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東寧二手家電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東寧二手家電

發布時間: 2021-02-08 17:24:20

① 東寧是中國哪個省的

東寧縣

東寧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俄羅斯接壤,擁有國家一類陸路口岸。縣域面積7137平方公里,轄6鎮102個行政村,人口20.8萬,有漢、朝、滿、回等10個民族。由於地處長白山支脈老爺嶺和完達山余脈結合部,境內山巒起伏,風景宜人。東寧縣城地處盆地,三面環山,受日本海影響,氣候獨特,年有效積溫3000℃,無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6℃,是一個山青水秀、氣候溫和、物產豐饒的魚米之鄉,素有「塞北江南」之美譽。

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條件,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東寧縣委、縣政府以建設「沿邊工貿旅遊城市」為發展目標,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並駕齊驅,全面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近年來,東寧縣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加強國際間經濟技術合作,推動對外開放戰略升級,邊境貿易迅猛發展,外經貿骨幹企業不斷發育壯大,已有108戶企業具有邊境小額貿易權,其中: 有10戶企業具有全球現匯貿易經營權,有6戶企業被外經貿部授予 「聯合經營出口商品」和「核定公司專營進口商品」資格,1戶企業具有自營產品出口經營權。初步形成了以華宇工貿集團、吉信工貿集團為龍頭的外經貿骨幹企業群體,領先一步開拓、佔領和利用俄市場;工業體系進一步完善,以電力、煤炭、建材、食品加工為骨乾的工業體系初步形成,工業產品量大質優,工業硅、陶瓷、水泥、酒類、煤炭、紅磚等地工產品出口量逐年增加,八寶山珍、優質蘋果梨、優質大豆、精製免洗米等名優特產品享譽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經濟格局已經確立,以菌、煙、果、菜、畜為支柱的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農業主導產業區域化布局、集約化經營已形成規模。全縣耕地面積75萬畝,種植蔬菜4萬畝,其中棚室3500畝、溫室1100畝,年產各類蔬菜14萬噸。果樹面積13.5萬畝,產果面積6萬畝,年產鮮果3萬噸,成為全省沿邊最大的果菜生產基地。省級幸福村現代農業示範區、東寧鎮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建設全面啟動,並初具規模。食用菌產業發展迅猛,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大力扶持黑木耳產業的發展,成立黑木耳產業辦公室,組建食用菌產業協會,在產前指導、產中管理、產後銷售等環節對種植戶進行服務,建成了名聞遐邇的全國無公害黑木耳栽培示範縣。2004年全縣種植黑木耳2.4億袋,年產黑木耳1000萬公斤。為搞活黑木耳流通市場,在綏陽鎮建設了全國最大的黑木耳批發大市場,年銷售額達3億元,形成了買全國、賣全國的格局,有力的推動了黑木耳產業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日趨加快和世界區域經濟合作的不斷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縣域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東寧在經濟發展中特別是對俄邊境貿易上具有的諸多有利條件和優勢日益顯現。

區位優勢獨特。東寧處在東北亞區域中、俄、朝三角地帶的中心環節,陸路可通朝鮮、俄羅斯及原蘇聯其它國家,跨海可向韓國、日本延伸,是東北亞國際貿易通道上的重要一站。東寧與俄羅斯經濟發達的濱海邊疆區毗鄰,邊境線長145公里。東寧口岸是距俄遠東地區最大城市海參崴最近的口岸,兩地僅距153公里。中俄兩國在這里公路相聯,公路與鐵路、港口相接,是中俄水陸聯運的最佳路線。這種獨特優越的區位和便捷的通關條件,客觀上使東寧成為東北亞區域經濟圈中重要的人員流動、物資集散、信息傳遞的中心,在擴大沿邊開放、推進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

資源相對富集。東寧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一、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已探明的礦產有煤炭、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粘土、葉臘石、沸石、石墨、鐵、鋅、黃金、銅等二十多種,許多礦種儲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的精查儲量2.8億噸,遠景儲量12億噸,石灰石儲量80億噸,石英石儲量3000萬噸,葉臘石儲量1000萬噸,粘土儲量600萬噸。二、植物資源豐富。縣內山多林密,森林覆蓋率達88%,有紅松、赤松、水曲柳、柞樺木等70餘種木材,林木蓄積量3500萬立方米。三、食用菌、山野菜、中草葯資源多。盛產黑木耳、松茸、元蘑、蕨菜、薇菜等名貴山珍食品和黃芪、元術、刺五加、桔梗等200餘種中草葯。其中:黑木耳種植歷史悠久,品質上乘,被稱為「天下第一耳」;松茸具有豐富的營養和葯用價值,被海內外消費者稱為「神菌」;東寧大豆籽粒飽滿,蛋白質含量高,是北京亞運會指定的運動員營養原料;盛產的灘頭魚聞名全國。四、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境內有渤海國古跡、東寧要塞群遺址、綏芬河大峽谷、神仙洞、吊水湖、仙人橋、10平方公里回歸國土森林等迷人的邊塞山水景色和人文景觀。東寧要塞群遺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深度開發價值極為可觀。

