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臨洮傢具安裝的電話
沒有專門安裝傢具的,一般都是購買傢具時,人家負責給您安裝好,如果你是在網上內購買的,那就按照說明,一步容一步的安裝就行,我家的書架就是直接按照說明安裝的。沒有什麼技術難度。
傢具廠商都有專門的安裝服務,另外他們也提供對外安裝業務。
安裝傢具的師傅應該沒有專業的,哪些木工應該就可以,如果是網上買的傢具,其實可以自己組裝的,很簡單的,自己嘗試一下吧,不行再找其它人來做吧!
❷ 甘肅省臨洮在哪
臨洮歷史悠久,是文化大縣。自距今五千年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開始,勞動人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族特色的文化。
被譽為人類文明曙光的馬家窯彩陶文化,是古文化遺存中最燦爛的代表,是仰韶文化發展的另一個高峰。1988年馬家窯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家窯遺址的保護方案已通過評估,可望在2004年開工建設。另有辛店文化、寺窪文化等28處比較完整的文化類型。
秦長城首起臨洮縣城北三十里的洮河岸邊,穿越縣境九十餘華里,蜿蜒曲折,雄偉壯麗。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縣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
東二十鋪漢墓群,位於東峪溝南岸,為漢代墓葬遺址。
東山上有姜維墩,超然書院。城內南大街有哥舒翰紀功碑。
二、臨洮文化的特質
臨洮,為河隴漢羌氐文化交融之地,自漢代開始的絲綢之路,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曾是使節往還,僧侶絡繹,商隊逶迤的富庶繁華之地。內地文化與邊疆文化,中西文化在這里匯集、交流碰撞,提升了臨洮文化的品位,並以發展創新的大氣魄給黃河文化注入活力。臨洮文化的實質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敢為人先、豪邁大度,自強不息。
明朝楊椒山的對聯,清朝吳鎮的詩,唐璉的書畫,李景豫的書法,李道真的戲曲創作都著名於隴上。
三、文化機構
1949年成立文教科,1954年,專設文化科。1957年文教合並,1983年,成立文化廣播局,1989年成立文化局,現有局長1人,副局長2人,下設辦公室,群眾文化股、市場管理股,文化稽查隊,工作人員8人,共11人。
1949年,成立人民文化教育館,1957年,增設縣博物館,圖書館1958年文化館、博物館合並為文化站。1980—1985年,三館相繼恢復分設。文化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7人。圖書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10人。圖書館藏書已接近12萬冊,博物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6人,2004年7月博物館投資90萬元,從嶽麓山遷至隍廟中院。
2000年成立縣文聯,掛靠文化局。設專職秘書長1人。現有文聯主席、副主席各1人。首屆主席張祖印,現任主席燕嘉琪。秘書長喬舉平。
2001年成立縣文化中心。編制15人,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2002年成立縣畫院,編制2人。設院長、副院長各1人。聘請畫師15人。
2004年,鄉鎮撤並後,有18個文化站,專職文化專干30人。聘請農民文化專干2人。
四、群眾文化生活
臨洮群眾文化生活,歷來以節日最為活躍。「春節」、「五一」,均按各地不同情況,開展各類文體活動。主要有社火、舞龍、獅子、旱船、高蹺、推車、花藍、秧歌、高月燈、腰鼓、太平鼓、唱戲等活動。
1956年,舉行了全縣第一次戲曲觀摩大會。每年五一節,在物資交流大會期間,舉行群眾性文藝演出活動。2003年舉辦了全縣社火調演。2004年「五一」節期間,舉辦了第一屆「洮陽之春」文化藝術節。上營鄉每年舉辦文化節,衙下鎮油磨灘的花兒會已連辦5屆。初步形成花兒演唱基地。
