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家電產值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家電產值

發布時間: 2021-01-13 07:22:22

『壹』 廣東省順德市憑借家電產業規模龐大、名牌雲集、配套完善的優勢,成為全國最大的家用電器生產基地,是「中


小題襲1:B
小題2:C
小題3:A

『貳』 第一家年收入過2000億的中國家電企業是誰

2004年,海爾集團成為中國第一個年產值過千億元的家電集團;2010年,美的集團銷售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2012年,格力電器亦躋身千億俱樂部,成為國內第一家年收入過千億的家電上市公司。 對規模的嚮往,始終讓人痴迷。事實上,繼海爾、美的、格力之後,TCL、海信、長虹、創維等也提出了千億計劃。 千億之後,往往會經歷一個調整徘徊期。海爾過千億元之後6年,只增長了200億元。美的過千億元之後,去年業績深度回調。 這讓人不得不感嘆,千億的確是一道「坎」。 格力掌門人董明珠似乎想擺脫「後千億時代」的「緊箍」,剛剛站上千億的山頭,又為企業指出「五年內沖擊兩千億元」的更高目標。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今年美的電器股東大會上也含蓄地表示,整體上市之後,美的集團今後三五年年收入增幅的目標是15%。以美的集團2012年收入1027億元算,也將於2017年跨越2000億元的關口。 三四年前,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等多項政策刺激下,中國家電市場在全球金融風暴之中逆勢飄紅、高速增長,也引發了「軍備」競賽。2010年至2011年,海爾、美的冰箱和洗衣機的產能擴張計劃都以千萬台計,格力與美的亦在空調壓縮機領域競相擴產,延續著靠大規模生產來降低成本的「老路」。 2012年家電業在政策逐步退出的背景下,顯露疲態、遭遇「寒冬」。與此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質而不是單純低價,成為他們選購家電的標准。過度的競爭導向,曾使家電業陷入價格戰的「紅海」,透支了合理的利潤,技術創新乏力。如今,由競爭導向轉向消費者導向,漸成家電業內共識。

