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悉尼建材展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悉尼建材展

發布時間: 2021-02-16 22:57:59

⑴ 悉尼歌劇院室內工程材料的應用有哪些特點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一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台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台階下面。
歌劇院整個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歌劇廳、音樂廳及休息廳並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看上去很象是兩組打開蓋倒放著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象豎立著的貝殼,又象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據設計者晚年時說,他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橙子。正是那些剝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啟發了他。而這一創意來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劇院前,供遊人們觀賞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偉大構想。
編輯本段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
歌劇廳較音樂廳為小,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檯面積440平方米,有轉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掛雲端,稱「月幕」。舞台燈光有200迴路,由計算機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台監督對台上、台下情況一目瞭然。
音樂廳是悉尼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2679名觀眾,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此音樂廳最特別之處,就是位於音樂廳正前方,由澳洲藝術家Ronald Sharp所設計建造的大管風琴(Grand Organ),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成,此外,整個音樂廳建材使用均為澳洲木材,忠實呈現澳洲自有的風格。
殼體開口處旁邊另立的兩塊傾斜的小殼頂,形成一個大型的公共餐廳,名為貝尼朗餐廳,每天晚上接納6000人以上。其它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劇院有話劇廳、電影廳、大型陳列廳和接待廳、5個排列廳、65個化妝室、圖書館、展覽館、演員食堂、咖啡館、酒吧間等大小廳室900多間。
編輯本段悉尼歌劇院佚事
設計建造之曲折
悉尼歌劇院是從50年代開始構思興建,1955年起公開搜集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至1956年共有32個國家233個作品參選,後來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的設計屏雀中選,共耗時16年、斥資1200萬澳幣完成建造,為了籌措經費,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還曾於1959年發行悉尼歌劇院彩券。
在建造過程中,因為改組後的澳洲新政府與Jorn Utzon失和,使得這位建築師憤而於1966年離開澳洲,從此再未踏上澳洲土地,連自己的經典之作都無法親眼目睹。之後的工作由澳洲建築師群合力完成,包括Peter Hall、Lionel Todd與David Littlemore等三位,悉尼歌劇院最後在公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開幕。

⑵ 為什麼悉尼歌劇院那麼出名

悉尼歌劇抄院是當代藝術與現代科技襲結合的產物,它的建立標志著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建築技術和建築材料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從美學追求來看,悉尼歌劇院這一建築作品具有鮮明突出的個性,它的設計師丹麥建築家伍重,強調現代建築應當從屬於自然環境,崇尚「有機建築」理論,認為建築應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在一起,彷彿是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一樣。
在海灘上設計建造的悉尼歌劇院,遠遠望去,似萬頃碧波中的片片白帆,又如荷花盛開,充滿浪漫的詩情畫意。
其實主要來看,首先,就是它體現了建築與設計水平,美觀與實用兼具,建在海上,不懼海風。二來,在建築造型上,反映了建築家的自然美學思想,各個角度都很美觀,將設計的美學很好的運用到了實物中,建築取材等也反映出澳大利自有的一些風格。符合現代設計與建築的美學思想吧。還有,投入大,花錢多,哈哈。而且它好看,旅遊者加上歌劇等的愛好者慕名而去的話,知道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反正,在某個時代,出了某個有特色又很優秀的東西,再加上浩大的聲勢來宣傳一下,能不有名都難啊。就像中國的鳥巢啊,不也是舉世聞名嘛!
ps(第一段很官方的文字是書上的哈,剛好在復習藝術概論……)

⑶ 本科是材料化學專業,去澳大利亞留學哪所學校比較適合

你學的是工科哈,澳洲工科最好的就是UNSW(新南威爾士大學)工科世界排名前20,去新南威爾士大學,雅思成績至少都是7分或以上,具體專業不一樣,因為是澳洲八打名校,所以雅思要求比較高,其他要求就是你大學里的成績

