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國家電網配電網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國家電網配電網

發布時間: 2021-02-18 15:07:32

❶ 國家電網和電業局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國家電網性質: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

2、電業局性質:1998年進行農村電網改造前,國內約有2400多個縣級供電局和企業負責農村電力輸送,當時資產大致歸屬中,三分之一由上級電網公司對供電局和供電企業進行直接管理,稱為直管直供縣。

二、資產分布情況不同

1、國家電網資產分布情況:依照《公司法》的規定設立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公司覆蓋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面積超過88%,供電人口超過11億。

公司注冊資本8295億元,總資產38088.3億元。它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義大利、希臘、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擁有穩定的資產。

2、電業局資產分布情況:直供電縣直屬配電網(110KV以下電網)以中央企業資產為主,但也有部分地方資產和集體資產;在躉售縣和自管自供縣中,配電網資產則主要屬於地方,也有少量資產為農民集資上劃和企業投入。



(1)國家電網配電網擴展閱讀:

國家電網公司直屬產業作為公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公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業務板塊包括電工裝備製造、信息通信與電子商務、節能與電能替代、境外投資與運營、工程總承包等。擁有16家產業公司、6家上市公司。

電業局三分之一由供電局或企業自行經營,稱為躉售縣;另有三分之一完全由企業自己發電自己供電。

❷ 國家電網配網崗位職責

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之一:

❸ 國家電網配網管理崗位說明書

你自己參閱下這些資料,61電力網 里 面 有 下 載 的。

1、國家電網內歷年考試真容題試卷(數套)
2、國家電網招聘考試全套視頻課程及講義
3、國家電網招聘考試面試技巧講義及真題
4、國家電網招聘考試會計類專業知識
5、國家電網招聘考試電工類專業知識
6、國家電網招聘考試計算機類專業知識

❹ 誰有國家電網公司配電網工程典型設計cad版求一份!

