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混凝土建材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混凝土建材

發布時間: 2020-12-31 12:33:42

A. 水泥和混凝土的區別

從成分方面:水泥通常成分為硅酸鹽,水化後凝結為硬質;混凝土通常成分為水泥與砂專石混合,加水後能凝結屬成硬塊。

從材料方面:水泥屬於粘結材料,混凝土屬於成型材料。

從硬度方面:水泥硬度低,而混凝土硬度高。

從耐受方面:水泥易磨損,而混凝土耐久性好。

(1)混凝土建材擴展閱讀:

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加或不加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成型、養護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

混凝土的蒸汽養護可分靜停、升溫、恆溫、降溫四個階段,混凝土的蒸汽養護應分別符合下列規定:

1.靜停期間應保持環境溫度不低於5℃,灌築結束4~6h且混凝土終凝後方可升溫。

2.升溫速度不宜大於10℃/h。

3.恆溫期間混凝土內部溫度不宜超過60℃,最大不得超過65℃,恆溫養護時間應根據構件脫模強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況以及環境條件等通過試驗確定。

4.降溫速度不宜大於10℃/h。

參考資料:網路:混凝土

網路:水泥

B. .混凝土作為建築材料有哪些優缺點

混凝土作為一種建築材料,合理的利用水泥和鋼筋的特性,充分將水泥的內抗壓強度高,抗拉強度容低與鋼筋的抗拉強度高,而穩定性差二者的優點發揮出來,並互補的對方的缺點,因此,具有價格低、施工成形方便、可以預制、可以水下施工(因其固化過程需要吸水)以及比較耐腐蝕(與鋼結構相比)的優點。缺點是重量較重(與鋼結構相比),一旦表面水泥被破壞,裡面鋼筋耐腐蝕性差等缺點。因此,高層建築難以使用。

C. 混凝土有幾種有什麼區別

按膠凝材料分類
1 )無機膠凝材料混凝土,無機膠凝材料混凝土包括石灰硅質膠凝材料混醛土 (如硅酸鹽混凝土)、硅酸鹽水泥系混凝土 (如硅酸鹽水泥、普通水泥,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灰質水泥、早強水泥混凝土等). 鈣鋁水泥系混凝土 (如高借水泥、純鋁酸鹽水泥、噴射水泥,超速硬水泥混凝土等)、右膏混凝土、鎂質水泥混凝土、硫磺混凝土、水玻璃氟硅酸鈉混凝土、余屬混凝土 (用金屬代替水泥作膠結材料> 等。 本機械網所稱報凝土一般招硅酸鹽水泥混凝土。

2)有機膠凝材料混凝土。有機臃齪材料混凝土主要有蠣青混凝上和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樹脂混凝土、聚合物浸漬混凝土等。 此外,無機與有機復合的膠體材料混凝土,還可以分聚合物水泥混凝上和聚合物輯靛混凝土。

按表觀密度分類混凝土按照表觀密度的大小可分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輕質混凝土。這三種混凝土不同之處就是骨料的不同。

重混凝土是表觀密度大於2500Kg/m³;,用特別密實和特別重的集料製成的。如重晶石混凝土、鋼屑混凝土等,它們具有不透x射線和γ射線的性能。

普通混凝土即是我們在建築中常用的混凝土,表觀密度為1950~2500Kg/m³;,集料為砂、石。

輕質混凝土是表觀密度小於1950Kg/m³;的混凝土。
它由可以分為三類:
1.輕集料混凝土,其表觀密度在800~1950Kg/m³;,輕集料包括浮石、火山渣、陶粒、膨脹珍珠岩、膨脹礦渣、礦渣等。
2.多空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其表觀密度是300~1000Kg/m³;。泡沫混凝土是由水泥漿或水泥砂漿與穩定的泡沫製成的。加氣混凝土是由水泥、水與發氣劑製成的。
3.大孔混凝土(普通大孔混凝土、輕骨料大孔混凝土),其組成中無細集料。普通大孔混凝土的表觀密度范圍為1500~1900Kg/m³;,是用碎石、軟石、重礦渣作集料配製的。

輕骨料大孔混凝土的表觀密度為500~1500Kg/m³;,是用陶粒、浮石、碎磚、礦渣等作為集料配製的。按使用功能分類結構混凝土、保溫混凝土、裝飾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輻射混凝土等。按施工工藝分類離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漿混凝土、噴射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擠壓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配筋方式分有:素(即無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鋼絲網水泥、纖維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等。按拌合物的和易性分類干硬性混凝土、 半干硬性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流動性混凝土、高流動性混凝土、流態混凝土等。按照摻和料類型分類粉煤灰混凝土、硅灰混凝土、礦渣混凝土、纖維混凝土等。另外,混凝土還可按抗壓強度分為:低強混凝土(抗壓強度小於30MPa)、中強度混凝土(抗壓強度30-60Mpa)和高強度混凝土(抗壓強度大於等於60MPa);按每立方米水泥用量又可分為:貧混凝土(水泥用量不超過170kg)和富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小於230kg)等。

