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建材行業分析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建材行業分析

發布時間: 2020-12-30 12:55:30

㈠ 求2018年建築材料趨勢

根據《2014-2018年中國建築工程機械製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顯示,在回4萬億基建投資答驅動下,2鄲梗策妓匕幻察濰暢璃010年工程機械行業的相對估值也達到了頂峰。依據新上任領導班子的風格,未來類似4萬億的政策紅利應該難再有。2011年甬溫鐵路事故、日本核危機、高通脹、房地產泡沫,2012年整個宏觀經濟投資環境放緩,使得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在2012年經歷了嚴重下滑,時間和幅度大大超過市場預期,整個市場哀鴻遍野都認為工程機械業進入了長久的隆冬。

從中長期來看,未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將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變為"穩定增長"。全民分食的時代過去了,以後的發展才是真正考驗工程機械企業家的創新能力、應變力與趨勢前瞻能力。

建材批發行業簡要分析

你的問題范圍太廣來了,能不能源再具體些。要廣泛回答估計得1千字也未必能說清。
我先說幾點吧,1、建材行業屬於房地產行業的下游產業。
2、所謂建行批發也無非是通過走量,發展分銷商。賺取廠家返點。
你在網路找 2013年中國建材批發行業風險分析報告,會有一個籠統的說明

㈢ 建材行業和專用汽車行業的市場分析

建材業:建材和五金產品不僅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這兩個行業也是消費市場復甦的龍頭。在全球經濟逐漸回升等有利因素刺激下,國際市場中的建材和五金行業已逐漸從谷底向上攀升。
韓國建築用五金進出口規模大
根據韓國貿易協會統計,韓國建材五金的進出口項目,大致可分為建築用五金材料、耐火陶瓷建材、建築用石材等。2003年1至9月份,建築五金產品主要進出口規模分別為,出口額為8,370萬美元,進口額為7,960萬美元;耐火陶瓷建材出口額為615萬美元,進口額為4,560萬美元;建築用石材出口額為5萬美元,進口額為331萬美元。出口目的地的情況為,建築用五金材料主要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美國、日本、中國、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加拿大等;耐火陶瓷建材主要出口目的地是日本、印尼、馬來西亞、伊朗、西班牙、新加坡、中國等;建築用石材主要出口目的地則為美國、墨西哥、日本、法國、德國、西班牙、俄羅斯等。進口來源地的情況為,建築用五金材料的主要進口來源地為美國、日本、中國、新加坡、德國、中國台灣、法國等;耐火陶瓷建材來源地為中國、德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馬來西亞等;建築用石材的來源地是中國、印度、義大利、埃及、西班牙、菲律賓、日本、美國等。
日本生態建築建材需求大
受經濟復甦緩慢影響,日本建築業市場呈現逐年下滑趨勢。在建築投資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建材五金生產金額也從1996年最高峰的24兆日元,大幅萎縮到2003年的17.7900兆日元。為推動經濟發展,日本政府進行了一系列財稅改革,制定或修正建築基本標准法、品質保證法、建築資材資源回收利用法等。為配合建築業的改革,建材五金業也倡導環境共生、標准規格化、節省能源、改進建築物構造等理念,力圖挽回建材五金產業的頹勢。
統計表明,日本傳統建材市場需求低迷,如木材、玻璃板、水泥與磁磚等進口額都大幅滑落。在過去10年裡,玻璃板價格下跌了65%,木材類價格也跌了30%至-45%。符合生態建築要求和使用低能源的建築材料,如天然材料礦物棉、隔熱性能良好的多層玻璃和氣密性高的不銹鋼、鋁窗框等建築材料的市場需求呈增長趨勢。
為了保障居家健康安全,符合真正意義的「無障礙住宅(BarrierFree)」、隔熱性能良好並持久,低環境污染,耐火耐熱耐震的安全材料,隔音,防露和節省能源的建材,仍是今後日本建材的主流產品。
2003年7月1日起,日本的建築基準法修正後,正式實施SickHouse法,建材禁止使用陶斯松(chlorpyrifos),並限制建材中甲醛含量。DIY室內裝潢商品也適用於此法規。有意向日本出口建築材料的廠商需注意是否違反此項規定。
新產品推陳出新由於日本公共事業及大型土木工程不斷減少,許多鋼鐵和非鐵製品公司紛紛轉向民用建築,積極開拓一般住宅或樓宇的建築材料市場。公共工程強調「使用功能」,民用建築材料則講求「客戶喜好」。因此日本鋼鐵和非鐵製品公司正調整經營方向,努力開發出更多迎合消費者口胃、能被市場接受的新商品,以期擴大需求。
日本NKK制鐵公司,針對大眾希望自家屋頂色澤能長久保持鮮美的願望,最近成功研製出一種名為「妖精」的新型屋頂鋼板,這種鋼板能變色。一般屋頂鋼板新建時顏色非常漂亮,但過一段時間後,就會褪色老化變得很難看。NKK公司針對這一缺點,在鋼板塗料混入添加物,改良後的鋼板,由於是塗料自然氧化結果,使用一段時間後,顏色愈變愈深,因而克服了褪色或老化的問題。新型變色鋼板屋頂使用壽命長達15年,這期間不需重新油漆或塗裝,耐久性是傳統鋼板屋頂的兩倍。NKK公司目前共推出紅、茶、綠、青、銀和深灰等六種色系,預期市場銷售量約可達每月500噸。
日本一般民宅仍然偏好使用磚瓦屋頂。雖然鋼屋頂的重量僅是磚瓦屋頂的十分之一,防震防災安全性都高於磚頂,但據日鐵鋼公司的調查,全日本鋼屋頂普及率尚未達10%。針對這點,日本鐵鋼公司推出兼具鋼屋頂安全性和磚屋頂美觀性的產品,稱之為「變調窯」,將鋼板做成卷帶狀,加工成瓦狀的波浪形,用烤漆塗成斑駁效果,使其看起來像經過燒煉的陶器一樣。日鐵鋼公司希望這些產品能獲得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同。 具體看http://tieba..com/f?kz=74684360

