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家電批發市場
北京市東方福地批發市場 東城區東直門內大街99號
北京市天境商品交易市場 崇文區永內大街43號
北京市天緣綜合市場 白廣路北口綜合樓地下
北京市天橋丹陛華小商品批發市場 崇文區永內大街22號
北京市天民市場 崇文法華寺大街91號院
北京市天龍商品交易市場 東城東四南大街36~38號
北京市橋外橋小商品市場 永內大街5號
北京市前門鹿城商品交易市場 前門東大街20號
北京市隆福大廈商品交易市場 東城區隆福寺街95號
北京官園商品批發市場 西城區車公庄大街甲4號
北京市寶龍小商品市場 雍和宮大街94號
北京市金五星百貨批發城 海淀區學院南路
北京市富龍小商品市場 和平里西街一區3號
北京市大鍾寺佳佳商品批發市場 西三環北路31號
北京市鑫帝商品交易市場 朝陽區十里堡5號
北京市天宇小商品批發市場 朝陽團結湖路東里10號
北京市天興小商品市場 東城東直門北大街16號
北京市平樂園綜合批發市場 朝陽區西大望路南磨房鄉
北京市城西地區 眾和百姓商品批發市場 廣安門外大街馬連道南口
北京市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 西城區西便門
北京市萬通新世界商品交易市場 西城區阜成門外大街2號
北京市天宇綜合批發市場 蘋果園南路甲11號
北京市天友小商品市場 海淀區白石橋路54號
北京市天意市場 西城區阜外大街259號
北京市天外天小商品批發市場 西城區月壇公園東門南側
北京市天樂市場 西城區西外南路寅12號
北京市天地批發市場 海淀區復興路甲24號
北京市天成商品批發市場 海淀區白石橋路50號
㈡ 小家電市場的發展歷程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時至今日,中國小家電業邁入了茁壯成長期,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市場」。
2006年全年中國全部家用電力器具製造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479,755,766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20.07%;全年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454,272,552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8.84%;2006年全年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1,394,07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22%;截至2006年12月底,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單位數達2001家。
2006年1-12月全國微波爐累計產量55,701,655台,比2005年同期增長9.55%;2006年1-12月全國電飯煲累計產量88,798,178個,比2005年同期增長42.11%;2006年1-12月全國吸油煙機累計產量10,898,703台,比2005年同期增長45.74%;全國電熱水器累計產量8,396,052台,比2005年同期增長23.03%。
2007年中國小家電產品產量繼續保持增長勢頭,達到14.4億台,同比增長12.7%,2003~2007年復合增長率為12.5%。而中國小家電市場銷售額則達到了971.9億元。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小家電卻在整體增速下滑的國內家電業中獨樹一幟。2008年國內從事小家電的企業前三季度銷售額均出現大幅增長。
在產品質量和穩定性上,廚衛、家居、生活類小家電都獲得了穩步提升,產品技術含量也得到加強。在品牌建設上,小家電領域涌現出以TCL、格蘭仕、格力、方太、亞都、九陽、燦坤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品牌。在營銷網路構建上,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批專業的小家電代理商、經銷商,並在國美、蘇寧等連鎖賣場體系中占據了重要比例。
但同時,小家電行業也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如安全實用性、質量保證、營銷服務體系問題多;小家電同質化嚴重,創新能力低;行業競爭混亂,價格戰頻繁等。
因此,小家電企業要樹立品牌價值觀,注重產品的創新,積極進行技術開發,調整質量與利潤的關系,注重售後服務體系的建立。