這里肯定找不到的,可以去淘寶試試,或許有
花費也很少

請採納

❺ 國家電網配電網調控人員培訓手冊內容

❻ 國家電網什麼時候提出的「建設堅強智能電網」

堅強智能電網5月21日國家電網公司在「2009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上提出了名為「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2009年至2010年為規劃試點階段,重點開展規劃、制定技術和管理標准、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製,及各環節試點工作;2011年至2015年為全面建設階段,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2016年至2020年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不僅如此,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會議上還首次表示,中國將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智能電網發展道路。 「堅強智能電網」以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信信息平台為支撐,以智能控制為手段,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是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因此,「堅強」和「智能」是堅強智能電網的基本內涵。只有形成堅強網架結構,構建「堅強」的基礎,實現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的「智能」技術特徵,才能充分發揮堅強智能電網的功能和作用。特高壓就為發展智能電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提出的目標是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徵的統一堅強智能電網。我們將要建設的堅強智能電網,是一個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在這個目標的指導下,國家電網將按照統籌規劃、統一標准、試點先行、整體推進的原則,加快建設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構成的特高壓骨幹網架,在實現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同時,圍繞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等主要環節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分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發展。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使電網的資源配置能力、安全穩定水平、以及電網與電源和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得到顯著提高,使「堅強智能電網」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❼ 國家電網有沒有配網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與評定范圍劃分的規范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配電部分)(試行)》1總則1.1為加強配電作業現場管理,規范各類工作人員的行為,保證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配電作業實際,制定本規程。1.2任何人發現有違反本規程的情況,應立即制止,經糾正後方可恢復作業。作業人員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在發現直接危及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採取可能的緊急措施後撤離作業場所,並立即報告。1.3在試驗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同時,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經本單位批准後執行。1.4電氣設備分為高壓和低壓兩種:高壓電氣設備:電壓等級1000V以上者;低壓電氣設備:電壓等級1000V及以下者。1.5本規程的附錄H、I、K、O為規范性附錄。附錄A~G、J、L、M、N和P為資料性附錄。1.6本規程適用於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各單位所管理的運用中的配電線路、設備和用戶配電設備及相關場所。變電站、發電廠內的配電設備執行Q/GDW1799.1-2013《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配電線路系指20kV及以下配電網中的架空線路、電纜線路及其附屬設備等。配電設備系指20kV及以下配電網中的配電站、開閉所(開關站,以下簡稱開閉所)、箱式變電站、柱上變壓器、柱上開關(包括柱上斷路器、柱上負荷開關)、環網單元、電纜分支箱、低壓配電箱、電表計量箱、充電樁等。運用中的配電線路和設備,系指全部帶有電壓、一部分帶有電壓或一經操作即帶有電壓的配電線路和設備。1.7從事配電相關工作的所有人員應遵守並嚴格執行本規程。2配電作業基本條件2.1作業人員2.1.1經醫師鑒定,無妨礙工作的病症(體格檢查每兩年至少一次)。2.1.2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學會緊急救護法,特別要學會觸電急救。2.1.3接受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掌握配電作業必備的電氣知識和業務技能,並按工作性質,熟悉本規程的相關部分,經考試合格後上崗。2.1.4參與公司系統所承擔電氣工作的外單位或外來人員應熟悉本規程;經考試合格,並經設備運維管理單位認可後,方可參加工作。2.1.5作業人員應被告知其作業現場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及事故緊急處理措施。作業前,設備運維管理單位應告知現場電氣設備接線情況、危險點和安全注意事項。2.1.6進入作業現場應正確佩戴安全帽,現場作業人員還應穿全棉長袖工作服、絕緣鞋。2.1.7進出配電站、開閉所應隨手關門。2.1.8工作人員禁止擅自開啟直接封閉帶電部分的高壓配電設備櫃門、箱蓋、封板等。2.1.9作業人員對本規程應每年考試一次。因故間斷電氣工作連續三個月及以上者,應重新學習本規程,並經考試合格後,方可恢復工作。2.1.10新參加電氣工作的人員、實習人員和臨時參加勞動的人員(管理人員、非全日制用工等),應經過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後,方可下現場參加指定的工作,並且不得單獨工作。2.2配電線路和設備2.2.1在多電源和有自備電源的用戶線路的高壓系統接入點,應有明顯斷開點。2.2.2在絕緣導線所有電源側及適當位置(如支接點、耐張桿處等)、柱上變壓器高壓引線,應裝設驗電接地環或其他驗電、接地裝置。2.2.3高壓配電站、開閉所、箱式變電站、環網櫃等高壓配電設備應有防誤操作閉鎖裝置。2.2.4櫃式配電設備的母線側封板應使用專用螺絲和工具,專用工具應妥善保存,櫃內有電時禁止開啟。2.2.5封閉式高壓配電設備進線電源側和出線線路側應裝設帶電顯示裝置。2.2.6配電設備的操作機構上應有中文操作說明和狀態指示。2.2.7配電設備接地電阻應合格。2.2.8環網櫃、電纜分支箱等箱式配電設備宜裝設驗電、接地裝置。2.2.9柱上斷路器應有分、合位置的機械指示。2.2.10封閉式組合電器引出電纜備用孔或母線的終端備用孔應用專用器具封閉。2.2.11待用間隔(已接上母線的備用間隔)應有名稱、編號,並納入調度控制中心管轄范圍。其隔離開關(刀閘)操作手柄、網門應能加鎖。2.2.12高壓手車開關拉出後,隔離擋板應可靠封閉。2.3作業現場2.3.1作業現場的生產條件和安全設施等應符合有關標准、規范的要求,作業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應合格、齊備。2.3.2經常有人工作的場所及施工車輛上宜配備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並應指定專人經常檢查、補充或更換。2.3.3地下配電站,宜裝設通風、排水裝置,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或安裝自動滅火系統。過道和樓梯處,應設逃生指示和應急照明等。2.3.4裝有SF6設備的配電站,應裝設強力通風裝置,風口應設置在室內底部,其電源開關應裝設在門外。2.3.5配電站、開閉所、箱式變電站的門應朝向外開。2.3.6配電站、開閉所戶外高壓配電線路、設備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過道或作業區時,若導電部分對地高度分別小於2.7m、2.8m暈,文件太長,你留個郵箱或者QQ,或者電話吧,我和你聯系請採納。

❽ 國家電網 去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壟斷,形成壟斷之後它所採取的行為,以及政府是怎麼對代它的 注意是三

國家電網 去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壟斷,形成壟斷之後它所採取的行為,以及政府是怎麼對代它的

未來電力改革的方向理應是從發改委轉變職能入手,放棄行政壟斷審批電價和國家電網公司改變購送電方式。而絕不是「一拆了之」地將國家電網一分為五,變大壟斷為小壟斷,而又沒人對拆分的結果負責。

如何看待「國家電網公司一分為五」的傳聞

3月18日,某財經雜志關於「新一輪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方向已定,國家電網有望一拆為五」的報道,引起轟動並導致與國家電網相關的股票要麼跌停要麼暴跌,諸多媒體朋友向我詢問對此事的看法。坦率地說,我不認為這是一篇負責任的報道,相反我認為它在誤導下一步中國電力改革的方向,我頗不認同。

十五年來,電力改革尤其是電網拆分既是一個敏感話題,也是嚴肅話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2013年2月17日,保加利亞35個城市的數萬人舉行示威遊行,並且在首都索菲亞(30.61,1.12,3.80%)爆發沖突。人們抗議高電價,要求要麼政府下台,要麼電網企業重新國有化。民眾破壞政府建築,警民沖突,25人受傷一人自焚。

