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讀完描寫大千世界的作文有讀後感
《感恩的心》讀後感
初讀唐曉龍的《感恩的心》一書,封面赫然一句「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引起了讀者的共鳴,發人深省.這個浮華的社會上,各種紛繁而又無限美好的誘惑無時不刻不在吸引著人們的善變的目光,不知不覺中人與人之間少了關愛,淡薄了情誼.《感恩的心》這本裝幀談不上精美,詞藻算不上華麗的書用一句句朴實的話語,一個個生動翔實的例子向我們講述著中華傳統美德在默默中的延續,也引導著我們在翻閱本書的時候不斷的思考、反省.常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的確,當我們從偶然中來到這個鮮活的世界上,在我們剛睜開眼睛審視這個陌生的人世時,我們就已經讓周圍關心我們的父母、親人欣喜若狂,同時也讓我們父母在接下來的人生中開始了無盡的擔憂與期待.他們擔心的是我們的健康,是我們人生旅途的坎坷與否;他們期待的是我們第一句含糊不清的「爸爸、媽媽」,我們第一次得到老師的表揚,第一次拿回優異的成績單,以及我們成長過程中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書中一句朴實的「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要對父母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提醒著我們在任何場合和時間不能因為各種各樣的蒼白的理由和借口去敷衍父母無時不在的關心和愛護.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曾經有一個真實而又感人的例子感動了無數的中國人,也感動了我.一位令人肅然起敬的小女孩以她自己帶著重病的親人刻苦讀書,她數年如一日的孝行感動了她的同學、校友,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的普通市民,以及全國各地無數看到相關報道的人,在論壇的留言簿上留言的人將自己真實的感悟毫無保留的留在了網頁上,傳為佳話.這種類似的例子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肯定不止一例,但是正是這種未經加工的生動實例喚醒了我們內心伸出那顆感恩的心,使我們捫心自問——面對父母無私的愛,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對父母感恩戴徳!我們有什麼理由去忘卻父母生身之恩、養育之情!我們對父母付出了多少!我們對父母的關心又有多少!網上流傳有這樣飽含哲理的一句話——一個人只有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的意義.在大學時看鄧小平的記錄片中,正是懷著感恩的心,一代偉人鄧小平在古稀之年飽含深情的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的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這需要多麼博大的胸懷才能說出這樣一句話,放眼整個中國,也只有鄧小平才有資格說出這句讓無數國人認同的話語.鄧小平以他朴實、務實的態度為我們中國的迅速發展與強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國人創造了美好的生活,使國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了飛速提升.在他讓我們中國人贏得尊重的同時,他也得到了我們全國人民的尊敬與愛戴,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尊重.他之所以得到這些是因為他在他的整個一生當中懷揣著一顆拳拳的赤子之心,始終感恩我們共同的祖國與人民.正因為如此,他才在古稀之年說出了那句感動億萬中國人民的話,他無愧於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無愧於偉人的稱號.從鄧小平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他不是一個常懷感恩祖國之心的人他能為中國做出那麼大的貢獻,並且得到我們全民族的敬仰和世界的尊重么?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感謝朋友無私的幫助,感謝同事的一臂之力,感謝上級的賞識和鼓勵.的確,在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的現在社會,個人的力量越發顯得渺小,缺少了朋友的幫助,我們生活當中步履維艱.如果沒有領導的賞識和鼓勵,我們得不到優越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發展機會,缺少了同事的鼎立協助,我們將在工作中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常懷感恩之心,才能使我們以知足的心去體察和珍惜身邊的一切事物;常懷感恩之心,才能讓我們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裡,發掘出生活的多姿多彩;常壞感恩之心,才能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應對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每一個人在啟蒙教育初期都會學習「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德教育,而在很多人的一生當中,有多少人能發自內心的說他在他的一生中真正時時刻刻都履行了這一道德規范?讀完此書後調整好良好的心態,去積極應對生活中各種事物,才能體會到生活和工作的樂趣.書中另一讓我關注的觀點是感恩對手讓我在競爭中成長一章.該章節列舉了自然界和實際社會存在的競爭事例,其實就是用具體的例子來說明物競天擇,適者的道理.同時,讀者只要略做思索便可體會到作者的用心,認同作者的寫作意圖.有許多成功人士在分析自己事業的成功無不把出現在自己奮斗路途中的競爭者作為自己的動力之一.只有優秀的競爭對手最能夠發現他的競爭對象的軟肋所在,同時也是最擅長用他的長處來集中突擊對手的短處
在感恩中成長
