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牆面貼加工磚的幾個要點
所謂來加工磚就是把地磚加工自後貼到牆上,因為地磚大多都是玻化磚,而玻化磚本身的質量就比較好,瓷磚背面的孔隙就比較小,如果還是使用傳統的水泥河沙來貼磚,水泥砂漿無法滲透進孔隙內,貼結力自然就無法滿足要求了。
所以建議貼瓷磚還是要使用專業的貼結材料,比如瓷麗貼來貼磚,這樣不僅施工簡單省略了浸泡瓷磚,濕潤牆壁等步驟,同時貼結力強,不容易滑移空鼓脫落,而且貼結厚度薄環保無毒,瓷磚的美觀性和牢固性都有了良好的保障。
當然標準的施工是良好效果的保證,所以像塗抹的厚度要保持在0.4MM左右,施工時的溫度要保持在5-35度之間等,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Ⅱ 開辦瓷磚加工廠需要什麼條件
目前辦瓷磚加工廠必備的機器有圓弧拋光機和瓷磚切割機。廣東的機器比較多,但是價格浮動很大。
開瓷磚加工廠一般主要是:切割、磨邊、內外45度倒角、45度倒角拋光、修邊、開槽、磨圓弧拋光、L槽、樓梯踏步、地腳線、梯步等各種加工。
開辦瓷磚加工廠必備購買的瓷磚加工基本的設備有以下兩種方案:
1、一台圓弧拋光機和1-2台手動瓷磚切割機;
2、一台圓弧拋光機、一台數控前後刀瓷磚切割機和一台手動瓷磚切割機。
Ⅲ 在瓷磚加工廠加工瓷磚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1.談好價格;2.說明加工質量要求;3.出具所加工瓷磚的詳細資料,包含異性圖解內;4.當面核對提供毛料與加工後容瓷磚成品的方量;5.確定交付日期;6.說明違約責任。個人觀點:重要的是加工後瓷磚的規格尺寸要准確,成品率要高。
Ⅳ 加工瓷磚時要注意哪些細節
衛生間的瓷磚選擇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卻有一些小小的學問在裡面。無論是瓷磚的顏色還是質量,都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衛生間的瓷磚選擇防滑、耐磨的瓷磚很重要,這樣也是為了自身的安全。
Ⅳ 開一個瓷磚加工廠都需要哪些東西
這個我抄知道,目前辦瓷襲磚加工廠必備的機器有圓弧拋光機和瓷磚切割機。據我所知,廣東的比較多,但是價格浮動很大,比較好的是淘寶和永達,還有浙江衢州紅日陶瓷機械的質量也不錯,價格也實惠,你可以去查一下。 關鍵是有怎樣的業務,切割,倒角一般多一些,常規的設備就可以了,磨圓弧就需要專門的設備,拼花又是不同的設備。可以先從簡單的做起,設備投入低一些,加工也簡單,加工量也多一些。等成熟了,再投入其他設備,滿足各種加工需求。技術方面的問題,可以讓設備供應商培訓,有些設備,如拼花的,還設計程序設定,還是有一定要求
Ⅵ 辦瓷磚加工剛開始要注意什麼
瓷磚加工廠需要的設備是:8-16頭圓弧拋光機和瓷磚切割機兩種就可以了,機器肯定是廣東佛山的比較好 了,
Ⅶ 在瓷磚加工廠加工瓷磚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1.談好價格;2.說明加工質量要求;3.出具所加工瓷磚的詳細資料,包含異性圖解;4.當面核內對提供毛料與加容工後瓷磚成品的方量;5.確定交付日期;6.說明違約責任。個人觀點:重要的是加工後瓷磚的規格尺寸要准確,成品率要高。
Ⅷ 我要接手一個瓷磚加工廠的管理,有什麼好方法,指教哈,謝謝了。開單之類的,還有技術方面的,跟客戶之間
親,企業管理是門學科,豈是一言兩語能說完的呢~!
