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板瓷磚 » 瓷磚中干法工藝是什麼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瓷磚中干法工藝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5 20:53:45

『壹』 鋪貼瓷磚都有哪些工藝手法

瓷磚鋪貼方法 1.牆面瓷磚鋪貼的方法
牆面瓷磚鋪貼方法比較傳統,方法也比較單一,因此,裝修過程中戶主只需要清楚每一步驟是否合理就足夠了。
(1)確定高度、尺寸、選擇鋪法
鋪貼牆磚首先要注意的是確定鋪貼高度,尤其是衛生間內會安裝抽風機、吊頂等,所以高度要特別注意;其次是牆磚與地磚的尺寸要互相對應,不能有太大的差異;最後根據高度、尺寸與整體效果來確定鋪貼方法,如果出現在同一面牆瓷磚不同的情況下,大尺寸瓷磚從下往上貼,小尺寸從上往下貼。
(2)均勻鋪貼與收邊
鋪貼牆面磚時需要注意每片瓷磚之間的水平、直角,片與片之間需要維持平整;其次鋪貼後收邊條處理需要確認瓷磚與收邊的高低點一級平整度。
(3)鋪貼完收邊填縫
鋪貼後需要確認整個牆面的鋪貼效果,色澤、花紋是否有錯誤,然後把瓷磚表面清理干凈;確認無誤後再進行瓷磚的填縫處理。

瓷磚鋪貼方法 2.地磚鋪貼方法
地磚鋪貼有兩種方法,乾式軟底鋪法和濕式軟底鋪法,乾式軟底鋪法多用於客廳、卧室的空間,而濕式軟底鋪法用於衛浴和廚房,而且與牆面鋪法比較相近,因此這里只介紹乾式軟底鋪法的細節。
(1)地面處理
鋪設地磚前需要進行地面處理,測水平是必須要完成的,這樣可以了解地面的坡度,能夠更好的控制好鋪貼的效果。然後根據地面面積和地磚尺寸確定每行每列需要用到的瓷磚數量。
(2)鋪上水泥砂漿
地面處理完成後,需要在地面鋪上一層砂漿,砂漿與水的比例是3:1,形成半乾的一層,用鐵鏟和抹灰刀填平表面,一般砂漿厚度為3-4厘米。

(3)均勻鋪貼
抹平砂漿後,使用稀釋成1:1比例的水泥砂漿抹到地磚背後,然後均勻鋪貼在預先鋪上砂漿的地面上,確認地磚均勻鋪貼後,即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4)修邊抹縫
使用橡皮錘和水平尺檢查好地磚的空鼓和平整情況,整個地面鋪貼完成後,確認花色與紋理無誤後,第二天即可以用填縫劑進行填縫。
瓷磚鋪貼方法 3.瓷磚鋪貼注意事項
① 泡水
瓷磚鋪貼注意事項中泡水使其最為重要的一步,瓷磚不論質量好壞都會存在很多細微空隙,在使用時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果不進行泡水處理或泡水不充分的情況下就直接鋪貼,瓷磚就會將水泥中的水分吸走,這會造成瓷磚和水泥之間連接部分出現空隙,使其粘結不牢,造成空鼓和瓷磚脫落等問題。在進行瓷磚泡水時一定要使瓷磚完全侵入水中,時間一般在30分鍾左右。
② 牆面
瓷磚鋪貼注意事項中對牆面的處理也顯得異常重要,在貼磚前一定要對牆面進行仔細檢查,牆體如有裂紋必須先進行處理。在裝修時常常會對牆面進行刮膩子處理,如果沒有將膩子鏟掉就直接貼磚,會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膩子表面掛不住水泥,容易造成瓷磚脫落現象的產生,所以在牆面瓷磚鋪貼上一定要注意對牆面的處理。

③ 粘合劑
瓷磚鋪貼注意事項中對粘合劑的調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節約裝修成本,也會使瓷磚鋪貼更加牢固美觀。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水泥標號和水泥沙子的混合比例,水泥沙子的混合比例不當或是水泥標號過高都會造成瓷磚開裂和脫離,水泥比例越高,瓷磚黏結力越強,但水泥混合比例高,會導致水泥沙漿的膨脹系數增大,容易造成瓷磚鋪貼後將磚擠裂,一般瓷磚鋪貼粘著劑比例為,牆磚為1:3,地磚為1:2,水泥標號為32.5號。
④ 縫隙
即使是同一批次同一型號的產品,都可能存在著直角度、長度、邊直度等方面細微偏差,在施工過程中,對於瓷磚的拼貼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最重要的一點是瓷磚會受熱脹冷縮現象的影響,所以在瓷磚鋪貼時一定要留有足夠的縫隙,讓其具有一定收縮空間,這樣在經過長時間使用後也不會對瓷磚外觀產生影響。

