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夏枯草煲菊花水隔夜還能喝嗎
很多人把涼茶當成普通飲料喝,有的人把它當成清熱解毒的最佳飲品,這兩種做法是否都正確呢?這個答案不一定,我們還要看各人的體質區別來決定。具體涼茶要怎樣喝才有效果呢?我們來看看專家的指點。 涼茶熱著喝才清熱解毒 立夏以來,商場、超市裡的涼茶飲品熱賣起來,主打口號都是降火。然而,涼茶和涼茶飲品是兩回事,涼茶飲品更確切地說應該叫「植物飲料」,而且應該依個人體質及症狀來挑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飲料名稱必須標示反映飲料真實屬性的名稱,如飲料名稱通常分碳酸飲料、汽水、橘汁飲料、植物蛋白飲料、綠茶飲料。曾有人指出,現在產品包裝上「xx涼茶」的標注是違規的,因為「涼茶」是通俗語言,而「植物飲料」才是其正規名稱。 目前市場上涼茶品類繁多,但都著重突出涼茶的身份而非「植物飲料」。例如,在娃哈哈金銀花涼茶上,「涼茶」二字字型大小較大,而「植物飲品」則以較小的字型大小放在涼茶的左下角。「涼茶防上火」的概念已建立起來,如改叫植物飲料,企業會擔心之前的宣傳工夫都白費了,這也是眾多企業重涼茶輕植物飲料的原因之一。事實上,涼茶非茶而是飲料。專家指出,茶有綠色、天然的特點,涼茶生產廠家正是抓住了人們的這個心理來賣涼茶。然而廠家做出來的涼茶是植物飲料的一種,其配方、成分均符合飲料的特點,而非人們理解的涼茶。 雖然都叫「涼茶」,但各品牌涼茶的成分不盡相同。專家指出,不同成分的涼茶功效不盡相同。 王老吉涼茶與和其正涼茶的主要成分相同,都為仙草、蛋花、布渣葉、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專家指出,這些成分主要起到清熱解毒、清肝明目、降壓功效。鄧老涼茶中的主要成分為金銀花、白茅根、菊花、桑葉等,這些成分主要起到清熱解毒、利尿去濕功效。潘高壽涼茶中的主要成分為菊花、槐花、蒲公英、蜂蜜、金銀花、桑葉,這些成分主要起清熱解毒功效。念慈庵潤涼茶主要成分為紫蘇、桔梗、菊花、薄荷、淡竹葉等,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解渴生津,對體內有熱、咽喉乾渴的人比較有效,但脾胃虛寒的人喝則會感到不適或腹痛等。所以,涼茶不是人人都可以喝的。 此外,有些涼茶中添加的是白砂糖,有些添加的是木糖醇。專家指出,這兩者之間的選擇主要看飲用者是否要限製糖的攝入,沒有哪種更健康的說法。不過,目前很多人能量攝入過剩,飲用添加木糖醇的更能限制能量攝入。 涼茶並非一定要涼著喝。事實上廣東傳統涼茶有很多的種類和配方,分苦和甜兩種,基本上都是熱著喝。夏季廣東暑濕當道,喝熱的涼茶後渾身出汗,更能清熱解毒、健脾利濕。 專家指出,涼茶性味偏寒涼,易損害人的陽氣和津液,把涼茶冰鎮後飲用,不僅喪失了熱飲的作用,更可能損傷人的脾胃功能。而且,人們飲涼茶主要是為了去火清熱,但中醫認為人體的「火」有虛有實,沒有一種配方適合所有「上火」的人。因此不妨根據自己的體質和症狀,讓中醫專家「量身定製」涼茶。 陰虛火旺型:症狀可見舌紅少苔、口鼻乾燥、手足心熱、煩熱頭暈、心慌失眠,這類人在乾熱少雨的夏季症狀容易加重,可選麥冬15克、生梔子10克、沙參10克製成涼茶; 肝陽上亢型:症狀可見頭暈耳鳴、煩躁易怒、血壓升高、面帶潮紅、失眠多夢、口苦口乾症狀,持續高溫天氣可加重症狀,可選杭菊花10克、天麻3克、鉤藤10克製成涼茶; 痰濕熱盛型:症狀可見舌苔厚膩、頭暈胸悶、食慾不振等,這類人常在高溫陰雨連綿的氣候中症狀加重,可選茵陳10克、天竺黃12克、厚朴10克製成涼茶。 不要喝隔夜涼茶:任何茶都不要喝隔夜的,哪怕你用的是紫砂茶壺。 涼茶可煮可泡:涼茶亦可直接沖泡,但因為涼茶的配料較之通常意義上的「茶料」要特殊,含有中草葯,大多帶有功效性質,因此,煎煮更易發揮其效用。 最適合的容器:玻璃壺、瓷碗、茶杯都可以,但要從茶料葯性的最好發揮角度來說,還是那種古老的帶蓋泥陶壺最為適宜。
Ⅱ 廣東的民風民俗
1、舞獅
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五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都由二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它是廣東各個節慶日中最常見的表演活動。
2、英歌
所謂北有秧歌,南有英歌。廣東的普寧、潮陽、惠來、陸豐甲子、潮安等地有英歌,其中以普寧、潮陽的英歌最有名。英歌是潮汕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廣場情緒舞蹈,起源於明代中期,以梁山108好漢為原形。表演者或持英歌棰或持圓鼓,糅合武術套路舞蹈等等藝術形式,氣勢粗獷豪邁。
4、燒龍
最有名的就是豐順的埔寨燒龍。人們會在節日的夜晚聚集在舞龍場,在大炮仗的巨響下觀看燒龍表演。