專用汽車:專用汽車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不象轎車主要用於私人消費,而是直接參與國家經濟建設,不論用於運輸或施工作業,都對於經濟建設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同時,經濟建設的發展也會帶動專用汽車的發展,為專用汽車提供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迅猛發展以及我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專用車市場也得到迅速發展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對滿足國內各種需求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那麼,我國專用車市場前景如何呢?本文擬從我國專用車市場的現狀著手,分析我國專用車市場的存在的問題、發展前景以及專用車市場健康發展應注意的問題。

一、當前我國專用車市場發展的現狀

我國專用車市場的發展是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汽車工業的飛躍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從目前形勢看,由於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固定資產投資、物流等有利因素的影響,從1998年開始國內專用車市場整體上呈現上升態勢。全國生產專用汽車的企業在2000年達756家,其中生產廂式車的企業達489家,生產罐式車的企業253家,生產專用自卸車的企業有115家,生產起重舉升式車的企業有88家,生產倉柵式車的企業有16家,生產特種結構車的企業有162家,生產專用半掛車的企業有173家,生產半掛車和自卸車的企業分別為154家和249家。但是,到2002年.國內專用車生產企業縮減到598家,應該說,這是規模化經營的必然結果。近幾年,隨著國民經濟的進一步健康發展,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給我國專用汽車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市場,給生產企業帶來了新的商機,我國專用汽車市場的前景將十分廣闊、商機無限。

二、制約我國專用車行業發展因素分析

1、 行業規模偏小

總的來看,我國改裝汽車企業近年來市場成績顯著。但是,企業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仍然是改裝車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企業只有不斷壯大自己的經濟實力,更好地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企業的管理水平,才能增強競爭力。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公告》上的專用汽車生產企業有500多家,專用車品種達1550多個。專用汽車在商用汽車中的比例為18%——25%。相對整個汽車行業而言,專用汽車市場份額很小,大多數企業的生產規模較小。大多數為外購底盤進行改裝生產的中小廠,機械化程度低、手工作坊式的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產量小,難於實現經濟規模,企業的經濟效益很難突顯。個別企業的個別車型由於受到地方或行業的保護,取得一定的發展,如消防車、醫療用車、油田用車等。一些有實力的民企及外系統企業進入某些專用車領域還存在一定阻力,這不利於市場競爭,也不利於技術進步,不利於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