先給你些資料你看看吧:
一. 理解工廠的本質
設立工廠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而且是盡可能地賺取最大的利潤。
賺錢的唯一途徑就是客戶願意購買我們的產品,使工廠能夠賺取到把原材料加工成完成品之間的差價,因此客戶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唯一要素,這也是為什麼ISO9000把關注客戶列為系統的出發點的原因所在。
一切問題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考量,公司的每一個人在做每一件事時都把滿足客戶的需求放在首位,客戶至上,對客戶無小事,使客戶在一切地方都滿意的觀念應更加強培訓,深植在每個管理員的心中。客戶對工廠的不滿不能及時消除,最終造成客戶的流失,對公司來說是最為致命的。
二. 理解客戶
1. 客戶的需求
現在音響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客戶有眾多的選擇餘地,我們如何擠掉競爭對手,使新客戶選用我們的產品,我們如何保持老客戶的忠誠度,不被競爭對手挖走。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有以下幾個決定因素:
1.1. 我們推出的品種是否適應市場的需求? 公司總部負責
1.2. 我們產品的功能設計是否跟上或超越現在市場上的競爭對手? 工程部負責
1.3. 我們產品的外觀設計是否新穎別致,迎合最終用戶的胃口? 工程部負責
1.4. 我們新產品推出頻率能否滿足客戶的需求? 工程部負責
1.5. 產品的品質可靠,穩定 品保部負責
1.6. 產品能否如期交貨 PMC負責
1.7. 產品的價格是否低廉,既公司的成本能否有效控制 管理層負責
1.8. 售後服務是否良好 市場部負責
2. 客戶反饋的信息
客戶對我們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是否滿意,有以下幾種信息反饋:
2.1. 客戶的建議:處理途徑:客戶 銷售部 市場部 工程課
2.2. 客戶的投訴:處理途徑:客戶 銷售部 市場部 品保課
2.3. 客戶滿意度調查報告:處理途徑:市場部發出 回收 分析 提供給管理層和責任部門
3. 客戶信息的處理
客戶信息是公司最重要的決策和行動依據,因此,任何信息都不可擱置高閣,不做處理,必須循以上途徑流動,由市場部集中後統一登錄在案,分發給指定部門負責處理,指定部門應組織相關部門研討對策,並督察對策實施的有效性,報廠長批准結案後,書面資料抄送市場部,由市場部回復客戶。由此,公司和客戶能形成良性互動,共同發展,最終形成雙贏的局面,從而保證到原有的客戶永不流失,而且新客戶會慕名而來。
三. 理解工廠的職責
公司希望通過銷售產品賺到客戶的錢,和希望賺到更多的錢,只有兩種途徑達到此目的,即開源和節流:
1. 開源:
公司銷售部的職責就是通過品牌建設,不斷擴大銷售網路,尋找新的客戶,增加市場對我們產品的需求量,通過銷售數量的增加達到利潤的增加。
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工廠製造出的產品能否滿足客戶的以上需求。因此,工廠在開源上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工廠和銷售部門保持良好的互動,是必需的也是必須的。
2. 節流:
即降低產品成本。現在我們所處的音響市場層面已很難有功能上的突破,從而享有壟斷特有功能帶來的高額利潤。各競爭對手在市場上所拼的除了產品品質的保證外,更多的是比較誰的價格更低廉。
既要保持品質的穩定,又要降低產品的成本,這就是工廠的主要職責。這也就是我們過去提出「用最少的成本做出最好的產品」的工廠管理宗旨的意義所在。
工廠要完成自己的職責,必須時刻牢記「以品質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而生存和發展只有通過科學和嚴格的管理才能做到,也就是「向管理要效益」。
現代工廠管理的最常用的模式就是「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即列出工廠運作中最關鍵的控制要素,設立控制目標,劃分責任歸屬,並在月底通過數據分析考核達標情況,從而評價整個工廠以及各部門的表現。
工廠管理的兩大目標:品質管理和成本管理
四. 品質管理
品質管理存在於工作的每一時間,每一地點
品質管理分為產品品質管理和工作品質管理
1. 產品品質管理
影響產品品質的有「人,機,料,法,環」五大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1.1. 對「人」管理的控制點為:(「人」為所有的雇員,非單指作業員)
1.1.1. 「人」過去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經驗和受培訓狀況
