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近幾年我國的家電銷售額大約是多少
2005年,中國商業聯合會等機構的數據顯示,中國家電市場年銷售額接近回5000億元,巨大的市場答份額吸引眾多的資本進入。據有關機構估算,從2000年至2004年,中國前七名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72%,尤其是行業領頭羊國美與蘇寧,年平均銷售增長更高達216%。
具體可見「中國行業研究網」家用電器類的詳盡研究和數據分析。
http://www.chinairn.com/hangye/hy7.html
B. 請問關於家電零售行業的各個店鋪的市場份額數據在哪裡可以查到
這些都是商業機密,要查只能去人家店裡差,而且一般情況下查不到,或者你可以去統計局、稅務局、工商管理等方面的政務機構看看,如果能查到,記得來跟我們分享一下
C. 現在國內的家電市場前景如何 各品牌的市場格局怎樣
參考《中國家來電行業源並購重組趨勢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B2C家電網購市場(含移動端)規模達1848億元,同比增長35%,高出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幅。其中,洗衣機線上市場的零售量達到470萬台,同比增長38%;零售額69億元,同比上漲40.8%。
線上銷售增長的同時,家電市場線下表現則呈現下滑趨勢。同期內,彩電零售額同比下滑15.4%,空調零售額同比下滑5.8%,冰箱零售額同比下滑7.8%,洗衣機零售額同比下滑2.9%。
市場格局方面,京東以近60%的比例繼續占據家電網購市場的最大份額,阿里巴巴和蘇寧合計份額超過36%。
由此看來,經過5年的高速發展,網購逐漸成為主流家電消費模式。而線下銷售就比較苦逼了,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等都有所下滑。不過從手機行業來看的話,線下依舊是主場,相信家電市場所呈現出來的這個現象在住逐漸成熟的市場會有所變化。
D. 為了了解A品牌液晶電視在全國家電行業的產品中所佔的市場份額,
不對。做調查後的數據是准確無誤的,不可以隨意更改。雖然30%與三分之一相差不多,但是與事實不符,不是真正的調查結果,所以不對。
E. 中國家電銷量排行榜介紹(最新)
隨著人們生活的日益提高,對家庭用具的要求需求特別的大,家電產品就是很好的一個證明,每家每戶都需要吃飯,都需要清洗衣物,如今家電產業市場需求非常大,每家每戶都需要家電產品來滿足日常的生活需要,那麼大家知道在國內市場上哪些品牌的家電銷量好呢?小編正好對家電產品有一定的研究,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下銷量最好的十大家電品牌吧!

中國十大家電銷量排行
NO.1海爾集團(Haier)
海爾家電一直在市場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尤其是白色家電、小家電市場。目前,海爾已在智能家居、網路家電、數字化、大規模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技術上有長足的積累;在專利、自主知識產權上更有著堅實的沉澱;同時,還參與了諸多國家家電標準的制定。
NO.2格力電器(Gree)
10多年前,格力與中國大多數家電企業一樣,產能雖大,卻以組裝、貼牌加工為主,處於全球產業鏈的末端,殘酷的事實告訴格力人,貼牌「打零工」或是「肉搏」打價格戰,雖能搶得一定市場份額,但只是短期行為,一個沒有核心科技的企業是走不長遠的,更是沒有脊樑的。
NO.3美的集團(Midea)
美的集團是一家綜合製作為主的綜合性企業,旗下擁有小天鵝、威靈、華凌、安得、美芝等十餘個品牌。而在互聯網的浪潮下,美的攜手小米,將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態鏈、移動互聯網業務領域合作。
NO.4樂視(Letv)
樂視是乘著互聯網而起的,賈躍亭提出「平台+終端+內容+應用」產業鏈垂直整合的樂視生態模式,推出超級電視和盒子、收購花兒影視等策略都不斷推動樂視前進,而智能手機也補齊了終端布局的關鍵一環。
NO.5三星(SAMSUNG)
如今的三星家電開始優化產品組合,向高端化發展,憑借曲面、超薄、超高清等高附加值產品成功引爆了新一輪增長熱潮,充分釋放新的消費需求。
NO.6海信集團(Hisense)
海信集團持有海信、科龍和容聲三個中國著名商標,並且海信還接管了夏普在北美和南美的電視機業務,讓自己的家電業務更具實力、更國際化。同時海信一直致力於打造最佳用戶體驗,並將產品向年輕人靠攏。
NO.7索尼(SONY)
索尼稱得上是日本家電的「神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家電風靡世界各地。家電產業作為拉動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動力,造就了「日本製造」在世界市場的良好口碑。然而進入21世紀之後,日本家電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逐步被韓國、中國等後起之秀趕超,但仍是家電行業不朽的傳奇。
NO.8創維集團(Skyworth)
2010年創維正式跨界進入家電領域,從第一台冰箱下線到第100萬台冰箱下線,創維僅用了兩年時間。2013年以來,創維電器又相繼推出了洗衣機產品、冷櫃、空氣凈化器,開啟了多品類的發展之路。
NO.9飛利浦(PHILIPS)
飛利浦可以說是人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品牌,從彩色電視、照明、電動剃須刀的等等產品。從2008年1月1日起飛利浦成立了三大事業部:醫療保健、照明和優質生活,進一步將飛利浦定位為一家以市場為導向、以人為本的公司,其業務結構和發展策略充分反映客戶的需要。基於這樣的業務組合,飛利浦打造了「健康舒適、優質生活」領域品牌。
