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傢具大全 » 石雕整體茶幾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石雕整體茶幾

發布時間: 2021-02-23 20:14:32

Ⅰ 選購端硯石雕茶盤要注意什麼

一、整體有神韻,能有吸引人的感覺,材質必須天然,色彩選擇純色,如:內純黑色、淺綠色容等,其主體不得含有人工加色。
二、規格是方可、是圓也好,但要規范,才能顯出端莊、穩重。
三、雕刻內容表達要含蓄深刻,易懂並且要有聯想空間。
四、新穎雅觀、簡潔衛生。五:易收藏、邊角不傷人。
天然的材質是經過成千上萬年的熏陶,其色彩、質量是人工合成無法替代的。不論哪一件作品,沒有其自身的特性而吸引你,就算擁有也是枉然。選擇石雕茶盤純色,才能讓人心曠神怡,心情舒暢。因為混色色彩很難達到理想中的協調色,混色容易刺激視覺神經而引起眼睛疲勞,甚至能使人心情煩躁而不安。選擇石雕茶盤整體外輪廓講求規范,這樣才能顯出端莊、穩重,規矩出方圓就是這個緣故。選擇石茶盤圖紋創意表達內容必須含蓄深刻,通俗易懂。庸俗低調可看出人性的低素質,缺欠文化底蘊的弱點。選擇石雕茶盤的新穎、簡潔是因為社會的進步,新穎的設計、好的創意才能跟隨著社會同步發展,品茗是涉及端硯的文化價值

Ⅱ 石雕的茶幾噴什麼漆

掘優水性透明清漆

Ⅲ 中國四大石雕之鄉在哪裡

1、嘉祥位於山東省濟寧市西部的嘉祥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相傳春秋時期魯哀公西取狩獵,獲一麒麟,此地取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名「嘉祥」之名。嘉祥是中國古代「四大聖賢」之一曾子故里,嘉祥所擁有的國家級一級文物保護單位武氏墓群石刻。

2、溫嶺是我國四大石雕之鄉之一,石雕的文化和歷史源遠流長。最早起步於宋代,至明代嘉靖年間,石雕工藝已盛極一時。台州民間曾流傳「黃岩蜜橘雁盪松,太平石工天台鍾」的民謠。從業的石雕藝人近2000人,其中高龍石雕藝人佔80%。石雕行業的興起,已成為溫嶺市經濟發展又一個新的增長點。

3、青田石雕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這已被1989年冬江西新干縣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證。自十九世紀以來,青田石雕多次在國際博覽會上得金獎、銀獎,贏得極高的聲譽,新中國成立後,又多次被黨和國家入選作國禮贈送外國元首。

4、河北省曲陽縣4公里長的雕刻路上,兩邊或蹲或卧的石獅、鬃毛飄逸的石馬、神態安逸的長頸鹿等數百萬件和類動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彷彿走進了「野生動物園」;漫步在雕刻展銷廣場上,近10萬件石雕、玉雕、風景石、石材等雕刻產品琳琅滿目,又彷彿置身於「玉林石海」中。

(3)石雕整體茶幾擴展閱讀: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審美觀點的不斷改變,石雕製品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其數量龐大,類別繁多,是天然石材製品中種類最多的一種,也是異型石材製品中的一個大類。其加工的技藝要求和難度遠高於其它類型的石材製品,它是藝術思維創作的完美結合和體現。