2、產品結構失衡、發展不均

國內目前專用車的品種還較少,而且重、中、輕,高、中、普、特、新比例嚴重失調,大多數企業只能生產中型普通專用車、其他類型的專用車產量仍較少且功能簡單。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國產專用車還不夠多。盡管進口車(含上裝)及配件存在價高等問題,但依然要維持很長時間國內專用車企業還普遍缺少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更主要的是缺少先進的管理方法、這些都極大地制約下我國專用車的發展。

3、技術水平滯後

目前國內專用車生產仍基本停留在仿製階段(主要指上裝),開發設計雷同現象十分普遍。另一種普遍的現象就是如果一段時間內一種類型專用車市場需求很大,則很多廠家就會一窩蜂似地組織生產,甚至有的小改裝廠在地方保護主義的掩護下「照葫蘆畫瓢」似地拼裝車輛出售,這些質量、性能良莠不齊的專用車很快就破壞了專用車市場的「游戲規則」,使正規的生產廠家蒙受巨大損失,也使正規廠家技術開發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

4、關鍵部件無法自主生產

到現在為止,國產專用汽車底盤還十分匱乏。我國生產的專用車,仍大多是採用東風、解放、斯太爾、依維柯等普通載貨(客)車底盤,經過調整軸距等小幅度的改動進行改裝的,根本談不上特種車專用底盤的技術儲備;生產出的大部分專用車仍基本是技術含量低、售價低的勞動密集型的普通專用車,如低噸位自卸車、半掛牽引車、罐車、郵政車等。即使目前國內廠家生產的比較先進的斯太爾系列汽車底盤,其技術在國際上已經顯得很落後,在國際競爭中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

三、我國專用車市場健康發展應注意的問題

1、 專用車市場的定位問題

專用車市場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定位問題,即要在「專」上下功夫。當前,國內一些改裝車廠定位在汽車行業,和汽車行業是同盟軍關系,造成了專用車市場的混亂。而要改變這種局面,要搞好專用車的定位問題,專用車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向著專門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就是根據用戶的特種要求,生產包括起重車輛、帶雲梯的專用車、集裝箱運輸車等,生產一些新結構、價格比較高、用途比較特別的車輛,品種多、批量少。同時,在今後專用車行業改組中,每一個專用車廠都得研究產品的專門用途,而不要拘泥於發展現在批量比較大、品種比較少的車型,而是根據專用車市場的特點,發展產量小,品種多的車型。這是我國專用車行業發展的趨勢。

2、高新技術在專用車上的運用問題

近年來市場對專用車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高新技術開始在專用汽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一些能夠滿足特殊功能要求的專用車底盤被開發研製。不論是液壓舉升裝置、排料卸料裝置、計量測量裝置、機械作業裝置,還是製冷保溫裝置、安全防護裝置、自動控制裝置、作業監視裝置;不論是各類缸、泵、閥、儀表等總成,還是各種箱體、罐體等車身結構,均在專用汽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新形勢下用戶對專用車產品的多樣化需求。而當前我國專用車無論在底盤、發動機、總成還是在生產技術上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加入wto後,為了同國外汽車生產企業競爭,必須加快引進技術或進口關鍵部件、總成力度和加快自主研製的力度,迅速開發高水平的專用車,滿足用戶的迫切需要;如果不這么做,國外的一些專用車就會沖到我國,而我國用戶就會到國外訂貨,到那時將是我國專用車行業的悲哀。

