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的十大家電品牌排名是什麼
對於廚衛用品我們知道是廚房和衛生間的簡稱,也就是說廚房和衛生間的用品有哪些品牌呢。因為我們知道關於廚房和衛生間的用品,是我們平時在生活中用得比較多的產品,所以我們在選購的時候要選擇一些品質比較好一些的產品,那麼這樣的用的時候,才會用得時間久一些。那麼廚衛電器的品牌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來為我們大家介紹相關的知識。
1、海爾廚衛
海爾空調相信很多人都知曉,非常知名,除了空調之外,海爾廚衛也有很高的品質,深受市場青睞。成立於1984年的海爾品牌,已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
2、格蘭仕廚衛
格蘭仕廚衛創建於1978年,在家電行業中是屬於較老的品牌了,經過多年的磨礪,在廚衛行業中,格蘭仕廚衛一直處於不敗之地,仍占據市場的生要位置,中國廚衛十大品牌之一。
3、華帝廚衛
中山華帝燃具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雖然創立時間不久,但是華帝品牌名聲已經傳遍了行業內。以燃氣灶具、熱水器、抽油煙機、消毒櫃等等系列產品為主,產品種類豐富也吸引了不少的消費者。
4、美的廚衛
創建於1968的美的集團已是中國最具規模的白色家電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美的品牌相當知名,已位於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國廚衛十大品牌等。在國內市場上,美的品牌占據了電器行業的很大市場。
5、老闆廚衛
老闆廚衛是杭州品牌,中國名牌。位於杭州老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成立於1979年,30年來專注於廚房電器行業,現已成為中國廚房電器行業發展歷史最長、生產規模最大、產品類別最齊全、銷售區域最廣的龍頭企業之一,中國廚衛十大品牌。
6、方太廚衛
方太廚衛是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於1996年。方太廚衛作為較早進軍中國廚衛市場品牌,主打高端市場。多年來,方太廚衛已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了廣泛的知名度,產品品質也領先業界。
7、前鋒廚衛
前鋒廚衛是成都前鋒電子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公司以燃氣和電熱水器、灶具、抽油煙機、消毒櫃等為主,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多年來一直名列前茅。前鋒廚衛現已是中國馳名商標品牌、中國廚衛十大品牌、中國名牌。
8、歐意廚衛
歐意廚衛品牌作為中國乃至東南亞最大的燃氣具生產基地之一,在行業中一直深受社會和行業的普遍認可,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歐意廚衛產品品質過硬,倍受了消費者的青睞。
9、櫻花廚衛
創建於1978年台灣櫻花廚衛被業界認為是廚衛商品中的精品,以獨特的設計、濃厚的文化因素贏。賴。櫻花廚衛曾獲得:江蘇省著名商標」、「蘇州市知名商標、中國廚衛十大品牌等多項榮譽。
10、萬家樂廚衛
萬家樂廚衛品牌成立於1988年,公司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順峰工業區。以燃氣具為主業,帶動整個廚房、衛浴及生活電器的發展,擁有德國、瑞士、日本、瑞典尖端生產、檢測設備,企業實力雄厚可想而知。
以上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關於十大廚衛的品牌有哪些的相關問題,對於廚衛的品牌我們應該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了解了吧。我們以上為大家介紹的一些品牌都是比較知名的品牌,而且多年以來的銷量和口碑真是非常不錯的,所以也是值得我們信賴的大品牌。所以如果我們想要來選擇廚衛產品話,可以參考以上我們為大家介紹的一些品牌,希望我們的介紹可以幫助大家。
『貳』 請問高手大消費指的是那些行業或者是板塊
政府概念股
應該就是所謂的政府支出4萬億扶持的那些項目:是指由於受本次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為了穩定經濟而出台的財政支持,涉及的行業及板塊很多。受益的領域及板塊主要在鐵路、建築、水泥、鋼鐵、汽車、造船、石化、電子、裝備製造、紡織等多個板塊。
未來外資並購將重點集中在以下幾個行業中:
一是汽車板塊。國家近年來出台了一系列促進居民汽車消費的政策,這將推動我國汽車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外資急於通過並購汽車企業以獲得我國汽車行業高成長的利潤,這將推動汽車上市公司的並購熱潮。建議關注一些中小盤、業績優良,行業行業優勢明顯的上市公司,如江鈴汽車(000550)、一汽轎車(000800)、長安汽車(000625)等。
二是金融板塊。我國金融業一直是高度壟斷、開放程度最低的行業。而外資急於想通過並購我國金融企業以充分利用我國銀行業現有的健全完善的營業網路,達到全面介入我國金融業的目的。目前深滬兩市中,為數不多的金融股,有望成為外資重點關注的對象。
三是航空板塊。按照新頒布的《外商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外商投資中國民航業的投資范圍、方式、比例、管理權等方面將進一步擴大。我國航空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將吸引著外資的積極參與。建議關注東方航空(600115)、海南航空(600221)等。
四是港口板塊。在最新的《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取消了港口公用碼頭的中方控股要求。目前已有多家外資企業表達了參與港口建設的意向,外資並購我國港口企業有望很快實現。建議關注未被市場充分炒作的低市值的港口股,如北海新力(000582)、重慶港九(600279)、營口港(600317)、鹽田港(000080)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叄』 所有家電弄好大概要花費多少錢
你就是想買大型家電
電視可以選擇、長虹或者康佳和海信、5000左右
冰箱選擇海爾、雙內開門或者卡容薩帝 、4000到10000
洗衣機海信、夏普.LG.三洋、3000到5000
熱水器、海爾1000到2000
空調直接選格力吧、客廳大2P或者3P、卧室2個大1.5P吧、價格2500到7000
這些都是很豪華的、如果可以的話,可以來我們店選擇、
地址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鎮、我們有4個店《2個海爾》《1個格力店》《1精誠電器》我們店很多家用電器都有
『肆』 大消費板塊有哪些
主要包括商業連鎖,家電,醫葯醫療,農林牧漁,汽車,食品加工,酒飲料等.
『伍』 大型超市裡賣的家電(大的)其目的和意義何在
談大型綜合超市家電經營
大型綜合超市(Great Maket Shopping簡稱GMS或大賣場),是現階段零售領域的主導業態,它以經營生鮮、食品為主,兼營日用品、百貨、服裝和家電,其中家電的經營是最為艱難的。由於GMS追求低成本、高周轉,加上現在的商家熱衷於惡性競爭,相比大型百貨商場和家電專業店來說GMS的家電經營主要存在以下劣勢:
1、品牌形象差:GMS為了保持整體的形象,家電產品一般不允許有廠家的個性化陳列,也不可以突出品牌形象。主要採取比較樸素的陳列方式,其展示、燈光等各方面都達不到廠家的要求。
2、服務體系不完善:GMS強調自由輕松的購物環境,營業人員很少干預顧客的選擇,並且家電售後工作有廠家負責,從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上難以和專業店或商場相比。
3、內部重視不足:家電產品利潤低,庫存佔用資金較大,周轉速度相對其他產品慢,再加上市場競爭激烈,經營風險大,易造成積壓。因此在GMS中普遍被經營者冷落,一般來說家電不會占據黃金位置,配備較少的資源如營業面積、專業人才、營銷支持等。大部分抱著:做的好就作,做不好就撤的思想。
這些先天性不足使GMS的家電經營成為冷門,很難在此方面有所作為,現在國內也很少有關於GMS家電經營的成功經驗。本人從事家電經營5年時間,特別是3年GMS家電采購工作的經驗,認為家電定位只要明確,仍可以發揮自身的優勢,並且使其成為賣場經營的中流砥柱之一。
一、彌補經營缺陷
大型綜合超市(GMS)存在的明顯不足就是缺少「服務」載體。雖然GMS有非常先進的服務理念,比如沃爾瑪說顧客永遠是對的。但是除了在收銀台和服務中心,服務很難通過其他途徑傳達給顧客。而家電銷售過程始終貫穿著具體的服務內容(售前、售中、售後服務),因此以家電經營來傳遞整個賣場的服務理念是非常有效的。
GMS一般缺少售後服務部門,但是擁有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我們可以開發專門的顧客管理系統,建立詳細顧客檔案,除了可以分析顧客的購買行為,還可以為顧客提供更為周到的服務。比如:定期電話回訪,對顧客的問題及時聯系廠方解決;聯絡感情,重大節日或顧客生日時寄送賀卡或小禮品,以拉近與顧客的距離;免費提供產品信息,通過郵寄DM讓顧客及時了解營銷動態;組織忠誠顧客參加一些公益性活動等等……,由於GMS經營模式的限制和服務方式與專業店的不同,必須獨辟奇徑,避重就輕,體現GMS的特色。
二、理性經營