目前,成批量加工的石雕就有百餘種,既有須用起重設備安裝的整體或組合式巨型雕刻件,也有可置於掌心、浮於水面、掛於脖子或戴在手腕的不巧欣賞品和裝飾品。

Ⅳ 請行家幫忙給看一下這是古田石雕嗎刻的是什麼內容有無收藏價值

感覺不對,就是真的,價值也不會太高,有殘,有裂,裂還不少 整體色澤不勻我

Ⅳ 石雕工藝的具體流程

石雕工藝的具體流程如下:
1、相石
對石材大小、質地、色彩、形狀、品種進行判斷,分析其價值及設計趨向。
2、設計
根據石材大小、質地、色彩、形狀、品種等具體情況,因材施用,進行設計。
3、出胚
根據設計進行大的粗雕,雕制過程中進一步把握石材的質地、色彩、裂紋等,及時調整、修正設計方案。
4、細雕
在粗雕的基礎進行總體雕刻的深入,使作品基本成型。
5、精雕
雕刻作品的細部,使作品潤色出彩。
6、拋光
使作品顯示出石材的特徵,烘托作品的價值。
7、配座
根據作品,配備相適宜的底座,完整作品。

石雕,指用各種可雕、可刻的石頭,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藉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
常用的石材有花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質量堅硬耐風化,是大型紀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
在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舊、新石器時代,石器加工是嶺南原始先民謀生的手段。在珠江口的香港、澳門、珠海發現多處岩刻,以復雜的抽象圖案為主,採用鑿刻的技法,尤以珠海南水鎮高欄島岩刻為巨,最大的一幅高3米、長5米,明文鑿刻,線條清晰,從復雜的線條中還可辨認出人物和船刻。

石雕它講究造型逼真,手法圓潤細膩,紋式流暢灑脫。它的傳統技藝始於漢,成熟於魏晉,在唐朝流行開來。
主要有園林雕塑、建築雕塑、雕像、石雕工藝品幾大類,產品有上百個品種:大理石壁爐架、人物雕塑、浮雕、抽象雕塑、噴泉、花盆、羅馬柱、欄桿、涼亭、胸像、門套、石凳、浴盆、動物雕刻、墓碑、仿古雕塑等。石刻源遠流長,它講究造型逼真,手法圓潤細膩,紋式流暢灑脫。雕刻產品主要以人物、動物、壁爐、花盆、欄板、噴泉、浮雕、龍亭龍柱、瓊樓玉閣、飛禽走獸、各種精品雕刻等等。既富古老藝術的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現代藝術風格,在海內外享有「巧奪天工」「石破天驚」之盛譽。

中國石雕、石刻與石制工藝品數量龐大,類別繁多。可按應用與製作方法不同大致分類。石雕、石刻製品按製作的工藝方法不同,一般分成圓雕、浮雕、沉雕、壁雕、鏤空雕(透雕)、線雕、影雕、微雕和陰刻、陽刻等幾大類別,各有特點、並獨具風格。

Ⅵ 如何鑒定石雕的真假及好壞

一、從石雕佛像的材質上鑒定

石料是不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就少一些,也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限制石材的開采。政府管控愈加嚴厲,就會增加市場的緊張氛圍,從而抬高石材的價格,現在的芝麻黑石料價格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石材的價格攀升後,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獲取訂單,也會有一些廠家選用一些低劣的石材,以次充好。因此有一雙慧眼是很重要的。要准確無誤地區分出材質的優劣,首先是觀察。

優質的花崗岩石料,其一般質地堅硬細密,質感很好,採用這種石料雕刻成的佛像能夠有效的利用本身材質的特殊性而向外展示出雕像的韻味,能夠保存的年限也比較長。

二、從石雕佛像的雕刻刀法上鑒定

古代石雕刀法簡練,技術純熟,線條流暢,而復仿製品的作者由於不熟悉原物的時代風格,工藝過程和雕刻方法,因而新作總留有自己的風格痕跡。

三、從石雕佛像的石材密度上鑒定

即使大部分的石雕佛像外觀顏色大致相同,但是也有可能是不同的礦石料。不同種類的石料密度是不一樣的,可以通過滴墨的散開速度和范圍來判斷石料的好壞。

現在市場上有些石料是人工石料,有些是劣質石料,優質的石料滴上墨水後要很久才會散開,散開的范圍也不會很大。而人造石材或者低密度的石料,則快速四散。

(6)石雕整體茶幾擴展閱讀:

1、表面的石雕花紋色調不美觀作為裝飾用石雕。人們主要的還是其加工後表面的裝飾效果。

2、理化性能指標差,用於裝飾的石雕,常常以其裝飾性能(即石雕表面的顏色花紋、光澤度和外觀質量等)來作為選材的要求,但評價石雕質量時,除考慮裝飾性能外,還應考慮其它質量指標,如抗壓強度、抗折強度、耐久性、抗凍性、耐磨性、硬度等。

3、規格尺寸的偏差太大。裝飾用石雕獅子都是被加工成板材使用的。施工時都採用拼鋪(用於地面時)或拼貼(用於牆面時)的方法進行的。為保證裝飾面平整、接縫整齊,國家標准規定了板材的長度、寬度、厚度的偏差以及板材表面平整度、正面與側面角度的極限公差。

4、加工後板材的外觀質量差。天然石雕的表面特色是經過切割、鋸切、研磨、拋光等工序後顯現出來的。在加工過程中會在石雕表面外觀上留下一些缺陷,若這些外觀缺陷超出了國家標准規定的范圍,石雕即為不合格品。

用這些外觀質量差的劣次板材進行飾面石雕裝飾,其整體裝飾效果不會令人滿意的。所以在判定石雕質量時,建議除考慮花紋色澤外石雕,石雕質量該如何辨別還必須檢查其外觀質量。

