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庄有什麼特色小吃啊
1、 萬三蹄
萬三蹄,俗稱蹄髈。這個號稱「周庄一絕」,最初起源於江南首富沈萬三的家宴美食,如今儼然成了周庄旅遊最得味的名菜特產,無論是飯店還是私家小廚,抑或街頭熟食鋪,幾乎家家有賣,戶戶會做。
2、 阿婆菜
阿婆菜,也叫腌菜莧。油菜抽苔了,取下孕花的嫩苔,先以清水洗凈,陽光下晾曬成半干,裝入一種宜興產的深型砂罐(周庄稱之為叫小甏beng)里,再拿箬葉和黃泥密封住甏口,並倒置過來以防漏氣。過段時間,除去箬葉和黃泥,打開甏口,撲鼻而來的是一股沁涼,清香,嘗一嘗,顯然要比雪裡蕻得味,也比梅乾菜多些鮮嫩。可生食,佐茶,亦可炒菜、做湯,還有一種吃法就是加糖,澆上麻油拌食,口感極為爽利。現在,很多人家以小口瓶容器代替傳統的小甏來腌菜莧,不僅味道不改其鮮美,攜帶也較方便許多,小菜亦是茶點。
3 、水晶蝦
夏秋時節,周庄的水晶蝦上市了。蝦皮薄薄的,蝦肉卻飽滿而有韌性。因在小飯店吃過,知其味道極鮮。蝦糟:漂洗干凈後以碗盛著,少許糯米煮熟後趁熱拌入蝦碗,再鹽、黃酒、花椒、薑末等等,擱上一周左右,蝦糟大功告成。
4 、蜆江三珍
周庄為著名的江南水鄉,四周全被湖泊河道所包圍。由於水質清澄,故盛產各種水鮮,其中最為著名的即是「蜆江三珍」:白蜆、銀魚、鱸魚。那白蜆豐腴肥美,水煮後加以作料蘸著吃,清淡爽口;或是拿開水一焯,挑出來的蜆肉炒韭菜,又是一道典型的周庄美食。銀魚通體雪白,小精靈一樣極受吃客們的歡迎,什麼銀魚炒蛋,蒸蛋,香酥,氽湯,做羹,道道都是美味。至於鱸魚,可燒可燉,亦可清蒸,周庄人家的做法也許不及大酒店的精緻和豐富,但河水煮河魚,一個鮮字,自然為美味加分。
5、 蒓鱸之思
這蒓,是蒓菜,水生植物。以蘇杭一帶最多,也最有名。其幼葉與嫩莖中有膠質粘液,入喉即有柔嫩滑爽的清香,感覺好像吞食荷葉的嫩芽芽,滑溜溜的十分有趣。都說這蒓菜本身並無什麼味道,但點石成金一樣,可兼葷炒,可配素食,做湯則湯色清亮,做餡則口感豐富,實為美味佳餚的上乘之品。尤其是蒓菜鱸魚羹,可謂二鮮的完美結合,無愧周庄乃至蘇南筵席菜的名菜。也無怪晉代才子張翰在北方為官時,因思念蒓菜鱸魚的美味,竟然辭官歸鄉,引出一段文人與美食的佳話——直讓後世文人艷羨不已,風雅追隨到江南以一嘗夙願。
6 、三味圓
三味圓,看上去和福建廣東人愛吃的魚丸差不多,可能是麵粉里添了麥麩的緣故,調制好的麵筋就很有「筋道「了。再以新鮮豬肉、雞脯肉、蝦仁、蔥姜為餡,下鍋煮熟後,一個個胖乎乎地漂浮在湯碗里,旁邊再加根碧綠的菜葉……無怪說著名古建築專家陳從周品嘗後,當即揮毫題辭:「江蘇崑山周庄三味圓,味兼小籠、湯包、餛飩之長,天下美味也。」
7 、撐腰糕
大約因為地處水鄉澤國,進出都需要一付好身板,也為了給「二月二龍抬頭」的民間俚俗多一些喜慶的忙碌,周庄的二月初二蒸「撐腰糕」一直傳承下來。而看上去和糖年糕差不多的撐腰糕,不過用料上又加了些糯米、粳米和松子果仁,再拌以紅糖紅棗,顏色略黃,口感松軟,比較受婦女歡迎。原指望吃了之後能在黃梅季節里多干農活腰桿得力不酸痛,誰知「片切年糕作短條,碧油煎出嫩黃嬌「之後,居然落得個「年年撐得風難擺,怪道吳娘少細腰」。
8、 青團
周庄和蘇南其它地方一樣,清明吃青團的風俗由來已久。與周朝以來寒食節紀念介子推有關,只不過不像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那麼熱鬧罷了。據老阿婆說,多吃青團可以清澈眼神,想必一定與青團的草汁有關——青團的原料源於艾草,也有雀麥草汁液,和糯米粉搗制後,再以豆沙餡搓揉而成。原料簡單,製作方便,看上去綠瑩瑩油亮亮很是漂亮,邊走邊吃也無妨。大約是喜歡的人很多,周庄的店家又來了個小創意:用大紅紙包好後,上下編了個竹篾籃子一夾,再紅繩子系好,提留著走吧走吧,方便又好看
9、 海棠糕
周庄的海棠糕咖啡色的表層上撒著飴糖,底下藏著瓜子仁和芝麻,熱熱的吃起來非常香甜,外皮則很酥脆。
10、 豆腐花
豆腐花里還加了周庄特產的水菜,很有嚼勁,也很鮮美。
② 小橋流水,人家短文從什麼什麼和什麼三方面介紹了周庄
這個要具體看文章的內容,除了小橋流水,人家還寫了什麼樣的內容看看是從哪些方面來對周庄進行介紹。
③ 周庄有什麼秋季的美食品嘗
無肉不歡
水鄉的肉食香氣騰騰,酥而不膩,潤滑入口,皮肥肉鮮,甜咸相宜,滋味無窮。無論是名揚四海的萬三蹄,還是地道可口的醬豬腳、燜方肉,你總能從中嘗到江南水鄉的秘制味道。
1、萬三蹄
悠遠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累使周庄的菜式得天獨厚,其中尤以「萬三蹄」為最,不可不嘗。萬三蹄是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招待貴賓的必備菜,「家有筵席,必有酥蹄」,萬三蹄肉質酥爛,入口即化,肉汁香濃,肥而不膩,滋味無窮。經過數百年的流傳,已經成為周庄人過年過節、婚宴中的主菜,意為團圓,亦是招待賓客的上乘菜餚。
