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中建材試點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中建材試點

發布時間: 2021-02-18 04:47:25

① 中部崛起計劃的中部6省規劃

中部地區,是指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內的區域,是我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中被認為是「中原逐鹿」之地。
「這個規劃既然是一個發展規劃,就不僅僅是一個空間規劃,而是涉及到每個省的建設任務和發展重點,是具體到產業布局等的細化政策。」行業專家表示。
與之前透露的消息相比,《規劃》重新強調了中部「三個基地、一個樞紐」的定位。
「三個基地」是擺在桌面上的優勢資源。中部有肥沃的土地資源,是我國的糧食主產區之一;在能源原材料方面,山西、豫西,湖北、安徽等地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區域也有在全國而言較為豐富的水資源;在裝備製造方面,有很多叫得響的重工業城市,如武漢、長沙、株洲、鄭州、太原、合肥、南昌等。
《規劃》中首次提出了長江、隴海、京廣和京九「兩橫兩縱」經濟帶。這與該區域「交通樞紐」定位直接相關。江西省發改委人士認為,雖說是第一次提出,但區域內依靠鐵路大動脈本身已形成了相對集中的產業帶,「比如江西已經相對成熟的昌九工業走廊就是京九經濟帶的一部分」。
據筆者多方了解獲知,由於該計劃獲批不久,各省目前還沒有出台任何政策配套。即便如此,通過對上述6省的資源優勢、經濟特點及國家扶持重點綜合分析來看,各省幾乎已經出台相應配套政策,迅速啟動由此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
山西:安全環保的「新型能源基地」
「優化布局、集中開發、高效利用、精深加工、安全環保」,《規劃》中的20字原則,即將成為山西未來的發展方針。《規劃》中鞏固和提升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被認為是對山西的明晰定位。
山西近年來的GDP增長在中部6省始終徘徊在末位,多年的環保欠賬和對煤炭產業的過度依賴,令山西「步履維艱」。
而按照規劃,中部地區要推進大型煤礦建設,加快電力和電網建設,大力發展原材料精深加工。這些都是山西所長。而2006年山西省提出要打造「新型能源基地」,標志著山西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將開始走上潔凈、節約、細加工新型工業化之路。
根據山西省統計局的研究,項目帶動戰略將是山西在本區域「後發優勢」戰略的關鍵。山西提出,到2010年將在國家鼓勵支持的六大領域安排投資6500億元,並確定了2009年152個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由此帶動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萬億元。
河南:城市群登台,農業唱大戲
在河南政界、學界人士看來,《規劃》對河南省最大的兩個影響是:中原城市群建設正式獲得國家認可,河南省糧食核心區建設。
此前,以京廣線和隴海線交叉口所在地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早已經成為中部地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群,但一直未能進入國家的相關規劃。《規劃》出台勢必為城市群發展提供新空間。
此外,按照河南省之前的規劃,地處京九和隴海鐵路交界處的商丘地區被納入了黃淮海四市(商丘、周口、信陽和駐馬店)的統一發展規劃,這也是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曾參與發改委《規劃》制定調研的河南省農科院農村經濟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田建明告訴記者,《規劃》將會對這一地區的城鎮化發展產生直接影響。
此外,《規劃》提出以加強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為重點,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這對河南的指向意義尤其重大。
之前國家發改委批復了《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田建明告訴記者,這是河南省在此前國務院批復的《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規劃綱要》的基礎上制定的,《規劃》勢必對這一具體實施方案的制定產生直接影響,實施方案也將成為落《規劃》具體措施的一部分。
從2000年開始,河南省糧食總產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2008年達1073.1億斤,再創歷史新高,連續3年突破1000億斤。今年河南省夏糧總產達613億斤,實現連續6年增產。河南省已經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安徽:沿江起舞承接長三角