Ⅶ 買一個石雕茶幾價格多少

石雕茶幾,品種版式比較豐富,真品品相好的市場上一般喊價在1000---100000左右的都有。

Ⅷ 石雕的種類分哪幾種

一、 按用途不同分 1、 觀賞、掛戴和收藏石制工藝飾品石雕。如種玉器飾物,各種觀賞石及擺設件。這類石雕製品體積比較小。 2、 石窟和摩崖石雕。如敦煌石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等。 3、 陵園石雕。如各種陵墓石像、石棺槨、墓葬祭品等。 4、 宮殿、宅第和園林石雕。如北京的故宮、頤和園、河北承德避署山莊內都裝有非常精典的石雕製品。 5、 寺廟神殿、經幢祭壇石雕。如北京雍各宮、山東孔廟中的石柱、石欄和神龕都是石雕製品。 6、 石橋石雕。如河北趙州橋的人物石雕、北京蘆溝橋上的石獅等。 7、 石闕和牌坊石雕。如孔廟石碑坊石雕。 8、 塔建築石雕。如各種石塔。 9、 碑書石雕。如各種紀念碑、陵墓碑等。 10、 人物與動物石雕。如名人雕像、佛像、石獅等。 11、 生活工藝用品石雕。如桌、椅、凳、茶幾、燈具、墨硯等。 12、 現代城市園林與紀念石雕。如大型城市雕塑、園林雕塑和紀念雕塑等。 二、 按雕件形體不同分 1、 立體石雕。包括立體人像、動物雕像、壁爐、雕刻柱頭等。 2、 平面石雕。包括浮雕、鏡框、畫框、透雕窗格、刻字牌匾、石刻畫、影雕和線雕等。 三、 按所用加工工具不同分 1、 手工雕刻品。即用鑿、錘、釺等手工工具雕鑿的製品。 2、 半機械化加工雕刻品。即部分用手工、部分用機械化加工的石雕。 3、 全自動數控機械加工雕刻品。 4、 噴砂雕刻品。使用噴砂雕刻機進行雕刻。噴砂雕刻機是使用空氣機(氣壓5-6kg/平方米)和金剛砂噴射在製品雕刻處進行雕刻。 5、 化學腐蝕雕刻品。即利用化學腐蝕液與石材之間進行的化學反應,達到雕刻石材。有凸雕(浮雕)和凹雕兩種。 四、 按傳統的雕件表面造型方式不同分 1、 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體感的圖像,是半立體型的雕刻品。因圖像浮凸於石面而稱浮雕。根據石面脫石深淺程度的不同分,又分為淺浮雕及高浮雕。淺浮雕是單層次雕像,內容比較單一,沒有鏤空透該。高浮雕是多層次造像,內容都較繁復,多採取透雕手法鏤空,更能引人入勝。浮雕多用於建築物的牆壁裝飾,還有寺廟的龍柱、抱鼓等。北京故宮的御道就是浮雕。 2、 園雕。是單體存在的立體 擬造型藝術品,石料每個面都要求進行加工,工藝以鏤空技法和精細剁斧見長。此類雕件種類很多,多數以單一石塊雕塑,也有由多塊石料組合而成的,近年此類雕體發展了多促微型產品,有的小似果核,有的薄如蟬翼,更是巧奪天工,被稱為"微雕"。此類產品已完全脫離建築實用而成為純工藝品,由於小巧而更便於攜帶,為紀念性珍品,發展前景甚佳。 3、 沉雕。又稱"線雕",即採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藝術品。此類雕法吸收中國畫與意、重疊、線條造型散點透視等傳統筆法,石料經平面加工拋光後,描摹圖案文字,然後依圖刻上線條,以線條粗細深淺程度,利用陰影體現立體感。此類產品多數用於建築物的外壁表面裝飾,有較強的藝術性。 4、 影雕。在早年的"針黑白"工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工藝品。最早的作品是60年代未由惠安 藝人創作的,因作品都以照片依據,故稱"影雕"。這種雕件以玉晶湖青石切鋸成平板作為材料,先把表面磨光,利用其經琢鑿能顯示白點的特性,以尖細的工具琢出大小、深淺、疏密不同的微點,僅分黑白的不同層次,使圖像顯示出來,不但細膩逼真,而且獨具神韻,是石雕向純藝術化的發展,為石雕工藝生產開辟了新的道路。 此外,古往今來的石雕藝匠還創作了一些圓、浮、沉各種手法兼具的雕件。這類雕件都表現出較復雜的內容,因此採取浮中有沉、沉中有浮、圓中有沉浮的綜合手法。 盡管石雕製品種類繁多,其分類方法很多,但其加工工序大致辭相同,一般分:石料選擇 模型製作 坯料成型 製品成型 局部雕刻 拋光、清洗 製品組裝 驗收和包裝。而加工這些石雕製品,其傳統的手工加工技法有以下四種: 1、"捏"。就是打坯樣,也是創作設計過程。有的雕件打坯前先畫草圖,有的先捏泥坯或石膏模型。 2、"鏤"。就是根據線條圖形先挖掉內部無用的石料。 3、"剔"。又稱"摘",就是按圖形剔去外部多餘的石料。 4、"雕"。就是最後進行仔細的琢剁,使雕件成型。 近年來,我國相繼開發出了許多新型多功能的石雕加工機械,對推動我國石雕業的發展,改變傳統手工作業,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擴大出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無統一的石雕產品國家標准,建議完整統一的質量標准體系,為規范和推動雕業的發展再立新功。

Ⅸ 石茶盤那裡好

如何選購石雕茶盤石雕茶盤的製作,是根據石頭的天然特性,設計加工精雕細琢而成。因為石頭具有硬度大,密度強,顏色天然,遇冷遇熱不變形,不開裂、不褪色,磨光後不會吸茶色等優點。所以用石頭雕刻製作而成的石雕茶盤,美觀大方,經濟實用。實乃賦石頭之靈性,兼水土並容,五行相行,讓茶葉回歸自然。用石雕茶具品茶,賞心悅目,修身養性。安溪鐵觀音茶具

目前市場上取材於天然石材的石雕茶盤,形形色色,可謂多姿多彩,由於客戶已接受了它存在的特殊優勢,因此激勵了商家的努力而去開發更多產品。石茶盤,顧名思義,是取材於天然石頭,雕刻一些比較含蓄有意義的題材作為裝飾,附加在有實用功能的茶盤上,而形成一種新的茶具新型產品。一件作品一旦脫離這些主題,註定這件作品就沒有收藏、欣賞、實用價值的存在。

