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材料的含義是什麼
材料拼音:
[cái liào]
材料
[釋義] 1.原料;可供製成成品的東西 2.資料;可供參考或作為素材的事物 3.勝任某事的人選
㈡ 建築材料中F100符號的含義
1、 膠凝材料:硅酸鹽水泥Ⅰ類、Ⅱ類,P·Ⅰ、P·Ⅱ;普通硅酸鹽水泥P·O;礦碴硅酸鹽水泥,P·S;火山灰硅酸鹽水泥P·P;粉煤灰硅酸鹽水泥P·F;復合硅酸鹽水泥P·C。 2、建築鋼筋:鋼筋砼用熱軋帶肋鋼筋,HRB335、HRB400、HRB500;鋼筋砼用熱軋光圓鋼筋,235;低碳鋼熱軋盤圓條,235;冷軋帶肋鋼筋,CRB550、CRB650、CRB800、CRB970、CRB1170. 3、普通砼:強度,C;抗凍,F;抗滲,P。 4、砼外加劑:早強型高性能減水劑,HPWR-A;標准型高性能減水劑,HPWR-S;緩凝型高性能減水劑,HPWR-R;標准型高效減水劑,HWR-S;緩凝型高效減水劑,HWR-R;早強型普通減水劑,WR-A;標准型普通減水劑,WR-S;緩凝型普通減水劑,WR-R;引氣減水劑:AEWR;泵送劑,PA;早強劑,Ac;緩凝劑,Re;引氣劑,AE。 5、牆體材料:磚按強度分,MU;砌築砂漿,M。 6、防水材料: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BS;塑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APP;聚氯乙烯防水卷材,PVC;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C;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劑,A。 7、輕骨料砼:LC。主要的就這些,如需俱體的可再追問。翻了好多的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啊!
㈢ 建築材料符號解釋
C代表混凝土強度,15表示立方體抗壓強度值。
HRB代表的是熱軋帶肋鋼筋 335是抗拉強度值
㈣ 材料的含義
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20世紀70年代人們把信息、材料和能源回譽為當代文明的三答大支柱。80年代以高技術群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並列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標志。這主要是因為材料與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 材料除了具有重要性和普遍性以外,還具有多樣性。由於材料多種多樣,分類方法也就沒有一個統一標准。
材料是人類用於製造物品、器件、構件、機器或其他產品的那些物質。材料是物質,但不是所有物質都可以稱為材料。如燃料和化學原料、工業化學品、食物和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但是這個定義並不那麼嚴格,如炸葯、固體火箭推進劑,一般稱之為「含能材料」,因為它屬於火炮或火箭的組成部分。由於多種多樣,分類方法也就沒有一個統一標准。從物理化學屬性來分,可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和不同類型材料所組成的復合材料。從用途來分,又分為電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築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更常見的兩種分類方法則是結構材料與功能材料。
㈤ 建築材料,名詞解釋
①材料抄長期在飽和水襲作用下而不受破壞其強度也不顯著降低的性質,用特徵強度降低的軟化系數K來表示。②在焙燒溫度低於燒結范圍,得到的色淺、敲擊時音啞、孔隙率大、強度低、吸水率大、耐久性差的磚,稱為欠火磚。③水泥體積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結硬化過程中體積變化的均勻性。④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
⑤木材纖維飽和點是木材僅細胞壁中的吸附水達飽和,而細胞腔和細胞間隙中無自由水存在時的含水率。其值隨樹種而異。 ⑥混凝土中,細骨料(粒徑0.16—5mm)占粗細骨料總量的百分數。⑦軟化點:指的是瀝青在一特定實驗條件下達到一定黏度時的條件溫度。⑧流動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機械所振鬼搗力的作用下,能產生流動並均勻密實地充滿模型的性能。⑨生石灰(CaO)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的過程,稱為石灰的熟化或消化。⑩水泥混合材料磨成細粉,與石灰或者與石灰和石膏拌在一起,在常溫下,能生成具有膠凝性的水化產物,既能在水中,又能在空氣中硬化的,稱為活性混合材料。⑾是土孔隙中完全充滿水時水的質量與固體顆粒質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㈥ 綠色建材的涵義是什麼
綠色來建材的涵義相當寬,目前源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但總的來說是指資源、能源消耗少,並且有利於健康,可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且與環境相協調的建築材料。綠色建材亦稱為生態建材、環境調和材料、健康建材等。
狹義地講,它指那些無毒無害、無污染、不影響人和環境安全的建築材料。而廣義的定義則指採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即要求綠色建材不僅在使用過程中達到健康要求,生產、再利用和廢棄後的處理過程中都必須滿足環保要求和「綠色」標准,從而與其他建材明顯區別開來。
㈦ 請問這是代表建材的什麼含義
這些符號代表是鋼材的型號和直徑,分別代表螺紋鋼,和冷軋螺紋鋼。數字是代表鋼材的直徑數。
㈧ 建築材料的概念
生態建築材料的科復學和權威的定義制仍在研究確定階段。生態建築材料的概念來自於生態環境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的定義也仍在研究確定之中。其主要特徵首先是節約資源和能源;其次是減少環境污染,避免全球變暖與臭氧層的破壞;第三是容易回收和循環利用。作為生態環境材料一個重要分支,按其含義生態建築材料應指在材料的生產、使用、廢棄和再生循環過程中以與生態環境相協調,滿足最少資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無環境污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環再利用率要求設計生產的建築材料。顯然這樣的環境協調性是一個相對和發展的概念。
㈨ 材料的含義是什麼...
材料是人類用於製造物品、器件、構件、機器或其他產品的那些物質。材料是物質,但不專是所有物質都可以稱為材屬料。燃料和化學原料、工業化學品、食物和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材料總是和一定的用場相聯系,可由一種或若干種物質構成。同一種物質,由於制備方法或加工方法不同,可成為用途迥異的不同類型和性質的材料。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20 世紀70 年代人們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譽為當代文明的三大支柱。80 年代以高技術群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並列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標志,就是因為材料與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
㈩ 材料名詞解釋
材料是人類用於製造物品、器件、構件、機器或其他產品的那些物質。材料是物質,專但不屬是所有物質都可以稱為材料。燃料和化學原料、工業化學品、食物和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材料總是和一定的用場相聯系,可由一種或若干種物質構成。同一種物質,由於制備方法或加工方法不同,可成為用途迥異的不同類型和性質的材料。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