以去糖,去脂,也就是將適宜蟲子生存的條件完全破壞;
乾燥:沸水煮過的竹片,含水率很高,不能直接進入壓制,必須將含水率控制到12%以內;
選料:乾燥後的竹片,必須人工選料,將有質量缺陷的竹片挑選出來,只用合格的竹片;
浸膠:將竹片通過浸膠機,使竹片附有膠水以便壓板;
壓板:將浸過膠的竹片放入800噸的壓機,15分鍾後便成型;
裁邊:壓成型後的坯板會有毛刺和毛邊,需要通過裁邊機將多餘的部分切除;
砂光:將坯板用荷蘭砂霸砂光機砂平,拋光;
槽榫:砂光後的地板可以生產槽和榫了,德國進口的HOMAG線進行生產,只有精確的設備才能生產優良質量的地板;
油漆:台灣豐巧油漆線可以確保油漆的附著力,不會脫漆;
生產設備:開片機,粗刨機,精刨機,蒸煮設備,碳化爐,烘房,壓機,裁邊機,砂光機,四面刨,油漆線,包裝機

3. 竹地板是怎麼做的哪些

常規的竹地板的生產工藝流程:
毛竹→截斷→修平外竹節→開條→去內節→竹條專雙面刨光屬(去竹青、竹黃)→蒸煮(防蟲、防霉處理)或炭化著色處理→乾燥→竹條精刨→竹條分選→塗膠→組坯→熱壓膠合→砂光→定長截斷→四面刨(定寬、開背槽)→雙端銑(橫向、縱向開榫)→噴封邊漆→素板砂光→分選→粉塵清除→水性底漆→熱風乾燥→塗膩子→UV固化→底漆→UV固化→砂光→底漆→UV固化→砂光→面漆→UV固化→耐刮擦面漆→UV固化→檢驗→包裝。

4. 竹地板生產工藝 怎麼樣

不知道你具體到底想了解什麼。一般竹地板的生產工藝網上都有的。但是在機器,版膠權水和油漆的選擇上還是有較大的差別。一般品牌好一點的竹地板廠家比如大庄,春紅等都是經過產品試驗之後再生產的,所以質量上可以絕對放心。如果你要具體的生產流程,我可以發郵件給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5. 竹地板怎麼做

在低碳環保越來越深入的今天,在健康、綠色深受人們喜歡的今天,在崇尚自然和「綠色裝修」的今天,竹地板以其優良的內在品質和賞心悅目的外觀,正逐漸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竹地板美觀度較好,紋理通直,色調高雅,剛勁流暢,硬度高,質感細膩,可為居室平添許多的文化氛圍;而且它的天然色澤十分美觀,富有彈性,防潮,不發霉,硬度強,冬暖夏涼,用竹子的弧面作為外觀面,有一種獨特的韻味。
由於竹地板硬度高,密度大,質感好,穩定性能、環保性能、抗變形性能都要比其他木製地板好一些,竹地板近幾年比較走俏。
竹地板要保持穩定性最重要的是看地板結構是否對稱平衡。目前市場上竹地板的結構主要有三種:平壓式、側壓式和中橫式。但市場上還是以平壓式結構居多,側壓和中橫結構的產品只有國內少數幾家企業能夠生產,比如華宇竹業的華宇366竹地板穩定性強,受環境影響小,變形幾率低,能夠有效釋放地板因熱脹冷縮或受潮後產生的內應力,可適應全球各種環境氣候,尤其適應中國北方地區。
竹地熱地板越窄所受內應力越小,也越穩定,因此地熱地板的寬度不宜超過125毫米,錶板的厚度不宜超過4毫米,地板的總厚度以不超過18毫米為宜。
影響地板穩定性的兩大天敵是干縮和濕脹,選擇竹地板一定要把含水率控制在8%以內,這樣會增加地板的穩定性。且,現在一般地板廠商都有這樣的技術,根據南北方各地空氣濕度不同而控制竹地板的含水率,達到控制竹地板的不會輕易變形的目的,華宇366竹地板就早在幾年前就採用了這種技術。