新南威爾士大學是一所以理工科為主兼有文科學科的綜合性大學,7000名的國際學生把這里變成最富有生機和多元文化的大學社區。新南威爾士大學以其一流的教學和研究水平,被亞洲周刊評為亞太地區前十位的大學。
新南威爾士大學主校區位於肯辛頓在悉尼地區,佔地38公頃,距悉尼市火車站、機場都很近,交通便利。另有3處校區,即藝術學院、聖喬治分校和國防軍事學院。前二者也都在悉尼附近,後者在堪培拉。
新南威爾士大學現有10個學院,1個大學院,共75個系。其中大學院是由澳大利亞國防部資助,是在1981年成立的,該處學員都是軍校學生,在此學習藝術、科學、工程。這個大學院也稱為澳大利亞國防軍事學院。
10個學院中,藝術學院是位於帕丁頓的前城市藝術學院並入新南威爾士大學而成的。生命科學學院與科學技術學院皆建立於1997年。其餘的學院分別是: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建築環境學院,貿易與經濟學院,工程學院,法律學院,醫葯學院,管理學院。
新南威爾士大學非常注重教育與科研的跨國界交流與發展。目前,大學有來自135個國家的近9000多名國際留學生。此外,還有1800多名留學生分布在大學的預科及語言學習機構。 大學目前擁有將近1600名中國學生,其分布在不同的教學與研究領域,占總體學生比例的4%,留學生的17%。
新南威爾士是澳大利亞東南部的一個州,也是全澳洲建立最早,工業化程度最高、資源最豐富、人口最多的一個州。在它的首府悉尼,除悉尼大學外,還有一座世界知名學府——新南威爾士大學。
新南威爾士大學前身是1843年成立的悉尼機械研究院,1878年改名為悉尼技術學院。二次大戰向人類提出各種挑戰,新南威爾士政府認識到要迎接挑戰,要面對、解釋和改造物質世界,就必須建立一所科技大學。
1949年,新南威爾士政府在悉尼技術學院的內城校園開始建設大學,當時名為新南威爾士理工大學,意在仿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德國的柏林技術學院。大學的重心是科學技術的教育和研究,但課程並不偏頗,設有人文學科和商科,以為國家培養具備全面素質的人才。
新南威爾士大學自建校以來,幾經變遷,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需要,不斷改革和完善自身建設,規模一再擴大。教學與科研實力雄厚。1951年該大學成立的紐卡斯爾學院與1962年成立的卧龍崗學院,分別發展成為現今的紐卡斯爾大學與卧龍崗大學。
初期的大學只有46名學生,專業是工程學。1958年大學更名為新南威爾士大學,後來又建立了文科學院。1961年建立醫學院,1971年成立法學院,1968年學校已有學生15000人,並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至20世紀80年代,新南威爾士大學已成為澳大利亞一流大學。1981~1992年,邁克爾伯特教授任副校長,其間新南威爾士大學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在許多領域最具創新精神和多樣性的大學之一。
現在的新南威爾士大學不僅是澳洲「八校集團」的成員,而且是東南亞、歐洲及北美洲最負盛名的「21世紀大學集團」的成員,在澳洲只有3所大學為該集團成員。當今風采新南威爾士大學,是澳洲八大五星級名校之一,在新南威爾士州與悉尼大學並肩,以理工學科見長。
亞太地區最優秀的大學之一
新南威爾士大學是澳大利亞最主要的教學和研究基地之一,曾入選《亞洲周刊》評選的「亞太地區最好的十所大學」。
1996年澳大利亞大學年度獎: 本科教學經驗獎
2000年Asia Times 亞太最佳大學名次 :第10名 (99年: 第8名)
2000年Asia Times 亞太最佳MBA名次 :第1名 ( 99年: 第2名)
2005年,UNSW在The Times高等教育增刊的全球大學排名為第40位,在亞太區的排名則為第9位。在同一個調查中,UNSW在各個學科中也表現非常出色。例如工程排名為全球第16位。
新南威爾士大學開設了包括藝術、社會科學、生態環境、商業與經濟、工程技術、法律、生命科學、醫學、科學技術等方面的200個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專業課程。
新南威爾士大學下設研究中心78個,研究所3個,教學醫院6所,是澳大利亞的重要科研基地之一。圖書館藏書200萬冊。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工業設計專業在各類專業中較為突出,需4年的學制,海外學生可以從學年中開始,最低學歷要求大學一年級以上。高中2年級學生各科成績優秀者和高中3年級學生(雅思5.5分),可以先通過新南威爾士大學預科班學習,再進入大學學習。
新南威爾士大學現有33000名學生,其中外國留學生7000人左右,擁有數千名國際學生的新南威爾士大學是最富有生機和多元文化的大學社區。新南威爾士大學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入學申請者,從1952年起大學便開始接受亞洲學生入讀。
在過去的50多年裡,新南威爾士大學培養了數萬名學生,他們遍布世界各地,在亞洲和澳洲的政府、商業、工業領域佔主導地位。現在大學45%的年度經費來自私人捐助。
新南威爾士大學有5000名教職工。該大學的最高行政機構是由21名成員組成的董事會。這些成員由教職工、學生等選出後由教育部長或董事會任命,主要學術機構是學術委員會。1998年新南威爾士大學有3位獲得「羅德斯」獎的學者。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圖書館擁有大量的藏書和期刊。收藏有200萬冊書籍,視聽材料和地圖等。圖書分類和管理系統採用計算機管理,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用戶終端查詢。圖書館的計算機可以進入澳洲學術、研究網,可以通過國際互聯網進入世界范圍的計算機資料庫,通過衛星連接美洲和歐洲的主資料庫。
新南威爾士大學包括7個系,1個學院,提供超過400多種本科、研究生課程供選擇,以下列舉部分專業供大家參考
人文、社會科學系:教育、音樂、社會科學、社會工作、住宅研究、社會心理學
環境建設系:建築、建築結構管理、工業設計、室內設計、園林設計、計劃編制、科學建築學
商科系:服務營銷、 經濟學、創新管理、金融、會計、精算、信息管理系統、經濟法和稅務、市場營銷、勞工關系、組織行為學
工程系:航空宇宙工程、生物無機化學、化學工程、計算機工程、環境工程、生物學、土木工程、電子工程、醫學工程、光子學、石油工程、采礦工程、藍牙體系、能源再造、通訊、軟體工程
法律系:法律、國際稅務
醫學系:健康運動學、外科、內科、健康情報
科學系:航空、驗光、食品、傳媒、安全、計算機
藝術設計學院:文學教育、設計、數碼媒體、設計教育
◆入學要求
1.預科要求:新南威爾士大學為申請本科課程的留學生提供了預備課程,預備課程根據不同的專業設立不同的課程。預科學習的時間為一年。申請新南威爾士大學本科課程的中國高中畢業生均要求參加預科學習。預科課程的語言要求為雅思6分,對於沒有達到該分數的申請人則要求在語言學校學習一段時間的英語。
2.本科要求:在中國讀完大學一年級的申請人不需要預科課程學習而直接進入大學本科課程。直接申請本科課程的申請人要求提供雅思6.5分的成績且每單項分數不能少於6.0分或托福575分。沒有達到語言要求的申請人需要進入語言學校進修一段時間的語言。
3.碩士學位要求:在國內取得了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並具有學士學位的大學畢業生都可以申請新南威爾士大學。申請人在入學前需要提供雅思6.5以上的英語成績。

