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瓷磚檢驗國家標准!
序號
技術標准
檢驗方式
國家標准
說 明
1
吸水率
GB/T3810.3
10-20%
瓷磚的吸水率是指產品的開口氣孔吸滿水後,稀如水的重量占產品重量的百分比,它能直接說明產品的密度和影響產品的耐臟度。如果瓷磚吸水的速度越快則說明瓷磚質量越差。
10-20%吸水率的實際效果是,將一杯150毫升的水倒在瓷磚背後,在3秒鍾後,水會全部滲入磚體。
2
長、寬誤差
GB/T3810.2
e±0.5%
f±0.3%
瓷磚的長、寬度是指產品實際的長度、寬度與產品標准長寬度之間的誤差。其中e是指10塊同型號磚中最大誤差,f是指10塊同型號磚誤差的平均值。
普通消費者如要判斷瓷磚的長、寬誤差可用盒尺丈量4塊同類型的瓷磚,如果四塊瓷磚的長寬度基本相等則表明瓷磚是合格產品。
3
直角度
GB/T3810.2
±0.5%
陶瓷磚角與標準直角相比的變形程度,用%表示,它將直接影響瓷磚的鋪貼效果。
其計算公式如下:γ=δ/L×100%。式中:γ:陶瓷磚直角度;δ:陶瓷磚在距磚邊5mm處測量時表的讀數,mm;L:陶瓷磚邊長-10,mm。如結果在89.5度和90.5度之間即為合格產品。
普通消費者如要判斷瓷磚的直角度可用盒尺丈量瓷磚的對角線,如果兩條對角線的長度相等則表明瓷磚的四角都是直角。
4
表面平整度
GB/T3810.2
±0.5%
平整度是中心彎曲度和翹曲度的總稱。其中,中心彎曲度是指當陶瓷磚四個角中的三個角在一個平面上時,其中心點偏離此平面的距離。翹曲度是指當陶瓷磚的三個角在一個平面上時,其第四個角偏離此平面的距離。誤差在±0.5%之內即為合格產品。
普通消費者在選購瓷磚時可將兩塊同型號的瓷磚正面相對,然後用普通157g銅版紙對折後插入縫隙,如果能輕松進入則說明瓷磚的平整度存在缺陷。
5
耐磨性
GB/T3810.7
協商認可
瓷磚耐磨度分為五度,從低到高,五度屬於超耐磨度,一般不用於家庭裝飾,家裝用磚在一度至四度間選擇即可。
國家對瓷磚的耐磨度沒有明確的規定,消費者在購買瓷磚時可以以銳物刮擦瓷磚看是否有刮痕,若有刮痕表示施釉差易使人滑倒;易磨光,磚面弄贓將無法清洗干凈。
B. 哪位好心人能告訴我瓷磚國家質量標準是怎麼樣的嗎
吸水率——它是指陶瓷產品的開口氣孔吸滿水後,吸入水的重量占產品重量的百分比。國家標准規定吸水率≤0.5%的稱為瓷質磚,(平均值不大於0.5%,單個值不大於0.6%,)吸水率>10%的為陶質磚(陶質磚的吸水率平均值為e>10%、單個值不小於9%,當平均值e>20%時,生產廠家應說明)。強度——瓷質磚:厚度≥7.5mm,破壞強度平均值不小於1300n 。陶質磚:厚度≥7.5mm,破壞強度平均值不小於600n。瓷質磚斷裂模數——平均值不小於35mpa,單個值不小於32mpa,陶質磚斷裂模數平均值不小於15mpa,單個值不小於12mpa。抗熱震性——經10次抗熱震試驗不出現炸裂和裂紋。抗釉裂性——有釉陶瓷磚經抗釉裂性試驗後,釉面應無裂紋或剝落。光澤度——拋光磚的光澤度不低於55。(光澤度是衡量拋光磚燒結程度的參考指標之一,光澤度越高,燒結緻密性越好)。耐磨性——無釉磚耐深度磨損體積不大於175mm3。小色差——經檢驗後報告陶瓷磚的色差值。色差分兩種,一種是單件產品自身上的色差,一種是單件與單件之間出現的色差。前者出現的幾率很小,而後一種色差較為常見。總體上說,輕微的色差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不同時間生產出來的產品,色調總是容易發生細微的變化,這與原料變化、配比時計量偏差、燒成時溫度、燒成氣氛波動等,甚至與氣候的改變都有關。所以工廠對出窯產品都要進行「色號」分揀,以保證同一批次產品的色調相同或基本相同。
C. 地磚質量國家標准
遵照國家標准(GB/T4100。1-1999)與行業標准JC/T665-1997要求進行產品檢驗,對磚背面白色附著物過多的產品一律要求清除。
