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中認清自我價值
傲然挺立於飛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楊,創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跡,它們追求的是與沙漠抗爭的堅強與不屈,卻從不嚮往微風吹拂、細雨飄落的江南水鄉。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們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認清了自我價值的真正所在。
人生亦如此。人應該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認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的價值。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實的追求。他沒有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中同流合污,而是發出了「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感慨;他沒有在污濁的官場中「隨其流而揚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寧願投身汨羅,也不願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從不忘自我的真正價值,在現實的考驗面前,他留給我們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人生的追求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楊柳嚮往多姿多彩的春天,鳥兒嚮往藍天白雲一樣,應永遠記住自己最真實的身份,認清自我價值,而不可以超越這個極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
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留給我們無窮的財富和智慧。他沒有因為仕途失意而忘卻自我的價值。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灑脫與豪放,是他內心品質的真正寫照。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安靜與閑適淡遠,帶給我們無窮的享受。他們在自己的追求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人生價值,並沒有在失意中迷失自我。
找到適合自己的價值取向,才能更好地體味人生的情趣,而不應該盲目地追求,不應該忘卻自己的真實身份。
我們在蘇軾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豪情當中感受雄渾壯志。在追求中認清自我價值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選擇。
人們都說,人生的追求不應該是一樣的,要不然,每個人都會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本應有的豐富多彩。
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們用奮斗去闖盪,在人生的追求當中,清醒地認識自我的價值,才能在人生旅途創造生命的輝煌!
『肆』 搜集憂國憂民人物材料寫評論性作文
陸游:
他的詩大致可以分為三期:
第一期是從少年到中年(46歲)入蜀以前。這一時期存詩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於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實。
第二期是入蜀以後,到他64歲罷官東歸,前後近20年,存詩2400餘首。這一時期是他從軍南征,充滿戰斗氣息及愛國激情的時期,也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長期蟄居故鄉山陰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現存詩約近6500首。詩中表現了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詩到無人愛處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時的心情和所嚮往的藝術境界。另外,在這一時期的詩中,也表現出趨向質朴而沉實的創作風格。
在陸游三個時期的詩中,始終貫串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年入蜀以後表現尤為明顯,不僅在同時代的詩人中顯得很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陸游的詩可謂各體兼備,無論是古體、律詩、絕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寫得又多又好。在這方面,陸游繼承了前人的經驗,同時又富有自己的創作,所以有人稱他和杜甫、李商隱完成七律創作上的「三變」(舒位《瓶水齋詩活》),又稱他的七律當時無與倫比。
在陸游的七律中,確是名章俊句層見疊出,每為人所傳誦,如「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黃州》);「萬里關河孤枕夢,五更風雨四山秋」(《枕上作》)等。這些名作名句,或壯闊雄渾,或清新如畫,不僅對仗工穩,而且流走生動,不落纖巧。
除七律外,陸游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當推絕句。陸游的詩雖然呈現著多彩多姿的風格,但從總的創作傾向看,還是以現實主義為主。他繼承了屈原等前代詩人憂國憂民的優良傳統,並立足於自己的時代而作了出色的發揮。
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貼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他的學生稱贊他說:「論詩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個宋代遺老表揚他說:「前輩評宋渡南後詩,以陸務觀擬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與拜鵑心事實同」。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說陸游「與拜鵑心事實同」還不算很確切,還沒有認識他別開生面的地方。