先是幾十個年輕人舉著燃燒的竹纜在場內奔跑,接著,身上裝滿煙花的巨龍出場,舞龍者舉著龍在場內舞龍,最後,龍頭開始噴火,龍身燒起來後則煙花齊放,鑼聲和鞭炮聲響徹雲霄,絢爛的火龍滿場飛舞,景象十分壯觀。
5、宵夜
宵夜是廣州人的生活習俗,一般是晚間十時以後,故名「宵夜」,或叫「夜宵」。宵夜的方式因人而異:有的晚上自己動手煮食。
有的單獨或邀三五知己好友到街邊大排檔或茶樓食肆的夜市中進食,因而市裡漸漸地形成了多條「夜食街」,以及各個茶樓酒店中的「夜市」茶座。茶樓中的夜市往往開設有音樂茶座,以招徠食客。
6、飲早茶
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面,往往以「飲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嗎」)作為問候,可見對飲茶的喜好。飲茶是廣州人的生活習俗。民間流傳著「清晨一壺茶,不用找醫家」的諺語。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習慣叫茶居)飲茶。不僅飲早茶,還要吃點心(作為早餐);不僅飲早茶,還要飲下午茶、夜茶;不僅填飽肚皮,還順便傳播新聞、敘說友情、洽談生意。可見,廣州人的飲茶實際上是一種社會交際的方式。
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業為什麼歷百年而長盛不衰的一個重要和根本原因。在廣州老字型大小飲食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的茶樓、茶居。
7、飲涼茶
飲涼茶也是廣州人常年的一個生活習慣。所謂涼茶,是指將葯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葯煎水作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冬日乾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
廣州的涼茶歷史修久,涼茶品種甚多,有王老吉涼茶、三虎堂涼茶、黃振龍涼茶、大聲公涼茶、石歧涼茶、廿四味涼茶、葫蘆茶、健康涼茶、金銀菊五花茶、古瓜干涼茶等;甚至連龜苓膏湯、生魚葛菜湯、紅蘿卜竹蔗水等,也成為廣州人喜愛的傳統老牌涼茶。
Ⅲ 端午節的傳說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歷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為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跡,乃與詩人節合並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為清兵所捕,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Ⅳ 加多寶涼茶的營銷策略與以前有何異同
炎熱躁動的夏季來臨,飲料市場也隨之動盪不安,各大品牌打響夏季營銷戰,而對於在營銷界久負盛名的加多寶來說,今年是其金罐包裝在市場的第一次試水。在「移動互聯網+」的戰略支撐下,包括「金彩生活圈」、「有你更金彩」、「金彩星期五」等一系列以「金彩」為主題的營銷活動亦貫穿始終,成為其今年夏季營銷的最大亮點之一。
互聯網創意營銷人陳格雷表示,在傳統行業中,快消業擁有聯結「移動互聯網+」的天然優勢:覆蓋度夠廣、渠道夠深、接觸頻率夠密。作為率先開啟「移動互聯網+」戰略的傳統快消企業,加多寶如何鎖定年輕族群、如何通過O2O模式以及借勢互聯網+娛樂營銷引爆夏季消費,或許可以近期加多寶所做的系列「金彩營銷」活動來一窺究竟。
平台合作:牽手騰訊優酷 推動品牌年輕化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某種角度上講,當我們在說「移動互聯網+」的時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在說「微信+」。或許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龐大的移動用戶群和活躍的互動頻率讓微信成為「移動互聯網+」戰略實施不可或缺的平台。
作為「有你更金彩」的系列活動之一,此次加多寶「點亮金彩」活動正是藉助擁有全球6億用戶的移動互聯平台——微信,利用其龐大的移動用戶群體和開放的分享平台,通過結合年輕人最喜聞樂見的星座、父親節等熱門話題,讓「金彩生活圈」以輕松娛樂的方式地融入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再一次擴大「金彩生活圈」的受眾范圍,以點帶面,在強化加多寶金罐升級的同時,讓活動參與量和覆蓋量實現幾何級的增長。
Ⅳ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簡單)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據說,屈原投
