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建築都用哪些材料
木:有民居、廟宇來、宮殿;自棧道、塔、廊、亭、水車等,木柱、梁、屋架、木樓板、樓梯。
石:花崗岩--麻石用於石雕,木建築的柱基座、道路、台階等。
磚:城磚、方磚、庭院磚、青磚、藍磚、梟磚、混磚、條磚、磚雕、回紋磚、花磚、拼花、高棟、線腳磚、棟磚、三連磚等。
古建瓦:筒瓦、板瓦、平棟、筒瓦頭、勾頭、正當、斜當、過橋瓦、貓頭、滴水、花沿、羅鍋、折腰、小青瓦、脊瓦、龍脊、卷尾龍、屋脊封頭瓦;顏色:玫瑰色、草綠、皇家藍、黃色;琉璃瓦等。
油漆:用的是國漆,是植物漆樹上割取的天然漆液,還有桐油、石膏灰、豬料灰、麻刀、葦席
B. 六安有哪些名勝古跡
六安八大景,皋陶墓,這個六安網路上全部都有
C. 六安傳統古建築中有飛檐斗拱嗎
飛檐是漢族傳統建築檐部形式,屋檐特別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翹起。多指屋檐特別是屋角內的檐部向上翹起容,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台、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築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檐翹角。
飛檐為漢族建築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檐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彷彿是一種氣將屋檐向上托舉,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檐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D. 中國古建築材料有哪些
中國的古代建築,擁有輝煌的歷史。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不少的優秀建築。例如北京的故宮、承載中國屈辱歷史的圓明園,又如姑蘇的周庄、江南的蘇州園林等等。中國古代建築,為世界建築的發展更添一筆華彩。當我們感嘆古人登峰造極的設計思想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思考過,古人是用什麼材料來建造出如此器宇軒昂的故宮呢?又是使用什麼打造出靜謐宛若世外桃源的周庄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歸納下中國古代建築的材料。

屋頂的材料:小編今天先給大家介紹下,古人經常使用的什麼來建造屋頂呢?古人一般常用琉璃瓦和陶瓦來建造屋頂。琉璃瓦在太陽的照射下往往可以折射出絢爛的光芒,給人以一種華彩的美感,因而被使用在皇家屋頂的建造上。其次,陶瓦作為使用最廣泛的瓦片,兼容性很好,參觀周庄和蘇州園林等古建築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陶瓦的身影。這是使用最廣的兩種屋頂材料。
牆身的材料:我國的古建築的牆身,是用防水的砂漿和油氈這兩種材料製成。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而且十分的堅固。而皇家宮牆,一般是在牆上刷上朱紅色和紫色的兩種顏色,給予人威嚴的感覺,故而得名紫禁城。而一般平民的家庭則是白色或者是灰色的牆身,不允許牆體染上紅色或紫色,不能僭越君主的權威!
門窗的材料:我國古建築的門窗一般都是木質的材料,以金絲楠木和紅木為主。金絲楠木是木材中的王者,價格高,而且產量低,根據有效的歷史記載,金絲楠木的產量往往不能滿足皇家建築的需要,由此可見金絲楠木的珍貴性。除了金絲楠木,紅木也是古代建築建造的首選。紅木堅固,且色澤好,價格適中,產量較高,因而使用最多。
中國古建築聞名世界,吸引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小編根據建築的設計原理,把古建築的材質主要歸納為三類。第一種,是屋頂的材料,主要是使用琉璃瓦和陶瓦,陶瓦十分的堅固,使用范圍最廣,而琉璃瓦可以折射出美麗的光芒,因而經常被建造帝王的宮殿。第二種就是古建築牆身的材料,主要是防水的砂漿和油氈,使用這兩種材料可以讓牆身更加的堅固!第三種就是門窗的材質,一般是以紅木和金絲楠木為主,這兩種木材,質地較好,不易腐蝕,所以使用最廣。大家現在是不是很清晰了呢?