不難看出,石雕茶盤的材質,可分為天然與人工合成兩大類型。規格,可分為規則與不規則。色彩,可分為純色與混色。排水外觀,可分為「隱藏式」與「外露式」。排水方式:可分為儲水式與直排式。雕刻方式:可分為平面寫意雕刻與平面寫真立體雕刻。

石雕茶盤的選購: 一、整體必須有神韻,能有吸引人的感覺,材質必須天然,色彩選擇純色,如:純黑色、淺綠色等,其主體不得含有人工加色。 二、規格是方也可、是圓也好,但要規范,才能顯出端莊、穩重。 三、雕刻內容表達要含蓄深刻,易懂並且要有聯想空間。 四、新穎雅觀、簡潔衛生。五:易收藏、邊角不傷人。

天然的材質是經過成千上萬年的熏陶,其色彩、質量是人工合成無法替代的。不論哪一件作品,沒有其自身的特性而吸引你,就算擁有也是枉然。選擇石雕茶盤純色,才能讓人心曠神怡,心情舒暢。因為混色色彩很難達到理想中的協調色,混色容易刺激視覺神經而引起眼睛疲勞,甚至能使人心情煩躁而不安。選擇石雕茶盤整體外輪廓講求規范,這樣才能顯出端莊、穩重,規矩出方圓就是這個緣故。選擇石茶盤圖紋創意表達內容必須含蓄深刻,通俗易懂。庸俗低調可看出人性的低素質,缺欠文化底蘊的弱點。選擇石雕茶盤的新穎、簡潔是因為社會的進步,新穎的設計、好的創意才能跟隨著社會同步發展,品茗是涉及到高層次的享受與健康,簡潔容易清洗是衛生的保障。關於石雕茶盤的雕刻,留下的邊邊角角必須保證鈍角,盡量避免鏤空,下陷雕刻,鈍角能減少或避免對小孩幼稚的皮膚意外傷害。平面立體雕刻、鏤空、下陷雕刻會增加雕件折斷機率。雕件一旦折斷破相,收藏的信心就已前功盡棄。寫意平面雕刻就是克服石雕茶盤平面立體雕刻這個最大缺陷。

Ⅹ 石雕雕刻工藝以及製作流程

石雕是人類歷史的寶貴遺產,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工藝作品中,石雕擁有獨特的地位。其材質堅久、種類豐富、應用之廣泛、流傳之久遠非一般工藝品所企及。

一、雕刻概念

雕是將所需形象以外的材料去掉,刻是在雕好的形象上刻制細小結構,例如眼睛、須發、花紋、文字等等。

以石頭為材料的雕刻叫做石雕。

二、石雕種類

石雕的種類有很多,從功用上劃分,可以分為觀賞型和實用型兩類。其中,觀賞型石雕主要用於室內裝飾和一些小型的人物、動物、山水擺件。實用型石雕包括建築石雕和宗教用品。這類石雕主要用於皇宮、府邸、民宅、橋梁、佛教造像以及生活用品及文具製作。

建築石雕主要指在各類建築的各個部件、構件上的裝飾性雕刻,是天澤春石雕的主要門類。最常見的有石牌坊、石欄桿、石柱、石獅子等。

石牌坊

作為一種標志性的開敞式建築,牌坊具有記載地名、表彰功德等功能,同時具有很強的裝飾作用。石牌坊的雕刻工藝主要體現在額枋、立柱、加築石部位,有的石牌坊通體布滿精緻的石雕圖案。

石獅子

石獅子是迄今為止人們見得最多的石雕之一,無論宮殿、府邸,還是民居、橋梁,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獅子或端坐或站立或橫卧,無論何種姿態,其威嚴肅穆總能讓人們感到心靈的震撼。