1.1.2. 「人」加入工廠後的崗前培訓,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培訓是否全面且合格
1.1.3. 「人」的崗位職責是否明確
1.1.4. 「人」的工作是否有明確的工作指引
1.1.5. 「人」在工作時是否有其他人在監管和評估其工作表現
1.1.6. 公司的廠規廠紀規定的是否合理
1.1.7. 公司的薪酬制度是否合理
1.1.8. 有無建立有效的獎懲措施和激勵政策
1.1.9. 公司的企業文化有無建立並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1.1.10. 「以人為本」有無真正的實施措施
1.2. 對「機」的控制點為:(「機」既可是機器,設備,也包括作業工具和治具,夾具)
1.2.1. 「機」的供應商是否為合格並得到批準的供應商
1.2.2. 「機」采購回廠後有無驗收
1.2.3. 有無建立編號登記和管理履歷表
1.2.4. 有無日常點檢,保養和調較制度和記錄表單並安排他人稽查執行狀況
1.2.5. 對「機」的操作有無制訂《作業指導書》或工作指引
1.2.6. 操作「機」的人員有無特別指定,經過培訓並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1.2.7. 對「機」造成的品質問題有無表單記錄和採取行動
1.3. 對「料」的控制點為:(「料」既指列入BOM的主料,也指各種生產輔料)
1.3.1. 「料」的供應商的挑選是否是經過幾家比較得出的最佳選擇
1.3.2. 新的料件有無經過工程的試裝檢驗
1.3.3. 新的料件有無通過品保課的壽命,高低溫,破壞性實驗
1.3.4. 安規部品有無制定控製程序
1.3.5. 新供應商得到認可前,有無我廠的工程和品保人員去現場稽核其品控能力
1.3.6. 首批料件IQC有無加嚴檢驗,品保,PE和生產有無專人追蹤試做狀況,集體討論後得出結論
1.3.7. 是否所有的料件供應商都是經過以上程序考核的合格供應商,並有《合格供應商登記表》來控制。
1.3.8. IQC的日常抽檢有無周報,月報提交采購,推動供應商改善或淘汰不合格供應商
1.3.9. 料件特采有無控製程序,各部參與召開MRB會議,特採料件有無特別的監控手段防止隱性不良流到用戶手中。
1.3.10. 料件在入庫,儲存,搬運,製造過程中有無制訂管理程序加以防護
1.3.11. 料件異常引發的品質問題能否及時發現, 並採取有效措施, 防止問題進一步擴大.
1.4. 「法」的控制點為:
1.4.1. 是否所有的作業方法都有工程發出的《作業指導書》
1.4.2. 作業員有無掌握《作業指導書》的內容並考核合格
1.4.3. 有無他人對作業員的操作是否合乎規范進行稽核
1.4.4. 工程課有無不斷優化作業方法並加以文件化
1.4.5. 新的作業方法有無對作業員進行再次培訓
1.5. 「環」的控制點為:
1.5.1. 工作環境的靜電防護有無控製程序並切實執行
1.5.2. 工作現場的塵埃,碎片等污染物有無控製程序並切實執行
1.5.3. 工作現場的溫度,濕度, 噪音有無控製程序並切實執行
1.5.4. 有無應急措施防止突然斷水, 斷電, 斷汽帶來的對品質的危害
1.5.5. 對有毒, 有害物品有無管控
1.5.6. 消防和作業安全有無監管
2. 工作品質管理
工作品質指每個雇員都能完美地完成自己的職責。其控制點為:
2.1. 工廠的管理架構是否齊全,部門設置是否合理。
2.2. 部門的責任有無明確劃分
2.3. 部門的內部架構是否齊全
2.4. 部門內的各層工作人員的職責是否清晰
2.5. 部門的運作程序有無明確規定
2.6. 各部門的交叉有無程序規定如何銜接
2.7. 各部門的管理指標是否明確,並且每月在管理層進行研討
2.8. 持續改善和PDCA的循環有無堅持,工作失誤是否在不斷減少
工作品質管理遵循的原則是:
人人有職責,事事有程序,管理有目標,不良有矯正,體系有監督
也就是我們過去提出的:「管理制度化,運作程序化,作業標准化」
五. 成本管理
品質管理重在預防,重在規范,所以前期投入較大,成本會相應地提高。但品質是工廠求得生存的唯一保障,所以為達品質的穩定,一些投入是必須的。成本的控制應從成本的整體去進行分析,找出控制要點,納入目標管理。
產品的成本管理可細分為物料成本管理,製造成本管理,品質成本管理和管理成本管理.
1. 降低物料的采購, 儲存, 消耗成本
物料成本佔全部成本的60%以上, 是工廠控制的重點,.
1.1. 降低采購成本控制點為:
1.1.1. 在品質保持不變的前提下, 要求現有供應商降價, 通常公司對采購部的要求是年降價目標5%, 並加以考核
1.1.2. 始終尋找質優價廉的新供應商, 經過工程, 品保的稽核及小批量試驗後, 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冊>, 並每月分配給一定的采購額, 一者分散風險, 二者對原供應商施加壓力.
