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湖龍井茶分哪幾個等級
西湖 龍井茶從採摘到製作都有嚴格的標准。同樣西湖龍井茶等級 下面詳細專介紹西湖龍井茶分哪屬幾個等級。 以往,西湖龍井茶分為特級和一級至十級共11個級,其中特級 又分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餘每個級再分為5個等,每個級的 「級中」設置級別標准樣。隨後稍作簡化,改為特級和一至八級, 共分43個等。也就是說在以前若要問西湖龍井茶分哪幾個等級, 除對西湖龍井有著深厚研究的專家外,其他人應是一時半會回答 不出。但到1995年,西湖龍井茶的級別進一步簡化了,只設特級 (分為特二和特三)和一級至四級;同年,浙江龍井茶分為特級和一 至五級,共6個級別樣。 特級 一芽一葉初展,扁平光滑 一級 一芽一葉開展,含一芽二葉初展,較扁平光潔 二級 一芽二葉開展,較扁平 三級 一芽二葉開展,含少量二葉對夾葉,尚扁平 四級 一芽二、三葉與對夾葉,尚扁平,較寬、欠光潔 五級 一芽三葉與對夾葉,扁平較毛糙 這樣看來現若要問西湖龍井茶分哪幾個等級,
❷ 龍井茶分為幾種 全國龍井茶產地在哪裡
龍井茶因其產地不同,分為西湖龍井、錢塘龍井、越州龍井三種,除了西湖產區168平方公里的茶葉叫作西湖龍井外,其它兩地產的俗稱為浙江龍井茶。
龍井茶得名於龍井。龍井位於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現在的龍井村。龍井原名龍泓,是一個圓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為此泉與海相通,其中有龍,因稱龍井,傳說晉代葛洪曾在此煉丹。離龍井500米左右的落暉塢有龍井寺,俗稱老龍井,創建於五代後漢乾?二年(949年),初名報國看經院。北宋時改名壽聖院。南宋時又改稱廣福院、延恩衍慶寺。明正統三年(1438年)才遷移至井畔,現寺已廢,僻為茶室。
龍井是杭州四大名泉之一,水質清洌甘美。龍井泉的水由地下水與地面水兩部分組成。地下水比重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棒攪動井內泉水,下面的泉水會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線,當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時,分水線漸漸縮小,最終消失,非常有趣。
龍井茶始產於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採制的叫「明前茶」,穀雨前採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說法。龍井茶泡飲時,但見芽芽直立,湯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葉、俗稱「一旗一槍」者為極品。
浙江龍井茶,堪與傳統名茶"西湖龍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譜中的後起之秀。蕭山是浙江龍進茶的發源地和主產區。 浙江龍井茶在我市的社會價值要超過它的經濟價值。在招待親朋好友時或喜慶宴會後,如能飲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龍井茶,可以增添親切熱烈的氣氛。
更多茶葉資料
❸ 龍井茶分幾個等級
龍井茶各級標准樣的原料和外形特徵 級別 西湖龍井 浙江龍井 特級 一芽一葉初展,扁平光滑,茶身稍緊狹,長度與西湖龍井特二相當 特二 一芽一葉初展,扁平光滑 特三 一芽一葉開展,扁平光滑 一級 一芽一葉開展,含一芽二葉初展,較扁平光潔 一芽一葉開展,含一芽二葉,茶身稍大於西湖龍井 二級 一芽二葉開展,較扁平 一芽二葉開展,茶身稍大於西湖龍井 三級 一芽二葉開展,含少量二葉對夾葉,尚扁平 一芽二葉開展,尚扁平,茶身稍大於西湖龍井 四級 一芽二、三葉與對夾葉,尚扁平,較寬、欠光潔 一芽二、三葉與對夾葉,尚扁平,較緊長 五級 一芽三葉與對夾葉,扁平較毛糙
❹ 龍井茶有哪幾個品種,每一個品種有什麼特點
1、龍井43
