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家門口種柳樹有什麼寓意
柳樹是報春的使者,杜甫有詩:「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是柳條。」它告知楊柳是春天氣息的預報員,因而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愛楊柳,形成許多與柳有關的民間風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金晚論壇網友「丹鳳朝陽」近日發了一個《傳說柳樹不宜種在院落內!》的帖子,使許多網友產生興趣,從春天,從建築風水,從民間風俗以及各個方面談了自己的想法。 前段時間,「丹鳳朝陽」聽人說,柳樹不能種在房邊的院落內!心裡不解,回家時問老人。老人說外面的風俗不知道,但本地的風俗確有這種說法。傳說有人落水淹死後,這個人的魂魄非常怕雨。所以每到下雨天,要到岸邊的柳樹下面來躲雨,因而自古以來我們這邊的人,有把柳樹種在水邊的習俗。「丹鳳朝陽」說:呵呵,現在看來這種傳說肯定是迷信了,世上哪有鬼呀。但拋開迷信不談,這又何嘗不是古時民間的環保概念呢!大家還知道有啥種樹方面的忌諱…… 話題挺玄乎 說法很迷惑 據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與柳樹有關的民俗還真不少。民間確有傳說柳樹屬陰物、易招引鬼怪凶邪的說法。而一些建築風水中也講:現代的許多私家花園中若種植柳樹,就應遠離大門,柳樹屬陰,種植於陽宅大門,久而久之,陰盛而陽衰,會使得家運日漸衰退。民間還有種說法:「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門前不栽鬼拍手。」這是因為桑與「喪」同音,不是什麼好兆頭,所以不種。柳有兩個說法,一是音同「溜」,這個好運來了都溜走了;二是柳屬於輕薄低賤之物,所以也不會種。至於鬼拍手,就是楊樹,楊樹枝被風一吹嘩嘩作響,所以叫做「鬼拍手」;還有就是柏樹,性屬陰,不種;槐樹,就是鬼木,這些都不會載在家門口或者人住的地方。 隨著話題越來越玄乎,大家也開始各抒己見。網友「閑舒」認為「丹鳳朝陽」所說的傳說應該是來自於佛教。「魂魄」應該不是怕雨,而是喜歡雨。據說,鬼都是餓的,因為所有的水到嘴裡都會變成火而得不到飲用。只有觀世音菩薩加持過所灑的甘露才能飲用。由於觀世音菩薩的法力,以至於所有的柳枝所碰到的水,鬼都能飲用。為了慈悲,所以,柳樹都種到了水邊。另外,柳枝是觀世音菩薩的法器,因此,鬼在晴天確實不敢接近柳樹。不在院子里種柳樹,也可能是怕自家的祖宗因此不敢回來的緣故,所以不種吧。 道理越辯越明 原因也許挺簡單 中國古代植柳的起始時間很難界定。文獻中最早記載柳樹的是《夏小正》,該書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歷法專著,夏緯瑛考證認為是夏王朝末期成書的。書載「正月柳稊。稊也者,發孚也。」 表明當時柳樹已經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明確提出種植柳樹的是周朝時期的文獻。《古微書·禮緯·稽明徵》載春秋時期「庶人無墳,樹以楊柳」,是說平民百姓無墳墓,僅在埋葬地種植楊柳樹。 據我市一名民俗專家介紹:關於柳樹的民俗是很多的。比如「插柳游春」、「折柳送別」等等。我國在宋代就有寒食節那天家家門前插柳枝的風俗。而我們本地也有春天戴個柳條帽圈,舉著柳條到郊外踏青游春的習俗。而折柳送別之俗始於漢朝。古人贈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樹易生速長,用它贈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徵著情意綿綿;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前面網友所談的關於柳與「溜」諧音,只是另一種解說而已。而有關柳樹的種種傳說,也是勞動人民一種生存智慧的反映,是根據實踐總結出來規避風險的生活經驗。比如柳枝柔美而親水,容易聯想到「水性楊花」;樹葉易落,柳絮紛飛,在庭院種植不容易打理而引發些聯想和借口。網友「淡淡星月」說:關於風水的問題,如果撇開那些迷信的說辭,其實更多的是在講究人與環境如何和諧相處。我想這裡面還是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東西的。網友「真愛永存」在新聞網同題帖中說:我們的老人是講,屋後忌栽竹,妨害子嗣;不栽柏樹,因為多做棺木;柳樹年久會成精怪,不利主人,所以也不栽。其實呢,是老人怕竹子柳樹枝葉繁茂,容易藏奸匿盜於家宅不利,所以搞個這樣詭異的說法出來。有些朋友立馬斥為糟粕,其實是很武斷的。網友「芙蓉峰下」認為:柳樹不種植於一般的院落,這倒不一定是什麼風水。柳樹,是喜陰喜濕的植物,一般生長於溪流、湖泊之畔。而普通民宅的院落,裡面能有多少濕地?這樣自然不宜種植柳樹了。而皇家的花園,荷池水塘是必不可少的,那自然其旁也應是楊柳依依了。實際上,一個院落是否種有楊柳,不是取決於居住之人的高貴或貧賤,而是看它的大小與構成。比如現在的大學校園,往往有不小的人工湖,湖畔自然是柳樹環繞。對不?有些學生公寓就在這樣的湖邊,學生住得很喜歡,也過得很開心,沒什麼不好。我說這些,絕無否定風水之意。其實,據我了解,風水之學最講一個順乎自然。一個小小的民宅小院,主人總是希望院子里能幹凈清爽。沒有水池溝渠,種什麼柳樹?種上去還不是不倫不類? 柳樹是好樹 春天多愛護 春來了,關於春天和春樹的話題也吸引了許多的眼光。其實要知道,柳樹無與倫比的適應性使之成為我國古往今來國土綠化最普遍的樹種之一。柳樹是我國的原生樹種,據考證,在第三紀中新世的山旺森林裡即有柳屬。山東青島地區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間,青島膠州灣附近就有柳屬植物。」柳樹也是我國被記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圍最廣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現「柳」字。 柳樹不僅可用於園林綠化,也是民間常用的葯用植物。柳屬植物葯用歷史悠久,在1829年法國葯劑師皮埃爾———約瑟夫·勒魯首次自柳樹皮中獲得了水楊甙(Salicin)經結構修飾即是現在的阿斯匹林。現在我國民間有把柳葉當茶飲,以治療高血壓,亦有作為菜餚供食用的。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柳樹,是春天的樹。談論柳樹,其實也是在談論春天。
⑵ 描寫柳樹的名家名篇
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曾鞏《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⑶ 歷代詩家詞人為柳樹傾灑過很多墨汁和汗水,寫出一句: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內刀
1、李白《憶秦容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樂游原⑤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2、楊巨源《賦得灞岸柳留別鄭員外》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好風儻借低枝便,莫遣青絲掃路塵。
3、戴叔倫《賦得長亭柳》
濯濯長亭柳,陰連灞水流。雨搓金縷細,煙裊翠絲柔。送客添新恨,聽鶯憶舊游。贈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4、 劉禹錫《楊柳枝》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落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5、周德華《楊柳枝》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情人橋上別,更無消息到今朝。
6、李白 《勞勞亭 》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7、羅隱《柳》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⑷ 院外河邊有柳樹對家有何影響
柳絮滿天飛!到那個季節會很麻煩!!!!
⑸ 描寫柳樹的名家名篇
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曾鞏《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