與傳統家電產品不同,小家電在中國的銷售仍然處於發展階段,隨著消費者需求增加,小家電產品的種類和數量都在提升,小家電平均利潤率高,為企業帶來的收益也高。未來小家電在中國的利潤率和增長率均將提升至30%左右。
㈢ 小家電市場的前景如何,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方向
雖然不如大家電「出鏡率」高,但近些年,小家電產品類型的不斷豐富、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內外銷保持快速增長、眾多企業紛紛投資「試水」……每一條都昭示著中國小家電產業正在蓬勃發展。賽迪顧問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02年以來,中國小家電產業的產量一直保持著10%以上的增長,2006年產量達到127497萬台。目前,中國小家電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更是完成出口92511萬台,全球80%以上的小家電產品出自中國。而國內小家電生產企業則主要集中在廣東、江浙一帶,特別是廣東,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優越的地理位置、配件廠雲集等有利條件下,全國63.4%的小家電製造企業選擇在廣東紮根,此外,落戶江蘇、浙江、福建聚集的小家電生產企業數量也分別佔去了行業總規模的6.6%、14.1%和8.4%。
細分市場上各品牌大顯身手
小家電產業的產品類別繁雜,按照用途被分為廚房小家電(微波爐、電水壺、電咖啡壺、食品加工機、油炸鍋、電飯煲、麵包機、電磁爐、電烤箱等)、家居小家電(電熨斗、吸塵器、電風扇等)、個人護理小家電(電吹風、剃須刀等)。賽迪顧問提供的數據顯示,2006年,廚房小家電產品占據整體市場份額的81.2%,這一方面是由於被劃分為廚房小家電統計范圍的產品品類較多,另一方面,微波爐、電飯煲等產品已經成為現代家庭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廚房電器,其市場銷售一直十分紅火。
2006年,小家電知名品牌繼續擴大著行業領先優勢,橫向進行品牌比較可以看出,飛利浦、松下在家居和個人護理小家電產品方面的競爭優勢明顯,美的、格蘭仕、海爾、蘇泊爾則在廚房小家電領域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值得一提的是,亞都、奧普、九陽都是以單一產品打響品牌知名度,分別在空氣凈化加濕器、浴霸、豆漿機產品細分市場上占據絕對領先位置,而在一些市場規模較大的小家電產品上,品牌集中度已經有顯著提高,強勢品牌的市場地位得到了體現。
廚房小家電品牌集中度不斷提升
經過多年的市場推廣,消費者對廚房小家電的功能特點有了更多的認識,正在逐步地接受廚房小家電。廚房小家電產品以其節能、實用、健康的形象進入消費者的家庭,逐漸取得消費者的認可,同傳統的烹調方式比,廚房小家電使用安全、便捷、便於清潔、效率高,具有明顯的功能優勢。近年來中國廚房小家電市場銷量每年以超過10%的速度上升。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廚房小家電市場總體規模達692.4億元,與2005年的604.5億元相比,增長了14.59%。其中,作為廚衛電器的主力軍,燃氣灶、吸油煙機、電飯煲的市場銷售額分別達到115.0億元、80.4億元及39.2億元。
廚房小家電市場需求量增加,發展迅速,與此同時,消費者也對產品本身提出了種類多元化、設計精品化、功能實用化等更高要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為了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企業在降低產品價格的同時,也在豐富著自己的產品線。
隨著產業集群化和資本的滲透,廚房小家電行業將會呈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直至淘汰的趨勢。2006年,廚衛電器市場經過幾年的培育,已經逐步形成了良性的市場主體,品牌集中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據賽迪顧問統計數據,電飯煲產品市場上主要活躍的品牌有美的、蘇泊爾、格蘭仕、三角、半球等,其中美的占據了46.6%的市場份額,在電飯煲市場掌握著絕對發言權。吸油煙機市場則主要是帥康、老闆、方太、華帝等品牌,這五個品牌共佔去市場總份額的43.8%。燃氣灶市場上的前五位品牌是華帝、帥康、美的、老闆和方太,分別佔去了13.2%、8.0%、6.3%、3.8%和3.1%的市場份額。
家居小家電成為新熱點
