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抗美援朝有那些電視劇
中美關系正常化以來,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一下子突然變成了禁區,除了在早些時候拍攝的《英雄兒女》、《上甘嶺》等少數的純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外,近些年幾乎看不到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這主要是出於外交考慮,避免因為這個題材的影視劇影響中美關系。
不過抗美援朝戰爭畢竟是我們心中無法抹去的一段歷史,是我們心中的驕傲所在,近些年也又有一些涉及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不過多數只是一部作品中的少數呈現,並不作為主線表現,比如《集結號》裡面的片段,再比如《激情燃燒的歲月》裡面主人公出征朝鮮的片段。這些都只是出於整體的劇情需要,並沒有真正地表現出抗美援朝本身。
《集結號》電影截圖
即使是以抗美援朝戰爭為故事主線拍攝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其中同樣不以美國人為主要對手,而是把李承晚的偽軍放在了對立面,這也是出於外交關系的考量而被迫做出的改變。這就使得這些影視劇無法完整的表現抗美援朝這段戰爭的歷史,而且這兩部作品都不是為抗美援朝的專門製作,無法體現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劇情也不夠吸引人,無法吸引到年輕人觀看。
不過廣電總局對抗美援朝題材解封後,關於抗美援朝題材影視作品的好消息就接連傳來,現在已經傳出正在拍攝的電影有《冰雪長津湖》、《金剛川》,已經殺青的網劇《我們的戰爭》,准備年內開機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這對於我這樣一個苦苦盼望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的人來說,莫過於今年最大的好消息了。
《冰雪長津湖》主演張涵予的《集結號》劇照
一看到「長津湖」三個字,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人一定都知道,長津湖戰役是第二次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役,志願軍戰士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天氣條件下,向美軍發起的主動進攻,是抗美援朝戰爭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電影《冰雪長津湖》就圍繞此歷史事件展開。
《冰雪長津湖》這部電影是狼君比較期待的一部,由執導過《建軍大業》、《中國機長》的劉偉強擔任導演,主演則是在《集結號》、《湄公河行動》中擔任男主角的張涵予。導演和演員都是實力派,再加之長津湖戰役的特殊性,使這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還未殺青,就引來了諸多關注。
管虎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我個人最期待的一部電影,導演、演員陣容更加龐大,由執導過《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的管虎、執導過《流浪地球》的郭帆、執導過《綉春刀》的路陽三人聯合執導《金剛川》,主演更是扔出了張譯加吳京的王炸,想必如此陣容,電影效果一定差不了。更令
『貳』 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頭條被改
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新聞」頻道7月30日在晚間新聞報道節目中,為突出英國人也開始對俄流亡寡頭別列佐夫斯基不滿的主題,向觀眾展示了頭版內容遭篡改的英國《泰晤士報》。
在報道俄檢察機關對流亡倫敦的金融寡頭別列佐夫斯基提出新的指控消息後,「俄羅斯」電視台新聞節目主持人米哈伊爾-安東諾夫指出,英國《泰晤士報》當日也發表文章批評流亡寡頭,他引述了文章中的幾句話,此時電視畫面上出現了對折的《泰晤士報》,頭版上有關別列佐夫斯基的文章標題非常醒目。
安東諾夫當時說:「倫敦《泰晤士報》同樣想起了別列佐夫斯基。版面文章標題非常醒目:別列佐夫斯基在玩我們,這令人難堪。文章作者斯傑法尼-馬爾什下面寫「英國的新好友」,這只是記者本人的界定。」
事實上,俄國家電視台展示的7月30日英國《泰晤士報》頭版是被拼接篡改的,與數百萬英國人當日看到的報紙頭版內容完全不同。不過,俄電視節目主持人當時並沒有說,文章發表在頭版,只是說在某個版面,但電視畫面此時展示出《泰晤士報》報樣,頭版頭條文章標題赫然就是《別列佐夫斯基在玩我們,這令人難堪》。不過,這篇文章確實是在7月30日發表的,但根本沒在《泰晤士報》正報上發表,更談不上什麼頭版,具體刊發位置是《泰晤士報2》「觀點、評論」附刊6版。[1]
『叄』 俄羅斯國家電視和廣播公司的介紹
俄羅斯來廣播電視機構,成自立於1990年7月14日。公司下設俄羅斯廣播電台和俄羅斯電視台。廣播電台於1990年12月10日開播,早、中、晚在原全蘇廣播電台播出6小時節目。後分得全蘇廣播電台一個頻率,改為全天播出。工作人員約70人。節目以主持人方式廣播,取消了播音員。俄羅斯電視台分得原蘇聯中央電視台第二套節目,於1991年5月13日開播,每天播出16小時。新聞節目《消息》主要報道俄羅斯有關情況,每天播出兩組,由各州和共和國電視台供稿,在奧斯坦基諾電視中心製作。另外,該公司還開辦俄羅斯大學電視台(四頻道),於1992年6月1日正式開播,每天9:00--18:00播出,面向中學、大學和自學的學生。1991年9月開始修建自己的廣播電視中心。