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在澳大利亞,有一片肥美的草原,每當羊群發展


摒棄貪念
把羊群引向懸崖、走上絕路的,只是那點青草。相對於人生來說,那點「青草」不正是我們心中的貪念么?貪念本身就是一片懸崖啊!
「貪財而去慰,貪權而去竭,惟以不貪為寶。」莊子面對美玉時發出如此慨嘆,但試問美玉擲於面前,又有多少人能秉持本心呢?亘古以來,無論是為了多得一分獸血的蠻荒之爭,還是為了控制思想的宗教聖戰,其中都浮現出一絲貪婪的影子。
貪婪是國家淪亡的伊始。
「國君貪,則國家亡。」哲人曾如此定論。回眸千年,定格出一幅幅穿越歷史風塵的畫面。紂王貪享酒池肉林自溺萬里河山;劉禪貪於笙歌舞霓而嘆樂不思蜀;周幽王貪圖美色,三百里烽火狼煙不僅僅燒出褒似的一笑,更燒盡了這片本已遲暮的同朝社稷。貪婪的誘惑是巨大的,即便是早年勵精圖治的始皇贏政,在統御宇內之後也不免墮入貪婪的深淵。驅天下而從欲,馨萬物而自奉,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如此縱發貪念,縱使收盡可觀之兵,焚盡百家之言,建得固若金湯的城池仍免不得一夫作難而七廟隳的結局。
貪婪是招致禍殃的符禊。
「對一切懷有無窮的佔有欲。」為便是貪婪的定義,巴爾扎克筆下本已腰纏萬貫的葛朗台,便是他無何止的貪婪,讓一個本該盡享天倫的富商之家上演了一幕幕的悲劇:為了金錢,他與女兒徹底決裂;為了金錢,他將妻子折磨之死;重病在床時,他顫抖的手指指向為其禱告的鍍金十字架,以一個駭人的姿勢試圖將它攥在手裡時,他的生命便也走到了盡頭。無獨有偶,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特,莫里哀《吝嗇鬼》中的阿巴貢,也盡皆因為貪念而失去權勢、家庭乃至生命。正是他們的貪婪為他們日後的災禍埋下了伏筆。
人的一生,似蜉蝣天地,滄海一粟,我們自問無法像顏子淵般簞食瓢飲,視金如土,但我卻不能不承認:摒棄貪念,才能從容風華。東坡罹「烏台詩案」責授黃州,他沒有留戀惜日的權貴,沒有貪於長安的繁華,而是枕籍舟中,清風明月下詠出「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豁達,彭澤令陶潛不貪仕途宦達,俸祿千兩「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於是,戴月荷鋤,參悟人生的妙諦,那便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與適然。摒棄貪婪的蘇子和陶潛,洗盡鉛華,他們的靈魂是如此的澄澈,千百年來演繹著不變的從容。
摒棄貪念,於國則可育千年之文明,於人則可燃一世之榮昌。落日余暉下,那落下懸崖的羊定會發出悲鳴,那是悔恨,是對貪婪者的告誡!
莫被慾望裹挾而去
初中的時候,如果有誰看著窗外發呆,老師就會提高八度反問:「XXX,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啊?」XXX被這么一嚇,便會回轉心神看向書本。外面的世界的確很精彩,去逛逛又何妨呢?
一年青書生失魂落魄在街頭踽踽獨行,他時而悲泣,時而傻笑,時而喃喃自語,時而仰天長嘆。只見他面容俊秀並不似一般瘋漢,我心生好奇,他怎就落得如此田地?眼前走過一名女子,那書生突然發狂,撲將過去,女子嚇得奪路而逃,書生跌坐地上嚎啕大哭:「十娘,我對不起你,我已知錯,我已悔改,十娘,原諒我,回來,回來好不好。」原來是李甲那腌臢之人。活該,若你與十娘一般重情重義,也不至於聽信孫富讒言,被錢財利誘迷了心竅,做出千夫所指萬人唾罵無可挽回之事。
厭惡地看他一眼我繼續前行,前面傳來爭執之聲。一個中年婦女正在為一個銅子與菜販討價還價,一言不和兩人吵了起來。中年婦女的頭發亂蓬蓬地扎在腦後,她皮膚粗糙,十指通紅,圍裙系得也是歪斜,一看就是個做慣粗活的底層婦女。她吵架的時候嗓門很大,沒一點教養。可我認得她,曾經她也是個美麗動人的女子,受丈夫鍾愛,家務交由女傭完成,有大把時間沉溺於幻想之中。舞會上她終於成為全場焦點,擁有了眾人艷羨的目光,就連部長也打聽起她的名字來,她就是馬蒂爾德.路瓦栽夫人。只是這一夜風光換來的是十年心酸,這筆交易實在太不劃算。
如果李甲不貪他人手中金銀,如果馬蒂爾德不貪虛榮富貴……那麼李甲會賣了十娘嗎?馬蒂爾德會去借項鏈嗎?不會的,都不會的。十娘說得好:「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慾望每時每刻都在誘惑那些目光短淺的意志不堅定者,將他們裹挾而去,先給點甜頭,最後才給予沉重一擊!
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但對於年輕的我們來說,現在還不是領略欣賞的時候,調整好心態,努力學習,千萬不要被這一時的慾望裹挾而去。

⑸ 求煙台園城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去澳洲開採金礦真相,1.招聘去澳洲工作的真實性。2.技工待遇1萬-1.6萬澳幣

你應該首先注意:*ST煙台園城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然後再說別的問題。

2012年04月27日 中國證券報《煙台園城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這是一家上市公司,因為「2011年,國家房地產調控持續收緊」等原因,公司房地產業務經營暗淡,2011年公司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 5380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5.86%。

報告期內,由於公司與建行煙台分行借款糾紛,建行煙台分行已向山東省高院申請拍賣查封本公司的財產,拍賣事項完成後,公司將喪失大部分經營性資產,主營的房地產業務也將不復存在。在公司的地產業務進入發展瓶頸尚未陷入困境之前,公司董事會及經營層即開始考慮園城股份(10.80,-0.02,-0.18%)的生存和未來發展問題,並做了大量的考察和調研工作。

自2011年初以來,公司逐漸將關注的重點向黃金礦業領域傾斜。未來,公司將加快在該領域的洽談和溝通協調工作,通過收購或其他可行的方式介入黃金行業,隨著對礦業資源更深入地了解,逐步擴大黃金礦業的開發能力,完成主營業務由房地產行業向黃金礦業的轉型。