家居小家電產品主要包括電風扇、電暖器(暖風機)、電熨斗等傳統產品,也包括近年來快速興起的吸塵器、空氣加濕器、空氣凈化器等新興產品。在一輪輪購房熱潮的推捧中,曾經長期被視為邊緣化產品的家居小家電市場在2006年被激活,成為城市消費者的新寵,擁有家居小家電的數量已成為衡量生活質量的又一個新指標。2006年,中國家居小家電市場全年銷售額已達到126.3億元,占據小家電市場份額的14.8%,比2005年增長12.6%(見表4)。不少大家電廠商也紛紛進入這一領域,憑借原有的品牌、渠道、技術優勢,迅速「興風作浪」,促成了家居小家電市場目前的競爭格局。
此外,家居小家電幾家領軍生產企業在不斷擴大產業規模的同時,十分注重對海外市場的開發,憑借種類齊全、價格低廉、市場操作相對規范等優勢打入海外市場,成為小家電產品出口的拳頭產品。賽迪顧問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家居小家電市場將持續放量增長,增長速度持續保持在7%左右,預計在2011年市場規模達到181億元。
個人護理小家電蘊含誘人利潤空間
如果與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大家電做比較,電動剃須刀和電吹風等小件產品同樣可以賣到千元以上,可想其利潤空間會有多大。據分析,消費者之所以肯為小產品付出大費用,主要是希望日後通過使用產品獲得享受,因此,個人護理小家電比其他小家電產品更為強調外觀設計、科技含量、材料選擇、實用性、舒適性的全面品質。而高利潤率更容易吸引實力強大的企業參與競爭,又從側面激勵了個人護理小家電產品領域的不斷升級。2006年,中國的個人護理小家電市場成為眾多家電廠商新的利潤增長點,多種產品市場處於導入期,發展前景廣闊。
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個人護理小家電市場已達到約4800多萬台的市場規模,2006年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總量達到5500萬台左右,增長率達到14.5%。銷售額也由2005年的31.2億元增加到34.4億元,增長率為10%。
㈣ 小家電市場的基本信息
中國家電業早已進入一個品牌制勝的時代。在中國家電業遭遇群體市場寒流的回今天,仍發現有一個「家族答」正在崛起,它以時尚、個性、高雅、方便、實用等為特點深深贏得了千萬家庭的青睞,在贏得市場的同時,也扯起了利潤與成長的細分行業大旗——它就是小家電。
小家電按功能分為四類:一、個人生活、護理、保健小家電,如電吹風、電動剃須刀。二、日用家居小家電,如吸塵器、電熨斗、加濕器。三、廚房餐飲小家電,如微波爐、電磁爐、電飯煲。四、衛浴小家電,如電熱水器等。
㈤ 小家電市場「爆發」,品牌如何領跑市場
——原標題:2019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分析:市場前景廣闊,人工智慧技術將是未來發展方向
小家電市場市場潛力和增長空間巨大
與發展多年的大家電市場正碰觸行業天花板相比,小家電市場開始展現出龐大的市場潛力和增長空間。尤其是隨著我國國民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費升級所帶來的觀念轉變,高端、智能、健康類小家電產品開始逐漸走俏,市場體量不斷擴大,一批小家電企業正在迅速崛起。
小家電市場是藍海 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前不久,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家電市場規模達到8104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彩電零售同比下跌9.59%;空調、冰箱、洗衣機同比增長率為4.5%、3.5%、3.1%。
與大家電的下跌或小幅增長相比,小家電則增長快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小家電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8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銷售收入整體呈現增長的趨勢。2012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銷售收入已達2620.51億元,同比下降4.77%。2014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銷售收入突破了3000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銷售收入增長至3614.33億元,同比增長2.12%。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小家電行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市場銷售收入將超3900億元,達到3903.4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8%。