晚飯時,家人在飯桌前一邊說笑一邊吃飯.我卻無法盡心享受這美味的飯菜,我的心裡一直在想著事情.前幾天,老師發給我一個徵文通知,寫一篇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我正在為徵文內容而犯愁呢.吃完飯,我和媽媽在陽台上收衣服的時候,我隨口跟媽媽嘟囔了一句:「這徵文可怎麼下筆啊,我到現在還一點思路都沒有呢.」平時挺好使的腦子,今天是怎麼了?為了能夠好好地思考,我便一個人跑到閣樓上去了.我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可還是無濟於事.我無奈地走下樓去,就在腳和樓梯接觸的那一刻,我突然聽到了碗筷之間碰撞的聲音,一定是姥姥在整理碗筷.我便飛速沖下樓去——果然,姥姥正在把用過的碗筷收拾起來,准備拿到廚房去洗.見此,我對姥姥說:「姥姥,你把碗放在那裡吧,一會兒我來洗.」姥姥笑著說:「好,好.」我正要走向廚房,這時,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媽媽把我叫過去了,媽媽溫柔地看著我,說:「還在為徵文的事犯愁嗎?媽媽剛才聽到了你對姥姥說的話,媽媽很感動.我想,你要是把這件事寫一寫,一定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也正好符合徵文的要求.這個暑假,你有了很大的變化,點點滴滴,媽媽都看在眼裡,更看到了你的成長.感恩是不分大事小事的,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你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感恩長輩.你說是不是啊?」媽媽真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恍然大悟,是呀,媽媽說的沒錯.放假以來,姥姥身體就一直不太好,每天中午誰給我們做飯,就成了媽媽最擔心的問題,我對媽媽說:「讓我試試吧.」媽媽以一種「你能行嗎?」的眼神看著我.我便跟媽媽保證:「看我的吧,我們肯定能吃上自己做的飯.」第一天中午,姥姥要教我學做西紅柿雞蛋湯.我把西紅柿洗好、切好,又拿出兩個雞蛋,打在碗里.在姥姥的指導下,小心地點火、倒油、爆炒蔥姜和西紅柿,加水,等開鍋後,淋入蛋液,出鍋時,又撒點香菜,滴點香油,一碗香噴噴的西紅柿雞蛋湯就端上了餐桌,姥姥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直誇:「不錯!不錯!很成功.」我趕緊給媽媽打了電話,說:「媽媽,姥姥已經吃上我做的西紅柿雞蛋湯了,你就放心吧!」媽媽很高興,我心裡也很高興,我覺著,我在慢慢地長大,我可以為家人做事了,可以幫媽媽分擔家務了.我每天自己收拾房間,把房間收拾得井井有條;中午在姥姥的指導下做飯,洗菜、切菜、切肉、炒菜、調味、裝盤……這些步驟,我現在已經熟記心中;飯後,我幫媽媽洗碗,收拾餐桌和廚房,把一切收拾得利利索索;並且幫助媽媽照顧姥姥,給姥姥倒水吃葯、陪著姥姥在小區里散步,到海邊踏浪、和姥姥一起為花草施肥,整理、修剪花草、和姥姥一起邊彈琴邊唱歌……我每天都在感恩!我每天做的都是小事,我正是在這些小事中感恩著身邊的人.而我也在感恩中成長著,變化著,快樂著……更重要的是,我對感恩有了新的理解,我明白了感恩的意義.感恩不需要一個宏偉的計劃,感恩父母,不需要磕頭跪謝;感恩朋友,不需要長篇大論;感恩師長,不需要好禮相送……感恩只是感情自然的流露,不需要刻意地裝模作樣.感恩父母,只需要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小小的行動,在他們最需要自己的時候,陪在他們身邊,幫他們分擔困難;感恩朋友,只需要一下輕輕的擁抱,在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和他們出去散散心;感恩老師,只需要一個尊敬的鞠躬,認真完成老師交給自己的任務,讓他們不為自己操心……我想,感恩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件事,我們不必把它做得非同尋常.感恩是雙向的,在感恩別人的同時,我們也在被別人感恩著.我沒有想到,我做的這件件小事和說過的話,竟然也讓媽媽感動.我終於明白了,之所以我們心中是溫暖的,是充滿陽光的,是因為這大千世界有感恩,是因為我們都懂得感恩.想到這些,我的思路打開了,趕緊寫下這些文字,這也是我的心聲.在感恩中成長,是我在今年暑假的最大收獲!
長久以來,一顆流浪的心忽然間找到了一個可以安歇的去處.坐在窗前,我在試問我自己: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看這藍藍的天,聞一聞這芬芳的花香,聽一聽那鳥兒的鳴唱?有多久沒有回家看看,聽聽家人的傾訴?有多久沒和他們一起吃飯了,聽聽那年老的歡笑?有多久沒與他們談心,聽聽他門的煩惱、他們的心聲呢?是不是因為一路風風雨雨,
而忘了天邊的彩虹?是不是因為行色匆匆的腳步,而忽視了沿路的風景?除了一顆疲憊的心,麻木的心,你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嗎?不要因為生命過於沉重,而忽略了感恩的心!
也許坎坷,讓我看到互相攙扶的身影;
也許失敗,我才體會的一句鼓勵的真誠;
也許不幸,我才更懂得珍惜幸福.
生活給予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了我堅強,我也就有了另一種閱歷.對於熱愛生活的人,它從來不吝嗇.
要看你有沒有一顆包容的心,來接納生活的恩賜.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著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體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不要因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對春天的希望.我們感謝上蒼,是因為有了四季的輪回.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你就沒有了埋怨,沒有了嫉妒,沒有了憤憤不平,你也就有了一顆從容淡然的心!
我常常帶著一顆虔誠的心感謝上蒼的賦予,我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生命的存在,感謝陽光的照耀,感謝豐富多彩的生活.
清晨,當歡快的小鳥把我從睡中喚醒,我推開窗戶,放眼藍藍的天,綠綠的草,晶瑩的露珠,清清爽爽的早晨,我感恩上天又給予我一個美好的一天.
入夜,夜幕中的天空繁星點點,我打開日記,用笨拙的筆描畫著一天的生活感受,月光展露著溫柔的笑容,四周籠罩著夜的溫馨,我充滿了感恩,感謝大地賦予的安寧.
朋友相聚,酒甜歌美,情濃意深,我感恩上蒼,給了我這么多的好朋友,我享受著朋友的溫暖,生活的香醇,如歌的友情.
走出家門,我走向自然.放眼花紅草綠,我感恩大自然的無盡美好,感恩上天的無私給予,感恩大地的寬容浩博.生活的每一天,我都充滿著感恩情懷,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承接,學會了付出,學會了感動,懂得了回報.用微笑去對待每一天,用微笑去對待世界,對待人生,對待朋友,對待困難.所以,每天,我都有一個好心情,我幸福的生活著每一天.