【園城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現屬於【園城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之一,園城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園城企業】集團29.79%的股權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園城實業】集團始建於1996年9月,注冊資本21877.88萬元,是按現代企業制度組建的以房地產開發為主導行業,以工業生產為基礎,以服務行業為輔助的綜合性集團公司,擁有國內和澳洲兩家上市公司,下設30餘個分公司和企業,分布在北京、濟南、成都、濟寧、常州、濰坊、煙台等地,總部在煙台市芝罘區。

看來,【園城實業】、 【園城企業】主營由房地產向黃金采礦業轉移;【園城企業】已經參股黃金礦業公司;新公司主營黃金礦產品的開發及銷售。已購買澳大利亞三金礦:2012年5月礦業公司計劃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以2300萬澳元購買位於北昆士蘭州福賽斯金礦區金史密斯,加拿大,傑克山三個金礦采礦權,3金礦采礦權評估價值為19447.94萬元(約為2973.51萬澳元)。
目前,已具備二級采礦證,年開采礦石能力為10萬噸,預計11月份可投產。2012年6月礦業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與山東地質礦產勘查局簽署了《地質勘查合同書》,工作區域是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Forsayth地區,共分3個工作區段,野外勘查工作要求從2012年7月起至2012年9月止。2012年9月三個金礦采礦權已過戶到礦業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名下,三個采礦權總面積為100公頃。7月下旬開始正式鑽探工作,目前已順利鑽探約6000米,化驗樣品近千件,目前正在進行繼續鑽探及有關協調工作,澳大利亞政府對所報選礦方法認同。

可以說,「招聘去澳洲工作的真實性」是有的,至於技工待遇等問題,主要看自己的判斷,根據工作情況、工作環境和個人能力來取捨的。10000澳元=65232人民幣元。

相關信息參考:煙台園城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最新消息(代碼:600766;所屬行業: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

⑹ 08年6月以後澳大利亞有哪些展會

·第56屆澳大利亞國際農業展覽會 2008-10-16
·2008年澳大利亞建築展覽會 2008-9-30
·08 年澳大利亞國際食品/酒類/酒店用品展 2008-9-22
·澳大利亞國際食品展/澳大利亞知名食品展/澳大利亞食品展 2008-9-22
·澳大利亞國際食品展 2008-9-22
·08 年澳大利亞國際食品/酒類/酒店用品展 2008-9-22
·2008年澳大利亞國際食品展 2008-9-22
·2008 澳大利亞國際食品展 2008-9-22
·08 年澳大利亞國際食品/酒類/酒店用品展 2008-9-22
·第16屆澳大利亞國際美容美發化妝品展覽會 2008-8-30
·2008年澳大利亞國際建築及工程機械展 2008-8-7
·2008年澳大利亞建築及工程機械展 2008-8-7
·南非建材展|2008年南非國際建築工業展覽會(INTERBUILD AFRICA2008) 2008-7-23
·北京領匯08年澳大利亞國際建築建材展 2008-6-15
·2008澳大利亞建材展 2008-6-15
·2008年澳大利亞建材展/2008年澳大利亞門窗建材展/ 2008-6-15
·澳大利亞建材展/08年澳大利亞國際建材展/墨爾本國際建材展/ 2008-6-15
·2008年澳大利亞國際建材展覽會- 2008-6-15
·2008年澳大利亞國際建材展覽會- 2008-6-15
·澳大利亞建材展 2008-6-15
·2008年澳大利亞建材展/2008年澳大利亞門窗展/2008澳大利亞衛浴建材展 2008-6-15
·澳大利亞國際建築建材展(DesignBuild) 2008-6-15
·2008年澳大利亞國際建材展覽會 2008-6-15
·澳大利亞國際建材展 2008-6-15
·澳大利亞國際建築建材展 2008-6-15
·澳大利亞建材展/2008年澳大利亞建材展 2008-6-15
·第二十二屆澳大利亞國際建材及設備展覽會(Designbuild) 2008-6-15
·2008年澳大利亞建材展/2008年澳大利亞門窗衛浴五金建材展/ 2008-6-15
·2008年澳大利亞建材展/2008年澳大利亞陶瓷石材展/ 2008-6-15
·2008年澳大利亞地面材料展/2008年澳大利亞衛浴潔具展/ 2008-6-15
·2008年澳大利亞建材展/2008年澳大利亞陶瓷石材瓷磚裝飾材料展/ 2008-6-15
·2008年澳大利亞建材展/2008年澳大利亞陶瓷石材瓷磚裝飾材料展/ 2008-6-15

⑺ 201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碩士申請怎麼樣

抄根據不同的專業申請襲,要求是不一樣的。不清楚你的具體成績不好給你判斷能否申請成功,你可以用留學定位系統,輸入你的成績情況,就可以知道目前你的成績能否申請到了,另外還可以看一下申請成功的同學,他們的成績情況,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⑻ 從倫敦到澳洲建築的火災,建材是「元兇」嗎

據報道,目前英國倫敦格倫費爾塔(Grenfell Tower)的大火導致至少58人喪生。盡管調查人員尚未確定火災發生原因,但是部分專家認為建築物外牆包層採用易燃材料是導致火災發生的原因。周末,兩位英國部長表示外牆包層材料似乎是被該國禁用的材料。大火之所以會以異常快的速度蔓延開,在一定程度上與大樓外牆包層的材料和結構有關。