D. 水泥和混凝土是一回事嗎

水泥:http://ke..com/view/48864.html?wtp=tt

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骨料和水(有些品種的混凝土中可不加水),按適當的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物,經一定時間後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簡寫為「砼」。
混凝土按所用膠凝材料分為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瀝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

水泥混凝土又稱普通混凝土(簡稱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組成,另外還常加入適量的摻合料和外加劑。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稱為骨料;水泥與水形成水泥漿,水泥漿包裹在骨料表面並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漿起潤滑作用,賦予拌合物一定的和易性,便於施工。水泥漿硬化後,則將骨料膠結為一個堅實的整體。
鋼筋混凝土(簡稱RC),是經由水泥、粒料級配、加水拌和而成混凝土,在其中加入一些抗拉鋼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護,達到建築設計所需的強度。它應該是人類最早開發使用的復合型材料之一。

鋼筋和混凝土是兩種全然不同的建築材料,鋼筋的比重大,不僅可以承受壓力,也可以承受張力;然而,它的造價高,保溫性能很差。而混凝土的比重比較小,它能承受壓力,但不能承受張力;它的價格比較便宜,但是卻不堅固。而鋼筋混凝土的誕生,解決了這兩者的缺陷問題,並且保留了它們原來的優點,使得鋼筋混凝土成為現代建築物建造的首選材料。
混凝土的歷史
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膠凝材料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波特蘭水泥後,由於用它配製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強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價較低,特別是能耗較低,因而用途極為廣泛。

1861年鋼筋混凝土得到了第一次的應用,首先建造的是水壩、管道和樓板。1875年,法國的一位園藝師蒙耶(1828~190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
20世紀初,有人發表了水灰比等學說,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強度的理論基礎。以後,相繼出現了輕集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種混凝土外加劑也開始使用。6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減水劑,並出現了高效減水劑和相應的流態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進入混凝土材料領域,出現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種纖維被用於分散配筋的纖維混凝土。現代測試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混凝土材料科學的研究。

隨著時代的變遷,技術的進步,「混凝土家族」里也有了新成員的加盟,其中纖維混凝土,無論從抗壓強度和價格來看,都具有一定的優勢。然而,鋼筋混凝土雖然受到「混凝土家族」的競爭影響,其發展的優勢也不如從前,但是,在如今的很多領域中,仍能看到它那熟悉的身影。它依舊是堅固耐用的代名詞。代表城市形象的高樓大廈,自然少不了鋼筋混凝土。高速公路、建築橋梁、隧道等是鋼筋混凝土現代應用的另一方面。然而,鋼筋混凝土還有一個更為實用的功能,那就是除險,在處理各類坍塌事故中,使用鋼筋混凝土,可以更快的取得關鍵性的進展,因為有了它的支撐,才能使搶險行動獲得控制性成果。因此,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鋼筋混凝土在眾多建材中,依舊佔有一席之地,我們期待,在未來的建築道路上,鋼筋混凝土可以走的更好、更穩。

E. 混凝土是由哪些材料構成的

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骨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

水泥、石灰、石膏等無機膠凝材料與水拌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進而通過化學和物理化學作用凝結硬化而產生強度。一般說來,飲用水都可滿足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

水中過量的酸、鹼、鹽和有機物都會對混凝土產生有害的影響。骨料不僅有填充作用,而且對混凝土的容重、強度和變形等性質有重要影響。

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質,可加入外加劑。由於摻用外加劑有明顯的技術經濟效果,它日益成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組分。

為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或硬化後混凝土的性能,節約水泥,在混凝土攪拌時也可摻入磨細的礦物材料──摻合料。它分為活性和非活性兩類。摻合料的性質和數量,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變形、水化熱、抗滲性和顏色等。

(5)混凝土建材擴展閱讀

高強度混凝土原材料選擇及配合比設計

1、水灰比的確定

高強混凝土水灰比的計算不能採用普通混凝土的強度的公式,應根據試驗資料進行統計,提出混凝土強度和水灰比的關系式,然後用作圖法或計演算法求出與混凝土配製強度(fcu.0)相對應的水灰比。

當採用多個不同的配合比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驗時,其中一個應為基準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較基準配合比分別增加和減少0.02~0.03。