國內的家電經營者非常注重競爭對手的行為,習慣於相互廝殺,很少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因此談到競爭就是無休止的價格戰或惡意競爭。其實每個經營者都有其獨到的經營理念,也是區別於對手的優勢所在,在經營中始終貫穿才能夠脫穎而出。比如山東濰坊的中百佳樂家超市,家電單店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在包括三聯家電在內的8家商場中排名第三位,是理性貫徹其經營宗旨的結果。中百佳樂家的經營宗旨是:全面提升家庭生活品質。其家電部具體經營原則確定為:
1、把質量放在第一位,決不因為追求低價而放棄對質量的要求;
2、注重目標顧客的研究,在滿足消費需求的基礎上適當考慮引導消費時尚的概念,所有品牌皆為全國暢銷名牌,如索尼、海爾、西門子、科龍、海信等。所經營的品種不單純追求低價,重在能夠傳遞「全面提升家庭生活品質」這一理念,品種以適應大眾消費為主,適量經營時尚機型。
3、以產品為中心確立競爭優勢,不盲目參加價格戰,價格競爭會喪失企業對經營理念的追求,誤導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把我們自身的優勢埋沒於價格戰的同質化競爭之中。同時在品牌和品種選擇上注意相互間的互補性和差異化,盡量避免出現內部競爭狀態,以形成整體優勢一致對外。
4、注重營銷活動的長遠影響和連續性,以逐漸滲透目標顧客為原則,戒驕戒躁。所有活動強調服務理念的傳遞能力和顧客的參與能力,讓顧客獲得真正的實惠,但是避開過多的價格炒作,賦予活動一定的特殊意義,依此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不做欺騙消費者或嘩眾取寵的行為,通過營銷活動與顧客進行溝通。不僅使顧客對GMS達到更深層次的認可,還使競爭對手難以簡單模仿,突出我們的競爭優勢。
三、轉化劣勢
大型綜合超市(GMS)經營的劣勢是客觀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家電的經營,但是我們也可以利用所處的特殊環境,將劣勢轉化為競爭對手所沒有的優勢:
1、良好的展示是家電銷售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家電企業CIS的一種表現形式,但是GMS的陳列正好缺少這一點,基本上以簡單樸素為原則,很難突出品牌的個性。不過這也是GMS的優勢所在,統一陳列弱化了品牌的商業炒作帶給消費者的心理壓力,整齊化一的布局給消費者提供了寬敞輕松的購物環境,消費者可以在這樣的環境里更加隨意的選擇商品,心理始終處於鬆弛狀態,對事物的接受能力提高,排斥性減弱。只要我們通過適當的陳列、促銷、價格等刺激來引起消費者的購買興趣,使消費者從內心產生一種購買慾望,將遠遠超過強行推銷所帶來的效果,從而實現更大量的產品銷售。
2、場地限制決定了家電經營更加看重單品在單位面積上的產出,品牌選擇更加慎重,並且在品種上要精挑細選。我們可以利用大賣場連鎖經營的規模優勢,向廠家定製特供單品,將營銷的大部分資源投放到這些與競爭對手明顯差異的產品上去,即避免了無謂的價格競爭,又成為自身的經營特色,保持了適當的利潤。
3、因為缺少內部資源和支持,因此更加註重與廠家的配合協作,相對於競爭對手來說更容易獲得廠方的青睞。在此過程中通過相互學習,相互引導,相互支持發揮出更大的潛力,從而克服家電經營在大賣場中的困難。
四、突出自身優勢
大型綜合超市(GMS)作為零售領域的龍頭老大,有其自身的優勢,家電經營也要充分利用並加以發揮。
1、POS系統提供更加精確的數據分析,便於我們更加科學合理的掌握消費規律和預測消費趨勢。更加有效的管理庫存和銷售數據,使我們的經營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2、客流量大是GMS明顯的優勢,我們只要能夠合理布局,做好品種選擇,適當強調與整體相協調的突出陳列,就可以產生足夠的吸引力促成消費者購買。
3、GMS注重培養目標顧客的忠誠度,顧客在此過程中養成了良好的購買習慣,他們對GMS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依賴感,廉價便利是消費者的整體感受,家電產品只要努力完善自我,與整體的經營理念相協調,就能夠依靠整體優勢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大型綜合超市經營家電不同於經營其他商品,更加註重經營定位於整體定位的協調統一,經營者需要更冷靜的思考和一顆平常心,盲目做大或盲目跟隨競爭對手都是不可取的,我們必須要在經營中鍛造自身的優勢,為家電產品在賣場中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陸』 中國家電消費狀況
兄弟看看這個網站:http://www.acmr.com.cn/newsletter/3/200602/instry/2006021.html
好的很~~!