地面磚鋪貼要求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正確的「干濕鋪貼法」規程進行施工。
水泥、砂按1:2.5配好攪拌均勻,加進小量水,手揀成團(手指縫不能漏水),放在地面不散開為標准。
因水分過多,極易使地磚鋪貼後,水泥砂漿出現沉降,產生空鼓、松脫。將備好的水泥砂漿掃平,放上拋光地磚敲打排氣後取出地檢查砂漿密度是否一致,如發現局部出現鬆散狀,定要填補水泥砂漿再次敲打排氣,再次檢查確無鬆散狀,可在拋光地磚背部塗上純水泥砂漿(厚度約3~5mm),放回水泥砂漿面敲平,鋪貼完成。
嚴格控制鋪貼完成24小時內不準踩踏行人,包括鋪貼人員在施工中踩踏,7天內不準行手推車。工縫、伸縮縫邊砂漿若需修邊,則須鋪濕砂護邊,防止砂漿水分過快揮發。(特別天氣乾燥季節)。
國家標准規定吸水率≤0.5%的稱為瓷質磚,(平均值不大於0.5%,單個值不大於0.6%,)吸水率>10%的為陶質磚(陶質磚的吸水率平均值為e>10%、單個值不小於9%,當平均值e>20%時,生產廠家應說明)。強度——瓷質磚:厚度≥7.5mm,破壞強度平均值不小於1300n 。
D. 瓷磚鋪貼檢驗國家的標準是什麼
一、地磚鋪貼的國家規范要求:地磚的鋪貼標准主要引用和參考國家標准《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10》中有相關的說明。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備註:每條後的(6.2.8)等標注指的該條在《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10》中的出處。)
1、磚面層的表面應潔凈、圖案清晰,色澤應一致,接縫應平整,深淺應一致,周邊應順直。板塊應無裂紋、掉角或缺棱等缺陷。檢查方法:肉眼觀察。(6.2.8)
2、地磚面層相鄰處的鑲邊用料及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邊角應整齊光滑。檢查方法:通過觀察及鋼直尺檢查。(6.2.9)
3、踢腳線表面應潔凈,與柱、牆面的結合應牢固。踢腳線高度及出柱、牆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均勻一致。檢查方法:通過觀察、小鐵錘及鋼直尺檢查。(6.2.10)
4、地磚面層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倒泛水、無積水;與地漏管道處結合嚴密牢固、無滲漏。檢查方法:觀察、潑水或用坡度尺及蓄水檢查;(6.2.12)
5、瓷磚的空鼓率:瓷磚面層與下一層的結合(粘接)應牢固,無空鼓(單塊磚允許有局部邊角空鼓,但每自然間或標准間的空鼓磚不應超過鋪貼總數的5%),檢查方法為採用25g響鼓槌敲擊磚面檢查。(6.2.7)
6、地磚面層粘貼允許的相關尺寸偏差及檢驗方法(6.1.8):(1)表面平整度:用兩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其偏差數值不大於2mm;(2)縫格平直度:拉五米線和鋼尺測量,其偏差數值不大於3mm;(3)接縫高低差:採用鋼尺和楔形塞尺檢查,相鄰的瓷磚的瓷磚接縫高低偏差不大於0.5mm;(4)踢腳線上口平直度:拉五米線和鋼尺測量,其偏差數值不大於3mm;(5)板塊間隙寬度:採用塞尺檢查,瓷磚之間的預留縫隙的寬度偏差不大於2mm。
E. 瓷磚是符合國家標準的,為什麼鋪到地上就不合格了呢
瓷磚根據吸水率分至少有五種以上,有些類別瓷磚現行的國標,老實說還版是有些松的,我曾權經試過一回,用肉眼看尺寸誤差很大的小規格同質磚,但整箱把它送到正規的檢驗機構去檢測,結果是符合國標的,所以現在有不少廠家標榜自已出廠標准符合歐洲標准就是這個理了.