安徽省政府下屬一家研究機構研究員告訴吧筆者,對安徽最大的影響,「就在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上,《規劃》和皖江城市帶的目標完全一致,將加快沿江地區發展。」據悉,皖江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示範區可以確定被列入《規劃》中,而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集中區也已基本敲定,長江北岸的巢湖市會入選。
安徽省社科聯原黨組書記程必定告訴本報記者,在農業方面,安徽方面已向國家建議,建立淮河流域糧食生產主體功能區。資料顯示,淮河流域跨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及湖北5省,糧食產量佔全國的1/6,其中河南、湖北、安徽均為中部省份。
江西:循環經濟試點環鄱陽湖
上述江西省社科院經濟所負責人向筆者介紹說,《規劃》關於城市帶的內容對江西來說「實際上能帶來有利的要素最多」,而循環經濟對於環鄱陽湖經濟圈以及武漢都市圈都會產生積極影響。
據江西省發改委地區經濟處相關人士透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最終方案正等待國務院批准。
江西省一位政府背景人士告訴筆者,考慮到環鄱陽湖地區為了長江下游生態保護所作的巨大貢獻,因此《規劃》細則中的循環經濟方面,國家有可能將水資源稅先行放到環鄱陽湖地區進行試點,有望稅收減免或優惠。這位參與了國家稅務總局在南昌進行的相關座談會的人士表示。此外,環鄱陽湖地區將有可能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
湖北:科教高地上建「兩型社會」
作為六省通衢、工業基地、文化中心,湖北占盡「天時地利」。而以武漢為中心的城市群,自2007年末獲得國家批准後,開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兩型社會」),更是在中部區域內有了「先試」特權。
據湖北省發改委人士透露,目前武漢已經形成了大致的綜改框架。「以產業雙向轉移為重點,推動區域產業優化整合;以完善快速通道為重點,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社會事業資源聯動共享為重點,推動城市群基本工作;以農業板塊機制建設為重點,推進農業產業一體化建設;以實施連鎖經營為重點,推動城鄉市場共同發展。」如武漢都市圈城際鐵路、武漢新港、大東湖生態水網工程、花山生態新城等一批重大的項目建設,也會隨《規劃》出台而落地。
而在區域專家看來,武漢擁有的國內排名前5位的教育資源,既是《規劃》中優先發展教育的落點,更是科教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新天塹通途」。
湖南:文化產業成奇兵
「中部崛起要注意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糧食問題,一個是環境保護問題。希望中部地區在工業化早期就能走出一條新路來。」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如是總結了中部崛起的要訣。
而湖南作為傳統農業大和新興工業省份,其高層早已注意到這兩個問題。用省委書記張春賢的話說:「湖南要發展就要做到三個統籌:統籌城鄉,在農業大省搞好工業化;統籌區域,讓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統籌人與自然,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而由「電視湘軍」、「出版湘軍」等組成的「文化湘軍」現象背後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則是湖南發展的一隻輕騎兵。也是《規劃》中繁榮文化體育事業的新體現。
據湖南發改委的統計顯示,目前,湖南的文化產業逐步形成了以長沙為重點的文化產業中心區和京廣線、瀟湘片、大湘西三個特色文化產業帶。一個以旅遊業、會展業為兩翼,廣電、出版、報業、娛樂為四輪的湖南文化產業航母在全國率先崛起。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省國民生產總值5%以上,正成為湖南的新興產業支柱。
中部6省水泥發展情況
中部六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內的中部地區。在這一區域內,分布著我國水泥產業中幾大巨頭,如河南的天瑞、中建材,山西的冀東水泥,安徽的海螺水泥、亞東水泥,湖北的華新水泥、葛洲壩水泥等。
可以說,我國中部6省地區是除江浙等東部沿海地區以外的第二個水泥產業稍顯成熟的地區。
山西:
山西水泥工業多年來尤其是近幾年來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發展速度雖滯後於全國水泥工業平均發展水平,但整個行業仍有了較快的發展。
近幾年來,山西省經濟發展十分迅猛,從2001年以來山西的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平均在20%以上,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促進了水泥工業的不斷發展。2001年以來山西水泥工業累計完成投資總額超過68億元,其中2008年完成投資20.03億元,比上年的15.75億元,增長了27%。從去年以來到今年上半年,全省就有4條日產25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投產,使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占總產能的比重超過40%。目前全省各地已建成4條日產5000噸和3條日產2500噸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總投資超過35億元,目前已投產,根據這個發展形勢,預計到2010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占總產能的比重將達到70%以上。
