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國時候的松木傢具有收藏價值嗎
有收藏價值。
民國傢具收藏價值表現在五個方面:
中華民國從1911年成立到1949年終結,通常我們將這期間所生產製作的傢具統稱為民國傢具。這裡面又可分為「民國仿」傢具和「民國式」傢具,前者即民國期間仿製的明清傢具和西洋傢具,後者則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晶,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民國傢具與清代傢具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民國傢具比清代傢具洋氣。這種「洋氣」反映在傢具上,就出現了中西「雜交」的現象,或曰崇洋時尚。目前民國傢具從五個方面表現出它收藏的價值:
1.年代:民國至今將近百年了,清末民初正是中國幾千年來未有之大變革,人們的政治觀念在變,對西方的政治文化由抵制變為「西為中用」。從國家體制,到服飾發型、建築傢具都出現了巨大的改變。民國傢具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出現的。短短四十多年間形成了一種時尚,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追捧,有了自己獨特的美學符號和審美體系,這些要素使得民國傢具有了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當前在舊貨市場流通的古舊傢具,主要是民國硬木傢具,經歷了一定時間的沉澱,具備了藝術品成為藏品的底限,其正處於「舊品殘值流通階段」或「舊品變藏品階段」,頗有收藏空間。
2.材質:在清末民國初期,傢具的用料還是承襲清代的酸枝木、花梨木為主的格局。但此間原本不被我們中國人所重視的櫸木、柚木、松木傢具都逐漸風行起來,這完全是洋為中用的結果。
受西方的影響,民國傢具開始採用現代工業材料,夾板表面覆貼各種珍貴木紋,追求名貴。除了木材,玻璃成為那一時期製作傢具最重要的材料。比如民國客廳中,沙發、牌桌、茶幾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大件傢具——陳列櫃,櫃的迎面和側面一般均由玻璃組成,用來擺設珍稀藝術品或書籍以供觀瞻,同時又顯示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和文化修養。在原來沒有擋板的地方裝上玻璃,增加了密閉性;將原來的實木板件改為玻璃,又增添了通透性。同時,玻璃的使用也使得傢具整體顯得很「洋氣」。一些櫥櫃的櫃門上還用上了彩色玻璃,使得私密性和裝飾趣味又添一層。民國時期還有瓷磚的介入,多用於餐廳、廚房的傢具和牆面,少部分則用於鋪地,上面印製漂亮的花紋和鮮艷的色彩。
3.品相:民國傢具可以說是19世紀初葉的「混血兒」,既有豪華富貴洋里洋氣的,也有俗里俗氣的,更有非驢非馬不可思議的。
按品相,可分為三類:(1)復制派。民國傢具很大程度上是歐式古典傢具在中國的復制。人們追捧西式傢具,文化階層追求原汁原味。很多傢具是直接按照外國雜志上的照片生產出來的。在民國傢具中,流傳最多的就是在國外被稱為「邊椅」的餐用椅,佔了很大的比重,而且樣式繁多,不可勝計。與國外不同的是,民國時期的餐椅酸枝木、花梨木佔了很多,而國外的餐用椅多是桃花心木、椴木等。另一種純舶來的復制傢具是沙發。現在看到的老傢具中凡是沙發都是民國時期的產物。(2)改良派。以海派傢具為主,即俗稱的上海老傢具。民國海派傢具不僅代表一個時代,也代表這個時代中國傢具的最高水平。其在用料上延續了明清傢具的理念,以硬木為主、醬紅底色雍容富貴。造型款式吸收西方式樣,品種有三門大櫥、五斗櫥、梳妝台、三搖鏡、玻璃櫥、窗頭櫃、獨腳圓台和床等。卧室里床由繁變簡,床從單邊上改為雙邊上,強調舒適和實用,梳妝台變繁復,椅子脫離了明清「燈掛」樣式,椅背欹斜、椅腿或「三彎」或用機械鏇木等,另有牌桌、大衣櫃的引進,器形尺碼較之原先均放大,如大衣櫃、陳列櫃等高都在兩米多,這與洋建築的房間寬大有關。此外像西洋彩玻璃、磨邊鏡子、西洋花飾等也被大量採用。海派傢具不僅領導了時尚,也體現了中國工匠的智慧,為中國傳統傢具注入了新鮮的血液。(3)雜交派。多指一些土洋結合的傢具,中西元素糅合地相當生硬,藝術水準很低。
