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清仿古傢具
現在的明清傢具有三種出現方式
第一種,以舊做舊對於一些老舊的無法修復的傢具回拆分,答然後再進行重新的組合,使用最差的木質也是雞翅木,工藝也是以榫為唯一方式,所以這種明清傢具是最結實的。
第二種,以現有的木材做純仿製,在材料的使用上脫離了原始技術,材料的含水率稍高,氣候的不同變化就容易產生開裂或者漆皮爆,但是為了達到其相應的效果還是以基本的榫工藝為基礎的,使用上還算是結實。
第三種,應該是完成以利益為驅使的了,沒有技術含量,一切的工藝也是釘拼,最不結實。
現在的明清傢具只有河北和北京高碑店的手藝不錯,還算是過關。
2. 明清傢具工藝特點有哪些
明代傢具:
1.造型簡練、以線為主
2.結構嚴謹、作工精細
3.裝飾適度、繁簡相宜
4.木材堅硬、紋理優美回
明代傢具的風答格特點,概括起來,可用造型簡練、結構嚴謹、裝飾適度、紋理優美四句話予以總結。
清式傢具:
其一、品種及造型上追求創新。
其二、用材上視野廣闊。
其三、工藝上裝飾豐富。
其四、藝術風格上融會中西。
3. 明清傢具製作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原木鋸板--乾燥板材---選料開料--雕花--木工--打磨--上漆打蠟
4. 解析明清傢具
清傢具不論從工藝、文化、欣賞、收藏的價值來看,都能作為中國傢具的典範,無處不閃耀著中國傳統傢具與文化的魅力。對中國古典傢具進行欣賞,可以從材、形和(工)藝三方面來考慮。
形形主要是指傢具在造型和結構方面體現的整體美態。作為研究中國傢具的外國專家,.H.Ellsworth先生曾總結說:沒有任何其它文化能產生如此美妙的傢具,其美妙之處在於設計與結構的天然融合,每一構件都以一種精心計算過的方式交接從而令人感覺到每一件傢具的適當比例。西方傢具達不到這一點。無論中國傢具的尺度、線條和設計是如何漂亮,其結合方式都只是簡單的槽接、榫卯及木銷,它們構成中國木工製作的精髓。
材樹之美,人皆見之;木之美,則同樣令人感嘆。中國的古典傢具,特別是明式傢具,崇尚簡約,在選材時追求天然美,巧妙地運用木材天生的色澤和紋理之美,而不做過多的雕琢----這與現代人返璞歸真的審美時尚是完全契合的。明清傢具在選料時,凡紋理清晰、美觀的「美材」,總是被放在傢具的顯著部位,並常呈對稱狀,顯得格外雋永耐看。此外,明清傢具也很講究不同材質的搭配使用,利用木材的質地和色澤對比,達到一定的裝飾效果。
明式傢具達到了中國古典傢具藝術的頂峰,其成功的關鍵在於造型藝術。在當時,明式傢具大多是在文人指導下由工匠製作的,每一件成功的傢具無不融進了設計者的思想、性格,無不體現出設計者對藝術、對生活的看法,具有獨特的氣度神韻和高雅格調,在線條背後寓有高妙的境界,是中國古代以道家為代表的人文思想在古典傢具上的體現。明式傢具自然朴實,充分發揮了木材自身的天然的色澤和紋理之美,不用大面積雕琢,在不影響整體效果的前提下,只在局部作小面積的雕飾。明式傢具在造型上,講求物盡其用沒有多餘的東西,簡潔到不能再簡潔了,強調傢具形體線條優美、明快、清新。通體輪廓講求方中有圓、圓中有方,整體線條一氣呵成,在細微處有適宜的曲折變化。明式傢具注重委婉含蓄,干凈簡朴之曲線,若有若無、若虛若實,給人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體現了虛無空靈的禪意。中國古典傢具的美常常盡在不言中或者說不言而喻,這充分反映了中國人偏愛含蓄、不喜直露的習慣。