與此同時,山西水泥市場的發展格局卻很明朗。資料顯示,去年年底,山西交城縣人民政府與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就建設2×4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暨冀東水泥交城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正式簽約。根據協議,該工程一期新建項目位於交城縣覃村,二期項目位於交城縣西社鎮。協議簽署之後,7個月內完成在建的日產18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工程,新建的一期日產4500噸生產線在得到核准證書後14個月內竣工投產,二期項目根據市場情況適時開工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8億元,項目建成後年產熟料402萬噸、水泥551萬噸、發電1億度。
至此,冀東水泥在山西籌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已達8條,預計水泥產能逼近2000萬噸,與目前山西省全部產能1800萬噸相近。
由此判斷,冀東水泥與山西省達成了相關排他性協議,而其他水泥巨頭多年均未進入山西市場,在冀東水泥大手筆挺進山西水泥市場後,進入的希望已接近渺茫。冀東水泥大手筆的在山西攻城略地,可以將內蒙、山西、山西、河北四省的水泥版圖徹底連為一體。
安徽:
2008年安徽省水泥工業生產繼續保持了快速穩定發展態勢,產能較快增長,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統計數據顯示,截至08年年底,安徽省總計水泥產量6005.5萬噸,同比增長11.17%;水泥商品熟料8811.1萬噸,同比增長14.78%,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7763萬噸,同比增長13.09%。
在全國水泥產量排名中,安徽水泥產量位居第10位;水泥商品熟料產量位居第2位,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量位居第1位。資料表明,至2008年底,安徽全省累計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70條,形成水泥熟料生產能力8309.4萬噸。僅在2008年一年中,安徽建成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就達到9條。2008年新開工項目包括:海螺集團世界首條特大型日產12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在銅陵開工,18條日產4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在各市陸續開工建設;我國最大的白水泥項目安慶阿爾博白水泥有限公司年產40萬噸白水泥熟料生產線等項目。
依據目前的發發展情況,海螺水泥在省內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08年12月底水泥凈銷量突破「1億噸」大關,達到1.0003億噸,水泥、熟料匯總銷量達1.2886億噸。
江西:
數據顯示,江西水泥龍頭江西水泥目前水泥產能約為800萬噸,不過,該公司號稱2010年將達到3000萬噸產能的目標。其次,海螺水泥在江西在建和已投產的水泥產能也已超過1100萬噸,亞東水泥已投產水泥產能390萬噸、在建產能為130萬噸。以上數據表明,如果以該三家水泥企業占江西水泥市場總份額的40%計算,江西水泥市場09年產能共計約8000萬噸。
筆者了解到,近年來,江西省加大了新型干法水泥項目的建設速度,該省相關部門要求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產量比例2010年要達到80%以上的目標。
依據目前的發展態勢,江西省水泥市場格局呈現以海螺水泥、中建材及亞東水泥為主的競爭格局。2007年,江西水泥引進中國建材集團作為戰略合作者,出資1.4億元參股南方水泥公司。此外,江西水泥還與南方水泥合作成立江西南方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南方萬年青目標直指江西省及鄰近區域水泥市場的行業整合,進一步突出公司的產能優勢和市場控制權優勢。江西水泥已完成在江西大部分重要地區的產能布局。公司最近剛完成對贛南4家公司的收購,有力控制了贛南市場。
江西是較典型的半封閉市場,地形復雜,兩點間直線距離短,實際運輸距離長。省內水泥企業多分布在省份邊界附近,水泥出省容易進省難,有效地保護了江西市場。作為江西省的水泥行業區域龍頭企業,背靠江西省政府和省國資委的支持,並藉助南方萬年青這一強大平台,江西水泥在江西省及鄰近區域的市場優勢地位將更為鞏固和突出。
河南:
得中原者得天下。國內目前最大的兩家水泥企業——中建材和海螺水泥,不久前幾乎同時對外宣布,將在未來幾年內加大對河南水泥市場的投資力度。
當然,這其中還不包括同樣擁有強大市場號召能力的河南本土水泥企業同力水泥、天瑞集團和孟電集團等。
08年河南全省水泥產量達到了1.03億噸,同比增長9.95%,位居山東、江蘇之後,排名全國第三。目前河南全省擁有日產1000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將近64條,熟料產能6494萬噸,水泥產能在1億噸以上。在2008年全省水泥產量中,新型干法水泥產量佔到了98%左右,落後產能已接近完成淘汰。
目前河南水泥以天瑞、同力、中聯、孟電、湖波五大家為主,這5家水泥企業的產能已接近5000萬噸,占據了河南水泥的半壁江山。五大家中最大的是天瑞水泥,年產能為1700萬噸,最小的是湖波水泥,年產能420萬噸。加上華新、義煤、千業、新登、登槽、錦榮等幾家擁有5000噸生產線的企業。
湖北:
目前湖北規模以上水泥企業185家,共生產水泥5109萬噸,全國排名第七,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企業16家,新型干法生產線25條,產能3000萬噸,新型干法佔比為5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7—08年將淘汰600萬噸、09—10年淘汰800萬噸產能。
目前湖北水泥市場主要以華新水泥和葛洲壩水泥為主。
湖南:
當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在江蘇、浙江、河南等地大幹快上時,湖南省新型干法水泥發展卻相對滯後。事實上,即便到了2005年底,湖南全省擁有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企業僅8家、新型干法生產線9條,生產規模在日產4000噸以上的僅1條。
抓住這一市場「空當」,國內大型水泥企業紛紛入湘,攻城略地。
號稱亞洲最大水泥生產企業——海螺集團,先後在湖南建設多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
除此以外,國內水泥生產巨頭中建材、中材集團也不甘落後,在風起雲涌的湖南水泥市場排兵布陣。此外,台灣一家實業公司在漣源也將建設日產5000噸水泥生產線。
外來資本強勢進入,湖南省水泥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湖南省已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達32條,水泥熟料產能達3500萬噸。預計還將有多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投產,新增熟料產能約1882萬噸。到「十一五」末,湖南省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將超過七成。
中部6省基建投資計劃及水泥需求
河南:公路建設:筆者從河南省交通廳獲悉,2010年河南省公路建設計劃投入245億元,開工建設焦桐高速等10個409公里高速公路項目和6個249公里一級公路項目,還要改造縣鄉公路6000公里、通村公路1000公里。如前所述,雖然高速公路和低等級公路的單位里程水泥需求有較大差異,但從單位投資額的水泥需求來衡量卻差異不大,大致都集中在1.5萬噸/億元,因此估算河南省245億元公路投資大致需要368萬噸水泥。
鐵路建設:筆者從鄭州鐵路局了解到,2009年鐵道部下達鄭州鐵路局建設投資計劃達364.7億元,包括鄭徐客運專線等項目也將於年內陸續開工。大規模的鐵路建設,不僅將進一步鞏固河南鐵路在全國鐵路路網中的樞紐地位,還將大幅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如果按1.4萬噸/億元的水泥需求量計算,河南省鐵路投資共需水泥485萬噸。
湖北:公路建設:據湖北省主管部門透露,未來幾年,湖北省計劃投資2090億元加快湖北省骨架公路網建設,到2020年,將高速公路網路覆蓋全省。按照1.5萬噸/億元的標准計算,湖北省公路建設投資共有3135萬噸水泥需求。
湖北省骨架公路網建設分兩階段實施:2010年,完成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3500公里,所有行政村通公路,武漢市和江漢平原地區率先基本實現公路交通現代化。到2020年,湖北省骨架公路網全面建成,通鄉公路路面全部達到硬化標准,全省基本實現公路交通現代化。
此外,湖北省還將新開工高速公路13條,共計778公里。全省新增通村瀝青水泥路1.2萬公里。
湖南:公路建設:根據湖南省交通廳公布的《湖南省公路建設規劃》,到2010年,該省國省干線公路總里程將達到161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00多公里,全省實現村村通公路。
根據規劃,湖南省高速公路網布局目標是形成橫穿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省、連接周邊、密度適當、高效便捷的高速公路網路,由5條南北縱線、7條東西橫線構成「五縱七橫」高速公路網,總規模達5615公里。據稱,實施方案為近期建設總規模2623公里,總投資1010億元,新增里程2184公里,2010年底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3587公里;中期建設總規模1402公里,總投資574億元,新增里程1402公里,2020年底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989公里;遠期建設總規模626公里,總投資350億元,新增里程626公里,2030年底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615公里。