一般使用楠竹做的,最好能使用福建武夷山產的5--8年的楠竹,這樣出來的材質好,耐用,不易變形。
工藝就是選材然後劈成竹片打磨一下放到機器裡面烘烤,上色,出來用熱壓機讓竹片結合到一起,再打磨,開槽,淋漆,包裝

6. 如何把竹子加工成竹地板

竹地板的生產工藝

竹材地板是一種特殊的人造板,其加工精度,美觀度等方面比其它人造板要求更高。因此,在生產工藝上通常採用的工藝流程是,先將圓筒狀的竹材加工成等寬等厚的竹片,然後再按一般的木材集成材的加工方法進行後續製作。這與竹材膠合板的竹材壓平展開或竹簾編結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是我國竹材地板生產中普遍採用的工藝流程:

(一)斷料

選取新鮮、四齡以上的原竹按照預先設定的長度用截斷機裁鋸成一段一段的竹筒,俗稱下料。竹材地板生產用的原竹一般長度在7m~9m之間,眉圍為300mm以上,重量則在25kg/根~35kg/根左右,原竹的竹壁厚度、尖削度,彎曲度及運輸過程中的破損程度不一。因此在下料時,應注意因材選用,提高竹材的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
1.先截去原竹根部採伐時形成的歪斜的端頭,形成平整的埠。
2.以埠為定位面,從根部向梢部依次截取成一定長度的竹筒。
3.遇彎度較大的部位時,應踞成較短的竹筒,遇原竹裂開的部位應按裂口的長度截取,以免影 響其他部位竹筒的使用。
4.截斷時應合理留足加工餘量。一般來說,如果地板成品的長度為910mm,則截斷長度應為950mm,如果成品地板的長度為610mm,則截斷的長度應為650mm……。
5.原竹梢部由於竹壁較薄,不宜用於加工地板,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一般過壁厚小於7mm的竹梢,用於生產竹筷、竹串或加工竹簾。

(二)開片

將截斷機所截取的竹筒,用同軸雙鋸片開片機鋸開,得到等寬等長的竹片。竹片的寬度由鋸片之間的間隔來決定,可按需要進行調整。通常,竹片寬度越寬,則刨削竹青、竹黃時的切削量就越多。竹材的利用率就越低。但竹片過窄,則踞路的損耗亦隨之增大。因此,必須合理確定竹片開片的寬度。通常,如果生產的是徑向板則竹片的寬度以25mm左右為宜,如果生產的是弦向板則竹片的寬度應選定在19mm左右。竹筒開片時,應將小頭朝前,大頭在後,以免產生最後一片不夠寬度的現象。
竹片開片機的工作過程是,將竹筒沿固定的軌道,以一定的速度推向高速旋轉的兩塊鋸片,鋸切出兩條穿透竹壁的裂口,再將竹筒退出並翻轉一定角度,以其中的一條裂口對准一塊圓鋸片定位,重新推出,鋸出另外一片,如此往復,直至鋸完為止。由於竹片鋸開後,仍然有內節拉住,因而竹筒在踞片過程中不會散開,大大方便了操作。竹筒開片完畢後,用力向地面一摔,竹片就相互分離。

(三)粗刨(四面粗修平)

竹筒鋸開分離後的竹片,實際上就是竹筒圓弧中的一段,為了便於後續加工,必須將竹片兩面竹青、竹黃去掉,並刨削加工成斷面形狀為矩形的竹片。因為竹青組織緻密,質地堅韌,外表還附有一層蠟質,竹黃維管束稀疏,如不去掉表層、里層的竹青竹黃,不僅蒸煮漂白時,化學葯物難以滲透進去,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而且在熱壓時影響膠粘劑的附著,降低膠合強度。
竹片粗刨用專用粗刨機進行加工,首先應將竹片上殘留的竹內節用刀削去,然後將竹片按厚度分類,一般分2~3種厚度,將粗刨機調成相應的厚度規格,粗刨後分別堆放,並捆紮成捆。竹壁較厚的竹片,刨削成較厚的竹坯片,反之則製成薄一些的坯片。竹片刨削量以大致平整為宜。即兩面青、黃的殘留量不超過30%。但要注意刨削量不能太大,以留足後續加工餘量。
粗刨機的工作過程是,機器的輸送輪將竹片勻速送入前後兩組高速旋轉的滾刀下面,滾刀上下分布,分別將竹青竹黃刨削成竹屑並將之旋轉排出。