3、專用車廠要與主機廠形成相互合作的關系的問題

由於專用車行業是依附在底盤製造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專用車又表現為批量小、品種多、科技含量高的特點,與主機廠有著密切的關系。對於專用車底盤要滿足日益多元化的需要,主機廠應給予專用車廠充分重視,進行專門開發,做到用戶需要什麼底盤,就開發什麼底盤,即使一輛也做。因此,專用車廠要與主機廠形成相互合作的關系,主機廠可分大類開發底盤,進行菜單式組裝,專用車廠進行改裝底盤,共同打造高質量的專用車,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

4、採用特殊的政策和管理方式問題

由於專用車的特殊性,國家對其管理應該採用不同的政策和管理方式。當前汽車行業使用的目錄管理有些不適應專用車行業,特別不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專用車行業。有的專用車就做一輛,如果還要做實驗、上目錄,錢花得太多,另外時間上也趕不上人家的需要。因此,對專用車的管理應該給予特別的政策。如日本對大批量生產的汽車實行型式認證,對小批量生產的不實行型式認證,到車管所去檢測,這些值得國內參考和借鑒。所以,國家對專用車的管理應採用特殊反對方式和政策,以促進我國專用車市場的健康、有序的發展,對提高我國專用車的國家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我國專用車市場前景預測

1、專用車發展方向方面

自卸汽車 隨著近幾年來國家實施擴大內需的方針,積極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興建大型工程,以及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和2010上海世博會,都對相應的自卸汽車需求量有大量的增長,而且大、重噸位的自卸車是發展的方向,所佔的比例也將進一步增大。

罐式汽車 隨著西部地區油氣資源的開發必然會帶動石化煉油業的發展,因此大型油罐車的需求也會增大。大噸位的半掛式油罐車增長比率還將加快。

市政用車 市政用車包括大型公交車、路面清掃車、可換車廂式的垃圾壓縮車、吸糞車、下水道疏通車、各種郵政車,灑水車及清洗高層建築物的屈臂登高車等。隨著國家確立加快城市化進程,為適應城市建設需要的各類建築工程專用車需求量將會很大,而且品種會十分豐富。

高速公路維護車輛 我國高速公路的飛速發展,以「五縱七橫」為主骨架的公路網的完成,我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將達3.5萬公里。高速公路的發展為重型車輛成為公路運輸的主要車種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大型高速公路清障車、路面養護車、路面清掃車、救援拖車、帶大型起重機的救援車等也有巨大的需求。

消防車 專業化、特種消防車的數量愈來愈多,但從在用車輛的實際情況看,目前我國消防車在數量和質量上還存在很大的欠缺,尤其是車型結構不合理、特種消防車比例過低,水罐車占總量的69.2%,而特種消防車(除水罐、乾粉、泡沫以外的車輛)僅佔10%。今後專業化的特種消防車將成為需求的重點。

油田專用車 油田專用車,是在通用型的重噸位貨車底盤上加裝各種鑽井、修井等作業的專用裝備而成。隨著西部石油資源的開發,西部地區的非沙漠油田用車輛的需求大型固井車、鑽井車、生活車、修井車等車型。

集裝箱車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現代物流的加快以及用於肉類,速凍食品、冷飲、乳製品及鮮果類商品的總產量和運輸量的增加,集裝箱運輸將是我國汽車運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國家每年對集裝箱車的需求量將大大增加。

2、 專用車發展速度方面

近年來,我國專用汽車取得的飛速的發展,據預測今後一段時期,我國專用車市場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預計2008年專用車產量能達到68萬輛左右,將依然保持著較高的穩步增長的勢頭。

其實不管是汽車還是建材都是很大的兩行。范圍都很廣,這樣你選擇的東西就是90和91分的比較,到底要選那樣,我們誰說了都做不了主,只有你自己來決定,自己的性格啊,愛好啊什麼的去選擇。

㈣ 裝修行業為什麼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各個行業越來越難做,這是必然的,不只是裝修行業越來越難做,但無論怎麼難做的行業,都還是有一大批佼佼者都是賺錢的,他們做了創新改革,淘汰了一批不思進取的企業,自然生存下來的企業就好做了。但今天劉智對裝修行業,為什麼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希望對大家在這方面認識與突破上有所幫助。

裝修行業為什麼現在越來越難做了?