2012-2018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銷售收入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顯示,吸塵器繼續擔任小家電行業中增長品類的排頭兵,市場規模達到零售額195億元,同比增長率45.6%;破壁機發展速度較快,其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千萬台。
與此同時,中怡康時代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小家電零售額整體處於增長狀態,廚房烹飪類零售額43億元,同比增長15.6%;廚房水料類零售額42億元,同比增長11.4%;個人護理類零售額30億元,同比增長40.1%。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小家電市場前景一片光明。另有統計顯示,以小家電產品人均保有量來看,目前我國小家電產品人均保有量顯著低於歐美及日韓等國家,低保有量及低普及率也意味著未來市場發展空間的潛力巨大。
「小家電是家電行業的快消品,更新換代比較快。與此同時,國內小家電企業的創新能力也非常強。」榮電集團董事長侯文明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大家電的使用期限多為7-8年,甚至更長。而小家電的使用期限一般也就2-3年,有的甚至只用了一年左右就更換成新產品了。另外,除了市場上常見的產品品類外,這幾年,國內小家電企業發明了很多新產品,如養生壺、陶瓷水壺等,非常受市場歡迎,銷量大增。
「當前,我國經濟和消費都處於轉型升級的階段,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的需求量激增,定製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創意也越來越豐富,而以人工智慧技術為引領的智慧小家電,未來的市場需求量則會更大。」侯文明告訴本報記者,未來小家電市場一定會實現大爆發,目前還走在「爆發」的路上。
產業鏈生態化競爭是核心
作為中國小家電品類最多的企業之一,榮電集團(以下簡稱「榮電」)的前身是合肥榮事達小家電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由於市場切入精準,榮電發展快速:2006年,其投產建成廣東中山基地,並在全國32個省份實現渠道布局;2013年,完成線下、禮贈品、電商、電視購物四大戰略通路布局,成為中國小家電及禮贈品行業領軍品牌;2016年,伴隨中國(肥東)互聯網生態產業園開園,榮電集團成功實現互聯網企業轉型;2018年,前瞻性提出的「3U智慧生態產業模式」,被商務部向全國企業及產業園大力推介。
與此同時,作為傳統家電成功轉型為互聯網科技企業的典範,榮電的發展模式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榮電這幾年的發展勢頭不錯,目前已推出70多個品類、3000多個單品,每年銷售約3000萬台小家電產品。2018年,集團總收入達54.74億元,同比增長17.3%;今年前4個月,銷售收入增長達到23%。」侯文明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榮電擁有好帥、亞摩斯、榮事達三大品牌,經營涉及智能家電、機器人、智慧家居、高端農產品、榮電大學、金融投資、互聯網生態產業園等七大領域。
從現有的市場競爭層面來看,榮電在產品、渠道和服務等各方面的布局已經非常完善。如在產品方面,榮電以「高顏值」設計,打造智能化、精品化、有品質保障的產品,脫糖電飯煲、破壁機、空調、語音茶吧機、旅行便攜水壺、智能門鎖、超霸機器人等成為線上線下的明星產品;在銷售渠道上,有線上、線下、禮贈品和電視購物四大銷售渠道,其中線上銷售佔40%左右,線下銷售佔60%;在用戶服務方面,榮電在全國建立了自己的售後服務平台和體系。
但光有這些還不夠。「未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某個產品或環節的競爭,而是生態體系和整個產業鏈的競爭。」侯文明說,家電產品從前端設計到中端製造再到後端銷售,由很多個環節組成,如果每個環節都強大了起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才會跟著強大。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2018年,榮電提出「3U智慧生態產業模式」。