參與該大樓安裝的Harley Facades建築公司的一份網路文件顯示,在2016年耗資1000萬英鎊的翻新工程中,Grenfell Tower使用了由鋁板與聚乙烯塑料組成的外牆包層,違反了低可燃性的要求。初步調查顯示,Grenfell Tower的外牆及其包層之間存在空隙,結構如煙囪,使得火苗得以迅速向上蔓延。
雖然尚未有官方調查結果證實外牆包層在本次倫敦火災中到底產生了何種影響,但慘痛的歷史教訓應該給英國建築業敲響警鍾。
無獨有偶,2014年11月25日,澳大利亞墨爾本濱海港區一個名為Lacrosse的住宅建築也發生了一場火災,而該建築也使用了鋁塑復合板作為外牆包層。
墨爾本的那場火災,在火勢蔓延的速度上與倫敦這場被稱為「史無前例的」大火有著相似性。大火起初由8樓陽台上的一根香煙所引發,並在11分鍾內蔓延到21層房頂。墨爾本消防局副長官David Youssef稱這種蔓延速度「始料未及」。
經調查發現,該火災與外牆包層上的復合材料有著直接聯系。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在測試該建築的材料後表示,外牆包層可燃並且違反了建築規范。
事實上,以聚乙烯塑料為芯板、鋁合金板為外層的鋁塑復合板因美觀和便宜的價格,成為世界上廣泛使用的高層建築材料,但它卻充滿火險隱患。
澳大利亞、法國、阿聯酋、韓國和美國都出現過在住房建材中使用鋁塑復合板引發火災的案例。
據最新報道,繼英國倫敦格倫費爾塔(Grenfell Tower)大火之後,澳大利亞參議院經濟委員會(The Senateeconomics committee)宣布對建築包層材料使用情況進行調查。
澳大利亞參議院經濟委員會目前已經在對建材產品展開調查,並打算針對澳大利亞建築包層材料使用情況召開一場聽證會。澳大利亞參議院經濟委員會主席、工黨參議員Chris Ketter表示,Grenfell大火的悲劇是一個「及時的提醒」,即澳大利亞議會有責任確保澳大利亞不會有類似的悲劇發生。在他看來,目前主要的風險是部分建築公司採用不適合高層建築的包層材料。
他說:「對此我深感憂慮。雖然我們制定了有關包層材料使用法規。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建築公司打插邊球的做法。因此我們急需要召開一場聽證會對具體情況進行摸底檢查。」
獨立參議員Nick Xenophon代表自己所在政黨對聽證會的提議表示支持。他說:「這是一個需要獲得兩黨絕對支持的問題。我們還需要對全國范圍內的建築物展開稽查。稽查工作在Lacrosse公寓大火發生後一直都沒有展開。倫敦的這場悲劇不僅僅為我們敲響了警鍾,也讓各級政府再次意識到,在確保業主和訪客安全問題上不容有任何借口。」
「除了包層材料本身、合理應用這些材料同樣重要。」工程專家表示,澳大利亞究竟有多少建築物並未正確使用易燃的包層材料尚無法准確進行統計。澳大利亞工程師協會維州主席Chris Stoltz說道:「澳大利亞普遍存在採用易燃包層材料的問題。幾乎每個首府城市、甚至一些偏遠地區都有使用。」
在Chris Stoltz看來,召開聽證會是一次「有用的測試」。但是同時他也警告稱,政府的關注點不應該僅局限於應用材料的類型。他說:「除了包層材料本身、合理應用這些材料同樣重要。」
Chris Stoltz指出倫敦Grenfell大廈火勢蔓延之所以迅速是因為包層設計也存在問題。他說:「所有的問題都不僅僅是包層材料的問題。我們應該確保建築物的施工過程與設計保持一致。我認為我們必須完整的看待整個問題,確保建築物的合規性。」
那麼澳大利亞究竟有多少高層建築使用了這種鋁塑復合板呢?
閱讀導航
一、維多利亞州-悲劇已經發生
二、新州2500座大廈存在火災風險
三、布里斯本也存在隱患
四、面對高層火災隱患,我們該如何應對?
五、建材易燃,為什麼還要使用?

維多利亞州-悲劇已經發生

2014年11月25日凌晨,1根未熄滅的香煙在Lacrosse 6樓某個陽台引發了火災,而且火勢僅僅11分鍾就往上蔓延了13層。
事件引發了各界對高層建築安全質量的擔憂。經調查發現該公寓樓的建築材料內含不符合安全規定的塑料芯鋁制外牆材料。
Lacrosse大樓使用的廉價外牆材料從外觀上看不出與合格材料有什麼不同。
該種材料外面是鋁,但其內層為高度易燃的聚乙烯或塑料纖維。而應該使用的包層,外面有相同的鋁,但其內層是耐高溫的礦物纖維。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受墨爾本城市消防隊委託,對該材料進行了燃燒測試,發現從中國進口名為Alucobest的鋁制外部包覆材料不到一分鍾就起火。
Metropolitan Fire Brigade的調查發現,從中國進口的鍍層材料並不符合澳洲標准,決不能用在高層公寓樓。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檢驗顯示,它具有高度可燃性。
由於這種材料高度易燃,為避免測試儀器受損,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不得不放棄消防測試。住在Lacrosse公寓內的312名戶主被勒令自掏腰包撤換不合規的包層,成本至少在4000萬澳元。
澳洲廣播公司(ABC)也在2015年5月的一期7:30專題節目的調查中提出,這種廉價材料進口自中國。
另外,墨爾本最高建築、最吸引人的旅遊熱點尤里卡塔(Eureka Tower)被發現違反澳洲建築、消防與安全法規,使用了從亞洲進口的不合規高度易燃建築材料。
據《澳洲人報》報導,這座91層高的建築物含有高度易燃的鋁包層塑料芯。尤里卡的建築商是澳洲著名建築開發公司Grocon。
Grocon建築公司表示,該公司將會針對維省建築監管局發現的問題採取行動,以保障尤里卡塔的安全。Grocon公司還未就有關不合規的建築材料發布任何信息。
澳洲包括Grocon公司在內的一些大最大的建築公司都上了使用高度易燃建築材料的名單。維省耗資2.5億澳元的皇家婦女醫院建築內,也被發現含有這種高度易燃的危險材料。
維州建築監管局已在整個墨爾本的高層建築中發現了大量不合規的包層。在過去十年間,墨爾本市中心一半以上的高層建築物曾經使用了可能會致命的建築材料。