NO.10西門子(SIEMENS)
由於西門子家電進入中國市場比較早,而且品類眾多,包括冰箱、洗衣機、乾衣機、廚房電器、洗碗機、電熱水器和小家電。因其品質和功能受到消費者青睞,其冰箱的零度保鮮功能非常實用。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關於中國十大家電銷量的排行介紹,希望大家對此了解一下,如今家電產品是人們的必備品,所以對它們多一些了解對我們並沒有壞處,如果大家能夠對家電品牌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的話,可以方便大家在以後的家電購買中起到很好的作用,讓大家選到最優惠的家電品牌。如今市場上家電品牌繁多,小編希望家電廠商能夠生產出優質的產品面向消費者群體。
F. 中國家電行業競爭力分析
全球家電銷售額起底回升,亞太地區市場份額較大
國際著名咨詢機構Statista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主要家電(包括九類:洗衣機、滾筒式烘乾機、洗碗碟機、冰箱、冰櫃、炊具/烤爐、爐灶、抽油煙機、微波爐)的銷售規模達到1830億歐元(按照歐元兌美元比例為1.11),約合2031億美元,同比增長3.4%。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家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G. 家電行業現狀分析
1、二元化市場結構造成供給相對過剩
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城市,而且城鄉收入差距還有日益擴
大的趨勢,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中國市場特有的二元化市場結構。一方面城市市場主
要家電產品容量普遍接近飽和,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地區卻始終保持著較低的家電保
有水平,家電產品的邊際需求也長期得不到提高。在農民購買力嚴重不足的條件制
約下,家電生產企業只能將精力集中於競爭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場,結果便造成了
城市市場供給相對過剩的現象,價格大戰、概念炒作、囤積居奇等現象成了家電行
業特有的風景。
從家電產品的保有水平來看,我國家電行業未來的主戰場毫無疑問在農村地區
,農村市場蘊含的巨大潛力足以使家電行業再獲得一次高速成長的機會。但基於農
民收入在短期內仍無法迅速提升的現實,預計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家電市
場仍將維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場格局,品牌競爭也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2、家電生產企業經營狀況出現明顯分化
在家電業蓬勃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和20世紀90年代前期,家電
企業幾乎都在巨額利潤的推動下迅速實現了規模擴張。但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
期開始,由於城市市場趨於飽和,家電產品供大於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最近
幾年,隨著家電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多數企業的產品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企業利潤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終導致家電生產企業利潤持續下滑,有的甚至已經出
現了巨額虧損。
事實上,家電業從1998年開始就出現了行業萎縮的現象。而到了2000
年,則更有廈華、廈新等一大批虧損企業浮出水面。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同時,我
們也注意到還有一批企業仍在實現著發展,海爾、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爾依靠
其多元化產品組合、國際化營銷思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
得了主動,實現了業績穩步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目標,在不太景氣的家電行業中
成為了一個醒目的亮點。美的則憑借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團隊以及不斷
豐富的產品組合,一舉在白色家電和小家電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家電行
業內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之一。
筆者認為,家電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如果能夠及早進行有力的兼
並重組並加大產品開發的力度,家電行業仍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行業。
3、家電銷售渠道和價格決定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
伴隨著生產廠家間的激烈競爭,家電銷售網路也在迅速發生著變化,家電銷售