(四)蒸煮、漂白

竹材比一般木材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這些有機物質是一些昆蟲和微生物(真菌)的最好營養。在這些營養物質中,蛋白質的含量為1.5%~ 6.0%,糖類為2%左右,澱粉類為2.0%~6.0%,脂肪和蠟質為2.0%~4.0%,因而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使用和保存,容易引起霉變和蟲蛀。蛀食竹材的有竹蠹蟲,白蟻,竹蜂等。其中竹蠹蟲最為嚴重。竹材的腐爛與霉變主要由腐朽菌寄生所引起,在通風不良的濕熱條件下,極易發生。而竹材地板使用期較長,外觀要求高加上使用環境不良,不經過處理或處理不好,勢必影響其使用壽命。因此,竹材地板必須首先解決防蟲防霉問題。
在生產上,解決竹材蟲蛀和霉變的方法,一是竹材蒸煮,二是竹材碳化(另述)。竹材蒸煮是製作本色竹地板的必要環節。其原理是通過高溫煮沸,並加入一定的氧化漂白劑及專用防蟲防霉劑,將竹材中的可溶性有機物析出,並殺死竹材中的蟲卵和黴菌,以達到防蟲防霉的目的。此外在竹材蒸煮過程中,由於氧化漂白劑的作用,使不同年齡和不同部位的竹材顏色趨於一致,增加了地板的美觀性,減少了色差。
在實際操作上,可先將粗刨好的竹片放入60℃左右的熱水中,再按5%~8%的比例加入30%的過氧化氫(H2O2)及適量的防蟲防霉劑,將水用蒸汽加溫煮沸至100℃,並保持6~8小時。蒸煮完畢後,將竹片取出。蒸煮池中的水仍可繼續使用,但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需要依次加入上述化合物。由於竹片經過粗刨後,竹青、竹黃已去掉了大部分,故葯物能較順利地滲入竹片中。通過蒸煮的竹片,其防蟲防霉效果較為可靠。

(五)碳化

碳化的原理是將竹片置於高溫、高濕、高壓的環境中,使竹材中的有機化合物,如糖、澱粉、蛋白質分解變性,使蛀蟲及黴菌失去營養來源,同時使附著在竹材中的蟲卵及真菌被殺死。竹材經高溫、高壓後,竹纖維焦化變成古銅色或類似於咖啡的顏色。碳化加工出來的地板,顏色古色古香,別具一格。由於碳化過程中沒有象蒸煮時將可溶性有機物析出,因此碳化後的竹片其比重要比蒸煮的竹片大一些。同時由於竹纖維的焦化,增加了竹材的表面硬度,但竹材的柔韌性方面則要降低一些。
生產中一般將粗刨後的竹片,放入專用碳化爐中,通入蒸汽後保持一定的壓力即可。其步驟是,將竹片放入金屬筐中,沿軌道推進爐內後關閉爐門,打開蒸汽閥,使壓力達到3Kg/cm2左右,並保持70至90分鍾,然後關閉蒸汽閥,排出爐內蒸汽打開爐門,取出竹片。

