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板瓷磚 » 瓷磚怎麼生產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瓷磚怎麼生產

發布時間: 2021-01-04 11:38:29

瓷磚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不同種類的陶瓷有不同的生產工藝:

①按用途來分,可分為日用陶瓷內,藝術(陳列容)陶瓷,衛生陶瓷,建築陶瓷,電器陶瓷,電子陶瓷,化工陶瓷,紡織陶瓷,透千(燃氣輸機)陶瓷等等。

②按是否施釉來分,可分為有釉陶瓷和無釉陶瓷兩類。

⑧人們為了生產、研究和學習上的方便,有時不按化學組成,而根據陶瓷的性能,把它們分為高強度陶瓷,鐵電陶瓷、耐酸陶瓷,高溫陶瓷、壓電陶瓷,高韌性陶瓷,電解質陶瓷、光學陶瓷(即透明陶瓷),磁性陶瓷,電介質陶瓷,磁性陶瓷和生物陶瓷等等。

⑵ 瓷磚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不同種類的陶瓷有不同的生產工藝:

①按用途來分,可分為日用陶瓷,藝術專(陳列)陶瓷,衛生陶瓷,建築屬陶瓷,電器陶瓷,電子陶瓷,化工陶瓷,紡織陶瓷,透千(燃氣輸機)陶瓷等等。

②按是否施釉來分,可分為有釉陶瓷和無釉陶瓷兩類。

⑧人們為了生產、研究和學習上的方便,有時不按化學組成,而根據陶瓷的性能,把它們分為高強度陶瓷,鐵電陶瓷、耐酸陶瓷,高溫陶瓷、壓電陶瓷,高韌性陶瓷,電解質陶瓷、光學陶瓷(即透明陶瓷),磁性陶瓷,電介質陶瓷,磁性陶瓷和生物陶瓷等等。

⑶ 瓷磚是怎麼做出來的

瓷磚,是以耐火的金屬氧化物及半金屬氧化物,經由研磨、混合、壓制、施釉、燒結之過程,而形成之一種耐酸鹼的瓷質或石質等之建築或裝飾之材料,總稱之為瓷磚。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沙等等混合而成。

⑷ 瓷磚的生產流程是什麼,怎麼配料

1)配方的形成陶瓷產品是一種由多種無機原料構成的經過高溫氧化而成的燒結體。為滿足加工過程及燒結條件,—般的陶瓷配方都是由數種特定的無機原料構成。這些原料大致可分為塑性原料,脊性原料和溶劑性原料。生產過程的與產品的革新不斷地改變著的各類的原料的化學組成,每種產品有對其特定原素組成的要求,而符合穩定生產的各種原料的配比便是最終的配方 。2)投料研磨由品研部按配方開立的各原料組成的料單每天送至原料科。原料科按料單重量將各類原料投至球磨機內,並加適當的水和解膠劑以保證研磨效率。球磨機通過轉動,使得內部球石研體與礦物撞擊摩擦,將礦水混合物研磨成泥漿而後送至泥漿池內儲存,均化。。3)噴霧乾燥具有—定的流動性的泥漿通過2隻高壓泵甫,打入巨大的噴霧乾燥塔內、噴霧塔類似於中空的容器,泥漿在粉塔中通過特製的噴片,呈旋轉霧狀向上噴射。輔助的燃燒機通過風車將高達500℃的熱氣流自粉塔上部向下噴射。培漿遇到熱氣流後迅速乾燥成顆粒狀粉末下落,主下部的輸送帶送至儲粉桶中,以准備接下來的工段。。4)玻化石微分多管布料系統CMF、LB公司的填粉系統,目前國際上最前沿的填粉系統,生產微粉、多管布料拋光磚,需要精確地計算每一點的填粉量,通過對填粉量的控制,可形成花色多樣的圖案。整套填粉系統全部採用計算機控制,並通過互聯網由CMF公司對設備工作時的參數進行分析,及時掌控設備的工作狀況,並對設備進行控制。。5)成型粉料通過輸送皮帶;送至壓機上部小型緩沖儲粉機構,定量提供給壓機後部粉車,壓機成型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過程:粉車前移——下模下降——填粉——粉車後退——上模下降——一次成型——上模上升——下模上升(脫模)——粉車前移。粉車前移的同時把壓製成型的坯體推入輸送輥道,送至乾燥機。。6)烘乾成型的坯體立即人乾燥機,以降低坯體所含的水份,保證坯體具有足夠的強度來准備接下來的加工和運輸。。7)施釉烘乾後抗折達到20Kgf以上的坯體在長達100多米的施釉線,接受數道加工。通過淋盤、甩盤等設備來完成不同底釉效果,而印刷機則完成後期的層次圖案處理。特定的印刷釉料通過不同的網版先後印刷在施釉後的坯體上,以實現多道的層次。釉料的制備類似於土料的過程,但對於釉料的原料和研磨後的釉漿有更高的品質要求。。8)上下台車施釉後的坯體通過上台車送至儲坯車內保存.儲坯車保證了儲備一定量的生坯以維持入窯的連續供給來避免斷窯。 。9)烘乾在儲坯段和人窯前段,坯體一般都須經過乾燥以減少坯體內部的水份。防止因水份過高而引起坯體在窯爐的高溫區的炸裂。。10)燒成坯體通過輥道傳送依次經過窯爐的預熱帶、燒成帶和冷卻帶。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最後形成陶瓷產品。電腦系統精確的控制窯爐各點的溫度,以保持特定產品的特定燒成溫度曲線。。11)磨邊處理特定的瓷片燒成還須經過磨邊線切割修正,保證尺寸完美統一,實現無縫拼貼的要求。。12)選別包裝燒成後的成品經過四道檢驗:選別員全檢(外觀等)、出窯員檢驗(尺寸、平整度、顏色等)、現場品檢員抽檢(外觀、尺寸等),而後送入包裝機內包裝。。13)品檢稽核包裝後品管部經過檢驗強度、吸水率、抗熱震性、釉裂等全套成品出廠檢驗項目,合格後方可入庫銷售。玻化石則還要經過大型拋光機的加工,最大產量達2500平方米/天的義大利安哥拉和科達拋光線,可生產800*800mm的大規格拋光產品.經過金鋼砂定厚磨輥、十二脂導角砂輸和28道超精細磨後,產品光澤度可達到90以上。樹脂導角砂輪具有極強的均勻切割力,可以精確地控制導角的寬度和直角度。特殊乾燥施蠟裝置有效地減少了產品後期的施工污染。拋光後的成品500*500mm以上規格每片都經過平整度和對角線的測量,以保證每片瓷磚的質量。。