汨羅江
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
米團
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編輯於 2019-09-26
查看全部16個回答
十大女生喜歡的禮物京東官網,你喜歡的,這都有!
值得一看的喜歡的禮物相關信息推薦
十大女生喜歡的禮物「京東」官網,好物低價,極速配送,多個城市可當日送達,價格更超值,省錢又實惠!
m.jd.com廣告
天貓電器城,端午禮品卡冊,品類超全,一網打盡。
值得一看的禮品相關信息推薦
端午禮品卡冊,職場達人,學生必備,文化用品,天貓電器城,優質好貨,學霸達人超愛!天貓電器城,品牌旗艦,閃電到家,超值包郵,智新生活!
3c.tmall.com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端午節送什麼禮物好呢端午節實用禮物排行榜
端午節,送長輩一床蠶絲被吧!父母老了,操心多,睡不著,氣溫變化濕氣重腰腿不好蠶絲被知冷知熱,安神助眠,既是端午節好禮,也是實用的長輩禮!
572020-06-22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的簡短介紹(50字左右)
端午節介紹:端午節,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等。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但是在漫長的選擇淘汰中,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最得人心。「其志潔,其行廉」,從司馬遷對屈原飽含深情的敘述開始,屈原忠貞愛國的形象在歷代文人的敘述中越發高大。漢代以降,人們就認為端午節是因屈原而起的。 在抗戰相持階段的1942年,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以古喻今,激起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更讓屈原的愛國形象深入人心。1954年,屈原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名錄。 宋穎認為,端午節本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起,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端午節逐漸與屈原和愛國主義緊密聯系在一起,並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5)涼茶幾何擴展閱讀: 端午的多個名稱由來: 1、天中節 天中節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 2、端陽節 午日為「陽辰」,午月第一個午日,故稱端陽。《荊楚歲時記》中說: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之為「端陽節」。 3、重午節 上古干支紀元法,以天乾地支來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乾地支。最初端午為干支歷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於南北統一,歷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歷五月初五日。 4、龍舟節 龍舟競渡最早是古越人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南越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圖形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 5、當五汛 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亦有個別地區稱為「五月當午」。 6、龍日節 龍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東方蒼龍七宿,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於北方隱沒。仲夏端午,蒼龍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因此稱為龍的節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端午節 參考資料來源:光明網-端午節的文化內涵