去年湖南省新開工建設18條高速公路。總里程2135公里,投資1485億元,全年項目建設完成計劃投資193.53億元。
到去年底,湖南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2000公里,達2001公里。據稱,今年湖南省將實現國家公路網湖南段項目全部開工建設,衡炎、長株、邵永3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今年開工14條高速公路後,湖南省高速公路在建項目將達到42個。
根據以上數據,如果按照1.5萬噸/億元的標准計算,未來幾年,湖南省完成公路建設規劃大致需要5129萬噸水泥。
鐵路建設:根據湖南省鐵路發展規劃,湖南省3+5城市群(即由長沙、株洲、湘潭、岳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8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城際軌道規劃已經接受專家評審。按照兩個評審規劃,未來五年,湖南將啟動投資近三千億建設23個鐵路項目。根據湖南省鐵路區域發展規劃,投資近三千億的鐵路項目竣工後,湖南的鐵路里程將翻一番,由現在的2968公里,增加到近6000公里。按1.4萬噸/億元的水泥需求量計算,湖南省3000億元鐵路投資大致將帶動約4200萬噸水泥需求。
山西:公路建設:根據山西省交通建設要求,2009年山西省全年將完成公路建設投資700億元,主要是加快推進目前100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建設,並新開工1000公里里程,使今年全省高速公路建設里程達到2000公里以上;完成1.5萬公里通村水泥(瀝青)路建設;繼續推進國省干線、縣鄉公路改造提升和運輸站場建設。雖然高速公路和低等級公路的單位里程水泥需求有較大差異,但從單位投資額的水泥需求來衡量卻差異不大,大致都集中在1.5萬噸/億元,按此計算,我們估算山西省09年700億元公路建設投資大致有1050萬噸的水泥需求。
另據介紹,山西省近期將掀起規模龐大的一次公路建設高潮,今後兩年山西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計劃中,其中涉及公路交通項目總投資2,500億元,建設規模達48,000公里。如果再按照1.5萬噸/億元的標准計算,大致有3750萬噸水泥需求。
機場建設:機場方面,據山西省相關部門介紹,未來山西省機場投資達50億元,新建、改擴建和異地搬遷六個機場。新建呂梁機場、五台山機場、臨汾機場,改擴建大同機場、運城機場,異地搬遷長治機場。如果按照1.5萬噸/億元的標准計算,山西省機場建設投資大致有75萬噸的水泥需求。
鐵路建設:
據山西省相關部門介紹,山西省2009年鐵路重點工程項目大致包括太中銀鐵路、大同至運城至西安客運專線等18個具體項目。據統計,以上鐵路建設累計投資2360.86億元,扣除部分已在09年5月之前完成的投資,山西省近幾年鐵路建設投資共計近2000億元。如果按1.4萬噸/億元的水泥需求量計算,2000億元鐵路建設投資供需水泥2800萬噸。
江西:公路建設:就江西省高速公路而言,高速公路網形成由國家高速公路網江西境內段(即「三縱四橫」主骨架,五條環線、二條聯絡線)和地方加密高速兩部分組成,總規模約為4650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網江西省境內里程3286公里,地方加密高速公路里程1358公里。
鐵路建設:根據江西省新一輪的鐵路建設規劃要求,未來江西全省鐵路密度將達到每萬平方公里370公里至400公里,到2020年基本實現縣縣有鐵路。
據筆者了解,新一輪規劃分近期、中期和遠期,到2012年,鐵路運營里程實現3500公里,2015年實現4000公里,2020年跨越4500公里。在鐵路路網布局上實現三個「基本」,即:到2020年基本實現縣縣有鐵路,基本實現主要旅遊景區有鐵路,基本實現主要工礦區和經濟重鎮有鐵路。
安徽:公路建設:據安徽省國資委透露,安徽省2009年將分別投資58億元、28.79億元建設高速公路項目,也就是說,安徽省屬企業建設高速公路的投資總計達到了86.79億元。
據稱,2009年安徽省高速公路總公司將投資58億元建設高速公路項目18個,建設規模920公里;安徽省交投集團將確保完成公路建設投資28.79億元,建設高速公路項目8個,建設規模455公里,兩大集團公司共計完成公路建設約1375公里。如果按1.5萬噸/億元的水泥需求量計算,安徽省09年公路建設投資共計有1300萬噸水泥需求。
鐵路建設:據安徽省政府透露,通過多次會商,該省共27個鐵路項目已列入國家規劃,總里程3000多公里,總投資3000多億元。如果按1.4萬噸/億元的水泥需求量計算,安徽省鐵路建設投資大致需要水泥4200萬噸。
據該省政府主管部門介紹,今年安徽省安排鐵路續建項目總計4個,總投資567億元;計劃新開工和爭取開工項目10個,總投資約1000億元。上述負責向筆者表示,到2012年,安徽鐵路營運里程將達到4000多公里,形成京滬、京九、滬漢蓉、隴海和沿江五條鐵路大通道,構建運力強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鐵路運輸網路。