F. 瓷磚檢驗標準是什麼
具體哪些檢測
鑒別瓷磚的好壞大致有以下7種方法,可以綜合參考:
1.看等級標識
瓷磚分為五個等級,有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和等外品的區別,因價差較大,需認真比較。另外,在選購時,還要注意瓷磚與包裝箱上標識和規格、色號是否一致,產品合格證、商標和質檢標淺是否清晰。
2.看規格尺寸
規范的尺寸,不光利於施工,更能體現裝飾效果。好的規格偏差小,鋪貼後整齊劃一,磚縫平直,裝飾效果良好。尺寸誤差大於0.5毫米、平整度大於0.1毫米的產品,不公會增加施工的難度,同時裝修後的效果也差。
尺寸是否符合標准可以通過目標來判斷。將磚置於平整面上,看其四邊是否與平整面完全吻合,同時,看瓷磚的四個角是否均為直角。好報瓷磚無凹凸、鼓突、翹角等缺陷,邊長的誤差不超過0.2---0.3毫米,厚薄的誤差不超過0.1毫米。
瓷磚邊長的精確度越高,鋪貼後的效果越好,買優質瓷磚不但容易施工,而且能節約工時和輔料。用捲尺測量每片瓷磚的大小周邊有無差異,精確度高的為上品。
3.硬度
瓷磚以硬度良好、韌性強、不易碎爛為上品。以瓷磚的殘片稜角互相劃痕,察看破損的碎片斷裂處是細密還是疏鬆,是硬、脆還是較軟,是留下劃痕,還是散落的粉末,如屬前者即為上品,後者即質差。
尺寸是否標準是判斷磁磚優劣的關鍵,用捲尺或卡尺測量磁磚的對角線和四邊尺寸及厚度是否均勻,好的瓷磚,聲音脆響,說明瓷質含量高。如果聲音「嗒嗒」帶破茬聲,說明磚內藏有裂紋。 好的磁磚,師傅安裝也方便施工,安裝出來的效果也規范。
4.圖案
好的瓷磚花紋、圖案色澤清晰一致,工藝細膩精緻,無明顯漏色、錯位、斷線或深淺不一致現象。
5.色差
瓷磚的色差,直接關繫到裝修效果。不是一個批次的產品,或同一批次都可能產生色差,因此,在選購過程中,對每個包裝的產品都要抽樣對比,將瓷磚置於同一品種及同一型號的磚中,觀察其色差程度,好的產品色差很小,產品之間色調基本一致、色澤鮮艷均勻,光彩照人,而差的產品色差較大,產品這間色調深淺不一。
瓷磚的色澤要均勻,表面光潔度及平整度要好,周邊規則,圖案完整,從一箱中抽出四五片察看有無色差、變形、缺棱少角等缺陷。
6.聽聲音
用硬物輕擊,聲音越清脆,則瓷化程度越高,質量越好。也可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瓷磚一角,輕松垂下,用右手食指輕擊瓷磚中下部,如聲音清亮、悅耳為上品,如聲音沉悶、滯濁為下品。
7.滴水試驗
可將水滴在瓷磚背面,看水散開後浸潤的快慢,一般來說,吸水越慢,說明該瓷磚密度越大;反之,吸水越快,說明密度稀疏,其內在品質以前者為優。
G. 怎麼區分瓷磚等級
簡單點來說,瓷磚的等級區分只有一種是最低檔的,叫做滲花, 現在版已經很少見了。它是利權用呈色較強的可溶性色料,經過適當的工藝處理、通過絲網印刷工藝,將預先設計好的圖案印刷到瓷質磚坯體上,依靠坯體對滲花釉的吸附和助滲劑對坯體的潤濕作用滲入到坯體內部,燒成拋光後呈現色彩或花紋的陶瓷磚。也因此,磚體表面不耐磨,且防污性能差。現在基本都是拋光磚和復古磚,只是按著分類來區別的具體如下
依用途分:外牆磚、內牆磚、地磚、廣場磚、工業磚等。
依成型分:干壓成型磚、擠壓成型磚、可塑成型磚。
依燒成分:氧化性瓷磚、還原性瓷磚。
依施釉分:有釉磚、無釉磚。
依吸水率分:瓷質磚、炻瓷磚、細炻磚、炻質磚、陶質磚。
依品種分:拋光磚、仿古磚、瓷片、全拋釉、拋晶磚、微晶石、劈開磚、廣場磚(文化磚)。
依生產工藝分:印花磚、拋光磚、斑點磚、水晶磚、無釉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