龍井43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龍井群體中選育出來的無性系國家級品種。育芽能力特強,發芽整齊密度大,芽葉短壯少毛,適制雀舌、龍井、玉葉等扁形名優綠茶。香味和濃度都適宜,回甘持久,龍井43一般適合炒製成綠版,湯色清綠明亮。
❺ 都是有哪幾種龍井茶,價位是多少
龍井茶的品種:
群體種
群體種是龍井茶最早的品種,也是當前來看茶葉品質最好的,如今人們常說的獅峰山上的西湖龍井茶就是這個品種。一般來說,群體種採摘的時間較其它品種要晚一些,大約在清明左右。該品種的種植面積僅限於西湖產區,面積十分有限。龍井43
龍井43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龍井群體中選育出來的無性系國家級品種。灌木型,中葉類,樹姿半開張,分枝密。特早生種,在青島地區一芽一葉期為4月中、下旬。育芽能力特強,發芽整齊密度大,芽葉短壯少毛,春茶一芽二葉干樣約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兒茶素總量12.1%、咖啡鹼4.0%。適制雀舌、龍井、玉葉等扁形名優綠茶。
特點:香味和濃度都適宜,回甘持久,龍井43一般適合炒製成綠版,湯色清綠明亮。
平陽特早
中葉類、灌木型、特早生種。青島地區名茶開采期4月中、下旬,發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強。特點:香氣高是它顯著的特點,同一時期採的茶葉,平陽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大佛龍井
大佛龍井產於中國名茶之鄉---浙江省新昌縣,主要分布於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區。產品
茶葉
選用高山無公害良種茶園的幼嫩芽葉,經攤放、殺青、攤涼、輝干、分篩整形等工藝精製而成。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澤綠翠勻潤,香氣嫩香持久、略帶蘭花香,滋味鮮爽甘醇,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細嫩成朵、嫩綠明亮,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風味。在回山鎮、鏡嶺鎮、沙溪鎮、天姥山比較著名,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大詩人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傾情歌頌了天姥山的不凡氣勢。千百年來,知道天姥山的人很多,但知道天姥山產名茶的切並不多。天姥峰龍井製作原料產於天姥山,高度800米左右的雲霧之地,其外形扁平光滑、氣味清香淡雅,滋味鮮爽回甘。沖泡時葉內藏珠。內涵茶多酚16.3%左右,營養價值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可稱做大佛龍井之最。
大佛白龍井
龍井茶
大佛白龍井的製作原料為安吉白茶,2000年安吉白茶被處於高山雲霧之地的新昌鏡屏鄉茶農從安吉引進試種獲得成功,2002年又被該鄉龍井茶炒制高手炒製成龍井。2002年6月,鏡屏鄉主要負責人帶著幾位茶農,拎著炒製成龍井的白茶樣品,找到了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沈培和主任,得到這位國內資深茶葉專家的高度評價。沈培和認為,白茶炒製成龍井,在技術上是一大突破,其外形扁平光滑、氣味嫩香濃郁,滋味鮮爽,葉底肥嫩、綠亮成朵,感官品質良好。經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理化檢驗,其氨基酸含量達7。1%。在沈培和的建議下,桐橋灣村炒制的白茶終於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大佛白龍井。白茶適宜在高山雲霧地區生長。其葉片呈橢圓形,淡綠色,春季嫩葉除主脈外,均為白色,尤其一芽二葉最為明顯,後隨葉片成熟和氣溫升高,逐漸變成淡綠色,夏秋時均為綠色。白茶春芽鮮葉氨基酸含量一般為6。19%左右,茶多酚10。7%左右,咖啡鹼2.8%左右,適制綠茶。特點:其色澤嫩綠,口味較濃,香氣相對平陽早要低些,滋味鮮爽,營養價值較高,是消費者理想的保健綠茶。
