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東省順德市憑借家電產業規模龐大、名牌雲集、配套完善的優勢,成為全國最大的家用電器生產基地,是「中
小題襲1:B 小題2:C 小題3:A 『貳』 第一家年收入過2000億的中國家電企業是誰 2004年,海爾集團成為中國第一個年產值過千億元的家電集團;2010年,美的集團銷售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2012年,格力電器亦躋身千億俱樂部,成為國內第一家年收入過千億的家電上市公司。 對規模的嚮往,始終讓人痴迷。事實上,繼海爾、美的、格力之後,TCL、海信、長虹、創維等也提出了千億計劃。 千億之後,往往會經歷一個調整徘徊期。海爾過千億元之後6年,只增長了200億元。美的過千億元之後,去年業績深度回調。 這讓人不得不感嘆,千億的確是一道「坎」。 格力掌門人董明珠似乎想擺脫「後千億時代」的「緊箍」,剛剛站上千億的山頭,又為企業指出「五年內沖擊兩千億元」的更高目標。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今年美的電器股東大會上也含蓄地表示,整體上市之後,美的集團今後三五年年收入增幅的目標是15%。以美的集團2012年收入1027億元算,也將於2017年跨越2000億元的關口。 三四年前,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等多項政策刺激下,中國家電市場在全球金融風暴之中逆勢飄紅、高速增長,也引發了「軍備」競賽。2010年至2011年,海爾、美的冰箱和洗衣機的產能擴張計劃都以千萬台計,格力與美的亦在空調壓縮機領域競相擴產,延續著靠大規模生產來降低成本的「老路」。 2012年家電業在政策逐步退出的背景下,顯露疲態、遭遇「寒冬」。與此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質而不是單純低價,成為他們選購家電的標准。過度的競爭導向,曾使家電業陷入價格戰的「紅海」,透支了合理的利潤,技術創新乏力。如今,由競爭導向轉向消費者導向,漸成家電業內共識。 『叄』 2009-----2011年這三年年家電行業佔GDP多少 2011 年中國經濟形勢展望 多數機構預測,2011 年世界經濟增速低於 2010 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 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世界經濟還沒有進入穩步增長的良性循環,系統性和結構 性風險仍然比較突出。 1. 自主增長動力進一步恢復,經濟增長率 9.5%左右 2011 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黨中央關於「十二五」規劃 建議指導下,我國將進一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節 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 等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將全面啟動 。 2009-2010 年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 「新 非公 36 條」政策全面落實將提高經濟自主性復甦動力,居民消費升級和城鎮化 進一步加快都蘊含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 為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政策要求,歐盟開始徵收 碳關稅等國際動向都將對傳統產業形成較大的調整壓力。 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的短期增 速,清理整頓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政策規范和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融資能力。 綜合以上因素, 2011 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略低於 2010 年, 實際增長 9.5% GDP 左右,與我們最新測算的本階段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大體相當。 2.內需增長動力依然強勁,實際增幅大體與上年持平 固定資產投資政策進一步突出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調整的政策導向, 為戰略 性新興產業、區域經濟增長點、民生工程、民間投資等鼓勵性投資方向和投資主 體創造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同時,堅決抑制產能過剩行業投資項目的新開工。 但新興產業尚未發展到企業開始大規模產業興替型固定設備更新投資階段, 民間投資自主增長意願不強,預計 2011 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速為 20% 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2-3 個百分點。 2011 年消費保持平穩增長具備諸多有利因素,近年來就業形勢和工資水平 變化為擴大消費增強了後勁, 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有助於減輕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 儲蓄消費型增長模式使我國消費有較強穩定性,但家電下鄉、家電和汽車摩托車 以舊換新等擴大消費政策在 2011 年出現效應遞減現象。 預計 2011 年社會消費品 零售總額增長 18.8%。 3.外貿出口增長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可能為主要減速因素 2011 年,世界經濟復甦放緩將對我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高失業率使居民 消費增長疲弱,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各種貿易保護措施仍會 層出不窮,美國國會醞釀的匯率特別關稅法案正在審議過程中。人民幣一定幅度 的升值對貿易結構調整有較大影響,預計 2011 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將比 2010 年有所回落。初步預測,外貿出口同比增長 12%左右,進口增長 16%左右,順差 1400 億美元,同比下降 19%左右。 4.物價上漲壓力依然存在,農產品價格不確定性增大 發達國家已著手採用「二次政策刺激」來對沖「二次衰退風險」, 這將嚴重 影響各國寬松貨幣政策退出的節奏,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波動將對我國穩定物 價總水平不利。國內經濟適當減速將促進總量供求平衡,工業品價格受產能過剩 影響有一定下行壓力,農產品價格受自然氣候影響有較大不確定性,服務業價格 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動有一定上漲壓力, 經過精心調控可以將居民消費價 格上漲幅度控制在 4%左右;預計工業品出廠價格也上漲 5%左右。 