在負上家電行業如何競爭:
當以U戰略為主要因素的時代悄然取代E時代的時候,發生在企業經營生產方式的變革也是悄無聲息的。現代的企業戰爭已經從產品戰轉移到方案戰,為消費者生活方案的解決程度決定了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生存狀況。海爾HOT整體家電消費方案的出現,固然有其自身產品線長、技術研發實力強等實力的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海爾把消費者的現時以及潛在需求作為企業研發生產的導向。也就是說,海爾不光能快速地滿足消費者,還不斷地創造消費者,這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
大量專利權的缺失是束縛中國企業快速成長和市場話語權增強的最大瓶頸,也是導致其市場競爭脆弱的本源。在海爾締造U-home戰略平台時,其企業自身固有的豐富專利權是支撐其新戰略的中流砥柱。
企業在市場上競爭力的強弱直接取決於該品牌擁有消費者資源的多少。在海爾發展到第四個戰略階段時,創全球化品牌成為核心的戰略規劃。當其它同類公司投入大量精力搞單一產品線的深入時,海爾用自身實力保證了其在產品線深度和跨度兩個方面的並重發展。因為單純地提供單一產品點已構不成優勢框架,現在的國際市場已發展到線的競爭。
海爾對市場營銷的獨到見解和極強的敏銳度源於其整體戰略構架的成功。在強大的研發實力和資金實力支撐下,海爾用巨大的產品航母群組建了完善的生活方式解決方案,讓自己避開了單一品種作戰的血腥,轉而投身到更有價值的「藍海」中。
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顛覆傳統的產業模式,消費電子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無縫融合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消費電子產業全面進入U時代。如何整合電子產品,構建信息無處不在的消費環境,成為全球電子產業面臨的新課題,這不僅對硬體的多樣性和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企業的整合能力和個性化設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考驗。
趨勢:單一產品戰升級為系統方案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尤其是在居家生活中,傢具家電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消費者更注重搭建一個健康、時尚、互聯互通的家庭生活環境。
當眾多家電品牌在突如其來的消費新趨勢面前手足無措時,中國最大的消費類電子品牌海爾,從今年初開始大規模推廣HOT新家電消費方案(Home Operation Tips)。海爾提供給消費者的不再是單一的某種產品,而是一整套解決消費問題的方案。在這里,消費者選購的也不是一件產品,而是一套適合自己的家電消費方案。海爾的HOT新家電消費方案從春節前開始一直蔓延到世界盃期間,得到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青睞。
海爾「HOT」整體家電消費方案的最大魅力,在於提供給消費者的是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海爾將套餐型號分為時尚、環保、節能、健康、尊貴等套餐,共組合成18個套餐系列。只要用戶提出自己的消費需求,海爾就能列出相應的消費方案。同時,海爾還推出了私人家電工程師VIP全程伴隨星級服務。購買海爾HOT產品成為銀卡、金卡會員後,用戶家中一切海爾家電的維護、保養、問題咨詢等均可直接與「海爾家庭私人家電工程師」聯系,免去撥打服務電話的過程。
海爾「HOT」整體家電消費方案率先改變了單一出售產品的傳統方式,開始將注意力放在為消費者提供系統的家電消費解決方案上,這是中國家電產業模式的一次飛躍。以前企業是在「賣產品」,而現在是在「賣方案」、「賣生活方式」,以前產品之間的競爭是「單兵作戰」,而現在演變成了「集團軍作戰」。
當然,為消費者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並非一件易事,這不僅需要龐大的產品群,而且還要有超強的整合能力。海爾作為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產品從1984年的單一冰箱發展到擁有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在內的96大門類15100多個規格的產品群,是當前市場上產品線最長、最完整的品牌。目前,海爾的產品出口到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緊隨惠而浦、伊萊克斯和博世-西門子之後,成為全球第四大白電製造商。
從當前的市場格局來看,海爾的產品線不僅長度是最長的,而且在深度上也是最深的——每一類產品都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在國內市場,據中怡康公司統計,海爾在中國家電市場的整體份額已達21%,大大領先於競爭對手;海爾白色家電市場份額為34%,在白色家電市場上處於壟斷地位;在國際市場,海爾小冰箱、酒櫃在美國市場占據第一的市場份額;海爾5公斤洗衣機在日本占據第一的市場份額。