②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

總經理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財務部、投資發展部、企業管理部(法律事務部)、審計部、資產管理部、科技管理部、國際合作部、黨委工作部(企業文化部)、紀檢監察室。 宋志平董事長、黨委書記
男,漢族,中共黨員,歷任北京新型建築材料總廠廠長,北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中國建材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現任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外部董事、董事長。
姚燕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女,漢族,中共黨員,教授級高工,籍貫上海。歷任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房建所所長、院長助理、水泥與新型材料研究所所長、院長,中國建材集團副總經理。現任中國建材集團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兼任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院長。
郝振華董事、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男,漢族,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籍貫河北邢台。歷任國家建材局辦公室主任,國家經貿委管理局專職黨委副書記,國資委管理局副局長兼臨時黨委副書記。現任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郭朝民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男,漢族,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籍貫江蘇句容。歷任中國新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處長,計劃財務部經理,總經理助理兼投資發展部經理。現任中國建材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許金華副總經理、黨委常委、總法律顧問
男,漢族,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籍貫北京。歷任北京市建材企業黨委副書記,國家建材局處長,中國新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兼企業管理部經理。現任中國建材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常委、總法律顧問。
馬建國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男,漢族,中共黨員,高級政工師,籍貫山東濟南。歷任江蘇無錫市印染廠黨委書記,共青團無錫市委書記,無錫崇安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連雲港市副市長。現任中國建材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劉寶瑛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男,漢族,中共黨員,高級政工師,安徽濉溪人。歷任洛陽玻璃廠黨委副書記,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董事長、黨委書記。現任中國建材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黃安中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男,漢族,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籍貫江蘇海門。歷任中國建材及設備進出口公司(現公司更名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進出口部副總經理、總經理,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黨委書記。現任中國建材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常委,兼任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武吉偉總會計師
男,漢族,中共黨員,高級會計師,籍貫陝西,歷任中油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資產部副經理、經理、總經理助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正處級幹部、副總會計師,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管理中心總監。現任中國建材集團總會計師。 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
中央企業董事會試點企業
國家首批試點企業
集團國家重點扶持的520戶大型企業直屬
中央管理的163家重點骨幹企業
2006年度中國優秀誠信企業
2007年榮獲「最具核心競爭力的中國企業」獎
2007年名列中國陽光財富企業榜
2008年起,位居中國建材五百強企業首位
2009年中國建材集團技術中心名列國家級技術中心第5名
2010中國企業500強第71位

③ 中國建材為什麼會進入首批混改試點

以中國建材為例,作為國內知名的重量級央企,中國建材業務體量大、影響力內深遠、深化改容革工作急需開展,旗下擁有瑞泰科技、北新建材、方興科技、中國玻纖等上市公司,控股比例高低不一,比較適合作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試點企業。國家層面選擇中國建材作為此輪央企改革的重點企業,主要是看中了其資本市場較為完善的布局,引入民資更為方便容易。

④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成飛集成(002190)中航飛機(000768)中航動力(600893)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電子(600372)中航機電(002013)中航光電(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紡投資( 600061 )。

貴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機(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馬A(000050)飛亞達A(000026)中航地產(000043)。

(4)中建材試點擴展閱讀:

分析預計:

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創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與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低成本高質量的「中國製造」產品沖撞歐美本土產品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沖突將日趨升級激化。

面對美國利益集團的強大壓力以及即將開始的下屆總統大選,布希政府表示,要「採取相應的對策」。財長斯諾、商務部長埃文斯、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貿易代表佐立克等主要經濟官員也紛紛指責中國的貨幣與貿易政策。

美國正逐漸失去對中國的耐心。一些亞洲專家認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全球的資金與人力資源正在大洗牌。

以往的全球化是勞動密集型、低技術含量的產業遷離歐美;而今,隨著通訊手段的大幅提高以及中國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素質的提高,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也同樣捲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⑤ 中建材集團與中材集團區別

中建材集團是: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建材集團,英文簡稱CNBM)是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建材行業管理公司,2003年成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中央企業。

中國建材集團以「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為核心理念,以資源重組和規范治理為支撐,實施「科技創新」、「大建材」和「人才強企」戰略,是集科研、製造、流通為一體,擁有產業、科技、成套裝備、物流貿易四大業務板塊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