我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網路,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每天,我都以一顆感動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
㈡ 本溪哪賣沙發好
消防傢具城 大千世界 那一圈有好多傢具的賣場
㈢ 客廳沙發靠背帶有龍的圖案,對家人有害嗎
對家人沒有害,這是吉祥如意,龍鳳呈祥,好的徵兆。
㈣ 寫記敘文的素材!徵集中!好的加分!
根據材料確定中心
記敘文是用敘述的方式表情達意的文章,狹義的記敘文是指描寫人物生活片斷或整個生活經歷(傳記)、講述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過程、描繪某個地方的景物的文章、故事、小說、童話、寓言、某些日記等。這里講的是狹義的記敘文。
記敘,是使用范圍十分廣泛的表達方式。除了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的記敘文之外,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里常常也有記人記事的片斷。
材料,就是記敘文所反映的事實。我們平時觀察生活、閱讀書報所得到的零散的事實稱為「素材」;如果從素材中概括出了中心思想,回過頭來再根據中心思想進行選材,那些經過加工挑選出來的彼此有內存聯系的材料就叫做「題材」。
掌握豐富的素材,是寫好記敘文的基礎。因為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作者對客觀事物應有詳細的了解,如果對客觀事物(素材)一無所知或知之不多,又怎麼能把客觀事物反映出來呢?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炊」;沒有米,飯是難以做出來或根本做不出來的。常常有同學說:「老師,我不會寫。」其實,那常常是「沒得寫」,頭腦里空空如也,文章就寫不出來了。如果仔細觀察生活,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物,了解各種各樣的事情,不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是「視而有見,聽而有聞」,再加上廣泛閱讀各種書報,頭腦里或筆記本里積累了各種素材,寫文章時就會左右逢源,得心應手了。所以,完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收集各種素材,是寫好文章的前提。
文章通過記敘人或事物所反映出來的觀點,就是中心思想。請注意,中心思想是一個觀點,是一種思想,不是指事情的經過或人物的特點。有時老師讓同學寫個中心思想,一些同學寫「通過這一件小事,說明這個人物脾氣不大好。」或者「描寫一件平凡的小事,說明書包失而復得的經過。」這都不是中心思想。如果改為「通過一件小事,說明這個人脾氣不好,影響團結」、「通過書包失而復得的過程,表現社會風氣正在好轉」,這才叫做中心(「中心思想」也叫「主題、主題思想、中心思想」,日常生活里也簡稱「中心」)記敘文的中心思想可以利用判斷的形式用一些語句明白地表示出來,如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明白地告訴讀者:志願軍戰士確實是最可愛的人。但是,更多的記敘文並不是這樣,而是通過記人記事來表現中心意思,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頭到尾沒有哪句話能表達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通過全文的記敘表達出來的。中心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材料里提練出來的。譬如有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說明了什麼道理?這個說明的問題或道理就是中心思想。可見,中心思想是從事情(材料)中得來的。這跟在課堂里學習每篇文章時概括中心是一樣的。例如學習《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這一課,我們可以從人們到各地找葯、王府井特葯商店為送葯而做各種准備、空軍為送葯而不顧危險、縣委為救民工而多方面設法等材料(題材)里概括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主義制度真好」這樣一個中心思想。這跟寫文章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學課文是最後才概括出中心,而寫文章則是動筆之前就把中心定好。
從材料里概括出中心思想,這是寫記敘文的基本功,應該扎扎實實地進行訓練。提煉中心也有一些思維方法,如概括事物的共同點、比較事物的不同點、展開聯想、開展逆向聯想、表達自己的態度、尋找因果聯系等等。
可以的。
記敘文的概念: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中學階段,為了教學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訊、人物傳記、回憶錄、寓言、童話、小說等,都劃歸到記敘文教學中。
參考資料:http://www.chinese163.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3815
[思路分析]
寫好敘事寫人的文章。事和人在文中是很難分離的,因為事是由人來做的,表現人離不開具體的事,所以說,任何敘事寫人的文章都是為了寫人,以敘事為主的文章要表現事件的思想意義,歸結看還是寫社會風貌,是在寫人。是有道理的。
[解題過程]
一. 把握情境,真實地敘事
寫什麼?敘事指敘述各類事件,是記敘文寫作的基本表達內容。事,必須有具體的情節,情節是指事件的變化和發展經過,是構成記敘文的基本內容。一個完整的情節就應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當然,這六個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備,而且表現形式也可以靈活多變。
敘事要真實地反映生活現實,重要的是「把握情節」,因為廣闊的社會生活是靠情節來表現的,情節在文章中又表現為各種各樣的生活事件。這些生活事件是從大量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情節是表現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具體、連貫,突出思想意義。
怎樣把握情節呢?