1350 瀏覽410952020-06-25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一、端午節的來歷 1、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節,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時代就有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習俗。 2、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3、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南方百越圖騰祭祀,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端午節文化內涵相沿迄今。 4、「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5、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小端午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歷五月十五日。 二、端午節的習俗 1、在遠古時代,百越之地就有在陽氣旺盛的午月午日,用刻畫上龍形的舟楫載上古粽籺等貢祭品以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習俗;時至今日,扒龍船仍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2、有典籍記載的最早出現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 3、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 4、掛艾草、菖蒲、榕枝。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 5、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6、躲端午,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 (5)涼茶幾何擴展閱讀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條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五)端午節,放假一天(農歷端午當日)……」據此,自2008年開始,端午節正式列入國家法定節日。 在文化逐漸多元、信息日益豐富的今天,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面臨著不少挑戰。這迫切需要人們與時俱進,既要保持傳統,又要適應當今人們需要。 參考資料:網路-端午節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1463 瀏覽737972019-10-18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400字左右)
端午節的由來: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黎民百姓們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118 瀏覽59372019-03-04
端午節的由來及風俗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
718 瀏覽2453972019-04-29
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和來歷
一、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節,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時代就有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習俗。 二、習俗: 端午佳節,當然少不了粽子這個主角。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了。