總理鮑里索夫20日宣布政府總辭職,社會陷入動盪。這開辟了因電價問題導致政府辭職的先例,當年鼓吹和制定全面拆分和私有化方案的人已不知去向。而電網私有化中的暴富者則在市場化的法則下無法被撼動,令人深思。

保加利亞能源部門的私有化始於2000年,截止到2003年底,保加利亞電網被拆分,供電市場被捷克和奧地利的三家私人公司控制,他們高舉私人壟斷和市場自由化的旗幟頻頻漲價,以致民眾難以承受。

電力堪稱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基礎產業。雖然電力改革僅是全局性改革中的一部分,但電力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決定了它的改革對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我無意於通過強調電力的重要性和電力改革的敏感性而不主張電力改革,我的目的在於必須高度重視在電力改革過程中的方法論,選准下一步電力改革的方向和切入點。縱觀過去十五年中國電改的歷史進程,我的結論是:中國未來電力改革方向的出發點應該是從打破發改委行政壟斷審批電價入手,而不是從國家電網入手進行簡單的拆分,繼續做「改體不改制」的草率選擇。

電改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電力改革目的究竟是什麼?拆分和用行政手段人為製造競爭主體打破壟斷是電力改革的目標還是手段?盡管電力改革已經搞了十五年,但我們始終沒有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實際上,電力改革的最終目的只能是實現讓消費者和用戶用上安全可靠、質優價廉的電力產品。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無論拆分還是電力市場的私有化和自由化都僅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電網改革是拆分還是統一?是國有化還是私有化?一定要從讓消費者和用戶用上安全可靠、質優價廉的電力產品這一根本目的出發,根據電力企業特點來推進才行。

眾所周知,在電力改革中,對網廠分開大家並無歧見,這是因為在電力的發、輸、配、售四個環節中,發電和售電環節是可以展開競爭的。但對於輸電網和配電網,由於其自然壟斷屬性,即使拆分也是把一個大壟斷變成若干個小壟斷。其自然壟斷的屬性並不會隨拆分而改變,甚至由於小壟斷不能在更大的市場邊界范圍內實現電力資源的調度和配置,可能會比大壟斷更壞。因此,在這一改革中採取較為慎重和步步向目標逼近的模式和路徑更為妥當。

縱觀世界各國電力改革,電網改革是關鍵。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三種模式:第一是縱向分切的模式,即按發、輸、配、售縱向功能逐步分切;第二是橫向分拆模式,即按區域分割電網,在每個區域中發、輸、配、售一體化運行;第三是既橫向分拆又縱向分切的「破碎式」改革模式。

正因如此,在1998年-2002年的電力改革中,在究竟選擇國家發改委最初要取消國家電網公司搞一分為四的「0+4」模式還是選擇國家電力公司將自身演變為國家電網公司的「1+6」模式爭論中,才出台了五號文的「2+5」的妥協模式,既分拆了國家電力公司又保留了國家電網公司。

從2002年至今的實踐看,當時保留國家電網公司是正確的選擇。

首先,縱觀十年來世界各國,從俄羅斯到美國再到日本,從英國到法國,再從巴西到印度都發生了較大的電力事故,只有中國沒出大問題。

其次,中國電網沒有拆分,因此各國在電網拆分後的私有化也沒有發生,因此中國的電價至今在世界均處在較低的位置上。過去常見的消費者和用戶抱怨的「電老虎」也基本銷聲匿跡。

第三,電改之初,中國電網被分割為14塊互不相連的區域電網。中國西部水利資源豐富,北部煤炭資源豐富,而東部和南部又是電力負荷中心的非均衡現實環境,決定了全國聯網可以在一個更大的市場平台上展開競價上網和在全國聯網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因此,跨省和跨區聯網打破區域電網公司各自為戰、就地平衡的舊格局,保留一個能在跨省、跨區范圍內實現聯網的國網公司無疑是正確的。也正是由於有全國聯網的現實需求,國家電網才在特高壓電網的技術上獲得了令發達國家仰視的成就,形成國家競爭力。事實表明,十年來在國家電網的體制下,全國聯網取得了相當的成就,應該被人們看到。

既然如此,為什麼人們對電力改革普遍認為進展緩慢、成效不大呢?我想原因有兩個:其一,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摒棄發改委對電價和電力項目的審批權,電價是電力改革成功的「牛鼻子」,然而這個「牛鼻子」卻始終沒有牽住;其二,網廠分開後,雖然發電主體多元化了,但由於發改委並未放棄審批電價,因此競價上網成了一句空話。國家電網對發電企業統購包銷的購電模式並未改變,而人們期待的大用戶和廠商直接見面,國家電網僅收過網費的新模式也未推出。

綜上所述,未來電力改革的方向理應是從發改委轉變職能入手,放棄行政壟斷審批電價和國家電網公司改變購送電方式。而絕不是「一拆了之」地把國家電網一分為五,變大壟斷為小壟斷,而又沒人對拆分的結果負責。

十五年電改為何「改體不改制」?