迎霜
該品種系杭州市茶科所從福雲自然雜交後代中採用單株選育而成的小喬木型、中葉類無性系良種。發芽早,春芽萌發期一般在3月上旬,一芽三葉盛期在4月中旬;發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強,生長期長,茸毛多,葉黃綠色,持嫩性強,但抗逆性稍弱。一芽三葉,百芽重為45.0克。產量高,紅、綠茶兼制,尤其適制名優綠茶特點:香味高並鮮濃。
浙農117
浙江大學選育的優質、高產、早生的紅綠兼用的無性系良種,2002年通過浙江省省級鑒定,列為浙江省重點推廣品種。持嫩性強、適制扁形與針形茶、芽壯色綠。發芽時間早、青島地區名茶開采時間在5月上旬、育芽力強、抗逆性強,特別是抗寒性突出、製成的綠茶香高持久、滋味濃鮮爽口。
龍井之道(20張)
浙農139
浙江大學選育優質、高產、早生的無性系良種茶樹良種,2002年通過浙江省省級鑒定,列為浙江省重點推廣品種。春茶開采期比早生種福鼎大白茶早7天左右,適制名優綠茶,香氣高而持久、味鮮醇有回甘,並有耐貯藏的特點,單產比福鼎大白茶增27%。葉色翠綠、產量高.優點是持嫩性好、抗寒性強,缺點是抗病性稍弱。
烏牛早
該品種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開始發芽,公歷3月上旬就可以開摘。由於烏牛早外形和西湖龍井相似,產量也很大,所以在春茶上市的早期,市場上有些不法商販用它來冒充西湖龍井。
價格
龍井茶的價格變化較大,根據茶葉產地、採摘時節、製作工藝等的不同,茶葉的價格等級也不盡相同,從每斤幾十元到十幾萬元不等。就拿龍井茶明前明後的來說吧,價格相差就很多,往往明前的價格都會高於明後的價格。龍井茶的主要產區集中在杭州西湖畔的獅峰、龍井、五雲山、虎跑一帶,其中以獅峰所產的龍井茶品質最佳,價格和產量都是最高的。以西湖龍井的市場價格來說,高品質的龍井茶售價一般在每斤1000元左右,也有高達2000元的價位,就看消費者的選擇了。普通的龍井茶售價一般在200-500元左右,這是銷量最多的龍井茶。
❻ 龍井茶有哪些品種
1、龍井來43
龍井43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源研究所從龍井群體中選育出來的無性系國家級品種。龍井43一般適合炒製成綠版,湯色清綠明亮。
2、平陽特早
發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強。香氣高是它顯著的特點,同一時期採的茶葉,平陽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3、浙農117
浙江大學選育的無性系良種,為浙江省重點推廣品種。持嫩性強、適制扁形與針形茶、芽壯色綠。製成的綠茶香高持久、滋味濃鮮爽口。
4、浙農139
適制名優綠茶,香氣高而持久、味鮮醇有回甘,並有耐貯藏的特點,單產比福鼎大白茶增27%。葉色翠綠、產量高。
5、烏牛早
該品種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開始發芽,公歷3月上旬就可以開摘。由於烏牛早外形和西湖龍井相似,產量也很大。
❼ 如何區別龍井茶的等級
龍井茶的級別評定龍井茶的級別應對照標准茶樣而定,若外形與標准樣有差別的,只能按嫩度確定。龍井茶的級別與色澤有一定關系,高檔春茶,色澤嫩綠為優,嫩黃色為中,暗褐色為下。浙江龍井茶分為特級和一至五級,共6個級別樣。
群體種--是龍井茶最早的品種,也是當前來看茶葉品質最好的。
龍井43--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龍井群體中選育出來的無性系國家級品種。
平陽特早--是中葉類、灌木型、特早生種。同一時期採的茶葉,平陽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浙農117--浙江大學選育的優質、高產、早生的紅綠兼用的無性系良種,2002年通過浙江省省級鑒定,列為浙江省重點推廣品種。
浙農139--浙江大學選育優質、高產、早生的無性系良種茶樹良種,2002年通過浙江省省級鑒定,列為浙江省重點推廣品種。
烏牛早--該品種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開始發芽,公歷3月上旬就可以開摘。