⑤ 清潔
瓷磚鋪貼注意事項中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瓷磚的及時清潔,在瓷磚鋪貼時,應該及時的將瓷磚縫隙中多餘的粘接材料進行刮理干凈,用濕棉布擦去瓷磚表面污跡,千萬不要等到粘接材料干硬後再去清洗擦拭,這樣不但不能清洗干凈瓷磚表面,還會對瓷磚表面的釉面層造成傷害,影響其使用和美觀度。

『貳』 瓷磚干貼法工藝流程

瓷磚黏著劑:也叫干貼法,是一種新型的鋪裝輔料。它一改砂漿水泥的濕做法。瓷磚不需預先浸水,基面不需打濕,只要鋪裝的基礎條件較好就可以,使作業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其黏著效果也超過了傳統的砂漿水泥,特別適用作業面小、工作環境不理想的中小工程和家庭裝修

瓷磚的施工工藝流程
貼磚前應先清理基層,如牆面上有石灰膏、乳膠漆、壁紙等裝飾物,或地面上有污物,一定要清理干凈,否則水泥砂漿與基層粘結不牢;另外,如果牆體自身有裂縫,應做妥善處理後才可貼磚,以免日後基本結構裂縫變大導致牆面磚開裂或脫落;還有,對於平整度或垂直度差距太大的地面、牆面,還要用水泥砂漿進行找平處理。鋪前還要比較瓷磚的色彩差異。(這一部分工作非常重要,但裝潢工人經常會由於偷懶往往會馬虎了事)
其次,牆面磚要充分浸水。因為牆面磚有著較高的含水率,在粘貼時必須考慮到它的這一特性。貼磚前基層應充分澆水濕潤,瓷磚也應在水中浸泡至少20分鍾後充分陰干方可使用。否則,砂漿中的水分被乾燥的基層和瓷磚迅速吸收而快速凝結,會影響其粘結牢度。否則,牆磚會從水泥里吸收水分,使水泥無法起到粘貼劑的作用。

鋪地磚要用水泥砂漿先將地面鋪平,將未塗水泥的地磚鋪在地面,敲平後,將水泥漿塗滿地磚,鋪於地面,四塊磚的對角位置齊平。而鋪設的順序也有講究。貼地面磚應由內向外貼,如地面有坡度或有地漏,應注意按排水方向找坡;牆磚應從下向上鋪貼,為美觀起見,最底層的磚應後貼。牆磚貼完後再壓地磚。另外,一面牆不能一次貼到頂,以防瓷磚自重較大,引起塌落。鋪完地磚短時間內不要踩踏。
為迎合追求新潮的消費者,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新的工藝方法,例如瓷磚黏著劑、多彩填縫劑、留縫鋪裝等。瓷磚黏著劑(也叫干貼法),瓷磚不需預先浸水基面不需打濕,只要鋪裝的基礎條件較好就可以,使作業狀況得到極大改善。

『叄』 瓷磚的生產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原料---制粉---壓機成型---燒底胚--淋釉--印花或者噴墨印花---在燒製成型--檢驗--包裝,看產品和企業,有可能多幾道工序或者少點工序,但大致是這樣的