第一、單打獨斗的時代,慢慢過去了。在以前裝修行業組織兩三個人就可以形成一個裝修隊,而現在這類沒有正規組織的裝修人員,漫漫沒有業務了,因為他們後期售後服務很可能得不到保障,他們隨時可以更換地區,找他們難度較大。

㈤ 中國建材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這個報告靠譜嗎有前瞻性嗎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 中國家居建材流通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14年我國建材行業運行的一大特點是,一些高能耗、產能嚴重過剩的產品增速大幅放緩。比如水泥、平板玻璃產量分別為24.8億噸、7.9億重量箱,同比分別增長1.8%、1.1%,增速分別同比下降了7.8、10.1個百分點。
可喜的是低耗能低排放加工產品產量保持較快增速,如,生產混凝土15.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4%,鋼化玻璃4.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1%。
不過整個行業主營業務增速趨緩也是不爭的事實。去年全年,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同比降低6.9個百分點。其中,水泥製造業9792億元,同比增長0.9%,增速同比下降了7.7個百分點。水泥製品、建築陶瓷、玻璃纖維、耐火材料製造業分別完成8600億元、4400億元、1509億元、47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9%、11.8%、13.4%、8.9%。平板玻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略有下降。
在增速放緩的同時,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益繼續提高。1~12月份,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70.2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水泥行業實現利潤780.2億元,同比增長1.4%,利潤總額仍居建材各子行業之首。水泥製品、輕質建材、玻璃纖維、隔熱材料、衛生陶瓷等行業利潤同比增速均高於12%。

㈥ 關於家裝行業現狀的幾點冷思考

家裝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市場痛點亟需解決

家裝行業貓膩多:「低價全包」變身「加價全包」

家庭裝修是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近年來,家裝市場發展日趨成熟,以往的「馬路游擊隊」逐漸被家裝公司和建材市場取代。家裝行業依然「水深」。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少商家玩起「價格游戲」,先拋出「低價」誘惑再「低開高走」,或者千方百計從質量上「降成本」,讓消費者苦不堪言。先拋出「低價」誘惑,再「低開高走」;施工、用料質量就低不就高,變著法子「挖坑」牟利。

家裝行業產值穩定增長,市場空間廣闊

建築裝飾行業一般可以分為公共建築裝飾裝修和家庭住宅裝飾裝修。公裝主要包含商用寫字樓、商業場所、公共設施等建築的裝修;家裝主要是住宅的裝修。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家裝(家庭裝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建築裝修裝飾行業總產值
3.66 萬億元,同比增加 7.5%,超宏觀經濟增速0.8 個百分點;住宅裝修裝飾全年總產值 1.78 萬億元,同比增長 7.2%。

加價手法花樣百出

「全包套餐56000元」「全屋精裝68000元」「58000元即可拎包入住」……近日調查家裝市場發現,「低價全包」幾乎是所有裝修公司的銷售人員通用的攬客口號。

這些裝修套餐包含了地磚牆磚、牆面處理、衛生間四件套、吊頂和頂角線等各種材料、人工,非常實惠。然而這些看似優惠的「低價套餐」往往難以實現。

一些打著「全包」旗號的裝修公司會先故意刪減部分項目,以降低報價。施工過程中,他們再以各種理由增加費用,消費者往往沒有選擇餘地,導致最終實際裝修費用比起初報價高出很多。

減配減料手腕多多

在不良公司的「小算盤」里,除了價格上的「加法」,還有質量上的「減法」。

裝修公司和工頭給的報價單上只是簡單寫了需要哪些材料,並沒有說明到底是什麼牌子和什麼規格的。而在實際中,這些材料品牌、型號、規格千差萬別,品質和價格的差距也非常大。一位建材老闆向記者表示,同一品牌的同一類材料也會分一級品、二級品等,不同品牌、等級的材料價格和質量都有不同。一些裝修公司為了牟利,利用業主不了解裝修材料和工藝的情況,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偷工減料和以次充好來換取相應的利潤。

