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視頻:如何識別紅木傢具是否偷工減料、假榫卯、白皮及上色的方法。
直接到工廠看半成品了最直觀
2. 那個網站有手繪紅木傢具圖紙視頻
廬山手繪的..總統家網
3. 求一個有關紅木傢具的視頻搞笑段子 三至五分鍾
紅木傢具抄及雕刻是明清傳統工襲藝製作的名貴硬木工藝品在江浙等地的俗稱,後來成為全國通用的名詞。紅木傢具的巔峰是明式傢具,它能在數百年間流傳不衰,並經過清朝傢具繁復演變後回歸,並最終獲得後世公認的巔峰地位,關鍵在於其整個世界傢具史上的卓越地位,在於其豐富的文化底蘊。
紅木起源於明朝1405年,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回國用紅木壓船艙,木匠們把帶回木質堅硬、細膩、紋理好的紅木做成傢具和工藝品供帝後們享用,此時紅木為皇家所重視。傳說明朝有兩個親自參與做紅木傢具,技藝之精湛超過御用工匠。
清代中期,由於紅木的緊缺,皇家還不時從私商手中高價收購紅木。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購紅木的記載。
4. 如何鑒定紅木傢具視頻
你好,紅木傢具鑒定如果需要准確的判斷,最好還是找專業的機構。如果是自行判斷的話,可以根據以下幾點進行鑒定,希望能幫到你:
1、海南黃花梨
A、紋理與顏色:行話一般講黃花梨是「紅木的(即酸枝木)紋理,花梨的底色」。酸枝木(主要是黑、紅酸枝)的條紋一般較深且寬窄不一,花梨的底色為黃、紅褐色,但沒有特別明顯的條紋。如果看不清楚,則可找一些清水潑在傢具或材料上,其紋理、顏色全部呈現在眼前。打磨後的黃花梨,在自然光或燈光直射下,始終掩飾不住自己琥珀似的、迷人耀眼的金質。有時紋理似乎為微微晃動的水波,給人以入木三分的感覺。
B、比重及手感:用手掂應比較有分量不至於發飄;手感應溫潤如玉,真正的黃花梨成品不會有阻手的感覺。海南島東部的黃花梨除了顏色淺外,分量也稍輕一點,油性稍差;西部的黃花梨則油性很重,油質感經幾百年也不會減弱。
C、氣味:新鋸開的黃花梨材料有一股濃烈的辛香味,但時間久了,特別是成了老傢具,其氣味則轉成微香,一般是聞不出來的。所謂的「越南黃花梨」則是酸香味。
D、煙色及灰燼的顏色:用火燒黃花梨的木屑其煙發黑直行上天,而灰燼則為白色,燃燒時香味也較濃。
2、小葉紫檀
A、心材顏色:新切面桔紅色,久則轉為深紫或黑紫,常帶淺色和紫黑條紋。
B、生長輪:不明顯。
C、熒光反應:木屑水浸出液紫紅色,有熒光。有的紫檀木屑投入水中即有熒光反應,有的則需要較長時間,特別是木塊浸泡則需更長時間。
D、劃痕:紫檀木在白牆或厚紙板上均可留下紫紅色的明顯印跡。
E、氣味:一般沒有香氣及其它氣味,有時鋸木時也會散發極弱的香味。
F、紋理:紋理交錯,有的局部呈絞絲狀,紋理捲曲明顯,故也稱之為」牛毛紋」。
3、酸枝木
A、顏色與紋理:材色一般呈深紅色,具深色條紋,木材本色比較一致。如產於越南、寮國的交趾黃檀即多呈紅褐色、深褐色、黑褐色等條紋,而闊葉黃檀則呈深紫褐色或深紫紅色中帶紫色或黑色條紋。不管年代有多久遠,其寬窄不一的深色條紋是老紅木不滅的印記(所謂夾雜的黑筋)。
B、氣味:一股帶酸醋味,特別是新剖面。
C、手感:不如紫檀溫潤如玉,但也十分細膩棕眼細長。由於老紅木比重較大, 有的比紫檀還重。
5. 紅木傢具精雕教程
應該不是很困難,主營還是靠自己的,自己要努力學習,不要貪玩就可以了,每天堅持住,也可以去浮雕網
6. 中國風紅木坐墊的做法視頻!邊條怎麼做