1.1.3. 始終尋找更靠近工廠的供應商, 以縮短采購周期
1.1.4. 在制訂采購合同時,要特別注意: a. 盡量用月結方式結算訂單合同, b. 對來料檢驗不合格及補換料要有明確的時間限定, c.對到料不按時, 來料批退, 補換料不及時的供應商應有明確的經濟處罰
1.1.5. 對采購部的考核目標為:
1.1.5.1. 采購訂單按時完成率
1.1.5.2. 來料不合格率
1.1.5.3. 補換料按時率
1.2. 降低物料儲存成本的原則是JIT, 即及時原則, 其控制點為:
1.2.1. 對全廠的每月庫存總量由財務部進行核算及評估
1.2.2. 對貨倉執行安全庫存和最高庫存管制
1.2.3. 對貨倉執行每月呆滯料和報廢料占庫存比例的控制
1.2.4. 對PMC執行訂單完成周期控制及庫存周轉率控制
1.2.5. 對生產課執行降低存拉數WIP的控制和待修理數量的控制
1.3. 降低損耗成本的關鍵在於提高進料品質和加強製程管控, 其控制點為:
1.3.1. 對每種物料的損耗應有最高限額的管控
1.3.2. 對每一工單的損耗應在工單完成後的規定時間內核算
1.3.3. 每月對主料損耗進行評估
1.3.4. 對生產輔料的消耗量應有明確的工程預算, 並在每月總結中評估生產課的節約狀況
2. 製造成本管理
製造成本管理即工時損耗管理, 其控制點為:
2.1.1. 工程測量並制訂標准工時, 供財務作為核算基準
2.1.2. 工程編製作業流程時, 拉平衡率最少要達到85%以上, 並不斷予以提升
2.1.3. 生產課應控制直接勞動力和間接勞動力的比例, 減少搬運, 物料處理, 助拉, 統計文員, 修理等人力浪費.
2.1.4. 加強人員培訓和製程監管, 防止人為失誤, 提高生產直通率, 降低維修工時
2.1.5. 控制加班比例和審批
2.1.6. 提高機器設備的利用率
2.1.7. 提高PMC的計劃和物控能力, 注重各工段的銜接, 減少待料時間
3. 品質成本管理
品質成本雖然在財務報表上沒有單列出來, 實際上在成本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管理者往往重視物料成本和製造成本, 忽略品質成本, 結果對前兩者的節省帶來品質成本的大幅提升, 不但沖銷了節約的本意, 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是得不償失.
品質成本管理的控制點為:
3.1. 控制來料不合格比例和特采比例, 減少挑選和加工的工時損耗.
3.2. 提高產品的一次性合格率,減少維修成本。
3.3. 壓縮QA批退率,減少生產部的返工成本。
3.4. 降低QA抽檢不合格率,降低銷退比例。QA抽檢不合格率是工廠最重要的控制指標,基本上等於客戶的返修率.
3.5. 從事品保人員比例的控制
4. 管理成本管理
管理成本包括人力管理成本, 指對車間人員外的其它管理和輔助人員比例進行管理; 行政辦公成本指輔助生產和管理的日常耗用控制. 其控制點為:
4.1. 對各部門的管理架構進行審批和精簡
4.2. 對崗位的設置需進行科學的評估, 實行定責, 定職, 定人的三定原則
4.3. 公司對辦公人員和生產人員的比例應有控制.
4.4. 辦公用的日常耗材應進行每月統計和評估
4.5. 水, 電, 汽的節省應管理
4.6. 會議應管理, 以達高效率, 同時避免在加班時間開會.
5. 品質管理和成本管理既矛盾, 又交融, 在兩者中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即實行」中庸」之道, 靠的是管理員管理技巧的日益磨練和經驗的積累. 當兩者嚴重沖突, 非得放棄一方時, 請記住工廠的本質, 一切以品質為先. 短期的成本增加在將來還可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彌補回來, 但品質不良損害的絕不僅僅是幾台機的問題, 他帶來的是客戶對我們信譽的喪失, 客戶會離我們而去, 這將危害工廠的生存的基石. 所以, 在現階段, 工廠面臨千頭萬緒的困難時, 請各位首先把握住最後一道關卡: 把不良品和有不良隱患的產品控制在廠內, 不要讓不良流到客戶手上. 這是工廠管理成功與否的最低標准.。
Ⅸ 購買瓷磚加工設備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一般來說,開加瓷磚工廠的話是需要那些陶瓷加工機械,兩台手動切割內機,一台圓弧拋光容機的。那個是比較傳統的。如果現在想要加瓷磚加工廠的話,就應該上最先進的設備,又省人工,又有競爭力。應該選擇,一台圓弧線條機,一台數控切割機,一台手動切割機。有了這三樣設備的話,接大項目,接大工程來做都沒問題的。手動切割機就是負責切割瓷磚的,圓弧線條機就是做各種效果,修邊,開槽,倒角,磨圓邊,拋光,做法國邊,鴨嘴邊,異形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