『肆』 找部俄羅斯電影的名字,關於車臣那會的
車臣 (Chechnya) 是俄羅斯聯邦領土,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喬治亞隔山為鄰,面積約1. 5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00萬。首府格羅茲尼 (Grozny) 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羅茲尼城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車臣人驍勇善戰,信奉伊斯蘭教。
有關車臣人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初以前。「車臣人」這一稱呼最早源自阿爾貢河邊的「大車臣」這一村莊的名稱,以後逐漸成為車臣民族的族稱。車臣人自稱「納赫喬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車臣人在13世紀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為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血腥殘酷的戰爭。
19世紀,沙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高加索戰爭於1895年把車臣並入帝國版圖。1922年11月成立車臣自治州。1934年1月車臣與其西鄰印古什合並,1936年12月改成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二戰期間,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把許多車臣人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被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直到1957年1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
1991年9月6日,即蘇聯發生「8·19」事件後不久,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10月,車臣舉行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總統。11月,即在蘇聯解體的前夕,杜達耶夫頒令成立「主權國家」車臣共和國,並很快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從此,車臣既不簽署1992年的俄聯邦條約,也不參加1993年的俄議會選舉,在「獨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俄羅斯當局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於1994年12月出兵車臣。但是車臣武裝一直拒絕放下武器,致使這場內戰持續了20個月之久,杜達耶夫在這場戰爭中被打死。1996年底,在車臣非法武裝在俄境內先後製造兩起重大劫持人質事件後,俄軍被迫撤出車臣。1997年1月,阿·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後,仍然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1997年5月,俄聯邦與車臣簽署和平與相互關系原則條約。但是,車臣領導人始終未放棄其「獨立」主張。
為徹底解決車臣問題,俄聯邦當局於1999年出動10萬軍人,對車臣進行封鎖和展開軍事打擊。經過空中轟炸和地面圍剿,大股車臣非法武裝被消滅,俄軍幾乎控制了車臣全境。但是,車臣剩餘的非法武裝化整為零,在車臣內外採取游擊戰術,頻頻進行暗殺和恐怖活動。特別是近兩年來,車臣非法武裝分子活動猖獗,不斷製造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002年10月23日,數十名車臣武裝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羅夫卡劇院將800多名正在觀看演出的觀眾和演職人員劫為人質。3天後,俄特種部隊向劇院內施放催眠氣體後,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數人質,但仍有130名人質不幸喪生。俄軍隨即在車臣展開
『伍』 那個國家可以討幾個老婆
塞內加爾、烏干達、利比亞、史瓦濟蘭、埃及、蘇丹、衣索比亞、葉門、阿聯酋、卡達、巴林、約旦、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摩洛哥、索馬里。
現今的非洲大陸,許多國家都實行一夫多妻制。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夫多妻制越來越成為有爭議的話題,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也有之。象突尼西亞這樣的非洲阿拉伯國家很早就從法律上取消了一夫多妻制,貝南這樣的黑非洲國家前不久也宣布取消了這一落後的制度。
