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柯岩民間故事傳說 急
柯岩起初以一座爛柯山出名。這爛柯山上,至今留有一塊八仙桌大小的棋盤石。據說,古代曾有兩位仙人在此下棋。山腳下有一個窮孩子,上山來打柴,見到他們在下棋,就立在旁邊看。待到他們的一局棋下完離去,這孩子一看,他的柴刀柄已經爛得屍骨全無。他下山回到村中,幾乎已不認得他從小生長的小村。他的父母早已去世,當初跟他一起玩的小夥伴,如今也都已做了爺爺奶奶。 人們問他這么多年到哪兒去了,他說自己才在村邊山上看兩位老人家下了一盤棋的工夫,哪知道山下已經過了這么多年,怪不得連他的柴刀柄也都爛掉了。人們都十分驚奇,從此就把這座山叫做了「爛柯山」。 烏氈帽,是紹興獨特的民間常用帽。明張岱《夜骯船》載:「秦漢始效羌人制為氈帽。」明會稽人曾石卿亦有「鵝黃蠶繭燕氈帽」之句。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潘尚升從紹興袍瀆搬入城區西營,開設潘萬盛氈帽店,年產氈帽約2000頂。1940年,氈帽益盛。紹興縣皋埠鎮之紅氈業,亦轉產烏氈帽。 紹興烏氈帽,內外烏黑,圓頂,卷邊,前段呈現畚斗形,冬經風雨夏遮陽,除酷暑炎日,四季可用。其製作精細,牢固耐磨,厚實硬邦,濕之即干,經濟實惠,為農民及各種工匠所樂於購用。烏氈帽以厚薄均勻、手感松軟、質地堅挺為上品。 柯岩風景區,位於紹興城西12公里處,總面積為6.87平方公里,是鑒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始於隋唐,及清,已為越中勝景。近代形成石佛、鏡水灣、越中名士苑三大景區,是集自然、園林、宗教及娛樂休閑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進入鏡水灣景區,是一個外方內圓的文化廣場,象徵著天圓地方的中國傳統思想,三根6米高的漢白玉雕像,分別刻為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雕像,象徵儒、道、佛三教相聚。邊上有水的各種形態,通過曲折小溪流向「匯源池」,稱為「三聚同源」,蘊含以人為本的中國傳統文化遠源流長。踏上古纖道可見新景「越女春曉」,為一人工湖,狀如側卧少女。登橋遠望,曲線柔和、裙裾、秀發宛然。湖中的古戲台,模擬沙灘,增添了水鄉風光的別致雅趣。依託石壁而建的「鏡水飛瀑」,落差42米,為目前國內單落差最大的人工瀑布之一。 越中名士苑 位於鏡水灣西部,佔地3萬平方米,苑門刻有毛澤東詩詞「鑒湖越台名士鄉,憂忡為國痛斷腸。劍南歌接秋風吟,一例氤氳入詩囊。」苑名借其意,以柯岩特有的石文化,運用雕塑、建築、書法、園林等形式,設中心、古代、近代、現代四區和一個名士館,設計創新,氣韻生動,富有特色。通過各種形式,一展紹興眾多歷史名人風采,構成一處具有高度文化內涵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高藝術品位的旅遊景區。 周恩來祖居坐北朝南,磚瓦平房,古樸庄嚴。共3進,每進3間。兩進間各有天井相隔,天井兩側有小廊相對。第一進中間為台門斗,左右為耳房。第二進為大廳。第三進原為樓房,後被台風颳倒改建平房。周恩來祖居在城內勞動路上,相傳祖輩中曾有一對夫婦壽至百歲,故舊稱「百歲堂」。周恩來先輩世居於此,祖父任職江蘇時,遷居淮安。1939年周恩來到紹興,曾在此接待親友和各界人士,宣傳抗日救國,為抗日人士和鄉親書寫多幅抗日題詞,並填寫家譜。 周恩來生前一直不準對其祖居進行維修和對外開放。周恩來逝世後,為緬懷其革命一生和教育後人,1984年紹興市政府對祖居進行全面整修,並辟「周恩來史跡陳列室」。主要介紹周恩來在抗日戰爭時期來紹興的活動。 沈園在城內延安路洋河弄。原為沈姓舊業,是南宋時當地名園。園中有蘆池,上有石板小橋,連同池邊假山、水井,均為當年舊物。 南宋詩人陸游初娶唐琬,後被迫離異。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二人在沈園邂逅。當時唐已改嫁,陸亦另娶。陸游一時感慨萬端,在園壁題《釵頭鳳》詞一首雲:「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極言痛若之情。 魯迅故里景區是市區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涵和水鄉古城經典風貌的歷史街區。1881年9月25日,魯迅先生就誕生在這里。魯迅故里包括魯迅紀念館、魯迅祖居、魯迅故居(含百草園、紹興民俗展覽、朱家台門)、三味書屋等全部建築,是魯迅青少年時代生活、學習、工作的地方。 遊客在看到原汁原味三味書屋的同時,還能看到魯迅祖居從未對外開放的西廂房,新近恢復的周家新台門、長慶寺、土谷祠、靜修庵、恆濟當與魯迅筆下有關的遺跡,以及壽家台門、朱家花園等一批古宅古跡。