邊境貿易增勢強勁。從清朝末年起,東寧地區就是中、俄、朝三國商賈雲集之地,以「填不滿的海參崴,拉不完的雙城子,裝不盡的三岔口」之說蜚聲海外。1989年,國家批准東寧為一類陸路口岸。1990年,東寧口岸正式開通。從此,東寧縣實施以貿興業戰略,對外經貿快速發展。貿易種類由初始的單一易貨貿易發展到現匯貿易、旅遊貿易、民間小額貿易、經濟技術合作和勞務輸出等多元形式,探索出了一條「內建基地,外拓市場」的邊貿發展之路。東寧口岸主要進口商品有木材、化肥、成品鋼材、廢舊金屬、化工產品等,主要出口商品有蔬菜、水果、電子產品、小食品、服裝、家電等。積極開拓俄羅斯市場,已有16家外經貿企業分別在俄十月區、烏蘇里斯克、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等地建立果菜、食品和輕工產品批發市場,基本輻射俄濱海邊區主要城市。其中,烏蘇里斯克市果菜食品批發市場庫房面積2.4萬平方米,年批發零售水果4萬噸、蔬菜5萬噸、肉類3萬噸、大米l萬噸,年營業額超2億美元。在黑龍江省19個沿邊口岸中,東寧口岸經濟效益好、對國家貢獻大,進出口總值和口岸貨運量連續10年保持黑龍江省公路口岸第一位、沿邊口岸第二位,經濟技術合作指標始終保持全省領先位次。

城市基礎設施和對俄流通合作功能日臻完善。交通、通訊實現現代化,程式控制電話國際直撥,行動電話與全國聯網;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網路已經形成,北上可通過206省道進入301 國道直通哈爾濱,南下可通過雞圖公路經吉林通往全國各地,東進可與俄羅斯公路、鐵路相通。總投資4.9億元的東寧地方鐵路已峻工通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鎮道路硬化率、城區自來水入戶率分別達到60%和85%;文化 、體育、衛生設施得到了改善;口岸新聯檢大樓和「中國電子口岸」設施投入使用。園區建設初具規模,2004年4月28 日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俄東寧——波爾塔夫卡互市貿易區重新啟動建設,開發面積6平方公里,內設國際貿易區、貨運倉儲區、出口加工區、管理服務區、休閑娛樂區、口岸管理區六個區,具有自由貿易、流通導向、倉儲加工、信息服務、金融結算、旅遊娛樂、生活服務等功能,一期工程建設的國際貿易中心佔地13.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2005年5月正式開業;「浙江工業園區」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將吸納70-90家浙江民營企業入區建廠,依託浙江省雄厚的產業資本、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管理經驗,從事對俄市場緊缺的服裝、鞋帽、建築裝飾材料、食品、電子產品等商品加工;對俄進出口工業園區、綏陽進口鋸材加工園區、華宇工業園區建設全面啟動,迅速壯大,為國內外企業前來東寧發展進出口加工業提供了空前廣闊而堅實的投資平台。

開放活力日趨提升。改革開放特別是口岸開通以來,東寧經濟得到較快發展。2004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4億元,財政收入1.6億元;進出口總值完成7.4億美元,口岸過貨量26萬噸,出入境旅遊人員18萬人次,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6.9億元,在全牡丹江市名列第一位。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縣委、縣政府提出建設「誠信東寧」的理念,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出台各項優惠政策,設立外商投資服務中心,對外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縣政府各職能部門實行公示制、承諾制,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辦事效率,維護社會治安,為企業發展營造了寬松的投資環境。

面對新一輪競相發展熱潮,東寧縣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科學確定了「提前五年翻兩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塞北江南」的土地上涌動著爭先苦幹、趕超發展的創業春潮。放眼未來,東寧縣將堅持口岸經濟發展方向,以對俄貿易為先導,以進出口加工業為支撐,以特色農業為基礎,以邊境旅遊為拉動,深入實施工業興縣、外向帶動、招商引資戰略,推進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協調進步,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建設發展,一座開放、繁榮、富庶、文明的沿邊工貿旅遊城市迅速崛起。

② 東寧陽光五區封區了嗎

東寧陽光五區封區了嗎?