報價使用的是品牌裝修材料,但用的卻是該品牌等級最低的材料或者是一些雜牌貨;規范的施工在批膩子時要貼一層網格布,減少牆面開裂的可能,但有的公司能不做就不做;還有一些裝修公司吸引顧客下單後,轉頭就把工程包給一些小裝修隊,質量問題難以保證。

口頭承諾難以兌現

為了吸引顧客購買建材或傢具,有的公司會在簽單前給顧客一些口頭承諾,後期再以各種理由拒絕兌現。

㈦ 怎樣看待未來基礎建材的發展前景

——原標題:2019年H1中國家居建材行業市場分析:行業增速放緩 全屋定製、整裝發展趨勢良好

2019年上半年中國家居建材行業市場分析

毫不誇張地說,家居建材行業迎來空前熱鬧、變局叢生的時代。這是以往幾十年裡,未曾大規模發生過的。多種思潮交鋒,多種模式縱橫;戰場在全國拉開,也在局部市場打得火熱;前些年停留在話題討論層面的經營策略,2019上半年出現了更大范圍的落地。

變化一:行業增速放緩,頭部企業增勢相對強勁,中小企業生存空間繼續遭遇擠壓

據統計局數據,2019上半年中國傢具類商品零售額為896億元,同比增長5.7%,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額為907億元,同比增長3.6%,家用電器類商品實現零售額4392億元,同比增長6.7%。

2018-2019年6月中國傢具類零售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8年11月累計零售額增速為9.8%)

相比2018年同期家居相關商品零售增速放緩,但都保持了同比增速,整個行業的形勢並不糟糕,只不過增速已經下滑了。以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增幅都在兩位數,
現在已經掉到個位數。大材研究研判認為,以後大部分時間可能會保持在5%的增速以內。

結合很多上市家居企業的情況,還有部分沒上市的龍頭企業,增速大多在兩位數,部分10%以上,部分在20%到30%之間,對比前些年,增速也在下滑。

但大家要注意的是,大多數龍頭企業的增速,都超過了行業水平,有的還是行業水平的幾倍。縱向來看,企業的增速下滑,但橫向比較,放到當前的行業大環境下,這些企業的增勢依然相對強勁。

還有一些公司做新業務,能夠實現100%以上的增速,比如歐派的木門、衛浴業務;比如,增速都非常強勢。

對比之下的反差結果,意味著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繼續遭遇擠壓,別人的生意好了,行業的景氣度又一般,結果就是自己的生意被搶走一部分。何況很多全國品牌都在擴張網點,搞渠道下沉,以前在地方上活得還不錯的區域品牌,估計好日子一天一天地沒了,得准備好打硬仗。

變化二:精裝房交付繼續增加,工程訂單需求繼續增加,零售市場向存量房轉移

據奧維雲網的數據,2019上半年,精裝房的情況是這樣的:全國共有574家開發商、開盤1448個精裝修/全裝修商品住宅項目,開發商及項目增速分別是42%、28%。

其中,新增的精裝房開發商快速提升,在574家開發商里,428家是2016年以來首次有精裝修/全裝修項目開盤,去年同期是309家,同比增長38.5%。新增開發商推的項目也不少,一共推了440個項目,差不多32萬套精裝住宅。

以往做精裝房的,主要是前10強或前100強開發商,不過,現在很多中小開發商,100強以外的房企也在推精裝住宅,增長速度非常快。比如上半年,TOP10開發商的精裝住宅開盤量接近56萬套,同比增長2.9%,市場佔比超43%。

而非50強及非100強開發商的精裝住宅,增速高達70%、32%,光看這個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前10強房企。而且今年上半年新增的428家開發商里,全都是100強之外的企業。

2019上半年,精裝房的部品情況是這樣的:建材、衛浴與廚房部品配置率很高,已經上升到96%了,比如戶內門、瓷磚、木地板、開關插座、坐便器、衛浴五金、洗面盆、浴室櫃、櫥櫃、廚房水槽等。