『伍』 關於「追求」的一些作文素材,在線等。謝、
你好
『陸』 收到律師事務所的簡訊。這是真的嗎
如果對方起訴,立案時必須要向法院提交的法律文書是訴狀,法院是立案時要審查的是訴狀的內容而不是律師函,律師函可作為對方追償過的證據,在立案時法院是不做實質性審查的,所以,這個簡訊的表述並不夠專業,估計並非律師所寫。
收到律師事務所的簡訊與上不上法庭沒有必然的聯系,只有在收到法院的傳票時,才會涉及到開庭、上法院,律師有可能在當事人委託之後,與對方初步調解,律師有可能聯系對方或者打電話或發簡訊。
如果是律師所在事務所告訴開庭了,可以和律師核實一下,如果是對方律師的,那確實發生了糾紛,之前是不是收到過訴訟材料,一般來說不經過律師給當事人開庭通知,自有法院傳票在。
一般來說如果是針對你的立案通知函,是絕對不可能發到手機上面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通訊不暢,發到朋友的手機上,如果說的通訊一直保持暢通的情況下那麼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假的。

(6)淡遠建材擴展閱讀:
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設立律師事務所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受理。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五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申請人按要求補正的,予以受理。
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申請事項明顯不符合法定條件或者申請人拒絕補正、無法補正有關材料的,不予受理,並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受理申請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在決定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內完成對申請材料的審查。
在審查過程中,可以徵求擬設立律師事務所所在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意見。
對於需要調查核實有關情況的,可以要求申請人提供有關證明材料,也可以委託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進行核實。
經審查,應當對設立律師事務所的申請是否符合法定條件、材料是否真實齊全出具審查意見,並將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
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受理申請機關報送的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之日起十日內予以審核,作出是否准予設立律師事務所的決定。
准予設立的,應當自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頒發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
不準予設立的,應當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分為正本和副本。
正本用於辦公場所懸掛,副本用於接受查驗。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應當載明的內容、製作的規格、證號編制辦法,由司法部規定。執業許可證由司法部統一製作。
律師事務所設立申請人應當在領取執業許可證後的六十日內,按照有關規定刻制印章、開立銀行賬戶、辦理稅務登記,完成律師事務所開業的各項准備工作。
並將刻制的律師事務所公章、財務章印模和開立的銀行賬戶報所在地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備案。
『柒』 研究陸游的材料,到哪裡找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是我國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生於公元1125年。陸游自幼好學不倦,12歲即能詩文,蔭補登仕郎。
在飽經喪亂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20歲時與唐琬結婚,後被其母強行拆散。這種感情傷痛終其一生,《釵頭鳳》《沈園》等名作即是為此。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赴臨安應試進士,取為第一,而秦檜孫秦塤居其次,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再次將陸游排在秦塤之前,竟被秦檜除名。二十八年(公元1158),秦檜已死,陸游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三十二年(公元1162),孝宗即位,以陸游善詞章,熟悉典故,賜其進士出身。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通判、安撫使、參議官、知州等職。淳熙二年(公元1175),范成大鎮蜀,邀陸游至其幕中任參議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陸游詩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見,但並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兩任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六年(公元1179)秋,陸游從提舉福建常平茶鹽公事,改任朝請郎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十二月到撫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處理因茶鹽官賣後,茶鹽戶破產,被迫採取私販和鬧事進行反抗而引發的各種糾紛和訴訟;另一方面上書朝廷,主張嚴懲不法官吏向茶鹽戶收納高額茶鹽稅,趁機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為。淳熙七年(公元1180)春,撫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發,淹沒大片田地和村莊,洪水沖到撫州城門口,百姓飢困潦倒。