7. 竹地板怎麼樣

先看看竹地板有什麼特點:
1、色差小,因為竹子的生長半徑比樹木要小得多,受日照影響不嚴重,沒有明顯的陰陽面的差別,因此竹地板有豐富的竹紋,而且色澤勻稱;表面硬度高也是竹地板的一個優點。竹地板因為是植物粗纖維結構,它的自然硬度比木材高出一倍多,而且不易變形。理論上的使用壽命達20年。穩定性上,竹地板收縮和膨脹要比實木地板小。但在實際的耐用性上竹地板也有缺點:受日曬和濕度的影響會出現分層現象。
2、竹木地板硬度高,不易變形
3、竹木地板的格調清新高雅
4、竹材的彎曲強度、硬度、抗拉強度值約為木材的兩倍以上,竹地板的抗拉折強度比木地板高出1.5倍以上;而經過近20個工序,竹地板也具備木地板的各種性能,例如具有適度彈性,減少噪音,容易清潔等等。
5、竹子向一方彎曲的特性對減少伸縮性有著一定的幫助。竹地板結構上的排列主要有三種方式:平壓式、豎壓式和中橫式。行內人士介紹,三種結構都是把加工竹子彎曲的方向「背靠背」地排列,利用竹子自身的柔韌度來平衡它在不同環境下的收縮、膨脹率,所以結構是相對穩定的不易變形。特別是中橫式排列,
6、竹地板突出的優點便是冬暖夏涼。竹子自身並不生涼防熱,但由於導熱系數低,體現出這樣的特性,讓人無論在什麼季節,都可以舒適地赤腳在上面行走,特別適合鋪裝在老人、小孩的起居室。雖然經過現代科學的處理,竹地板的耐水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過過於潮濕的環境對它的使用壽命(20年左右)還是有很大的損害,所以不適合用於浴室、洗手間、廚房等屬於房子「濕區」的區域。

8. 重竹地板的製作工藝是什麼

告訴抄你 你也不知道,簡單的說這種竹地板的選材比一般的竹地板選材更加精細,它一般選用本地五年以上竹齡的優質毛竹做材料,經選材,蒸煮,烘乾,熱壓等一系列嚴格工藝流程生產而成。
尚諾地板的重竹地板平整平滑,不蛀蟲,不變形,色澤高雅,紋理清爽悅目,是其他任何地板所無法比似的。它實用於高檔住宅,辦公室,卧室,賓館飯店,體育場所和室外休閑,娛樂場所

9. 竹地板怎麼樣

1)在使用舒適性上,竹地板和實木地板要明顯優於金剛板,可以說是冬暖夏涼。這主版要是由於木材和竹子導熱系數權低,讓人無論在什麼季節都可以舒適地赤腳在上面行走,這是金剛板所無法比擬的。
2)穩定性上,竹地板收縮和膨脹要比實木地板小。但在實際的耐用性上竹地板缺點也很明顯,一是受日曬和濕的影響容易出現分層現象,而在南方地區,竹地板容易長蠹蟲,影響了地板的使用壽命。 3)從居家的環保健康角度比較,竹地板和金剛板一樣在加工中使用了大量的黏合劑,多少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氣體,尤其對兒童的危害較大,而實木地板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4)從美觀方面對比,竹地板的自身色澤較為單調,難以適應多樣化的裝修風格,因而竹地板大多作染色處理。 具體的這方面內容可以去我愛我家網這個網站看俺,也是一個網友建議我去的,在網站訂的櫥櫃、地板都挺不錯的