塞內加爾是一個被西方看作民主實行較好的國家,但卻是個一夫多妻制比較頑固的國家。塞內加爾總統瓦德2000年在通過新憲法之前雖然提出了許多有關婦女解放的條款,但拒絕取消一夫多妻制,並認為它是「不能禁止」的「古老傳統」。更有甚之,在非洲,還有公開為一夫多妻制辯護的國家元首。比如,當聯合國2003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史瓦濟蘭愛滋病毒攜帶者太多的原因之一是一夫多妻制時,該國的國王姆斯瓦蒂三世竟然公開在電視台出來唱反調。原來,一夫多妻制在這個國家是完全合法的,男人娶幾個老婆都可以。這位今年才37歲的姆斯瓦蒂三世國王從18歲第一次結婚至今,已經有了9個老婆和兩個「未婚妻」。而他的父親老國王索忽扎,根據他正式的自傳,在1921年至1982年統治期間,一共娶了120個妻子。由於史瓦濟蘭百姓中的愛滋病攜帶者接近人口的40%,是非洲最高的,因此該國國王的講話讓國內外一片震驚。據非洲網了解,在現在的非洲許多國家的政府中,實行一夫多妻制的部長不少,甚至個別國家的總統也是一夫多妻。 還有部分的伊斯蘭教國家
『陸』 BBC,CNN等西方國家的電視台在俄羅斯能否正常收看
衛星電視的話可以收看。
『柒』 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大樓起火
據德來國《圖片報》源2013年7月31日報道,當地時間30日,位於莫斯科(Moskau)北部的俄羅斯國家電視台大樓突然起火,1200名工作人員被緊急疏散。
報道稱,當時火勢十分猛烈,消防隊出動了20輛消防車參與滅火。救援隊的發言人表示,大火很可能最先從儲藏室燃起,進而蔓延到整個建築。這次火災造成電視台樓內許多辦公室受損,起火原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
『捌』 好看的電視連續劇都有哪些
最近這幾年以來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電視連續劇,哪怕已經下播很久但是仍然能引起大家激烈的討論,比如《都挺好》、《親愛的,熱愛的》、《情深深雨濛濛》、《還珠格格》和《武林外傳》。
1、都挺好
《都挺好》這部連續劇在播出的時候就引發了全民的熱議,那個時候如果誰不知道蘇大強誰就out了,甚至有人還為蘇大強畫了漫畫、做了動畫。這部劇的大火也證明了這部劇的優秀與好看。《都挺好》中所涉及的有關原生家庭、啃老和贍養老人的話題很值得我們深思。劇中蘇明玉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也很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這些電視劇能夠做到不管下播多久人們都不會遺忘,這已經足以證明這些劇都是好看的電視連續劇!
『玖』 法國,美國,俄國國家電視台簡稱電視台
美國的abc,cnn,法國的rfa,
『拾』 蘇聯報業體制形成的原因
一、 西方國家報團的出現和報業壟斷的發展 TV\C4^x_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西方國家陸續出現了報業集團。美國的斯克里普斯報團在19世紀80年代已見雛形,20世紀初擁有的報紙達20多家。英國的北岩報團形成於本世紀初, |9AFU7[0
當時控有包括《泰晤士報》在內的幾家全國性報刊和多種地方性報刊。隨著報團數量的增多、實力的擴展,歐美各國先後開始了報業壟斷化進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基本形成了報業壟斷的格局。二次大戰以後,報業壟斷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至20世紀末,美國的日報80%以上為報團控制,英國的報業為10來家報團所左右,日本五大報系控制的日報發行量佔全國日報發行量的52%,其他西方國家情況與此相類似。經過一個世紀的兼並集中,西方國家多數城市只剩下一家日報或一個報業主辦的日報,獨立於報團之外的報紙已很難創辦或立足。 +p+lM
二、 蘇聯社會主義報業的誕生、發展和解體 {~}>l &
1917年十月革命後,以《真理報》(創辦於1912年)為代表的俄國無產階級報紙公開出版,布爾什維克黨和蘇維埃政府又陸續創辦了一批中央和地方報紙,形成了社會主義報業體系。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報業體系,是同資本主義報業完全不同的新型報業。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蘇聯報業為社會主義建設、為奪取衛國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當時的體制也存在著過於集權、過於封閉的弊端,給社會生活帶來許多負面影響。1985年起,蘇聯新聞界試圖進行改革,但終因政治經濟改革的失敗而失敗,以後這個報業體系也隨著蘇聯的解體而解體。如今原蘇聯的幾家大報(包括《真理報》、《消息報》、《勞動報》、《共青團真理報》、《紅星報》等)經過改換體制後依然在出版,許多進步記者仍在為探索社會改革的新途徑而努力。 - 9g7f
三、 廣播事業的誕生和發展 .@BGOifq