(7)龍井茶幾種擴展閱讀:
根據龍井茶的歷史和現狀,確定杭州市西湖區、餘杭區、臨安市、富陽市、蕭山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紹興縣、諸暨市、嵊州市、新昌縣等12個縣(市、區)行政區域販龍井茶產區,以及上虞市毗鄰紹興的磐安縣、東陽市、天台縣等4個縣的部分龍井茶產品為受保護區域。龍井茶生產分為三大產區:龍井茶西湖產區、龍井茶杭州產區、龍井茶紹興產區。
❽ 西湖龍井有多少種
樓上的也來說了這是過去的分發了自。
目前只有三種:獅峰龍井、梅塢龍井和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主要以錢塘產區為多,細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特級的在400元-2000元左右1斤。
梅塢龍井和獅峰龍井的價格會更高,但是本人經濟實力有限,對他們的價格沒有做深入了解,所以抱歉不能告訴你准確價格了了。
❾ 目前,龍井茶分為哪三種
http://www.china-herbtea.com/hccpk/Print.asp?ArticleID=4284
❿ 龍井茶的級別品種
以往,西湖龍井茶分為特級和一級至十級共11個級,其中特級又分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餘每個級再分為5個等,每個級的「級中」設置級別標准樣。隨後稍作簡化,改為特級和一至八級,共分43個等。到1995年,進一步簡化了西湖龍井茶的級別,只設特級(分為特二和特三)和一級至四級;同年,浙江龍井茶分為特級和一至五級,共6個級別樣。
特級 一芽一葉初展,扁平光滑
一級 一芽一葉開展,含一芽二葉初展,較扁平光潔
二級 一芽二葉開展,較扁平
三級 一芽二葉開展,含少量二葉對夾葉,尚扁平
四級 一芽二、三葉與對夾葉,尚扁平,較寬、欠光潔
五級 一芽三葉與對夾葉,扁平較毛糙
龍井茶的品種: 群體種是龍井茶最早的品種,也是當前來看茶葉品質最好的,如今人們常說的獅峰山上的西湖龍井茶就是這個品種。一般來說,群體種採摘的時間較其它品種要晚一些,大約在清明左右。該品種的種植面積僅限於西湖產區,面積十分有限。龍井43
龍井43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龍井群體中選育出來的無性系國家級品種。灌木型,中葉類,樹姿半開張,分枝密。特早生種,在青島地區一芽一葉期為4月中、下旬。育芽能力特強,發芽整齊密度大,芽葉短壯少毛,春茶一芽二葉干樣約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兒茶素總量12.1%、咖啡鹼4.0%。適制雀舌、龍井、玉葉等扁形名優綠茶。
特點:香味和濃度都適宜,回甘持久,龍井43一般適合炒製成綠版,湯色清綠明亮。 大佛龍井產於中國名茶之鄉---浙江省新昌縣,主要分布於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區。產品
選用高山無公害良種茶園的幼嫩芽葉,經攤放、殺青、攤涼、輝干、分篩整形等工藝精製而成。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澤綠翠勻潤,香氣嫩香持久、略帶蘭花香,滋味鮮爽甘醇,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細嫩成朵、嫩綠明亮,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風味。在回山鎮、鏡嶺鎮、沙溪鎮、天姥山比較著名,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大詩人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傾情歌頌了天姥山的不凡氣勢。千百年來,知道天姥山的人很多,但知道天姥山產名茶的切並不多。天姥峰龍井製作原料產於天姥山,高度800米左右的雲霧之地,其外形扁平光滑、氣味清香淡雅,滋味鮮爽回甘。沖泡時葉內藏珠。內涵茶多酚16.3%左右,營養價值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可稱做大佛龍井之最。 