2011 年經濟政策前瞻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確保「十二五」規劃開好局、 起好步,是 2011 年的基本政策取向。2011 年世界各國經濟表現和貨幣政策將出 現分化, 我國貨幣政策不會比今年進一步放鬆, 經濟自主增長能力沒有全面恢復, 證券市場出現大牛市缺乏基礎;但貨幣政策也不可能大力緊縮,經濟已經從最壞 的時期走出,也不存在大熊市的基礎,更大可能是在箱體內寬幅振盪。要把短期 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有機結合起來, 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來大力促 進經濟自主性增長動力的恢復和強化, 通過實施「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和新興 產業發展規劃來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復甦的可持續性。 1.維持適當的財政赤字規模,保持相應的增量調控能力 2011 年, 隨著經濟增速和價格水平回落, 稅收增速將有所回落; 初步預測, 2011 年財政收入增長 15%左右。但財政支出方面,完成在建項目需要後續資金, 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 加強「三農」、 教育、 科技、 社會保障和就業、 醫療衛生、 保障性住房、節能減排等經濟社會發展關鍵環節,以及對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的 支持,也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建議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但財政赤字 占 GDP 的比重下降。 2.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更加突出改善民生和結構調整 將減稅從而啟動企業投資積極性和居民消費積極性作為下一步培育經濟自 主增長動力的主葯方,不必如美國、日本一樣出台二次刺激計劃。個人所得稅、 企業用於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方面的開支等都可以考慮減稅。 支出結構要進一步 向保障房傾斜,向農村水利、交通、流通、農田等基礎設施傾斜。 3.貨幣政策立足「適度寬松」 在有保有壓、優化貸款結構、確保貸款投向實體經濟的前提下,2011 年的 貨幣政策要為經濟的持續復甦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供合理寬松的資金條件。 通過數量型工具和價格型工具並用,堅守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廣義貨幣供 應量(M2)余額同比增長率 16%左右,新增貸款規模全年保持 7.5 萬億元左右,企 業從證券市場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規模大於 2010 年, 全社會資金寬松有度。 4.房地產調控要轉向構建促進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國務院對於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遏制投機性需求 的政策必須堅持,不能讓調控前功盡棄。同時,要高度重視稅收、法制改革等長 效機制的建設,盡量避免行政手段對房地產市場短期造成過強的沖擊。要充分考 慮普通居民的生活成本和居住成本,重點增加 90 平米以下的普通商品房和保障 房的合理供給。供需兩方面工作並重,堅持幾年就可建立起有利於房價長期穩定 的供需關系。 房地產稅率作為調控市場供求的杠桿, 對遏制投機性住房需求將有重要作用。 此輪的房地產調控過程中,中央政府已經將保障性住房作為調控的重點,將保障 性住房納入地方政府問責范圍。2011 年要制定各城市保障性住房五年規劃,加 大投入力度, 加快建設進度, 將房地產稅的一定比重作為保障房建設的主要來源, 以土地出讓金作為補充。 5.加快節能減排相關體制改革,減少對行政性手段的依賴 加快推進資源類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做好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推進 西部地區以及全國資源稅改革。 健全可再生能源發電定價和費用分攤機制,穩步推進居民用電、用水階梯價 格改革。 將建築節能列為節能重點, 推進居民家庭熱力分戶計量和階梯價格改革, 提高新建住宅節能強制性標准並明確熱力分戶計量強制性設計要求, 政府加大對 舊有住宅熱力分戶計量改造工程的補貼力度。 同時要擴大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 試點范圍,擴大資源類產品市場定價范圍,減少政府對資源能源類產品價格的行 政管制。 『肆』 格力的年生產量和佔世界市場份額百分比 格力空調現今已佔據世界%的市場份額。2016年格力家用空調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42.73%。兩大白電巨頭格力和美的占據國內空調市場大部分份額。 作為一家專注於空調產品的大型電器製造商,格力電器致力於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技術領先、品質卓越的空調產品。格力電器發布2016年年度報告,營業收入1083.03億元,同比增10.8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4.21億元,同比增23.05%;基本每股收益2.56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30.41%。公司擬10派18元(含稅)。 (4)家電產值擴展閱讀: 格力在全球擁有珠海、重慶、合肥、鄭州、武漢、石家莊、蕪湖、巴西、巴基斯坦等9大生產基地,8萬多名員工,至今已開發出包括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在內的20大類、400個系列、7000多個品種規格的產品,能充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各種需求; 擁有技術專利6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1300多項,自主研發的超低溫數碼多聯機組、高效直流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多功能地暖戶式中央空調、1赫茲變頻空調、R290環保冷媒空調、超高效定速壓縮機等一系列「國際領先」產品,填補了行業空白,成為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典範,在國際舞台上贏得了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伍』 家電行業的競爭狀況
2007年,國內白色家電市場呈現城鎮更新、鄉村普及。中心城市保有量相對較高, 『陸』 家電行業現狀分析
1、二元化市場結構造成供給相對過剩 『柒』 求2011年和2012年我國家電行業總產值數據! 你是不是昨天晚上問的那個, 『捌』 某家電廠上周計劃完成產值32萬元實際完成35萬元實際產值比計劃超額完成幾分之
第一個問題 『玖』 哪些屬於家電製造企業
中國家電製造企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