眾所周知,壟斷的實質在於通過壟斷價格來攫取壟斷利潤。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中國的壟斷國企,不管是電網還是鐵路,有哪一個能自主決定自己產品價格?決定這些企業產品價格的「有形之手」在國家發改委。分析中國的企業壟斷,經濟壟斷只是表象,行政性壟斷才是本質。以電為例,無論上網電價還是下網電價,無論是發電電價還是輸電電價,都是由發改委審批之手決定的,具體竟能管到一廠一價,甚至一機一價。

因此,我國電力改革理應抓住電價這個「牛鼻子」,真正打破行政壟斷,實現「放開發電和售電兩邊,管住輸電和配電中間」的市場化模式。然而這需要中國行政壟斷者勇於放棄自身的權力和利益進行自我革命。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他們總是革企業的命積極,革自己的命消極。

最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電力改革最需要進行自我革命的國家發改委偏偏又是電力改革的主導者。於是出現這樣一個局面,每當改革到關鍵時刻,被改革者總能把改革視線成功地轉移到企業頭上。這就是僅搞企業改體的「拆分」,卻不觸動改制為核心的電價的真實原因。

然而,在激進改革者和激進媒體的筆下,無論是電網還是鐵路,它們不僅是冥頑不化的不改革者,甚至其幹部和員工也成了腐敗的特殊利益集團和階層的群體,而與一般民眾相對立。

無論是高鐵速度還是特高壓電網明明是當今國人最值得驕傲的兩項技術,而在他們的筆下又都成了批判中國發展模式的典型案例。批臭了高鐵速度,批倒了特高壓技術,也就否定了中國以國有資本為主導的改革模式。

必須明確電改風險和失誤的責任主體

電力改革的成功在電價改革,而電價改革的成功在發改委放棄行政壟斷的電價審批制,實現發電廠商和大用戶直接見面的市場化改革。電力改革的風險也在電價,而電價改革的風險在電網的盲目分拆和私有化。電網改革必須謀定而後動。

應該指出,目前對國家電網拆分的思路有兩種:一是從縱向上主張立刻對輸、配電網進行分拆;二是從橫向區域上對國家電網搞「0+4」或「一分為五」的分拆。這兩種思路合在一起就是危險的「破碎式」改革。

電網改革必須明確風險和失誤的責任主體。回顧1998年以後的電力體制改革,國家發改委是電力改革領導小組的「牽頭人」。然而這個部門只有改革的權力,卻不承擔改革的風險。以至於2002年國電公司解體後,無論是三年電荒的發生,還是電價的上漲都找不到具體的責任人。

電力改革十五年後的今天,該雜志再次發出所謂「新一輪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方向已定,國家電網有望一拆為五」的報道,我認為這樣的報道輕言是不負責任,重說是嚴重誤導電力改革的方向,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

❾ 國家電網配農網工程施工內容有什麼謝謝大家。

國家電網採取分復專業統考制的方式,所有專業都考行測+電網戰略+專業,其中電網戰略是第二批考試新加入的考點,各專業的重點科目如下(電網的大綱在官網上給出來了,所以我這里也就大致說下,不贅述,復習資料在考蘿林資料網上有);1)電氣專業:分為研究生、本科、專科,研究生重點為:電路原理、電力系統分析、電網路分析、高等電力系統分析;本科、專科重點為:電路原理、繼電保護、電力系統分析、高電壓技術;2)計算機專業:重點科目為組成原理、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數據結構;3)電信通信專業:重點科目為電磁、通信原理、信號、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現代交換、寬頻接入、數字傳輸等;4)財務會計專業:重點科目為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審計、稅法等;5)管理專業:管理專業是比較特殊的,因為今年的大綱並未給出具體的科目,但是報名的時候還是給了2個方向,一個是人力資源管理,一個是技術經濟管理(工程管理),重點要看好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薪酬管理、績效管理、電力市場營銷管理、管理統籌和現代管理等;

❿ 許繼集團與國家電網的關系

許繼集團年被國家電網吞並,屬國家電網直屬電力裝備製造公司,和平高集團、南瑞集團一樣。但是員工的福利待遇等和國家電網供電局的人差的太多了。2012年開始有過往編織,只要是正式被招進來的都有編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