4.稀有性:民國傢具由於年代近,存世量比較大,但是風格獨特的傢具卻往往顯得鳳毛麟角。雖然由於仿製成本高,民國傢具的贗品並不多,但是近年來民國傢具的價格走勢一路飆高,出現了很多嫁接的仿造品或者變造品。所以收藏的時候要注意「去偽存真」。
5.完整性:民國傢具經過近一百年的時間,不少傢具因使用過程中的損壞而導致了局部的殘次,這也是民國傢具的一個特徵。從收藏和投資角度講,收藏完好而沒有缺失的傢具應該是首選。當然,一些像拉手、銅飾等有小缺失的可以暫付闕如,還有一些傢具看似已散了架,但只要不缺主要的部件,就能整舊如舊。
Ⅱ 民國時期傢具有什麼特點
民國櫃類傢具在造型上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徵:
一個特徵是「穿靴戴帽」。「穿靴戴帽」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其真正含義當是指民國櫃類傢具的頂部都有雕工華美的裝飾構件(術語叫「帽子」、「花帽」),民國櫃式傢具的下部也有雕工華美的裝飾底座,而且民國櫃的體量尺度都較大,為便於搬動運輸,便採用拆裝式結構,將傢具的頂部、底座、櫃身分別製成獨立的結構,從而形成了「穿靴戴帽」的特色。
民國衣櫃
民國傢具採用「穿靴戴帽」的結構,不僅僅是一種為使用提供方便的工藝結構,而且還是一種擴大傢具體量的裝飾方法,民國傢具所特有的歐式風格和花色式樣的翻新,也主要是依靠「穿靴戴帽」來完成。這是傢具設計進步的表現,也是傢具工藝的進步。
第二個特徵則是櫃類傢具的體積增大,高度、寬度和厚度都較明清傢具大了許多。明清傢具中最大的圓角櫃,一般高170厘米,寬1OO厘米多一點。民國櫃類傢具高度一般都在200厘米左右,寬在200厘米左右。這與民國時期有些房屋面積增大有關。
民國時期,租借地洋房內有面積較大的客廳,供主人們會客休閑。按歐洲人習慣,客廳具有展示和休閑兩大功能,客廳傢具主要有陳列櫃、牌桌和椅子。
民國沙發
寬敞的客廳適宜放置高大且具有陳列功能的櫃子,用於增加廳房的氣派,避免客廳給人空盪盪的感覺,所以民國時期客廳內陳設櫃很多,且都安裝玻璃櫃門,以免客廳產生壓迫感。
椅子是民國傢具的大宗產品,品種、花樣、數量都是最多的。在造型上明顯受歐洲傢具的影響,出現了許多變化:一是椅靠背向後傾斜,椅背變窄;二是腿足發生了變化,足有馬蹄式、獸爪式、獸爪抓球式、方塊式、蓮瓣式等;三是出現了軟座墊椅、躺椅、搖椅、轉椅、沙發新品種傢具。
Ⅲ 民國傢具有收藏價值沒有
目前抄,民國傢具收藏還有一些襲優勢。例如,民國傢具製作工藝還是很傳統的,雖然有部分採用鏇木構件,但也是當時趕時髦之所為,並非是出於省工;傢具的用材也是真材實料,民國紅木傢具所用的紅木,據說是印度紅木,品質很好比現在所用的越南紅木、緬甸紅木強了許多,又是存放了幾十年以後才用來製作傢具的。用印度紅木製作的民國傢具,到現在又經歷了五六十年至百年,仍能保持比較好的品相,那就應當說是一件很好的藏品了。傢具的裝飾雕刻乃有明清傢具的遺風。民國傢具由於年代比較近,存世量比較大,價格又比較低(低於仿明清的紅木傢具),所以現今購買的民國傢具一般不會遇見贗品,因為仿製的成本反而較高。
Ⅳ 花梨木的民國時期的老傢具,能賣幾個錢
看了照片,樓主應該是浙江人,傢具是典型的寧波工,嵌骨,這樣的傢具在寧波地區很流行,如果是成套的,應該有人收藏,桌子有照片嗎?幾把椅子?