此外,華表、石碑、拴馬樁等等都是裝飾性極強又特色分明的建築石雕,在建築物中發揮著各自的功能。

除了功用上的分類外,石雕也可以從創作技法上來劃分,主要有圓雕、浮雕、線雕和影雕等幾大類。

圓雕

也就是立體雕刻,一般沒有背景,可以從四面八方去欣賞。圓雕形象千差萬別,雕刻手法和程序也各不相同。根據所雕刻形象各部位的比例畫出大體的輪廓,將輪廓線以外的多餘部分鑿去。然後把外形打造出來,將細部線條全部勾畫出來,並將細部雕鑿清楚,再將需要修理的地方修整干凈。 圓雕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天澤春石雕技法。

浮雕

浮雕是介於繪畫與圓雕之間的一種雕刻,也可以說是一種壓縮了的圓雕。一般都以背景為依託,是主題與背景溶為一體的雕刻。雕刻前一般先要將圖案畫出來,然後再在石料上雕刻。

線雕

用鐵筆在石板上畫的工筆畫。線雕是繪畫與雕刻的的結合,它靠光影產生,以光代筆,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給人一種淡雅含蓄的感覺。一般情況下,線雕需要先將圖案畫出來而後再雕刻,但技藝高超的雕刻大師往往不需要畫圖,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雕刻起來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影雕

是用鐵筆在石板上點擊的油畫。影雕是利用鐵筆點擊的密度來確定圖像的明暗。密度越大的地方,光線就越亮,圖像的這一部位也就越突出;密度越小就越和背景顏色接近,所反映的部位也就越平滑。這樣明暗的巧妙結合,從而形成了圖像栩栩如生的立體感。

三、雕刻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的好壞可以說是直接影響雕刻的關鍵問題之一。石雕常見和常用的工具有錘子、鋼釺、刀子、毛筆、墨斗、角尺、砂輪、切割機以及電磨等工具。這些是雕刻師們須臾不可離手的必備工具,是他們創作作品的準星。

四、雕刻題材

當代雕作品姿態萬千,但究其題材不外乎兩大類:

一類是表現吉祥和驅邪納福的圖案、文字和動植物,如天官賜福、龍鳳呈祥、麒麟獻瑞、獅子綉球,單純的獅子,麒麟、鳳凰、象、鹿、仙鶴、十二生肖、石敢當等祥禽瑞獸更為多見。

第二類是表現神話傳說、戲曲故事情節及人物、人們日常生活場景等。人們將自己的理念、企盼、嚮往盡刻其中。

五、雕刻方法

石雕的方法一般可歸納為三種:

第一種是依靠畫稿或不等一模型,完全憑眼力在石頭上雕刻。這種辦法速度快,但不易掌握,能提高雕刻師傅們的技藝水平;

第二種是利用1 比1 模型,用點線器雕刻。這種辦法比較准確,但成本高,速度慢,因有點線器作輔助,雕刻師傅們的眼力得不到鍛煉,進步較慢。

第三種是完全憑頭腦中的「模型」進行雕刻。可分兩類:一類是雕刻對象過於簡單;一類是有高超的造型能力,用不著參照物。

六、雕刻程序

在世代石雕藝人的不斷積累和磨礪中,一套完整創作工具、創作程序和雕刻技法經過完善走向成熟,並被傳承下來。由於石雕用途各異,材料不同,規模不等,因此製作工藝也各不一樣。第二和第三種雕刻辦法很簡單,用不著詳細介紹,單說第一種雕刻辦法。雕刻題材我們選取最具中國傳統特色的石獅子為例,向大家展示一下石雕的精湛工藝。其雕刻工序主要包括選料、勾勒輪廓、減荒、整理造型、精雕細刻和打磨等。