維州建築管理局(VBA)向建築商發出了審核通知,並將對墨爾本市區170棟使用這種外部包覆材料的建築進行檢查。維省建築管理局表示,不符合規定的建築商的詳情將在他們的官網上出現。

維多利亞每年獲批建築項目多達10萬。一紙項目許可可能代表著一幢70層高樓的興建。如果任何環節出現問題,後果都將是災難性的。
建築、林業、礦產和能源聯合會全國秘書Michael O』Connor說,他認為便宜的外部包覆材料不是只有Lacrosse大廈使用。他說:「這種材料使用相當普遍,遍及全澳,布里斯本、珀斯、墨爾本,所有的省府城市。」
據信位於悉尼的2500個高層建築可能也含有相同類型的從亞洲進口的低廉高度易燃材料。自從澳洲興起公寓建築熱潮後,這類價格便宜的建築材料已越來越受到建築開發商的青睞。

新南威爾士州2500座大廈存在火災風險

澳大利亞新州政府的一份報告顯示,新州有多達2500座大廈建築存在「死亡陷阱」,隱含如近日倫敦公寓大廈火災一樣的巨大風險。但兩年來政府並未採取任何措施,反對黨呼籲政府緊急檢查那些裝有不合規材料的高層建築。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自從2014年墨爾本Lacrosse公寓大廈發生嚴重火災後,新州政府就開始關注新州公寓大廈外裝潢所使用的建築材料。
根據新州反對黨通過自由信息法獲得的一份報告,新州達2500座大廈的外裝潢覆面材料可能與墨爾本起火大廈相同,該報告於2015年9月發表。
目前政府似乎仍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大廈存在火災風險,另外在該報告公布兩年後,政府似乎並沒有採取措施來提高公共安全。報告中說:「初步考慮有1500-2500座建築物存有風險,但這一數字應該謹慎使用,需要做進一步的分析,才能得出更准確的估計。」
一位開發商說,倫敦大廈使用的鋁復合板目前在悉尼很常見,是進口材料。報告中說:「鋁復合板主要涉及到多層建築,其存在災火通過建築物的外表和外牆快速垂直蔓延的潛在風險。」
新州反對黨影子規范廳長卡特利(Yasmine Catley)認為,政府應該對新州所有疑裝有不合格建築材料的高層建築進行緊急檢查。「目前的情況是,我們根本不知道一些高層建築存有潛在的火災風險。」她說政府了解這個情況已有兩年,「多達2500座高層建築可能裝有這種材料,但迄今為止,政府對此問題的反應實在是令人不安。」
建築工會說前州長貝爾德(Mike Baird)曾在2015年要求對新州建築物進行緊急檢查,但結果如何不得而知。

布里斯本也存在隱患
澳洲著名建築集團MBQ的首席執行官Paul Bidwell在近日采訪中表示:「許多昆士蘭人也生活在「定時炸彈」上。類似於倫敦的悲劇也可能在昆士蘭再次發生。「
「我們都知道到處都是不合格的產品,或者說,到處都在將建築材料用錯誤的方式安裝。」
2016年,布里斯本市中心的高層學生住宿大樓就被查出外部包層材料存在火災隱患。
Bidwell先生表示,在昆士蘭州有許多新建築,特別是高層公寓都會使用易燃包層。

面對高層火災隱患,我們該如何應對?
火災是人人都擔心遇到的一種災害,所謂飛來橫禍,哪怕躲在家裡也不行。
大樓發生火災的一個必備條件就是可燃物。除了室內的傢具,衣物或者是木質裝修等我們看得見的「薪柴」外,在建築物看似冰冷堅硬的皮囊下,可能還是會有「一層可燃的被子」的——牆體保溫材料。

澳大利亞獨立議員色諾芬(Nick Xenophon)曾表示,澳洲需要對全部有覆蓋外層的高層建築進行一次審核,來確保這些材料可以對火災起到阻隔作用,符合澳大利亞的標准。如果不符合標准就需要拆除。
他還指出,其他一些建築材料被進口到澳洲,不符合本地的標准。
澳洲建築商聯盟(Builders Collective of Australia)主席德維爾(Phil Dwyer)警告想在墨爾本購置公寓的買家說,不要購買有易燃性外包層的房屋,這種房子就像爆竹一樣很容易起火。
現代火災除了危化品爆燃等特例之外,高層建築火災最令人望而生畏。
據《時代報》報道,墨爾本大都市消防局(MFB)警告稱,如果未來有高層建築充滿易燃材料,威脅到消防員安全的話,或會禁止消防員進入高層公寓中開展營救。

高層火災最突出的特點是撲救困難,即便雲梯能達到一定高度,水量也跟不上,直升飛機等高科技也於事無補,而高層特有的拔風效應,使得火災進展尤為迅猛,常常在聚集了大量消防車的情況下,也只能眼睜睜看它燒完。