2、集料用量

(1)、每立方碎石用量G0 高強混凝土每立方的碎石用量VS 為0.9~0.95m³,則每立方中碎石質量為:G0=VS×碎石鬆散容重

(2)、每立方砂用量S0S0=[G0/(1-QS)]QSQS-砂率,應經試驗確定,一般控制在28~36%范圍內。

3、用水量

計算高強混凝土配合比時,其用水量可用普通混凝土用水量的基礎上用減水率法加以修正。在不摻外加劑的混凝土用水量中扣除按外加劑減水率計算得出的減水量即為摻減水劑時混凝土的用水量。此時注意一定要通過試驗確定外加劑的減水率。

4、水泥用量

生產高強混凝土時,水泥的用量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水泥膠砂與骨料的粘結力。為了增加砂漿中膠質結料的比例,水泥含量要比較高,但要注意的是,水泥用量又不宜過高,否則會引起水化期間放熱速度過快或收縮量過大等問題。高強混凝土水泥用量一般不宜超過550kg/m³。

5、試拌調整

對計算所得的配合比結果要通過試配、試拌來驗證。拌制高強混凝土必須使用強制式攪拌機,振搗時要高頻加壓振搗,保證拌和物的密實。要注意試拌量應不小於拌和機額定量的1/4,混凝土的攪拌方式及外加劑的摻法,宜與實際生產時使用的方法一致。

F. 混凝土的材料有哪些

混凝土混合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水和外加劑等。

1.水泥

水泥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單,並應對水泥的品種、級別、包裝、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性能指標進行復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准規定。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3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1個月)時,應復查試驗,並按實驗結果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水泥的品種和成分不同,其凝結時間、水化熱、早期強度、吸水性和抗侵蝕的性能也不相同,這都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使用時要根據水泥的品種和適用范圍合理選用。

2.砂

混凝土的用砂一般以級配良好的中、粗砂為宜。砂必須符合有害雜質最大含量的要求。有害雜質對混凝土的強度、抗凍性、抗滲性等方面產生不良的影響,腐蝕鋼筋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砂中有害雜質的含量應符合表的規定。

3.石子

混凝土中選用的石子有卵石和碎石之分。卵石天然形成,表面光滑,空隙率與總表面積小,所以拌制混凝土時水泥用量要少,但與水泥漿的粘結力較差,混凝土的強度較低。而碎石是由人工破碎,表面粗糙,空隙率與總表面積較大,所以拌制混凝土時水泥用量要多,但與水泥漿的粘結力強,混凝土的強度較高。選擇適宜的石子級配和最大粒徑對混凝土的質量影響較大。級配良好,其空隙率與總表面積小,不僅能降低砂率、節約水泥,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其密實性。由於結構斷面、鋼筋間距及施工條件的限制,一般規定石子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鋼筋最小凈距的3/4;不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不超過實心板厚度的1/2,且最大不超過50mm;在任何情況下石子不大於150mm。碎石或卵石混合使用,以將它們的級配改善成較大粒度的連續粒級。

4.水

拌制混凝土一般要用自來水或市政可飲用水。要求水中不含有影響水泥正常硬化的有害雜質、油脂和糖類物質。因此,污水、工業廢水、酸性水和硫酸鹽含量超過水重1%的水,均不得用於混凝土中。海水對鋼筋有腐蝕作用,不能用來拌制配筋結構的混凝土。

5.外加劑

為適應新結構、新技術的需要,應注重混凝土性能的改進、水泥新品種的研製以及外加劑的應用。應用於混凝土的外加劑種類很多。外加劑按作用不同,可分為減水劑、早強劑、速凝劑、緩凝劑、加氣劑、防水劑和抗凍劑等。其摻量一般不應超過水泥質量的5%。

砂中有害雜質的含量規定

G. 水泥和混凝土的區別是什麼

1、從耐受方面不同:水泥易磨損;而混凝土耐久性好。

2、從材料方面不回同:水泥屬於粘結材料;答混凝土屬於成型材料。

3、從硬度方面不同:水泥硬度低;而混凝土硬度高。

4、成分方面不同:水泥通常成分為硅酸鹽,水化後凝結為硬質,混凝土通常成分為水泥與砂石混合,加水後能凝結成硬塊。

(7)混凝土建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注重運輸、貯存管理。運輸、貯存過程中,避免水泥受潮和摻入雜物,導致水泥質量、性能下降,同時注意不要與糖、化肥等有機物質混合在一起,避免引起不良反應,袋裝水泥儲存高度以不超過20袋為宜,碼垛過高,下部水泥由於承受壓力過大,容易出現板結。

不能混合使用。不同品種、強度等級水泥的質量、性能都存在差異,要分開堆放,單獨使用,包括同品種但不同廠家的水泥也不得混合使用。

H. 混凝土屬於建材嗎

混凝土當然屬於建築材料啊。

I. 混凝土是什麼材料

J. 混凝土原材料有哪些

普通混凝土的原材料有:水泥、砂、石、水,如果是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還會添加各類不通的外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