選料

根據石雕的作用、所處的位置和題材,選擇用料是石雕創作的第一步。石雕的材料有很多,主要包括漢白玉、青白石、花崗岩、砂岩、軟玉等。

漢白玉

漢白玉潔白晶瑩,石質柔軟,紋路細致,易於雕刻,多用於宮殿建築的裝飾雕刻。比如北京故宮中大量的影壁、石獅子、石欄桿等就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這些雕刻既莊重典雅,又氣宇軒昂,很有皇家氣派。

青白石

青白石顏色和花紋相差很大,種類豐富,質地細膩,不易被風化,多用於宮殿建築和帶有雕刻的石活。

花崗岩

花崗岩具有質地堅硬不易風化的特點,但由於紋路粗糙,不易雕刻,只適合用來做台基、階條石、地面等。

選料分主動選料和被動選料兩種。主動選料是石材決定題材,就是根據石料的大小、形狀、硬軟、色彩和顆粒的粗細等,因形就勢,決定雕刻什麼題材;被動選料是題材決定石材,就是根據題材的需要選擇石材。

主動選料比較容易,對石料的浪費較小;被動選料很難,因為無論長、寬、厚,多了需要去掉,既浪費石料又浪費功夫,少一點就不能用。

另外有了裂縫不能用,雜色太多不能用,質地太松不能用……為選一塊合意的石料,特別是大塊石料,往往需要幾天、幾月,甚至幾年的時間。

現在我們採取主動選料的方法,選擇一塊漢白玉石料,使用以圓雕為主的雕刻技法來雕刻獅子。接下來就要勾勒輪廓了。

勾勒輪廓

勾勒輪廓就是在選好的石料上將獅子的大概輪廓畫出來,以便合理利用石料和掌握獅子的形狀。這一步可以說是雕刻獅子的設計藍圖,是雕刻的依據,它關繫到獅子整體造型的成敗。

勾勒輪廓不僅需要雕刻者本人對獅子的形態作出准確的定位,同時也需要有一定的繪畫基礎。

勾勒輪廓前要先對石料進行找方,找方的作用一是把這塊石料可用的部位框出來,並且可用石料的四個角都必須是直角;另一方面可以根據這塊石料的大小確定獅子的比例,盡量減少石料的浪費。

找方時用墨斗拉出直線,根據獅子各部位的比例,用毛筆蘸上墨汁畫出粗略的輪廓。一般情況下,石雕的獅子比例為底座占石料的三分之一,獅子占石料的三分之二,獅子頭部又占獅身的三分之一,將頭部的准確位置勾畫出來,接著再勾畫出前腿和後腿的位置。這時就可以減荒了。

減荒

獅子的輪廓畫出來後,要將輪廓線以外的多餘部分鑿去,叫做減荒。減荒時採用人工減荒和機械減荒並用的方法,會大大提高雕刻效率。

所謂人工減荒就是完全用錘子和釺子將大塊多餘的部位鑿去,注意,在操作時要使釺子的方向朝外,這樣鑿下來的石塊就不會傷到自己了。另外,操作者的對面也不要站人,否則石塊飛落也會傷及他人。人工減荒也稱粗減荒或一次減荒。

機械減荒是利用切割機來減荒,因為人工減荒不能一次減到位,比如離輪廓線距離較近而面積又較小的荒料,若用釺子來減荒的話,它的受力面是一個點,如果用力過大,一釺子下去,很可能會減多了,而切割機的受力面可以為直線,所以藉助切割機減荒,減去的部位會相對准確一些。切割時,既不能不敢切,也不能把不該切掉的部分切過頭了。要切割的部位面積稍大,或者較深時,可以將准備切割的部位先分切成幾個小塊,然後再各個擊破,這樣反復操作幾次,就達到所要的程度了。用這種方法切割起來會又快又准確。總之,一定要把握好切割的准確深度。直到獅子的整個輪廓線以外的荒料全部減完,減荒才算結束。

