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包茶葉可以泡幾次
一般的紅茶、綠菜可以沖泡3次至4次,細嫩的高級茶,沖泡1次至2次就沒有什麼茶味了。
無論什麼茶,第一次沖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總量的50%至55%;第二次沖泡一般約佔30%;第三次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至3%了。
從其營養成分(茶葉中的維生素和氨基酸)來看,第一次沖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沖泡時約15%,經三次沖泡後,基本達到全量浸出。
再從茶葉沖泡的香氣和滋味的實際情況看,一泡茶香氣濃郁,滋味鮮爽;二泡茶雖濃郁,但味鮮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氣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經沖泡則無滋味,似喝白開水了。
一般的紅茶、綠茶和花茶,沖泡以三次為宜。烏龍茶在沖泡時投葉量大,茶葉粗老,可以多沖泡幾次。以紅碎茶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適宜於一次性沖泡。
(1)泡茶幾回擴展閱讀:
成份功能
1.兒茶素類:
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在茶湯中可與咖啡因結合而緩和咖啡因對人體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等功效。
2.咖啡因:
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紅茶茶湯中,與多無酚類結合成為復合物;茶湯冷後形成乳化現象。茶中特有的兒茶素類及其氧化縮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減緩而持續,故喝茶可使長途開車的人保持頭腦清醒及較有耐力。
3.礦物質:
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茶湯中陽離子含量較多而陰離子較少,屬於鹼性食品。可幫助體液維持鹼性,保持健康。
鉀:促進血鈉排除。血鈉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多飲茶可防止高血壓。
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錳: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強免疫功能,並有助於鈣的利用。因不溶於熱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4.維生素:
B群維生素及維生素C:為水溶性,可由飲茶中獲取。
5.其他機能成份:
黃酮醇類具增強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皂素抗癌、抗炎症功效。胺基酪酸於制茶過程中強迫茶葉進行無氧呼吸而產生,稱佳葉龍茶可以防高血壓。
B. 每次茶葉可以沖泡幾回喝隔夜茶好嗎
茶葉一般泡7泡就可以了,隔夜茶也是可以喝的。許多人都覺得隔夜茶不能喝,說法很多,其中比較「危言聳聽」的是說喝隔夜茶會得癌症,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 隔夜茶的概念很難區別
早晨泡的茶下午喝很常見,
深夜工作泡的茶,清早起床後喝,茶水中發生的變化不會比白天大,如果非得說有什麼不同的話,倒是白天的氣溫高,茶水變化可能更大些。
◆ 茶水放置時間長了,會發生一些什麼變化呢
研究表明,最主要的變化是茶多酚的進一步氧化,顏色加深。一杯清澈碧綠的茶水,尤其是在氣溫較高的情況下放置久了,會失去綠色,增加黃色的程度。這是茶水中的茶多酚氧化形成黃紅、紅褐色的氧化產物,主要是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等。這些產物是無毒的,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 還有人推測,茶水放過夜後,會產生亞硝胺這種致癌物質
首先,應該肯定茶葉中即使有亞硝胺,也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日常食用的許多食物中,如麵包、蔬菜,腌菜、咸魚、鹹肉等均含有亞硝胺,而且量較茶水中多多了。可也沒見大家都不吃飯菜了。每千克肉製品中的亞硝胺含量有4~50微克,豈不是很可怕,其實非也,因為人體本身就有分解亞硝胺的功能。
再說,亞硝胺要達到每千克體重吸收100~2000毫克才有可能致癌,而且是常年持續性大劑量的服用。一般正常的進食量,是不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危害性的,喝茶的數量與攝入的飯菜數量相比,更是微不足道。如果輕而易舉地對這些微量的亞硝胺「俯首稱臣」,人怎麼還能稱得上是「萬物之靈」呢?
因此,擔心喝茶會帶來亞硝胺致癌的危害,是毫無道理的。
另外,研究顯示,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是亞硝胺天然抑制劑。因此喝茶還能消除其他含有亞硝胺食物帶來的危害。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通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對其他致癌物的抑制效果也相當明顯。茶水中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也有輔助抗癌的功效。
所以,隔夜茶或是沖泡時間過久的茶水,只要沒有變質,是沒有毒害作用的
C. 沖一次茶葉能泡幾次
泡茶具體次數應視茶質、茶量而定,品質越好,可以沖泡的次數越多,具體如下:
1、綠茶這種不發酵茶以不超過4次為好。如果一杯茶從早沖泡,連續加開水一直喝到晚的做法不可取。較佳的泡飲潮是每天上午泡一杯茶、下午重泡一杯茶,既新鮮又有茶味。
2、白茶、黃茶、青茶這些半發酵茶,可以沖泡五至七次,而且這類茶顏色清亮,適合泡在玻璃杯,帶有一定的觀賞性。
3、紅茶、黑茶這些全發酵茶,可沖泡的次數就比較多了,畢竟發酵度比較高,一般泡10次左右是沒有問題的。
(3)泡茶幾回擴展閱讀
泡茶的誤區
