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國家電網社會責任報告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國家電網社會責任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1-01 04:54:12

Ⅰ 社會責任報告的社會責任報告理念

社會責任報告(又稱:可持續發展報告、環境報告等)。根據瀚森國際CSR機構的研究,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是企業非財務報告的一種,起源於企業環境報告。
在企業公民和企業社會責任迅速流行後,可持續發展報告得到了長足發展,並在2002 年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第二代報告指南問世後逐步占據非財務報告的主導。至2002 年,全球250 強企業中,52%都發布了獨立的可持續發展報告。
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歷史不長。第一份報告可追溯至1999 年,殼牌(中國)公司率先發布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之後數年,中石油股份公司、福特汽車、寶鋼股份、中國平安、東芝中國、江西移動也先後加入到這一行列中。2006 年,國家電網發布內資企業首份取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可持續發展報告。之後,以國有企業為主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數量猛增,全年共發布報告18 份。2007 年,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仍持續升溫,預計發布報告數量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調查表明,中國企業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的驅動因素依次是提升公司形象、對政府政策的支持、企業領導者意識和輿論壓力。公眾、消費者、非政府組織和社區對企業報告的壓力作用還很小。企業通過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可以取得提升企業社會象,加強企業與外部溝通、刺激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吸引外來投資、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和提升企業管理績效的作用。但報告在吸引優秀員工、推動企業創新方面的作用並不是很大。中國企業發布報告的主要障礙為企業管理層對報告的認識不足以及利益相關方沒有披露要求。
已發布的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大多依循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制定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及其三重底線原則,從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披露企業的相關戰略、政策、管理和績效。運用SustainAbility 的方法對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的評估結果發現,中國報告在績效陳述、治理與戰略方面的描述相對較好,而對管理方面的描述則相對要弱一些,信息的可獲得性和報告審計還做得不夠。其他發現還包括:重污染和中污染企業的報告寫得比較好,而輕污染企業的報告寫得一般;B2B 類型企業的報告質量普遍比B2C 更高。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增長趨勢預計會持續下去。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將各顯身手,外資企業可能會越來越多採用「漢化」這一折衷辦法在中國發布報告。GRI 的G3 指南將成為主要的報告框架,但多數企業很難應用全部指標,一些企業會在G3 的基礎上尋求創新。伴隨可持續發展報告市場的成長,審計等與報告相關的服務行業將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
未來,中國報告企業的工作重點是擺脫「報告止於報告」的束縛,將報告內容化為實際行動,並將報告作為企業管理體系的一部分,這可以幫助企業在報告過程中發現商業價值。另外,中國企業也要以報告為媒介,促進與利益相關方的對話。中國企業的利益相關方則需要學會充分挖掘報告披露的有價值的信息,並有效地使用好這些信息,爭取達到影響企業價值的效果,以便創造「認真編制-有效利用」的良性循環。
全球報告調研項目組對全球50家領先企業的可持續報告進行了調查。這些報告都經過項目組非常嚴格的識別、分類評價、分析和總結評價四個階段的調查審核。該項目組的評價和分析指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治理與戰略(共12個指標),衡量企業是否清晰地描述他們與經濟、環境和社會有關的活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治理結構;和可持續發展融入企業戰略的程度;管理(共9個指標):衡量企業對實施過程的報告情況,主要包括:報告企業內部管理體系及動機描述;報告企業對外部利益相關者和市場條件的影響;績效描述(4個指標):衡量企業對重大事件表現的報告程度;開放性與審核(4個指標):衡量企業報告對公共的開放程度,包括公眾對報告信息的信任程度等。調研項目有如下重大發現:昨日的風險可能是明天的機會。一些企業已經在可持續發展看作進步和商業創新的途徑,尋求戰略革新和市場重造,為將來發展尋求機會。財務市場歡迎可持續信息披露。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包括一些SRI基金,非常重視可持續信息。可持續發展正逐步融入管理程序。公共政策活動的信息披露依然薄弱。國際框架為報告提供了一致性的可能。千年發展目標正在為20%的調研企業所採用,企業對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內容,已經有了一些共識。G3標准也為報告標准化提供了一個可能方向。2011年6月19日國資委表示,根據計劃,121家中央企業2012年都要對外公布社會責任報告。

Ⅱ 第一到底有多難 國家電網 社會責任報告

lue eyes, and a badly broken nose.