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三、由來傳說: 據說,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屈原,也正是因為如此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 (5)涼茶幾何擴展閱讀 賽龍舟作為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除了端午節之外,也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如果從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這個說法去理解,它現在已經超越了一項體育運動的范疇,變成了一種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精神圖騰。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29 瀏覽9412019-02-28
2評論
俏戀6211
可以嘛!
熱心網友贊
🌚
評論兩句
Ⅵ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請幫下忙,急急急
紅色狂飆:400倍速王老吉成功學
從2005開始,王老吉以大熱之勢成為中國營銷界最具黑馬本色和盤點價值的名字。在此之前,沒有人想到,作為嶺南養生文化的一種獨特符號的「涼茶」,在兩廣的大街小巷裡沉澱一百多年後,2005年突煞飄紅全國,一年銷售30億。
在南方一些地區,打麻將熬夜喝一罐王老吉,運動後喝一罐王老吉,酒樓的飯局上要一罐王老吉已習以為常,在浙江某些地區甚至有婚宴上不可缺少「茅台酒、中華煙、王老吉」的習慣。2006年的世界盃,熬夜喝王老吉更是成為時尚。
從2002年銷售1·8億元到2003年6億元,再到2004年的8億元躍升為2005年的30億元,2006上半年,王老吉的銷售已達18億元。短短數年時間,王老吉銷售額激增400倍。四年時間把一直囿於兩廣地區的涼茶賣遍全國,做到一年30多億元,引爆涼茶市場,王老吉的營銷魔方是什麼?
定位
作為。清熱解毒去暑濕」的中草葯飲料,「涼茶」這一概念是典型性的地域概念,除了兩廣,其他地區的消費者對於「涼茶」這一概念幾乎一無所知,在上火的時候也從沒有想到喝涼茶,都是通過牛黃解毒片之類的清熱解毒類葯品來解決問題,這成了王老吉打入全國市場難以逾越的障礙。顯然,如果以「涼茶」的概念切入全國市場,不但市場培育過程緩慢,而且教育「涼茶」概念的費用也是一個無底洞。
王老吉在市場洞察和消費者研究方面可謂下了苦功,在定位上擺脫了「涼茶」概念的糾纏,跳入海量的「飲料」市場中競爭,並在海量的「飲料」市場中區隔出一個新品類——「預防上火的飲料。!。怕上火,喝王老吉」成為核心訴求,把涼茶的功能刪繁就簡歸納為「怕上火」,使其通俗化和時尚化。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功能,同樣的包裝,僅僅因為「概念」不同,不僅破解了「涼茶」概念的地域困局,更開創了一個「涼茶」的藍海。
當王老吉定位於涼茶的時候,它只是一個區域品牌,當王老吉定位於不上火飲料的時候,它卻得到了全國市場。其成功的關鍵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解讀產品,並把這種解讀轉換成消費者容易明白、樂於接受的定位,這樣的定位一經轉換,巨大的市場機會就凸現了出來。
產品策略
涼茶是以中草葯為原料的保健飲品,有「預防上火」和「降火」的作用,這種實實在在的功效是涼茶與其他飲料相比的核心優勢。「上火」是人們可以真實感知的一種亞健康狀態,通過中醫和現代媒體的傳播,消費者對「上火」的認知相對清晰,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預防上火」和「降火」的市場需求日益龐大。用中醫的觀點來看王老吉的組方,其「預防上火」和「降火」的功效是經得起考驗的。當消費者感覺到要上火或者已經上火時,一般情況下喝兩罐王老吉能夠感覺到效果,這種真實存在的功效足以支撐王老吉在飲料市場中闖出一條陽關大道。作為涼茶市場的執牛耳者,王老吉的功效正好滿足了這個未被切割的飲料市場,這為王老吉的井噴提供了機會。
傳統的「降火」涼茶實際上是中草葯熬煮的葯湯,效果雖好,但味道苦,即使在廣東,年輕人也很難接受,這也是廣東涼茶偏安廣東一隅,難以走出廣東的主要原因。經過反復的口感測試後,罐裝王老吉選擇的是偏甜的配方,現在的王老吉口感像山楂水一樣,更接近飲料的味道,滿足了全國各地不同消費者的口感要求,在口感上得到了大眾的喜愛。從營銷角度分析,通過口感的改變取悅消費者是王老吉營銷全國極其關鍵的一步棋,重新調配後的口感極大地擴大了王老吉的消費者群,使其市場潛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一個好的品牌名稱是品牌成功的第一步。「王老吉」的品牌名稱看似土裡土氣,但從品牌傳播角度考量,這個名稱有獨特性,而且好念、好寫、好記,很容易傳播。涼茶作為中國傳統中醫葯文化及嶺南養生文化的衍生品,兩廣地區的老百姓當做清熱止渴解暑濕的保健養生飲品流傳了千百年,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地道的本土文化特徵。「王老吉」頗有返璞歸真意味的品牌名稱與「涼茶」的產品屬性無疑是相當匹配的。