10. 竹子如何做成地板,工藝是怎麼樣的,需要什麼設備么

工藝
加工工藝
竹材地板的加工工藝與傳統意義上的竹材製品不同,它是採用中上等竹材,經嚴格選材、制材、漂白、硫化、脫水、防蟲、防腐等工序加工處理之後。再經高溫、高壓熱固膠合面成的。相對實木地板。它有它的優劣,竹木地板耐磨、耐壓、防潮、防火,它的物理性能優於實木地板,抗拉強度高於實木地板而收縮率低於實木地板,因此鋪設後不開裂、不扭曲、不變形起拱。但竹木地板強度高,硬度強,腳感不如實木地板舒適,外觀也沒有實木地板豐富多樣。它的外觀是自然竹子紋理,色澤美觀,順應人們回歸自然的心態,這一點又要優於復合木地板。因此價格也介乎實木地板和復合木地板之間。
常規的竹地板的生產工藝流程(366竹地板整理)
毛竹→截斷→修平外竹節→開條→去內節→竹條雙面刨光(去竹青、竹黃)→蒸煮(防蟲、防霉處理)或炭化著色處理→乾燥→竹條精刨→竹條分選→塗膠→組坯→熱壓膠合→砂光→定長截斷→四面刨(定寬、開背槽)→雙端銑(橫向、縱向開榫)→噴封邊漆→素板砂光→分選→粉塵清除→水性底漆→熱風乾燥→塗膩子→UV固化→底漆→UV固化→砂光→底漆→UV固化→砂光→面漆→UV固化→耐刮擦面漆→UV固化→檢驗→包裝
生產工藝
1、原竹檢驗
竹地板一般用毛竹做原料,但毛竹的力學性能與竹齡及取材部位有密切關系,竹齡小於4年,竹材內部成分的木質化程度不夠,強度不穩定,干縮、濕脹率大,應選用5年以上的毛竹。竹子一般根部壁厚,梢部壁薄。因此,一般選用胸徑大於10cm,壁厚7mm以上的桿形直的新鮮毛竹為原料。
2、斷料
毛竹是根部粗、頂部細。將竹筒按照壁厚程度區分,截成規定長度。
3、沖片
將原竹沖成規則的竹條
4初刨
乾燥後的竹條需經四面刨進行四面精細刨削,刨去殘留竹青、竹黃和粗刨留下的刀痕等,這樣的處理後竹條與竹條才能膠合得很牢固,無裂縫,不開裂,不分層。竹條精刨後應進行分選,將加工尺寸不符合要求及色差大的竹條從生產線上剔除出去。
對竹條表面進行初步處理。表面刨青去黃,也就是去除竹皮和竹肉部分,只保留最中間的粗纖維層。傳統竹製品是取整個筒狀竹材彎曲成規定造型加工而成的,沒有經過刨青去黃,表層的竹青也就是竹皮部分密度和粗纖維不同,在同一個干濕度條件下收縮變形率不同,所以容易造成開裂。而竹黃也就是竹筒內壁的竹肉部分,含糖等營養成分較高,不去除也會容易生蟲霉變。
在厚度上由於竹材本身抗彎強度高於木材,15mm厚的竹地板已有足夠的抗彎、抗壓和抗沖擊強度,腳感也較好。有的製造商為迎合消費者越厚越好的心態,不去青、不去黃,竹片膠合後,雖然竹地板厚度可達17mm、18mm,但膠合強度不好,反倒容易開裂。而質量上乘的竹地板則是將竹生兩面竹青、竹黃粗刨去之後,為使竹片組坯膠合嚴密,還要對其進行精刨,厚度和寬度的公差應控制在0.1mm之內,用於粘連竹坯的膠黏劑也會在高溫作用下迅速固化,膠合度極強。5、蒸煮漂白或碳化
竹材的化學成分與木材基本相同,主要是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抽提物質。但竹材含有的蛋白質、糖類、澱粉類、脂肪和蠟質比木材多,在溫濕度適宜的情況下,易遭蟲、菌類的侵蝕,因此竹條在粗刨後需進行蒸煮處理(本色)或高溫高濕的炭化處理(咖啡色),除去部分糖分、澱粉類等抽提物,處理時加入防蟲劑、防腐劑等,杜絕蟲類、菌類的滋生。
本色地板在溫度90℃雙氧水漂白,根具不同的壁厚漂白時間不同。4~5mm3.5小時,6~8mm4小時。