陸游密切注視災情發展,寫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憂耿耿欲忘生。鈞天九奏簫韶樂,未抵虛檐瀉雨聲」詩句,同時上奏「撥義倉賑濟,檄諸郡發粟以予民」。在未徵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撥義倉糧至災區賑濟,使災民免於飢餓之苦,然後奏請撥糧和給江西地方官下令發糧,並到崇仁、豐城、高安等地視察災情。這一舉措有損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從宦遊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個葯方中,精選成《陸氏續集驗方》,刻印成書,留給江西人民,表達他的為民之心。途中又遭給事中趙汝遇所劾,竟以「擅權」罪名罷職還鄉。陸游在家閑居6年後,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以朝請大夫知嚴州(今浙江建德縣梅城鎮)。官至寶謨閣待制、晉封渭南伯,後被劾去封號。又以「擅權」之罪罷其官職還鄉。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陸游在嚴州任滿,卸職還鄉。不久,被召赴臨安任軍器少監。次年(公元1189),光宗即位,改任朝議大夫禮部郎中。於是他連上奏章,諫勸朝廷減輕賦稅,結果反遭彈劾,以「嘲詠風月」的罪名再度罷官。此後,陸游長期蟄居農村,於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與世長辭。
集中存詩共約9300餘首。他的詩大致可以分為三期:第一期是從少年到中年(46歲)入蜀以前。這一時期存詩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於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實。第二期是入蜀以後,到他64歲罷官東歸,前後近20年,存詩2400餘首。這一時期是他從軍南鄭,充滿戰斗氣息及愛國激情的時期,也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第三期是長期蟄居故鄉山陰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現存詩約近6500首。詩中表現了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詩到無人愛處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時的某種心情和所嚮往的藝術境界。另外,在這一時期的詩中,也表現出趨向質朴而沉實的創作風格。在陸游三個時期的詩中,始終貫串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年入蜀以後表現尤為明顯,不僅在同時代的詩人中顯得很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陸游的詩可謂各體兼備,無論是古體、律詩、絕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寫得又多又好。在這方面,陸游繼承了前人的經驗,同時又富有自己的創作造,所以有人稱他和杜甫、李商隱完成七律創作上的「三變」(舒位《瓶水齋詩活》),又稱他的七律當時無與倫比。在陸游的七律中,確是名章俊句層見疊出,每為人所傳誦,如「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黃州》);「萬里關河孤枕夢,五更風雨四山秋」(《枕上作》)等。這些名作名句,或壯闊雄渾,或清新如畫,不僅對仗工穩,而且流走生動,不落纖巧。除七律外,陸游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當推絕句。陸游的詩雖然呈現著多彩多姿的風格,但從總的創作傾向看,還是以現實主義為主。他繼承了屈原等前代詩人憂國憂民的優良傳統,並立足於自己的時代而作了出色的發揮。
陸游在撫州度過了一年時間。政事之餘,他向臨川的藏書家借抄大量書籍,共創作詩歌174首,舊《撫州府志》存其詩12首,文1篇。 陸游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一生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等篇均為後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 陸游不僅工詩,還兼長詞。由於他對這種詩體不甚注重,所以詞作不多,現存詞共有130首。他的詞也風格多樣並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詞寫得清麗纏綿,與宋詞中的婉約派比較接近,如有名的「釵頭鳳」即屬此類。而有些詞常常抒發著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著高超的襟懷,如「卜運算元」「驛外斷橋邊」、「雙頭蓮」「華鬢星星」等,或蒼遠,或寓意深刻,這類詞又和蘇軾比較接近。但是最能體現陸游的身世經歷和個性特色的,還是他的那些寫得慷慨雄渾、盪漾著愛國激情的詞作,如「漢宮春」「箭箭雕弓」、「春」「壯歲從戎」、「訴衷情」「當年萬里侯」、「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等,都是著一片報國熱忱的雄健之作。這類詞與辛棄疾比較接近。陸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豐,而且頗有造詣。其中記銘序跋之類,或敘述生活經歷,或抒發思想感情,或論文說詩,最能體現陸游散文的成就。同時也如在詩中一樣,不時表現著愛國主義的情懷,比如《靜鎮堂記《銅壺閣記》《書渭橋事》等。
陸游一生力主北伐,雖然屢受主和派排擠打擊,但是他的愛國之情至死不渝,也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詩人」。死前曾作《示兒》一絕:「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最能表現陸游創作精神的代表作。 他的詩產量極多,至老仍然創作不懈。實際上創作了一萬三千多首,經他自己刪汰之後仍有九千三百多首。 詩大致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少年到中年(46歲),時期最長但留存作品最少,約200首,因陸游將自己早期「但欲工藻繪」的作品刪除淘汰的關系。 第二期為46-54歲,詩約2400多首。此時期因深入軍旅生活,詩風變為豪放壯闊,愛國思想也更加提升。此一時期詩歌創作的成熟和豐富,奠定了他作為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 第三期為蟄居家鄉到逝世,現存詩6500首。數量之所以較多是由於他晚年未暇淘汰的緣故。此時期與農民接觸較多,再加上宦海沉浮飽經憂患,並且其年事已高,因此風格轉為清曠淡遠的田園風格和蒼涼的人生感慨。 不過即使詩風前後轉變了三次,但是他詩中還是充滿強烈的愛國情感,這也是他最大的特色與傳頌千古的原因。其他也有較為平淡、清麗、甚至是奇譎的作品(詩集中有數百首記夢的詩),不過那是少數。 《關山月》《書憤》《金錯刀》、《農家嘆》《黃州》《長歌行》等,均為其代表作。 另也工於詞,纖麗處似於秦觀,雄快處似蘇,超爽處更肖辛棄疾。以《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卜運算元·詠梅》等最為著名。 他的文學理論也具有相當影響力,主張詩文為發泄人心郁悶的利器,又主張養氣以求工。 《示兒》是他詩詞生涯中上留下的最後一首詩。