1920年11月世界上第一家正式運行的電台、美國匹茲堡的KDKA電台開播,這標志著世界廣播事業的誕生。廣播的問世,是許多科學家和無線電愛好者經過幾十年探索和實驗的結果。繼美國之後,1922年蘇聯、法國、英國也辦了廣播,1923年德國、1924年義大利、1925年日本也建立了電台。至20年代末,歐美各國大多有了自己的廣播。三、四十年代,隨著第二次大戰的臨近和爆發,廣播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二次大戰後,廣播事業逐步普及到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80年代以後,各國紛紛通過衛星傳送廣播信號,廣播的接收設備也在不斷優化、輕便化、多樣化。90年代,傳統的模擬廣播逐步向效率和質量更高的數字音頻廣播過渡,而且逐步同電腦網路相結合,把地面傳送、衛星傳送和網路傳送結合起來。 DIe #L2y!*
四、 電視事業的誕生和發展 7|/.:-hEW
1936年英國廣播公司建立了電視發射台,11月起定時播送電視節目,這標志著世界電視事業的正式問世。在此之前,許多科學家曾對電視傳播的原理和技術作出過貢獻。英國科學家貝爾德曾同英國廣播公司合作,多次進行實驗性電視播映。1935年德國柏林的實驗電視台也曾播放過節目,第二年還播送過幾小時奧運會的實況,但不久即告中斷。繼英國之後,蘇聯1938年建立了電視台,並於次年正式播送節目。1941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分別獲准開辦電視。第二次大戰打斷了電視業的發展,戰爭結束後,歐美各國相繼恢復或興辦電視,世界其他地區也紛紛跟上,到20世紀末,世界各國基本上都開辦了電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20世紀下半葉電視傳播的樣式不斷發展,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從地面傳播到衛星傳播,從無線電視到有線電視,從模擬電視走向數字電視。90年代以後,隨著電腦網路的發展,各國電視台紛紛上網建站,在網上傳送節目,傳統的電視正在向電腦網路電視、多媒體電視方向邁進。 ?E/a?PB
五、 新聞通訊事業有了新發展、形成新格局 \R qQq
誕生於19世紀中期的新聞通訊事業,在20世紀經歷了重要的興衰演變。第一批問世的國際通訊社中,路透社、美聯社繼續發展壯大;而哈瓦斯社則在1940年德國入侵法國時瓦解,沃爾夫社則在30年代經希特勒的改組而消失。第二次大戰結束後,法國成立了法國新聞社、聯邦德國成立了德意志新聞社。在美國,1907年建立了合眾社、1909年出現了國際新聞社,這兩家通訊社在1958年合並為合眾國際社。在蘇聯,十月革命之後先是組建了俄羅斯電訊社,1925年改建為塔斯社,1991年蘇聯解體後,塔斯社又被改組為俄羅斯通訊社。 {bLwhc
當今世界主要的國際通訊社有美聯社、路透社、合眾國際社、法新社、德新社、俄羅斯通訊社、我國的新華社,還有義大利的安莎社(1945年成立)、西班牙的埃菲社(1938年成立)、日本的共同社(1945年成立)等。它們同其他地區性通訊社、眾多的國內通訊社一起,組成了20世紀世界通訊業的龐大網路。 X<+kx`R
六、 新聞期刊的興起和發展 B*X+/^
1923年美國報人亨利·盧斯和布里頓·哈登創辦了新聞性雜志《時代》周刊,對每周時事進行綜合分析,補充背景材料,配以照片,使之比報紙報道更有條理、更具深度,此舉頗受讀者歡迎,從而開創了新聞期刊的先河。以後各國報界紛紛仿效,先後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新聞期刊,如美國的《新聞周刊》(1933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1948年), RyuS -Fwn
英國的《新政治家》(1934年)、《經濟學家》(1974年改版),法國的《快報》(1953年),德國的《明鏡》(1947年),蘇聯的《新時代》(1943年),以及日本的《周刊朝日》、《周刊讀賣》、《周刊每日》等等。這些新聞周刊同其他有關政治時事的刊物一起,構成了20世紀世界新聞業的一個重要分支。 #c: ?o_{x
七、 傳播學的形成,提升和擴展了新聞理論研究 x}p<M+F
隨著新聞事業和大眾傳播事業日趨興旺發達,從20年代起,一些美國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人類的傳播活動、特別是大眾傳播活動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其中有政治學家拉斯韋爾、社會學家拉扎斯菲爾德、社會心理學家勒溫、心理學家霍夫蘭等。至40年代,美國學者韋爾伯·施拉姆匯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構建了傳播學的理論框架,從此傳播學便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各國流傳開來,並且出現了種種不同的學派。傳播學的出現,把延續了一個多世紀的新聞學研究,置於更加寬闊的視野之中,提升到新的理論高度。20世紀後期世界許多國家新聞學的教學和研究已納入傳播學的體系,同更為寬泛的人類傳播規律特別是大眾傳播規律的教學和研究結合起來。 ]a>bSyr
八、 社會責任理論的出現,推動了西方新聞自由思想的演變 |2 |u}c:m
1904年美國報人普利策在《北美評論》雜志上撰文,提倡新聞記者的「道德責任感」。1908年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威廉制訂《記者信條》,強調新聞記者要為公眾服務、對公眾盡責。該信條後來被世界報業大會確定為新聞界的職業規范。以後各國新聞界陸續訂立了類似的行業規范或守則。1946年美國民間研究機構新聞自由委員會在經過三年調查研究以後寫成的題為《自由而負責的新聞事業》的總報告以及六份分報告中,廣泛披露了美國新聞媒介的種種弊端,對前人倡導的社會責任理念作了深入的闡述和概括,從而形成了社會責任新聞理論。這種理論在肯定傳統的新聞自由思想、肯定新聞媒介私有制的同時,強調自由應同責任相對應、公眾的自由應該高於媒介的自由、新聞媒介應該重視職業道德以保證公眾傳播和接收新聞或意見的自由權利的實現。20世紀後期社會責任論已成為西方新聞思潮的主要代表,而且對世界各國新聞界都有廣泛的影響。 SM2+|-qhv