『叄』 2009-----2011年這三年年家電行業佔GDP多少

2011 年中國經濟形勢展望 多數機構預測,2011 年世界經濟增速低於 2010 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 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世界經濟還沒有進入穩步增長的良性循環,系統性和結構 性風險仍然比較突出。 1. 自主增長動力進一步恢復,經濟增長率 9.5%左右 2011 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黨中央關於「十二五」規劃 建議指導下,我國將進一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節 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 等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將全面啟動 。 2009-2010 年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 「新 非公 36 條」政策全面落實將提高經濟自主性復甦動力,居民消費升級和城鎮化 進一步加快都蘊含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 為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政策要求,歐盟開始徵收 碳關稅等國際動向都將對傳統產業形成較大的調整壓力。 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的短期增 速,清理整頓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政策規范和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融資能力。 綜合以上因素, 2011 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略低於 2010 年, 實際增長 9.5% GDP 左右,與我們最新測算的本階段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大體相當。 2.內需增長動力依然強勁,實際增幅大體與上年持平 固定資產投資政策進一步突出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調整的政策導向, 為戰略 性新興產業、區域經濟增長點、民生工程、民間投資等鼓勵性投資方向和投資主 體創造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同時,堅決抑制產能過剩行業投資項目的新開工。 但新興產業尚未發展到企業開始大規模產業興替型固定設備更新投資階段, 民間投資自主增長意願不強,預計 2011 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速為 20% 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2-3 個百分點。 2011 年消費保持平穩增長具備諸多有利因素,近年來就業形勢和工資水平 變化為擴大消費增強了後勁, 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有助於減輕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 儲蓄消費型增長模式使我國消費有較強穩定性,但家電下鄉、家電和汽車摩托車 以舊換新等擴大消費政策在 2011 年出現效應遞減現象。 預計 2011 年社會消費品 零售總額增長 18.8%。 3.外貿出口增長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可能為主要減速因素 2011 年,世界經濟復甦放緩將對我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高失業率使居民 消費增長疲弱,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各種貿易保護措施仍會 層出不窮,美國國會醞釀的匯率特別關稅法案正在審議過程中。人民幣一定幅度 的升值對貿易結構調整有較大影響,預計 2011 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將比 2010 年有所回落。初步預測,外貿出口同比增長 12%左右,進口增長 16%左右,順差 1400 億美元,同比下降 19%左右。 4.物價上漲壓力依然存在,農產品價格不確定性增大 發達國家已著手採用「二次政策刺激」來對沖「二次衰退風險」, 這將嚴重 影響各國寬松貨幣政策退出的節奏,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波動將對我國穩定物 價總水平不利。國內經濟適當減速將促進總量供求平衡,工業品價格受產能過剩 影響有一定下行壓力,農產品價格受自然氣候影響有較大不確定性,服務業價格 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動有一定上漲壓力, 經過精心調控可以將居民消費價 格上漲幅度控制在 4%左右;預計工業品出廠價格也上漲 5%左右。 2011 年經濟政策前瞻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確保「十二五」規劃開好局、 起好步,是 2011 年的基本政策取向。2011 年世界各國經濟表現和貨幣政策將出 現分化, 我國貨幣政策不會比今年進一步放鬆, 經濟自主增長能力沒有全面恢復, 證券市場出現大牛市缺乏基礎;但貨幣政策也不可能大力緊縮,經濟已經從最壞 的時期走出,也不存在大熊市的基礎,更大可能是在箱體內寬幅振盪。要把短期 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有機結合起來, 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來大力促 進經濟自主性增長動力的恢復和強化, 通過實施「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和新興 產業發展規劃來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復甦的可持續性。 1.維持適當的財政赤字規模,保持相應的增量調控能力 2011 年, 隨著經濟增速和價格水平回落, 稅收增速將有所回落; 初步預測, 2011 年財政收入增長 15%左右。但財政支出方面,完成在建項目需要後續資金, 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 加強「三農」、 教育、 科技、 社會保障和就業、 醫療衛生、 保障性住房、節能減排等經濟社會發展關鍵環節,以及對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的 支持,也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建議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但財政赤字 占 GDP 的比重下降。 2.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更加突出改善民生和結構調整 將減稅從而啟動企業投資積極性和居民消費積極性作為下一步培育經濟自 主增長動力的主葯方,不必如美國、日本一樣出台二次刺激計劃。個人所得稅、 企業用於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方面的開支等都可以考慮減稅。 支出結構要進一步 向保障房傾斜,向農村水利、交通、流通、農田等基礎設施傾斜。 3.貨幣政策立足「適度寬松」 在有保有壓、優化貸款結構、確保貸款投向實體經濟的前提下,2011 年的 貨幣政策要為經濟的持續復甦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供合理寬松的資金條件。 通過數量型工具和價格型工具並用,堅守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廣義貨幣供 應量(M2)余額同比增長率 16%左右,新增貸款規模全年保持 7.5 萬億元左右,企 業從證券市場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規模大於 2010 年, 全社會資金寬松有度。 4.房地產調控要轉向構建促進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國務院對於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遏制投機性需求 的政策必須堅持,不能讓調控前功盡棄。同時,要高度重視稅收、法制改革等長 效機制的建設,盡量避免行政手段對房地產市場短期造成過強的沖擊。要充分考 慮普通居民的生活成本和居住成本,重點增加 90 平米以下的普通商品房和保障 房的合理供給。供需兩方面工作並重,堅持幾年就可建立起有利於房價長期穩定 的供需關系。 房地產稅率作為調控市場供求的杠桿, 對遏制投機性住房需求將有重要作用。 此輪的房地產調控過程中,中央政府已經將保障性住房作為調控的重點,將保障 性住房納入地方政府問責范圍。2011 年要制定各城市保障性住房五年規劃,加 大投入力度, 加快建設進度, 將房地產稅的一定比重作為保障房建設的主要來源, 以土地出讓金作為補充。 5.加快節能減排相關體制改革,減少對行政性手段的依賴 加快推進資源類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做好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推進 西部地區以及全國資源稅改革。 健全可再生能源發電定價和費用分攤機制,穩步推進居民用電、用水階梯價 格改革。 將建築節能列為節能重點, 推進居民家庭熱力分戶計量和階梯價格改革, 提高新建住宅節能強制性標准並明確熱力分戶計量強制性設計要求, 政府加大對 舊有住宅熱力分戶計量改造工程的補貼力度。 同時要擴大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 試點范圍,擴大資源類產品市場定價范圍,減少政府對資源能源類產品價格的行 政管制。