碳色地板是在高溫高壓下經過二次碳化程序加工而成。
二次炭化技術,將竹材中的蟲卵、脂肪、糖份、蛋白質等養份全部炭化,使材質為輕,竹纖維呈 「空心磚」狀排列,抗拉抗壓強度及防水性能大大提高。
6、烘乾
蒸煮處理後的竹片的含水率超過80%,達到飽和狀態。竹材的含水率高低直接影響著竹材加工後的成品尺寸和形狀的穩定性,為了保證竹地板產品的質量,用於加工的竹材原料在膠合之前需進行充分乾燥。竹材乾燥是利用乾燥窯或軌道式乾燥窯來進行乾燥處理。
竹材的含水率需根據各地氣候情況和使用環境來控制。比如中國的北方與南方控制的含水率是不一樣的,在北方使用的產品含水率要求很低,正常情況下應控制在5—9%。
組成竹地板的各個單元即竹條含水率要求均勻。如竹弦面地板(平壓板)要求表層、中間層和底層的竹條含水率都要求均勻,這樣生產成竹地板後不易變形、彎曲。
這點也是防止地板開裂的重要環節,含水率不均勻或含水率過高,遇到溫度及干濕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地板可能出現變形或開裂。更具據不同區域的空氣濕度情況分區設定含水率。這樣製作出來的地板才能夠保證適應相應的氣候環境。
品質優良的地板在烘乾時是經過六點多面檢測,保證每片竹條,以及竹條的頭尾、表裡含水率均衡一致,這樣才能保證地板因濕度環境不同而產生開裂變形。消費者難於簡單測定含水率,解決這一問題較保險的辦法是選擇能生產坯板的和有信譽的正規竹地板廠家。
7、精刨
竹條精刨成所需要的規格
8、品選
將竹條分選成不同的級別。
9、膠合復壓
塗膠及組坯:選優質的環保型膠粘劑,按規定塗膠量塗膠並塗均勻,再按所需規格將竹條組坯。
熱壓膠合:熱壓是關鍵工序,在規定的壓力、溫度和時間下,將板坯膠合成坯板,竹條表面光潔度、膠粘劑和熱壓條件對竹地板的膠合強度影響很大。
竹地板的膠合強度與木地板不同,它由多塊竹片膠合壓制而成。膠的質量、膠合的溫度、壓力及保溫保壓的時間都對膠合質量有影響。膠合強度不夠的可能變形開裂。檢驗其膠合強度的簡單方法是將一塊地板放入水中浸泡或蒸煮。比較其膨脹、變形和開膠程度及所需時間。竹地板會不會變形、脫膠與膠合強度有極大的關系。
10、裁頭
11、驗板分色
12、修邊
13、修邊為母榫
14、生產反榫板時,空頭要掉頭
15、砂光
對坯板表面進行處理,使表面光滑,並對素板定厚
16、開榫
四面刨
竹板底部和側面開榫。
雙端開榫
竹地板縱向和橫向開榫。
開榫也俗稱開槽,就是地板拼接時的凹凸槽口,這是保證地板完美拼接的關鍵所在。開榫精密的拼接時兩塊地板之間的縫隙緊密。
17、油漆
為使周圍環境中的水分不侵入竹地板,並使板面有防污染、耐磨、裝飾等性能,竹地板還需進行塗飾處理。一般經5底(漆)2面(漆)塗飾後,竹地板表面已覆蓋了一層較厚的保護漆膜。漆膜的硬度並不是越硬越好,要軟硬適中,以保證漆膜有一定的耐磨性、耐刮擦性和韌性。
竹地板表面上油漆。市場上的地板由亮光、半亞光之分。亮光的為淋塗工藝,非常亮麗但是其面容已磨損剝離,使用時要精心維護。亞光和半亞光的是滾塗工藝,色澤柔和,油漆附著力較強。
市場上有五底兩面、七底兩面等做法,上底漆時選擇安全環保的優質油漆,不但能維護健康的居家環境,還能達到美觀、防水、防病蟲腐蝕。要保證好的油漆附著力必須要砂光一層上一層油漆,經過多次反復砂光上漆才能保證製作出來的地板表面光滑平整無氣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