傳世名篇
七絕·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七絕·梅花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七絕·示兒 死後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七律·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 五律·假山擬宛陵先生體 疊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旁為負薪徑,中開釣魚庵。谷聲應鍾鼓,波影倒松楠。借問此何許,恐是廬山南。 七絕·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萬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七律·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七律·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矯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細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五律·新春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陰。疏籬枯蔓綴,壞壁綠苔侵。憂國孤臣淚,平胡壯士心。吾非兒女輩,肯賦白頭吟? 七絕·冬夜讀書示子津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七絕·午飯 民窮豐歲或無食,此事昔聞今見之。吾儕飯飽更念肉,不待人嘲應自知。 七絕·梅花絕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 七絕·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聽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七絕·沈園(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七絕·沈園(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卜運算元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朝中措 梅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凄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豆葉黃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誰惜泥沙萬點紅。恨難窮,恰似衰翁一世中。 度浮橋至南台 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說南台試一尋;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般橫系大江心。寺樓鍾鼓催昏曉,墟落雲煙自古今;白發未除豪氣在,醉吹橫笛坐榕陰。 好事近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貪看雲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金錯刀行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清商怨 江頭日暮痛飲,乍雪晴猶凜。山驛凄涼,燈昏人獨寢。鴛機新寄斷錦,嘆往事、不堪重剩夢破南樓,綠雲堆一枕。
陸游的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陸游的著作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存詞130餘首。他的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廣為傳誦。陸游以現存詩作9000多首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詩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詩人,創造了一項詩歌中國之最。 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長期的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詩人。「氣吞殘虜」。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熏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高宗即位,賜進士出身。
詩歌
他的詩歌藝術創作,繼承了屈原、陶淵明、杜甫、蘇軾等人的優良傳統,是我國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遠影響的卓越詩人 。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放翁詞》《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陸游書名為詩名所掩,陸游亦工書翰,精行草和楷書。他自稱"草書學張顛(張旭),行書學楊風(凝式)。"他的書法簡札,信手拈來,飄逸瀟灑,秀潤挺拔,晚年筆力遒健奔放。朱熹稱其筆札精妙,遒嚴飄逸,意致高遠。遺留書作不多,書論有《論學二王書》。傳世之作有《苦寒帖》《懷成都詩帖》等。