九、 國際廣播電視的出現,使國際新聞傳播出現新局面 f!mZ\ %
國際廣播誕生於20年代後期。1927年荷蘭政府開辦了對海外殖民地的廣播,1929年蘇聯設立了專事對外廣播的「莫斯科廣播電台」,以後德(1929年)、法(1931年)、英(1932年)、日(1934年)、美(1941年)也相繼開辦對外廣播。二次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競相利用國際廣播進行政治軍事宣傳。戰後不論是東西方冷戰時期和冷戰後時期,國際間的「電波戰」始終十分激烈。20世紀末共有80多個國家辦了官方的國際廣播電台,對外報道新聞,宣傳各自對國內外時事的觀點、態度和主張。 TaO&<\C
1980年美國特納廣播公司創辦的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通過衛星向鄰近國家定時傳播電視新聞,這是國際電視的正式發端。此後國際電視發展迅速,至20世紀末商業性的國際電視台已有上百個,有30多個國家開辦了官方、半官方的國際電視台。國際電視的發展,極大地推進了信息全球化的步伐,也增添了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碰撞和磨擦。 r J=3)3{
十、 電腦網路的誕生,開創了新聞傳播的新時代 zP45wPZ5t
20世紀後期,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通過電子計算機網路進行的信息傳播和交流活動,這便是電腦網路傳播。80年代末,跨越國界的網際網路逐步形成。1993年網際網路正式對公眾開放,此後它便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擴展,至1994年就有154個國家和地區同網際網路相連,1999年上網人數達到1.5億人。由於電腦網路傳播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將文字、口語、圖片、圖像等各種傳播形式匯於一體,將人際、群體、組織、大眾等各種傳播形態集於一身)、高度的交互性(傳受雙方可以方便地頻繁地互換位置)、高度的靈活性(傳受雙方可以隨時隨地傳送或收取信息)、高度的滲透性(信息可以方便地越界滲透擴散)等特點,它的問世將把新聞傳播、特別是國際新聞傳播推向全新的階段、開創全新的時代。 ZV?QrC9/(
十一、發展中國家新聞事業的崛起,正改變著世界新聞事業的總體格局 HdiuC"a>I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廣大發展中國家,大多是在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大戰後獲得獨立的。這些國家獨立後大力興辦新聞事業,其中報業、廣播事業的發展更為顯著。例如亞洲的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非洲的埃及、南非,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它們的新聞事業都有相當的規模,並有一些具有國際影響的報刊和廣播電視台。其中印度有日報2300多種,巴西有廣播電台2600多家,均居世界前列。20世紀前期那種少數發達國家在新聞領域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大為改觀,發展中國家新聞事業已經成為世界全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r ?9_b44
十二、國際進步新聞界為建立世界新聞傳播新秩序而斗爭,並取得了初步成果 '4Y "Cd
20世紀世界新聞事業的發展很不平衡,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新聞傳播的實力相當懸殊。新聞信息大多是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新聞傳播內容大多反映發達國家的觀點、傾向甚至偏見。發展中國家和國際進步新聞界一貫主張改變這種發展不平衡、流向不合理、內容不公正的狀況,從70年代開始通過各種國際組織或國際會議(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不結盟國家部長會議等)為建立世界新聞傳播新秩序進行了不懈的斗爭,並且把這一斗爭同爭取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斗爭結合起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國際社會基本接受了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的原則;發展中國家已經行動起來,採取措施,切實維護新聞傳播領域的主權,積極發展本國的新聞事業,並且加強雙邊或多邊合作,相互支持,以抵制發達國家的新聞壟斷和控制。目前這場斗爭還在持續,人們期待在新的世紀里,一個公正、合理、健康的世界新聞傳播新秩序終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謝謝,希望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