(一)選擇和提煉情節是重要的一步
選擇、提煉有代表性情節,就是抓住生動、新穎、能揭示生活深刻意義的人和事。
我們講過生活中的素材是題材的基礎,但題材(情節)不是素材的簡單堆積,而是對素材進行加工提煉的結果。情節的真實性、豐富性、典型性,都要求我們從生活實際出發,以生活素材為依據,從中選擇、提煉出富有思想意義的情節來。這個選擇提煉的過程也是你對生活深入思考、加深認識的過程。
(二)其中「抓住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情境,就是情景、境地。抓住情境,就是在文章中著重渲染具體的、生動的情景、狀況,如人物遇到了怎樣緊急的境況,怎樣危難的處境,怎樣一種復雜、矛盾的局面,怎樣一種特殊的困難,怎樣激動人心的時刻等,抓住「情境」進行具體的渲染、描述。這樣寫一方面可以使人物的性格、品質、感情等在特殊的困難或考驗面前表現得更鮮明,更可信;另一方面可以抓住讀者,讀時對文中的人物關注,產生閱讀興趣。一個「情境」描述、渲染是為了突出表現人物的活動的背景,在此後,再來通過刻劃人物就更具有典型性。如《七根火柴》中對草地氣候變化的情境描寫,《小桔燈》中對小姑娘家境的描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對三味書屋生活的描寫,美女蛇故事中的描寫。
二. 「以小見大」,挖掘深遠
取材雖然是身邊的一些小事,但生發出的意義應是深遠的,這就是「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題材小,不要就事論事,而要把這件事所反映的普遍意義寫出來,也就是從局部反映整體。古人說「管中窺豹,時見一斑」,通過一個竹管,去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個花斑,卻能想像出整隻豹子。「嘗一脬(pāo)肉,而知一鑊(huò)之味,一鼎之調。」從鍋里舀取一塊肉嘗一嘗,可以知道一鍋肉的味道,這一鍋肉烹調的好壞。這就是「以小見大」的道理。我們同學們經歷的多是小事,我們的認識也有一定的局限,只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小事,具體寫,才容易寫好。「以小見大」的寫法,還便於細節描寫,寫得深入,寫得生動,表現出深刻認識。
如《藤野先生》選材小,寫藤野先生批改作業、修改插圖,詢問中國女人裹腳的事等,這些小事卻能看出藤野先生毫無民族偏見,對中國留學生的誠懇,治學嚴謹、認真的態度。
《菜園小記》選取的是在延安種菜的一些小事,而且又都是許多片斷,可是「小」中見大,把延安大生產運動和軍民與困難作斗爭的光榮傳統表現出來,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強烈的現實意義。
《一件珍貴的襯衫》從一件襯衫的小事,我們看出周總理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偉大人格。
生活中的小事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重要的是要留心,善於發現,注意搜集,積累。羅丹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發現出美來。」羅丹說的這種對「美」的發現,正是從生活認識中得來的,是挖掘出來的。沒有收集到豐富的材料,怎麼能有「精」,有「深」。
三. 選取若乾材料,行文注意結構安排
1. 以時間為序
事件在一定的時段中發生、發展、變化,以時間為序,組織材料。如童年、少年、青年三個生命時段發生的事;早晨、上午、下午一天的時間段;上課前、上課、下課後;一節課的時段等。按照時序安排材料,發生在不同時段的事件(或片斷),要標明時間的變換,給讀者鮮明的時間印象和事物發展的狀況。
2. 以空間轉換為序
空間(或者說地點、環境)是事物發生、發展的條件,也就是說事物總是存在在一定的空間中,在空間中發展、變化的,因此,敘事離不開空間這個條件。
空間有比較大的地域,如洲際,有比較小的某個具體的城市、鄉村、街道、學校、操場等,用不同場所、不同景觀的轉換等來安排結構,需要在文中標明空間的轉換,給讀者空間變動和空間印象,能幫助讀者把握不同空間的不同風貌的變化。如《多收了三五斗》,從河埠頭的萬盛米行糶米到街上購物,不同的處所,不同的場景,有空間轉換的交待「街道上見得熱鬧起來了」。不同的場景中,敘述的對象、內容也有所不同。
3. 場面分段標題式
場面是由人物在一定的場合相互發生關系而構成的生活情景。也就是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生活畫面,它由人、事、景三個因素構成,在文中選取了若干個場面,那就要將這幾個場面有機地組合起來,可以用分段加標題的形式,也可以用過渡、銜接的段落或句子。分段加標題的形式比較鮮明,也省略了設計過渡的問題。
4. 線索貫穿
文章選取若幹事件或片斷,就需要用一條線索來貫穿,把大大小小的事件或片斷有機地串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
有的文章以物為線索,主要是在事物上寄託了作者的情感,用某物把生活片斷有機地聯起來,如《記一輛紡車》、《七根火柴》等。有的文章以「意」為線索,也就是以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認識為線索,串連各個片斷。如《春》抒發「我」對春天的熱愛和追求,選擇了盼春、繪春、頌春等一系列片斷,寄託了作者的感情,用作者對春天的感情貫穿全文。有的文章以人物為線索,如《孔乙己》中的小伙計,以他的所見、所聞、所想為線索,把文章若乾片斷、情節貫穿起來。
