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尋小時候看一個動漫,兩部電視
第一個應該是《貓怪麥克》
第二個《羚羊號歷險記》
第三個《變相怪傑》
『貳』 勃朗寧夫人十四行詩
1、簡介
《雙語譯林:勃朗寧夫人十四行詩》直譯為《葡萄牙人十四行詩集》,因為勃朗寧夫人寫過關於一對葡萄牙愛人的抒情詩,勃朗寧很愛這詩,常把妻子叫做「我的小葡萄牙人」的緣故。是勃朗寧夫人與勃朗寧相愛之後到之結婚之前寫下的。
表達了勃朗寧夫人擁有愛情之後的歡喜、激動、擔心等種種情緒,愛的純粹與熱烈曾經感染了無數讀者。勃朗寧讀過之後,欣喜地稱之為莎士比亞以來最美的十四行詩。
2、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芭蕾特·布朗寧,又稱勃朗寧夫人或白朗寧夫人,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受人尊敬的詩人之一。生於1806年3月6日。15歲時,不幸騎馬跌損了脊椎。從此,下肢癱瘓達24年。
在她39歲那年,結識了小她6歲的詩人羅伯特·勃朗寧,她那充滿著哀怨的生命從此打開了新的一章。她的作品涉及廣泛的議題和思想,對艾米麗·狄金森,艾倫·坡等人都有影響。
(2)艾米麗沙發床擴展閱讀
1、人物介紹
伊麗莎白·芭蕾特·莫爾頓-巴雷特,1806年3月6日出生於英格蘭的達勒姆。她的父親愛德華·莫爾頓-巴雷特,在牙買加的甘蔗種植園取得了相當可觀的財富,於1809年他買下了「希望之果」—在莫爾文丘陵附近500英畝的地產。伊麗莎白享受過擁有特權的童年。
在領地的四周,她圍騎著小馬訪問附近的其他人家,並經常同她的11個兄弟姐妹排演家庭式的舞台劇。盡管她身體比較虛弱,但在1821年前她並沒有什麼健康上的問題,可是當時的庫克醫生卻開葯方用鴉片來醫治她的一種神經系統的失調。
她的母親在她22歲時就去世了,評論家們認為她母親的死對她在今後在寫作《奧羅拉·利》時的失誤,留下了跡象。
伊麗莎白,在小時候就是一個有才能的孩子。她在10歲之前,就已經閱讀了若干莎士比亞的劇本,部分的蒲柏的荷馬史詩譯著,以及《失樂園》和英國、希臘和羅馬歷史的若干篇章。幾乎在每個方面,她都是自學的。
在她十歲的時候,她閱讀了主要的希臘和拉丁作家的作品和但丁的《地獄》——所有的這些作品她都是閱讀原文的。對知識的強烈慾望促使她把希伯來語學習得相當好,以致她可以把從頭到尾讀完《舊約聖經》。
她很欣賞潘恩,伏爾泰,盧梭和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著作和創作題材,這樣就使她在以後自己所寫的信件和詩詞里,表達出對人權的關懷。在她12歲的時候,她已經寫出了由有押韻對句的4本書所組成的「敘事詩」。
芭蕾特後來提到她的第一次文學的嘗試是「重新寫了一遍蒲柏的荷馬,或者說沒有完成。」在芭蕾特20歲出頭的時候,她結交了一位中年的盲人學者——博伊德·休斯圖·亞特。這位中年學者促使芭蕾特重新引起了對學習希臘語的興趣。
在他們兩人的交往過程中,芭蕾特吸收了數量驚人的希臘文學——荷馬、品達羅斯、阿里斯托芬以及其他人的作品。可是過了幾年,芭蕾特對圖亞特的偏愛就減退了。
她對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經典著作和純粹哲學的著迷被一種宗教痴迷所彌補了,這種宗教痴迷,她後來描寫為一種「不是一種溫文有禮的基督的深深勸導,而是宗教狂的愚蠢幻想。」(見「熱情」內涵的衛理公會教義。)
她和她的家人參加了在離家最近的不信奉英國國教的小禮拜堂的祈禱儀式,而巴雷特先生卻積極從事於聖經和傳教士協會的工作。從1822年開始,伊麗莎白·芭蕾特的興趣越來越傾向於古典學派和文學方面。
巴雷特先生在19世紀30年代初所受到的經濟損失,迫使他賣掉了他的庄園「希望之果」,盡管他們的家庭還不算貧窮,可是在1832年到1837年間,他們的家庭遷移了3次,最後於1838年落腳於倫敦的溫坡街的50號.