從這方面來講,海爾「HOT」整體家電消費方案在強大的產品集群的支撐下,每個產品線的優勢被進一步放大,並達到互相擴散的效果,可以充分將整合優勢發揮出來,進一步壯大企業的整體實力和品牌形象。
關鍵:標準是締造U生活的核心平台
如果做一個形象的比喻,電視、空調、洗衣機、電腦等每個消費類電子產品是一架架不同型號的飛機,這些飛機不僅要有起降的平台——機場,更要有指揮和操作系統,否則這些飛機無法正常的運行。對一個家電消費方案來說,硬體的整合相對比較容易,但如何駕馭這些硬體是非常困難的,讓他們按照統一的命令、語言運作,就涉及到技術和標準的問題。
海爾在大規模推廣「HOT」整體家電消費方案的同時,e家佳互聯互通家庭網路產品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因為海爾並不滿足單純的出售硬體產品,而是要出售包括硬體在內的一整套家電解決方案,而這正是當前國際巨頭角力的重點。
在5月底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e家佳以「互聯互通打造數字家庭」為主題,展示數字家庭產業鏈、聯盟成員產品的互聯互通。
6月16日,海爾在北京召開「海爾簡訊寶暨海爾e家整體解決方案上市新品發布會」,海爾展示的U-HOME引起了強烈反響。U-HOME是海爾集團最新提出的發展戰略,就是將傳統家電與網際網路、移動通信網等時尚元素相融合,使人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與自己的家庭設備對話,讓家「無處不在」,生活自由自在。
據介紹,e家佳聯盟2005年7月被批准為國家標准,目前囊括了海爾集團、清華同方、中國網通、freescale、上海廣電集團等200多家國內外成員單位,陣營擴展到電子、通訊、IT、數碼、辦公、娛樂、公共設施等眾多行業,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筆者在北京各大賣場看到了貼有e家佳標識的流媒體電視、媒體娛樂中心、冰箱、空調等白色家電陸續出現,給消費者構建數字家電帶來了更大的選擇空間。
毋庸置疑,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網路產品的普及,今後走進消費者家庭的網路產品會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需要的已不再是單一的產品,而是一個系統化的解決方案。據了解,目前海爾的全部家電產品都預留了網路家電介面,只要給家電加上相應的模塊就可以隨時升級到網路家電,這是海爾之所以率先大規模推廣「HOT」整體家電消費方案的深層原因。
標准說白了是一個專利池,也是一個網路協議。e家佳實現了各種家電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這樣家庭中的各種家電產品不再是無序的、分裂的、凌亂的,而是有序的、靈性的、互聯互通的,帶給消費者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享受。所以,e家佳是海爾今後構建U-HOME的核心。沒有網路標準的支持,家電產品就是一盤散沙。
從某種意義上說,標准就是未來企業的市場份額,誰掌握了標准,誰就掌握了新產業競爭的主動權。在今後的U時代,表面上是產品與產品的競爭,實際上則是技術與標準的競爭,海爾e家佳及相關產品的出現,有望改變中國家電在國際市場上長期被動的地位。
路徑:搭乘世界級品牌「快車」
從外部競爭環境看,全球市場的一體化和全球競爭對手的一體化正在驅使全球品牌一體化,品牌競爭力就是企業全球競爭力的濃縮體現。只有品牌的全球化,沒有加工和製造的全球化。加工和製造只能流向勞動力廉價的發展中國家,而品牌則是流向經濟文化發達的國家。
對企業來說,品牌意味著消費者的信任、意味著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用戶資源,這正是當前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在。如果沒有品牌,產品就是材料的堆砌,消費者購買的是品牌,而不是材料;沒有品牌,企業就失去了與終端消費者對話的機會,「過著流浪漢式的生活」。目前,中國很多製造廠家都把製造基地轉向了勞動力價格比中國還要低廉的越南市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因此,企業在全球競爭中取勝的標志是品牌,但是要做成一個國際化的品牌,取決於全球化品牌戰略。在此之前,海爾的全球市場布局已完成,剩下的則是如何在每一塊市場里精耕細作。從2006年開始,海爾啟動全球化品牌戰略,要讓海爾成為每個地區、每個市場的名牌。
優秀的品牌善於尋找「坐騎」,找一輛更快的車拉著自己跑。在全球范圍內,奧運會和美國NBA無疑成為最好的載體。在海爾看來,奧運會不是諸多體育運動的集合,NBA也不是單純的籃球表演游戲,他們的存在首先作為一種世界級品牌和媒介而存在,當海爾在全球布局自己的營銷基地的時候,奧運會、NBA等世界頂級品牌與海爾的聯姻給海爾帶來的是世界級的品牌認可。
2005年8月,海爾集團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白電贊助商。奧運會是全球范圍的賽事競爭,海爾創世界名牌的競爭也是全球范圍的。多年來,海爾的觀念是「國門之內無名牌」,不局限在奪「全運會冠軍」,而要爭取成為全球經濟「奧運會」的冠軍。因此,借勢奧運會是海爾全球化品牌戰略的重要一步。