『肆』 鋪瓷磚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大家都知道裝修是件非常頭痛的事,裝修也是大事,對於現代社會人群來說,一輩子能裝修就足夠了,畢竟這項工程的好壞可是直接關繫到每個業主未來好幾十年的生活質量。你說的瓷磚鋪貼是裝修中的重中之重。 鋪貼瓷磚基本工藝流程如下: 1、鋪貼彩色釉面磚類: 處理基層→彈線→瓷磚浸水濕潤→攤鋪水泥砂漿→安裝標准塊→鋪貼地面磚→勾縫→清潔→養護。 2、鋪貼陶瓷錦磚(馬賽克)類: 處理基層→彈線、標筋→攤鋪水泥砂漿→鋪貼→拍實→灑水、揭紙→撥縫、灌縫→清潔→養護。 鋪貼瓷磚的施工要點: 1、混凝土地面應將基層鑿毛,鑿毛深度5~10毫米,鑿毛痕的間距為30毫米左右。之後,清凈浮灰,砂漿、油漬,產散水刷少將地面。 2、鋪貼前應彈好線,在地面彈出與門道口成直角的基準線,彈線應從門口開始,以保證進口處為整磚,非整磚置於陰角或傢具下面,彈線應彈出縱橫定位控制線。 3、鋪貼陶瓷地面磚前,應先將陶瓷地面磚浸泡陰干。 4、鋪貼時,水泥砂漿應飽滿地抹在陶瓷地面磚背面,鋪貼後用橡皮棰敲實。同時,用水平尺檢查校正,擦凈表面水泥砂漿。 5、鋪貼完2~3小時後,用白水泥擦縫,用水泥、砂子=1:1(體積比)的水泥砂漿,縫要填充密實,平整光滑。再用棉絲將表面擦凈。 在裝修的過程中一定不能馬虎,如果不能全程監工就要盡量每天去看看裝修成果以及裝修進度,讓施工隊知道你是在時時刻刻關注的,不讓他們有偷工減料的機會。特別是鋪貼瓷磚這塊一定要找個非常專業的師傅來鋪貼。

『伍』 瓷磚按工藝如何分類

瓷磚按工藝劃分可分為釉面磚、通體磚、拋光磚、玻化磚。

1、釉面磚:指磚表面燒有釉層的磚版,它基於權原材料的分別,可分為兩種:陶制釉面磚,即由陶土燒制而成,吸水率較高,強度相對較低。瓷製釉面磚,即由瓷土燒制而成,吸水率較低,強度相對較高。

2、通體磚: 通體磚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質和色澤一致,這是一種不上釉的瓷質磚,有很好的防滑性和耐磨性,一般所說的「防滑地磚」大部分是通體磚。

3、拋光磚: 通體磚經拋光後就成為拋光磚,這種磚的硬度很高,非常耐磨。拋光磚性質堅硬耐磨,適合在除洗手間、廚房和室內環境以外的多數室內空間中使用。

4、玻化磚: 玻化磚是一種強化的拋光磚,它採用高溫燒制而成。

(5)瓷磚中干法工藝是什麼擴展閱讀:

保養知識

招數一:陶瓷光亮如新

用白醋和檸檬果皮。先將潔具表面的污垢擦洗干凈,再用軟布蘸上少許白醋擦拭潔具表面或用檸檬果皮擦拭,潔具就會光亮如新。

招數二:瓷磚防滲防霉措施

衛浴間的牆壁多用瓷磚鋪就,為保持其清潔和亮麗,可使用多功能去污膏進行清潔。至於瓷磚縫隙,則可先用牙刷蘸少許去污膏除垢後,再在縫隙處用毛筆刷一道防水劑即可。這樣不僅能防滲,還能防黴菌生長。

『陸』 裝飾行業中什麼是干法施工

主要是石材幹掛,就是打龍骨用鐵絲直接掛上的一種施工工藝

『柒』 建築陶瓷中,什麼是干法造粉

干法制粉工藝為將各種原料單獨粉碎到一定粒度後配料細磨,細磨後篩上料重內新返回細磨工容序,符合粒度要求的篩下料經增濕造粒機增濕造粒成含水量約10%~12%的陶瓷粉料顆粒,再經乾燥及振動篩分後,篩上料經微破碎後再次進入振動篩,篩下料送至料倉陳腐後,即得干壓成形用陶瓷粉料。工藝流程可以表示為:原料粗、中、細碎→配料→細磨→過篩→增濕→造粒→乾燥→篩分→陳腐→干壓成形。

