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傢具大全 » 白茶幾道工序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白茶幾道工序

發布時間: 2021-03-01 21:11:01

Ⅰ 制茶葉要經過幾道工序

不同的茶類製作工序不同,不知道您是想做什麼茶類或想了解哪種茶類?

Ⅱ 白茶有哪些製作工藝

福鼎白茶的製作工藝是創制福鼎白茶的中心工序,擁有高超的製作方法,獨具科學藝術版魅力。權它的傳承與白茶史息息相關。清嘉慶初年,以福鼎菜茶的壯芽為原料,製成銀針。約在咸豐六年(1856),培育茶樹良種大白茶,光緒十二年(1886)開始以大白茶芽制銀針,稱白毫銀針,翻開白茶製造的新歷史。在傳承古老制茶法的基礎上,福鼎白茶製作以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為主,技術製作工序流程呈水線形式進行。福鼎白茶擁有優秀品質特徵,得益於其傳承久遠的製作技藝。

Ⅲ 白茶的製作步驟有哪些

工具/材料:白復茶、工藝制、竹匾、竹簍、竹筐、冰庫。

白茶的製作步驟如下:

1、白茶根據氣溫採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凈采,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采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

Ⅳ 白茶的製作工藝

白茶的製作工藝是最自然的,把採下的新鮮茶葉薄薄地攤放在竹席上置於微弱的陽光下,或置於通風透光效果好的室內,讓其自然萎凋。晾曬至七八成干時,再用文火慢慢烘乾即可。由於製作過程簡單,以最少的工序進行加工。
採用單芽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稱之為銀針白毫;白茶一般多採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紅、泉城綠、福鼎大毫茶,泉城紅、泉城綠、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樹品種的一芽一二葉,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製作而成的為白牡丹或新白茶;採用菜茶的一芽一二葉,加工而成的為貢眉;採用抽針後的鮮葉製成的白茶稱壽眉。白茶的製作工藝,一般分為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而其關鍵是在於萎凋。萎凋分為室內自然萎凋、復式萎凋和加溫萎凋。要根據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熱的晴朗天氣,採取室內萎凋或復式萎凋為佳。其精製工藝是在剔除梗、片、蠟葉、紅張、暗張之後,以文火進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襯托茶香,待水分含量為4~5%時,趁熱裝箱。白茶製法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湯味鮮爽。
採摘
白茶根據氣溫採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凈采。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采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
萎凋
採摘鮮葉用竹匾及時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攤青後,根據氣候條件和鮮葉等級,靈活選用室內自然萎凋、復式萎凋或加溫萎凋。當茶葉達七、八成干時,室內自然萎凋和復式萎凋都需進行並篩。
烘乾
初烘:烘乾機溫度100-120℃,時間:10分鍾;攤涼:15分鍾。復烘:溫度80-90℃;低溫長烘70℃左右。
保存
茶葉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冰庫,溫度1-5℃。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後打開,進行包裝。

Ⅳ 白茶傳統加工工藝流程

白茶製作工序:鮮葉、萎凋、烘焙(或陰干)、揀剔(或篩揀)、復火專、裝箱。

製作工藝:屬
採用單芽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稱之為銀針白毫;採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福安大白茶等茶樹品種的一芽一二葉,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白牡丹或新白茶;採用菜茶的一芽一二葉,加工而成的為貢眉、壽眉。白茶的製作工藝,一般分為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而其關鍵是在於萎凋。萎凋分為室內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兩種。要根據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熱的晴朗天氣,採取室內萎凋或復式萎凋為佳。其精製工藝是在剔除梗、片、蠟葉、紅張、暗張之後,以文火進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襯托茶香,待水分含量為4~5%時,趁熱裝箱。白茶製法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湯味鮮爽。
採納哦謝謝

Ⅵ 白茶的製作過程與方法

白茶,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是中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主要產區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雲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干)、揀剔、復火等工序。雲南白茶工藝主要曬青,曬青茶的優勢在於口感保持茶葉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白茶的製作工藝流程
白茶成茶滿披白毫、湯色清淡、味鮮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點是白色銀毫,素有「綠妝素裹」之美感,芽頭肥壯,湯色黃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沖泡後品嘗,滋昧鮮醇可口,還能起葯理作用。白茶性清涼,具有退熱降火之功效。

白茶的製作工藝是最自然的,把採下的新鮮茶葉薄薄地攤放在竹席上置於微弱的陽光下,或置於通風透光效果好的室內,讓其自然萎凋。晾曬至七八成干時,再用文火慢慢烘乾即可。由於製作過程簡單,以最少的工序進行加工。
白茶的製作工藝流程
流程1、採摘

白茶根據氣溫採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凈采。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采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
白茶的製作工藝流程
流程2、萎凋

採摘鮮葉用竹匾及時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攤青後,根據氣候條件和鮮葉等級,靈活選用室內自然萎凋、復式萎凋或加溫萎凋。當茶葉達七、八成干時,室內自然萎凋和復式萎凋都需進行並篩。
白茶的製作工藝流程
流程3、烘乾