在1838年,伊麗莎白·芭蕾特所寫的《天使和其他詩歌》第一次披露了以她自己的名字發表的、比較成熟的詩篇。同年,她因健康原因,促使她搬到德文郡海濱的托基。
她由最喜歡的兄弟愛德華所陪同,可是就在那一年愛德華因溺水而死使她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以致有好幾個月只得沮喪地躺在床上。
以後,她的健康就永遠沒有完全恢復過來。當她回到溫坡街的時候,她已經變成一個殘疾者和隱士,在病床上渡過了以後5年中的大多數的時間,她所接觸到的人除了她的近親以外只有一、二個人。 在這些同她接觸的人中,有一個富有和歡樂的藝術朋友,名叫約翰·凱尼恩。
由於伊麗莎白在1844年所寫的詩使她成為英國大陸上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這樣就鼓勵了羅伯特·布朗寧寫信給她,告訴她,他是多麼喜歡她的詩歌。於是約翰·凱尼恩安排羅伯特·布朗寧於1845年5月份去看望她,由此打開了文學史上最享盛名的求愛的一頁。
伊麗莎白·芭蕾特比羅伯特布朗寧年長6歲,而且還是個殘廢,她幾乎不能相信這個精力旺盛和有世俗觀念的羅伯特·布朗寧會真正像他公開所宣稱的那樣地去愛著她,她的這種懷疑在她以後二年中所寫的:《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詩集》中表達了出來。
終於,愛情戰勝了一切,然而羅伯特·布朗寧模仿他心目中的英雄——雪萊迅速而神秘地帶走了他的心上人,他們終於在1846年8月到達了義大利。因為他們都是正派的維多利亞時代的人,所以在他們出走前的一個星期就正式結婚了。
巴雷特先生剝奪了伊麗莎白·芭蕾特的繼承權(他對沒有他的允許而結婚的每個子女都是這樣對待的。他從來沒有允許過)。然而,伊麗莎白·芭蕾特與她的兄弟姐妹不一樣,她繼承了屬於原來就應該屬於她的一些錢,所以羅伯特·布朗寧的一家就比較舒服地生活在義大利。
在1849年,他們有了一個兒子,名叫羅伯特·德曼·巴雷特·布朗寧。在她丈夫的堅持要求下,在她的《詩集》第2版中,加進了她的愛情十四行詩。
這些詩增加了她詩集的名氣,同時也增加了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對他們所最喜愛的女詩人吹毛求疵式的的批評。(在華茲華斯逝世的1850年,她曾經認真地被考慮授予為英國的桂冠詩人,後來這個稱號被丁尼生摘取了)。
她逐漸對義大利的獨立斗爭感興趣,這種思想在《圭迪的窗子》(1851)和《大會前的詩歌》(1860)表現得非常明顯。在1857年,人們看到她的詩歌-小說,《奧羅拉·利》。至今還不清楚伊麗莎白·芭蕾特·布朗寧有著何種類型的病痛,盡管她已經享受到所能設想到的醫療和文學學者。
究竟是為了什麼,不斷地使用鴉片可能使她的身體越來越差;而她的丈夫羅伯特·布朗寧只有依靠把她帶到南方和對他的悉心照顧來延長她的壽命。可是她終於在1861年6月29日死在她丈夫的懷里。
在19世紀的美國和英國的有文化教養的讀者中,還沒有受到的尊敬過比伊麗莎白·芭蕾特·布朗寧更高的女詩人。她的詩對艾蜜莉·狄更生的著作有著巨大的影響,艾蜜莉·狄更生贊揚她是一位有成就的女性。
2、頑強歷程
本是一個殘廢的病人
她本來是一個殘廢的病人,生命,只剩下一長串沒有歡樂的日子;青春,在生與死的邊緣上黯然消逝。如今,在遲暮的歲月里趕上了早年的愛情。然而,她只能流著淚,用無情的沉默來回答一聲聲愛情的呼喚。但是,愛情戰勝了死亡,從死亡的陰影里救出了一個已經放棄了生命的人。
就像神話中的英雄在懸崖邊救出了被供奉給海怪的公主,替公主打開了裹在她周身的鐵鏈;她那不知疲倦的情人也幫著她擺脫了她的驚慌、她的疑慮、她的哀怨,扶著她一步步來到了陽光底下。她動盪不安的感情逐漸變得穩定了;她對於人生開始有了信心,產生了眷戀。
未來的幸福,不再是一團強烈的幻光,叫她不敢逼視,不敢伸出手去碰一下了。她敢於拿愛情來報答愛情了。愛情使她重新站了起來這份愛情使她奇跡般地重新站了起來。在病室中被禁錮了24年之後,她終於可以憑自己的雙腳重新走到陽光下了。
勃朗寧夫婦一起度過了15年幸福的生活,在這15年中,從不知道有一天的分離。1861年6月29日,白朗寧夫人永別了她的Robert。臨終之前,她並沒多大病疼,也沒有預感,只是覺得倦;那是一個晚上,她正和勃朗寧商量消夏的計劃。