Ⅳ 清後期民國初的老式傢具非常好那裡有回收
回收古舊傢具的多是收藏者,價格要看做工和材料,你找這一類的店鋪問問。
Ⅵ 民國時期的傢具
有 當然有 不過 你要是賣的話 那價值應該是有限的 不過要是收藏的話 那價值就不菲了
Ⅶ 民國傢具與國民氣質有何聯系
民國傢具是清代的傢具和國外的傢具的結合,在當時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交流當中,傢具也在不斷的發生的變化,傢具的變化也在影響著國民氣質。傢具西化,國民的氣質也逐漸有了西化的苗頭。民國傢具和國民氣質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聯系,是時代變化的一個縮影。
民國傢具和國民氣質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但同樣屬於這個偉大潮流的部分。民國傢具是國民氣質的一個體現,同樣的,國民氣質也不斷推動著民國傢具不斷創新和發展,西為中用的思想潮流在當時的盛行,也為他們的發展奠定基礎。
Ⅷ 民國時期的傢具有什麼特點
民國來時期的傢具制式品種非常繁多自,這也是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交通、經濟、科技及人文條件分不開的。此時的傢具以紅酸枝(紅木)、花梨(草花梨,江南也稱香紅木)為主要原材料,多以生漆覆之。
它的優點是:經濟實用,穩重大氣,雕工講究,用料實在,品種繁多,可選擇性較強。
缺點是:過於做作,舍簡求繁,講究了視覺的沖擊力,忽略了傢具的實用舒適性。
Ⅸ 民國時期傢具款式知多少
傢具設計的重點不再是重客廳而輕卧室,而是重實用,按照使用方式,推出了成套的傢具。如客廳傢具、卧室傢具、書房傢具、餐廳傢具等。 客廳傢具 民國時期租借地中有許多洋房設有面積較大的客廳,供主人們會客休閑。按歐洲人習慣,客廳陳設傢具的主體是陳列櫃和牌桌及椅子,這體現歐式傢具有展示和休閑兩大功能。寬敞的客廳宜於放置高大且具有陳列功能的櫃子,才能增加廳房的氣派。所以,在客廳傢具中出現了陳列櫃。陳列櫃的樣式很多,但都安裝有玻璃櫃門。 客廳傢具中的牌桌 牌桌比傳統的八仙桌小了一圈,四面各有一個抽屜,四面各放一把椅子。擺放在客廳的中央,打牌、休閑、聊天、飲茶,都十分相宜。 椅子 是民國傢具的大宗產品,品種、花樣、數量都是最多的。在造型上明顯受歐洲傢具的影響,出現了許多變化:一是椅靠背向後傾斜,椅背變窄;二是腿足變化;三是出現了軟座墊椅、轉椅、躺椅、搖椅、沙發等新品種。 書房傢具 在民國時期也有較大的發展。最主要變化是書桌,出現了用柚木製作的歐式寫字台。民國時期出現了專門用於存放書籍的書櫃和書架,但形狀結構比較簡單。 卧室傢具 床是最典型的卧室傢具,明清時期,床可以說是中國封建家庭中最封閉的地方,卧室設在平房的暗間,床是卧室傢具中最大的一件,像拔步床竟然製成「房中屋」式的龐然大物。民國時期,由於西式洋房建築出現了,住房的格局發生了變化,卧室不再是外人的禁地,具有一定的「公開性」;加之一些接受歐洲文化的人們對卧室和傢具的陳設及用途產生了新的要求。於是出現了受歐式傢具影響而產生的新傢具,其中變化最大、在社會上影響最深遠的是片床、掛衣櫃、梳妝台、穿衣鏡,反映了當時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漸改變。 民國傢具作為外國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融合的結果,出現了許多傢具式樣的新品種。在民國中晚期,一些大的傢具場坊引進了一些機器,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突破了古代傳統傢具製作的理念,為中國以後傢具生產的飛躍發展做了鋪墊。 (責任編輯 大弓) 嚴正聲明:原創文章,嚴禁轉摘,違者必究。
Ⅹ 民國時期一般家庭的傢具擺設
就北方來說,最最普通的人家,就是大號的櫃子,炕,炕桌。木製臉盆架。方桌,太師椅。圓桌,凳子。家境好的,應該和電視里的差不多吧。你可以問問家裡長輩,民國時間不就是解放前么,八十歲奶奶級別的都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