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板瓷磚 » 瓷磚縫出現白色結晶怎麼辦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瓷磚縫出現白色結晶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1-03-03 06:10:32

瓷磚接縫處出現白色絮狀物

此現象叫水泥泛鹼,白霜的主要成分是CaCO3

泛鹼是建築物表面的一種常見的病害回,根據其不同成因和表答現方式,有泛霜、泛白、析白、起霜、牆身和裝飾面侵蝕等多種叫法,是土、土坯、磚體、水泥、砂漿、混凝土、砌體、瓷磚、塗料等建築材料的內可溶性鹽鹼隨溫度、濕度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在吸收水分、水分遷移、水分蒸發過程中隨著物理、化學變化的發生而使原建築材料破壞的一種病害現象,侵蝕破壞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常見的有返潮、起泡、粉化、起鼓、空鼓、開裂、剝落、發霉、結晶等現象。
水泥泛鹼可能跟水泥質量、沙子、水、空氣、溫度、濕度都有一定的原因,是建築中常見的通病。
不過請放心,CaCO3對人體沒有任何影響!

解決辦法:
把磚縫的灰刮掉,重新勾縫。
使用專用的勾縫劑,更耐腐蝕,不易泛鹼。

② 如何處理瓷磚或石材接縫處流出來的白色物質

這種現象被稱之為泛鹼現象

表現特徵:

濕貼天然石地面和牆面在安裝期間,石材板塊會出現類似「水印」一樣的斑塊。隨著鑲貼砂漿的硬化和乾燥,「水印」會稍微縮小,甚至消失。但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地面或牆面反復遭遇雨水或潮濕天氣,水從石板板縫、牆根等部位侵入,「水印」就會逐漸變大,並在板縫間連接成片。石材板塊局部加深、光澤暗淡、板縫處析出白色結晶體且長年不褪,嚴重影響景觀的現象稱為泛鹼現象。

原因分析

天然石材結晶相對較粗,存在許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細管。例如花崗岩細孔率為0.5%至1.5%,大理石細孔率為0.5%至2.0%,其抗滲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漿。盡管花崗岩的吸水率只有0.2%至1.7%,但水仍可通過石材中的毛細管浸入到另一面。天然石材的這種特性及毛細孔的存在,為粘接材料中的水、鹼、鹽等物質的滲入提供了通道。

粘結材料產生含鹼、鹽等成分物質是滲入石材毛細孔產生泛鹼的直接物質來源。其中主要為鑲貼砂漿析出的氫氧化鈣跟隨多餘的拌和水沿石材的毛細孔游離入侵板塊。拌和水越多,移動到砂漿表面的氫氧化鈣就越多,水蒸發後,氫氧化鈣就存積在板塊里。水是泛鹼物質的溶劑和載體。

水入侵石材板主要原因是以下幾種:

1、由於接縫處一般用水泥細砂砂漿勾縫,防水效果差; 2、地面水侵入石材板;

3、安裝時對石材灑水過多。水入侵石材板並溶入氫氧化鈣和其他鹽類物質進入石材毛細管,形成泛鹼。

治理辦法

天然石材地面和牆面一旦出現泛鹼現象,表明可溶性鹼(或鹽)物質已沿毛細孔滲透到石材裡面(滲出石板表面的可以清除),很難清除。所以治理泛鹼重點應該在預防,泛鹼發生後應做以下補救。

1.可用市面上的石材泛鹼清洗劑清洗。清洗劑是由非離子型的表面活性劑及溶劑等製成的無色半透明液體,對部分天然石材表面泛鹼的清洗有一定效果。但在使用前,一定要先作小樣試塊,以檢驗效果和決定是否採用。除硅質天然石材、外露混凝土、卵石混凝板、瓷磚及硬磚上的石灰殘留物,水泥殘留物及薄層、其他的污染物,可以清洗干凈石材的返鹼物質。

2.盡快對板縫、板面等全面進行防水處理,防止水分繼續入侵,使泛鹼不再擴大。建議採用防水防污防油劑產品,能有效防止石材病變,有效預防石材泛鹼等疑難雜症

③ 搞完裝修瓷磚流出白色晶體是什麼,怎麼處理掉

叫牆面反復鹼,牆面反鹼俗稱水制泥起霜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產物氫氧化鈣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積在混凝土製品表面上;或是:水化產物氫氧化鈣溶液中,當水蒸發後,氫氧化鈣在混凝土縫隙中析晶並聚集在它的表面上。反鹼,一般是材料或施工用的水中含有鈣酸鹽成分造成的。在天氣潮濕,空氣不流通時,牆內的鈣酸鹽成分起化學反應所致。一般治癒的辦法是在工程施工時,或裝飾前,用白醋、草酸、或者鹽酸將牆體清洗,以中和其鈣酸鹽成分。但根據各地域的不同,各地的水或建築施工含量的鈣酸鹽成分比例也不同,所以盲目的使用白醋、草酸、或者鹽酸,中和其鹼性無法根治。這個就需要檢測其反鹼中的重要成份對症下葯。如果無條件進行檢測,可在其靠近室外的四牆上做一邊聚乙烯丙綸再裝修。室內房間與房間之間的牆不需要。像什麼反鹼膩子,反鹼塗料,油漆等都不行,這個我有深刻教訓。膩子和塗料中都含有膠,當牆內的鈣酸鹽成分起化學反應,膠更容易將鈣酸鹽成份引出,油漆都不行。不過油漆可以有效的阻止煙油的透出。