還可以按作者(或「我」)的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為序,將前後的事件或片斷聯接起來。如《荔枝蜜》
四. 點面結合
點,是指事物局部,重點;面,是指事物的全局和整體狀況。敘事寫人既有對事或人的全貌和整體情況的概括介紹或一般描述,又有對人或事物某個部分、某個方面,特別是重點情況的詳細敘述和描寫,並且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是點面結合,敘事寫人既有全貌又有重點,就能給人既全面又具體,既完整又形象的感覺。
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百草園的部分,既有全貌又有局部。《一面》中寫魯迅的肖像就是對「點」的描寫,又有「面」的概括,就是魯迅的偉大精神。《藤野先生》中寫藤野先生與魯迅相識、相處、告別的若幹事件、片斷,是「點」,概括魯迅對藤野先生的評價「大而言之」,「小而言之」,是「面」。
五. 開頭引入、渲染、鋪墊,結尾引出、照應、升華
古人說:「鳳頭,豬肚,豹尾。」(元朝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引喬夢符的話)意思是要重視文章的開頭,設計一個好的開頭會使文章增加色彩,「鳳頭」的意思是「美」。要美,不能單純認為就是詞藻美,語句美,而是能抓住讀者,引人入勝,這也是美。
開頭引入的要求是切題,「美」,吸引讀者。渲染就是能用簡要的語句將其意突出,抓住讀者,正如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當然這是寫詩的要求,寫文也如此,不是「奇」而是真,「逼真」,如同在眼前。鋪墊就是做些必要的鋪陳和墊襯。
引入、渲染、鋪墊的方式很多,如:
交待環境,引入人物、事件。如《孔乙己》
點出所寫的對象、人、事。如《我的老師》
開門見山,點明題旨,交待寫作動機。如《背影》《一件珍貴的襯衫》
解題,為全文奠定感情基調。如《白楊禮贊》
緊扣敘事,直抒胸臆。如《誰是最可愛的人》
描寫環境,渲染氣氛,為情節發展作鋪墊,如《多收了三五斗》、《故鄉》
設置疑團,製造懸念,引人入勝。
結尾要引出、照應、升華,就是把讀者從具體的事件、人物中引出,使記敘完整,並把讀者引回更為廣闊的社會現實中,引向更為深遠的境界。古人說「豹尾」,就是結尾要有力,且「畫龍點睛」,有精神,有神采,就是餘味無窮,發人深思,給讀者以精神境界或思想認識上的飛躍提高。這就是升華。
結尾引出、照應、升華的方式很多,如:自然收束,回味無窮。如《小桔燈》、《背影》
富有感染力的抒情。如《誰是最可愛的人》
含蓄深刻帶有啟發式,發人深思。如《荔枝蜜》、《故鄉》、《多收了三五斗》
呼應開頭,點明主題。如《一件小事》、《一件珍貴的襯衫》
古人講究「首尾圓合」,「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白居易《新樂府序》「標其目」就是揭示文章的題旨。「卒章」就是文章結尾。「志」就是主旨。強調開頭奪目,結束升華。清朝李漁《閑情偶寄》中「務使開門見山,不當借帽覆頂」,形象地說明開頭不應該把「山」,題旨遮擋住。宋朝沈義父《樂府指迷》中強調「結句須要放開,含有餘不盡之意。」「須要」必須要放開,結尾要「長留餘味」,要響亮,像唐朝白樂天《金針詩格》中說「落句欲似高山放石,一去不回。」
我們寫文章也應注意用「回顧之筆,兜裹全篇」,首尾一體。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範文)祖母的愛鼓舞著我
自病魔無情地扯去那片本應籠罩著我的母愛的一瞬間起,幼小的我便預感到自己有可能被命運拋到「苦水缸」里。然而,我又是命運棄兒中的幸運兒,愛神賜給了我一位慈祥可愛的奶奶。在我生命的小溪里,不知溶入了多少奶奶的愛。
我四歲喪母,父親又長期在外,無法照顧年幼的我,體弱多病的奶奶便毫無怨言地擔負起了撫養我的重擔。奶奶那綿綿的愛時時牽動我的情絲,牽引出一個個寫不完的故事。好長,好長……
又要交錢了。自從進入初三以來,我已數不清交了幾回錢,更數不清奶奶的銀絲又添了多少根。爸爸不在家,我確實難以啟齒。不願再看到奶奶那緊鎖的眉頭,不願再聽到那滲透了憂愁的嘆息。雖說家裡溫飽有餘,但因剛蓋完新房,奶奶又體弱多病,資金還是有些困難。吃晚飯時,我剛想開口,猛抬頭又望見奶奶那被冬日的嚴霜染得更白的鬢發,剛要吐出的話又悄悄咽了下去。就讓奶奶吃頓安穩飯吧。
吃過飯,奶奶顫巍巍地收拾碗筷。我極力忍著淚水,想等機會說。奶奶催我:「孩子,有作業嗎?要有快去寫,寫完了好早些歇著,趕明兒考上大學,奶奶也就放心嘍!」「我……」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要吐出的話,又強咽了下去。奶奶注意到我這微妙的變化,用急切的目光審視著我那張酸楚的臉,像在尋找什麼東西。繼而又焦慮地問道:「孩子,有啥事?別憋著,傷身子的,快告訴奶奶,奶奶可有辦法啦。」「沒……沒事。奶奶,我寫字去了。」我慌亂地應付著,抽身進屋寫字去了。身後傳來一聲輕輕的嘆氣:「唉!」我的心立即被這輕輕的嘆息震得一顫。