1、泡茶要用沸水
高檔的綠茶通常用85℃左右的水來沖泡,過熱的水易使茶湯鮮爽味下降。不過鐵觀音等烏龍茶最好用沸水泡,緊壓黑茶如普洱餅茶也可以考慮煮茶,這樣可以使普洱茶中特色的品質成分充分浸出。
2、泡茶蓋蓋味道香
泡花茶和烏龍茶時蓋蓋較易泡出茶香,泡綠茶時蓋蓋反而會影響到香氣的純正。
3、用紙杯或保溫杯泡茶
紙杯內壁有一層蠟,蠟溶解後會影響到茶的味道;保溫杯為茶葉設置了一個高溫、恆溫的環境,這會使茶葉的味道變苦。因此最好先用茶壺沏好,然後待水溫降低後再倒入保溫杯中。
4、直接用燒開的自來水泡茶
不同地區,自來水的硬度存在較大差異。水質硬的自來水中的鈣、鎂等金屬離子含量高,可跟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成分產生絡合反應,進而影響到茶香、味道,以及茶葉的養生效果。相比較而言,純凈水泡茶的效果會更好。
D. 茶葉能泡幾次怎麼泡茶呢
泡茶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准,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水
中國人歷來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會,但並非個個都能泡出好茶。好茶還需好水泡。
泡茶水的標准從水質:清、活、輕,水味:甘、冽這五個方面來判斷。現代科學分析認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鎂離子鈣稱之為硬水,反之則為軟水。軟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湯易變色,色、香、味也會大受影響。水的輕重還包括水中所含的礦物質成分的多少以及酸、鹼度,含鐵、鹼物質較多的水泡茶,茶湯會飄起一層“銹油”,出現混濁並有沉澱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會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議選用軟性水泡茶(如青海昆侖山天然礦泉水、河南太行八里天然礦泉水、青島嶗山天然礦泉水)。
多數人是用沸騰的自來水泡茶,如果有條件可將自來水靜置20小時左右,揮發水中的消毒氣味後再用較好。水質不佳,可以多煮一會,沉澱雜質,消除異味。純凈水是泡茶的好水,無污染的天然礦泉水也很不錯,遠離人口密集的江、河、湖水,也不失為沏茶的好水。古人推崇的雪水、雨水,但是如今因為水污染,在多數地區已經不再有好水了。
E. 茶葉一般泡幾次
茶葉的沖泡時間長短與茶葉品種,內含的有效成分利用有很大關系,任專何品種的茶葉都不屬宜浸泡太長時間,最好即泡即喝,否則有益成分被氧化,不但減低營養價值,還會泡出有害物質。那麼茶葉泡幾次最好呢?
一般茶沖泡第一次時,茶中的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沖泡第二次時,能浸出30%左右;沖泡第三次時,能浸出約10%;沖泡第四次時,只能浸出2%-3%,幾乎是白開水了。所以,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名優綠茶通常只能沖泡2~3次;紅茶中的袋泡紅碎茶,沖泡一次就行了;紅花、綠茶可連續沖泡2~3次;白茶、黃茶一般也只能沖泡2~3次;烏龍茶則較多,有「七泡有餘香」之說。
有些人一杯茶喝一天是不可取的。茶葉沖泡過久不但毫無滋味,茶葉中對人身有害的物質也被浸出,飲用反而不妥。泡茶的一般程序茶的沖泡方法有簡有繁,要根據具體情況,結合茶性而定。各地由於飲茶嗜好、地方風習的不同,沖泡方法和程序會有一些差異。
F. 泡茶可以泡幾次
不同的抄茶沖泡次數是不一樣的。綠茶通常泡三次就沒什麼味道了(綠茶不洗茶),烏龍茶通常比較耐泡,品質好的沖泡七次十次都很常見;普洱的話也很耐泡,聽說有人能沖泡二十幾次(估計是極品);紅茶的話,如果是袋泡紅茶沖泡兩次味道都很淡了,如果是中國工夫紅茶,也是耐泡的,品質好的,五次以上。
G. 茶葉可以反復泡幾次
沖泡散裝茶最好別超過三次
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將茶葉反復沖泡,直到喝不出味道為止;有些人則沖泡一兩次
就趕緊換茶葉。這兩種做法哪種正確,
一杯茶
究竟沖泡幾次比較好?記者采訪了中
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研究員尹君峰。
尹君峰告訴記者,有些人喜歡喝淡茶,有些人喜歡喝濃茶,雖然茶葉沖泡的次
數和不同人的
口味
有很大關系,但從營養吸收上來說,袋裝茶最好只沖泡1次,散裝
茶則別超過3次。
他解釋,茶葉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
茶多酚
、可以
降血糖
的
茶多糖
、使中樞神
經興奮的咖啡鹼,以及多種
氨基酸
、
維生素
等
營養物質
。這些營養物質能析出多少
,和沖泡的
次數
有很大的關系。一般來說,外形
顆粒
越大的茶葉,營養物質析出的
速度越慢;顆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與散裝茶葉相比,袋裝茶的茶葉在加工製造時通過切揉,充分破壞了葉細胞,
顆粒
形狀
比較小,茶葉中的營養物質經過3—5分鍾的第一次浸泡,就會有80%—90%
析出,第二次沖泡以後,剩餘10%左右的營養物質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因此,尹君
峰建議,袋裝茶最好沖泡一次,不僅在營養的吸收上沒什麼損失,也不會影響
口感
和
滋味
。散裝茶由於顆粒比較大,第一次沖泡的時間最好長一點,應在5分鍾左右,
其中的營養物質會有60%—80%析出;經過第二次沖泡,會有80%—90%的營養物質析
出;第三次沖泡後,營養物質的
浸出率
將超過95%,再沖泡下去,已經沒什麼營養作
用了。
至於有專家指出,茶葉經多次沖泡,會使其中的
農葯
、
重金屬
等
有害物質
浸出
。尹君峰指出,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
道理
,但不必過分擔心。目前我國茶葉生產中
使用的農葯大多水
溶解度
極低,按每人每天飲茶10克計算,即使沖泡1毫克/千克殘
留的茶葉,攝入的農葯只有0.0001毫克,是
世界衛生組織
規定每天允許攝入量的幾
千分之一。茶葉中的重
金屬鉛
的浸出率也比較低,只要購買正規廠家的茶葉,其含
量就不會超過國家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