中國建材集團現有資產總額550億元,員工總數逾50000名,直接管理的全資、控股企業19家,控股上市公司6家,其中海外上市公司2家,並參股上市公司10家。
中國建材集團現有資產總額550億元,員工總數逾50000名,直接管理的全資、控股企業19家,控股上市公司6家,其中海外上市公司2家,並參股上市公司10家。

原來叫中新建材集團
網址:www.cnbm.com.cn

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材集團)組建於1983年,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是我國唯一在非金屬材料業擁有系列核心技術和完整創新體系的,集科研、設計、製造、工程建設、國際貿易於一體的科技型、產業型、國際型企業集團。中材集團為國務院首批56家大型試點企業集團之一

⑥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公司前身為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2009年10月,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工商變更登記,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名稱變更為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被中國工業經濟研究院評為2010年中國製造業500強,排行第34位。
中國建材集團以「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為核心理念,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大建材國際化」和「人才強企」戰略,是集科研、製造、流通為一體,擁有產業、科技、成套裝備、物流貿易四大業務板塊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截至2011年底,集團資產總額逾2000億元,員工總數達13萬名。中國建材集團實行母子公司管理體制,是較先實行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的企業和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集團公司作為戰略中心、決策中心、資源中心、政策文化中心,行使出資人權利。子集團作為經營平台,突出核心專長和主營業務,以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為基礎構造利潤中心。
2012年7月9日,美國《財富》正式公布2012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以300.22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世界500強第365位,比上年排名提升120個名次。這使中國建材集團超越了愛爾蘭CRH集團、瑞士HOLCIM集團和法國拉法基集團,緊隨法國聖戈班集團之後,穩居全球建材企業第二。
中國建材集團以「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為核心理念,以資源重組和規范治理為支撐,實施「科技創新」、「大建材」和「人才強企」戰略,是集科研、製造、流通為一體,擁有產業、科技、成套裝備、物流貿易四大業務板塊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

⑦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的科技創新

中國建材集團科技平台作為我國建材工業科技研發和推廣的主體力量,以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為核心,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基礎,建設國家、行業和集團科技創新的平台,構建起我國建材工業技術先進、裝備優良、產品配套、人才一流的新型建材、新型牆體材料、新型干法水泥、浮法玻璃、建築衛生陶瓷、玻璃纖維、民用復合材料、石英玻璃、綠色建材與環境工程、測試技術與自動化、耐火材料、節能房屋、特種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劑、保溫材料、輕工機械裝備等技術開發體系,為推進我國建材和輕工行業的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國民經濟、國防建設以及高技術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建材集團將建材及新材料領域的低碳技術作為當前的科技工作重點。在傳統建材工業,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發展和推廣新工藝新裝備,建立節能減排對標管理機制;推進傳統建材的輕型化、高性能化、專用化和商品化。與此同時,大力發展新型節能建材和房屋,降低建築能耗;發展有節能、環保、隔熱、保溫、儲能等功能的新型建材;推進低碳住宅和小區的建設,通過節能房屋示範區引導低碳消費觀念;著力推進太陽能薄膜電池和風能葉片等新能源材料的開發和應用;開展垃圾焚燒與循環利用等低碳技術研究開發,制定產業規劃,培育低碳建材市場需求,履行社會責任。 自1984年成立以來中國建材集團已經跨越了三個重要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1984年-2000年,大力發展新型建材,發揮了新型建材的示範和導向作用,先後建起石膏板、岩棉、塑料地板、壁紙、衛生潔具等一批新型建材企業,支持了改革開放後我國建築業的發展。
第二階段是從2002年-2005年,從新型建材企業轉型為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並與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設計院和中國輕工業機械總公司重組,實現了戰略定位的重大轉變。
第三階段是2006年以來,成為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企業,同時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啟動了聯合重組與資本運作兩個輪子,進入規范治理和穩定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建材集團通過建立和推行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五化」管理模式,即治理規范化、職能層級化、業務平台化、管理數字化、文化一體化,逐漸發展成為規范的市場化運作的企業集團。
治理規范化:以董事會試點工作為基礎,實施包括激勵制度、全面風險防範等在內的一套規范的治理體系,實現規范運作,保證持續健康發展。
職能層級化:明晰集團公司、所屬企業、工廠三個層級的重點工作與任務,把決策、利潤和成本分層級管理,保障了行權順暢,實現工作有條不紊。
業務平台化:集團公司作為投資管理機構,具體業務通過專業化的業務平台分別開展管理,從而提高幹部員工的專業化素質,快速提升各平台的專業運作水平。
管理數字化:通過「三五」管理模式:五N(五化,運行模式,一體化、模式化、制度化、流程化、數字化),五C(五集中,管理模式:市場營銷集中、采購集中、財務集中、技術集中、投資決策集中),五I(五類關鍵經營指標:凈利潤、售價、成本費用、現金流、資產負債率),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文化一體化:「創新、和諧、績效、責任」的企業文化,「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核心理念,「三寬三力」(待人寬厚、處事寬容、環境寬松及向心力、親和力、凝聚力)的思想原則,形成了「中建材一家」的和諧氛圍。