「王老吉」的品牌名稱在幾方面體顯出策略性:第一,區隔競爭對手,涼茶品牌眾多,王老吉因其品牌名稱獨特而與其他品牌形成鮮明的區隔,在消費者的記憶中搶先佔位;不以「涼茶」兩字作品牌名的後綴,在兩廣以外的市場推廣中節省了「涼茶是什麼」的傳播成本。第二,品牌名稱也是產品創始人名稱,創始人品稱與品牌名稱的無縫對接賦予品牌歷史感和文化感,尤其是王老吉不遺餘力地把創始人「王老吉」塑造成涼茶始祖,更是使王老吉成為「涼茶」的代名詞,這種品牌印記的形成成為其他品牌難以跨越的壁壘。第三,「王老吉」三個字無論拆開還是合在一起,都非常吉祥,迎合了中國人講意頭的嗜好,從這點上看也就不難解釋王老吉為什麼在浙江地區能夠與中華煙、茅台酒一道,成為婚宴筵席上的「三小件」。
罐裝王老吉的包裝主色調是紅黃兩色。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歷經數千年沉澱,對於色彩的體認,最具傳統意義和文化認同感的非紅黃兩種顏色莫屬;涼茶是傳統中醫葯文化和嶺南養生保健文化的衍生品,用紅黃兩種色調在包裝中表達王老吉無疑是相當到位的。紅紅火火的紅色易拉罐,擺放在貨架上非常搶眼,使得王老吉在終端的視覺效果尤其突出。
促銷策略
非典之前的王老吉知名度僅限於廣東,年銷售額不到l億元,企業發展不溫不火。在與非典抗戰的非常時候,鍾南山在接受電視采訪時的一句話為涼茶做了一次價值不可估量的廣告——「廣東人自古以來就有喝涼茶的習慣,喝涼茶對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當年全國防治「非典」的用葯目錄也是由廣東制定,一些清熱解毒類的葯品名列其中,王老吉的「廣東涼茶顆粒」也被列入,這為涼茶在全國的普及提供了一個契機。而經過「非典」的洗禮,人們的保健意識空前增強,同時也讓人們對中葯有了全新的認識。冥冥之中的天災人禍成為王老吉快速啟動全國市場的按鈕。按照非典前王老吉的市場增長態勢保守估計,如果沒有「非典」,王老吉的發展至少要放慢四年。
王老吉成功啟動全國市場並迅速飆紅,巨額廣告投放持續不斷的轟炸也是其殺手鐧之一。2003年,王老吉的宣傳推廣投入4000多萬,2004年則增加到1個億,2005年1個多億,2006年世界盃期間廣告投入更是激增,全年的廣告投入估計2個多億。在中央電視台2007年廣告招標大會上,又以4.2億元成為2007年央視廣告的標王,近三年王老吉廣告投入連續以幾何的趨勢猛增,而其銷量也隨著廣告投入的猛增三年。三級跳」-2003年6億,2004年10億,
2005年一舉躍升到30億,2006年上半年已達到18億。
在巨額的廣告投入中,王老吉始終把央視這一全國性品牌最好的孵化機器當作打造品牌的第一平台,同時針對區域市場的營銷需要在地方衛視上投放廣告彌補央視廣告到達率的不足,報紙和終端廣告也在產品的銷售中直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在媒體投放時機選擇上,王老吉體現了較高的機動性和策略性,如非典期間和世界盃期間央視一套的高頻度投放,以及夏季的常規廣告攻勢。
在宣傳推廣中,王老吉除了傳播產品的核心利益「怕上火喝王老吉」,也非常重視品牌形象的建立,2004年8月,以王老吉創始人為題材的民間傳奇劇《嶺南葯俠》在中央電視台一些地方頻道播出,就是由廣東加多寶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罐裝王老吉)、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廣州王老吉股份有限公司(利樂包裝王老吉)三方投資1200萬元拍攝的,這種以電視劇為載體的「隱性廣告」體現了王老吉傳播品牌的良苦用心,收到了很好的品牌宣傳效果。此外,王老吉在終端公關、消費者公關和促銷上也投入了不少的費用。充裕的宣傳推廣費用,線上線下、高低結合的媒體投放計劃使王老吉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市場由南到北不斷擴張。
危機公關
2005年,職業打假人以王老吉配料含有的夏枯草「沒有列入國家110種葯食同源名錄」將其告上法庭,緊接著又以「作為普通飲料,違規在廣告中宣傳功效」向廣東省衛生監督所投訴其他六個涼茶,有關部門按照相關法規讓上述品牌停止了「清熱解毒」的宣傳。這兩個危機事件對於王老吉涼茶來說不啻於當頭一擊。