這個應該沒有。
7. 紅木傢具怎個樣做廣告具有影響力
可以在移動互聯網上做廣告宣傳,通過大數據里進行分析,將廣告精準地推送給用戶。
8. 怎麼挑選紅木傢具視頻
▼判斷具體一件傢具好壞:有這樣幾點--1選材、2烘乾、3是否偷料、4木工、5打磨、6雕花、7打蠟(漆)。
1、選材:地產界的終極三要素是:地段,地段,地段。而紅木傢具行業也有一句廣為流傳的三要素:木材,木材,木材。雖然這句定律不是真理,但卻道出了木材的選擇對於紅木傢具的重要性。對於紅木傢具的第一要素----材,需要通過木種和傢具的用材去分析它。
「材」即為紅木傢具的選材、用材。從選材來講,同為紅木,但不同木種的價格相差巨大,這條在預算一節已經講過,不再贅述。用材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白邊、嵌補、粉補、拼料這些影響傢具價值的因素。
另外,一個木料的好壞,就要看它木紋好不好看,是不是行雲流水。比如緬甸花梨這種材料,有虎皮紋的就是非常好的料了,這種料一般都會用在桌面板這種顯眼的地方。
2、烘乾:烘乾是改善紅木開裂變形問題的重要手段。比較標準的烘乾,必須要有專業可以控制濕度的烘乾房,木材切片以後一塊一塊擺放整齊,連續15天烘乾。這樣才能保持木材內木纖維的內應力穩定。沒有烘乾房的廠家,往往只是在用太陽光暴曬的方法處理。
3、是否偷料:一件型制優良,造型美觀的傢具,不僅僅是對長寬高尺寸上有標準的要求。對木料厚薄、靠背弧度、裙板弧度、牙板大小等等都有要求,廠家偷料往往在這上面做文章。減少一點點板材厚度,靠背弧度改直一些等等,都能減少材料的使用。帶來的問題就是看著沒有原版有味道,弧線比較僵硬。坐著靠著也不那麼舒服。第二點,榫卯的長度,榫卯過短,影響傢具使用壽命。
4、木工:要看紅木傢具的木工工藝,最重要就是要看紅木傢具的介面處。要觀察傢具每個介面的結構是否嚴謹,是否緊密。傳統紅木傢具是靠榫卯結構搭建起來的,而這也正是紅木傢具的精粹。
9. 紅木傢具怎樣上蠟視頻
紅木木雕傢具的精華在於不經任何油漆粉飾,而是採用打蠟的工藝,保持木頭自身的木性以及漂亮的木紋。
打蠟分為開放打蠟與封閉打蠟。開放打蠟是將木頭的木眼(針眼)、木紋露在外面,好材料的木頭、工藝水平高的產品一般採用開放打蠟,以此顯示工藝品檔次。封閉打蠟是把木頭的木眼(針眼)毛孔填充滿,以增強光滑感,一般用生漆,因為生漆環保無毒無味。填毛孔時採用蜂蠟打蠟,先用高溫把蠟烘化滲入木頭,再用電熱器烘烤滲入木頭,最後用柔軟的棉布、棉紗擦光滑,把多餘的蠟擦掉。
打蠟有五大要求。
1、顏色:打蠟是透明的,蠟膜很薄木頭表面不經磨,但防水性好,木頭不易裂,起封閉作用,所以對木頭的選料要求較高,一般顏色要求均勻。
2、光澤:打蠟不像油漆要求很亮,因為亮光由蠟決定,對產品經過仔細打磨拋光以及對蠟的拋光仍然具有極佳的光澤度,但一般顧客不追求此效果。
3、光滑度:經過仔細打磨後,所顯現出來的效果是由砂子粗細及拋光的透徹度決定的,砂紙經由180#->240#->320#->400#->1000#從粗到細的過程,最後用細棉球拋光,形成晶瑩透亮的光澤效果和柔綿的手感。
4、飽滿度:有開放和封閉兩種可供選擇。
5、清晰度:把木紋原汁原味地透露出來。
另外需注意的是,烘化的蠟一定要完全滲透入木頭,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熱風槍的溫度不能過高。傢具成品切忌燙水,需要仔細保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