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一下,有沒有在建材雜志上登過廣告的建材公司 我問了一下,中國建材和建材科技雜志的報價。太貴了
建材不一定登在建材行業媒體,發行量大的刊物會覆蓋很多人群,包括各行各業內的容
要做一個年度的廣告預算,然後確定重點的市場區域,不能到處撒芝麻
不一定做整版,半版和四分之一一樣有效果,關鍵在於內容和政策是否吸引人,切忌空對空
『貳』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公司前身為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2009年10月,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工商變更登記,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名稱變更為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被中國工業經濟研究院評為2010年中國製造業500強,排行第34位。
中國建材集團以「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為核心理念,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大建材國際化」和「人才強企」戰略,是集科研、製造、流通為一體,擁有產業、科技、成套裝備、物流貿易四大業務板塊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截至2011年底,集團資產總額逾2000億元,員工總數達13萬名。中國建材集團實行母子公司管理體制,是較先實行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的企業和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集團公司作為戰略中心、決策中心、資源中心、政策文化中心,行使出資人權利。子集團作為經營平台,突出核心專長和主營業務,以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為基礎構造利潤中心。
2012年7月9日,美國《財富》正式公布2012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以300.22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世界500強第365位,比上年排名提升120個名次。這使中國建材集團超越了愛爾蘭CRH集團、瑞士HOLCIM集團和法國拉法基集團,緊隨法國聖戈班集團之後,穩居全球建材企業第二。
中國建材集團以「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為核心理念,以資源重組和規范治理為支撐,實施「科技創新」、「大建材」和「人才強企」戰略,是集科研、製造、流通為一體,擁有產業、科技、成套裝備、物流貿易四大業務板塊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
『叄』 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科技教育委員會
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科技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科教委)前身為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科技委,於1980年成立。1994年為了使科技與人才培養工作更好地結合,決定將科技委業務擴大,更名為科教委。科教委是國家建材局在科技、教育方面的高級參謀咨詢機構,是局長領導下建材系統最高層次的科技教育專家委員會,也是局領導聯系建材系統廣大科教人員的橋梁。
2001年政府機構改革,撤銷十部局。為適應市場經濟與政府機構深化改革,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充分發揮建材科技與教育專家的作用,中國建材工業協會決定在原國家建材局科教委基礎上成立國家建材工業科教委,作為協會在科學技術、人力資源開發方面的高層次參謀咨詢機構,為政府與企事業單位雙向服務,是聯系行業科技與教育專家的紐帶。
科教委設常務委員會,由正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及有關委員組成,由主任主持常委會工作,常委會是開展日常工作的基本隊伍。
科教委設水泥、玻璃與加工玻璃、建築衛生陶瓷、新型建築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包括軍工材料)、非金屬礦及製品、人力資源開發七個專業委員會,設正、副主任負責開展工作。
業務范圍。
1)接受委託,對建材工業發展規劃、計劃、技術政策等涉及行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供決策部門參考;
2)接受企業事業單位委託,對建材工業的科技攻關、開發、推廣、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及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重大技術問題進行調研、論證、評議和咨詢;
3)接受企業委託,組織專家進行技術服務;
4)接受委託,組織專家對科技成果、新技術、新產品、技改、工程建設進行評審與鑒定;
5)協助建材科技獎勵的評審工作,以及國家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自然科學獎、國際合作等獎項的推薦工作;
6)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及時聯絡和反映建材行業科技人員的意見和建議。
各專業委員會根據科教委的業務范圍及委託單位要求安排年度工作(活動)計劃。
非金屬礦及製品專業委員會業務簡介。非金屬礦及製品專業委員會自成立以來除完成科教委統一布置例行的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外,還配合有關單位組織專家參加「非金屬礦手冊」、「中國礦情」、「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手冊」等大型專業工具書的編寫工作;與俄羅斯從事非金屬礦設計研究和生產的專家教授建立了聯絡關系,以科教委名義,多次分批邀請俄專家到中國學術交流,多次組團到俄羅斯和其他國家技術考察;多次與有關單位聯合舉辦「非金屬礦產品深加工技術及設備」、「非金屬礦用於治理環境污染的技術成果和應用實例」及「非金屬礦物材料——環保、生態與健康」全國性技術研討會。完成多個省區委託的地區優勢非金屬礦產及產品開發提綱咨詢報告。為迎接第二十四屆國際礦物加工大會2008年在中國北京召開,促進與國際同行就非金屬礦工業發展、科學技術、產品開發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交流,在中材集團的支持下,由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科教委出面,非金屬礦及製品專業委員會承辦,邀請全國從事非金屬礦科研、設計、教學方面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編寫《中國非金屬礦業》一書,該書定於2008年正式出版。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11號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內 郵編:100831
電話:010-68353001、88376473、68353001(Fax) 郵箱:[email protected]
負責人:黃書謀(科教委主任)
『肆』 中國建材與中材科技重組怎麼進行
今天2080 進行了短回落狀態,記得前面我講過 這票短線得回落先。雖然不能說 這票的回落多半是因為今天的大盤的殺跌,但也受大盤影響 而牽連的!目前此票還沒 回落到位置上。很簡單 你可以參考 看看 60日線,回落基本上不能 放量破此位置!要不 會有點麻煩!當然 大盤目前 下跌也是本人前面就預料到的 而且今天位置還沒跌破 我的預期位置,所以大盤目前 在我的看法里 還屬於 良性調整階段!
