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茶和酒應該倒幾分滿才合適
習俗講「茶七、飯八、酒滿盅。」
意思是:倒茶倒七成;盛飯回盛八成;酒倒十成滿.
因此酒要倒滿答,茶倒七分滿。
B. 為什麼倒茶水不宜過滿,標准量是多少
因為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茶倒到七分滿的程度剛好。
倒茶學問既適用於客戶來公司拜訪,同樣也適用於商務餐桌。
一、首先,茶具要清潔。客人進屋後,先讓坐,後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凈,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
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如果不管茶具干凈不幹凈,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現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給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熱燙手,讓客人一時無法端杯喝茶。
二、其次,茶水要適量。先說茶葉,一般要適當。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沖出的茶沒啥味道。
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沖好。再說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
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三、再次,端茶要得法。按照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只要兩手不殘廢,都是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但是,現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這個規矩,用一隻手把茶遞給客人了事。雙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沒有杯耳的茶杯倒滿茶之後周身滾燙,雙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就往客人面前送。這種端茶方法雖然可以防止燙傷事故發生,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衛生。
四、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戶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做。你可以示意服務生來添茶,或讓服務生把茶壺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親自來添則更好,這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的時候最好的掩飾辦法。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上司和客戶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2)給客人倒茶幾分滿擴展閱讀:
如果用茶壺沏茶續水,必須側一下身,把壺拿起來,一隻手拿壺,另一隻手扶著壺蓋慢慢地續。續水後把茶壺放到桌子上,切忌壺嘴不要對著客人,
倒茶的時候,壺嘴兒也不能對著人,更不能不用茶壺而用水壺或暖瓶直接倒,這是對客人不友好,看不起客人的表示。當著人的面兒切忌不要往地上潑茶水,往地上潑茶水等於轟客人走。這比罵客人還讓客人難堪。
為來賓續水讓茶一定要講主隨客便,不要再三再四地以斟茶續水搪塞客人,而始終一言不發。中國人待客有「上茶不過三杯」一說。第一杯叫作敬客茶,第二杯叫作續水茶。第三杯則叫作送客茶。如果一再勸人用茶,而無話可講,則往往意味著提醒來賓「應該打道回府了」。
如果客人沒有喝茶,這時候主人千萬不能問:「您怎麼不喝啊?」或「給您的茶杯添點水吧?」這樣問實際上也就意味著跟客人待得不耐煩了,讓客人趕緊走人,跟「端茶送客」的意思差不多。
C. 喝茶時有講究,倒茶又倒7分滿,到底是為什麼
我相信喝過茶的人應該都知道,其實喝茶是十分有講究的,並不是隨隨便便的,在喝茶的時候,人們倒茶只倒7分滿,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來和大家探究一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如果我們把茶倒得太滿的話,讓人喝下一大杯,就失去了品茶的樂趣,喝茶就是要慢慢的品味。不然我們喝什麼茶,直接喝白開水就好了。
上面說到的幾個原因就是,倒茶為什麼要7分滿的原因了,如果我之前不知道道橋要這么講究的話,看了這篇文章,你一定有所了解。希望你們下去倒茶的時候,不要倒的太滿,7分滿就可以了。
D. 倒茶為何只需七分滿
"七分茶、八分酒"是廈門民間的一句俗語,謂斟酒斟茶不可斟滿,讓客人不好端,溢出了酒水茶水版,不但浪費權,也總會燙著客人的手或撤潑到衣服上,令人尷尬 。因此,斟酒斟茶以七八分為宜,太多或太少都會被認為不識禮數。
用茶壺斟茶時,應該以右手握壺把,左手扶壺蓋。在客人面前斟茶時,應該遵循先長後幼,先客後主的服務順序。斟完一輪茶後,茶壺應該放在餐台上,壺嘴不可對著客人。茶水斟倒以七八分滿為宜。俗話說:「茶滿欺客」,如果茶水斟滿一是會使客人感到心中不悅,二是杯滿水燙不易端杯飲用。
吃飯=看菜下飯,筷子不能在盤子里亂翻,不能反復夾菜,不能到處亂夾(只能在自己的方向夾)不能站起來夾(如果桌子太大,你只能放棄遠處,你特別喜歡的菜餚),嘴巴不能發出任何誇張的響聲。
喝酒=量力而行
倒酒,斟茶=所謂茶7飯8酒11。斟茶7分滿,盛飯8分滿,倒酒能倒多滿就倒多滿。
地區不同,風俗不同,講究不同,習慣不同。但是,紅酒只能倒三分之一,這是國際慣例。
E. 為什麼給客人倒茶水不能倒滿
倒滿是對客人的不尊敬
在中華民族傳統待客禮儀中,有「茶七滿八」之說,即倒酒倒滿,端給客人是敬意(在古時候,很多人擔心對方,通過在酒中下毒,來禍害自己性命。但酒倒滿後,大家碰杯時,相互摻入對方的酒,以展示酒中無毒,表示彼此友好);反之,倒茶倒滿則是欺負人。
(5)給客人倒茶幾分滿擴展閱讀:
除卻有關於倒茶的禮儀,倒茶湯過滿,還會影響品茶的方方面面。倒茶過程中,倒得不夠均勻,容易導致前面部分的茶湯過多,而後幾杯基本沒茶可倒。有茶湯的人,喝是不喝,勢必形成一種尷尬的局面。及其,品茶需要聞香、慢飲。茶湯倒得太滿,不方便觀察茶湯湯色,品茶時香氣容易散去,而且過滿不便品飲。
F. 倒茶,為什麼要倒七分滿
在中國傳統的飲食習俗中,有很多的禁忌,如「飯要少吃,酒要少飲」「莫吃卯時酒,昏昏醉到酉」「不貪意外財等,這都是提醒人們飲酒時的注意事項。「酒要滿,茶要淺」則是有關斟酒倒茶的禮儀要求,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酒要滿,茶要淺的習俗禮儀呢?
