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智能家居的未來發展會是什麼樣
1、未來5年觸摸控制,將成為智能家居普及型的控制方式,通過一個智能觸摸控版制屏實現對家權庭內部為燈光,電器,窗簾,安防,監控,門禁等智能控制,這是必配的。
2、智能手機,將成為未來智能家居最重要的移動式智能控制終端,通過手機的智能家居客戶端軟體或WEB方式,實現對家庭內部的遠程監控與控制,實現對家裡遠程開鎖,客人圖像確認,遠程開啟空調以及暖器設備。這將成為每個人必需要移動控制方式。
3、無線與有線控制系統,將會無縫結合,干線區域採用布線控制系統,小區域採用無線控制系統,這將是未來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未來的智能家居將會朝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智能家居將成為家庭版的物聯網,實現家庭內部所有物體的相互通訊將是智能家居未來發展方向。
2、智能家居系統將於智慧國家智能系統,智能城市系統,智能樓宇與智能小區,實現無縫聯接,所有的智能家居系統,都必然會兼容與以上大系統的無縫控制聯動。
『貳』 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智能家居研發中心怎麼樣
榮事達智能家居應該是去年剛出來的,但是公司前身是做電器集團,擁有較好的資源和渠道,研發實力也應該有一定的基礎,畢竟之前是專門的電器集團呢。
我跟他們一個南京的代理商聊過天,整體感覺應該還是很不錯的一個廠家
接下來分享下我最智能家居沒有發展起來的個人見解:智能家居沒有找到真正的
現在的智能家居市場如同戲院里的一場戲劇,你登台來我獻唱,一出接一出,戲院內眾人歡騰鼓舞好不熱鬧,戲院外卻是無人問津,略顯寂靜。這便是從2014年號稱智能家居元年以來的智能家居景象。很多智能家居公司也只是曇花一現後來就沒有了蹤影,而更多的是越來越多的廠家品牌擁擠著走向中央的舞台。
小編認為,智能家居廠家開發智能產品應該牢記著鄧爺爺的那幾句話:
1、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2、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產品開發,首先從市場調研開始,「真正」走向客戶一線、生活一線去調研考察,然後才是根據調研和考察來進行市場數據分析和研發立項。也就是說我們開發智能家居產品一定不能脫離「群眾的實際生產生活需求」,為什麼強調「真正」的走向客戶一線、生產一線?因為目前我們有太多的產品研發經理在考慮一個產品立項的時候僅僅就是依照一些簡單的數據然後得出結論,不知不覺就想當然了,而根本沒有真正的去了解終端了解市場,而這些數據從何而來,是否可信,數據背景是什麼這些因素都沒有考慮,然後一切順其自然的來了個短命產品。
現在的市面上的智能家居產品五花八門,但卻沒有幾款產品能夠真正的引爆智能家居市場,究其根本就是沒有抓住用戶客戶的剛需,只是生產一些虛頭產品,一些飄在空中的產品。
很多智能化廠家逐步走入了兩個誤區
1、智能化產品功能設計沒有抓住終端真正剛需,徒勞無功。
2、用戶基本剛需功能沒有完善沒有達到真正的智能化和穩定性,反而熱衷於那些花樣功能「高大上」功能,最終產品成為花瓶。
有這樣一個例子:某公司的創造性特別高,有一個員工做了一個智能捕鼠器,有特別多的智能功能,比如手機可以遙控,可以把老鼠電死,掐死噪音把它震的口鼻出血。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需要抓老鼠放在捕鼠器。
這就是為了智能而智能,為了設計而設計,完全脫離了「生產實踐」脫離了「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鬧出來的笑話。
智能化應該緊緊抓住客戶對於智能化的剛需,找到剛需,做好剛需就將是這波智能家居浪潮的勝者。
『叄』 請問智能家居如何
智能家居挺好的,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也可以為生活提供很多的便利。
『肆』 未來的智能家居怎麼樣
——原標題: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5G技術為全屋智能化帶來發展契機
1、中國智能家居行業規模巨大 標准缺乏面臨「孤島瓶頸」
近年來,在政策支持、物聯網技術發展、以及消費升級等諸多利好因素的影響下,智能家居市場正呈現出勃勃生機,智能音箱、智能門鎖等智能家居單品類已然迎來全面爆發之勢,不過由於行業標準的缺乏,整個行業仍然面臨「孤島瓶頸」。
根據公開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滲透率為4.9%,而同期美國智能家居滲透率卻高達32.0%。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各方紛紛加入。
2018年全球主要國家智能家居滲透率對比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雖然市場潛力巨大,但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中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仍然面臨著「孤島瓶頸」,智能硬體的通信協議沒有統一,不同的雲平台有不同的通信協議,沒有統一的接入標准,無法實現品牌互聯。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沒有一個更加廣泛的行業標准,這裡面對用戶造成一些困擾。如果他要買一些東西,他可能不得不買一全套。買了這家的,就不能用另外一家的。所以這方面,我希望能夠在標准化上能夠加速。