『捌』 建築陶瓷什麼是干法造粉

陶瓷產業是「用水大戶」,對於牆地磚生產而言,目前普遍採用的濕法球磨、噴霧造粒工藝消耗了大量的水和能源。在國家日益嚴格的節能減排政策約束下,干法制粉逐漸走入陶瓷企業及上游供應商的視野,引起了越來越多業內人士的重視。
■國內干法制粉起步晚
20世紀70年代,義大利、德國和英國等就投放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致力於研究開發陶瓷牆地磚的干法制粉生產技術。1985年,義大利的L.B公司成功地設計並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陶瓷牆地磚干法制粉生產技術的關鍵設備———增濕造粒機。其投入實際生產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所獲得的陶瓷粉料性能與噴霧乾燥生產技術所制備的陶瓷粉料性能基本相似,坯體緻密度、機械強度及產品質量等技術指標略高於噴霧乾燥生產技術所得坯體的相應指標。隨後,德國的AGROB公司及英國的A?鄄tritor公司也設計製造出了增濕造粒機。我國是20世紀90年代初設計製造了陶瓷牆地磚干法制粉生產技術的關鍵設備———增濕造粒機,開創了制備陶瓷粉料的新局面,促進了我國陶瓷牆地磚生產的發展。
從干法制粉技術早期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義大利、德國、英國等在干法制粉生產技術的研究上起步早於中國,雖然我國緊隨其後也投入到干法制粉的研究中,但是從目前國內干法制粉生產技術的應用來看,國外干法制粉技術、設備已然走在了前面。對此,景德鎮陶瓷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石棋表示,在模仿中進步是國內大部分陶瓷企業的發展模式,國內企業對外來技術、產品的模仿、吸收、改進速度很快,但是由於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干法制粉等一些全新的先進技術、工藝常落後於國外。
■國內干法制粉系統研發還不成熟
在國家日益嚴格的節能減排及環保政策下,被外界認定為「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的陶瓷產業不得不面臨著產業的轉型升級。於是,干法制粉生產技術走下學術研究的高位,切實地被有遠見的企業納入到自身企業的發展規劃中。據了解,科達機電早在2009年就開始立項研發干法制粉系統,如今已進入中試階段,預計今年年內將會迎來真正的工業應用。科達機電整線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黃慧林表示,濕法轉干法,最大的意義在於節能,干法制粉只用電能以及少量的原料,省去了噴霧塔和球磨機,綜合節能在60%以上。隨著國家對企業節能減排要求的日益嚴格,不管建陶單位產品能耗將以何種標准來計算,這種工藝都可以完全達到國家標准。
而山東義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義科節能」)則在干法制粉系統的研發上搶先邁出了一步。義科節能經數年研發,實現了陶瓷干法制粉新工藝成熟量產,關鍵指標「一次制粉合格率」已達95%以上,遠超國際上同類技術所實現的60%,已經申報多項發明專利。在2012年5月28日至31日舉行的「中國國際陶瓷技術裝備及建築陶瓷衛生潔具產品展覽會」上,義科節能攜最新干法制粉技術工藝首度亮相工業展。參展期間,這項新工藝獲得了眾多陶瓷企業的關注。
然而,不可忽視的一個現狀是,國內干法制粉系統的研發還不成熟。義科節能董事長姚長青在采訪中表示,該系統主要是針對釉面磚。由於干法除鐵仍然沒有濕法除鐵那麼干凈,所以如果是生產拋光磚的話,建議暫時不用這套系統,義科正在研發相應的方案。
■干、濕法制粉工藝流程對比
長期以來,牆地磚生產普遍採用濕法制粉工藝。濕法制粉工藝是原料加水細磨成含水量為40%左右的泥漿,泥漿過篩後經液壓柱塞泵送入噴霧乾燥器造粒,造粒後經篩分及陳腐成為含水量約5%~7%的陶瓷粉料,即干壓成形用粉料。干壓制粉工藝為將各種原料單獨粉碎到一定粒度後配料細磨,細磨後篩上料重新返回細磨工序,符合粒度要求的篩下料經增濕造粒機增濕造粒成含水量約10%~12%的陶瓷粉料顆粒,再經乾燥及振動篩分後,篩上料經微破碎後再次進入振動篩,篩下料送至料倉陳腐後,即得干壓成形用陶瓷粉料。工藝流程可以表示為:原料粗、中、細碎→配料→細磨→過篩→增濕→造粒→乾燥→篩分→陳腐→干壓成形。
石棋教授給記者分析了干、濕法制粉工藝的差異。「干法制粉系統是閉路系統,從原料進入系統開始到粉料出來都是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這樣就減少了粉塵的排放。干法製得的粉料顆粒形狀不規則,表面粗糙、不光滑,由於是實心顆粒所以干壓壓縮比小,經壓機壓出來的坯體會較濕法粉料緻密度高。」石棋解釋道。
■干法制粉節能優勢大
義科節能官網發布的干、濕法工藝原料制備成本對照表顯示,濕法每噸粉料消耗煤60~100kg,電60~80KW·h,水35~40kg,佔用場地1500~2000m2;而干法每噸粉料消耗煤為0,電40~60KW·h,水9~12kg,佔用場地300~500m2。以日產300噸粉料計算,全年綜合節約成本大於750萬,節水大於3萬噸。姚長青表示,干法制粉不僅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要求,而且對企業也有實際的利益。
■干法制粉面臨的難題
「干法制粉是一個系統工程,雖然國內很多企業都看到了它的潛力,但是干法制粉卻遲遲未能推廣開,原因就在於干法制粉需要配套設備,一些設備包括壓機、窯爐等都要跟著做相應的調整,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單獨的設備對於干法制粉工藝的推廣作用不大,」石棋表示。
原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沈均權也表示,陶瓷產業改濕法為干法生產,其必要的前提有:1、性能穩定的各類原料,包括化學成分、礦相成分、物理性能以及細度和級配穩定的各類原料;2、高效的乾式粉磨及均勻預混合設備;3、與干法生產方式相匹配的各類制粉和成形設備;4、高效節能的燒成設備。
業內人士認為干法制粉在設備、工藝、技術等方面已經可行,目前最大的制約因素是原料的標准化。由於干法制粉同樣要求均化和穩定性,所以原料標准化顯得非常重要和關鍵。然而,原料標准化是困擾中國陶瓷行業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待探索。
■展望:干法制粉前景廣闊
雖然干法制粉在國內尚未全面推廣,但是業內人士對於干法制粉的前景表示看好。科達機電整線工程事業部總經理陳水福認為,在目前國內陶瓷的生產系統裡面,節能潛力最大的是在原料制備方面,因為它徹底顛覆了目前粉料制備的工藝,所以干法制粉未來肯定會成為行業的方向。