倒酒要滿是古時候的規矩,因為在古時候很多人通過酒中下毒來取他人性命,如果是滿酒大家在碰杯的時候就可以相互之間摻入些對方的酒,以示酒中無毒表示友好,但如果不是滿杯在碰杯的時候酒是不會溢出的,這個規矩一直延用至今。
「酒要滿」是指在宴席上,主人為客人斟酒時,倒至滿溢,以顯示待客的誠摯。很多地方還有頭三杯全滿全乾,不醉不歸的習俗。在宴席上,酒一定要倒滿,否則主人會被認為待客不周。
「茶要淺」是相對於「酒要滿」而言的。其實淺與滿是相對的,而且這個淺也有一定的分寸,例如在民間有「茶要七分滿」或「倒茶只倒七分滿,流得三分是人情」的說法,這種「七分滿」的淺茶同樣是向對方表示尊敬之意,與「酒要滿」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古人以為茶斟得太滿是對客人的不敬,類同讓客人牛飲,有罵人之嫌。
從情理上而言,「茶要淺」的禮儀可能是出於以下兩種情況考慮:茶倒得少了,顯示不出主人足夠的誠意;倒得滿了就容易溢出來,客人喝茶不便,主人也尷尬,這是最大的失敬。
所以,按照中國傳統的中庸觀念,中中為正,中上為善,人們就以不太偏也不太倚的七分為斟茶標准。當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用茶盤端出的茶色要均勻,並要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如有茶點心,應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上茶時應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並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 當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禮還禮,雙手接過,點頭致謝。品茶時,講究小口品飲,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於意會而不可言傳。另外,可適當稱贊主人茶好。壺中茶葉可反復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飲盡,主人可為其續茶,客人散去後,方可收茶。
再者,喝茶本是閑暇之時的習慣,不需要烘托什麼熱鬧氣氛,與酒席相比,它更傾向於清靜悠閑。淺茶則正好適應這種慢節奏,似乎有細水長流、來日方長之意,而茶道講究廉、美、和、敬。與酒道的敬、歡、宜相得益彰。七分滿的「淺」茶習俗與此互為表裡,顯示了我國茶文化崇尚淡雅的鮮明特色。
G. 為什麼給客人第一次倒茶只可以倒半杯
七分茶、八分酒"是廈門民間的一句俗語,謂斟酒斟茶不可斟滿,讓客人不好端,溢出了版酒水茶水,不但浪權費,也總會燙著客人的手或撤潑到衣服上,令人尷尬 。因此,斟酒斟茶以七八分為宜,太多或太少都會被認為不識禮數。
用茶壺斟茶時,應該以右手握壺把,左手扶壺蓋。在客人面前斟茶時,應該遵循先長後幼,先客後主的服務順序。斟完一輪茶後,茶壺應該放在餐台上,壺嘴不可對著客人。茶水斟倒以七八分滿為宜。俗話說:「茶滿欺客」,如果茶水斟滿一是會使客人感到心中不悅,二是杯滿水燙不易端杯飲用。
吃飯=看菜下飯,筷子不能在盤子里亂翻,不能反復夾菜,不能到處亂夾(只能在自己的方向夾)不能站起來夾(如果桌子太大,你只能放棄遠處,你特別喜歡的菜餚),嘴巴不能發出任何誇張的響聲。
喝酒=量力而行
倒酒,斟茶=所謂茶7飯8酒11。斟茶7分滿,盛飯8分滿,倒酒能倒多滿就倒多滿。
地區不同,風俗不同,講究不同,習慣不同。但是,紅酒只能倒三分之一,這是國際慣例。
H. 在中國茶文化中,一般給客人倒茶,以倒多少為最佳
一般為八分滿,同時需要注意茶杯要放在客人右手邊,倒茶時手要穩,注意力集中!
I. 餐廳的酒水茶水應該倒幾分滿
餐廳的酒水茶水應該:倒茶七分滿,酒倒八分滿,俗語言:茶七酒八。
還有一句俗語: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意思是酒倒的越滿越是尊敬人,茶如果倒滿了,就失禮了。
還有一句叫:茶淺酒滿。所以,基本上,倒茶七分滿,倒酒八分九分十分滿都是敬人的。
酒頭茶尾,先倒酒,後倒茶,酒滿茶半。倒酒就要倒滿,倒茶就倒一半就可以了。這樣是尊重人的意思。別人給自己倒荼時敲幾下桌子就是說謝謝的意思。敲不敲不太講究的,只是看各地方看不看重這規則。
(9)給客人倒茶幾分滿擴展閱讀: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有著悠久的種茶歷史,嚴格的敬茶禮節,奇特的飲茶風俗。中國飲茶,從神農時代開始,少說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禮有緣,古已有之。
客來敬茶,這是中國漢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與禮節。直到現在,賓客至家,總要沏上一杯香茗。喜慶活動,也喜用茶點招待。開個茶話會,既簡便經濟,又典雅莊重。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中國漢族同胞還有種種以茶代禮的風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並配以各色細果,饋送親友毗鄰,叫做七家茶。這種風俗,就是在茶杯內放兩個青果即橄欖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