在風格的追求上,清式傢具與禪意的明式傢具有本質的不同,清式傢具注重形式。清式傢具一改前代造型洗練、式樣挺秀的特點而為沉穩、渾厚、莊重的特點所取代,突出繁復的雕刻。清式傢具選料精良,用料充裕,技藝細膩;不管部件大小,多為一木製成,追求富麗而不吝嗇。清代傢具中,最出色的是宮庭傢具,突出表現了傳統傢具的工藝美,尤其是乾隆時期的宮廷傢具,材質之優、工藝之精,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一般來講,清式傢具的形體尺寸比明代的寬大,大都採用各種手法,強調形體的裝飾美,各種材料的鑲嵌、精細繁雜的雕刻,大面積的繪彩,不厭其煩,給人一種威嚴豪華穩重的感覺,它們與明式的樸素輕巧形成鮮明對比。對造型的評價與欣賞,清式傢具的上品應該具有華麗而不濫,富貴而不俗,端莊而不呆,厚重而不蠢,清新而不離奇的特點。但清式傢具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華麗氣派,似乎顯得有些浮華,而明式傢具則更強調傢具的實用功能。
藝傢具與建築,室內設計之間是有密切關系的。明式傢具的結構源於建築學的大木樑架結構,橫者為梁,豎者為架,結構嚴謹,用材合理,准確牢固,絕無多餘與浪費。近年來,將中國傢具拆解,"圖解"式說明其精妙的組合方式與結構,成為展示中國傢具的熱門手法之一。這也難怪,中式古典傢具不用一顆釘子,全部榫卯連接,膠粘輔助牢固,而板面與邊框絕無膠粘,全部傢具均可拆裝。巧奪天工的榫卯結構,一直是外國朋友心中的一個謎。就是國內研究中國古典傢具的權威,也要發出「古典傢具中的榫卯結構實在是太有意思了,研究起來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沉浸其中可以享受到智慧的樂趣」的感嘆。此外,中國古典傢具的雕刻等裝飾,層次分明,線條均勻、優美、和順一致、輪廓對稱、立體感強,都盡顯其美態。同時,雕飾與實用相結合,明式傢具的雕飾除反映當時的歷史文化外,也反映了傢具製作的工藝美,如:椅子下部的券口通常由三塊牙板組成,券口飾以線形、花葉形、壺門等裝飾,使券口看似一整體,掩飾了傢具必有的接縫。
5. 明清傢具歷史背景
明代前期,從事手工業的藝人較前代有所增多,技藝亦高前代一籌。明代沈德符《蔽帚齋余談》說:「玩好之物,以古為貴,惟本朝則不然。永樂之剔紅,宣德之銅,成化之窯,其價遂以古敵」。明王世貞《觚不觚錄》介紹說:「畫當重宋,而三十年來忽重元人,乃至倪元鎮以逮明沈周,價驟增十倍。窯器當重哥、汝,而十五年來忽重富德,以至永樂、成化,價亦驟增十倍。大抵吳中濫觴,而徽人導之,俱可怪也。今吾吳中陸子岡之治玉,鮑天成之治犀,朱碧山之治銀,趙良璧之治錫,馬勛治扇,周柱治商嵌及歙嵌,呂愛山治金,王小溪治瑪瑙,皆比常價再倍。而其人至有與縉紳坐者。近聞此好流入宮掖,其勢尚未已也」
明張岱《陶庵夢憶》中也有類似記載:「吳中技絕,陸子岡之治玉,鮑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鑲嵌,趙良璧之治錫,朱碧山之治金銀,馬勛、荷葉李之治扇,張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無敵手」。「南京濮仲謙,古貌古心,鬻鬻若無能者,然其技藝之巧,奪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勾勒數刀,價以兩計」。
明代周暉的《金陵瑣事》卷三介紹說「徐守素,蔣徹,李信修補古銅器如神。鄒英學於蔣徹,亦次之。李昭、李贊、蔣誠制扇極精工。劉敬之,小木高手」。這些資料說明一個問題,即明代江南地區手工藝技術較前代大大提高了。
傢具藝術也和其他藝術一樣,在明代初期至中期也有很大的發展。盡管匠師們沒有在器物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流傳至今的大批傢具珍品記錄了他們的勤勞智慧和光輝業績。他們為弘揚祖國優秀文化藝術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是理所當然的藝術家。