從今年1月份起,作為2008年奧運會贊助商,海爾以北京奧運會提倡的「綠色、人文、科技」理念為出發點,在全國開展「綠色奧運,HOT中國」推廣活動,一方面通過建立美麗家園意見箱,呼籲居民共同打造環境友好的奧運標准社區;另一方面主推最新研發的首套綠色奧運家電產品,通過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營造健康的生活空間,全方位推動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形成。
據了解,海爾結合2008年綠色奧運的要求,憑借其遍布全球的8個設計中心、10個信息情報站以及超強的整合創新能力,開始了綠色奧運家電產品的全線研發,希望能夠讓人們在體驗運動激情的同時,提前享受綠色奧運生活,帶領人們一起走進生活的奧運。
2006年4月,海爾與NBA的合作,再次把運動的激情帶給了中國的家電業。根據海爾與NBA的合作協議,海爾將運用NBA在美國及中國的一系列市場營銷資產、媒體平台及活動項目,展示創新科技家電產品,雙方將會通過聯合品牌的廣告活動,鞏固彼此的市場領導地位。聯合品牌的廣告活動將會通過NBA在中國的24家電視合作夥伴的頻道上播出,海爾的產品和互動宣傳活動也會在NBA中國官方網站及NBA在中國舉行的巡迴活動中展現。
眾所周知,NBA具有美國本土文化象徵的符號意義,該項目把籃球文化和美國文化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可以說,NBA集美國文化與籃球文化於一體,而且NBA作為當今世界運作最為成熟、推廣最為成功的運動型娛樂品牌,已成為普及最好的載體,其傳播價值不可限量。加入這一元素後,海爾的自身品牌形象在市場表現中更具時尚感和沖擊力。
海爾的國際化路徑是「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從海爾的全球市場布局來看,這三個階段並不是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依次線性展開的,而是在不同區域採用不同的戰略。但是,世界性體育品牌的連續承認,已經讓海爾的國際化提前獲得了世界級信譽的擔保,它將加速海爾成長為世界級品牌的投資與成長過程,擺脫中國家電業「大而不強」的現狀,對中國企業打造世界級品牌具有借鑒意義。
啟示:生活方式決定企業未來
當前,全球消費電子產業正在進入一個互聯互通的U時代,這將給傳統產業帶來顛覆式的變革。在各種家電互聯互通的消費環境下,單一產品將被越來越多的整體解決方案所掩蓋,因此,未來家電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不應局限在某一類產品上,更重要的是為消費者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跨國公司壟斷的不是技術,而是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比如,美國迪斯尼公司在過去被認為是提供卡通動畫產品,但是,現在的迪斯尼公司提出了一個新主張:迪斯尼所提供的產品是「快樂」,這是一個深刻的變化。事實上,「快樂」是一種生活方式,迪斯尼為渴望快樂的消費者創造了一種快樂的生活享受。
中國家電業的特殊環境造成企業把大多數的注意力放在產品和價格上,很少關注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中國是全球家電製造生產要素價格最低的市場,也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這樣的市場特點造成了不少中國家電企業短視的生存觀,認為只要具有價格優勢就能賣出去。這是造成中國家電業「產品混戰」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是顧客的「生活方式」決定了顧客的消費需求。企業必須通過深挖這種需求為消費者創造新的生活方式。這就是跨國公司全球擴張的秘訣。在未來的數字家庭領域,英特爾、微軟、三星等無不虎視眈眈,他們向消費者兜售的不是具體的物理性的某件產品,而是一整套生活解決方案,也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的市場一旦被這些國際巨頭布局完畢,中國家電企業將從根本上失去市場的話語權。
海爾作為中國領先的家電品牌,敏銳地把握住這一趨勢,率先在全國范圍內推廣HOT整體家電消費方案,把整個企業競爭的焦點聚焦在了未來生活方式的競爭上。從海爾的家電消費方案可以看出,海爾通過全系列的產品以及相關標准,在為消費者創造一種健康、時尚、信息無處不在的U生活方式。
中國家電產業界有一種觀念,認為中國家電產業要實現對發達國家的趕超,就是在產品技術面上進行趕超,這是個嚴重的錯誤,沒有新生活方式的塑造,中國家電企業是很難追趕上跨國公司的。
U時代對中國家電企業的組織運營方式也提出了很大的考驗。為了適應世界扁平化的趨勢,海爾推出了自己獨創性的商業模式——「人單合一」。這種「人單合一」的模式不是產品技術的革新,而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就是從生產關系的層面來獲得與全球競爭對手的競爭戰略差異。比方說,企業對原材料的佔用,中國一般的家電企業都差不多10天,但中國三星能做到8.5天,最高是戴爾的2.7天,海爾現在可以做到7天,而以後的目標是2天以下,這樣就在全球具有競爭力了。
