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鞋櫃深度做20厘米行不行
不行,大點的鞋子放不進去。一般要35厘米才行。
② 鞋櫃的規格,最小可以做多大
給你多說點.
鞋櫃通常是用方便快捷的免漆板貼面及櫃體板。
重點說一下:內玻璃的厚度要求應該在8MM以上,尺寸容限制在1500MM以下。
以免施工過程及使用過程中造成危險。
具體尺寸待定。根據家人鞋子的數量和尺碼來定。
③ 一張板子能不能做一個鞋櫃,求尺寸
一般的單人鞋櫃尺寸較小,市場上用得較多的是602mm*318mm*456mm這個尺度。
2.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回家三口的家庭,在選答擇鞋櫃的時候可以選擇實彈大小的,在尺寸為947mm*318mm*1032mm能滿足較多中小家庭的需要。
3.家庭人口比較多,家庭空間較大的家庭在選擇鞋櫃時可以選擇體積比較大的,這樣能盡量滿足需求,長1347mm*寬318*高1032mm這種尺寸一般是比較符合普遍大眾的。
鞋櫃效果圖欣賞
④ 鞋櫃旁的坐著換鞋用的小櫃子應該叫什麼
一般叫換鞋凳。
換鞋凳的選購
一、座墊:坐下去是否貼合專身體,並且,你站屬起來時,能快速重新恢復原狀。
二、挑材質:若凳面採用短毛絨面料,可用手摸下表面,看看是否掉毛,摸過的表面是否起球。若為棉質凳面,則摸下是否平滑不刺手,若為木質,則看其是否有劈裂、蟲蛀、腐朽、疤結,如有不宜選購。
三、看空間:好的換鞋凳可以舒適換鞋,又可以存儲很多鞋子,能存多少看內部空間結構,至少二層,最好購買半開放式產品,透氣通風。也有很多鞋凳只是一張很普通的凳子,這要看消費者的選購需求。
⑤ 只有30mm夠做鞋櫃嗎
30毫米肯定不夠,30㎝是可以做鞋櫃的。一般鞋櫃厚度都是30-35㎝厚。
可以做斜板。也可以橫著放鞋。
最好多做幾層,因為家裡鞋很多,矮了放不下。
⑥ 鞋櫃200mm深度,怎麼做實用美觀些,內鑲在牆裡面。
200MM其實差不多做板復式的制放在門邊和門框對其看能不能增加一點寬度,內空200裡面做層板稍微傾斜層板靠外的地方要拉條,增加的寬度最好能做一個門因為一進門看見一層層的全是鞋子是不是會很難看,然後鞋櫃上面做隔層多大你就自己決定,頂到房頂放些裝飾這樣起到吸引目光的目的別人不會注意你的鞋櫃了!最好鞋櫃分兩邊一邊做個掛桿用來掛傘!!內鑲的話最好做推拉門的!