⑸ 瓷磚是如何做出來的

一、 生產工藝流程:
原料(粘土\添加劑)----- 球磨-------均漿------噴霧乾燥------粉料倉(陳腐)------壓制(成型)------乾燥窯(蒸發水分.100℃左右)----施釉線(噴霧機與印花機)----燒成窯----輥道窯----拋光、打臘----分級。
輥道窯:窯中間有輥棒。
隧道窯:主要用於衛生潔具,窯的中間沒有輥棒。
二、 成型
1、 玉晶石:先在磚的表層塗上一層粗白糖大小的微晶玻璃粉末,然後經過壓縮進行再一次燒結而成。
2、 幻彩磚:多種系統粉料,採用多管道布料,屬通體磚。
3、 義大利米黃:微粉和滲花技術的結合。
4、 微粉磚:粉料經一次打磨,顆粒變更細,幾種色系粉料按配比混合,布於底胚。
5、 新技術:雙胞胎壓機(卧式二次下料台車):第一台壓機預壓磚胚,再通過由硬質塑料網板,微粉,片狀顆粒或乾粉,在重力作用下,印刷到磚胚上,再用第二台壓機成型。
三、 印花工序
1、 網板印花機:鏈條式,皮帶式。(皮帶式速度快、成本高,印出來的花細看有經緯線。)
2、 滾筒印花機:A、絲網式、橡膠、有機玻璃、硬質塑料。(橡膠材料印出來的圖案精美,圖案採用激光雕刻。B、每台擁有4—5個滾筒(可置多台)通過度頻裝讓磚胚左右擺動,達到圖案的自然。
3、 立式二次下料機:玻璃乾粉或噴霧乾燥的粉料,通過由鐳射鵰刻而成的硬質塑料網,由粉料重力落在磚胚上。
4、 噴墨印刷機:A、ferro(福祿公司)titantoo.陶瓷專用油墨,由陶瓷色料和印油製成,採用噴嘴噴成霧狀電腦數碼控制。B、每台200萬歐洲售出35台。C、耗材為紅、黃、藍、黑四顏色油墨,每頓10萬。D、釉墨利用率比較高,圖案生動、細膩。
四、 施釉工成序
1、 噴霧式、刀式、甩刀式、鍾罩式、機械式、描釉線機。
2、 撒干粒機,噴射干粒。
3、 磚加底粉是為了減少磚體與滾筒因溫度過高而相互的粘結