管理大師彼德·德魯克指出,企業的惟一目的是滿足顧客與創造顧客,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為顧客設計適合他們需求的生活方式。假如企業不能深刻洞察生活方式的需求變化,就很難在市場上取勝。因此,今後決定企業未來命運的因素不再是產品,而是消費群體「生活方式」的創造。
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今後家電市場將迎來一個「軟」競爭時代:每一個留存下來的品牌依靠對產品線的獨特設計來決定自己在產業中的地位,每一個品牌都有不同的生活主張,創造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一個具有競爭資源的大牌企業都應該為了這樣的U時代做准備。
因此,海爾的整體家電解決方案以及相關標准、組織運營的變化都在鑄造一種新的競爭方式,不僅僅是在製造產品,更重要的是在輸出生活方式,這將成為中國家電業品牌戰略的新起點。中國家電企業不能只會從外面、從生存環境中找力量,更應該創造資源提升自己的內在競爭力,從而改變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的生存狀態。
『柒』 哪裡有人均家電消費情況的數據啊
2009年以來,國家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相關政策措施的陸續推出,極大的刺激了城鄉居民家電消費,為調整需求結構、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准確把握和反映全市家電行業發展狀況,市統計局組織專門人員對三聯、三源、大商等相關家電商場進行了實地調研,主要情況如下:
一、家電行業基本情況
1、家電行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2009年全市限額以上有家電零售業務的企業13家,共實現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銷售額2.59億元,同比增長47.78%。今年1-2月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實現銷售額0.48億元,同比增長31.1%。
2、家電銷售結構進一步優化。從銷售情況看,在主要家電商品構成中,電視機銷售額佔到總金額的30%,白電(包括冰箱和洗衣機)佔30%,空調佔20%,其它佔20%。
從家電結構看,高端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比如電視中液晶、等離子電視的銷售額佔到了60%左右,LED電視、網路電視的銷量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洗衣機中全自動洗衣機的銷量佔到了50%以上。冰箱中代表冰箱發展趨勢的大容量、多功能、節能環保型冰箱在銷售額中占據較大比重。
3、自主品牌占據主導地位。從品牌情況看,自主品牌在銷售中占據主導地位,如彩電中海信、海爾和TCL占據前三甲的位置,冰箱中海爾、新飛、容聲占據較高市場份額,在空調中則是格力、美的和海爾占據主導地位。外資品牌則在高端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4、家電業集中趨勢更加明顯,競爭程度進一步加劇。從我市情況看,當前家電行業集中趨勢越來越明顯,全市主要的家電銷量集中在三聯家電、三源家電、大商電器、蘇寧電器和雪蓮家電等5家家電專營企業中,同時,這些店的面積和規模不斷膨脹,比如三聯家電去年重新遷址開業後,賣場面積擴大了三分之一。今年「五一」國美電器將入駐萊蕪市場,其先進的成本控制和營銷理念將會對萊蕪家電市場構成新一輪沖擊,家電行業競爭程度將進一步加劇。
二、促進家電消費增長的因素
從去年和今年1-2月份的情況來看,家電銷售保持了一個較快的增長,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政策性因素極大的激活了家電消費市場。從2009年2月1日起,家電下鄉開始向全國推廣,產品也從過去的四個增到八個,除了之前推出的「彩電、冰箱、手機、洗衣機」之外,本次家電下鄉又新增了摩托車、電腦、熱水器和空調。它們和彩電等產品同樣享受國家13%的補貼。同時在八省、市開展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等5類家電產品「以舊換新」試點,對交售補貼范圍內舊家電並購買新家電的消費者,原則上按新家電銷售價格的10%給予補貼,分品種確定最高補貼額度;對回收補貼范圍內舊家電並送到拆解處理企業的運輸費用,給予定額補貼。從調查情況看,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均對家電銷售產生了明顯拉動,「以舊換新」政策的拉動作用明顯強於「家電下鄉」。
2、農村居民家電的普及和城鎮居民更新換代對家電消費形成明顯刺激。居民家庭家電的擁有量,是衡量居民家庭生活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據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我市城鎮居民家庭人均購買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為1265元,較上年增長33.46%;農村居民家庭人均購買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為752元,較上年增長20.37%。由此看出,居民的消費信心和消費傾向加強,用於購買家電的支出普遍增加。