在通常逃生理念中,防煙意識高於防火燒,是基於火情擴展需要一定時間,而暴露於有毒煙霧中卻可迅速昏迷,因此逃生常識會指導大家在火勢較大時,退回房間封死門縫,或者向上逃生至樓頂等待救援……然而在最新的倫敦火災中,大家會發現這是一個坑,沒能抓緊時間疏散至地面的幾乎毫無生機。在早期的六層磚樓或者鋼筋混凝土小高層中,火災還沒那麼可怕,因為結構體不燃,也沒有太多可燃附加物,因此火災會被局限在一家一戶,把一家都燒沒了也很難燒到鄰居,按照傳統常識退回室內避煙是可行的。但現代高層建築增加了一個危險變數:外保溫。外保溫層通常都是可燃易燃材料,會在火災一瞬間把整個建築封障在火海之內。存量建築中,有大量採用低標准外保溫的,不可能大面積更換,就成為最凶險的埋伏殺手。目前很多高層建築過節時都會貼出公告,禁止在周邊燃放煙花,這絕對不是杞人憂天。在倫敦等歐美大城市,從70年代以及更早就建設了大量高層住宅,以應對人口增長熱潮,早期都是沒有保溫的,出於節能舒適等新時代需求,可能會面臨改造,發生災難的這幢高層公寓,據悉就剛剛經歷過外保溫改造。災難靠臨場發揮是不夠的,大家需要熟悉自己常呆的建築,包括逃生路線和外保溫性質。如果外牆屬於非A級保溫,或者包含大量鋁塑板等可燃裝飾,就不能再有等待救援的僥幸,在濕毛巾濕被子等盡量防護之下,必須不顧一切地向地面逃生,這是倖存下來的最大機會。火是向上燒的,外層可燃,但鋼筋混凝土結構不燃,疏散樓梯內會有煙霧,但肯定燒不死,你可能被熏暈在5樓,但也好過被活活燒死在10樓。越低越安全,越容易被消防員解救,消防員也只會走這一條通道,他們可能會沖到5樓發現你,但絕對沒辦法沖到熾熱的頂樓。
向上逃生並不明智,更何況高層樓頂不允許上人,通常都是鎖死的。而如果躲到窗戶、陽台,是只剩跳樓一條路的。一切都跟六層磚樓的時代不同了,舊有常識需要更新,所有的寶貴時間和智慧,都要用來設法向地面逃生。不要輕信床單打結、降落傘等神器,沒有經過訓練的人,這通常都是浪費時間。也不要等到火大了再跑,一旦發現煙霧等任何火災苗頭,哪怕是相隔較遠的樓層,立即做預防性撤離。譬如倫敦這場火災,只用15分鍾就吞噬了全樓,有機物材料燃燒之快,是難以想像的。

建材易燃,為什麼還要使用?
新型保溫建材由於其價格低廉,施工過程簡易受到了廣大開發商建築商的青睞。但有機材料的致命缺點就是易燃,近年來很多起特大火災事故都是由於有機保溫材料造成的。世界很多國家由於易燃性,都已嚴格禁止了有機保溫材料在高層建築中的使用。
但從材質上看,保溫產品如果不是無機材料,其防火性能就不會好。於是建築承包商在挑選保溫材料的時候面臨兩難困境:防火性能好的東西,保溫性能就不好;保溫性能好,很軟、很松的東西,阻燃性就不好。一位保溫器材的業內人士說「我們做這個行業,很難。省電重要還是人命重要,是個問題。」
人口越來越密集、建築群越來越密集,以多層和高層為主建築群越來越多,樓層高是不可改變的現狀。大面積使用易燃有機材料作保溫層,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室外,均存在火災的隱患。外保溫雖在室外,但由於其使用面積巨大,造成建築群之間防火安全間距嚴重超標,這種狀況引發的火災危害性更大。
澳洲對外牆保溫政策出台不及時,至今對外保溫系統的施工管理處於真空狀態,也沒有具備專業資質的機構對外牆保溫系統的質量進行審核。
如果不從全國范圍內下決心整頓規范,指望一座城市、一個州政府來「堅壁清野」實現自保,已經不可能。
在材料生產使用、施工設計等各環節嚴格按照國家標准執行,即使是使用可燃性比較高的有機材料,安全隱患都是可以避免一些的。
另一方面來說,新型保溫建材也不能就被認為是十惡不赦、罪魁禍首。
統計表明,建築中每使用一噸礦物棉絕熱製品,一年可節約相當於一噸石油的能耗,而建築中每使用一千克聚氨酯材料(一種牆體保溫材料),在其平均使用壽命期間,可減少相當於755千克的排放量。
新州近幾年發生了一些備受矚目的火災事件,並不是都和保溫建材有關,諸如2012年,悉尼濱城(Bankstown)一座公寓樓發生嚴重火災,導致華裔女學生張萍康(音譯,Pingkang Zhang,康妮,Connie)在逃離火海跳樓時死亡,另一名中國女留學生江伊諾(音譯,Yinuo Jiang)跳樓時被摔成重傷,至今還坐在輪椅上。

死因裁判庭獲悉,該公寓樓沒有適當的消防安全要求,包括在大火發生前,沒有安裝灑水裝置和不具備到位的消防安全措施。
由此可見,真正應該重新修訂的是更細致具體的消防安全相關的法律和規則,從建築材料、消防措施一直到消防逃生安全知識普及。
結語
澳洲正處在建設熱潮,我們的當務之急是有一流的消防認證法律,以符合當前和未來的需求。」
另外,目前的情況也對從政府、建築商、開發商、房產銷售中介以及公寓大樓物業管理,整個房地產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每一環節都應本著對客戶負責的態度盡職盡責。其中政府應盡快開展審核並公開結果、建築開發商應嚴格遵守行業法規以及道德底線、房產銷售中介以及大樓物業管理應在第一時間核實所負責物業是否存在消防隱患,並如實告知客戶。
從建築到日常消防措施都是環環相扣的,任何一環的缺失都會導致不可估量的後果。
總體來說,一切節能減排都應該是以給居民帶來更加美好更加綠色的未來為出發點。將易燃建材安裝在居民樓外牆,無異於埋下火患。居民每日擔心身家性命被付之一炬,美好無從談起。
即便國家要節能,建築商要賺錢,居民要放心三者之間確實存在部分矛盾,這件事亦理應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⑼ 悉尼歌劇院的資料

英文名稱:Sydney Opera House
地理位置:澳大利亞悉尼市貝尼朗岬角
歌劇院規模:悉尼歌劇院整個建築佔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高67米,相當於20層樓的高度。
設計師:約恩·伍重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及結構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一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台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台階下面。