『肆』 格力的年生產量和佔世界市場份額百分比

格力空調現今已佔據世界%的市場份額。2016年格力家用空調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42.73%。兩大白電巨頭格力和美的占據國內空調市場大部分份額。

作為一家專注於空調產品的大型電器製造商,格力電器致力於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技術領先、品質卓越的空調產品。格力電器發布2016年年度報告,營業收入1083.03億元,同比增10.8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4.21億元,同比增23.05%;基本每股收益2.56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30.41%。公司擬10派18元(含稅)。

(4)家電產值擴展閱讀:

格力在全球擁有珠海、重慶、合肥、鄭州、武漢、石家莊、蕪湖、巴西、巴基斯坦等9大生產基地,8萬多名員工,至今已開發出包括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在內的20大類、400個系列、7000多個品種規格的產品,能充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各種需求;

擁有技術專利6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1300多項,自主研發的超低溫數碼多聯機組、高效直流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多功能地暖戶式中央空調、1赫茲變頻空調、R290環保冷媒空調、超高效定速壓縮機等一系列「國際領先」產品,填補了行業空白,成為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典範,在國際舞台上贏得了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伍』 家電行業的競爭狀況

2007年,國內白色家電市場呈現城鎮更新、鄉村普及。中心城市保有量相對較高,
開拓中小城鎮與鄉村市場成為內銷增長動力。冰箱進入城鎮較早,面臨更新換代,
且鄉村普及令需求潛力得以釋放,加之科龍與美菱恢復性增長,令冰箱內銷增長顯
著。空調進入城鎮較晚且未向鄉村普及,處於城鎮飽和與鄉村需求難釋的境況,令
內銷增幅驟降甚至負增長。獨具的價格優勢令白色家電出口持續高幅增長,退稅是
出口獲利重要來源。出口擴大產銷可提高產能利用率,凸顯規模效應,利於攤薄單
位成本。降低家電出口退稅率令企業原材料成本增加,擠壓了盈利空間。人民幣升
值對家電企業影響負面,產能過剩致使出口成為企業生存的倚仗,低價低成本是主
要優勢,匯率變動難以實現出口價格提升。非關稅壁壘作用凸顯,主要出口地區提
高節能指標和徵收回收費;換用新冷媒製冷劑令空調單位成本增加,削弱了出口成
本優勢。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對我國家電產品實行反傾銷措施,倘若遭受全面反傾銷
,必定對家電行業和企業造成致命打擊。

第一章 2006年全球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述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整體狀況
二、空調
三、電冰箱
四、洗衣機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行業進入壁壘低,競爭者眾多,市場逐漸呈現飽和狀況。
二、廠家差異化道路
三、市場細分更加明顯
四、產品走向
五、行業加速整合
第三節 主要國家與地區
一、美國:市場成熟、需求增長平穩,品牌眾多,市場競爭激烈
二、歐洲: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新的環保政策加大外來品牌進入的難度
三、日韓:消費市場保持平穩,產量逐漸外移
四、印度:市場潛力巨大,未來戰略要地

第二章 2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況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產業規模
二、產業結構
三、產業競爭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國內廠商的市場地位優勢依舊明顯
二、各廠商上紛紛將注意力瞄向三四級消費市場
三、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制約行業發展
四、中國白色家電產業正處於整合關鍵期
五、宏觀政策利於行業整體發展
第三節 重點地區發展概要
一、長三角
二、珠三角
三、其他重點區域