「『3U智慧生態產業模式』是榮電在運營中國(肥東)互聯網生態產業園的實踐中誕生的一套商業生態模式。」侯文明說,該模式就是配置優化互聯網、人工智慧、物聯網三大領域的生態資源,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無縫鏈接和互聯互通。
企業要做生態,必須整合各方資源。「榮電目前整合了自身的產品資源、通路資源,聚集了服務資源、產業資源、社會資源、教育資源等方方面面的優勢資源。」
「比如產品設計,榮電不僅與設計公司(洛可可、法國米羅、大業設計)緊密合作,還會對外開放設計平台,吸引國內外各種資源參與。」在侯文明看來,「3U智慧生態產業模式」依託榮電七大板塊資源,可以深入對接當地政府、產業和社會資源,從產品經營向資源經營聚攏,通過資源經營,在互聯網生態產業園即可實現各資源板塊的生態發展。
據了解,榮電已在全國各地開業3U生態店127家、3U生態館17家,建設3U生態產業園19家。
「未來,榮電希望通過旗下3+N品牌矩陣,圍繞內容營銷、用戶運營、3U生態等三大工程,做家庭健康消費品解決方案和企業經營增值解決方案。」侯文明表示。
人工智慧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在企業轉型升級初期,我們就認識到人工智慧是大勢所趨。」侯文明說,未來,人工智慧產品的開發將是企業競爭的拐點,誰能擁有人工智慧技術,誰就能贏得用戶支持。
「我們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進行得很早,大概從七、八年以前榮電就和新加坡創新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目前榮電的人工智慧團隊、總工程師就是新加坡創新公司派過來的。另外,在人工智慧領域,榮電並不是大范圍布局產品種類,而是做好產品縱深度,這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好帥兒童教育機器人。」侯文明說,好帥兒童教育機器人以「人工智慧+教育」為核心,深耕雲端資源。
通過幾年的發展,榮電與聯想來酷、喜馬拉雅、格靈教育等資源平台進行了合作,好帥品牌深入布局智慧教育。目前,好帥兒童教育機器人已經成為全國銷量第一。
在傳統家電板塊中,通過在工業設計、技術和新材料的運用上加以強化,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智能產品體驗。例如早前榮電與阿里雲聯合推出過全球第一台智能APP遠程操控健康養生壺,可以通過後台的人機交互,建立起消費者的興趣平台。擁有燒水、葯膳、煮麵、花茶、煲湯等13大養生功能的智能養生壺,已經實現了Wifi智能操作,不管用戶身在何處,只要安裝一個手機APP,便能智能操控養生壺。智能養生壺本就帶有榮電的養生配方,用戶可以隨意選擇、應用配方,對養生壺發出指令,與它進行互動。
為了更好地布局智慧家居,榮電還與華為展開合作。在2019華為HiLink生態大會上,榮電獲得了「最佳小家電合作夥伴獎」。榮電的亞摩斯鈦晶養生壺、IH電磁電壓力鍋、IH電飯煲、足浴盆四款產品已經入選華為智選生態產品,接入華為HiLink生態,利用華為的網路和智能技術,給用戶帶來更加智能化的全新體驗。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全屋智能家居領域深度合作,推動家電產業升級,共同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的風向標。
在侯文明看來,榮電不只是小家電企業,更是未來互聯網生態戰中的引導者,依靠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引領全新的生活方式,滿足消費者更深層次的需求,打造「3U生態」全面覆蓋家電消費。
㈥ 小家電的市場前景
綠之源隸屬於山東省知名企業——山東藍傘國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山東藍傘國際旗下著名品牌之一。
綠之源品牌定位於為千萬個中國家庭構築健康的生活環境,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綠之源下設家庭清洗和室內空氣治理兩大產業部門,致力於家庭健康產業的開發、整合及新營銷方式的推廣。綠之源空氣治理業務范圍為對飲水機、油煙機、空調、電腦等常用家電進行品牌化專業清洗服務及相關清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室內空氣治理部業務范圍為室內空氣污染檢測、治理以及相關設備、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兩個產業在綠之源品牌統一領導下並駕齊驅,以靈活的經營模式,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了國內眾多終端客戶的認可,以一如既往的真誠和扎實的品牌內涵贏得了全國各地服務商的一路追隨!