6. 明清傢具常見的鑲嵌工藝有哪些
鑲嵌是先將不同顏色的木塊、木條、獸骨、金屬、象牙、玉石、螺鈿等,組成專平滑的花草屬、山水、樹木、人物及其各種自然界題材的圖案花紋。
然後再嵌粘到已銑刻好的花紋槽(溝)部件的表面上而形成的裝飾圖案稱為鑲嵌裝飾。
傢具鑲嵌可分為雕入嵌木、鋸入嵌木和貼附嵌木、銑入嵌木等四種形式。
傢具鑲嵌工藝
一、雕入嵌木。
利用雕刻的方法嵌入木片,即把預先畫好的圖案與花紋的薄板,用鋼絲鋸鋸下,把圖案花紋挖掉待用。
另外將被挖掉的圖案花紋轉描到被嵌部件上,用平刻法把它雕成與圖案薄板厚度一樣的嘗試(略淺些),並塗上膠料,再嵌入已挖好的圖案薄板內。
二、鋸入嵌木。
鋸入嵌木原理類似於雕入嵌木,是利用透雕方法把嵌材嵌入底板的,因此這種嵌木兩面相同。
製作方法是先在底板和嵌村上繪好完全相同的圖形,然後把這兩塊對合,將圖案花紋對准,用夾持器夾住,再用鋼絲鋸將底板與嵌木一起鋸下,然後把嵌材圖案嵌入底板的圖案孔內。
三、貼附嵌木。
貼附嵌木實際上是貼而不嵌。
就是將薄木片製成圖案花紋,用膠料貼附在底板上即成。
,這種工藝已為現代薄木裝飾所沿用。
四、銑入嵌木。
銑入嵌木即將底板部件用銑床銑板槽(溝),然後把嵌件加膠料嵌入。
7. 比較中國明清傢具工藝與歐洲巴洛克或洛可可傢具工藝
這個問題很大啊
外國工藝美術史
第一章 原始社會工藝美術
第二章 古代埃及工藝美術
第三章 古代兩河流域工藝美術
第四章 古代波斯工藝美術
第五章 古代印度工藝美術
第六章 古代地中海區域工藝美術
第七章 古代希臘工藝美術
第八章 埃特魯里亞與古代羅馬工藝美術
第九章 伊斯蘭工藝美術
第十章 古代日本工藝美術
第十一章 古代非洲工藝美術
第十二章 古代美洲工藝美術
第十三章 古代大洋洲工藝美術
第十四章 歐洲中世紀工藝美術
第十五章 文藝復興時期工藝美術
第十六章 巴洛克時期工藝美術
第十七章 羅可可時期工藝美術
第十八章 新古典主義時期工藝美術
第十九章 近代工藝美術
第二十章 現代工藝美術
http://mslm.com.cn/read2.php?Did=5277&LMID=67
http://www.tjarts.e.cn/tj%20arts/f-1.html
8. 中國明清傢具有什麼特點
一、明代傢具特點:
1、精, 即選材精良,製作精湛。明式傢具的用料多採用紫檀、黃花梨、鐵梨木等質地堅硬、紋理細密、色澤深沉的名貴木材。鑒定和辨別是否是明代 傢具,用料的審鑒是至關重要的。
2、巧,即製作精巧,設計巧妙。明代傢具的造型結構,十分重視與廳堂建築相配套,傢具本身的整體配置也主次井然,陳列在廳堂里有裝飾環境、填補空間的巧妙作用。
3、簡,即是造型簡練,線條流暢。明式傢具的造型雖式樣紛呈,常有變化,但有一個基點,即是簡練。幾根線條和組合造型,給人以靜而美,簡而穩,疏朗而空靈的藝術效果。
4、雅,即是風格清新,素雅端莊。雅,是一種文化,一種美的境界。明代文士崇尚「雅」,官宦富賈也附庸「雅」,工匠們也迎合文人們的雅趣,所以形成了明式傢具「雅」的品性。雅在傢具上的體現,即是造型上的簡練,裝飾上的樸素,色澤上的清新自然,而無矯揉造作之弊。
二、清代傢具特點:
1、前清時期,造型上不似中期那麼渾厚、凝重,裝飾上不似中期那麼繁縟富麗,用材也不似中期那麼寬綽,這時期還是處於對前代的繼承期。
2、造型上渾厚、莊重。
突出為用料寬綽,尺寸加大,體態豐碩。清代的太師椅最能體現清式風格特點,它座面加大,後背飽滿,腿子粗壯。整體造型像寶座一樣的雄偉、莊重。其它如桌、案、凳等傢具,也可看出這些特點。
3、裝飾上求多、求滿、富貴、華麗。
多種材料並用,多種工藝結合。雕、嵌、描金兼取並用,常見通體裝飾,達到空前的富麗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