『伍』 中國建材科技是不是核心期刊給個准確答案 謝謝
刊名復: 中國建材科技制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主辦: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
周期: 雙月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3-8965
CN: 11-2931/TU
郵發代號: 2-491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中國建材科技
創刊時間:1979
PS:該刊為國家級普通期刊,非核心期刊,合適請採納,謝謝~
『陸』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的科技創新
中國建材集團科技平台作為我國建材工業科技研發和推廣的主體力量,以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為核心,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基礎,建設國家、行業和集團科技創新的平台,構建起我國建材工業技術先進、裝備優良、產品配套、人才一流的新型建材、新型牆體材料、新型干法水泥、浮法玻璃、建築衛生陶瓷、玻璃纖維、民用復合材料、石英玻璃、綠色建材與環境工程、測試技術與自動化、耐火材料、節能房屋、特種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劑、保溫材料、輕工機械裝備等技術開發體系,為推進我國建材和輕工行業的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國民經濟、國防建設以及高技術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建材集團將建材及新材料領域的低碳技術作為當前的科技工作重點。在傳統建材工業,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發展和推廣新工藝新裝備,建立節能減排對標管理機制;推進傳統建材的輕型化、高性能化、專用化和商品化。與此同時,大力發展新型節能建材和房屋,降低建築能耗;發展有節能、環保、隔熱、保溫、儲能等功能的新型建材;推進低碳住宅和小區的建設,通過節能房屋示範區引導低碳消費觀念;著力推進太陽能薄膜電池和風能葉片等新能源材料的開發和應用;開展垃圾焚燒與循環利用等低碳技術研究開發,制定產業規劃,培育低碳建材市場需求,履行社會責任。 自1984年成立以來中國建材集團已經跨越了三個重要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1984年-2000年,大力發展新型建材,發揮了新型建材的示範和導向作用,先後建起石膏板、岩棉、塑料地板、壁紙、衛生潔具等一批新型建材企業,支持了改革開放後我國建築業的發展。
第二階段是從2002年-2005年,從新型建材企業轉型為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並與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設計院和中國輕工業機械總公司重組,實現了戰略定位的重大轉變。
第三階段是2006年以來,成為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企業,同時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啟動了聯合重組與資本運作兩個輪子,進入規范治理和穩定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建材集團通過建立和推行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五化」管理模式,即治理規范化、職能層級化、業務平台化、管理數字化、文化一體化,逐漸發展成為規范的市場化運作的企業集團。
治理規范化:以董事會試點工作為基礎,實施包括激勵制度、全面風險防範等在內的一套規范的治理體系,實現規范運作,保證持續健康發展。
職能層級化:明晰集團公司、所屬企業、工廠三個層級的重點工作與任務,把決策、利潤和成本分層級管理,保障了行權順暢,實現工作有條不紊。
業務平台化:集團公司作為投資管理機構,具體業務通過專業化的業務平台分別開展管理,從而提高幹部員工的專業化素質,快速提升各平台的專業運作水平。
管理數字化:通過「三五」管理模式:五N(五化,運行模式,一體化、模式化、制度化、流程化、數字化),五C(五集中,管理模式:市場營銷集中、采購集中、財務集中、技術集中、投資決策集中),五I(五類關鍵經營指標:凈利潤、售價、成本費用、現金流、資產負債率),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文化一體化:「創新、和諧、績效、責任」的企業文化,「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核心理念,「三寬三力」(待人寬厚、處事寬容、環境寬松及向心力、親和力、凝聚力)的思想原則,形成了「中建材一家」的和諧氛圍。
『柒』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的簡介
總院擁有科技人員3000餘名,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高級科技專家1200餘名。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的材料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建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成為國內最具規模和實力的大型研發機構之一。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的前身為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創建於1950年,是國內建築材料與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專業領域最大的綜合型研究機構和技術開發中心。建院以來,共完成國家和行業科研項目2700多項,獲省部級以上獎項近500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00餘項,取得系列重大成果,有力地促進了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為建材工業的發展、國民經濟建設以及國防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集成了建材行業水泥、玻璃、陶瓷、新型建材、牆體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以及機電自動化與精密製造等相關領域的13家研究院所,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行業開放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聯合國技術發展與促進中心,1個國家級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11個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約30個國家與行業級質量監督檢驗認證機構,以及中國建築材料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硅酸鹽學會等所屬的國家、地方和行業的20餘個專業分會。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擁有一批包括上市公司「瑞泰科技」在內的高科技產業公司,從事材料及製品、儀器和生產裝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開展工程設計與總承包等業務,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進程,增強了綜合實力。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將成為承擔國家級建材和新材料領域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以及國防軍工項目的研發平台、建材行業共性關鍵性前瞻性技術的研發平台、建材和新材料高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平台、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撐平台、建材行業高素質科研人才開發和培養的平台,以及國際建材和新材料學術、技術的交流平台,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緊密合作,成為承擔我國建材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任務的主體和引領力量,推動建材工業的健康和諧與長遠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