④ 瓷磚縫隙里出現白色晶體狀怎麼辦

是返鹼現象,跟粘貼瓷磚的水泥有關.水泥里含的鹼跟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環境潮濕容易發生這種現象.

⑤ 浴室瓷磚縫隙的白色結晶腐蝕瓷磚怎麼辦

天哪!樓主你當初買的瓷磚不是燒制的純陶瓷。時間久了就會這樣的。另外下面防水也沒作好。只能敲掉重貼了,另外貼的時候一定要把裡面的空氣排光。

⑥ 問,瓷磚縫中有白色的結晶狀物長出,是什麼原因

返鹼,瓷磚把水泥當中的鹼封死了,揮發不出去

⑦ 瓷磚縫隙處變白色怎麼回事

此現象叫水泥泛鹼,白霜的主要成分是CaCO3。

泛鹼是建築物表面的一種常見的病專害,根據其不同成屬因和表現方式,有泛霜、泛白、析白、起霜、牆身和裝飾面侵蝕等多種叫法,是土、土坯、磚體、水泥、砂漿、混凝土、砌體、瓷磚、塗料等建築材料的內可溶性鹽鹼隨溫度、濕度等外部環境的變化。

在吸收水分、水分遷移、水分蒸發過程中隨著物理、化學變化的發生而使原建築材料破壞的一種病害現象,侵蝕破壞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常見的有返潮、起泡、粉化、起鼓、空鼓、開裂、剝落、發霉、結晶等現象。

(7)瓷磚縫出現白色結晶怎麼辦擴展閱讀:

施工時混凝土泌水或在雨天施工時在混凝土沒有凝結前積水而後混凝土表面又風干,這樣混凝土溶於表層水中的氫氧化鈣析晶而泛鹼,或是收面時灑水也會泛鹼。所以必須控制混凝土的泌水率,澆築後應該用薄膜覆蓋,收面時不要灑水。

使用粉煤灰和礦粉等摻合料降低混凝土早期氫氧化鈣的生成率,或是使用高性能減水劑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減少泌水。比如聚羧酸減水劑就有很好的防泛鹼作用,因為它可以增容氧化鈣,一般的緩凝劑也有此作用。

⑧ 瓷磚縫中有白色的像霜一樣的是什麼,一碰就掉,怎麼來的

瓷磚縫隙處變白色的原因:

1、此現象叫水泥泛鹼,白霜的主要成分是內CaCO3。

2、泛鹼是建築物表面的容一種常見的病害,根據其不同成因和表現方式,有泛霜、泛白、析白、起霜、牆身和裝飾面侵蝕等多種叫法,是土、土坯、磚體、水泥、砂漿、混凝土、砌體、瓷磚、塗料等建築材料的內可溶性鹽鹼隨溫度、濕度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在吸收水分、水分遷移、水分蒸發過程中隨著物理、化學變化的發生而使原建築材料破壞的一種病害現象,侵蝕破壞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常見的有返潮、起泡、粉化、起鼓、空鼓、開裂、剝落、發霉、結晶等現象。

3、水泥泛鹼可能跟水泥質量、沙子、水、空氣、溫度、濕度都有一定的原因,是建築中常見的通病。不過請放心,CaCO3對人體沒有任何影響。

⑨ 磁磚縫向外冒白色鹽狀結晶物是什麼原困

此現象叫水泥泛鹼,白霜的主要成分是CaCO3
泛鹼是建築物表面的一種常見的病回害,根據其不同成答因和表現方式,有泛霜、泛白、析白、起霜、牆身和裝飾面侵蝕等多種叫法,是土、土坯、磚體、水泥、砂漿、混凝土、砌體、瓷磚、塗料等建築材料的內可溶性鹽鹼隨溫度、濕度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在吸收水分、水分遷移、水分蒸發過程中隨著物理、化學變化的發生而使原建築材料破壞的一種病害現象,侵蝕破壞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常見的有返潮、起泡、粉化、起鼓、空鼓、開裂、剝落、發霉、結晶等現象。
水泥泛鹼可能跟水泥質量、沙子、水、空氣、溫度、濕度都有一定的原因,是建築中常見的通病。
不過請放心,CaCO3對人體沒有任何影響!
解決辦法:
把磚縫的灰刮掉,重新勾縫。
使用專用的勾縫劑,更耐腐蝕,不易泛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