像電器這塊的配置率也很高,比如煙機、灶具配置率,高達95%。還有智能家居的配置率,77%,增幅做到了36%;比如智能門鎖、智能安防的需求量很大,上半年配置率高達49.7%、64.4%,配置量分別是64萬套、83萬套,同比增速都超過66%。

智能晾衣架增長非常快,是今年的爆款。去年的時候,全年共有4家開發商的16個項目配套了智能晾衣架,而今年上半年就達到6家開發商的19個項目,配套量2.2萬套,增幅超10倍。

大材研究認為,要做智能晾衣架的生意,進入開發商的精裝房采購清單,將是核心營銷策略之一。

洗碗機延續去年的高增長,熱水器的需求還在放龐大,這兩類產品的增速都在100%左右。另外,像冰箱、新風、洗碗機、凈水器等產品的配置增速,都在20%以上。

綜合目前的情況,大材研究認為,毫無疑問,一方面精裝房的交付量還會增加,佔新建商品住宅的比例繼續上升,這種現象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滲透,以後你看到交房的小區,發現大多是精裝房,地面牆面衛浴間廚房都已經搞定了,很多建材商的生意肯定沒了。

另一方面,精裝房的配套部品種類在擴大,以前主要是塗料、地板、瓷磚、櫥櫃、衛浴潔具、門窗這些,現在增加了很多,比如智能家居、凈水器等,一些開發商還在搞拎包入住,自己有裝修公司接單,自己建供應鏈,跟部分家居建材企業合作拎包入住。

這些事情都會帶來一個結果,你搞不定工程訂單,生意會少許多。如果沒有能力做工程業務,做不了精裝配套訂單,那你就得深挖零售市場,拿下存量房市場。

變化三:全屋定製、多品類集成、整裝、拎包入住漸成氣候,市場接受度提高

2018年的時候,全屋定製受到廣泛追捧,很多做衣櫃、櫥櫃等櫃類產品的企業,還有成品傢具企業、木門企業等,都在推全屋定製。

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當時主要立足於自己的優勢產品,比如全屋櫃類定製、全屋木門定製、全屋瓷磚定製等,整個表現是圍繞單品做文章,力圖在某個細分品類里打造爆款。

而今年的情況有所變化,部分公司做了調整,開始向全屋配齊擴張,不光是做自己的優勢產品,還可能自建生產線、投資某些公司,繼續擴大品類,走大家居路線的全屋定製,把櫃類產品、軟裝等全部搞定。

多品類集成上升到普遍現象,比如櫥櫃衣櫃的集成、衣櫃木門的集成、牆面集成、牆面頂面集成、廚房衛浴間集成等。

探索整裝的企業有所增加,以歐派、尚品宅配等為代表的傢具企業,繼續深入探索整裝業務,據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介紹,「HOMKOO整裝雲」平台的入駐企業已超過1300家,目標是整合賦能1萬家裝修公司。平台上的中小裝修企業,除了免費使用尚品宅配的設計軟體、供應鏈系統,還可以批量團購建材,大幅降低采購成本。

另外,尚品宅配的自營整裝業務還在成都、廣州、佛山三地努力,2018上半年在建工地數251個,累計客戶數782戶;全年交付整裝工地849個。到2019第一季度,交付工地316個。還是有不小的進步。

而歐派家居的整裝大家居業務繼續推進,不光開了幾十個整裝大家居店,而且在推動星居與微居的一家搞定業務,消費者只需面對歐派這一個供應商,就能完成全套家裝。歐派有一個套餐是598元每平,有產品包、施工包、整裝包等。

還有金牌廚櫃,也啟動了桔家雲整裝的項目,這個做法是以全屋定製為核心,同時做全案設計,整合建材家居行業的優質品牌,一鍵打通設計、訂單、生產、物流、倉儲、安裝、施工監控等環節,賦能裝修公司、設計師與施工隊,給消費者提供整體家裝服務。