E. 古城六安
六安簡介
六安市位於安徽西部,大別山北麓,俗稱「皖西」,是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現轄金安、裕安兩區和壽縣、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縣,以及省級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全市188個鄉鎮、8個街道。總面積17976平方公里。總人口664.9萬人。有29個民族,以漢族人口為主,少數民族佔0.7%,以回族居多。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180.6億元,其中一產64.8億元、二產57.2億元、三產 58.6億元;財政收入13億元。
遠在新石器時代,六安就有人類活動。上古時,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動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於六(音lù)。禹封其少子於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稱「皋城」。至西周,境內形成英、六、蓼、群舒諸方國。春秋、戰國時期屬楚。秦屬九江郡。公元前 121年,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目,「六安」之名沿襲至今。三國時由魏控制。兩晉時,分屬豫周的安豐郡,揚州的淮南郡、廬江郡。隋時,分屬淮南郡和廬江郡。唐時,分屬壽州和廬州,其間置舒城縣和盛唐縣。兩宋時,大致與唐相當。元末,始設六安州。明時,北屬壽州、南屬六安州。清初,屬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轄的壽州和六安州。江南行省改為江蘇、安徽兩省後,屬安徽省鳳潁六泗道的六安州。中華民國初年,壽縣、霍邱屬安徽省淮泗道,其餘縣區屬安徽省安慶道。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縣一部分)和英山、羅田、商城五縣成立工農民主政權,曾稱「五星縣」。1940年,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 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區專員公署,隸屬皖北行署。1952年,皖北行署與皖南行署合並為安徽省。此後,廬江縣一度劃入六安專區,後劃歸巢湖專區;肥西縣曾兩度劃入六安專區,後劃歸合肥市。1978年,以六安縣城關及近郊組建縣級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市與六安縣合並,稱六安市(縣級)。1999年9月,國務院批准六安撤地設市,原縣級六安市分設為金安區、裕安區。2000年3月,省轄六安市成立。
網站中有詳細情形
www.luan.gov.cn
六字讀作"lu' 四聲
F. 中國古建築都用哪些材料呢
「築訊中國」網為你整理解答:
中國古建築聞名世界,吸引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根據建築的設計原理,把古建築的材質主要歸納為三類。第一種,是屋頂的材料,主要是使用琉璃瓦和陶瓦,陶瓦十分的堅固,使用范圍最廣,而琉璃瓦可以折射出美麗的光芒,因而經常被建造帝王的宮殿。第二種就是古建築牆身的材料,主要是防水的砂漿和油氈,使用這兩種材料可以讓牆身更加的堅固!第三種就是門窗的材質,一般是以紅木和金絲楠木為主,這兩種木材,質地較好,不易腐蝕,所以使用最廣。
1.屋頂的材料:小編今天先給大家介紹下,古人經常使用的什麼來建造屋頂呢?古人一般常用琉璃瓦和陶瓦來建造屋頂。琉璃瓦在太陽的照射下往往可以折射出絢爛的光芒,給人以一種華彩的美感,因而被使用在皇家屋頂的建造上。其次,陶瓦作為使用最廣泛的瓦片,兼容性很好,參觀周庄和蘇州園林等古建築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陶瓦的身影。這是使用最廣的兩種屋頂材料。
2.牆身的材料:我國的古建築的牆身,是用防水的砂漿和油氈這兩種材料製成。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而且十分的堅固。而皇家宮牆,一般是在牆上刷上朱紅色和紫色的兩種顏色,給予人威嚴的感覺,故而得名紫禁城。而一般平民的家庭則是白色或者是灰色的牆身,不允許牆體染上紅色或紫色,不能僭越君主的權威!
3.門窗的材料:我國古建築的門窗一般都是木質的材料,以金絲楠木和紅木為主。金絲楠木是木材中的王者,價格高,而且產量低,根據有效的歷史記載,金絲楠木的產量往往不能滿足皇家建築的需要,由此可見金絲楠木的珍貴性。除了金絲楠木,紅木也是古代建築建造的首選。紅木堅固,且色澤好,價格適中,產量較高,因而使用最多。
G. 中國安徽省六安市有哪些歷史文化的古跡
天堂寨,大裂谷,江北小黃山銅鑼寨,九公寨,壽縣古城、壽縣博物館,獨山機場、烈士林園,等都是歷史古跡。
金寨縣天堂寨風景區,AAAAA級景區,位於大別山腹地,金寨縣西南角,距六安市區136公里。天堂寨景區屬2.4萬公頃的天(堂寨)-馬(鬃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素有「植物的王國、動物的樂園、聖水的故鄉」之譽。