她和他談心說笑,用最溫存的話表示她的愛情;後來她感到倦,就偎依在勃朗寧的胸前睡去了。她這樣地睡了幾分鍾,頭突然垂了下來;他以為她是一時昏暈,但是她去了,再不回來了。她在他的懷抱中瞑了目。她的容貌,像少女一般,微笑,快樂,高興。
『叄』 怎麼評價彗星來的那一夜
如何用最低的預算拍出一部硬核科幻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開了一個好頭。
極簡主義的科幻電影
你能想像這樣一部科幻電影嗎?它只有八個演員,沒有群演,拍攝場地從頭到尾都是在一間房子里,沒有特效也沒有後期,但是硬核和燒腦程度堪比《盜夢空間》。
沒錯,這就是《彗星來的那一夜》。
比起電影所展現的科學觀念,這一層哲學思考更引人入勝。
當然,這樣一部小成本的硬核科幻電影,並不代表那個製作投入高的科幻電影一無是處。相反,這恰恰表現了電影這一年輕的藝術形式具有與其他藝術形式同等的多樣性。
『肆』 你喜歡的愛情電影有哪些為什麼
「小愛美麗你不是脆弱的玻璃人幸福全靠自己去爭取假如你錯過機會你那顆心遲早會像我的骨頭那樣又干又枯莫在猶疑了找他去吧」
——雷諾阿《天使愛美麗》
這是一個法國電影,屬於普通人的愛情。
小女孩艾米麗·布蘭在孤單和寂寞中度過了童年。她的母親因意外事故去世,父親也因此患上了自閉症。父親很少和女兒接觸,只是偶爾給艾米麗做醫療檢查。因為艾米麗在檢查時心跳較快,父親斷定她有心臟病,並決定將她留在家裡休養,不能與同齡夥伴一起玩耍。
艾米麗長大後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里做女侍應,光顧這家咖啡館的似乎總是一些孤獨而古怪的人,他們的行為往往乖張怪癖。艾米麗獲得自由後的滿腔熱情還不知向哪裡發泄。
1997年夏天,黛安娜王妃在一場車禍中不幸身亡。艾米麗突然意識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而短暫,她決定去影響身邊的人,給他們帶來歡樂。
艾米麗在浴室的牆壁里發現了一隻錫盒,裡面放著好多男孩子們珍視的寶貝,於是決心尋找「珍寶」的主人,以悄悄地將這份珍藏的記憶歸還給他。同時,她暗中幫助周圍的人,冷酷的雜貨店老闆、備受欺侮的伙計、憂郁陰沉的門衛、對生活失去信心的鄰居。經過努力,她獲得了不小的成功。
她遇上了很難改變成人錄象帶商店店員尼諾。她漸漸發現這個喜歡把時間消耗在性用品商店,有著收集廢棄投幣照相機底架等古怪癖好的羞怯男孩竟然就是她心中的白馬王子——艾米麗一見鍾情的男人,艾米麗無意中在車站撿到他遺留的圖冊而相識,並通過十分詩意的方式將自己介紹給他,影片最後兩人也成為情人在一起。
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我們的內心深處又都是心存善意的。或早或晚,我們都會遇到自己的愛情,不像泰坦尼克號那樣驚心動魄,而是像艾米麗這樣平凡的女孩子遇到獨屬於自己的愛情。
如果,遇到愛情了,請大膽追求,因為也許這一生只有這一次怦然心動,過後,就像湖水再也不起波瀾。
『伍』 越獄第五季大結局是什麼,大結局,人物最終結局
越獄第五季大結局是什麼,大結局,人物最終結局:
本季終:決戰波塞冬
雅各布安排艾米麗戴上假發,坐在沙發中守株待兔。被關在另一個房間的莎拉已經看清楚,雅各布就是個思想偏激的瘋子。雅各布承認為了佔有莎拉,才把邁克爾派去葉門。名義上是解救阿布·拉馬爾,實際是讓邁克爾去送死。莎拉堅信邁克爾會打敗這個瘋子,可她也不想坐以待斃。抱著最後的希望,她將從邁克爾那聽到的事情都說了出來,包括雅各布殺害哈倫副局長,並栽贓邁克爾。在場的梵聽到此言心中一驚,雅各布惱羞成怒,用膠帶封住了莎拉的嘴,這更讓梵起了疑心。
隨後雅各布假裝離開,引邁克爾潛入窺探,艾米麗見邁克爾中計,舉槍對准邁克爾。就在此時,梵擋在艾米麗面前。對於哈倫副局長的死,必須問清楚並將邁克爾交給聯調局處理。艾米麗卻執迷不悟,開槍射殺礙事的梵。邁克爾趁機抱起麥克逃進車庫,讓麥克先去找守在外面的林肯叔叔,他自己則堵住門。艾米麗正待沖進車庫,被掙脫束縛的莎拉從背後打暈。但是從車庫跑出來的邁克爾和莎拉遠遠看見麥克被折返回來的雅各布接上了車,再想追上去,已晚了一步。邁克爾拉著莎拉連忙跑到轉彎處,這才發現林肯中彈倒在車里。幸好傷勢雖重,卻無性命之憂。將林肯送到醫院,在警方趕來調查前,二人匆忙離開。