初烘:烘乾機溫度100-120℃,時間:10分鍾;攤涼:15分鍾。復烘:溫度80-90℃;低溫長烘70℃左右。
白茶的製作工藝流程
流程4、保存

茶葉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冰庫,溫度1-5℃。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後打開,進行包裝。
白茶的製作工藝流程
採用單芽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稱之為銀針白毫;白茶一般多採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紅、泉城綠、福鼎大毫茶,泉城紅、泉城綠、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樹品種的一芽一二葉,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製作而成的為白牡丹或新白茶;
白茶的製作工藝流程
採用菜茶的一芽一二葉,加工而成的為貢眉;採用抽針後的鮮葉製成的白茶稱壽眉。白茶的製作工藝,一般分為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而其關鍵是在於萎凋。萎凋分為室內自然萎凋、復式萎凋和加溫萎凋。要根據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熱的晴朗天氣,採取室內萎凋或復式萎凋為佳。其精製工藝是在剔除梗、片、蠟葉、紅張、暗張之後,以文火進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襯托茶香,待水分含量為4~5%時,趁熱裝箱。白茶製法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湯味鮮爽。

Ⅶ 茶葉有多少道工序

采時就是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茶樹如經剪枝,則採摘面以下之茶葉不宜採摘,俾使旁枝濃密,樹勢整齊而旺盛。
2. 採摘應按行列次序逐行進株探清,不可選芽葉多者採摘而芽葉少者漏摘,以免減少產量。
3. 採摘時應嚴格規定採摘之標准,並嚴格執行之,使品質劃一。
4. 須注意留蓄,魚葉老葉不可採下。
5. 露水及雨後不採,以免茶味澀而淡薄,水色混濁,殺菁時又易焦變。
6. 採摘之先,應搖動茶樹,以除去露水雨水及灰塵蛛網等不潔物。
7. 採摘切勿粗暴,攀折後之茶葉應使之復原。
8. 每叢合乎標准之葉芽,務須一次采清,以免洗叢之麻煩(采時由下而上,由邊緣至中心)。
9. 老嫩宜分摘,以免影響品質及製造之麻煩。
10. 采時不可用指甲折破茶葉,以免茶汁流出而引起化學變化,變成黑點。
11. 養成早采嫩摘之習慣,並遞年早采。
12. 冬茶以不摘為宜,以保持樹勢。
13. 樹勢不佳者不摘,如全部樹勢不佳,則停采一年,而管理工作,仍應照常進行。
14. 發育不良之不育茶芽不摘。
15. 發育不佳時,對口葉及芽不摘,以恢復樹勢。
16. 留梗不摘,制綠茶尤須將梗揀出,采時須自第二葉與第三葉(或魚葉)節距之中間部位採下,太上則遺留之枝梢易枯萎,太下則梗太長。
17. 有病蟲害之芽葉不摘,摘下後亦須揀除。
18. 即采即制,務求迅速。
19. 勿傷芽葉(傷處易變紅或發黑,甚至茶有酸味)勿久握手中,勿壓置茶籃中大久及太厚。
20. 手及器具與堆置場,務須保持清潔,勿使茶葉感染其它氣味或不潔物。
21. 采後制前,務須保持茶菁之本質,勿使發熱醱酵或受日光雨水。
22. 每株茶樹,中間宜探摘較深,外圍較淺,則茶樹發育較佳

Ⅷ 白茶的加工工藝是什麼

白茶的加工工藝是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白茶的製作工藝是最自然的內,把採下的新鮮茶葉容薄薄地攤放在竹席上置於微弱的陽光下,或置於通風透光效果好的室內,讓其自然萎凋。晾曬至七八成干時,再用文火慢慢烘乾即可。由於製作過程簡單,以最少的工序進行加工。

其精製工藝是在剔除梗、片、蠟葉、紅張、暗張之後,以文火進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襯托茶香,待水分含量為4~5%時,趁熱裝箱。白茶製法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湯味鮮爽。

(8)白茶幾道工序擴展閱讀

白茶在沖泡過程中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沖泡出來的茶湯鮮爽甘醇,濃香四溢。

1、量的控制,白茶淡些好喝,一般150毫升的水用3至5克的茶葉。

2、溫度的控制,水溫要求在90到100 。

3、沖泡時間,第一泡時間約5分鍾,經過濾後將茶湯倒入茶盅即可飲用。第二泡只要3分鍾即可,也是要做到隨飲隨泡。一般情況一杯白茶可沖泡四五次。

Ⅸ 茶葉要經過多少道工序

不同茶抄葉製作襲工序不一樣,以佛手茶為例 可以參考經驗https://jingyan..com/article/380abd0a09525e1d90192cb0.html

Ⅹ 福鼎煥珍白茶製作工藝包括哪幾個步驟

福鼎白茶的製作工藝,一般分為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而其關鍵是在於萎凋。萎凋分為室內自然萎凋、復式萎凋和加溫萎凋。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福鼎白茶的工序步驟。