舒城縣萬佛湖風景區,AAAA級景區,位於舒城縣城西南,距省會合肥不足80公里。以龍河口水庫為主體,南有萬佛名山,東有萬佛溫泉(西湯池溫泉),被譽為「省城後花園」。
皖西大裂谷風景區,AAAA級景區,位於六安市南25公里處,是一處國內罕見的山裂奇觀。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攻克六安後曾在此屯兵隱藏,憑險而拒。整個景區狀如三節蓮藕,窄處僅容一人置腳,寬處可藏千萬精兵。兩側峭壁直立,高數十丈;有的山體呈負面傾斜,非常壯觀。景區生態原始,有遠古的自然韻味。
大別山主峰景區,AAAA級景區,以大別山最高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為中心,整個景區涵蓋四大景點:白馬尖、龍井峽、四望山、別山湖,以及坐落於白馬尖山腰,海拔950米大別山莊度假村。
霍山縣佛子嶺風景區,AAAA級景區,距霍山縣城15公里。其主要景點有佛子嶺大壩、佛子嶺人工湖、卧大佛、睡美人、度假村、跑馬場、東淠河漂流等。
舒城縣萬佛山風景區,AAAA級景區,位於舒城西南,距合肥140公里,距舒城萬佛湖景區60公里,總面積5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5%,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國家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峰老佛頂海拔1539米,為舒(城)、桐(城)、潛(山)眾山之祖,南與天柱山(1485米)遙相對峙。[24]
皖西北特委等黨組織先後創辦了《紅旗報》、《火花》半月刊、《紅旗》三日刊、《蘇維埃》周報等。1932年2月在金寨南溪出版的《紅日報》,為日刊,報頭「紅日」二字套紅,共設四版,影響甚大。 皖西蘇區紅軍文化團主要有宣傳隊、俱樂部和新劇團。從1930年春到1932年秋,皖西蘇區的六安、霍山、霍邱等地蘇維埃政府都建立了新劇團。影響較大的有紅日劇團、金家寨劇團等。 皖西蘇區紅軍文化的主要藝術形式有,歌謠、戲劇、繪畫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六安籍將軍(1955-1964年授銜,108位,佔全省85%)將軍縣
望採納,謝謝
H. 古建木雕的材料都有哪些
古抄建雕刻用材,一般選用木質堅硬、紋理細密的木材。用於建築和傢具用材略有區分,一般建築用材多選楠木、香樟、銀杏木;傢具用材除楠木、香樟、銀杏木外,還用還有黃花梨、烏木、雞翅木、黃楊木等名貴木材,但因材料價格較高,一般不用於建築修建及裝修。 建築用花芽子,及太師壁等裝修工程,可根據裝修工程的規格及工程造價選用合適木材,個人建議選擇楠木。
1、黃花梨, 2、楠木, 3、樟木, 4、黑檀木, 5、紫檀木, 6、南柏, 7、櫸木, 8、樺木, 9、鐵力木, 10、癭木, 11、烏木, 12、雞翅木, 13、紅木, 14、花梨/新花梨, 15、黃楊木 16黃金樟這些都是常用的貴重木材。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木雕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木雕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在我們國家的工種分類中為「精細木工」。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
I. 仿古建築使用什麼材料好
古建築中常用的木材,一般為原木和鋸成片的板方材,大木中最常用的是杉(SHAN)木,同時也有用到松木、粟木、櫸木、柏木、楠木等,具體如下:
1、杉(SHAN)木。多用於廳堂及亭台樓閣木結構中的柱子、桁條、椽條、望板楣檐、勒望條等。杉木的抗腐性能和抗壓性能穩定,不易被蟲蛀,且木材自重輕不易變形,是較為理想的建築材料,抗壓腕力的剛性是很好的,抗震性能也不錯。
2、松。在古建築中用的不太廣泛,一般柱、梁、枋、桁等都不用松木做,它的硬度好於杉木,但防腐防蟲性卻不及杉木,加之松木的撓度較大,易開裂變形,而且處理不好油囊日後還有滲油的問題。在過分考慮成本時才用松木,但需做好防腐防蟲措施後再用。常用於一些草架部分和一些軒內的彎椽與草望板上。
3、粟木、櫸木。 此二種為材質堅韌的木材,古建築中常用於做一些承重的構架上,如開間的騎門梁、進深的大梁、花籃廳的花籃大梁及轉角梁墊、柱眼門木梢等。
4、柏木。常用作裝修(或小木作)及檻、實拼門中的木梢、過牆板上的插橫板,工具中做木錘,瓦工中的羅谷抄板,也有用來做扁做大梁的。
5、香樟。常用做彎椽,彎件轉角和木雕件如樓梯轉角扶手、佛像、美人靠(吳王靠)的腳料、花板、斗拱昂等(也是過去民間做衣櫃、食物箱的材料)
6、楠木。一般只有用在殿宇、宮殿及高檔廳堂建設中用楠木做柱、梁江南一些花廳也有部分梁、柱或部分裝修用楠木的。
7、銀杏木。 常用於高級的木裝修上。由於它不易變形,木質細膩光滑又易於雕刻,常用於廳堂中的木裝修、地罩,匾額,抱對,招牌及精細雕刻的夾堂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