第三章 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發展預測
第一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趨勢分析
一、空調市場發展趨勢
二、電冰箱市場發展趨勢
三、洗衣機市場發展趨勢
第二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規模預測
一、空調市場預測
二、電冰箱市場預測
三、洗衣機市場預測
第三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結構預測
一、產品市場結構
二、區域市場結構
三、營銷渠道結構

第四章 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細分產業研究
第一節 空調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二節 電冰箱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三節 洗衣機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技術創新成為產業熱點
三、阻礙因素

第五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競爭分析
第一節 國內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二節 國外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三節 渠道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白電市場的渠道結構
三、細分市場的渠道結構
四、渠道發展特點
五、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六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分析
第一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發展研究
一、特徵
二、趨勢
第二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模式演進
一、產業生命周期
二、傳統模式與新型模式
三、演進路徑與挑戰

第七章 我們的建議
第一節 對政府的建議
一、宏觀調控
二、更加發揮家電行業協會的幫助企業經營的作用
三、指導家電行業發展方向,增強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第二節對 廠商的建議
一、產品策略
二、價格策略
三、渠道策略
四、品牌策略
五、服務策略
第三節對 渠道商的建議
一、改進運作模式達到與廠家的雙贏
二、避免盲目投資,減少渠道成本擴大銷售利潤
三、品牌店、超市和大型百貨商場惟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保存自己的份額

『陸』 家電行業現狀分析

1、二元化市場結構造成供給相對過剩

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城市,而且城鄉收入差距還有日益擴

大的趨勢,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中國市場特有的二元化市場結構。一方面城市市場主

要家電產品容量普遍接近飽和,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地區卻始終保持著較低的家電保

有水平,家電產品的邊際需求也長期得不到提高。在農民購買力嚴重不足的條件制

約下,家電生產企業只能將精力集中於競爭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場,結果便造成了

城市市場供給相對過剩的現象,價格大戰、概念炒作、囤積居奇等現象成了家電行

業特有的風景。

從家電產品的保有水平來看,我國家電行業未來的主戰場毫無疑問在農村地區

,農村市場蘊含的巨大潛力足以使家電行業再獲得一次高速成長的機會。但基於農

民收入在短期內仍無法迅速提升的現實,預計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家電市

場仍將維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場格局,品牌競爭也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2、家電生產企業經營狀況出現明顯分化

在家電業蓬勃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和20世紀90年代前期,家電

企業幾乎都在巨額利潤的推動下迅速實現了規模擴張。但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

期開始,由於城市市場趨於飽和,家電產品供大於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最近

幾年,隨著家電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多數企業的產品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企業利潤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終導致家電生產企業利潤持續下滑,有的甚至已經出