時鍾剛敲過十下,我便躺進了被窩里。不知過了多久,屋裡傳來了陣陣的咳嗽聲。我帶著厭煩睜開了眼睛。那刺耳的聲音是從奶奶的房間里傳來的,並且還有隱隱約約的談話聲。「老太婆,趕明兒去大夫那裡再抓些葯來,十幾天沒吃了吧?天涼了,也該買件襖了。」這是爺爺那嘶啞的聲音。他年輕時患了風濕性關節炎,天一冷,便不能下床。「老頭子,家裡錢不多了,孩子又不在家,也該打點豆油,要不明兒個就沒法炒菜啦!對啦,明兒個賣袋水果,讓鄰居家小三給你捎幾貼膏葯,順便給孩子捎雙鞋子,用我省下的葯錢買也行。」「嗯,可是,你那老病,昨兒個你都吐血了。」「沒,沒事,孫女她老早沒了娘,別苦著孩子就好。」短暫的沉默後,又聽奶奶說:「妮兒今兒咋了?像有話說。」「嗯,我也覺得像有事,是不是學校又讓交錢?」聽著,聽著,我的眼淚禁不住奪眶而出,原來奶奶這頓「安穩飯」也未吃「安穩」啊!「老頭子,要不,要不再賣點糧,等妮兒她爸回來再買。」話音漸漸低了下去。大概是奶奶怕驚醒我的夢。但她那幾欲撕裂心肺的咳嗽聲又傳了出來,傳到我心靈的最深處,很久,很久。
第二天,同學們都交上錢。我不敢給老師許諾,也不知回家後怎麼說。剛邁進家門,我便看到奶奶蜷縮在鍋灶前的一夜間又蒼老了許多。皺紋似又密了幾層,白發也像添了許多。看見我,奶奶便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扶住鍋台,抖抖地,像在撐起一件巨大的物體一樣站了起來。「妮兒,過來。」奶奶伸出那松枝樣的老手,從口袋裡摸出一把皺破的票子。我揉了揉早已淚花模糊的眼睛,似乎奶奶的手裡正托著一件紅色的東西向我蹣跚而來,那是血,奶奶吐出的;那是心,火熱的,無私的。「奶奶!」此時的我早已控制不住那如潮的感情,一頭撲進奶奶的懷抱,那麼寬闊,那麼溫暖的懷抱。
「傻孩子,哭啥!要交錢咋不跟奶奶說?要不是問燕子,我還蒙在鼓裡呢,以後有啥事可別憋著,奶奶心疼,啊,聽話。」我抬起頭,望著奶奶那充滿疼愛與關切的臉,使勁點了點頭,並暗下決心:奶奶,您放心吧,我一定考上大學,來報答您那一顆火熱的「慈母心」。
祖母的愛,溫暖,芳香;祖母的愛,無私,偉大。它時刻鞭策著我,鼓舞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奮力拚搏,勇攀高峰。
㈤ 四川內江哪裡有賣沙發的家居市場把地址寫詳細點,謝謝。
東興區和平廣場那個傢具市場,市中區疊象街的疊象一傢具城,還有臨江小區的大千建材市場,另外有一個地方也有,但質量不怎麼好,就是交通路的洞天商場。
㈥ 活著無非是另外一種痛苦,受著記憶和生活的折磨。活著也算是一種幸福看遍大千世界
人生總是矛盾的,其實看來是痛苦的時候。常常也是人生中的幸福,人就是活在這種矛盾之中。
㈦ 暑假日記大全 ,(十萬火急)。
很高興告訴你!
暑假日記一:做「絲巾」
6月29日,星期一,晴。
今天下午,我坐在書房裡做「絲巾」。
我先拿來一張面巾紙;再把面巾紙折起來;然後在上面畫上小花、月亮、愛心和邊框;最後把面巾紙打開來,哇!好漂亮(的一條「絲巾」)啊!
我拿給爸爸看了一下,爸爸笑著對我說:「是很漂亮,可是能不能再做兩個『絲巾』?」於是,我又跑回書房做了起來
等做好了,我又拿給爸爸看,爸爸說做得很好,我高興的一蹦老高。
暑假日記二:兩個小調皮
7月1日,星期二,天氣:晴
今天下午,我在王(指音樂)家唱歌。
我們正唱著,突然,一個小妹妹和一個小弟弟跑來搗亂,小妹妹名叫婷婷,小弟弟名叫桃桃,婷婷很調皮,她在沙發上跳來跳去,還弄壞了王的電子琴。桃桃也很調皮,搶走了婷婷的蠟筆,還說自己會變龍卷風。我說:「那你變給我看看。」於是,桃桃翻了個跟斗,我說「翻個跟斗算什麼呢」桃桃沒出聲了,但我的心裡還在想,這龍卷風真的能變出來嗎
忽然,爸爸來接我了,我還在想著這兩個小調皮的事。
「你在想什麼呢」爸爸親切地問。
「沒有。」我說,爸爸又說:「那我們回家吧!」
「好的。」我笑嘻嘻地說。
回家的路上,我心想:他們雖然很調皮,但是,他們很天真,很可愛!
暑假日記三:救治海豚
7月2日,星期三,天氣:晴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視劇,電視劇的題目叫:救治海豚。
在海洋館里,有一隻海豚名叫慧兒,它平時很快活,但是不知怎麼的,最近有點兒不對勁,原來慧兒發燒了,管理人員焦急地連飯都吃不下了。慧兒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呢管理人員叫來醫生,醫生在食物里放了葯物,過了不久,慧兒又快活起來了。
暑假日記四:觀看西遊記
7月3日,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我看了一部西遊記。
王母娘娘要開盤桃會,齊天大聖孫悟空偷偷地跟過去,在盤桃會還沒開始之前,孫悟空先跳到桌子上吃起了葡萄、蘋果、香蕉等很多水果,還有一大缸的酒,都被它喝光了,孫悟空已經是一醉方休了,盤桃會正式開始,天上的七仙女跳舞實在是太美麗了,孫悟空都看呆了,但是它還是慢慢地回到了花果山,和其它小猴子在一起玩了。
小朋友們,如果你們還想了解更多事情的話,那讓我下次再來告訴你們吧!拜拜啰!
暑假日記五:生日快樂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請來了我的好朋友:金壬壬、宋若翔、胡嘉倩、張楚沁、白安怡、陳品如、蔡亞妮和謝安妮到多美麗去吃,我得到了好多禮物,有金壬壬送的奧運福娃和紙袋、宋若翔送的閃光燈、白安怡送的信,手錶和連筆的小本子、陳品如送的唱歌本子、多美麗姐姐送我的米老鼠筆筒
生日會開始了,我們打開蛋糕,點起蠟燭,唱好生日歌,我許了個願望,吹滅蠟燭,我們徹開蛋糕就開始吃了。
吃完了,我們又跟著多美麗姐姐跳舞
這個生日我簡直過的快樂極了!
暑假日記六:看比賽
7月22日,星期二,天氣:晴
今天下午,帶我們去溫州看卡拉OK兒童電視大賽(總決賽)。
幼兒組唱的不是很好,只有唱「不奇怪」這首歌的小朋友唱得最好,不過我知道,她(他)們還小,所以唱得不太好。
接下來是少年組,唱「少年夢想」的小男孩唱著唱著,好像哭了似的,我也聽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回家的路上,我心想:她(他)們唱得那麼好,是怎麼練成的呢我多麼盼望我也有這么一天啊!