『玖』 瓷磚工藝流程

  1. 練泥:從礦區採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鐵錘敲碎至雞蛋大小的塊狀,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狀,淘洗,除去雜質,沉澱後製成磚狀的泥塊。然後再用水調和泥塊,去掉渣質,用雙手搓揉,或用腳踩踏,把泥團中的空氣擠壓出來,並使泥中的水分均勻。

  2. 拉坯:將泥團摔擲在轆轤車的轉盤中心,隨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體的大致模樣。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縮率。景德鎮瓷土總收縮率大致為18—20%,根據大小品種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軟硬程度予以放尺。由於景德鎮瓷泥的柔軟性,拉制的坯體均比之其他黏土成型的要厚。拉坯不僅要注意到收縮率,而且還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較大尺寸的製品,則要分段拉制,從各個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師傅的技藝好壞和水平高低。

  3. 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體內形弧線旋削而成的,將晾至半乾的坯覆在模種上,均勻按拍坯體外壁,然後脫模。

  4. 利坯:將坯覆放於轆轤車的利桶上,轉動車盤,用刀旋削,使坯體厚度適當,表裡光潔,這是一道技術要求很高的工序。利坯,也稱「修坯」或「旋坯」,是最後確定器物形狀的關鍵環節,並使器物表面光潔、形體連貫、規整一致。

  5. 曬坯:將加工成型後的坯擺放在木架上晾曬。

  6. 刻花:用竹、骨或鐵制的刀具在已乾的坯體上刻畫出花紋。

  7. 施釉:普通圓器採用醮釉或盪釉。琢器或大型圓器用吹釉。大部分陶瓷製品均需經施釉後才能進窯燒造。施釉工藝看似簡單,卻是極為重要和較難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體各部分的釉層均勻一致,厚薄適當,還要關注到各種釉的不同流動性,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景德鎮陶瓷裝飾大致可分為釉下裝飾和釉上裝飾兩種基本類型。釉下裝飾是指直接在泥坯上進行藝術裝飾加工,並上釉燒成的瓷器,因其裝飾圖案位於瓷器釉層之下而得名,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紅和釉下五彩等。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進行裝飾加工的工藝,則稱為釉上彩,包括古彩、粉彩、墨彩、新彩等。還有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相結合的「鬥彩」裝飾。實際上自元代以後,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歷史,基本上是以景德鎮瓷器發展史為主要脈絡的。釉里發出紅色是景德鎮具較高聲譽和影響的名貴品種。

  8. 燒窯:首先把陶瓷製品裝入匣缽,匣是陶瓷製品焙燒的容器,以耐火材料製成,作用是防止瓷坯與窯火直接接觸,避免污染,尤其對白瓷燒造最為有利。燒窯時間過程約一晝夜,溫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窯門,點火燒窯,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術指導,測看火候,掌握窯溫變化,決定停火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