⑹ 好的瓷磚怎麼生產出來的

1. 原料不一樣

同樣的設備同樣的工藝,為什麼做出來的產品卻不一樣?答案是,用的原材料不一樣,好材料才能做出好產品來。
2. 壓機不一樣
壓機的大小不能決定做出來的磚好差,但有了大噸位的壓機就能做出小噸位壓機無法做出來的產品。比如小噸位壓機就無法做出像800X1600mm規格的大磚。現在市場上壓機噸位從200-7200噸不等,壓機的噸位直接決定了瓷磚的密度及硬度。
3. 生產線不一樣
好的瓷磚廠擁有比較先進、全自動化、現代化的生產線,普通廠是靠工人手工操作的半自動化生產線。瓷磚的品質是靠精益生產與控制,只有最先進的生產線,才能生產出品質最好的產品,好的設備好的生產線是生產好產品的保障。
4. 球磨不一樣
球磨機的好壞,及球磨的速度及球磨時間,直接影響了瓷磚壓制的密度、耐磨度及防污能力。好的瓷磚生產商採用大噸位球磨機,通過耐磨的氧化鋁質球石長時間的球磨加工,保證將原材料中的粗顆粒變得更細,更均勻,甚至達到只有頭發絲1/3的細度。
5. 除鐵不一樣
好瓷磚廠採用高磁性電磁棒吸附鐵屑,鐵含量低於0.1%,確保燒制後的坯體沒有黑色雜質,磚體純凈。普通廠家採用普通磁棒除鐵,鐵含量較高,燒制出的瓷磚表面容易出現黑點。
6. 陳腐不一樣
瓷磚通過球磨及過篩除鐵後,需要一段時間的陳腐,才能讓原材料中的各種雜質及化學成分充分反應,以達到生產標准。有實力的瓷磚生產廠商,每次陳腐的原材料可以達到一千噸以上,並能儲備180天以上的庫存。而原材料的陳腐需耗費企業較大的物力及財力,一般的企業為節約成本,提高出產率,會大大縮短陳腐的時間。
7. 乾燥窯不一樣
乾燥窯的長短,決定著瓷磚的水分乾燥程度。比如:好廠採用的卧式輥道乾燥窯,不僅能滿足生坯乾燥的速度,讓磚坯的水分由內到外排出,使水分含量低於0.5%,並且燒制不會出現變形。最重要的是,人性化的設置,能大大改善車間工人的勞動條件。
8. 燒制時間不一樣
瓷磚的燒制時間的長短對瓷磚的質量影響很大,時間短了,瓷磚就燒不透,我們常看到磚胚中間有黑心,就是沒燒透的原因。比如:同樣320米長的窯爐,好廠產量可能只有普通廠的三分之一,就是因為好廠的燒制時間特別長。800*800mm的玻化磚需要燒制70分鍾,普通廠只有40-50分鍾。燒制時間的延長,確保磚體完全瓷化,像瓷碗一樣密實,硬度高、耐磨!
9. 檢驗不一樣
工廠每片磚都經過機器檢驗、人工檢驗兩道關口。嚴格檢驗尺寸、規格、色差。國家標準是一樣,但每個廠的內控標准卻不一樣,好的廠內控標准嚴格,普通的廠內控標准就相對寬松。

⑺ 瓷磚的生產工藝大致是怎麼樣的

瓷磚原料投入使用前的檢測
瓷磚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原料的好壞,因此瓷磚原料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經過生產工藝車間的檢測。通常檢測的內容主要是燒失率、吸收率、收縮率。對於添加的原料有基本泥料和化工料。據法恩莎瓷磚的生產職工介紹,法恩莎瓷磚各系列瓷磚產品基本泥料的種類大致相同,當然,每個系列的產品也含有特殊的泥料。至於化工料,則是各種顏料,用於生產不同顏色的瓷磚。

原料到磚的形成過程
經檢測合格的瓷磚原料將正式進入生產中。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則是磨球制漿,一般球磨時間為12小時左右。球磨的時間越長,則顆粒越細。接著,攪拌機將對其進行不斷的攪拌,經攪拌的泥漿被霧化成細小液滴後被蒸發成粉料。粉料製成了,將可隨時放料生產,被壓機壓製成磚。但通常壓出來的磚實際尺寸比規格尺寸要大,這是因為瓷磚在燒制過程中會收縮。

從磚到成品的工藝流程
磚的大體形狀完成了,但離成品還需一系列的工序。由於經過壓機出來的磚含水率較高,如果直接施釉印花進窯爐燒制則容易造成瓷磚乾裂、變形等缺陷。所以還須進乾燥窯乾燥以達到合格的含水率。此時,用離心式甩釉,壓力式(水刀)噴釉,鍾罩式淋釉等方式進行施釉。目前法恩莎瓷質飾釉磚採用的是後兩種。緊接著則是經窯爐燒制,不同的企業所燒窯的時間不同,以法恩莎瓷磚為例,燒制的時間為70-80分鍾,溫度為1200℃。燒制好的瓷磚還需進行磨邊、倒角、拋光。最後則是分級,分級一般有量變形、質量分選、尺寸檢測、分色等工序。此時,瓷磚已經成品。

⑻ 瓷磚的生產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原料---制粉---壓機成型---燒底胚--淋釉--印花或者噴墨印花---在燒製成型--檢驗--包裝,看產品和企業,有可能多幾道工序或者少點工序,但大致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