雅各布將麥克帶到了自己在大學的辦公室,在那裡,梭羅正在抓緊破解邁克爾身上紋身的秘密。為了穩住麥克,雅各布欺騙不知內情的麥克,謊稱莎拉已經死亡。而殺死莎拉的兇手正是被通緝的恐怖份子卡尼爾·烏提斯。看著電腦屏幕上的通緝令,麥克相信了這些謊言。當邁克爾打來電話,要求雅各布交出麥克時,麥克反而對著電話,大聲讓邁克爾滾開。
邁克爾沒想到雅各布會對麥克進行洗腦,用謊言蒙蔽年幼的麥克。他決定反擊,莎拉去醫院確保林肯平安;已從密歇根湖帶回鮮血的茶包哥和維普則去找另一張雅各布還不知道的王牌;邁克爾自己則要前往雅各布的老巢。
這邊邁克爾在安排行動,那邊雅各布也在追蹤邁克爾的手機。梭羅查出邁克爾的手機在郊外,不遠處就是北紐約州動物園。那裡是莎拉最喜歡帶麥克去的地方,雅各布曾多次發現邁克爾躲在暗處看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子。正當雅各布和艾米麗趕到動物園搜索邁克爾蹤跡時,梭羅打來電話,邁克爾手掌上的眼睛紋身已經破解出來了,是拿破崙的名言「永遠不要在敵人犯錯時打斷他們」。雅各布這才意識到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此刻邁克爾正站在雅各布的辦公室門外,紋身的秘密並不在手掌,而是在手背。只見他雙手捂臉,手背上紋的雅各布臉型成功騙過了面部識別系統。邁克爾拿到了伺服器上的硬碟,掌握了21真空組織的全部秘密,但雅各布手裡有麥克,二人似乎都奈何不了對方。於是在電話里,邁克爾和雅各布約定次日下午五時在船塢見面。
而莎拉在醫院里並沒有見到林肯。原來林肯執意出院,來到了盧卡的倉庫。這一次他叫來了真正的緝毒組,為自己報了一箭之仇。雖然沒見到林肯,莎拉卻有意外收獲。幾乎同時被送到醫院的梵就在重症監護室,他躺在病床上,喉嚨被切開插著呼吸機。梵此刻已無法說話,他掙扎著拿起筆寫下了安置麥克的地點。
茶包哥和維普順利的在汽車旅館找到了邁克爾所說的王牌,「藍色夏威夷人」。「夏威夷人」只是綽號,他最擅長的就是重建場景。邁克爾執行任務時,在監獄里認識了他。出於憐憫救他出獄,現在到了他發揮特長的時間。
各人的任務都已完成,在老地方碰頭時,林肯也來了。最後決戰的時刻終於來臨。
次日,邁克爾與雅各布在船塢見面。雅各布有恃無恐,仍拒絕交出麥克。當邁克爾掏出槍後,艾米麗出現,迫使邁克爾將手槍交給了雅各布。哪知維普意外出現,可馬上就被艾米麗射傷並繳械。躲在暗處的茶包哥見兒子受傷,一時緊張沖了出來。遠處傳來警笛聲,雅各布事先通知聯調局,前來抓捕恐怖份子卡尼爾·烏提斯。維普聞言心情激動,上前搶奪艾米麗手中的槍。可他忘了艾米麗手上還有把剛繳獲的手槍,兩聲槍響,維普痛苦的倒在地上。為了不再讓其他人受到傷害,邁克爾答應交出硬碟。見雅各布押著邁克爾去取硬碟,聯調局的應急小隊已經沖進船塢,茶包哥不顧一切的用機械手扭斷艾米麗的脖子,為兒子報仇血恨。
雅各布押著邁克爾走向船塢深處,邁克爾的手機響起。莎拉和林肯已根據梵所說的地點,在學院的另一處救出了麥克,還抓住了梭羅。雅各布自知大事不妙,索性要殺邁克爾滅口。只要邁克爾死了,就死無對證,也不會有人知道硬碟的下落。突然,遠處傳來應急小組的聲音,邁克爾趁雅各布分神之際,逃進一個小門。雅各布追進小門,向邁克爾連開兩槍。開槍後才發現,小門後是仿林間小屋的背景。他槍殺哈倫的情景被再現。
再現情景只是邁克爾計劃的一部分。邁克爾進入辦公室不僅取走了硬碟,還將瓶中哈倫的鮮血抹在了辦公室里,再加上硬碟里的證據和梭羅的口供,中情局破獲了內部的反叛組織,也還給了邁克爾真實身份和自由。
邁克爾、莎拉,還有林肯、希巴享受自由的陽光時,雅各布也面帶笑容的住進了福克斯河監獄。他自信不會呆太長時間,可睡在上鋪的茶包哥站在他面前時,雅各布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陸』 改變壞心情的方法有哪些
在我們工作生活中,經常會因為一些人和事而影響到自己的心情,我們就應該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當我們心情很糟糕時,我們應該通過哪些方法去改變壞心情呢?