暑假日記七:溫州江心嶼一日游
8月23日
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去溫州江心嶼玩了。
我們了票就坐著船到遊玩的地點,我在船上看到了浙江第二大江:甌江,江水很黃,江面很寬。
到了景區,我下了船。這個景區實際上是在甌江中間的一個島。我們一上島便看到了一個魚池,池裡的水雖然不是很清,可是小魚很可愛,它們一排一排地向我游來,好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走著走著,我看到了很多人在一個湖中劃著小船遊玩,於是我們也給了售票員阿姨50,坐到了小船上,我和媽媽劃船,爸爸拍錄像,我還在船上唱歌,爸爸也把我錄了下來。
到了中午,我又看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坪,我高興地坐在草地上吃東西,媽媽在我前面扭屁股,也被拍了進去。
讓我最得意的是:媽媽給我了一頂新疆帽,是菊黃色的漂亮極了!
最後,我們去參觀了溫州革命歷史博物館,我知道了中國共產黨是1921年誕生的,中國和日本打了8年的戰,結果中國打贏了,日本也投降了,就這樣中國越來越強大,如今,奧運會金最多的也是中國。
一天下來,玩得很累,但很開心。
暑假日記八:讀成語故事「杯弓蛇影」有感
今天下午,我讀了一篇成語故事,成語的題目是:《杯弓蛇影》。
在西晉時期,有一個叫樂廣的人,他家牆上懸掛著一張紅色的弓。一天,一位到他家喝酒的朋友,把倒影在酒杯里的弓誤以為是蛇,嚇得生了病,吃
㈧ 樂至寶沙發代購是真是假
樂至寶沙發代購是真的,要不也不能打廣告了。
㈨ 網路用語 (馬甲. 沙發 是什麼 意思
說說馬甲
啥是馬甲?就是備用的換洗衣服唄,主好比一件你特喜歡的名牌甲克,看見論壇正在打雷,可能下雨了,或者天降臭雞蛋,你說你干嗎非要穿著心愛的衣服去溜達,搞個落湯雞,粘一身臭雞蛋,舒服咋地?不如搞個馬甲,光著膀子,咱就穿著馬甲,還是那種地攤上才有的俗貨,抱著放縱一把,揮灑一下的心態,咱將正裝掛起,讓馬甲登場,咋不怕熱,因為咱光著膀子蹭層馬甲,你說爽不爽吧,萬一趕上天有不測,得,簡單,馬甲脫下順手進回收站,回到家裡沖個涼,穿上干凈的正裝,打著傘出來繼續和左鄰右舍寒暄。
啥是馬甲,就是脫離本體的一種超脫,超脫了原有的固定的框架,你敢說知名的人私下裡不罵來來的、tmd、kao,可你見誰穿著西服掛著工作牌嘎嘎的罵,還不都是換了休閑裝後,走進熟悉的「俗人」圈,鐺鐺的忙活的發牢騷,或是說說看法。誰能說人家就是丟人了,人家就是素質差。人是最特別的個體,可以融合於三教九流中而不露破綻是高人、是能人,誰要是說自己三教九流路路通,黑白兩道面面曉,我還服了他。
你敢說你沒有件換洗的衣服?不就是件衣服嘛!深色衣服、長袖衣服天涼點穿,淺色衣服、短袖衣服熱天穿 ,破爛馬甲對應破爛人,珍貴id對著知己笑哈哈。馬甲咋了,馬甲不象樣又咋啦?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馬甲後邊有個啥腦袋瓜!
其實把追尋馬甲和id的關系的人也真夠累的,大千世界啥好事情都有,為啥不幹呢?偏偏盯的一id後邊那三四五六七七八八的馬甲,出息是干出來的,不是算計出來滴~~~,沒過為時不晚,q缺啥補啥吧。那個代理伺服器的東西也不是是個娃娃就會搞的啦,再說不換代理的又咋地?不也是個自動搜索,變換ip的傢伙,有幾家是專線上掛的啊?
穿著馬甲的人樂了,呵呵,原來有人這么關心我,細致到了家,其實網路就是找樂子的地方,管它是主id,還是馬甲,充分發表你所有含蓄也好,囂張也罷,快樂著就行,換不換馬甲沒啥,號召著網路里的人們啊!開心著你的主id,快樂著你的馬甲!管他別人說啥,我就是要整馬甲,雨天過後拒絕穿濕衣服,尤其是珍愛的那件啊!開心是揮灑,快樂因為自在的馬甲,沒有高矮胖瘦差別,沒有高高在上和平凡的小網蟲之差,只有在馬甲里我們才回到最初的平等里,哪怕只是一剎那!
坐「沙發」的由來
近來看見喜歡坐沙發的人越來越多,難道沙發真的那麼好坐嗎?到底沙發是什麼意思?
沙發應該是從英文sofa翻譯過來的'外來詞'。金山詞霸的解釋是:裝有彈簧或厚墊的靠背椅。這個我想大家都知道,不是廢話嗎?然後看看這個文章就知道是用來干什麼的了。
下面是沙發的由來:
據說沙發這個詞最早出現是在一個成人論壇,基本上沙發的由來是:有人發了美女圖,回帖的人說好正點,要坐沙發打飛機。然後,凡是發了好圖得到支持的都說坐沙發。後來,許多思想高尚的人不理解沙發這個詞然後就認為沙發指的是第一個回帖的人,現在很多人第一個回帖就說坐是沙發,真是... 看個抗日的貼也去坐沙發,看個政治貼也去坐沙發,你丫真的好精力。向那麼多老是坐沙發的致敬!!!