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貼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他的學生稱贊他說:「論詩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個宋代遺老表揚他說:「前輩評宋渡南後詩,以陸務觀擬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與拜鵑心事實同」。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說陸游「與拜鵑心事實同」還不算很確切,還沒有認識他別開生面的地方。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裡;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沖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這也是在旁人的詩集里找不到的。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琬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然而,唐琬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以至最後發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願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真相:根據陸游自己在晚年的詩作(《劍南詩稿》卷十四)是因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陸游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琬忍痛分離。後來,陸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琬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31歲的陸游滿懷憂郁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琬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 盡管這時他已與唐琬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琬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琬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里,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不料這時唐琬徵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游看到唐琬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凄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琬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陸游在這首詞里抒發的是愛情遭受摧殘後的傷感、內疚和對唐琬的深情愛慕,以及對他母親棒打鴛鴦的不滿情緒。 陸游題詞之後,又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悵然而去。陸遊走後,唐琬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復看了幾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於是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詞。 唐琬 作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唐琬不久便郁悶愁怨而死。 此後,陸游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他六十三歲,「偶復來菊縫枕囊,凄然有感」,又寫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詩: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重遊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 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詩人七十五歲時,住在沈園的附近,這年唐琬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重遊故園,揮筆和淚作《沈園》詩:(其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煙雨沈園中,恍恍惚惚間,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詩人,正緩步踱過傷心橋,躑躅在滿地落葉中。已無蟬聲,也無畫角,只有一個默然凝望斷牆柳絮的老人。 詩人八十一歲,又作夢游沈氏園亭詩,寫下了: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這兩首詩以梅花作為主要意象關聯到一起,既表示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老而彌堅,至死不變,也寓示唐琬高潔的品行,堅韌的節操,更表現出兩人的愛情,盡管經歷了塵世風霜,天荒地老,但不變依舊。 詩人八十四歲,離逝世只一年,再次重遊沈園,懷念唐琬,此情至死難忘。 《春遊》詩雲:沈家園里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自知不久於人世,仍然念念不忘當日眷侶,這一夢長達五十年——半個世紀,雖然仍自感匆匆,卻贏得了天長地久,這正是詩人高尚的情操與崇高的精神境界。 從那首膾炙人口的《釵頭鳳》詞、傳說中唐琬的唱和開始,加上他幾十年後陸續以沈園為題悼念唐琬的幾首詩,陸游用自己的一生寫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愛情悲劇。
編輯本段相關景點
陸游祠
陸游毗鄰罨畫池(成都崇州市),為紀念曾任蜀州通判的愛國詩人陸游而建。佔地面積約4畝,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除陸游家鄉浙江紹興外,全國僅有的紀念陸游的專祠。