1、自我暗示法,當我們心情很壞的時候,要自己給自己一個暗示,試著讓自己往好的方面去想,例如自己因為一些原因丟了工作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轉變思想,說不定下一份工作比上一份更好的呢,未來是個未知數,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2、當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喝喝茶,公園散散步,聽聽柔情的音樂,或者看一場喜劇電影,讓自己身體得到放鬆,不知不覺的,心情就會好很多的,這也是我心情不爽的時候,經常用的方法之一,效果確實很不錯。
3、運動,在運動中大聲吼出來,發泄出自己的不滿,將壞心情丟在運動場上,在大汗淋漓中忘掉煩惱,重新面對生活和工作。
4、靜坐,當心情很糟的時候,放下手頭的事情,坐在床上或者沙發上打坐,盤著腿閉上眼睛,什麼事情都不要去想,讓自己的大腦放空,這也是擺脫壞心情的一中方法。
能改變壞心情的方法還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自己要擺正心態,正確的無面對,然後再輔以一些方法,自我調節,相信很快,心情就會變好的,工作生活中,要時刻讓自己保持好心情,快樂的去工作和生活。
『柒』 六人行的演職員表
Ross Geller
扮演者:大衛·修蒙
莫妮卡的哥哥,高中時即暗戀妹妹的同學瑞秋,但始終不敢表白。
【角色特點】有點一板一眼。
不能忍受他人違反秩序。
爸媽眼中的優等生,從小得獎猶如家常便飯。不同於錢德勒和喬伊,他甚是專情,在美國這樣一個性開放的國家中不一樣的男人。
非常疼愛他的兒子本。
養過一隻叫作「馬賽爾」的猴子且對它一往情深。
因前任老婆是同性戀而離婚但對她始終無法忘情。
在對感情的表白上顯得十分膽小,對婚姻缺乏信心,共計有三次離婚記錄。
事事都愛與前妻的同性戀愛人蘇珊競爭。
不能忍受別人對「人類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的」的觀點有絲毫懷疑。
瘋狂迷戀恐龍。
【職業】博物館考古學家,大學講師,收入頗豐。
角色婚姻狀況:
第一次婚姻(第一季):和大學時的女友卡羅墜入婚姻殿堂,但是不幸的是婚後第七年,卡羅意識到自己是個女同性戀,於是甩了羅斯,跟另一個女人蘇珊同居了!羅斯非常郁悶但是也只能接受離婚。然而,離婚後,卡羅發現自己懷上了羅斯的孩子,於是圍繞這個孩子的降生、撫養、起名等等,羅斯、卡羅、蘇珊上演了各種笑料。
第二次婚姻(第四季):羅斯和瑞秋的戀情結束後,在第四季裡面認識了一位英國女孩艾米麗。艾米麗開朗大方,羅斯很快迷上了她。二人在持續約會一段時間後打算講關系更進一步,本來只是想要同居的,結果二人決定訂婚,然後結婚!從訂婚到結婚只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老友們都很吃驚,但羅斯解釋說,雖然倉促了點,但是everything feels right。只是羅斯不知道,瑞秋其實還愛著他,不僅如此,他更沒意識到自己的內心深處還在乎瑞秋。於是在倫敦,在羅斯和艾米麗的婚禮上,羅斯在叫新娘的名字時,錯叫成了「瑞秋」!可想而知,第二段婚姻也……果然,在第五季開始幾集,他和艾米麗就離婚了。
第三次婚姻(第五季):第五季最後一集中,六位好友一起到賭城拉斯維加斯旅遊,羅斯和瑞秋因互相捉弄對方而玩鬧起來,後來二人喝酒喝醉了,居然做出了一個決定:在拉斯維加斯結婚!並且打電話通知其他四位好友來參觀婚禮。很顯然這是酒後「鬧事」,但是這對歡喜冤家的婚禮還是合法的生效了!酒醒了之後瑞秋後悔莫及,強烈要求離婚,羅斯卻因不想扣上「離婚專家」的帽子而拖拖拉拉不肯離婚,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他心裡還是對瑞秋有感覺的。 Rachel Greene
扮演者:詹妮弗·安妮斯頓
瑞秋是莫妮卡的高中同學,在與牙醫未婚夫的婚禮上脫逃至莫妮卡處。
【角色特點】
未經世事的醫家千金小姐,生活上的大白痴。
個性因此也有些嬌縱;另外,沒什麼主見,對人言聽計從。
婚姻問題上,本想走上同母親一樣的道路,但當她了解到自己愛結婚賀禮勝過未婚夫時,就從婚禮上跑掉了。
25歲才煮了這輩子第一杯咖啡的她,主修藝術史副修舞蹈,為了獨立就先在咖啡屋當女侍。
她從沒工作過,鼓起勇氣來面對現實的貧困,不過還是沒忘了帶她老爸的信用卡附卡出門。
對性的態度比較隨意;由不愁吃穿到自食其力吃了不少苦頭,沒有什麼技能,除了……購物。
高中時鼻子大過成龍,後來做了縮鼻手術。
喜歡拿人家送她的禮物去換。
非常有男人緣,偏愛男醫生。
【職業】本來是「中央咖啡廳」的服務生,後來進了服裝公司做采購助理。 Monica Geller
扮演者:柯特妮·考克斯
莫妮卡是《老友記》的中心人物,其他五人可以說就是由她延伸出來的。
【角色特點】
像是媽媽般的照顧大家,愛管閑事,讓她成為大家的支柱。