說句實話這個解釋到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可以考證的,以前網路上就數成人論壇比較熱門,住的人多,詞彙就多了。
不過我還看見一個解釋是:「一群人在看貼,突然很新的一個資源出來,第一個回帖的感嘆了一句:so fast,之後所有的新資源都有人上去感嘆so fast..沙發就是so fast的諧音,然後就這么流傳下來了。」
無論是那種說法,現在在論壇上這個詞都已經被濫用了,而且也成為灌水的一種方式,估計今後論壇也要封掉這個詞。一論壇上網友雲:「用得太多簡直泛濫,也間接導致帖子回復質量的急劇下降。這流俗的東西簡直讓我想到刀郎大哥那第一場雪! 」而且現在還引申出了第三樓的是坐板凳,使用第一個說法很容易解釋,搶不到沙發坐,板凳也將就。如果使用第二種說法就完全不能解釋板凳是什麼了?那麼像這么算的話,第四樓就是坐地板、第五樓就是坐地下室、第六樓是坐到什麼地方的呢?
很多詞都可以進化的,特別是網路熱門詞彙。可能沙發開始真的是那個意思,不過這么多年來大家坐慣了,就漸漸忘了它的本意,現在就拿來說明是搶到了第一位坐著沙發看貼。不過我泡論壇這么久很少坐過沙發,也沒有用過「沙發」一次,可能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吧!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回答者:ぷ☆angelの淚 - 高級魔法師 六級 6-18 15:41
修改答復: ぷ☆angelの淚,您要修改的答復如下: 積分規則 關閉
坐「沙發」的由來
近來看見喜歡坐沙發的人越來越多,難道沙發真的那麼好坐嗎?到底沙發是什麼意思?
沙發應該是從英文sofa翻譯過來的'外來詞'。金山詞霸的解釋是:裝有彈簧或厚墊的靠背椅。這個我想大家都知道,不是廢話嗎?然後看看這個文章就知道是用來干什麼的了。
下面是沙發的由來:
據說沙發這個詞最早出現是在一個成人論壇,基本上沙發的由來是:有人發了美女圖,回帖的人說好正點,要坐沙發打飛機。然後,凡是發了好圖得到支持的都說坐沙發。後來,許多思想高尚的人不理解沙發這個詞然後就認為沙發指的是第一個回帖的人,現在很多人第一個回帖就說坐是沙發,真是... 看個抗日的貼也去坐沙發,看個政治貼也去坐沙發,你丫真的好精力。向那麼多老是坐沙發的致敬!!!
說句實話這個解釋到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可以考證的,以前網路上就數成人論壇比較熱門,住的人多,詞彙就多了。
不過我還看見一個解釋是:「一群人在看貼,突然很新的一個資源出來,第一個回帖的感嘆了一句:so fast,之後所有的新資源都有人上去感嘆so fast..沙發就是so fast的諧音,然後就這么流傳下來了。」
無論是那種說法,現在在論壇上這個詞都已經被濫用了,而且也成為灌水的一種方式,估計今後論壇也要封掉這個詞。一論壇上網友雲:「用得太多簡直泛濫,也間接導致帖子回復質量的急劇下降。這流俗的東西簡直讓我想到刀郎大哥那第一場雪! 」而且現在還引申出了第三樓的是坐板凳,使用第一個說法很容易解釋,搶不到沙發坐,板凳也將就。如果使用第二種說法就完全不能解釋板凳是什麼了?那麼像這么算的話,第四樓就是坐地板、第五樓就是坐地下室、第六樓是坐到什麼地方的呢?
很多詞都可以進化的,特別是網路熱門詞彙。可能沙發開始真的是那個意思,不過這么多年來大家坐慣了,就漸漸忘了它的本意,現在就拿來說明是搶到了第一位坐著沙發看貼。不過我泡論壇這么久很少坐過沙發,也沒有用過「沙發」一次,可能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吧!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回答字數10000字以內
參考資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從其他地方引用,請表明出處。
經常看網友寫「沙發」或「頂」,請問,它們是什麼意思?
網友打開一個還沒有人回復過的主題帖,閱讀之後並沒有什麼特別感想,又想在這個帖子里留下點什麼,往往就會回個「沙發!」、「坐沙發嘍」之類的沒什麼意義的回復。
有人認為它與英語「第2層」SECOND FLOOR有關,後來有懶人直接寫成SF,流傳到中國就成了SoFa,沙發的意思了。因此有一些人認為「第一個回帖的人(二樓的)」是沙發。所以論壇中也常見有「搶沙發(意思就是搶占第一個回帖的位置)」這樣的詞語。
因為舒適的「沙發」只屬於回復主題帖的第一個人,所以有些人便以「搶沙發」為樂,一見到新的主題帖便興沖沖地點進去「沙發ing」,對於主題帖的內容倒是不怎麼在意了,有人甚至於連主題帖也不屑看,有嚴重灌水之嫌,這種事做得多了,就會令斑竹們十分困擾,於是乎,下個「禁沙發令」,不許大家在「沙發」位置以「搶沙發」為目的敷衍了事,如若再犯,扣各項論壇參數若干還是輕的,把你的ID放在置頂的處罰帖里「遊街示眾」、「昭告天下」,那可就顏面掃地,舒服不了了,當然,個別臉皮厚得刀槍不入的網友另當別論。
"頂"就是支持,贊成的意思
㈩ 探秘朱家角大千生態庄園,發現上海最大庄園主的奢華生活
從莘庄立交上去,走外環到延安高架、A9這里, 然後沿著A9勁徐涇收費口到朱家角下來, 出收費站後先小轉彎,然後往前直開,開過十字路口到, 然後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