歌劇院整個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歌劇廳、音樂廳及休息廳並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看上去很象是兩組打開蓋倒放著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象豎立著的貝殼,又象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

歌劇廳較音樂廳為小,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檯面積440平方米,有轉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成,好象一彎新月隱掛雲端,稱「月幕」。舞台燈光有200迴路,由計算機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台監督對台上、台下情況一目瞭然。

音樂廳是悉尼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2679名觀眾,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此音樂廳最特別之處,就是位於音樂廳正前方,由澳洲藝術家Ronald Sharp所設計建造的大管風琴(Grand Organ),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成,此外,整個音樂廳建材使用均為澳洲木材,忠實呈現澳洲自有的風格。

殼體開口處旁邊另立的兩塊傾斜的小殼頂,形成一個大型的公共餐廳,名為貝尼朗餐廳,每天晚上接納6000人以上。其它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劇院有話劇廳、電影廳、大型陳列廳和接待廳、5個排列廳、65個化妝室、圖書館、展覽館、演員食堂、咖啡館、酒吧間等大小廳室900多間。

悉尼歌劇院佚事

設計建造之曲折

悉尼歌劇院是從50年代開始構思興建,1955年起公開搜集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至1956年共有32個國家233個作品參選,後來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的設計屏雀中選,共耗時16年、斥資1200萬澳幣完成建造,為了籌措經費,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還曾於1959年發行悉尼歌劇院彩券。

在建造過程中,因為改組後的澳洲新政府與Jorn Utzon失和,使得這位建築師憤而於1966年離開澳洲,從此再未踏上澳洲土地,連自己的經典之作都無法親眼目睹。之後的工作由澳洲建築師群合力完成,包括Peter Hall、Lionel Todd與David Littlemore等三位,悉尼歌劇院最後在公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開幕。

首場演出

悉尼歌劇院另一項傳奇是他的第一場演出。當然,正式的首演貴客盈門,開幕式(1973年10月)更邀請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臨現場,但也有人認為悉尼歌劇院的第一場演出是1960年由PAUL ROBESON為工作者獻唱的那次。這位黑人歌手當時爬上了還在興建中的鷹架引吭高歌。巧的是,他的生日與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竟然是同一天。

一切都太巧了。但關於悉尼歌劇院的種種幕後故事還不只這些。由於興建過程中的風風雨雨實在太肥皂了,有克服不了的技術難關、有拂袖而去的建築師,還有差點讓政府破產的超高工程費以及一隻在首演綵排時跑來插花的臨時演員—負子鼠(Posum),後來有人將這些寫成了一出歌劇,名字是:世界第八奇景(Eighth Wonder)。

對悉尼歌劇院的評價

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靈魂,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認出的建築,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每天絡繹不絕前往參觀拍照,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遊,悉尼歌劇院隨時為遊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

悉尼歌劇院設備完善,使用效果優良,是一座成功的音樂、戲劇演出建築。那些瀕臨水面的巨大的白色殼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開的花朵,在藍天、碧海、綠樹的襯映下,婀娜多姿,輕盈皎潔。這座建築已被視為世界的經典建築載入史冊。

2003年4月,悉尼歌劇院設計大師烏特松先生獲2003普利策建築學獎。普力策獎是對烏特松和他的傑作的最終承認。

旅遊提示

歌劇院規模宏大,陳設講究,演出頻繁,每年在悉尼歌劇院舉行的表演大約3000場,約二百萬觀眾前往共襄盛舉,是全界最大的表演藝術中心之一。除聖誕節和耶穌受難日外,每天開放16小時,平均有10個不同的活動項目,可同時容納7000餘人。歌劇院已成為澳大利亞最熱鬧的場所,旅遊者、觀眾從早到晚絡繹不絕。入夜,到這里來的人,不只是看演出,還來貝尼朗餐廳吃飯和觀賞夜景

欲在悉尼歌劇院欣賞表演者,最好先向悉尼歌劇院索取節目表並預先訂位。

景點旅遊提示

1、1小時劇院參觀
門票:成人26澳元/人,優惠卡持有者18澳元/人。(澳大利亞老年卡及福利卡持有者、學生、年齡在16或16歲以下享受優惠卡價格)
時長:1小時

2、後台參觀
門票:140澳元/人
時長:2小時

其他旅遊注意事項:

1、 門票可在底層平台悉尼歌劇院商店的參觀游售票處購買。
2、 1小時劇院參觀無需提前預訂門票。
3、 演出套票和後台參觀必須提前預訂。
4、 建議穿著平底鞋進行後台參觀。
5、 後台參觀有如內參觀的條件限制。
6、 每天的11:00和14:30(星期六的14:30除外),都會有普通話的導游服務。

⑽ 讀如圖澳大利亞的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如圖1):澳大利亞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圖材料二(如圖2

(1)讀圖1可知,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中部,緯度位置較低,熱量豐富,對該國內農業發展非常有利,位於印容度洋到太平洋,亞洲到南極洲的十字路口上,位置十分重要,該國對外海上交通非常發達;
(2)讀圖2可知,該國的地形分為西中東三大部分:西部為500米以下的低矮的高原,中部為平原,東部為1000米以上的大分水嶺;
(3)讀圖3可知,澳大利亞降水最少的地區分布在該國的中部平原,地表景觀以荒漠景觀為主,因此,這一地區成為該國經濟落後地區,從城市分布來看,該國的東南部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4)讀圖5可知,澳大利亞的主要礦產中,煤礦主要分布在東部,鐵礦主要分布在西部.該國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該國利用豐富的礦產資源大力發展采礦工業,大量出口礦產品,被稱為坐在礦車里的國家;
(5)根據材料六,可以得出澳大利亞的面積大約為770萬平方千米;
(6)根據材料三可知,悉尼的氣候的特徵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故答案為:(1)熱量;農業;印度;(2)1000;平原;大分水嶺;(3)中部平原;東南;(4)東;西部;采礦工業;(5)C;(6)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