在市區最炫餐廳擔任廚師,不論工作和生活上,凡事都要求認真專心,井然有序——連床單的鋪法角度,她都有一定的規矩。
喜歡控制別人,任何場合都不肯服輸。
從小被哥哥羅斯的優異成績給比了下去。
在爸媽面前顯得很不如哥哥。
而且肥胖,擔任家中垃圾筒的角色。
最愛在自己家准備盛宴招待朋友,享受當女主人的感覺,不過她搞的派對太過嚴肅和正經,好象都沒有人喜歡。
在愛情的沙場上她屢敗屢戰,交往過的男友非常之多。
其中以一個叔叔輩的眼科醫生與一個網路界的億萬富翁用情最深,後深深與錢德相戀並步入禮堂。
高中時是一個超級胖妹。
有強烈潔癖,以及強迫症
對女生來講,運動神經非常的發達。
渴望婚姻和小孩。
烹飪技術高超。
【職業】某餐廳小廚師;自由辦桌;某餐廳二廚;大廚兼采購部主管。 Joey Tribbiani
扮演者:馬特·勒布朗
喬伊與錢德為共租公寓的室友,自然也是莫妮卡和瑞秋的鄰居。
【角色特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型的花花公子。
歷經女友無數但從未有過刻骨銘心的愛情。
義大利裔美國人,沒有受過很高的教育。
盡管對男女之事甚是敏感,在其他各方面都顯現出別人所缺少的童心。
總是會錯意,老說大白話。
他爸爸除正娶的喬伊媽媽外,尚有一從事「寵物殯葬業」的情人,
極為寵愛他的七個妹妹。
與錢德勒對比後,喬伊對自己的性能力相當自信。
差一點演了A片。
養了一隻小雞和一隻小鴨作為寵物。
【職業】最大的驕傲就是曾在肥皂劇《我們的日子》中演出,崇拜艾爾帕西諾,甘願當其屁股的替身;卻常常只能當當臨時演員,維持生計。兼職過許多工作,百貨公司的香水試噴員,博物館解說員,廣告模特兒等等,還在錢德勒的公司混過飯吃。收入極不穩定,飽一頓飢一頓。 Chandler Bing
扮演者:馬修·派瑞
羅斯的大學同學,因而與羅斯、莫妮卡結識甚久。
【角色特點】
喜好逞口舌之利。
公認是以幽默感在武裝自己,以避免流露真實的感情;有點精神質。
在大公司上班,頗受老闆器重但他本身更想當幽默作家。
喜歡冷眼旁觀再諷刺挖苦大家,常常會有不好笑的幽默感出現。
交女朋友屢屢受挫。
錢德總是擔心自己會是六人中最晚結婚的孤獨老人。
有一自第一季即分分合合的女友珍妮絲。
有第三個乳頭。
常被人誤認是同性戀。
有個以寫情色小說很出名的妖艷媽媽。
因為父母在感恩節離婚,最討厭感恩節的歡樂氣氛。
好不容易才戒了煙癮。
非常害怕給女友下承諾。
【職業】某公司數據部門主管,收入頗豐。 Phoebe Buffay
扮演者:麗莎·庫卓
莫妮卡的舊室友,後因受不了其潔癖而搬走。
【角色特點】
樂天浪漫不問世事
常說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話
也常會答非所問
卻是六人中最客觀最有理性的
常常擔任勸架的角色
遇到大事,就數她最沉穩
喜愛創作和演唱,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臭臭貓」,還曾錄過MTV,不過被唱片公司動了手腳,找人配唱;在中央咖啡廳駐唱不過後來被取代,淪為街頭藝人。
在她眼中每個人都是好人
對每個人都是無差別的愛
素食主義者,不吃「有臉的生物」
常自稱可以通靈,還鬧過鬼附身
不相信大部分人所謂的真理
身世坎坷,人生經歷卻因此豐富
有個不很親卻盡力想對他好的怪弟弟
有個她很討厭的雙胞胎姐姐
在劇中曾出演《成人玩具總動員二》、《女人國的勞倫斯》、《G點神探》。
【職業】自由職業,常任按摩師,作過司機,歌手,秘書,女侍等等。 珍妮絲·利特曼(Janice Litman)
扮演者:瑪姬·惠勒(Maggie Wheeler)
貫穿六人行全集的角色,經典的笑聲和「oh my god」讓她成為了這部劇中最引人注目的配角,有人戲稱她是六人行中的第七人。第一季時是錢德勒的女友,後來曾與ROSS交往過。每次在錢德勒失意的時候,她總能意外的出現,給大家帶來歡笑。
出場集數:
S2E24、S3E01、S3E03、S3E04、S3E06、S3E07、S3E08、S4E15、S5E12、
S8E23、S8E24、S9E21、S10E15 傑米·布克曼(JamJe Buchman)
扮演者:海倫·亨特(Helen Hunt)
出場:S1E16
傑米是全國廣播公司(NBC)另一出王牌系列劇《為你瘋狂》中的主人公。飾演菲比的麗莎·庫卓也在《為你瘋狂》里飾演一個里夫咖啡館的女招待,編劇決定把菲比和里夫咖啡館的女招待厄蘇拉寫成雙胞胎。
傑米和朋友來到中央珀克咖啡館後,驚異地發現菲比(其實是厄蘇拉)也在這里。她們在問了菲比一系列問題後,確認她就是厄蘇拉。 米切爾醫生(Dr.Mitchell)和羅森醫生(Dr.Rosen)
扮演者: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和諾亞·懷爾(Noah Wyle)
出場:S1E17
瑞秋不慎掉下陽台扭傷了腳踝。為了給沒有醫療保險的瑞秋看病,莫尼卡決定在入院表格中給瑞秋填上自己的名字和保險號碼。瑞秋(此時醫生只知道她叫莫尼卡)情不自禁問羅森醫生,他如此漂亮怎麼能當醫生?