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家居行業標准簡單來說就是家中智能設備進行相互溝通的「語言」,在相同的行業標准、開放平台下,各大品牌的產品才能夠真正「溝通」,要解決智能家居孤島瓶頸,一方面要從頂層設計進行政策引導,另外一方面,在企業層面開展互信合作,也是一個可行的路徑。
華泰證券研究所家電研究員王森泉:我們現在看到小米、OPPO和VIVO之間,達成一個文件互傳的聯盟。這個聯盟之間,它相當於是跨品牌,品牌之間通過文件傳輸已經能夠實現了。我們覺得這種路徑,未來是一個比較好的,企業之間的合作方式。
2、單品智能化到全屋智能化 5G成為行業發展新契機
今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5G成為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新契機。8月初,國美與中國電信聯合打造的首家5G智能家居樣板間正式亮相,國美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5G的低延遲、高帶寬特性將成為全景化智能家居的重要推力。
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目前國內智能家居產業正迎來從單品智能化到全屋智能的下半場競爭,而要實現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網路是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5G網路標准數據顯示,5G網路峰值速率下行可達20Gbit/s,而上行可達10Gbit/s,相當於4G網路的20倍。網路延遲方面,5G網路延遲最高不超過4ms,最低僅為1ms,這遠遠超過4G的最低20ms。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就是有了5G以後,我們可以真正的把一些個人設備變得更加輕量化。所謂輕前端、重雲端,我們可以把很多算力放到雲上來做。所以很多的AI能力,可以通過5G高帶寬、高速率送往雲端,包括數據,包括模型都可以在雲端來實現。那麼也通過高速率,可以把雲端的內容更加實時快速的傳輸到這個設備端。
國美極信通信公司總經理官濤:(5G)它有大連接,所以現在從單一家庭智能設備,一直到整個全屋這種智能的時候,連接的設備量會變得非常大。5G大連接的特點是可以達到大約每平方公里100萬個點,這就使得萬物互聯具備了最基本的條件。
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5G可以讓智能家居變得更容易訪問和更智能,從而鼓勵更多用戶擁抱物聯網,不過由於目前國內5G基礎建設還並不完善,因為未來可能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華泰證券研究所家電研究員王森泉:(5G)它有一定的優勢,當然也有一定的劣勢。具體而言就在於,目前5G資費套餐的選擇上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准。其次而言就是目前5G因為基站的鋪設還是會要求更多一些,因為5G波段偏短,它所要求在單一面積內需要的基站密度會更高一些,這一塊未來需要的固定資產投資也會更大。
3、智能家居板塊回暖明顯 行業仍處發展導入期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智能家居產業鏈比較長,分為智能感知、網路傳輸、運營平台和應用服務四個主要環節,其中智能感知和網路傳輸位於智能家居產業鏈的上游,智能感知主要硬體包括晶元、感測器、顯示器件、PCB、電容、模塊和智能控制器等,網路傳輸大致可劃分為匯流排技術、無線技術和電力載波技術三大類,運營平台位於智能家居產業鏈的中游,應用服務則位於智能家居產業鏈的下游。
華泰證券研究所家電研究員王森泉:事實上智能家居行業它的參與者是很多的,不但包括我們傳統的家電企業。同時還有互聯網企業,還有一些通訊服務運營商,而且現在一些智能設備的廠商,還有一些上下游廠商,也參與到這個行業裡面來了。
從A股市場來看,近期智能家居板塊也有企穩回升態勢,板塊指數在周一曾大漲4.51%,不少個股出現漲停,截止今天上午收盤,智能家居板塊指數為5434.09點,較近期4806.95低點上漲13%,從板塊個股來看,近幾個交易日達實智能、深中華、和而泰都出現連續漲停。
深圳市圓融方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冉蘭:近期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回升的跡象,這個明顯還是帶有預期的,一個炒作性質,這個預期是什麼?其實跟大環境有關,就是5G的開始全面加速,5G的加速它帶來的不光是說我們的上網的速度更快。它還有一個更大的應用前景,就是我們說的物聯網的時代到來,就是萬物皆可互聯,也就是說物物之間的互聯網,所以作為智能家居來說,其實很早也在像做這樣的一個布局點。