陸游曾兩次出任蜀州通判。在蜀州期間曾多次游覽州中山川名勝,寫下100多首寄懷蜀州的詩詞,抒發他一腔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 整個陸游祠為仿清建築,含大門、長廊、過廳、序館、兩廡、正殿等,主體陳設突出「梅」的主題。過廳以「梅馨千代」命名。序館為「香如故堂」,陳列陸游生平簡介,陸游遺像玉石碑、陸游手跡碑。堂後辟梅園,廣植陸游喜愛的梅花。正殿為「放翁堂」,塑陸游坐像。兩廡陳列陸游詩文各種版本及詩意畫。正殿之南新增了文物陳列廳,專供陳列崇州的歷史文物。 在城外的崇州境西北之隅的鳳棲山(崇州市街子鎮),有個與陸游祠遙相呼應的梅花寨,被稱為放翁遺香聖地。陸游任蜀州通判登臨古寺時曾從這崖上山。山道斷橋邊的梅花在黃昏風雨中寂寞開放而芳香不改的美景,為他後來寫《卜運算元·詠梅》獲取了創作靈感。有專家考證,「驛外斷橋邊」意境的原型,就在今梅花寨旁,寨區梅花近千畝,花開時節,呈現「十里梅花香雪海,千樹萬枝浮暗香」之美景。
雲門草堂
雲門草堂是陸游早年故居,在雲門廣福庵。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賜「壽聖院」額,為雲門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間,清康熙年間,曾二度重建。現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僅剩斷牆殘壁和幾間舊屋。陸游之父陸宰曾隱居雲門,陸游青少年時讀書處就在「雲門草堂」,他32歲時赴任福建做主簿時曾作《留題雲門草堂》詩作別。「雲門草堂」遺址一旦開發,恢復舊觀,其意義不在成都「杜甫草堂」之下。 雲門寺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整座建築物庄嚴雅靜,風格獨特,寺廟香火鼎盛,除放生池外,殿廳堂樓等共180餘處連成一體。寺內保留著一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較為著名的有距今1000多年的《大漢韶州雲門光泰禪寺院故匡真大師實性碑銘並序》。 雲門寺前有觀音山,後有桂花潭,每到金秋時節,這里桂花遍地,一派燦爛景象。 雲門寺源於雲門文偃。文偃(864-949),俗姓張,嘉興(今浙江)人。出家後到各地參學。初參睦州道,後參義存,獲得印可。禪宗六祖慧能圓寂後,嗣法 弟子有湖南南嶽懷讓和江西青原行思兩個法系。到唐末五代間,南嶽一系形成溈仰和臨濟二宗,青原一系分出曹洞、雲門、法眼三宗,合稱禪宗五家。雲門宗的傳承 是:青原山行思--道悟--崇信--宣鑒--義存--文偃。文偃在福州象骨山雪峰廣福院得義存印可後,就來到韶州雲門山,修復殘破的光泰禪院,開創了自成一系的雲門宗禪風。其說教方式獨特,被稱作"雲門三句"。據《五燈會元》曰:"我有三句話,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悟此三句便可入道。
編輯本段《宋史·陸游傳》
陸游字務觀,越州山陰人。年十二能詩文,蔭補登仕郎。鎖廳薦送第一,秦檜孫塤適居其次,檜怒,至罪主司。明年,試禮部,主司復置游前列,檜顯黜之,由是為所嫉。檜死,始赴福州寧德簿,以薦者除敕令所刪定官。 時楊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陳非便,上嘉其言,遂罷存中。中貴人有市北方珍玩以進者,游奏:「陛下以『損』名齋,自經籍翰墨外,屏而不御。小臣不體聖意,輒私買珍玩,虧損聖德,乞嚴行禁絕。」 應詔言:「非宗室外家,雖實有勛勞,毋得輒加王爵。頃者有以師傅而領殿前都指揮使,復有以太尉而領閣門事,瀆亂名器,乞加訂正。」遷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遷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史浩、黃祖舜薦游善詞章,諳典故,召見,上曰:「游力學有聞,言論剴切。」遂賜進士出身。入對,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詔令以示人之時,而官吏將帥一切玩習,宜取其尤沮格者,與眾棄之。」 和議將成,游又以書白二府曰:「江左自吳以來,未有舍建康他都者。駐蹕臨安出於權宜,形勢不固,饋餉不便,海道逼近,凜然意外之憂。一和之後,盟誓已立,動有拘礙。今當與之約,建康、臨安皆系駐蹕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臨安,如此則我得以暇時建都立國,彼不我疑。」 時龍大淵、曾覿用事,游為樞臣張燾言:「覿、大淵招權植黨,熒惑聖聽,公及今不言,異日將不可去。」燾遽以聞,上詰語所自來,燾以游對。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尋易隆興府。言者論游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歸。久之,通判夔州。 王炎宣撫川、陝,辟為干辦公事。游為炎陳進取之策,以為經略中原必自長安始,取長安必自隴右始。當積粟練兵,有釁則攻,無則守。吳璘子挺代掌兵,頗驕恣,傾財結士,屢以過誤殺人,炎莫誰何。游請以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謀,遇敵必敗。」游曰:「使挺遇敵,安保其不敗。就令有功,愈不可駕馭。」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驗。 范成大帥蜀,游為參議官,以文字交,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後累遷江西常平提舉。江西水災。奏:「撥義倉振濟,檄諸郡發粟以予民。」召還,給事中趙汝愚駁之,遂與祠。起知嚴州,過闕,陛辭,上諭曰:「嚴陵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賦詠自適。」再召入見,上曰:「卿筆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軍器少監。 紹熙元年,遷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嘉泰二年,以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及三朝史未就,詔游權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免奉朝請,尋兼秘書監。三年,書成,遂升寶章閣待制,致仕。 游才氣超逸,尤長於詩。晚年再出,為韓侂胄撰《南園閱古泉記》,見譏清議。朱熹嘗言:「其能太高,跡太近,恐為有力者所牽挽,不得全其晚節。」蓋有先見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從名字、、字型大小、、國籍、、民族、、出生地、日期、、生平、、代表作、、(詩詞)來介紹
『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詩人汪國真在一篇文章中講過這樣的兩件事:一件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