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家電行業市場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家電行業市場

發布時間: 2021-01-15 04:54:39

❶ 慢慢感覺到,中國家電行業整體智能化市場前景巨大,所以我想選個好的品牌加盟,不知道有什麼好的品牌

2017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超1400億元,達1428億元,增長率為25.3%,雖增長有所放緩內,但市場容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985億元。近年,在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帶領下,智能家居熱度不減,行業蓬勃興起,互聯網巨頭及新興創業公司從硬體、技術、系統解決方案等不同角度進行布局,智能家居系統初顯。市場上有很多比較好的牌子,前景都挺好的,你可以去他們官網試著了解了解。像優家智能家居、歐瑞博 、鴻雁 、智軒科技 這些品牌都不錯,你對比一下各家的加盟條件。

❷ 家電行業分析報告

銷售規模小幅下降,線上銷售佔比提升

根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2019年我國家用電器零售額為8032億元,較2018年小幅下降2.2%,其中61.4%銷售額來自線下銷售渠道。雖然目前我國家電銷售額仍主要由線下銷售渠道完成,但隨著網路電商的興起,我國家用電器線上銷售佔比亦逐步提升。2019年,我國家用電器線上銷售渠道銷售額佔比為38.6%,較2018年同比增加2.4個百分點。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家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❸ 家電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家電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今後幾年家電業的發展將繼續面臨上游成本增加和下游流通企業的雙重壓力,面臨嚴重的出口形勢,家電業的發展將更加依靠國內市場。隨著節能、環保、智能和安全成為家電發展的主題,全球化競爭的加劇和高端產品的高盈利性迫使家電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自主創新將成為家電業發展的戰略支撐點。預計未來幾年家電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行業增長繼續趨穩。
1、家電產品出口形勢嚴重
歐盟25國重新修訂的技術標准、環保標准,對我國冰箱、洗衣機、空調、微波爐、吸塵器、熨斗、烤箱、照明設備、玩具、休閑和運動設備等十幾類輕工產品出口造成新的壁壘,使企業發展及產品出口面臨嚴重挑戰。這兩個指令幾乎包括了所有的民用電子電器領域,而中國每年出口到歐盟市場的該類產品達數百億美元,其中又以家電產品為主,由於這兩個指令都會明顯增加中國家電企業的出口成本,嚴重影響我國317億美元家電出口歐盟,不少達不到指令要求的產品會被排斥出歐盟市場,因此2006年我國家電出口形勢比較嚴重。
同時,我國家電產品在出口上並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自有品牌,出口的產品很多仍是貼牌生產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自有品牌建設上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另外,在產品核心技術上我國家電產品仍沒有取得本質的突破,仍以引進和仿製技術生產,要害部件仍需要從跨國壟斷企業購買,出口產品的自有技術含量不高,處於利潤鏈的低端環境,出口規模很大,但贏利能力不高。這些因素使得我國家電產品盡管出口形勢表 現良好,但依然存在較大的發展障礙,出口市場的擴大存在較大困難。
另外,全球范圍內影響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石油和基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將影響未來世界經濟的進一步回升,全球經濟保持穩定回升的缺乏足夠的支持,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增速將面臨適度調整,但仍會保持穩定的增長。這些因素都將對未來家電產品出口形成較大的不利影響,因此中國家電產品出口增長速度有可能放緩,對行業增長的拉動力量也會因此減弱。
2、城鎮化進程加快為家電行業增長提供持續性的需求支撐
我國城市化進程步入出現快速發展階段。城鎮發展的速度提高直接促進了居民消費需求總量的提高,加之房地產市場需求的逐漸回溫以及家裝市場的發展,將為家用電器產品提供穩定的需求擴張基礎,這些因素為家電行業的增長提供了長期支撐。從2005年空調市場的發展來看,家裝市場已成為中國空調業產能急劇擴張的一大助推器。2010年上半年我國空調行業總產能突破了8600萬台,與去年相比增幅達到23%。調查數據顯示,國內消費者中為新房裝修而購買空調的比例高達36.7。
3、農村家電市場會有所升溫
新一屆中心政府成立以來,一直對三農問題給予高度的關注,並不斷推動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減輕農民負擔,推動農民收入的增長。農民收入連續兩年保持較快增長,對於改變農民收入預期,擴大消費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農村以家用電器為主的第二次消費結構升級已由沿海擴展到越來越多的內陸地區。由於國家支持農業發展、保護農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未來幾年農民收入將會出現較快的增長。這對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來看,家用電器將是農民收入增加後重要的消費支出領域,農村家電市場將會逐漸升溫,未來家電產品在一二級市場日漸飽和的情況下向三四級市場滲透成為可能。
4、家電產品技術升級趨勢將加快
價格競爭的日益白熱化已經促進了家電企業不斷增強技術研發,以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和產品技術結構的日益升級保持和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盈利水平,家電產品結構的技術升級趨勢將不斷加快,為行業保持穩定的增長提供動力。同時,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也需要家電行業提供更多新興產品滿足市場需要,節能、環保、智能、安全等特點已經成為消費者對家電產品新的要求,消費升級和家電產品的結構升級將形成良性的互動促進家電行業不斷以結構升級獲得增長動力。
在電子電器領域,我國明年將發布關於數字電視產業的產業政策。目前數字電視技術的地面無線傳輸標准還未確定,收發端相關的系統型標准已經出台,產品標准將於春節前出台。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時間表,2006年中國將開展數字衛星直播業務,滿足看不到有線電視的全國三分之二家庭的需求。「十一五」期間將正式推廣數字電視地面廣播,至2010年,除西部地區外,全國縣級城市基本完成向數字化的過渡,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2015年全面終止模擬電視廣播。這一根本性的技術變革將極大的促進新的市場需求的擴張,為家用電子產品行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因此技術進步已經成為家用電子電器行業增長的動力源泉,家電產品的技術升級趨勢會得以加快。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家電產品在使用功能上的、應用環境上的智能化、網路化、物聯網化將會得到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發展。