瑞秋和醫生最後定下了約會,莫尼卡堅決反對,認為這會導致騙保險的事情穿幫,「簡直就像罪犯重回犯罪現場」。就在這個關鍵時候,瑞秋的爸爸打電話來了,莫尼卡只得去接。最終,故事以兩個姑娘忍受不住良心的折磨,放棄盜用保險,而是自己付錢告別了醫院。
喬治·克魯尼和諾亞·懷爾在《急診室》劇集中扮演兩名醫生,在這部戲中出演「老本行」可謂駕輕就熟。 蘇茜·「內褲」·摩斯
扮演者:茱麗亞·羅伯茨(Julia Roberts)
出場:S2E13
【錢德勒的老同學】
錢德勒四年級時的同學,他們在猴子馬塞爾出演的《恐怖地帶》續集的片場上再度相遇。丑小鴨蘇茜卻仍然記得錢德勒的惡作劇:錢德勒曾經當眾掀起她的短裙,讓所有同學看到了她的內褲,害得蘇茜一直到十八歲都被人起綽號叫「內褲」。
蘇茜於是開始計劃深遠的報復。她開始挑逗錢德勒,使得錢德勒決定約會她,她說了一句:「希望這回我能看見你的內褲。』錢德勒並沒有明白她的「惡毒」用心,還大聲自言自語:「難道沒有人聽到這樣一個美女對我說的話嗎?」
在飯店的衛生間里,蘇茜騙得先前已經穿上她內褲的錢德勒脫下了其餘所有衣服,然後一跑了之。倒霉的錢德勒最後只能用廁所門板護著自己尷尬地離開了飯店。
羅伯茨客串此劇時正在和飾演錢德勒的馬修·佩里約會,他倆在劇中的一些親熱頗有假戲真做的嫌疑。 尚格雲頓
扮演者:尚格雲頓(Jean-Claude Van Damme)
出場:S2E13
【客串他自己】
莫尼卡和瑞秋去片場,莫尼卡發現尚格雲頓在戲中十分興奮,因為她認為尚格雲頓很性感。瑞秋鼓勵她上前搭訕,但莫尼卡過於害羞,打發瑞秋代替她去。結果在情場上老辣的尚格雲頓反而泡上了瑞秋,結果引發了莫尼卡和瑞秋之間的一場戰爭。
瑞秋給莫尼卡和尚格雲頓安排了一次約會,但卻告訴尚格雲頓莫尼卡喜歡三人性游戲。氣憤的莫尼卡和瑞秋廝打起來,直到菲比把她們分開。最後兩位姑娘終於集體對提議進行三人性游戲的尚格雲頓說了拜拜。 伊莎貝拉·羅塞里尼
扮演者:伊莎貝拉·羅塞里尼((Isabella Rossellini))
出場:S3E5
【客串她自己,羅斯的明星性幻想對象之一】
英格麗·褒曼和導演羅伯托·羅塞里尼的雙胞胎女兒之一,《藍絲絨》的女主角。最開始羅斯將她作為自己明星性幻想對象之一,將她移出名單後在咖啡店與她偶遇。 蒂姆和托馬斯
扮演者:比利·克里斯托爾(Billy Crystal)和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oams)
出場:S3E24
【咖啡館的不速之客】
托馬斯和蒂姆來到中央珀克咖啡館,要求和老友們擠坐在沙發上。托馬斯開始哭訴,他感覺他的妻子已經有外遇了。老友們不知不覺被故事吸引。最後蒂姆承認了他正是和他的妻子有外遇的人,托馬斯憤怒地離開。 約克公爵夫人莎拉
扮演者:莎拉·弗格森(Duchess of York)
出場:S4E23
【客串她自己】
喬伊在前往白金漢宮的路上遇到了莎拉,和她有了愉快的對話後把她拍入了錄像。薩拉爽快地答應對喬伊的朋友說話,並且按照喬伊的提示告訴錢德勒,她認為喬伊的帽子很漂亮。 保羅·斯蒂文斯
扮演者:布魯斯·威利斯(Bruce Willis)
出場:S6E21-23
【羅斯學生女友的老爸 】
一個愛爾蘭人,妻子在生下女兒伊麗莎白後就死去,因此對女兒百般疼愛。在中央珀克咖啡館初露面時很酷,不苟言笑,羅斯和他相比簡直是個小毛孩子,因此也迅即得到了瑞秋等姑娘們的芳心,連莫尼卡都傻傻地問:「有斯蒂文斯夫人嗎?」氣得一旁的錢德勒大叫:「但這里有一個賓先生。」
但保羅並不像表面那麼酷,他在和瑞秋談戀愛時並不自信自己的魅力。在向瑞秋敞開心扉之後,他暴露了自己小時候的外號叫做「膽小鬼(Chicken Boy)」,還號啕大哭,甚至尋求錢德勒的擁抱。 塞西莉亞·門羅
扮演者:蘇珊·薩蘭登(Bruce Willis)
出場:S7E15
【被喬伊頂了戲的演員】
塞西莉亞是眾人崇拜的偶像,但她在《我們生活的日子》一劇中演了二十年的角色傑西卡·洛克哈特被重新「復活」的喬伊頂了。
『捌』 勃朗特三姐妹為何都英年早逝又為何終身未婚
勃朗特家庭
勃朗特家庭是一個天才的家庭,姐妹三人包括酗酒的弟弟勃蘭威爾都專具有屬非凡的文學才能。但在勃朗特家庭引起廣泛關注的1847年後。1848年9月,家庭「驕傲和希望」的勃蘭威爾因酗酒、吸毒而染病去世。身體柔弱的艾米莉痛惜胞兄早逝,在葬禮當天感染了肺結核,她拒絕任何治療,同年12月19日病死在書房的長沙發上。次年,安妮也因肺病離開了人間。這個不幸的家庭顯得十分凄苦,神秘,但在英國文壇卻光輝耀眼。夏綠蒂於1855年結婚,幾個月後病逝,死時不滿40歲。