綠之源在贏得全國各地投資者廣泛關注的同時,更憑借卓越的產品服務、為社會謀福祉的精神獲得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認同,相繼榮獲「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最受投資者關注獎」、「2008年度十佳誠信企業」等殊榮,2009年度更是一舉榮獲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青年文明號」稱號,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運會指定電器清洗服務商,綠之源的優質服務不僅取得了普通消費者的認可,更獲得了奧運冠軍們的一致好評!
綠之源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截止2009年底已然成為國內家庭健康產業領軍者,然而綠之源前進的腳步從未因此停歇,「綠之源人」一直堅守著自己的使命——讓每一個中國家庭都有一個健康的家居環境,2009年10月,經董事局批准,綠之源運營總部確定了未來三年發展規劃:將綠之源打造成為中國第一個家庭健康超市,將產業鏈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家庭健康產業在我國屬於新興朝陽行業,據相關專家分析,2010年,家庭健康產業將迎來新紀元——市場份額首次突破8000億人民幣,這意味著在未來將有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待所有「綠之源人」去開發。誰能率先進入這個市場,誰就有機會與綠之源一起成為中國家庭健康產業引航者和主宰者!!
㈦ 現在什麼小家電有市場
熱風扇啊
㈧ 小家電的市場前景怎麼樣
不是很明朗,高檔的替代品實在太多了…
㈨ 小家電如何打開國內市場的分析
由於市場是變化的,渠道也是多種的,由於很多小家電是從私立性質開始的,咱們走傳統渠道方式。 一:如今開拓合適的經銷商是公司發展的基礎,並不一定要找市場上最大的經銷商作為夥伴。通常規模大的經銷商都是手持市場上最強勢的品牌,索要的條件也高,最難以控制的是他們分銷的產品過多,精力分散。因此,要選擇的應該是合適公司的營銷戰略,產品定位的客戶,也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 1:先在本地區或者重點城市直營。在營銷計劃中,有兩類地區需要採用直營或者接近直營的方式。即戰略要地(部分經濟強市和發展潛力巨大的地區)和樣板市場。其必須由公司深度管理,尋找合作意識強的代理商,為其提供超常規的營銷支持。比如對部分的產品實行代銷,給予廣告費用支持等;作為樣板市場,為新產品新計劃的上市校驗以及為潛在合作夥伴提供實地考察,同時將樣板市場的經驗復制到其他地區。 2:為確保市場的覆蓋率大,暫時不設立省級總代理,只設立市級代理。同時,根據國家最新相關管理條文,故只設立二級渠道,既:一級分銷(市級)和二級分銷(縣級)]二、三級分銷或零售客戶的數量,質量。 3:一個市場多選擇幾家進行談判,以自己的產品,定位為基礎,確定是選擇批發型或終端型的經銷商。 4:考慮待選客戶的代理品牌有多少,品牌的沖突性,目標客戶的沖突性,代理產品的檔次、價位的合理程度。 5:員工的精神面貌。工作態度和受培訓情況。 在開拓一級經銷商前,先摸底,三個二級三級市場,我認為是十分必要的。 二:一個市場應該選擇幾個經銷商,這要看所選的經銷商的實力,輻射能力而定。通常,經銷商都會強調「獨家經銷」,這可分兩種方式處理: 2:對品種區域獨家經銷的,還可以生產款式不同而功能價格一樣的產品區分,這樣可以實現不同渠道的覆蓋。 三:一個產品要成功上市,都應該有一個亮點。當然,如果您的產品本身就是有專利的產品,我相信這全亮點的發掘也是輕而易舉的,我們要製作一點精美的POP,彩頁,把亮點放大行業的特點,告訴代理商,消費者選擇我們是正確的。 四:現階段暫不必考慮竄貨的問題,而且竄貨從另下個角度只說明產品的認同性,有要求,在培育市場的初期,少量的竄貨是對您剛剛起步的市場有好處的,關鍵是把握一個度,這就是先在代理合同上作的規定,把握住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