⑦ 裝修房子風水上來說鞋櫃可不可以做在門口
在玄關放置鞋櫃,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無論是主客在此處更換鞋子均十分方便。而且「鞋」與諧同音,有和諧、好合之意,並且鞋必是成雙成隊,這是很有意義的,家庭最需要和諧好合,因此入門見鞋很吉利。但雖然如此,在玄關放置鞋櫃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注意。
鞋櫃不宜太高大:鞋桂的高度不宜超過戶主身高,若是超過這尺度便不妥。鞋櫃的面積宜小不宜大,宜矮不宜高。
鞋子宜藏不宜露:鞋櫃宜有門,倘若鞋子亂七八糟地堆放而又無門遮掩,便十分有礙觀瞻。有些在玄關布置巧妙的鞋櫃很典雅自然,因為有門遮掩,所以從外邊看,一點也看不出它是鞋櫃,這才符合歸藏於密之道。
風水重視氣流,因此鞋櫃必須設法減少異味,否則異味若向四周擴散,則根本無好風水可言。
鞋頭宜向上而不宜向下:鞋櫃內的層架大多傾斜,在擺放鞋子入內時,鞋頭必須向上,這有步步高升的意味;若是鞋頭向下,就意味著會走下坡路。
鞋櫃宜側不宜中:鞋櫃雖然實用,但卻難登大雅之堂,因此除了以上所提及的幾點之外,還要注意宜側不宜中,既指鞋櫃不宜擺放在正中,最好把它向兩旁移開一些,離開中心的焦點位置。
小小的鞋子也有磁場,也可以影響風水。不少女士擁有大堆不同款式的鞋子,並喜歡將鞋放於睡房內,方便上街前選鞋配衫。可是在風水學上,鞋子只適宜擺放於大門口附近,卻不宜放在屋內其他地方,包括睡房。
上街穿的鞋,沾染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氣,通常比較雜亂,故只適宜放於經常出入的大門附近。如果把鞋子四處亂放,外面「不好的氣」將會隨鞋子進入屋內,直接影響屋中人的運程。所以,家居最好添置一個鞋櫃,將鞋子全部放進櫃內,不好的磁場便無法隨便釋放出來。
對於大門面向走廊的家居,鞋櫃更可兼作屏風之用,阻擋由大門直沖而進的煞氣。至於不曾穿過上街的新鞋,或供室內專用的拖鞋,放在家中任何地方都沒有問題。所以如果考慮到空間問題,可以在玄關入門處安置一個小巧的鞋櫃,只擺放日常更換的鞋子,新鞋或者換季的可以擦拭乾凈後放於居室其餘空間。
鞋櫃通常是多層式設計,以風水角度來說,鞋櫃以五層高為佳,皆因這代表五行並存。鞋櫃少於五層問題不大,多於此層數則屬大忌。因為鞋屬土,應該「腳踏實地」,將鞋放得太高的話,便會影響穿者,走路時容易扭傷、跌倒。再者,鞋子代表「根基」,根基打得穩,有助事業發展理想。
⑧ 鞋櫃什麼樣的好
這是 家居嚴選師第篇文章
一個出色的鞋櫃,提供的不僅僅是進出門換鞋的功能,還是家的第一印象,穿脫衣服、取放包包、照鏡子整理儀容,收發快遞、放置雨傘…
今天,Andy分享30個鞋櫃案例,教你如何設計鞋櫃!
1 鞋櫃在入戶門側
進門就是餐廳、客廳的戶型,一般鞋櫃都是擺放在入戶門側面的牆面,這也是小戶型家庭用得最多的一種擺放形式。
▲白橡木做成到頂鞋櫃,簡約大方。右下方留空,便於放常穿的鞋子,內部斜放設計,更容易找到想穿的鞋子。
▲門側面積大,鞋櫃做大些,容量也更大。
▲可適量減少儲物櫃,改為坐凳+臨時掛衣區,組合搭配,實用性沒話說。
▲也可以這樣設計成高低錯落的組合鞋櫃,滿足換放鞋、掛衣(包)、擺設、儲物需求。
▲櫃門安裝儀容鏡,每天美美的出門。
▲鞋櫃不做到頂,上方的牆面就可以用來作為裝飾,對採光不好的玄關來說,可以避免頂部大面積櫃子帶來的壓抑感。
▲鞋櫃+換鞋凳+掛衣鉤+展示櫃的設計,更為實用。
2 鞋櫃在過道兩邊