現了巨額虧損。

事實上,家電業從1998年開始就出現了行業萎縮的現象。而到了2000

年,則更有廈華、廈新等一大批虧損企業浮出水面。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同時,我

們也注意到還有一批企業仍在實現著發展,海爾、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爾依靠

其多元化產品組合、國際化營銷思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

得了主動,實現了業績穩步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目標,在不太景氣的家電行業中

成為了一個醒目的亮點。美的則憑借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團隊以及不斷

豐富的產品組合,一舉在白色家電和小家電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家電行

業內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之一。

筆者認為,家電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如果能夠及早進行有力的兼

並重組並加大產品開發的力度,家電行業仍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行業。

3、家電銷售渠道和價格決定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

伴隨著生產廠家間的激烈競爭,家電銷售網路也在迅速發生著變化,家電銷售

網路中傳統的百貨商場數量逐漸減少,家電專賣和超級市場則異軍突起。

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家電專賣店在全部家電銷售網點中所佔比例高達65%,

在數量上已經成為了家電經銷網點的絕對主體。家電專賣店發展如此迅速,許多業

內人士也頗感震驚。在家電專賣店迅速擴張的同時,企業的銷售分公司和超級市場

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而作為傳統家電經銷主力的百貨商場數量比例卻在不斷縮減

,有的百貨商場甚至已經放棄了家電經營。調研數據還表明,目前多數家電經銷網

點經營狀況平平,能維持正常經營的網點只佔到總數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幾年來

家電銷售的利潤率不斷降低,特別是經營彩電、影碟機等價格競爭較激烈的品種的

銷售網點,基本上處在薄利經營的境況中。

另一方面,隨著國美、蘇寧、三聯等為代表的家電零售巨頭的崛起,家電產品

的價格決定機制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家電零售商銷貨能力日益增大並具備

了一定壟斷實力的情況下,產品價格已不再由製造商自己說了算了,在零售商規模

普遍較大的中心城市,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已經開始由製造商單獨制定向製造

商和銷售商協議制定轉變。而且可以預見,隨著網上銷售、會員直銷等先進銷售方

式的逐步開展,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仍將不斷改變。

4、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不斷增大

在家電行業大舉擴張的時期,國產品牌以價格和營銷為武器,曾經一度把洋品

牌逼到了市場一隅,彩電、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產品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長期保

持在85%以上的較高水平,國內家電企業一度幾乎可以不用考慮來自國際品牌的

威脅。

然而從1999年末開始,這一趨勢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伴隨著家電產品升級

換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憑借其技術優勢,悄無聲息地展開了對國內市場的反撲。

2000年中,在價格戰此起彼伏的彩電市場上,平均零售價格幾乎是國產同型彩

電一倍的索尼彩電其零售額份額連續數月位居國內市場首位,其中索尼純平彩電在

最初上市的幾個月中市場份額一度佔了純平彩電全部市場份額的80%以上,難怪

業內人士急呼狼來了。

彩電市場如此,其他家電產品市場也如此。2000年中,伊萊克斯在冰箱市

場的月度零售份額一度位居三甲,惠而浦在洗衣機市場的排名也迅速提升,LG、

三星在微波爐市場也逐漸崛起,這些事實都向我們明確無誤地表明了國際品牌已經

開始大舉反撲的嚴峻現實,我國家電行業所面臨的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正在不斷增

大。

『柒』 求2011年和2012年我國家電行業總產值數據!

你是不是昨天晚上問的那個,

『捌』 某家電廠上周計劃完成產值32萬元實際完成35萬元實際產值比計劃超額完成幾分之

第一個問題
計劃產值/實際產值=超額(一般工廠結算)
(實際產值專-計劃屬產值)/計劃產值=差額(通用國際結算)
第二個問題就不說了吧
30和40的倍數
就是說下一次是120天以後
也就是2008/10/30

『玖』 哪些屬於家電製造企業

中國家電製造企業圈:

●中西部家電製造圈

(武漢、重慶、成都、南昌)

海爾、格力、美的、TCL、海信、科龍、小天鵝、奧克斯、齊洛瓦、華意、蘇泊爾、上海海立電器、華意壓縮等都在當地設廠。按照武漢市家電產業「十一五」規劃綱要,以武漢海爾、美的、TCL、蘇泊爾、小天鵝等著名品牌為依託的家用電器產業將實現產值200億元。

●珠三角家電製造圈

以順德、中山為代表的珠三角家電製造基地,是國內發展最早、規模最大、配套最成熟的家電製造基地。企業數量佔全國的60%,主要產品為空調、微波爐和以出口為主的小家電。

●長三角家電製造圈

(以安徽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集群)

先期已經有了美的空調基地、科龍空調基地、海爾彩電和洗衣機工業園、康佳彩電基地及西門子的冰箱基地。此外,還有榮事達洗衣機生產基地、三洋洗衣機和微波爐工廠、美的冰洗生產基地、美菱冰箱生產基地、日立生產基地,融入以合肥為中心的安徽家電製造基地成為各大家電品牌開拓長三角市場的重要選擇。

●環渤海經濟圈

主要為青島、濟南等地,企業數量佔全國的10%,主要優勢產品是空調、冷櫃和冰箱。其中,共有規模以上新型家電類企業20家,帶動上千家配套企業發展,形成了以海爾、海信、澳柯瑪等大企業集團為中心、以相關配套企業為基礎的龐大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