Ⅲ 國家電網公司的社會責任是什麼

促進能源資源優化配置
確保安全可靠優質供電
追求卓越管理技術進步
實現和諧互動共同成長

具體請下載國家電網2007年社會責任報告,網上很容易找

Ⅳ 哪裡下載國家電網公司2010社會責任報告

http://www.sgcc.com.cn/sgcc_csr/

Ⅳ 請問目前我國有哪些企業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啊具體數量及多名稱

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我國有40家企業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國企佔了八成。以下為部分發布的企業名單:

1 萬科發布首份企業社會責任綠皮書
2 河北省電力公司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3 招商銀行發布首個社會責任報告
4 《2006廣廈集團企業公民報告》發布
5 中國人壽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6 大唐集團首次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7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正式發布其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8 福建電力率先公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9 伊利集團發布食品行業首份企業公民報告
10 中凱首推房地產業企業公民報告
11 建設銀行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12 中化集團首次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13 中鋁公司發布06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14 中國石油股份發布2006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15 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發布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
16 龍大食品集團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17 西子聯合公布全國首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18 《國家電網公司2006社會責任報告》發布
19 中移動發布首份電信企業責任報告
20 中遠集團發布2005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
21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發布首份企業責任報告
22 福特(中國)發布第二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3 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發布《企業公民社會責任報告》
24 浦發銀行發布06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5 愛普生發布《2006年可持續性發展報告》
26 英特爾公司發表企業社會責任實績報告

Ⅵ 國家電網社會責任報告發布了多少期

2005年起,每年一份,目前共6份,國家電網官網可下載。

Ⅶ 國家電網社會責任觀是什麼

【陸國智同志教導我們說】
國家電網公司的社會責任分共同責任和特定責任兩專大體系,其中共同責任為屬:
科學發展責任、安全供電責任、卓越管理責任、科技創新責任、溝通合作責任、全球視野責任
特定責任為:優質服務責任、服務三農責任、員工發展責任、夥伴共贏責任、企業公民責任、環保節約責任。

Ⅷ 如何理解供電企業的社會責任,樹立和充分展現責任央企的良好形象

作為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電力行業,特別是縣級供電企業,既是服務新農村建設的中堅力量,更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和「先行官」。國家電網公司提出「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為基層供電企業服務新農村建設指明了方向。作為基層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縣級供電企業,必須心繫社會責任、心系電力形象、心系廣大農民,彰顯供電企業的社會價值,樹立供電企業的良好形象,提升供電企業的服務品質。

一、心系責任,在新農村建設中承擔供電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來自社會,也必須回饋社會,這是新形勢下的一種社企關系。2007年01月18日,《國家電網公司2006社會責任報告》正式發布,這是國家電網公司繼2006年發布我國中央企業首份社會責任報告之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又一次重要行動。它向社會公眾展示了一個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不斷追求卓越的企業形象,在全社會產生了強烈反響。作為國網公司的基層供電企業,必須堅定不移地以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目標、責任目標來統一思想、理清思路、謀求發展、實現共贏。

一要盡職。建設新農村是電力企業職責所系。我們要以貫徹落實《責任報告》為契機,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倡導普遍服務理念,提高履行社會責任的綜合能力,著眼農村今後10年至20年的電力發展需求,把新農村中的電網建設列入公司發展目標,積極爭做自覺踐行社會責任的表率,努力在新農村建設中不斷賦予「人民電業為人民」以新的內涵。

二要盡力。要積極貫徹落實國網公司「三新」農電發展戰略的主要精神,認真解讀「三新」文件,真正做到「集中精力、聚集人力、投入財力」。堅持「實事求是,著眼未來」的原則,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走村訪戶,調查摸底,聽實話,看行動,找數據,為全面實施中低壓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實現農網建設大提速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是盡心。要認真總結和發揚農電「三為」服務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紅馬甲」服務隊和「共產黨員光明快車服務隊」的突擊隊作用,教育和引導供電員工樹立「一心為民,心繫百姓」的服務理念,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合力攻關,通過政策上傾斜、質量上保證、服務上加碼,形成為農民服務樂此不疲、為農業服務竭盡全力、為農村發展搭橋鋪路的良好氛圍,將「三新」抓緊、抓實、抓新、抓牢、抓出成效,讓政府放心、社會認同、群眾滿意。