『玖』 狄金森詩選怎麼樣
轉自《經濟學人》中文網: 我的生命是一支上了膛的槍:艾米麗-迪金森的家族糾葛 作者:林德爾-戈登 近200多年,艾米麗-狄金森來一直是個迷。她生性孤僻避世,在她度過一生的家鄉馬薩諸塞州的阿姆赫斯特,鎮子上的人們都稱她為「謎團」,彷彿她是否存在過都是個問題。沒幾個人見過她一身白衣的身影——成年的她只穿白色的衣服——她生平只發表過10首詩。1886年她去世以後,人們在一個木匣子中發現了她成百上千的詩作,一個新的傳奇就這樣誕生了,她那病態的甜美對於這個世界太過脆弱,這使得她對愛情心灰意冷。 然而艾米麗的神秘詩總是與甜美相去甚遠。詩中令人咋舌的暴力色彩和奇怪的停頓——也就是作為狄金森商標式的標點破折號——似乎暗示著一個秘密, 既准確無疑又不可捉摸。艾米麗的思想正進行一些變化,「我的腦海中有一場葬禮」像是火山爆發般的「劇痛」。「我的生命是一支上了膛的槍」這本書2月份在英國出版現在美國相繼發行,作者林德爾-戈登是出生於南非的文學傳記作家和學者,他在這本書中提出了頗令人信服的新的證據,解釋了詩人與世隔絕背後一個與傷感主義無關的原因:在她的詩中那個神秘的「它」是先天性癲癇這種病,她的堂妹和外甥也經受著一樣的病痛折磨,在19世紀,患有癲癇被視為是一種恥辱。 大家公認狄金森受到某種疾病的折磨,戈登女士展示了醫生給狄金森的治療癲癇發作的葯方。這位詩人很少出門,因為癲癇很可能隨時發作。她放棄正常生活而過得像個修女一般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有關,在美國,有些州禁止癲癇患者結婚。 似乎狄金森的詩中那些神秘的頓悟與超驗的體驗是來源於她的疾病這一事實。可是癲癇並不是她創作和反傳統的觀念的所有來源。她思想的驚人的獨立早在犯病前就形成了,在她小的時候,她拒絕向奮興運動的宗教同齡人卑躬屈膝。詩歌成為她應對萬變的方法,幫助她與少數分享她的作品的人之間交流經驗。 如果詩人那聞名的靈性實際上植根於她的肉體,那麼,如戈登女士所揭示的,她的家庭生活,也是由肉慾所支配,而且遠遠出乎人們一貫的猜測。虔誠、受人尊敬且睿智的狄金森一家人在阿姆赫斯特是首屈一指的大族。但是深鎖的庭院後,正演繹著一場放縱不羈的性慾和遺毒不淺的通姦之故事,這將對詩人死後的名譽有很大的影響。 艾米麗-狄金森和未婚的妹妹拉維尼亞住在一座優雅的叫做霍姆斯特德的宅子里。 住在隔壁Evergreens的是她的哥哥奧斯丁一家;她的妻子Sue是艾米麗的閨中密友,艾米麗把自己寫的大部分詩都寄給她看。但是他們相對平靜的生活卻因為一個年輕的教員的妻子瑪佩爾-托德的到來而被摧毀。瑪佩爾擅長音樂和美術,而且野心勃勃冷酷無情,她處心積慮地融入了誒迷離艾米麗的生活。1882年,她與艾米麗的哥哥奧斯丁開始暗度陳倉,為了確保托德先生的默許,艾米麗的哥哥答應促進他學術事業發展。這對情人認為他們之間的愛情是如此的特別以至於常規對他們來說並不適用。而被他哥哥拋棄的妻子Sue十分的悲傷,因而發生的家族仇恨纏繞了幾代人。 對於瑪佩爾來說,佔有奧斯丁是不夠的。她還想得到這個遁世的天才艾米麗。令人驚訝的是,她從未與艾米麗碰面,因為每一次瑪佩爾到霍姆斯特德來時,艾米麗就會溜走。這樣的事情頻頻發生,這對情人每次都在在客廳約會,在黑色的馬鬃沙發上纏綿2、3個小時。艾米麗被迫離開她習慣寫作的房間,躲到樓上去,樓下發生的事情她總是聽的一清二楚。瑪佩爾的後代宣揚他與奧斯丁之間美麗的羅曼史,但對於艾米麗的耳朵來時,那是在算不上是崇高的愛情。她一直躲著瑪佩爾,但是她的詩歌和筆記處處提到莎士比亞悲劇中那種毀滅性的性愛迷戀。 瑪佩爾成功的毀掉了狄金森家。但是諷刺的是,她是艾米麗一生中為數不多肯定她創作和智慧的人之一。艾米麗去世後,瑪佩爾下定決心要讓世人讀一讀艾米麗的詩,並且致力於編輯、出版和推銷那些詩歌。在此過程中,她壓抑了一些詩歌的獨創性,將艾米麗奇怪的斷句修改的符合傳統認識。她還杜撰了一個多愁善感的神話般的女詩人及其生平,而在戈登女士的這本傳記里,那些謊言都被戳破了。 對於一個文學傳記作家來說,重新改寫一個被人們所熟知的詩人的歷史並不多見。這本用常識與憐憫著成的驚世駭俗的書,在未來幾年,對於人們認識狄金森是一次革命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