空間有限的家庭,出現一大塊留白牆面,不用實在是一種罪過。所以如果你家進門處的空間是狹長的過道,可以將兩邊都利用起來,如做嵌入式鞋櫃設計。
▲走廊面積大,做成這種到頂與牆齊平的儲物櫃+鞋櫃,收納櫃+卡座+掛衣區,實用性、美觀性都超強。
▲嵌入式設計,不會浪費玄關走廊的面積,而且櫃子設計與牆面齊平,整體感也更強。
▲也可以一邊做成嵌入式,一邊不做嵌入式,黃色櫃子點綴其中,立體感強。
▲一邊到頂嵌入式鞋櫃,一邊放個小換鞋凳,下面放常用鞋子。
▲鞋櫃不到頂,以裝飾畫+擺件做展示,讓家的第一印象就很美。
3 鞋櫃貼牆放
如果門側面空間限制大,不能做鞋櫃,而入門處的牆面比較寬,那可以將鞋櫃擺放在門的一側。
▲兩側牆是窗戶,不好設計鞋櫃,在入門處牆面做個到頂鞋櫃,轉移視覺焦點。
▲入戶門開口方向開放式展示櫃,一進門就是一處風景。
▲入戶門的一側牆面是卧室門,入門處寬的一面近客廳牆,做個半高的鞋櫃,一點都不顯壓抑,還有了玄關功能。
▲自然銜接開放格和掩門櫃,增加展示性能和收納空間。
4 鞋櫃放門的正對面
如果入戶門前面是一堵牆,或者正對著客餐廳、洗手間等,可以在前靠牆或1.5~2米處。
▲入戶門正對面一個凹位牆,正好以整牆鞋櫃填平。白色兩段式鞋櫃,簡潔大方,一進門給人清爽的感覺。
▲半高鞋櫃,檯面上放包包、鑰匙,再以高級感的裝飾品,搭配造型櫃面,實用又具奢華感。
▲進門直接對著客餐廳,一覽無余太尷尬,在門前1.5~2米處,設計半通透式隔斷櫃,能最大限度保護隱私,還能儲物呢。
▲入戶門前面和側面都有牆,那完全可以打造一個L型的大鞋櫃。
▲L型插入式轉角組合鞋櫃,多層分類儲物空間、換鞋凳、穿衣鏡、衣帽掛鉤等,滿足玄關的一切功能。
5 鞋櫃與收納櫃一體化設計
入戶門進門是連續的牆,除了打造L型大鞋櫃外,也可以與其他櫃子一起設計,讓空間更具整體性。甚至,你可以利用一體化設計多造一面牆出來。
▲進門左邊是廚房,在入戶門與廚房之間,打造一個半高鞋櫃+吧台組合櫃,完全可以省了餐廳的空間,超實用。
▲玄關緊挨著餐廳,靠牆鞋櫃+餐邊櫃組合設計,能滿足玄關和餐廳兩個功能區的收納。
▲一面牆鞋櫃+餐邊櫃+吧台組合,一體化設計,簡潔實用又大氣。
▲也可以做成鞋櫃+餐邊櫃的L型一體櫃組合。
▲不需要那麼多櫃子,那就半高鞋櫃+隔斷組合,更強調裝飾功能。
▲鞋櫃+餐邊櫃+隔斷,這個設計超贊。
6
內部這樣設計,容量最大
說完了外部擺放問題,下面Andy說下內部尺寸問題。
想提高鞋櫃的利用率,讓鞋櫃輕松收納上百雙鞋子,就需要根據自家情況(鞋子多少及空間大小)進行量身定做。具體Andy建議:
⑴一般女鞋長30㎝左右,男鞋長35㎝左右,為了讓大鞋子也能放進去,鞋櫃深度最好在35-40㎝之間;
⑵如果鞋櫃裡面還擺放其他物品,如吸塵器、手提包等,進深最好在40㎝以上;
⑶空間足夠,優先選擇平放式(側放會損失部分空間);
⑷玄關實在過窄,無法做平放式,再考慮輕薄的側放式,可以根據自己鞋幫高度和數量做不同深度的,也可以選擇統一深度款;
⑸鞋櫃層板高度一般設置在15cm,但為了滿足男女鞋的高低落差,定製時可以在層板間加些層板粒,將層板設置成可調節的,根據鞋子高度來調整;
⑹沒有單獨設計換鞋凳,鞋櫃底部最好懸空25cm,作為常用鞋位,避免換鞋時要彎腰打開櫃門。
另外,注意鞋櫃需要防潮、防霉、防異味:
放入鞋櫃的鞋子,要在外面透氣陰干後再放進去,最好在鞋櫃中設置通風孔;如果鞋櫃太潮,那就在鞋櫃放防潮棒!
⑨ 裝修想做鞋櫃,但地方只有不到30公分,怎樣做才好看
在牆上挖個洞。。。做個內嵌式的。。。方便,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