整理造型

減荒後,還要對獅子進行造型的整理,也稱打糙,就是將獅子的一些具體細小部位做到准確定位,並將它們粗略地雕刻出來,如獅子的毛發、眼睛、鼻子、嘴、鈴鐺、腿部、爪子、底座等部位的外形輪廓在這一階段就要打出來了。另外將需要挖空的地方勾畫並掏挖出來。這一步在整個獅子的雕刻過程中非常關鍵,稍有不慎就會有將獅子的鼻子、眼睛等雕歪的可能,這就要求雕刻師傅具有高超的開臉技藝。

整理造型時,可使用小型號的切割機來進行。石雕師傅可以運用他們獨特的目測本領和藝術手法來迅速准確造型。至於打糙部位的順序,一般情況下,可以先從獅子的毛發開始造型,然後從上到下,直至腳尖、底座,也可根據每個雕刻師傅的習慣來確定,並不是約定俗成的事情。

精雕細刻

造型整理好後,就要精雕細刻了,這道工序也叫打細,即在打糙的基礎上將細部線條全部勾畫出來,並將細部雕鑿清楚,再用磨頭、刀子等將需要修理的地方修整干凈。比如獅子毛發的發絲,要一根根清晰可辨,並且發絲與發絲之間的間距越密、越均勻,就越能體現毛發的質感和雕刻師傅精湛的技藝。還有獅子的眼睛是否炯炯有神,光芒四射;獅子的鼻子、嘴巴是否威力無比;獅子的爪子是否尖銳鋒利,獅子的腿部肌肉是否雄健有力,都需要在這道工序中仔細刻畫出來。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處就是獅子嘴裡含著的「寶珠」,這個「寶珠」是獅子的靈魂,「寶珠」雕刻的成敗往往是衡量獅子身價的關鍵法碼,也是考驗一位雕刻師傅技藝水平的重要一關。

方法是可以先用空心電鑽將獅子的嘴打通,獅子嘴裡還需含有「寶珠」,要求「寶珠」在獅子的嘴裡既要雕透,使之能來回活動,但又不能掉下來,難度大家可想而知,這就需要注意,既要藝高人膽大,又要步步為營,時刻留有餘地,一旦把「寶珠」雕碎,將會損失慘重。操作時,一定要時時小心,處處謹慎,一邊鑽一邊觀察,憑著雕刻師傅的經驗隨時調整鑽的力度和方向,這樣,即便有一點點鑽偏和鑽過的誤差,也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及時糾正過來,不會影響到雕刻結果。

進行到這里,大家不要以為整個雕刻過程就大功告成了,接著還需對獅子的全身進行打磨。

打磨

打磨也是一道非常耗時的工序,需要操作者有足夠的耐心和認真的態度,以及具備熟練的打磨方法。打磨分兩步,第一步是用砂石打磨,先用粗砂石將獅子較為粗糙的表面打磨一遍,然後再用細砂石打磨一遍;第二步是用砂布打磨,砂布較之於砂輪來講,要細膩得多,在砂輪打好的基礎上,先用粗砂布通體打一遍,然後用細砂布再打一遍。按照這種方法反復打磨,使獅子從頭到腳,每一個細小部位都要打磨到。

打磨時,注意在有稜角的部位不要把稜角打圓了,要巧妙地用力,應有的稜角打掉就會失去立體感。根據需要,一直打磨到亞光或反光為止。

到此,一件完整的漢白玉獅子就雕刻完成了。獅子一般雌雄成對,雄的腳踩綉球,雌的足撫幼獅,您瞧,它們看起來是多麼的庄嚴雄強,威風凜凜!

其實任何一件天澤春石雕作品如同雕刻獅子,它都是融會貫通的。工藝流程雖然不盡相同,但要想雕刻出好的作品,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就要求石雕藝人不僅要具備相當的藝術修養,還要懂得一些基本的美學、數學、力學、光學,文學等,並且還要有耐心細致、一絲不苟的勞動態度和持之以恆、刻苦鑽研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精美絕倫的撼世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