❹ 目前白色家電行業發展如何

白電市場競爭正趨於激烈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國內家用空調零售量增長1.5%,零售額下降1.4%;拆分來看,線上渠道銷量和銷售額同比增長20%左右,線下渠道銷量和銷售額同比下跌約10%。

根據半年報,格力空調業務上半年營收793.25億元,同比增長4.62%,相比之下,美的空調業務表現亮眼,上半年暖通空調營收714.39億元,同比增長11.84%,超過格力的4.62%,成為格力在空調領域的最大強敵。財報數據顯示,格力、美的經營現金凈額均高於凈利潤,「真金白銀」收入囊中。

而2018年上半年,兩者空調營收還有近120億元的差距,分別為758.20億元和638.74億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格力電器2018年財報顯示,空調營收1556.82億元,當年,海爾與美的空調業務營收之和不及格力,其空調營收與凈利潤依舊遙遙領先。但進入2019年,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根據中怡康數據,2019年Q1家用空調線下市場零售額排名,格力、美的和海爾分別為35.4%、30.2%和12.7%,格力與美的可謂「貼身肉搏」。但格力在線上市場表現不如奧克斯,更不及美的,16.3%的份額,與奧克斯差距拉大。

2019年Q1中國家用空調零售額佔比對比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企業多元化趨勢顯著 多方挖掘利潤空間 尋求更多業績增長點

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品牌中心總經理左延鵲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白電企業在細分市場競爭升級,且差距越來越小,但目前白電依舊是處於寡頭競爭局面,大部分凈利潤掌握在格力、美的和海爾三巨頭手中,其他品牌各自在細分市場尋求更多空間。」

產業經濟分析師梁振鵬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白色家電市場相較彩電容量較大,智能手機對市場的分流導致彩電份額受擠壓,嚴重削弱利潤,下半年家電市場依舊不容樂觀,但市場新技術、新模式也在不斷迸發,企業多元化趨勢依舊會非常顯著,多方挖掘利潤空間,尋求更多業績增長點。」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綜合業務部副主任王旭華認為,去年下半年以來,家電行業出現的整體規模下降。但我國家電行業在政策等支持下出現了新的機會點和增長點。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白色家電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❺ 家電行業的競爭狀況