3、家電質量的提高和售後服務的不斷增強對提振家電市場產生了重要作用。隨著企業研發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電質量進一步提高;在此基礎上,企業良好的售後服務同樣吸引了消費者,對家電市場產生積極作用。
4、家電價格的不斷下調,對刺激家電消費產生了重要作用。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和企業成本的逐步降低,家電價格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價格的下調讓消費者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對消費者產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三、市場容量及發展前景預測
根據我們的調查和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09年年底,我市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彩電118台、洗衣機98.67台、電冰箱100台,電腦86.67台、空調機78台, 城市彩電、洗衣機等家電消費品從數量上看已趨保和,城鎮居民的消費潛力在於家電更新換代速度。截至2009年年底,農村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彩電104.61台、洗衣機38.3台、電冰箱31.28台,電腦22.98台、空調機9.4台,從數據可以看出,更大的消費潛力在農村, 農村居民的消費將是下一步家電銷售的重點區域,也將是拉動家電消費的主要增長點。預計未來幾年,由於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消費環境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家電在農村將加速普及;城鎮居民由於家電升級換代、換房消費等帶來的家電消費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我市家電市場(主要包括電視、白電、空調、熱水器和小家電等)容量約在4億元左右,近幾年將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速度。
『捌』 大消費的消費觀念
1、日本於1960年制訂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並因此將國民收入提高了2倍。版《收入倍增計劃》的權實施,使得日本居民收入增加,收入差距縮小,成為「啟動內需」的鑰匙消費結構變動拉動產業結構調整。
2、如今中國式的收入倍增計劃已見端倪,未來將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如今中國消費正在向第三次升級邁進,消費需求正在發生實質性轉變,已向房地產、汽車和醫療保健等「新三大件」轉移。
4、在第三次消費升級中,旅遊、餐飲飲料等子行業及以3G、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通訊產品和文化傳媒、電子信息等創新性消費概念股有望成為其中最大的獲益者。
5、要抓緊制定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財政、稅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調節作用。創造條件讓更多民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6、大消費類產業,包括醫葯保健、食品飲料、品牌服裝、旅遊、零售、新型IT技術、家電、汽車產業鏈等。
『玖』 家電行業購買人群
你可以做一些調研活動,參與調研抽大獎,結合線上線下去推廣。
『拾』 大型家電商場如何經營
一、來.據我了解,目前河源南永樂、河南國美、以及河南蘇寧在整體市場份額佔比很大,加上其他傳統的夫妻店、代理商等個體經營商戶,如想做家電賣場的品牌,難度較大。
二、.5000平米左右的門店經營,要從幾個方面來考慮實施,首先是進貨,是供應商給你提供鋪底額度,操作代銷形式,還是打預付款進貨。如果是預付款進貨,1000萬的壓力很大。其次,品牌銷售的政策如何,換句話說你要從某個品牌進貨,你能享受到的銷售政策以及銷售回報如何?第三,售中准備,促銷員,收銀員,賣場管理人員,展台裝修等等事項如何推進?第四,售後、送貨、安裝、維修等一系列的問題怎麼解決?換句話說,售前、售中、售後這三個關鍵緩解如何理順?
三、這些都理順了以後,最後才是價格問題,但是我個人覺得從目前國內家電市場的格局來看,個體經營在價格上很難能夠與大連鎖渠道比拼,所以建議做好送貨、安裝等環節的事情,這樣才能有競爭力,利用本地優勢去克服資源單薄的劣勢!
以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