龍井茶的採摘龍井茶採摘精細,級別不同,採摘標准也不同。從春茶開始,由茶芽萌發到新梢形成的不同時期,對鮮葉有不同的稱呼。 一般采說,高檔茶(特一、特二、特三)應於清明前採摘,只採龍牙(單芽)和雀舌(一芽一葉初展,芽長於葉,長度1.5-2·ocm);中檔茶(l級、2級、3級茶)於穀雨前採摘,採下的鮮葉稱旗槍(一芽一葉半開展)和糙旗槍(一芽一葉開展和一芽二葉初展,長度2.3-27cm);低檔茶(4級茶以下)於穀雨後採摘,採下的鮮葉稱象大(一芽二三葉和同等嫩度的對夾葉,長度2.8-3.scm)。當前,由於科技的進步,新的栽培技術的應用,使龍井茶的開采期大為提前,如大棚茶園可在元宵節開采。無論哪種鮮葉原料,都應提手采,要求芽葉成朵,大小均勻,不能采碎,不帶帶頭,尤其是春茶,採摘要求更加嚴格。鮮葉要輕采輕放,用竹簍盛裝、竹筐貯運,防止重力擠壓鮮葉,確保鮮葉質量。很早以前,龍井茶採摘更細嫩,清明前茶蓬上只露出芽頭時就開采,採下的全是芽頭。「穀雨茶,滿把抓」,對於一向以採摘精細、原料細嫩著稱的龍井茶采說,穀雨後的鮮葉已屬粗老原料。
因此,那時的頭茶(春茶)一定要在立夏前結束,前後才1個多月時間,採摘期短,這與龍井茶見芽就采有關系。二茶在小滿開采,到芒種後幾天結束;三茶在夏至開采,到大暑前幾天結束;四茶又稱小春茶,於立秋前10天左右開采,到白露時結束並封園。當時茶農認為,白露後還採茶,茶蓬容易受凍。如今,龍井茶的採摘標准比過去放寬了很多,一般特級龍井茶原料為一芽一葉初展;l-3級龍井茶原料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4-5級龍井茶原料以一芽二葉和幼嫩對夾葉為主,少量一芽三葉;6級以下的龍井茶原料多為對夾二三葉。由於採摘標准放寬,冬季茶采期延長,同時,肥培管理比過去重視,因此封園時間比過去推遲1個月左右。
龍井茶在講究採摘的同時,也十分重視養蓬,而且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系。除了頭茶採摘結束後要抓緊洗蓬(將當季留下採的鮮葉全部采凈),以促使茶芽早發外,二茶、三茶和四茶都要留葉采,留下不符合原料嫩度要求的葉片。如果某塊茶園茶樹葉片特別少,就可留養二茶,只打須採摘。如果留葉太多,認為也是不好的。會使第2年頭茶推遲幾天發芽,這對龍井茶采說是最犯忌的,因為龍井茶歷采都是「以早為貴」,人們說的「早采三天是個寶,遲采三天變成草」就是這個意思。一般情況下,留葉的多少,以茶樹剛好不露枝幹為宜。 鮮時處理 鮮葉採回後,由採摘管理人員從幾個方面進行驗收:原料整體是否符合龍井茶的要求;同一批鮮葉大小、色澤是否一致;鮮葉是否成朵、不碎,有無紅變。若有不合要求的,要及時處理。鮮葉進廠到付制前,要經過攤放和篩分。
(-)攤放
鮮葉到廠後,攤放前要做到五分開:
一是不同品種的鮮葉要分開
二是晴天葉與雨水葉要分開
三是壯年(包括台則更新)茶樹葉與老年茶樹葉要分開
四是陽坡茶樹葉與陰坡茶樹葉要分開
五是上午採的葉與下午採的葉要分開。因為不同的鮮葉,它們的芽葉大小、葉張厚薄、顏色深淺、莖梗粗細、水分含量都不一樣。如老年茶樹的鮮葉,梗子細、葉張薄,炒制時要求溫度低一些,若將它與壯年茶樹的葉張厚、芽頭大、梗子粗的鮮葉混在一起炒制,結果會使前者由於溫度太高而出現焦邊,後者由於溫度不夠高而出現紅梗紅葉。又如陽坡茶樹的鮮葉,色澤綠中顯黃,陰坡茶樹的鮮葉,色澤綠中帶黑,若將它們混在一起炒制,結果會使製成的成茶色澤花雜。在五個分開原則的基礎上,鮮葉還需按級歸堆,分開攤放。攤放的目的,一是為了提高茶葉品質。鮮葉採下後就炒制,製成的干茶有青臭氣,而經過攤放的原料製成的干茶則無青臭氣。露水葉和粗壯、含水量高的鮮葉,不經攤放製成的干茶,顏色發黑,團塊(又稱茶烏龜)很多,茶葉表面粗糙不光潔,尤以二茶更為嚴重。而鮮葉經過攤放後再炒製成的干茶,色澤翠綠、無團塊、表面光潔,茶葉品質明顯提高。二是為了提高工效和節省能源,降低成本。如以手工炒制1級龍井茶的青鍋為例,每鍋投葉150g,在75-80℃下炒制,不經攤放的鮮葉需17min,而經過攤放失水在10%-15%的鮮葉只需15min。高檔龍井茶鮮葉細嫩,必須攤放在軟匾、勃籃或篾簟上,不宜攤放在水泥地上,否則,收集葉子時勢必要用掃帚掃,容易弄破芽葉,導致紅變,同時,水泥地灰塵多,也不符合產品衛生要求。