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未來幾年,建材行業前景如何
建材行業,據我所知來,行源情方面有的廠比較差,有的廠比較好,不過總體是下降的
因為有這幾個方面影響:
互聯網影響
房市影響
股市影響
就這幾方面,不過行情的話,還分家裝行情和工裝行情,才能給出具體分析
給分吧,純手打哦
『貳』 建材行業發展趨勢怎麼樣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邊是鋼鐵、水泥等傳統建材的產能過剩,另一邊是對綠色、環保、新型建材的如飢似渴」,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專家這樣描述過去一年中國建材業的發展。前瞻信息研究員預測,新型建材的發展或將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總抓手,諸多新型建材企業,有望成為未來建材發展的主力軍。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新型建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將完成新建綠色建築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同時改造既有建築近6億平方米。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築市場,我國追逐綠色建築之夢,將有效帶動新型建材、新能源、節能服務等產業發展,其潛在市場規模可超過萬億元。
「我國建材工業正處於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轉折的關鍵時期,同時也進入到由建材大國向建材強國邁進、實現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發展的重要轉折機遇期。」相比傳統建材,新型建材普遍具有高強度、保溫、節能、無污染等優良特性,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和綠色建築的蓬勃興起,這一市場正在不斷擴張。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底我國新型環保建材的市場佔有率已達94%。
未來的新型建材之爭在很大程度上是產品技術創新的競爭,技術創新也將是傳統建材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之一,新型技術產品的應用,既能滿足建築外觀又能滿足綠色建築要求,完全打破了千百年來普通建材的老面孔,無疑是建築行業的一場革命。
『叄』 建築材料發展趨勢
新型建築材料是在傳統建築材料基礎上產生的新一代建築材料,主要包括新型牆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經過30 年的發展,我國新型建材工業基本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個新興的行業,成為建材工業中重要產品門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型建材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牆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築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建築業的大幅度增長直接拉動了建築防水材料行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新型建築防水材料取得了長足發展。
同時,以玻璃棉、岩(礦)棉為代表的新型保溫隔熱材料這些年也有了較快的發展。新型保溫絕熱材料在建築中的使用,大大節約了能源,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做出了貢獻。
此外,建築裝飾裝修材料的發展更加令人矚目,生產能力與產量大幅增加,產品質量、檔次與配套水平明顯提高,生產規模與技術裝備正逐步向國際先進水平靠攏。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裝飾材料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和出口大國。材料主導產品不僅在總量上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而且人均消費指數已接近和高於世界先進水平。
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新型建築材料主要產品產量穩步增長:新型牆體材料產量4700 億塊標磚,與2005 年相比,年均增長4.9%;保溫隔熱材料產量411.9 萬噸,年均增長15.1%;建築防水材料產量10.3 億平方米,年均增長10.7%。
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期間,新型建築材料產品結構明顯改善:建築板材占牆體材料的比例由4.2%增長到8.2%,年均增長14%。新型牆體材料占牆體材料比例由44%增長到55%,年均增長5%。新型防水材料占建築防水材料的比例由54%增長到87%,年均增長10%。同時新型建材產品技術研發取得較大的成效:紙面石膏板、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產牆體材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岩(礦)棉、硅酸鋁纖維、復合夾芯板等生產設備部分出口。
前瞻產業研究院新型建材行業研究小組預測,巨大的新增建設量及既有建築改造為新型建築材料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到2015 年,新型牆體材料產量將達到5700 億塊標磚,保溫隔熱材料產量為1000萬噸,建築防水材料產量為16 億平方米,石膏板產量為30 億平方米。
『肆』 未來中國建材工業發展前景與趨勢
我國建材產品出口創匯180.4億美元,同比增長18.4%,體現了建材業良好的發展前景。
『伍』 未來趨勢裝飾建材o2o平台模式有嗎
O2O本身都是一個打問號的模式。建材很多時候是一個一次性消費的東西,所以你需要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先做做微信平台,多推廣吧。
『陸』 簡述建築材料的發展趨勢。
1、研製高性能材料。例如研製輕質、高強、高耐久性、優異裝飾性和多功能的內材料,以及充分利用和發容揮各種材料的特性,採用復合技術製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復合材料。
2、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大力開發利用工業廢渣作為建築材料的資源,以保護自然資源和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
3、節約能源。優先開發、生產低能耗的建築材料以及降低建築使用能耗的節能型建築材料。
4、提高經濟效益。大力發展和使用不僅能給建築物帶來優良的技術效果,還同時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的建築材料。
『柒』 建築材料的發展趨勢,
安徽宇輝:不僅材料原有的性能,如耐久性能、力學性能等得到了提高,而且實現了建築材料在強度、節能、隔音、防水、美觀等方面多功能的綜合。
『捌』 哪裡有關於建材發展趨勢的材料
近二十年來,歐美、日等工業發達國家對綠色建材的發展非常重視,已就建築材料對室內空氣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基礎研究工作,並制訂了嚴格的法規。1992年聯合國召開了環境與發展大會,1994年聯合國又增設了可持續產品開發工作組。隨後,國際標准化機構也開始討論環境調和製品的標准化,大大推動著國內外綠色建材的發展。
1、綠色建材在國外的發展