網路中傳統的百貨商場數量逐漸減少,家電專賣和超級市場則異軍突起。
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家電專賣店在全部家電銷售網點中所佔比例高達65%,
在數量上已經成為了家電經銷網點的絕對主體。家電專賣店發展如此迅速,許多業
內人士也頗感震驚。在家電專賣店迅速擴張的同時,企業的銷售分公司和超級市場
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而作為傳統家電經銷主力的百貨商場數量比例卻在不斷縮減
,有的百貨商場甚至已經放棄了家電經營。調研數據還表明,目前多數家電經銷網
點經營狀況平平,能維持正常經營的網點只佔到總數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幾年來
家電銷售的利潤率不斷降低,特別是經營彩電、影碟機等價格競爭較激烈的品種的
銷售網點,基本上處在薄利經營的境況中。
另一方面,隨著國美、蘇寧、三聯等為代表的家電零售巨頭的崛起,家電產品
的價格決定機制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家電零售商銷貨能力日益增大並具備
了一定壟斷實力的情況下,產品價格已不再由製造商自己說了算了,在零售商規模
普遍較大的中心城市,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已經開始由製造商單獨制定向製造
商和銷售商協議制定轉變。而且可以預見,隨著網上銷售、會員直銷等先進銷售方
式的逐步開展,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仍將不斷改變。
4、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不斷增大
在家電行業大舉擴張的時期,國產品牌以價格和營銷為武器,曾經一度把洋品
牌逼到了市場一隅,彩電、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產品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長期保
持在85%以上的較高水平,國內家電企業一度幾乎可以不用考慮來自國際品牌的
威脅。
然而從1999年末開始,這一趨勢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伴隨著家電產品升級
換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憑借其技術優勢,悄無聲息地展開了對國內市場的反撲。
2000年中,在價格戰此起彼伏的彩電市場上,平均零售價格幾乎是國產同型彩
電一倍的索尼彩電其零售額份額連續數月位居國內市場首位,其中索尼純平彩電在
最初上市的幾個月中市場份額一度佔了純平彩電全部市場份額的80%以上,難怪
業內人士急呼狼來了。
彩電市場如此,其他家電產品市場也如此。2000年中,伊萊克斯在冰箱市
場的月度零售份額一度位居三甲,惠而浦在洗衣機市場的排名也迅速提升,LG、
三星在微波爐市場也逐漸崛起,這些事實都向我們明確無誤地表明了國際品牌已經
開始大舉反撲的嚴峻現實,我國家電行業所面臨的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正在不斷增
大。
H. 格力電器近5年的市場份額(最好用百分比表示)是多少
格力電器在全球市場的領導者地位得到了越來越多權威媒體的關注。日前,台灣知名電視台TVBS新聞台對格力電器進行了采訪報道,采訪稱「格力對全球空調行業產生越來越深遠的影響」,並認為「格力電器自上而下的鐵一般的管理方針是其技術創新、經營管理、質量控制的重要保障。」
格力是中國空調行業唯一的「世界名牌」,自主品牌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用戶超過2.5億。
報道引用權威機構所做的「2012年全球空調市場佔有率」調查數據顯示,格力空調市場佔有率超越了韓國LG、日本松下、三菱、夏普等傳統空調品牌,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第一。
「格力電器是如何用二十多年的發展,就超越了這些百年企業的?」記者帶著疑問走訪格力電器。通過采訪一線員工、科研人員、公司高管,記者深刻感受到格力電器自上而下的鐵一般的紀律、務實敢乾的工作作風和鍥而不舍的工作熱情。
正是這些「格力式」的企業文化,把格力電器打造成掌握空調核心科技的航空母艦。2012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業總收入1001.10億元,成為首家實現千億的家電上市企業。盡管全球經濟跌宕起伏,但格力電器依然實現出口收入157.90億元,同比增長8.55%,是僅有的幾家海外業績增長的空調企業。
數據顯示,自2005年第一次問鼎「空調世界冠軍」以來,格力空調已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出口漲幅亦居國內同行前列,自主品牌占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
I. 海爾集團小家電的市場份額是多少說說你對海爾的認識!
小家電市場上海爾表現穩健,以16%的市場份額蟬聯小家電市場冠軍
海爾集團是世界第四版大白色家電製造商、中權國最具價值品牌。旗下擁有240多家法人單位,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立本土化的設計中心、製造基地和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五萬人,重點發展科技、工業、貿易、金融四大支柱產業,已發展成全球營業額超過1000億元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