攤放厚度,一般高檔龍井茶鮮葉不能超過3.5cm,如果炒制原料供應不上,則可以攤薄一些;中檔龍井茶鮮葉以7-10cm為宜;低檔龍井茶鮮葉可 以達到24cm或更厚一些。遇到天氣乾燥,炒制采不及,攤放可以稍厚一些,但不能太厚,否則會使鮮葉發熱變紅。攤放程度必須達到失水率10%-15%的標准。攤放時間要視天氣而定,一般為8-24h;陰雨天可以攤得薄一些,時間長~些;晴天、干操天可以攤得厚一些,時間短一些。若攤放時間過長;會造成茶葉湯色發黃,影響品質。鮮葉在攤放過程中要作適當的翻動,使鮮葉水分均勻地出發,一般4-6h就要輕輕翻葉1次,翻葉過重會損傷芽葉,產生紅變,影響成茶品質。如果天氣乾燥,茶葉來不及炒制,可以不翻葉,而且要關閉門窗。但攤放若干小時以後,由於一部分鮮葉已經失水較多,開始干癟,可以用手輕輕抓起,先行炒制。若是雨水葉,可以多翻動幾次,並要開啟門窗,使室內外空氣流通,讓鮮葉表面水分散發得快一些,以便能夠及時炒制。
(二)分篩
龍井茶的採摘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但無論採得怎樣精細,仍然難免會有部分芽葉被采碎,也難免混有少量不符合採摘標準的芽葉。為了便於炒制,提高品質,所以在沙制之前必須對原料進行分篩。鮮葉大小不同,炒制時需要的溫度也不相同。如果不分篩,讓大、中、小3種鮮葉混在一起,用大、中兩種鮮葉需要的溫度采炒制,勢必使小的 鮮葉因禍溫太高而炒焦;如果用中、小兩種鮮葉所需的溫度采炒制,則會使大的鮮葉因溫度達不到要求而產生紅使紅葉。所以要進行分篩,這是鮮葉分篩的第1個目的。 為了使大、中、小3種鮮葉製成干茶外形大小均勻,進行分篩就可以做到分開炒制,大的鮮葉可做得緊一點、小一點,小的鮮葉可盡量做得寬扁一點、大 一點,這樣炒制出採的干茶拼和後大小均勻,外形美觀。這是鮮葉分篩的第2個目的。鮮葉原料不同,分篩方法也不一樣。
1.高檔龍並獲的鮮葉分篩 先用1號方眼篩提出頭子(篩面),篩底用3號篩分出中篩(篩面)和底子(篩底);底子再用4號篩分篩,此篩面為第3檔,篩底用軟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後為茶芯。由於原料細嫩,所以要求隨分(篩、簸)隨制,否則很容易產生焦邊、紅葉。
2.中檔龍井茶的鮮時分篩 先用1號方眼篩提出頭子,再用2號篩提出中篩,最後用3號篩分出第3檔(篩面)和篩底,篩底用軟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後為茶芯。中檔茶後段鮮葉較大,篩子要更換。先用小核桃篩提出頭子,再用1號方眼篩提出中篩,再用2號篩分出第3檔和篩底,篩底用軟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後為底子。
3.低檔龍井茶的鮮葉分篩 低檔龍並茶鮮葉較大,先用大核桃篩提出頭子,後用小核桃篩提出中篩,再用1號方眼篩分出第3檔(篩面)和篩底,篩底用軟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後為底子。後期低檔龍井茶鮮葉已粗大,可不必分篩。但是,當今龍井茶炒制一般不進行鮮葉分篩。 龍井是我國的名茶,不僅與龍井各產區的氣候、土壤環境有關,與龍井的製作工藝也有關。龍井的製作方法主要是以下十種手工炒制方法。
1.抓:大拇指分開,其餘四指並攏,掌心向下,稍呈弧形,抓住茶葉作上下抖,托,使茶葉沿鍋壁前後往復運動,並使手裡的茶葉里外交換。
2.抖: 五指分開,將手中茶葉輕輕均勻地抖散落入鍋中。
3.搭:茶葉抖落入鍋中後,即手掌向下,順勢朝鍋底茶葉壓去,使茶葉自然舒展成扁平狀。
4.拓:手貼茶,茶貼鍋,將茶葉從鍋底沿鍋壁帶上,以便重復下一個抖的動作。
5.捺:用四指和掌心壓茶葉,促使茶葉扁平成條.主要用在青鍋後階段。
6.推:把抓到靠身後鍋壁上的茶葉,用手掌向鍋底和前鍋壁推去,使茶葉在推炒中變得扁平,光滑。
7.扣:手法與抓相似,但用力較大,用腕力將茶葉扣緊,使茶葉條索緊直。
8.甩:將拓起或抓起的茶葉利用變換手法瞬間,迅速在手中替換,起到理條和散發水分的作用.主要用於輝鍋前期。
9.磨:在用抓,推動時用較快的速度往復運動,使手,茶, 鍋壁間不斷摩擦,以增加茶葉的光滑度,並磨去茸毛,主要用於輝鍋後期。
10.壓:並無專用手法,在抓,推,磨動作時,加大對茶葉的壓力,促使茶葉更平整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