④ 周庄中介紹了水。橋,周庄人家。寫出了周庄怎樣的特點
小橋流水人家 周庄古老淳樸
⑤ 周庄何去何從作文
早就聽說蘇州的周庄是一座典型江南小鎮了。國慶節假日里,終於有幸一睹她的風采。 乘船沿河而來。兩岸的景色從光怪陸離的繁華都市漸漸變為玲瓏安謐的田園風光。登岸後,便完全置身於古樸的小鎮了。 這里遺留了一個古老的明朝世界。腳下是窄窄的青磚路,一邊則是細細流淌、清澈見底的小河,另一邊是明清年代式樣的房屋。 水道錯綜,河水清幽,水聲清脆,讓人的心彷彿也落入了水中。有水即有橋,不隔多遠就有一座拱橋。它們姿態各異,無一重復,其中最聞名的要數「雙橋」了。在一個「丁」字形的河道叉口,兩條河上的橋一縱一橫,親密的靠在一起。古意綿綿,橋面上的石板早已被踏得光溜溜的,橋身兩側潮濕的地方長著苔蘚和不知名的植物,也老得呈墨綠色。橋邊兩岸立著幾株古梧桐,那斜枝掩在橋頭,這樹,這橋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這里的屋,古樸而典雅。粉牆黛瓦,裝飾著圖案精美的窗格。「前門當街,後門臨水」的院落,多別致的周庄人家呀! 周庄,這里沒有自行車、汽車、沒有喧嘩聲,只有恬然的行人。歷盡風雨的石板路,被吊繩磨得條痕醒目的石牛欄,不少古色古香的小店,真讓人產生扭轉時空,回到古代的錯覺…… 離開周庄後,又入喧囂中。忽然想起,周庄,其實是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保存在瞬息萬變的中國現實中。
⑥ 周庄有哪些特點
一,古色古香
提起周庄有一個很風趣的說法,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有一個周庄」,周庄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並獲得「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
周庄沒有名山大川,沒有奇花異草,周庄出名是由於它完整地保存了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明清古鎮的舊貌,所以著名考古學家羅哲文先生說「周庄是國寶」,當你走在周庄的石板路上,就猶如穿過時空隧道,回到幾百年前的那個時代。
二,水多
所謂水鄉,不外乎就是河多,水多,周庄鎮內有兩縱兩橫四條河流。周庄的美主要是那些依水而建的古樸典雅的不同格局的建築,「轎從前門進,船從家中過」真是把水鄉、河流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
三,歷史悠久
周庄名稱起於1086年,有人居歷史六千年。周庄歷史悠久,文人薈萃。周庄富足,可是地處偏遠。許多文人失意時或落魄時,往往隱居於此。
四,獨具特色的石拱橋
除了那些構建古樸典雅的廳、堂和民居外,周庄最引人入勝的還有那些不同形狀的石拱橋了。走進周庄,一灣灣綠水,一座座古橋,一幢幢宅院,構成了古樸典雅的水鄉情韻。在"井"字型的水道上,完好無損地保存著元、明、清不同年代建造的石樑橋和石拱橋共14座。
橋是構成周庄"小橋、流水、人家"的組成部分,一座座石拱橋, 飛架小河之上,連接起了小河彼岸的人家,橋在這里與水共舞、與人共舞,和周庄結下了不解之緣。橋成了周庄人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橋成路,因橋成市,橋橋相望,橋橋相連,橋給水鄉周庄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五,生活恬靜
與"小橋,流水,"朝夕相處的周庄人家,生活在古鎮為他們造就的恬靜、和諧、溫馨、淡泊的環境之中,過著江南水鄉的悠哉悠哉,安怡閑適,超然物外的日子。在這里水圍著人轉,人因水而活,水和人休戚相關,共生共榮。
⑦ 從花橋到周庄這么去做公交車的
全程約3小時50分鍾 / 61.2公里
步行至賣花橋站 乘坐南青專線 12站, 在城中北路站回 下車
步行 10米至 世紀聯答華站 乘坐青商專線 10站, 在商塌站 下車
步行140米至 商榻小學站 乘坐金澤1路空調 5站, 在新羅站 下車
步行590米至 崑山周庄人家居民客棧
⑧ 江陰市周庄鎮范圍內有人違建時,應該向哪個部門反映請提供電話號碼。
關你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