他們想以設計為導向,然後帶動各種建材、定製與家居軟裝產品的銷售,同時將裝修也覆蓋了。

曲美也有一個整裝業務,建博會上就發布了5大整裝定製系列,包含了全屋板式產品、金屬系統定製櫃,以及廚房、木門、地板、護牆板等。

由於富森美的強勢推進,以及傢具企業探索與精裝房的匹配,今年拎包入住也相當火。有一撥公司從大家居、整裝、全屋定製、全屋配齊等角度入手,也在向拎包入住看齊。大家都想把硬軟裝、主輔材、家電這些都搞定了,業主確實能夠拎著包就住進來。

富森美專門開辟一塊場地,專門做了拎包入住生活館,3萬平米,提供從設計、施工、材料、軟裝的一站式服務。至少已經有掌上明珠、帝標、米蘭等公司入駐,普遍做法是將展館做成家的模式,客廳、廚房、卧室等,各種風格。

紅星美凱龍也計劃做這事,計劃通過城市大家居體驗館、小區樣板間拎包入住、社區服務店的全場景滲透,讓消費者體驗一站式的開發商、設計、施工、服務體驗配套。而且據說組建了百人團隊,聯動旗下365座家居MALL,打通拎包入住服務鏈。

從消費端來看,大材研究注意到,業主對一站式配齊的認可度在提升,拋開第三方機構的調研結果不說,單從小區業主的購物選擇來看,全屋定製、整裝的選擇偏好比較明顯。

變化四:工程經銷商崛起,企業當成獨立的經銷網路予以打造

以前招經銷商,多是招零售經銷商,到傢具、建材市場或賣場開店,由於工程市場的崛起,工程經銷商成了一支獨立的渠道力量。

據大材研究觀察,2019年以來,陸續有多家企業在招工程經銷商,其中既有之前的經銷商轉型到工程領域,同時做零售與工程業務;也有單獨的工程經銷商,只做工程。

比如皮阿諾,在半年度財報里就提到,正全力加大工程經銷商招商力度,引入保利、陽光100、奧園等地產商,擴大工程經銷商覆蓋區域。

大材研究預判,未來幾年裡,會有更多家居建材企業轉型工程渠道,集中精力組建工程經銷商團隊,開發商背景的職業經理人將很受廠家歡迎,擁有開發商資源的經銷商將是工廠的坐上賓。

變化五:定製家居出現三條路線:全屋、換代、垂直

以櫃類為主的單品定製傢具,競爭非常激烈,各種產品套餐、價格戰、渠道戰等,連續交鋒幾年時間,能做的基本上都做了。

目前來看,定製傢具也在調整,部分企業進行品類延伸與擴充,尋找新的成長道路。

據大材研究觀察,定製家居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全品類滲透,以前主要是櫃類傢具的定製,現在是衛浴定製、門窗定製、全屋木門定製、全瓷定製、頂牆定製等,各個品類都在探索定製。

尤其是今年全衛定製非常火,可以稱為全衛定製元年,估計經歷三五年的孵化期與市場催熟,會進入到高速裂變期。

二是第X代產品來襲,部分品牌提出升級換代的概念,比如尚品宅配第二代全屋定製、索菲亞定製3.0、瑪格第三代實木定製等,從這些內容來看,主要是種類在增加,全屋定製的邊界繼續擴大,向全屋配齊邁進。

三是從大家居向大消費擴張,引進圖書、親子、簡餐等業態。這一步邁得

四是定製涉足裝修環節,與家裝公司合作,聯手推整裝,比如給家裝公司提供整裝產品包。

定製傢具企業跟裝修平台合作,打通裝修公司渠道,比如好萊客跟齊家網的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從好萊客購買定製家居及相關傢具,然後通過合資公司的線下店賣給終端客戶。

五是走垂直路線,尋求差異化,集中體現在某個細分領域做精做深,做成細分市場的老大,避開跟龍頭企業的正面交鋒。有些公司從材質入手尋求差異化,比如不銹鋼櫥櫃;比如從風格入手,做東方美學范,或者北歐風等。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家居建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㈧ 建築材料市場調研與分析

你好,具體網路一下就知道了,集眾家之所長就可以新鮮出爐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