2007年,國內白色家電市場呈現城鎮更新、鄉村普及。中心城市保有量相對較高,
開拓中小城鎮與鄉村市場成為內銷增長動力。冰箱進入城鎮較早,面臨更新換代,
且鄉村普及令需求潛力得以釋放,加之科龍與美菱恢復性增長,令冰箱內銷增長顯
著。空調進入城鎮較晚且未向鄉村普及,處於城鎮飽和與鄉村需求難釋的境況,令
內銷增幅驟降甚至負增長。獨具的價格優勢令白色家電出口持續高幅增長,退稅是
出口獲利重要來源。出口擴大產銷可提高產能利用率,凸顯規模效應,利於攤薄單
位成本。降低家電出口退稅率令企業原材料成本增加,擠壓了盈利空間。人民幣升
值對家電企業影響負面,產能過剩致使出口成為企業生存的倚仗,低價低成本是主
要優勢,匯率變動難以實現出口價格提升。非關稅壁壘作用凸顯,主要出口地區提
高節能指標和徵收回收費;換用新冷媒製冷劑令空調單位成本增加,削弱了出口成
本優勢。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對我國家電產品實行反傾銷措施,倘若遭受全面反傾銷
,必定對家電行業和企業造成致命打擊。

第一章 2006年全球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述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整體狀況
二、空調
三、電冰箱
四、洗衣機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行業進入壁壘低,競爭者眾多,市場逐漸呈現飽和狀況。
二、廠家差異化道路
三、市場細分更加明顯
四、產品走向
五、行業加速整合
第三節 主要國家與地區
一、美國:市場成熟、需求增長平穩,品牌眾多,市場競爭激烈
二、歐洲: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新的環保政策加大外來品牌進入的難度
三、日韓:消費市場保持平穩,產量逐漸外移
四、印度:市場潛力巨大,未來戰略要地

第二章 2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況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產業規模
二、產業結構
三、產業競爭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國內廠商的市場地位優勢依舊明顯
二、各廠商上紛紛將注意力瞄向三四級消費市場
三、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制約行業發展
四、中國白色家電產業正處於整合關鍵期
五、宏觀政策利於行業整體發展
第三節 重點地區發展概要
一、長三角
二、珠三角
三、其他重點區域

第三章 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發展預測
第一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趨勢分析
一、空調市場發展趨勢
二、電冰箱市場發展趨勢
三、洗衣機市場發展趨勢
第二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規模預測
一、空調市場預測
二、電冰箱市場預測
三、洗衣機市場預測
第三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結構預測
一、產品市場結構
二、區域市場結構
三、營銷渠道結構

第四章 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細分產業研究
第一節 空調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二節 電冰箱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三節 洗衣機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技術創新成為產業熱點
三、阻礙因素

第五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競爭分析
第一節 國內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二節 國外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三節 渠道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白電市場的渠道結構
三、細分市場的渠道結構
四、渠道發展特點
五、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六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分析
第一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發展研究
一、特徵
二、趨勢
第二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模式演進
一、產業生命周期
二、傳統模式與新型模式
三、演進路徑與挑戰

第七章 我們的建議
第一節 對政府的建議
一、宏觀調控
二、更加發揮家電行業協會的幫助企業經營的作用
三、指導家電行業發展方向,增強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第二節對 廠商的建議
一、產品策略
二、價格策略
三、渠道策略
四、品牌策略
五、服務策略
第三節對 渠道商的建議
一、改進運作模式達到與廠家的雙贏
二、避免盲目投資,減少渠道成本擴大銷售利潤
三、品牌店、超市和大型百貨商場惟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保存自己的份額

❻ 加盟家電行業怎麼樣,家電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家電行業競爭格局激烈 入局晶元領域尋求新增長點

家電巨頭紛紛入局晶元領域

如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電市場,同時也是家電企業做活躍的國家,中國有三家企業躋身世界十大家電品牌。都說晶元是最難啃的「骨頭」,今年格力「造芯」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新聞,近幾年,國內八大家電巨頭均已成功入局,它們能否成功「造芯」,掌握核「芯」科技呢?

紛紛入局晶元領域原因分析

中國晶元產業起步晚、核心技術相對落後是不爭的事實,能讓一家盈收利好的企業下決心造晶元,除了勇氣和情懷,更多的是理性與戰略。近年來之所以能形成家電「造芯」潮,這是由於行業的市場競爭形勢、發展趨勢以及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等造成的。

傳統企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家電行業全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51萬億元,同比增長18.7%,利潤總額為1169億元,同比增長6.09%。2018上半年,家用電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0.74萬億元,同比增長13.1%;利潤總額522.9億元,同比增長15.9%。

在生產情況方面,2018年-6月家用電冰箱累計生產3979.3萬台,同比增長3.1%;空調累計生產11022.6萬台,同比增長14.4%;家用洗衣機累計生產3397.2萬台,同比增長0.3%。