為了綠色建材的發展,1978年德國發布了第一個環境標志「藍天使」,使7500 多種產品得到認證。美國環保局(EPA)和加州大學設置了室內空氣研究計劃,研究和制訂了評價建築材料釋放VOC的理論基礎,確定了測試建築材料釋放VOC的體系和方法,提出了預測建築材料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數學模型。1988年加拿大開始環境標志計劃,至今已經有14個類別的800 多種產品被授予環境標志。丹麥、挪威推出了「健康建材」(HMB)標准,國家法律規定,對於所出售的塗料等建材產品,在使用說明書上除了標出產品質量標准外,還必須標出健康指標。瑞典也積極推動和發展綠色建材,並已正式實施新的建築法規,規定用於室內的建築材料必須實行安全標簽制,並制訂了有機化合物室內空氣濃度指標限值。另外,芬蘭、冰島等國家於1989年實施了統一的北歐環境標志。1988年日本開展環境標志工作,至今已經有2500 多種環保產品,十分重視綠色建材的發展。目前,國際對於綠色建材的發展走向有以下3個主流觀點:
1)刪繁就簡:這主要是針對一些地方存在的鋪張浪費和豪華之風而言的。國外已經將省錢(saving money)當作可持續發展建築的一項指標。創造一種自然、質朴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是一致的,也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2)貼近自然:選用自然材料,提倡突出材料本身的自然特性,例如木結構建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開始流行起來的稻草板建築材料有其生態優勢,其主要原料稻、麥草是可再生資源;生產製造過程中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等,這些都是發達國家的用材趨勢。
3)強調環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有益於人體健康,例如加拿大的Ecologo標志計劃和丹麥的認證標志計劃等,就主要是從人體健康方面出發來考慮的。
B、有益於環境,對於生態環境材料,不僅要求其不污染環境,而且還要求其能夠凈化環境。如帶有TiO2光催化劑的混凝土鋪路砌塊已開始走出試驗室,鋪設在交通繁忙的道路邊的步行道,進行消除氮氧化物、凈化空氣的應用性試驗。
C、減少環境負荷。一是降低能量損耗,減少環境污染;二是充分利用廢棄物,以減少環境負荷。利用固體廢棄物研製建築材料是綠色建材發展的最重要的途徑。
2、綠色建材在中國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住宅的質量與環保要求越來越高,使綠色建材的研究、開發及使用愈來愈深入和廣泛。建築與裝飾材料的「綠色化」是人類對建築材料這一古老的領域的新要求,也是建築材料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的環境標志是於1993年10月公布的。1994年5月17日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委員會在北京宣告成立。1994年在6類18種產品中首先實行環境標志,水性塗料是建材第一批實行環境標志的產品。1998年5月,國家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員會和863計劃新材料專家組聯合召開了「生態環境材料討論會」,確定「生態環境材料」應是同時具有滿意的使用性能和優良的環境協調性,並能夠改善環境的材料。我國「綠色建材」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處於初級階段,今後要繼續朝著節約資源、節省能源、健康、安全、環保的方向發展,開發越來越多的、物美價廉的綠色建材產品,提高人類居住環境的質量,保證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實現綠色建材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必須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建材觀。
要從人類社會的長遠利益出發,以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在這個大前提下來考慮與建築材料生產、使用、廢棄密切相關的自然資源和生態問題,即建材的循環再生、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及與地球的協調性問題。
2)要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提倡綠色建材。
社會環境意識的高低是衡量國民素質、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我們要利用各種媒介進行環境意識、綠色建材知識的宣傳和教育,使全民樹立強烈的生態意識、環境意識,自覺地參與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建材的工作,以推動綠色建材的健康發展。
3)建立和完善建材業技術標准,加快實施環境標志認證制度。
通過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法規和標准,加強建材行業質量監督,培育和規范市場,促進建材企業的技術進步,引導綠色建材的健康發展。對於合理利用資源、綜合利用工業廢料的低能耗、低消耗建材企業予以扶持;對於利用資源不合理、毀壞農田、高能源的生產企業,採取高額征稅或限期整改等干預手段;對設備落後、污染嚴重的小型企業予以淘汰。通過實行環境標志認證制度,可以促進建材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科技進步,提高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許多國家聲明,對於未獲得其所在國環境標志的進口商品或課以重稅或拒之門外。因此,對建材企業而言,獲得產品環境標志就等於擁有一張通往市場的「綠色通行證」。我國只有加快環境標志認證制度的實施,才能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4)加強綠色建材的研究和開發。
要保證建材的可持續發展,關鍵是研製開發及推廣應用綠色建材產品。綠色建材開發的技術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採用高新技術研究開發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多功能的建材,如抗菌、滅菌、除臭的衛生陶瓷和玻璃,不散發有機揮發物的水性塗料、防輻射塗料、除臭塗料等;二是利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或回收物代替部分或全部天然資源,採用傳統技術或新工藝製造綠色建材。
5)要做好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工作。
對引進技術應深入調查、嚴格把關,避免盲目、重復和低水平,要盡量採取購買技術專利或軟體的做法,引進設計生產的關鍵技術。要及時組織好吸收、消化和創新工作,切實解決以往重技術引進、輕消化吸收的不良傾向。
相關資料:中國綠色產業網
『玖』 2020年家居建材行業十大趨勢是什麼
1.行業轉型壓力導致來的行業結構性調源整。家居建材行業開始出現產業發展模式轉型。生產製造型企業從分散到集約,從粗放到精益,從耗能到增效。
2.零售市場被新通路進一步瓦解。房地產精裝修模式、消費升級的影響,消費者找到了新的消費通路,分散了消費需求,傳統銷售通路被削弱。
3.單一品牌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4.家居建材賣場業態進一步多元化
5.以場景化為切入口的銷售模式崛起
6.單品類企業的橫向整合窗口期到來
7.行業成本提升
8.傳統渠道模式削弱
9.集約式綜合品類中小賣場在二三級市場孵化興起
10.業績和市場的雙重壓力會改變行業的人才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