群眾文藝演唱活動起步很早。1924年王竹庵創辦臨洮圖書館,並在館內設演廳,舉辦秦腔演唱。新中國成立初期,群眾文藝演唱十分活躍。主要形式有表演唱,快板、民歌。1958年,臨洮縣被省上命名為甘肅第一個「文化縣」,群眾性的作詩,畫畫,唱歌掀起一個高潮。王瑞昌創作的眉戶劇《把豬買給國家》參加省文藝會演,獲一等獎。1957—1981年,編印《臨洮文藝》八期。2001—2003年,編輯出版《洮河》雜志1—3期,發表作品600多篇。產生很大影響。2003年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作品三十多篇。吳連芳的長篇小說《三生石》,曹敦的散文集《隴中風情》、趙舉民的小說集《尋找一條河的源頭》,王開元的詩集《聲音》、厲凱騰的詩集《燈下集》都是近年來取得的成果。另外王子建、喬舉平、田生成的散文,李鴻武、趙懷俠,趙銳的小說都具有較高成就。農民作者曹永福在劇本創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詩詞協會辦的《臨洮詩詞》已出了21期。業務藝術團體有:老年書畫協會、馬家窯文化研究會、臨洮詩詞學會、銀河藝術團、春暉藝術團。一中、二中、三中、都有自己的小刊物,廣場文化方興未艾。
五、書畫
臨洮素以油漆傢具著稱於隴上。民間女藝人精於花樣刺綉,剪紙窗花,風格獨特,鄉土氣息濃厚。峽口王壽英的剪紙作品,有7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寺廟建築雕梁畫棟,極為盛行。早在1926年,張教三就舉辦書畫展。繪畫方面的代表有張教三、陳紹伯、周劍名;書法有蔣紹伯、張崇昭。另有張月秋、牟月秋、王宇之、王熙之、王威楊等。
進入本世紀以來,書畫活動十分活躍,作品不斷升位,形成不同的風格流派。2000年,臨洮書畫作品到蘇杭展出,2002年到天津展出,並在蘭州舉辦高規格的展覽。目前,活躍於省內外的書畫家有:何裕(書法)、康莊(書法)張壁原(國畫竹、梅)、肖克儉(工筆花鳥)、高舉明(書畫)孫維天(繪畫)、潘瑞(山水畫)、楊繼周(書法)、慶忠(油畫)、樊壽(書法)張應欣(花鳥畫)、潘養之(書法)苟惠迪(書法)、樊壽(工筆花鳥畫)、張亞平(工筆畫)。還有一些極有實力的書畫作者:張祖印、趙春瑞、高念曾、楊志、肖長林、趙為民、張宏林、蘇建軍等。
六、戲曲
清同治年間,李道真的戲曲創作就很有名。1926年,成立民眾教育館,設民眾俱樂部一處,供愛好者清唱。光緒末年,成立「福盛社」秦劇團,在春節及山會、廟會演出。每逢節日,群眾有搭台唱戲的習慣,劇種有秦腔、眉戶、小曲等,尤以秦腔為廣。1961原屬民樂劇團與定西秦劇團合並,改臨洮秦劇團。目前,臨洮秦劇團有36人,團長馬維真、副團長張永忠。
在農村,以戲曲愛好者為主,組成許多業余劇團。有玉井王壽班業余劇團,改河張永順業余劇團,站灘皮影戲等。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贏得廣大群眾贊譽的民間藝人有:張永順、石吉泰、陳志三、陳琪、王瑞昌等。
目前,臨洮秦劇團藝術較高的演員有:王昭安、劉世有、王佐育、竇小強、孫慶霞、王德敏。
七、音樂和花兒
民間音樂,以民歌、花兒、勞動號子和民間樂曲為主。民間有小曲、小調、勞動號子、社火、秧歌、酒麴。根據不同樂器,三弦琴、板胡、嗩吶、簫、笛等、都有不同的曲調。在全縣范圍內,流行一些秧歌小調,如劃旱船、踩高蹺、上滿場、進庄歌等。其內容是歌頌吉祥,五穀豐登。1981年編印了《臨洮民 歌》。舞蹈,多數是集體舞蹈,隨從社火表演。道具有扇、花、綢帶等,以鑼鼓擊拍伴奏,動作粗獷優美,陣勢龐大,氣氛熱烈。
花兒是臨洮民間的奇葩,群眾基礎十分廣泛,全縣有花兒會場24處。紫松山,鴉溝、油磨灘、郭家泉的花兒最為有名。所唱花兒,一般為蓮花山令,兼有臨夏花兒。蓮花山花兒格律獨特自由,詩意濃郁,高亢奔放。有散花和整花之分。花兒歌手丁如蘭,曾在人民大會堂進行演唱。男歌手靳尚明曾出席全國業余創作積極分子會議。趙惠琴於1985年7月參加了省文聯舉辦的「金城花兒演唱會」受到獎勵。縣文化館在花兒的收集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花兒選集》等四個集子。馬文惠在花兒收集、研究、創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200年5月臨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2年成立了花兒研究會,推動了花兒藝術的發展。花兒作為民間藝術的重要一支,它的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現代音樂,演唱以流行歌曲為主,於平創作了《西部的太陽》歌詞集,王守廷譜曲30多首。演唱成就突出的有燕嘉琪、張亞平、雷娟、雍亞麗、羅曉軍等舞蹈方面有鄭華等。
攝影方面有趙忠、李效民。洮硯、彩陶、奇石收藏經營代表有:王志安、王芬蘭、李克勤、張春瑞。
❸ 甘肅省臨洮有什麼生意可做