2014-2018年H1中國家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家電市場的日益萎靡,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傳統的家電企業想扭轉局勢,尋求新的增長點是當務之急。

家電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家電的需求不同以往,如電視不僅要求畫質,還要個性化;空調還要智能化;其它相關產品也需要聯網,消費升級迫在眉睫,智慧家庭成為了人們的新需求。

一方面,傳統家電產品競爭的白熱化造成了惡劣的價格戰;另一方面,高端的家電產品受追捧,企業盈利暴漲,業績一片飄紅。盡管國內的家電巨頭們牢牢搶占著國內市場,但對於歐美日韓等市場領域,市場佔有率很小,這也是國內家電企業集體之傷。

晶元作為未來智能家電核心

目前在全球家電市場,日系、韓系和歐系是高端市場主角,近年來,國內布局晶元較早的兩家家電企業海爾、海信持續發力高端家電,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搶占高端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掌握「晶元」。

不管是全球家電市場還是國內家電市場,整個中低端市場幾乎已經形成飽和,行業壁壘重重。對於這些動輒百億甚至千億的巨頭而言,想繼續在家電行業呼風喚雨,唯有提升核心競爭力,方能馳騁沙場,市場發展至今,相關的技術均已成熟,而晶元作為未來智能家電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家電企業入局晶元最重要、最核心的原因。

傳統的電視晶元的成本不到電視的10%,隨著消費升級,晶元在電視中作用越來越重要。

目前幾乎絕大部分的電視都是人工智慧電視,隨著AI風暴的來臨,電視企業若不擁抱AI,將被時代所淘汰,AI電視最核心的零部件當屬晶元和面板。

家電晶元有何用?

一般的家電晶元包括MCU主控晶元、電源管理晶元、連接晶元、驅動晶元和圖像處理晶元,目前家電企業研製的晶元中,除了電源晶元未有企業涉及之外,其它晶元全部位列其中。之所以不涉獵電源管理晶元,是因為這個市場一直是德州儀器、安森美、ADI、英飛凌、瑞薩等巨頭壟斷,其次是電源晶元並非家電最核心部件,且價格便宜,不影響企業未來的布局與規劃。

以MCU主控晶元和圖像處理晶元為例,它們就像家電的大腦,能夠指揮和協調電視機各項功能。其中圖像處理晶元對圖像信號中的靜態與動態清晰度、色彩、對比度、HDR等要素進行逐個優化,在用戶對電視畫質要求與日俱增的情況下,面板+晶元均是關鍵指標。

晶元如何撐起家電企業的未來?

一方面,家電企業要滿足自己的核心業務,如長虹、創維、康佳等彩電巨頭,誰都不想離開家電行業。另一方面,很多企業野心不小,自給也想外銷,格力不僅想自己消化晶元,還想外銷。

也有的企業專心做產業布局,如在八大企業中,美的市值最高,其中智能產品、智慧家庭產品是其核心,不同於其它家電企業,物聯網晶元才是重點,它造芯就是布局產業鏈,並非意在爭奪中國集成電路市場份額。

❼ 家電行業如何提升銷售

大家都說家電來市場艱源難,准確說是家電行業對家電從業人員的要求更高了。如何提升銷售個人從兩個方面談談個人的一些想法:一、如何讓更多的人進店(引流)。現如今很多家電經銷商老闆都說活動沒有用,准確的說還是方法不得當。我們可以採用陸海空轟炸的方式製造知名度和一些利益牽引(當然這個要抓住人性的弱點)讓更多的人知道有我們這個店且進入店;二、提高成交率(不丟單或少丟到單)這個就要求我們有過硬家電知識基本功以及銷售技巧了(達到這個水平只有一個方法學習)同時還要對當地同行所操作的產品優劣勢(相比自己操作產品)非常之熟悉。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說的不妥之處,還望各位指教

❽ 家電行業到底怎麼樣呢

2019中國家電行業分析: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出台,探索其他增長動力更為重要

2019年家電市場新政落地

1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聯合下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後簡稱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在1月29日的相關新聞發布會中稱,拉動家電消費是促進商品消費的一個重要抓手。

但需要看到的是,同為擴大內需的救市政策,這輪家電市場新政絕不是十年前「家電下鄉」政策的卷土重來。而對於家電企業來說,靠政策吃飯顯然也並非長久之計。

節能、智能和超高清成為這輪家電市場刺激政策的關鍵詞。

方案指出,支持綠色、智能家電銷售。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產業鏈條長、帶動系數大、節能減排協同效應明顯的新型綠色、智能化家電產品銷售,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消費者交售舊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抽油煙機、熱水器、灶具、計算機)並購買新家電產品給予適當補貼,推動高質量新產品銷售。