⑧ 什麼是新增改革試點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
劉辰瑤)國務院國資委14日就2016年上半年國有企業改革進展情況召開媒體通氣會。國資委透露,目前改革試點工作已全面鋪開,納入試點的央企范圍進一步擴大。
據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介紹,在進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工作方面,中糧集團、國投公司試點工作繼續深化,將21項權利歸位於或授予企業。在此基礎上,選擇誠通集團、中國國新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選擇神華集團、寶鋼、武鋼、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等7家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此外,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在中國節能、中國建材、國葯集團、新興際華集團等4家的試點進一步深化;中央企業兼並重組試點,選擇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中遠集團和中國海運、中電投集團和國家核電等3對重組企業開展了試點;中央企業信息公開工作試點,選擇中糧集團、中國建築等2家企業開展了試點;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也選擇部分地方省市開展了試點。
據了解,這是今年2月國資委公布十項改革試點以來,首次透露改革試點企業名單。
彭華崗表示,各地普遍將試點作為推動改革文件落地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啟動國企國資改革試點147項,已有50項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⑨ 中建材通用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一、公司概況
(一)集團情況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材集團」,英文簡稱cnbm)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2003年成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
中國建材集團以「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為核心理念,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大建材國際化」和「人才強企」戰略,是集科研、製造、流通為一體,擁有產業、科技、成套裝備、物流貿易四大業務板塊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員工總數超過18萬名,直接管理的全資、控股企業17家,控股上市公司6家,其中海外上市公司2家。2014年,集團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排名為第267位。
中國建材集團實行母子公司管理體制,是較先實行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的企業和***創新型試點企業。集團公司作為戰略中心、決策中心、資源中心、政策文化中心,行使出資人權利。子公司作為經營平台,突出核心專長和主營業務,以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為基礎構造利潤中心。
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的進出口業務,涵蓋建材產品、鋼材、木材、礦產品、煤炭、建築機械、機電產品、新能源產品等商品的貿易,大型成套裝備出口及國際工程總包,電子商務和e物流等領域,與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各類業務遍及五大洲,公司在商務部2013年《中國外貿500強》名單中位列第37名。
(二)公司情況
中建材通用機械有限公司(cnbm general machinery co.,ltd,簡稱「中建材通用機械」)隸屬於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商務部重點出口支持企業和重點商業流通企業),是「中國建材集團」在貿易物流板塊調整戰略布局而打造的全新平台。
公司依託集團在我國諸如水泥、礦產品、高新材料和機械製造等經濟基礎性行業領域內的領先地位和在進出口領域的綜合優勢,以機械設備、大宗原材料和大宗消費品為重點發展方向,開展各類高新機電產品和國內稀缺資源引進等業務。
公司秉承中建材集團「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核心理念,以「簡單為美、效率至上」為指導原則,以「大市場、大商品、大客戶、大品牌」為發展策略,以「節點管理和精細管理」為基本保障,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努力發展為行業領先的現代貿易和物流企業。
公司網址:http://www.cnbmgeneral.com/
法定代表人:王立鶴
成立日期:2012-09-11
注冊資本:334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江蘇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200000534900906
經營狀態:在業
所屬行業:批發和零售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人員規模:50-99人
企業地址:南京市珠江路1號4701室
經營范圍:技術推廣和科技交流服務,自營和代理通用機械及其它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危險化學品銷售(按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可范圍經營),招標代理、咨詢,工程監理,工程造價預算,社會經濟信息咨詢服務,倉儲,實物租賃,有色金屬、貴金屬銷售,預包裝食品(不含冷藏冷凍食品)銷售,散裝食品(不含冷凍冷藏食品)銷售,建築材料、裝飾材料、礦產品、糧食、煤炭、電子產品、機電設備、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飼料添加劑的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