在「狀告王老吉」事件發生後,廣東加多寶管理層迅速出面向媒體澄清事實,並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同時組織中醫葯專家針對「夏枯草」問題撰寫應訴材料,最終贏得了官司。廣東加多寶管理層牽頭粵港澳涼茶企業由政府出面申請將涼茶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目錄更加體現了王老吉敏銳的營銷意識和老練的公關手段。2006年5月25日涼茶獲得國務院批准,進入中國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目錄。涼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配方和術語受到《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公約》及我國有關法律的強制保護,以王老吉為首的涼茶產品終於打破了功能訴求的瓶頸。
「入遺」的成功不但讓涼茶產品了合法訴求獨特功能的「護照」,更是在政府層面構築了一道中國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名錄之外企業難以跨過的競爭壁壘。作為市場上的寡頭,王老吉無疑是「入遺」的最大受益者。 ,
渠道策略
用王老吉管理層的話來說,廣告是王老吉的空中部隊,終端則是陸戰隊。事實上,王老吉短短幾年間迅速上位,終端是其成功的「兩把斧」之一。可以說,在全國飲料市場,王老吉在終端建設和管理方面的執行力度可以排到前幾位。
在終端建設和管理方面,王老吉將「精耕」和「創新」兩種精神演繹得淋漓盡致。
精耕:做好每一個終端
從鋪貨上看,隨便去一個二線城市轉一下,幾乎每個士多店都可以買到王老吉。終端執行也非常到位,幾乎在所有大中型賣場都統一上TG或者端架,以及形象堆頭,而且賣場廣告力度直逼另一飲料巨頭蒙牛。除了賣場廣告外,店招廣告和招貼海報在大街小巷子的出現頻率也極高。高鋪貨率使消費者隨處可以買到產品,無孔不入的終端宣傳攻勢與高端宣傳相比到達率更高,更有效率,王老吉的成功印證了「終端為王」的道理。
創新:開辟飲料市場新通道
飲料產品傳統的渠道是商場、超市、士多店,狹窄的通路加劇了產品之間的競爭。王老吉在選擇通路時,緊緊抓住「怕上火」人群,把產品的銷售通路向目標消費者的生活前端延伸,開辟新的藍海。王老吉不僅進入了各種商超,甚至進入餐飲店、酒吧。在on-trade市場,王老吉就做得非常成功,除了酒類,絕對是老大。在一些城市,王老吉還選擇湘菜館、川菜館、火鍋店作為「王老吉誠意合作店」,投入資金開展促銷活動,並且把這些終端場所也變成了廣告宣傳的重要戰場,設計製作電子顯示屏、紅燈籠、牙簽盒、菜牌等宣傳品免費贈送。2004年起,王老吉與肯德基合作,王老吉涼茶正式進入洋快餐店肯德基,藉助肯德基德品牌和網點資源來拓展市場。
不放過任何一個存在消費需求的場所,通過消費者的功能需求把通道向消費者生活前端延伸,王老吉這種終端思維使其贏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
Ⅶ 我想做游戲主播不知道名字起什麼求大神幫忙起一個!
廠長(諾言) 小狗(uzi) 若風 微笑 騷男 西門吹牛中
mata looper pdd 笑笑 酥酥 浪子彥
麻辣香鍋 小虎 西卡 gogoing 賞金術士 文森特
rookie faker 草莓 神超 dopa 黑店百地
imp 韋神 靈葯 小傘 洞主 普朗東
Ⅷ 開著幾何A打卡去重慶各種風景的網紅點
重慶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非常嚮往的地方。我雖然只去過那裡一次。但是給我留下的印象卻是非常的深刻的。首先,是重慶的道路,高高低低。很西安完全不一樣,西安是橫平豎直的。城市路面很少有上坡和下坡一說,但是重慶就不一樣,也許我家的1樓是對面得樓頂都有可能呢。非常有意思。拍照起來也非常有特色。第二個是就是他們的一系列景點。長江大橋,解放碑,洪崖洞,兩江交匯。等等。每個地點都有他的特色,自己歷史含義。第三點,就是這個地方的美食啦[色][色],重慶的火鍋是我最愛吃的。正宗的牛油火鍋。味道渾厚。雖然我個人來說其實不太能吃辣子,但是重慶火鍋的辣子,我喝著涼茶都要吃完的。最後不得不說說我的幾何A了,太給力了,由於重慶天氣不冷,開車不用開加熱,所以平常我都是只開空氣凈化就夠了,雖然我只在重慶待了2天,但是我天天都會開著幾何A到處轉悠。我基本轉遍了重慶那些所有網紅點。2天內,只充了一次電。跑了最少500公里。非常省電。非常實用。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打卡照片吧[得意][得意]提前說一下,由於很多地方都是即停即走的,所以,我只是拍了一下就走了。所以效果一般,請各位見諒
特來電很多,不過很多都沒營業。
Ⅸ 寶寶喝奶粉,沖希一點可以降火嗎
兩餐之間給寶寶喝點水就可以了溫開水是寶寶最好的涼茶!奶粉不要擅自沖稀或者沖濃!沖奶粉過稠過稀都不行: 嬰幼兒奶粉必然要根據所要求的比例配,不能想放幾何就放幾何。家長最好根據奶粉包裝上標明的劑量沖調奶粉。要是奶粉加得太多,年夜概增進胃腸、腎臟的承擔,倒霉於營養因素的領受。奶粉沖調得過濃,而嬰兒腸胃尚處在發育階段,沒有手段實時領受,是以呈現拉肚子的情形,營養自然也就不敷了。奶粉要是沖調太稀,蛋白質含量不敷,同樣也會造成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