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板磚返工影響水電嗎
正常沒有影響,理由:水電管線本身有一定抗壓強度。
只要在拆除質量回不合格地磚的答過程中不要隨意朝地面切割或電錘鑽很深(可能地磚下有管線),小心輕放,一般不會有問題。
備註:最好搞清原水電管線走向,這樣施工更方便。
㈡ 地板鋪得不好返工,地板還有用嗎
地面弄平很難的話,保證龍骨要平,可以通過低處墊高的方法使龍骨全部保持在回地面答最高處的水平面,再裝地板就不會有高低了,至於走路有松動,說明龍骨或地板沒固定牢固,是絕對不允許的,以後很可能會翹起來的,返工的時候地板是可以重新利用的,不過拆除的時候還是要小心一點,太魯莽了會弄折了或者弄得順釘子眼開裂,等等。
㈢ 郁悶,地板鋪完後發現起伏較大,如何返工比較好
不影響美觀,就可以用,大多數會補些地板,只是損失大小問題。
高架(龍骨)法:內
1、鋪裝木地板的水容泥地面要平整,且一定要乾燥。
2、在水泥地面上鋪一層防潮膜(防潮膜介面要互疊10厘米)。
3、以227mm或303mm為中心間距安裝木龍骨,注意木枋地龍骨不能用水泥固定,而必須用美固釘或螺紋銹鋼釘以45cm間距來固定在水泥地面上。
4、 鋪設一層杉木毛地板或9~15毫米的膠合板(膠合板鋸成610*1220或1220*1220厘米的尺寸),並將其釘牢在木龍骨或水泥地面上。
5、鋪設地板,使用地板專用釘將地板固定在夾板上,也可直鋪於夾板上;若無襯板則用地板專用釘將地板固定在龍骨上(可以加用少量地板鋪裝專用膠水)。
6、地板的橫向面與牆壁要離開8~10毫米,縱向和牆壁要離開5~8毫米。
7、地板塊之間的縫隙以自然結合為佳(和實木地板相比,由於實木復合地板的結構穩定、變形小,地板塊之間的間隙可比實木地板間隙稍小)。
8、地板安裝完畢後,應在地板的接縫中塗上地板蠟養護。
㈣ 剛鋪的地板磚被水淹了,有多大影響,需要返工嗎
看是什麼地點的地磚,如果是廚房就返吧,空鼓會導致地磚上有掉落東回西時,易碎易裂。如果答是在廁所則易積水和向下滲漏。都是必須返工的,如果是客廳之類的,那你懶得費事就不返吧,只要自己每天多加小心,不要重壓就成了,不過畢竟是隱患,時間長了地不平甚至會磚自己活動脫落
㈤ 衛生間地板磚鋪完後可以重鋪返工嗎
可以的。
用吸盤將地板磚提起,拿走。就可以重鋪返工。
㈥ 地板磚邊上或角上有空鼓,要不要返工啊
表面平整、縫隙均勻、周邊順直、無空鼓 目測、小錘輕敲,全數檢驗、均應符合要版求。(權空鼓數量小於總數量的5%)
有排水要求的地面坡度應滿足排水要求,無積水。 潑水後目測
表面平整度≤2.0mm 用2m靠尺、楔形塞尺
接縫高低差≤0.5mm 水平尺、楔尺
接縫平直度≤2.0mm 鋼直尺、5m拉線
接縫寬度≤2.0mm 鋼直尺
㈦ 工裝木地板安裝成扇形需要返工
如果沒有按要求去做,做成不能接受的能接受的樣子,你可以要求工人返工,這個是合理的要求。
㈧ 地板磚返工揭掉後怎麼清理上面的水泥
您好,可以用草酸,但是如果磚的質量差就不要用草酸了直接鏟(因為質量差的磚密度較小可能會滲入底部影響基層特別是牆磚容易脫落),質量好的當然沒問題了,不過擦完後千萬要用清水沖洗。(以上回答可做為參考)
㈨ 裝修木地板地面水泥不達標怎麼辦甲方要返工乙方遵照他每8個平方米,厚度6公分,合理配料
安裝木地板,地面只要有找平層即可,找平層的厚度為3~5公分,找平層的材料以細石混凝土為好,標號為C20為好。找平層並不是越厚越好,平均厚度4公分就是合格的。按照以上標准施工,就不會有問題。
㈩ 實木地板 鋪裝後有異響,縫隙比較大,假如重新返工鋪裝,原來拆下來的地板還能用嗎
不影響美觀,就可以用,大多數會補些地板,只是損失大小問題。
高架(龍骨)法:
1、鋪裝木地板的水泥地面要平整,且一定要乾燥。
2、在水泥地面上鋪一層防潮膜(防潮膜介面要互疊10厘米)。
3、以227mm或303mm為中心間距安裝木龍骨,注意木枋地龍骨不能用水泥固定,而必須用美固釘或螺紋銹鋼釘以45cm間距來固定在水泥地面上。
4、 鋪設一層杉木毛地板或9~15毫米的膠合板(膠合板鋸成610*1220或1220*1220厘米的尺寸),並將其釘牢在木龍骨或水泥地面上。
5、鋪設地板,使用地板專用釘將地板固定在夾板上,也可直鋪於夾板上;若無襯板則用地板專用釘將地板固定在龍骨上(可以加用少量地板鋪裝專用膠水)。
6、地板的橫向面與牆壁要離開8~10毫米,縱向和牆壁要離開5~8毫米。
7、地板塊之間的縫隙以自然結合為佳(和實木地板相比,由於實木復合地板的結構穩定、變形小,地板塊之間的間隙可比實木地板間隙稍小)。
8、地板安裝完畢後,應在地板的接縫中塗上地板蠟養護。
☆ 備註:根據要求,高架(龍骨)法中的3、4步驟中可選用其中的一步或同時選取;如選用15mm厚的地板,建議木龍骨的安裝中心間距為227mm,如選用18mm厚的地板,木龍骨的中心間距可為303mm。
實木地板安裝驗收質量標准
1、縱向縫隙:地板鋪裝後縱向直線縫隙小於0.3MM;
2、橫向縫隙:地板鋪裝後橫向直線縫隙小於0.2MM;
3、高低差:板與板之間水平落差小於0.2MM;
4、平整度:地板平整度要求,用2M靠尺檢驗小於4MM;
5、介面:地板介面處無漆皮劈裂現象;
6、腳感:地板無不實之處,腳踩、行走時無松動現象;
7、地腳線外觀標准:和地板協調,無明顯色差;
8、地腳線長度結構標准:一個平面上的介面不得使用長度低於80CM的地腳線,
且在同一面牆上,不得使用兩跟長度之和小於2.4米的地腳線;
9、收口條:收口條必須和地板安裝密實、顏色協調,不允許有接頭出現;
10、外觀整體:協調、和諧、有整體美感,無明顯地板和地腳線色差,無明顯安裝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