分析師告訴記者,目前整體智能家居行業還處於發展的導入期,它的競爭格局還不是很明確,從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他的未來肯定是跨平台一種互聯互通,但是現在這個時間點來說,商業機會的還是偏於一個單品的競爭。
『伍』 智能家居預計會在什麼時候出現爆發點
2014年被業內人士看做智能家居的元年,無論是國際互聯網巨鱷,還是國內家電企業、IT企業、電商等紛紛高調進軍智能家居。三年來,智能家居仍處於嬰孩時期,難以成長。
『陸』 智能家居潛伏五年間,第一批用戶為何被UIOT超級智慧家搶到
縱觀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現狀,尤其聚焦硬體、家電為中心的企業,大回部分還停留在單品智能的答1.0時代,多呈現碎片化無法互聯。而最早抓住物聯網機遇的UIOT超級智慧家,致力於「成為智能家居第一品牌」,歷經4次升級,性能強勁,單機最高支持500個智能硬體,最高同時支持15個用戶。採用AES超級加密演算法,加密程度是銀行卡的12倍。數據採用混合雲處理,斷網斷電依舊可以工作90分鍾。構建起「多用戶系統、混合雲、AI自主響應、數據演算法處理」的全屋無線智能場景化立體解決方案。
有報告預測稱,到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1550億美元。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的成熟,未來智能家居的邊界會擴大、生態也會擴容。這將是一場「群雄逐鹿、貼身肉搏」的戰爭,不管哪一種發展路徑都會經受市場考驗。
『柒』 中國的智能家居從哪些應用開始
美國加州當地時間1月13日下午,谷歌宣布以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設備公司Nest。如此巨額的現金收購是谷歌歷史上僅次於對摩托羅拉125億美元的收購規模,由此人們認為2014年將是智能家居時代開啟元年。
毫無疑問,代表未來智能生活方式的智能家居具有美好而廣闊的前景。谷歌重棒收購Nest更多從切入智能家居平台角度出發。
然而,從應用的角度來看,對於中國市場而言,Nest的產品——智能溫控器和智能煙感器顯然不對中國市場的胃口。中國絕大多數老百姓還沒有達到讓家庭「恆溫舒適」的水平,而煙感器似乎對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很陌生——除非立法,否則不會成為我們的「必需品」。
我從2006年開始關注智能家居領域,並在《福布斯》中文版雜志發表《讓「家」變聰明》。此後一直關注感測器領域的發展——感測器是各種設備感知外部世界的觸角,是家居智能化的前端和核心器件。在此,我斗膽分享一些對於哪些智能家居的應用更能代表中國市場的需求的想法。換句話說,在中國市場哪些智能家居領域可能被最先啟動?
一、智能安防監控系統
防盜、監控在中國市場的需求呈現日益告訴增長的勢頭。據一些第三方機構統計,中國安防市場正在以每年20%的增速增長,預計2015年中國安防市場將達到5,000億元的規模。人們的需求也很旺盛,市場正在由商業樓宇、公共場所、學校等區域向家庭市場延伸,不少房地產開發商都已經將安防設備納入到房屋銷售的整體方案之中。目前,安防、監控的智能化開始似乎只有「一步之遙」——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與移動終端緊密連接,讓人們可以遠距離監控居家空間、對一些特殊區域可以重點防護,甚至操控警報等等。
二、智能家電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製造國和需求市場。以智能廚房為例,都市人渴望的生活:早上起床,咖啡煮好、麵包烤好;晚上回家,米飯燒好,菜在鍋中准備隨時出鍋享用。從終端上看,智能家電已經完全具備基礎,自動咖啡機、自動炒菜機、自動豆漿機等等已經紛紛出爐,現在可能更多需要如何讓他們能夠更系統、更智能化的集成到一起,並與用戶的移動終端連接,從而產生「智能」價值。
此外,智能音視頻市場也大有可為。讓音樂、影響在家庭的各個角落無處不在,人們在室內走到哪裡都可以通過玻璃、鏡面來展示圖像、控制家裡的各種設施等等。
三、智能照明、溫控系統
讓家裡的所有電燈、窗簾都用一個遙控器遙控,並且可以按照主人的喜好調節明暗,設置各種模式;溫度控制也是同樣,對於空調、空氣凈化設備廠商來說,智能化是新的起點。
家居智能化的應用前景廣闊,對於廠商來說,目前最大的瓶頸仍然是標准化的接入平台——這也是谷歌此次收購的意義所在。在標准化的智能家居平台的開放方面,我們也發現了一些涉足這一領域多年的創業者,我將陸續與讀者分享新發現。
『捌』 為什麼一個成立十年的智能家居行業協會組織最近火了
叫什麼名字?很火么?拿出來給大家樂一樂!另外現在物聯網也開始興起了!
加上國專家的政策的傾斜,所以,屬智能家居最近都比較好!還有va ne的智能家 居目前也是在一個很火到不行的階段!也是代表整個行業火起來了!
『玖』 智能家居如何在中國打開市場
第一步,完善產品線,增加使用性;
第二部,達成協議,像國外Zigbee聯盟一樣,使協議可以互相兼容,方便日後發展;
第三部,放低姿態,不要老抓住利潤不放,價格適當了才會有體驗,才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