臨洮縣經濟什麼的很不錯,可以嘗試的產品很多,商機也很多的,建議選擇適合臨洮縣回發展的項目,先看看現在答當地哪些行業的競爭大,哪些行業比較熱門,在熱門的行業去找一個冷門的項目也不錯,建議去找那種投入小,市場接受度又比較高的項目來做,因為那種項目往往是比較容易賺到錢一些的。
❹ 臨洮誰有傢具安裝師傅的電話
現在很少有留電話的吧,都是網上直接找師傅了,傢具安裝的話,這類師傅就很多啊,萬師傅就是,類似的也非常多,搜一下就都出來了
❺ 甘肅臨洮花卉市場
甘肅臨洮芝櫻花圃 地址:甘肅省臨洮縣八里鋪鎮孫家大庄村臨洮栽植牡丹、芍葯、菊花、大麗花等花卉的歷史十分悠久。尤其是牡丹種植已有千年歷史,達到1000多個品種。「洮陽紅」已遠嫁「牡丹王國」——洛陽。紫斑牡丹是全國獨有的品種,享譽國內外。
臨洮紫斑牡丹品種繁多,花朵肥碩,花姿端麗,花形瑰艷,味香濃郁,植株高大,適應性強,是馬銜山野生牡丹衍化而來的品種。其花瓣全都有明顯的大塊黑紫紅斑或棕褐斑。大部分牡丹品種花心呈黃色或白色,部分花心為紫紅色。臨洮紫斑牡丹是祖國百花園中一枝光彩照人的奇葩異卉,久負盛名。馬家窯彩陶中就有野生紫斑牡丹的圖案,說明幾千年以前當地人就已喜歡它了。
臨洮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適中,土質肥沃,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為紫斑牡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據考證,早在春秋時期,這里就以牡丹為交流感情的媒介。在大約2000年間的東漢,生息在洮河之濱的先民就已掌握了牡丹的葯用價值,用其治療「血瘀病」。在隋唐,牡丹廣泛引為葯用。唐代時,觀賞、栽植牡丹在臨洮已很興盛。《狄道志》中有將牡丹列為狄道花卉之首的記載。明、清至民國,臨洮成為牡丹的栽植盛地,已有「紫斑牡丹出臨洮」的佳話。清末編《甘肅新通志》記載:「牡丹在甘肅各州府都有,惟蘭州、臨洮為較盛。」清人吳鎮寫下了許多歌詠臨洮牡丹的佳句,如「牡丹真富貴,狄道堪稱雄」,「我憶臨洮好,春光滿十分。牡丹開盈尺,鸚鵡過成群」,「傾城花向馬嵬殘,無限春風解恨難。惟有香囊消不得,又含鈴雨掛雕欄」等。
臨洮紫斑牡丹素以花大、型美、色艷、香濃、品種繁多著稱。目前已有200多個品種,其中珍貴品種80多種,可分「三類、六型、八大色」。「三類」是指花瓣單瓣、半重瓣、重瓣類。「六型」是指花朵形狀,分荷花型、玟瑰型、葵花型、皇冠型、綉球型和樓子型。「八大色」是指紅、黃、黑、白、紫、綠、粉、雪青等。
臨洮紫斑牡丹的栽培已形成了一定規模,新興花卉公司、美蘭花卉公司已大面積栽植,從南屏山下到洮水之濱,從秦長城坡下到馬銜山麓,到處可以看到紫斑牡丹的芳蹤。「萬金富貴」、「酒醉楊妃」、「臨洮瑪瑙盤」、「煙火紫珠盤」,千姿百態的花朵,盡呈風流。臨洮紫斑牡丹除栽培「佛頭青」、「黑天鵝」、「醉仙桃」等名貴老品種外,還培育了珍稀新品種。如今臨洮花農依靠科技,培育出了在隆冬催花開放的反季節牡丹,為紫斑牡丹的栽培探索出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近年來,臨洮除了擴大紫斑牡丹的種植栽培,還開始大面積種植唐菖蒲、大麗花、鬱金香、百合花等名貴球根花卉。縣內的花卉生產從種植、包裝、銷售已逐步形成了一條龍體系。新興、美蘭等花卉公司種植培育的各類鮮切花通過中川機場,空運到國內20多個省、市及港澳地區,產品供不應求。臨洮還引進和推廣國內外優良花卉品種和新設備、新技術,促進了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
以臨洮大麗花為主的花卉品種在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榮獲1項大獎、48項單項獎,為甘肅人民贏得了榮譽。外地客商稱贊「臨洮大麗花甲天下」。臨洮還被確定為全國花卉種球繁育基地縣,成為全國著名的花卉之鄉,有了「隴上花園」的美稱。<BR>如今的洮陽大地,沃野千里,奼紫嫣紅,到處彌漫著花香,涌動著滾滾春潮。
❻ 臨洮鮮花盆景批發市場在哪裡
盛世鑫毅 植物園中,盆栽綠植盆景假山,十分不錯。
❼ 臨洮傢具安裝師傅的電話
沒有專門安裝傢具的,一般都是購買傢具時,人家負責給您安裝好,如果你是在專網上購買的,那就按照說明,一步屬一步的安裝就行,我家的書架就是直接按照說明安裝的。沒有什麼技術難度。
傢具廠商都有專門的安裝服務,另外他們也提供對外安裝業務。
安裝傢具的師傅應該沒有專業的,哪些木工應該就可以,如果是網上買的傢具,其實可以自己組裝的,很簡單的,自己嘗試一下吧,不行再找其它人來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