二、心系形象,在「一強三優」建設中塑造供電企業良好形象。

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離不開堅強的電網,堅強的電網需要堅強的農村電網支撐。國網公司提出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對供電基層企業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多年來,隨著農村電氣化、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戶戶通電」等惠民工程的相繼實施,保康農村電網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然而,近幾年來農村經濟發展迅猛,尤其是新農村建設對電力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現有的農村電網結構已不能完全滿足新形勢下的用電需求。作為襄樊唯一的全山區縣,我們保康一些完成改造的電網,又出現了新的用電瓶頸。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推進,這一社會矛盾將會愈加尖銳。要有效解決這一矛盾,使農村電網適應新農村建設的新步伐,就要求:一要重規劃。即堅持「全面規劃、分步實施、依靠科技進步、實現農網建設現代化」的要求,總體規劃,分層實施,把握關鍵,突出重點,統籌安排各項任務。通過實實在在的新農村建設,使農網供電能力、供電質量、節能降耗、供電可靠性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對規劃、設計、招投標等都要實行項目負責人責任制,讓老百姓有電用、用得起、用好電的願望得到實現。二要重實情。從實際出發,區分輕重緩急,優先解決薄弱環節,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把各項工作推向前進。要按照《農村中低壓配電網建設與改造技術導則》,加大標准化建設力度,積極推廣應用節能設備、非晶合金和單相變壓器,全面導入《居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准》。三要重協調。作為供電企業,要主動配合地方黨委、政府,全力做好農村電力需求預測,推進農村電氣化進程。尤其是在電力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依法辦事的原則,主動牽頭與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協調銜接,全力做好土地徵用、拆遷安置、工程賠償等政策處理,將青苗、拆遷等施工賠償費用及時足額發放到位,用行動爭取老百姓的支持和理解。

三、心系農民,在便民服務中著力提升供電服務品質。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農電優質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層供電企業必須緊扣時代脈搏,心系廣大農民群眾,以發展農村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為宗旨,把「提升服務品質」作為廣大農電員工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新使命。

一是要管理到位。按照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的管理要求,將城市供電優質服務的標准、要求全面導入農村供電所,實現農電同網、同價、同管理、同服務的改革和管理目標。同時突出農電管理「三化」建設(工作流程標准化,工作記錄格式化,工作內容典型化),逐步實現由粗放型向精細化管理的轉變。要切實強化「窗口」職能,建立健全農電、營銷、生產、多經業擴報裝例會制度,加強橫向聯系,暢通工作流程,縮短內轉時間,形成整個農電系統為經濟效益和企業形象服務的「大營銷」、「大服務」格局。認真履行供電服務「十項承諾」、員工服務「十個不準」,開展「優質服務進萬家」活動,讓用戶及時用上電、用好電,用安全電、放心電、便捷電、滿意電、和諧電,提升客戶滿意度。

二是要宣傳到位。要切實加強農電安全管理,不斷普及安全用電常識,健全農村漏電保護器三級保護網路,確保「三率」達100%。要「急農民所急,想農民所想,盼農民所盼」,通過開展「優質服務、安全用電進萬家」等優質服務系列活動,與廣大農村用電客戶多溝通,指導他們科學用電、合理用電、節約用電。同時,基層供電所要結合農村用電的季節性特點,加大檢查巡視力度,督促廣大農民朋友安全用電,減少因私拉亂接引起的人身觸電傷亡事故,特別是要加強電力設施保護宣傳工作,與廣大老百姓「手拉手」,嚴厲打擊盜竊破壞電力設施的違法犯罪行為,共同維護農網的安全健康運行。

三是要監督到位。要在建立健全電力客戶服務工作管理辦法、考核細則等一系列的工作標准、考核激勵機制的同時,進一步貫徹落實國網公司「三個十條」,把服務質量的優劣與崗位動態管理掛鉤,從制度上保證優質服務工作的健康有序推進;職能部門要及時處理各類營銷投訴、舉報,定期對農電窗口優質服務明查暗訪情況進行通報,建立健全監督考核長效管理機制;要強化窗口形象建設,逐步完善科學、規范的客戶滿意度測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