行業人士分析,據測算若該政策在全國推廣,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預計就可以增加1.5億台高效節能智能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約7000億元,全生命周期節電大概是800億千瓦時。

而在提到要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外的同時,上述方案還提到要加快推進超高清視頻產品消費。加大對中央和地方電視台4K超高清電視頻道開播支持力度,豐富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支持廣電網路和電信網路升級改造,提升超高清視頻傳輸保障能力。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超高清電視、機頂盒、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等產品推廣應用予以補貼,擴大超高清視頻終端消費。

事實上,節能、智能以及超高清也正是家電行業目前的發力方向,國美方面表示,目前彩電品類中智能彩電佔比可達到95%。冰箱和洗衣機高能效商品佔比也達到95%。而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消費電子處處長曲曉傑此前在中國智能顯示與創新應用產業大會上的發言中也稱,2019年將推進用5G技術傳播4K內容的工作,4K超高清視頻用戶預期到2022年能夠達到2億戶。

在將刺激家電市場做為拉動內需增長抓手的背後,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在去年11月16日在一次發言中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國與貿易國。劉宇南也在發布會中援引數據稱,根據統計來看2018年家電消費占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位列第五位。總量上看,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家電生產和銷售的大國,2017年,空調、冰箱、洗衣機、平板電視的內銷量大概是2.3億台,銷售額接近8000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四大家電產量除了洗衣機出現同比下降0.4%外,其他三類電器均同比增長,截止至2018年底,全國彩電產量為20381.5萬台,同比增長14.6%。空調產量為20486萬台,同比增長10%。全國家用洗衣機產量為7150.7萬台,同比下降0.4%。全國家用電冰箱產量為7876.7萬台,同比增長2.5%。

2018年全年全國四大家電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十年輪回 2019年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全國試點推廣

十年一個輪回。同樣採取補貼模式的家電下鄉政策也正是於2009年前後從試點推向全國。

2007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山東、河南、四川以及青島展開試點工作。按照相關規定,非城鎮戶口居民購買手機、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將按售價給予13%的財政補貼。2008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14個省區市落地。2009年2月,家電下鄉政策推廣到全國。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各地家電下鄉政策均以四年為期。2013年1月31日,「家電下鄉」政策正式結束。

而作為家電下鄉的後續刺激政策,2012年6月期一年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開始實施。政策規定對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家電產品,給予消費者不同金額的節能補貼。

相隔十年的新舊家電補貼政策,擴大內需救市的意味同樣明顯。據記者了解,家電下鄉政策是為了緩解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消費電子企業面臨的外銷急速下滑危機。而眼下據國家統計局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增速創2003年來新低。其中,作為以往的消費旺季,2018年11月、12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分別為8.1%和8.2%,位於全年低點。

但與上一輪家電補貼政策的普惠性以及固定補貼比例相比,這輪新政更具彈性,強調「有條件的地方」與「適當」。而與家電下鄉聚焦農村市場不同,這輪新政提到的「著力引導企業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則意味著更大市場。

從家電下鄉政策的歷史統計數據來看,補貼政策對家電市場的刺激作用巨大。根據上述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3億台,實現銷售額7071億元。但家電下鄉政策的相關後遺症也很快凸顯。失去政策刺激的家電市場,陷入長期疲軟狀態。

家電業內人士表示,家電下鄉等補貼政策在激發出農村市場巨大消費潛力的同時,也提前透支了市場的購買力。而空冰洗等家電產品的更換周期一般都長達十年。同時,電商近幾年的輪番大促也已經讓家電市場的購買力充分釋放。同時,作為拉動家電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房地產行業目前也增長乏力。

而對家電企業來說,補貼也並不好拿。僅2015年10-12月就有康佳等四家彩電廠商相繼發布公告稱宣布公司將退回高效節能家電推廣財政補貼資金。

1月16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2019年第一次股東大會上回應家電新政相關問題時則稱,有人聽到新政很高興,但我並沒有很高興,過去的家電下鄉補貼,讓很多企業弄虛作假,推動這個補貼政策時,反而格力電器比較吃虧的。對於家電企業來說,尋找到政策刺激之外的增長動力顯然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