B. 紹興柯橋豪誠家電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紹興柯橋豪誠家電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7月0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批發、零售回:家用電器、中央答空調、電腦、監控設備、五金電料等。
法定代表人:陳建良
成立時間:2014-07-02
注冊資本:11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62100030788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柯岩街道柯岩工業園區
C. 柯岩民間傳說一則
柯岩起初以一座爛柯山出名。這爛柯山上,至今留有一塊八仙桌大小的棋盤石。據說,古代曾有兩位仙人在此下棋。山腳下有一個窮孩子,上山來打柴,見到他們在下棋,就立在旁邊看。待到他們的一局棋下完離去,這孩子一看,他的柴刀柄已經爛得屍骨全無。他下山回到村中,幾乎已不認得他從小生長的小村。他的父母早已去世,當初跟他一起玩的小夥伴,如今也都已做了爺爺奶奶。
人們問他這么多年到哪兒去了,他說自己才在村邊山上看兩位老人家下了一盤棋的工夫,哪知道山下已經過了這么多年,怪不得連他的柴刀柄也都爛掉了。人們都十分驚奇,從此就把這座山叫做了「爛柯山」。
烏氈帽,是紹興獨特的民間常用帽。明張岱《夜骯船》載:「秦漢始效羌人制為氈帽。」明會稽人曾石卿亦有「鵝黃蠶繭燕氈帽」之句。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潘尚升從紹興袍瀆搬入城區西營,開設潘萬盛氈帽店,年產氈帽約2000頂。1940年,氈帽益盛。紹興縣皋埠鎮之紅氈業,亦轉產烏氈帽。
紹興烏氈帽,內外烏黑,圓頂,卷邊,前段呈現畚斗形,冬經風雨夏遮陽,除酷暑炎日,四季可用。其製作精細,牢固耐磨,厚實硬邦,濕之即干,經濟實惠,為農民及各種工匠所樂於購用。烏氈帽以厚薄均勻、手感松軟、質地堅挺為上品。
柯岩風景區,位於紹興城西12公里處,總面積為6.87平方公里,是鑒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始於隋唐,及清,已為越中勝景。近代形成石佛、鏡水灣、越中名士苑三大景區,是集自然、園林、宗教及娛樂休閑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石佛景區 步入具有唐代風格的景區正門,迎面一座古樸石亭,亭中古碑上刻「柯岩絕勝」四字,照壁前可望見歷代譽為「石魂」、「絕勝」、「天下第一石」的雲骨,高31米,底圍4米,最薄處不足1米,其形體曲折,宛如一柱青煙。岩頂有清光緒初年鐫刻「雲骨」二字,字體剛勁,神形兼備。頂端古柏蒼翠、老枝橫斜。旁「雲骨」而立的是石窟造佛,為彌勒像。佛高20.8米,佛相寬頰廣額,儀態端莊,為浙江四大石佛之一,最奇特的是大佛兩耳相通,可容一人自如往來,世所罕見。大佛對面石蓮花,半徑9.9米,由99塊巨石拼接而成,象徵「九九歸一」,右側迴音壁上刻佛教大經——金剛經,五千七百餘字。大佛池北面蠶花洞,可見「一線天」。七星岩,岩口狹窄險要,入內豁然開朗,潭水幽冷清澈,游魚可數。
鏡水灣景區 集中展示紹興水鄉風光,鄉土人情,與鄰側的石佛景區交相輝映,構成柯岩獨有的水石交隔的奇異景緻。
進入鏡水灣景區,是一個外方內圓的文化廣場,象徵著天圓地方的中國傳統思想,三根6米高的漢白玉雕像,分別刻為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雕像,象徵儒、道、佛三教相聚。邊上有水的各種形態,通過曲折小溪流向「匯源池」,稱為「三聚同源」,蘊含以人為本的中國傳統文化遠源流長。踏上古纖道可見新景「越女春曉」,為一人工湖,狀如側卧少女。登橋遠望,曲線柔和、裙裾、秀發宛然。湖中的古戲台,模擬沙灘,增添了水鄉風光的別致雅趣。依託石壁而建的「鏡水飛瀑」,落差42米,為目前國內單落差最大的人工瀑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