福鼎白茶工序步驟

1、茶菁採摘:嫩度與勻整度

採茶也是一個技術活,采銀針的時候就只能采銀針,不要把葉子也弄下來造成條索過長也浪費了葉片,後期還要再加工抽針;也不要採摘得過短,芽頭不完整,干茶外形不佳;

摘葉飛花乾脆利落,采針就都采針,采牡丹一芽二葉就得全是一芽二葉,這樣後期加工的的原料才勻整,品質相對一質,也方便操作。

這就是為什麼普通人採茶、要不就採摘不標准;要不就是採摘很標准,速度卻很慢,耗時費力卻得不償失:銀針沒及時采完,都變成了牡丹壽眉,經濟效益太低。

2、萎凋:日光萎凋、室內萎凋與復式萎凋

萎凋,是白茶製作的關鍵工序。萎凋,其實就是茶葉的水分流失過程,讓茶葉外形與內含物緩慢發生變化,如水解或氧化作用,最終達到適度輕微發酵的白茶品類特性。

根據萎凋方法的不同,可分類為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和復式萎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日光萎凋一般只用於極少量的銀針生產,看天吃飯,限制太多,效益低下;而室內萎凋和復式萎凋為實際生產中的主要萎凋方式。

(1)日光萎凋

指純粹利用太陽光日曬,將茶葉鮮葉逐步萎凋至干毛茶的程度。一般用於價高小眾的銀針產品,萎凋時只選取早上或傍晚的柔和陽光、與陰涼透風處交替攤晾,耗時長,難以做到大批量生產。

(2)室內萎凋

分室內自然萎凋和室內加熱萎凋,室內自然萎凋是指在近似自然的環境下,將茶葉攤晾萎凋的過程,一般通過模仿自然風的氣流等措施來控制調整室內的溫濕度。

室內加熱萎凋,一般是陰雨天氣或大批量普通茶品如壽眉的製法。根據加熱方式的不同又有管道加熱與萎凋槽加熱之分。

室內加熱萎凋,一般在室內設置熱風道、鼓風機、排氣扇等裝置,讓茶葉長期處於一定的溫度濕度之下,達到快速失水的過程。效率高,產量大;卻也容易導致失水不平衡、內部轉化不到位。

(3)復式萎凋

綜合了日光萎凋與室內自然萎凋的方法,除了晝夜交替帶來的日曬與室內陰干區別,白天日曬的時候也會根據茶葉情況進行陽光晾曬與陰涼處甚至室內攤晾的交替工序把控,繁雜,卻是一泡好白茶的必要條件。

雖然說不同的萎凋方式是為了適應天氣與現代化的生產需求,但不可否認,日光萎凋與復式萎凋有著無可復制的優勢:獨特的陽光日曬之味,毫香蜜韻最顯,陳化價值最高。

3、乾燥:傳統碳焙與機器烘乾

傳統碳焙,是指用木碳焙火烘乾茶葉的一種傳統乾燥方式,通過一系列的熱轉化(焙茶)讓底沸點香氣揮發,高沸點的熟香顯露,加速多酚氧化反應、降低苦澀,促進糖分解和焦糖化使水帶甜的過程。

機器烘乾,一般指電烘,恆溫定時批量操控,方便快捷,為現代化茶葉乾燥常用的方法。

傳統碳焙可以將白茶的寒性溫化,現飲舒適;陳放更佳。但耗時費力,多為精品白茶的乾燥方式。

4、發酵度與乾燥度:細節把握,匠心制茶

所有的流程看下來,是不是已經有點懵圈?其實細節見真章,日光萎凋里的時間、向光或背光、什麼時候是向光、什麼時候是背光、復式萎凋的陰干時長與地點選擇、萎凋鮮葉的薄厚度……

日曬並不是一動不動地曬,而是專人看管,根據太陽光的折射度隨時調整位置

乾燥到什麼時候需要進行風選或挑梗?從竹籩完成萎凋下來是否還要翻曬、什麼時候要堆積開始養茶、初焙的溫度與時間、復焙的時長與溫度變化把控、拼配的原則與經驗等等,所有的小環節無一不考驗著制茶師傅的功力與耐心。

福鼎白茶品質特徵

1、制白毫銀針。外形條索肥壯挺直披毫,色澤銀白,整齊潔凈,內質香氣清高,毫香持久,鮮醇嫩爽,湯色杏黃清澈,葉底幼嫩肥軟勻亮。

2、制白牡丹。外形葉張肥嫩,毫心肥壯,葉態伸展,芽葉連枝,葉緣垂卷,破張少、勻整,色澤灰綠,毫色銀白,內質香氣清鮮純正,毫香濃顯,湯色淡杏黃,清澈,清醇清甜,葉底葉色黃綠,葉質柔軟鮮亮。

3、制新工藝白茶。外形條索粗松尚捲曲,褐綠色,勻整,內質香氣略顯板栗香,醇厚爽適,湯色橙而清澈,葉底勻整舒展。

福鼎白茶主要品種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不同的品種具有不同的特點,品質各具特色。福鼎白茶還具有白茶性清涼,消熱降火,消暑解毒等特點,是保健功效不錯的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